《局外人》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1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短小精炼、含蓄内敛,以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写成。一个淡泊寡欲、与世无争、本分守己的小职员因为一起糊里糊涂的人命案而被司法机关判处斩刑,主人公默尔索善良诚实、老实本分,与社会与人群没有任何危害性、进攻性,对工作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就连多打几分钟电话、请假参加母亲的葬礼也唯恐引起上司不满;

在公寓,与左邻右舍也相处得不惊不喜,可以聆听丢失狗的沙拉玛诺唠叨,又能与雷蒙坐下来聊天喝酒;对待情人玛丽更是万事皆可,结婚也可以,维持现状也可,似乎没有一点儿自己的思想,只要你想都可以。这样一位在社会边角生活的小人物因为这起命案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司法、媒体、神父以及所有关心这件事儿的人们都对他的私人生活产生浓厚兴趣,认为有果必有因,母亲去养老院的起因,没见母亲最后一面,守灵时抽烟、喝咖啡牛奶,下葬后第二天与玛丽游泳、看电影等生活细节,都成为导致他杀人的内因,他的.命运已经不取

决于那件命案的客观事实本身,而是取决于这所有的“莫须有”,意

识渗透到法律,决定了参与者的态度与立场,从而也控制了事件运行的结果。

《局外人》虽然篇幅短、规模小,内容比起其他司法著作内容不丰富、枝叶不茂盛,但却是法国二十世纪一部重分量的大杰作,而阿尔贝·加缪也因此而跃居世界性经典作家之列,确实非常值得一看!

《局外人》读后感2

看到默尔索在葬礼上没有哭,不记得母亲年纪,我回想了一下外公葬礼上我没有哭,死去时的具体岁数也不清楚,心里就“咯噔”一下,伪装的时间太长我差点儿忘了自己也如此冷心冷肺!外公对我很好,我很喜欢和外公呆在一起。他在文革前是一名语文教师,文革后当了茶厂的会计。外公喜欢剪报,我就看他剪,把他不要的部分拿来折纸。或许是文革经历过什么吧,外公不喜欢说话,人一直淡淡的,我在他书桌旁边也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的不发出声音。后来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邻居跑到学校叫我赶紧回家,我虽然疑惑,但还是有条不紊地收拾了书包回家了,到家才知道外公去世了。

外公是在书桌后面的大方椅上去的,手上还端着剪报本子,看来是死了也要带着剪报啊!我当时脑子里只有这个。葬礼很繁琐,我作为外公唯一的后代,请了好几天假。其实我什么也没做,我甚至连葬礼花了几天拜了几桌酒都没有印象,我只记得盖棺之前要大家围着棺材一遍绕着一边哭丧,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一点想哭的感觉。甚至我内心只有一点遗憾,遗憾自己以后会更加孤单了,我觉得外公的死是顺其自然的,没有什么值得哭的,他老了,自然死亡,我见鬼的觉得他走的挺好,是好事儿!

我想着这些跟着人群走,突然感觉手臂被人揪了一下,妈妈看不过去让我哭,我突然连遗憾都没有了,只觉得烦躁,我内心觉得这样不对,可是我就是不难过就是哭不出来!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我看过很多书,在书里感受着别人的“正常”的情绪。同学从来不会觉

得我冷漠,因为我会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尽管我的内心心如止水,毕竟我不再是初中那个不会伪装自己的我了。同学都说我很温和,他们喜欢向我倾诉内心的不安茫然痛苦,我也会适当附和着。当年高考差一分上211,周边的人都在为我惋惜,可是我的内心没有一点波动,但是我会平静地在朋友圈发一条哀莫大于心死的话来满足朋友们想要安慰自己的心。我的内心就是默尔索,但我讨厌他,因为他没有任何伪装,他那么直接真诚,仿佛没有意识到自己游离在社会道德伦理准则之外。但是我又羡慕他可以一条路子走到底,没有心理负担,乃至最后离开那个对他来说可有可无的世界!我自己也在等待,等着自己有一天再也没有力气去伪装,然后彻底隐居山林做一只离群的大雁。

《局外人》读后感3

一开始读这本书,觉得描述平淡,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宛转曲折的心理描写,主人公对一切都超淡然。

虽然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但后来反思,难道母亲去世就一定要哭吗?如果跟母亲感情确实一般,没有想哭的冲动,又为何要假装难过挤出眼泪只为了别人夸赞自己孝顺?难道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一定要有个合适的时间吗?这些问题也不断的让我随着主人公拷问

自己。世俗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就一定也是我需要的,就一定要去迎合吗?

答案当然不是。

虽然这小说最后也显示了,与世俗的入世、投入和执着相比应该

下地狱的主人公也真的被推入地狱。所以在与世俗做抗争之前也要清楚自己要付出的代价。主人公最后与神父的一番对话才显示自己临死前对于世俗观点对于不公正的司法程序的反抗情绪,但他依然对于自己生死也存在无所谓的态度。不然如果他在乎生死,之前也许会试着在法庭发言为自己夺回一些希望。

但恰恰摩尔索对生死也很漠然。

“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受到了威胁”这是作者对摩尔索的评价。社会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大众意识比想象的更浅薄,包容性差。所以世俗可以挑战,但挑战之前如果你没有摩尔索的淡然,更要想清楚自己的代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