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

划、区域规划与地区发展规划等,以政策

法规开放吸引外资的进入,而区、县政府在拥有部分的行政执行权力下,对于区内的发展与建设能够进一步妥善管理。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不论是体制或是环境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推进的政策方针牵涉到新旧产业的汰换与空间的转变。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1990年代后期,依循中央指导的产业策略,并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目标,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实现土地开发与产业布局转换;区政府鉴于老城区遗留的大量工业生产空间,透过政策优惠,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以转变产业空间格局。

上海苏州河畔的民族工业在1930年代逐渐形成轮廓,由于1990年代的“退二进三”的城市产业政策推进,苏州河沿岸遗留大批都市化发展过程的产物;大部分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

◎ 洪启东 童千慈

一、前言

1.研究背景与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逐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前者,城市空间与土地使用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为主导者,随着社会与都市结构的转变,政府职能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政企合一”转变成市场经济转型的“政企分开”,即以经济效益而非从行政级别来衡量市场发展的贡献。在市场运作转变之下,政府的职能适度下放,以责任明确分工的原则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行使权责,而中央政府则在宏观经济管理层面适时调节市场失灵的情况;具体来说,从土地开发的角度,由中央制定指导思想,地方政府依循中央指导原则,为城市制定总体规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转型以及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之后以上海M50创意园的产业空间转化为例,剖析了城市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空间规划另类思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上海 城市转型 城市规划

的工业厂房随着都市演变的需求被拆迁改建,M50创意园是其中一个幸运被保留下来的老工业厂房,并成功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空间机能,也为老厂房创造更大的收益。据此,本研究主旨在探讨经济全球化后,上海的城市转型诱发出不同的空间规划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脱胎于过去的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而转向于以创新产业空间为主的现象。希望通过M50创意园区这一案例,探讨其空间置换与再发展的利基。

2.研究进行方法

本文采用质化研究方法来分析个案经验,通过2008年1月以及7月两次为期30天的实地田野踏勘与对专家学者的深入访谈,企图掌握上海城市体制调整与产业空间转变过程的关联性,并藉由土地使用置换的现象进行探究。次级资料方面,包含:(1)制度演变与发展沿革——《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2)研究个案——M50创意园个案的发展模式、运作机制,来丰富本文研究命题。

二、相关文献回顾

1.文化创意产业①与后工业化的连结

Bell(1973)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预测的研究中,指出在1970年代不少西方城市(具体如美国、英国等)已逐渐发展成为后工业社会,先进发展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冲击传统的工业社会形态。在全球经济再结构的过程中,工业城市历经去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透过都市用地的调整与开发计划促进城市的经济活动,以争取跨国流动的资本(吴幸玲,2008),李冬生(2005)研究关于中国老工业城市用地的调整,当中提到当工业区的物质型态与社会功能随着城市的新陈代谢衰退到低于其土地价格时,也就是应该调整老工业用地的时机,更新的方式包含物质型态②与社会功能③的更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透过政府层面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的调整策略与法规上的松绑,配套硬件层面的用地规划调整、硬件建设的兴建与环境整治等工作,扭转城市在全球产业的格局,塑造城市的特色并吸引外资进入,这是在后工业化阶段城市争相追求的目标。

西方国家在面临制造业衰落的背景下,文化资源重新被诠释与利用作为发展都市观光工业的基础,甚而是引发都市再发展的重要触媒的发展历程,文化产业蕴含有文化性的社会本质与经济效益的衍生性价值(廖淑容,2000)。传统都市计划里,单以居住形式或硬件改造的都市更新手法,显然不足以应付诡谲多变的全球化进程。应运而生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都市再生与地方经济活化的重要策略。1980年到1990年代左右是西方文化产业与政策的全盛期,当文化的领域扩张,形成支撑服务产业发展与规范的模式,这个模式可以把创意产业视为经济的一部分,可能导致目前边缘化的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ies)重新复苏(Cunningham,2004)。文化创意产业的萌生,常常是以老的工业化城市作为背景的,例如英国伦敦港的更新改造、德国卢尔区的工业用地调整等(李冬生,2005),这些城市在工业经济的年代里,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曾经是城市的经济命脉,但是当工业经济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与时代的变迁,取而代之的是知识经济崛

起,这些城市亟待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透过培养新的产业和生产关系,凸显新的城市功能,来适应环境所带来的冲击。换言之,在全球化的推进下,全球新经济已转变为以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形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多样性、小型性、分散性,可促进就业人口和产值能量,以创新的能量资源注入,提升国家的全球竞争力。

2.空间规划与都市治理的转变

治理的概念一般被认为可追溯到世界银行(World Bank)于1989年对非洲的发展报告所提出的“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其概念受到广泛的讨论(孙本初、锺京佑,2005;刘兆隆,2008;锺京佑,2003)。孙本初、锺京佑(2005)在探讨统治与治理相关概念时指出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政府的政策即使受到普遍的反对,仍可能执行;后者则在被多数人接受才有可能生效的规则体系之中。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组织联盟与跨国企业使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理疆界,主权民族国家的式微驱使各国朝向治理的运作方式转型(林庭瑶译,2004)。John(2001)认为从统治走向治理的概念,意味着在受到经济竞争与行为模式改变的影响下,传统机构的职能转变,而非政府组织发挥重要的作用。刘阿荣(2007)提到,都市权力的典范转移攸关国家发展与运作,而治理的目的是为了使都市甚至国家能够永续经营与发展;治理概念带动了国家的职能调整,希冀藉此达到永续经营管理的目的,创造发展的长远的效益,随着政策制度上的转变,逐渐下放的政权与多元化的主体,国家也成为市场运作中的参与者。

简明辉(2005)的研究中指出,近代欧美地区的政府意识形成深受工业化的影响,到了二十、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效应所带来的贸易全球化、文化冲击、国际分工等因素,造成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在全球化的竞争之下,都市管理模式由过去的

表1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之治理与统治之差异

差异点政府统治(government)治理(governance)

管理主体管理主体以政府单位为主。 主体的多元性,包含政府单位、非政

府组织、小区组织、自愿性组织。管理手段强制性的行政、法律手段。除了统治的手段,还会根据市场原则

的管理、以及公、私部门的合作,以

政策作为引导开发的方式。

权力运行自上而下。上下的互动。

追求目标与评价标准善政(廉明法律、官员与高效

率的行政、良好的服务)。公民与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管理与经营。

公共管理领导者直接命令、指挥、规

划、监控。促进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合作、分享资源、斡旋、协调、冲突解决。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机器

为主导的发展思维逻辑。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运行方式,国家以政策配合调整控制。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的形成政府为主要的执行者。由政府与企业间合作形成、非政府组

织与基层民众等塑造而成。

资料来源:修改自简明辉(2005) 。

在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中,政府针对上海的发展策略与城市定位作调整,从工业城市转型为金融贸易与服务业为主的目标,藉由产业政策与体制的转变来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与汰换。首先,从土地政策的转变上来观察,过去的土地无偿转让机制,促使上海中心城区充斥着老旧工业生产空间,降低了土地的利用价值,缺乏经济市场的带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藉由体制上的调整,诸如“有偿、有限期”的转让制度、闲置土地管理、物权法等,藉此活络土地的流动性与价值;其次,政府以各种优惠减免税率措施吸引特定产业类型的企业入驻,藉此增加企业的投资意愿,降低国家在发展上的开支;第三,具体施行经济体制转变之下“政企分开”的理念,将行政权与企业资产作分割,以促进内资市场经济的运作。例如,与本研究个案M50创意园相关的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于1996年从原行

统治逐渐转变为有效治理的方式,治理的概念有别于传统的统治模式(表1),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生成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可能包含了小区主体、组织等单位,且强调的是多元的沟通、协调。这也说明了中国的制度与政府职能在全球都市竞争的影响之下进行了转变,描绘出更多都市空间再生的可能性。

三、上海城市变迁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随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与工业革命的影响,都市空间与产业型态起了变化,在城市演变过程中,都市治理的策略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家的机关与政策也因应需求而有所调整,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亦是在此时悄然形成(图1)。

图1 上海历年产业生产总值比重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2009) 。

滑停产歇业,首先面临的是土地闲置与下岗工人安置问题。厂房从最初的出租以至于到最后转变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其中政府政策对厂房的去留起了很大作用。首先,普陀区政府将地块批租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商(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取得土地之后成立子公司(凯旋门企业发展有限公司)④,做整体的开发改造方案,而春明粗纺厂(上海纺织控股之下的工业厂房、M50创意园的管理方)藉由出租厂房收取租金解决下岗工人的生活问题。

在工业厂房管理方以出租厂房空间的方式,收取租金以解决工厂的后续问题时,一些艺术家看中了这片位于苏州河边、保存了从1930年代到1990年代各个阶段建筑风格的老厂房,陆续来到这里租下厂房作为工作室使用。同时,上海市开始重视保护历史文脉的工作,春明粗纺厂的厂房因为上海纺织工业的历史被保护下来;2004年上海市的文化工作会议中,春明粗纺厂被命名为视觉艺术特色街区;2005年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授牌为第一批创意产业聚集区。换言之,莫干山路50号因为艺术家们入驻,吸引更多艺术创作者进入,工厂也藉由出租的业态管理促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春明粗纺厂也因此成为大家所称的“M50创意园”,在经过上海市经委授牌正名之后,更使M50创意园名声远播。

3. 园区管理机制与运作方式为了能维持M50创意园的型态,园区针对管理与维护的问题,有几项基本的要件。一是在保留仓库原貌的基础上,对厂房硬设备进行部分修缮维护,承租户于装修工作上也必须通过厂方的审查,不得破

使政府管理职能的行政机构转制为国资经营单位之后,即以企业制度建立了控股公司集体协商制度,针对内部职工的福利保障、子公司制度与集体协商等问题签定合同,建立完整的公司管理制度。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政策与结构的背景之下生成,老旧工业园区以转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方式达到政策的目的,在新兴产业的带动下,也为上海市带来更高的产业效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成为另一种新的产业空间转换出路,亦大量形成于上海中心城区。

四、M50创意园区个案经验探究

莫干山路50号地块是上海民族资本企业的集中地,拥有19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老工业园区转变成为创意产业园区的过程,曾经因为规划制度的冲突,面临拆迁的危机,最终工厂管理方藉由艺术家进驻的机会,将传统的工业厂房成功地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1. 发展历史背景脉络

莫干山路50号历史工业区位于苏州河南岸中段,原厂房是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家族的产业;1937年筹建信和纱厂,从事纺纱、漂染与机械加工;1952年改为信和棉纺厂;1962年改为羊毛纺织厂;1966年以后,改为上海第十二毛纺厂;1994年由于经济与厂房收益下滑等问题,进行改制与拓产,重新建立且命名为上海春明粗纺厂。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图2)1999年春明粗纺厂由于经济效益下

坏建筑物原貌;二是对入驻艺术机构及艺术家的管理,通过艺术创作活动的举办与质量的管控,提升园区的艺术气息;三是有对象地协助艺术家,对享有知名度但生存困难的艺术家,给予减免租金等不同形式的帮助,改变了以往简单的房客与房东的关系。管理方一方面支持艺术家在此生存发展,另一方面藉此维持M50的艺术氛围,让他们不至于随着租金的提升而受到淘汰。此外,工厂管理方在M50创意园运作管理上,成立四个部门,进行园区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图3),通过企业化的运作方式,针对不同事项,成立专职部门作管理工作,因此也让文化创意产业的型态得以长久维持。

M50创意园能够形成并维持文化创意元素的原因,除了最初便宜的租金与宽敞的厂房吸引了艺术家进入以外,工厂管理方在业态管理方面也管控得很严格;厂方在租金方面依据不同的业态与进驻时间给予的租金条件,藉此控制园区内的创意产业类型。

4. 个案型构之特征归结

工厂管理方与艺术家在M50创意园形成过程当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起初在厂方与艺术家的激荡之下,艺术工作者群聚在老旧工业厂房进行艺术创作,并且自发性的将莫干山路50号这块工业生产空间塑造为艺术工作场所,在此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气息,也因此使上海政府对此的

规划发生转变,同意保留老旧工业厂房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从拆迁转为支持的角色。从启动关键的角度来说,是由于工厂管理方与艺术创作者群聚的力量所促成的,当然不乏历史文物保护专家的呼吁与传媒的力量,故在个案当中本研究认为有三股力量影响着M50创意园的留与否。一是艺术家的自发性力量,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艺术品的客源通常是经济能力较足够的,社会地位阶层较高的人;因此,当莫干山路50号的厂房面临拆迁危机时候,能够藉由历史建物保护专家的出面呼吁,增加社会大众对此事件的重视;二是市政府的干预力量,原本划定批租的地块后来会有规划改变的情况,也是政府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成不易,在上海转变产业政策之下,老旧厂房的转型与已形成规模的创意产业园难能可贵,在市规划局的支持下,M50创意园才能持续运作;三是企业集团的力量,春明粗纺厂透过企业化的方式租赁管理厂房,且为了让厂房能够以创意产业园区的型态被保留下来,也针对内部业态与建物作管控,从个案当中亦显现出另类的草根规划力量。

五、结论:打破产业空间置换僵局的文化创意

M50创意园空间的再结构过程,表现出草根规划力量的生机,工厂管理方与政府在都市发展及规划的拉锯战,在产业结构转换与土地批租的过渡时期中,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注入提升内部空间产业格局,不仅打破产业空间置换的僵局,亦扭转被拆迁的命运。

1. 另类的空间规划思维

随着全球化新国际分工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结合老旧空间的再发展,成为都市更新与空间规划的崭新历程,此现象尤其表现在上海城市之产业结构及布局随之快速的转变,并藉此提升城市特色与竞争力,前述的上海案例显示出活跃的市场运作是促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要素之一。上海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走向资本流动社会,市场的经济活动受到全球新国际分工与跨国企业的影响,产业发展定位从传统劳力密集的工业城市转而发展知识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然而,遗留在中心城区的老旧空间与环境问题,成为上海城市产业变迁与空间布局调整的最主要原因。从本文的个案研究显示出,文化创意产业诱发出上海另类的空间规划手法,不同于以往大拆大建的方式,相反

图3 M50创意园运作管理部门

与工作内容

资料来源:整理自2008/07/01访谈记录。

地保留老旧生产空间,以修建的方式,延续建物的年限,空间治理逐渐开放也为城市空间规划注入多元视角。

2. 带动改造工业厂房的热潮

M50创意园从都市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属于上海城市产业政策改变下的产物,在莫干山路50号的工业厂房由于收益下滑而停止营运的同时,许多工厂厂区面临同样的情形,歇业倒闭之后为了解决下岗工人的问题然后将厂房出租收取租金,也因为工业厂房空间宽敞租金便宜,且老旧工业厂房带有创作者们喜爱的艺术感,吸引艺术家族群进入,在苏州河沿岸就有许多类似的工厂在1990年代末期有同样的遭遇,但却有着不同的结果。部分艺术仓库并没有如同M50创意园幸运地被保留下来,反而遭受到拆迁改建,迫使艺术家们再另寻创作空间。在M50创意园成功扭转被改造的命运之后,上海有许多厂房(区)也都藉由文化创意产业的进驻来改造空间的格局。例如,同样位于苏州河岸的四行仓库改造成为创意仓库、上海窗钩厂改建而成的传媒文化园等;虽然载体空间型构过程当中的作用者与改造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值得一提的是,在M50创意园成功将工业厂房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空间之后,上海许多老旧工业厂房亦效仿这种产业置换的方式,因此带起了一股改造工业厂房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载体的风潮。

注释:

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指出文化产业也可以被视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或是在经济领域的专业性用语称之为未来性产业(future oriented industries),或在科技领域称之为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ies)(廖佩君译,2005)。

②物质形态的更新指的是城市布局调整、土地使用调整、旧区改造、路网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绿化建设和环境整治等物质形态方面的更新调整。

③社会功能的更新指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区功能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变更等。

④整理自《上海商报》,https://www.360docs.net/doc/385901722.html,/NEWS/2006-4/2006418172119.htm,浏览日期:2008/04/02。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2009.

[2] 王坚.2007上海服务业发展报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3]王荣华.2006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4]李冬生.大城市老工业区工业用地的调整与更新:上海市杨浦区改造实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5] 何增强,花建.创意都市─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之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

[6] 吴幸玲.全球城市消费性地景的文化生产─以上海的住宅地景为例.地理学报,52:31-52,2008.

[7] 林庭瑶译.全球化、政治与权力:政治社会学的分析,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

[8] 姚凯.寻求变革之道:基于上海城市演进过程的规划管理创新探索,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 洪启东,童千慈.以文化产业推动都市再生:上海的经验.土木水利,35(3):65-73,2008.

[10] 孙本初,锺京佑.治理理论之初探:政府、市场与社会治理架构.公共行政学报,2005,16:107-135.

[11] 廖佩君译.文化产业,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公司,2005.

[12] 刘阿荣.都市治理与地方永续发展,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13] 乐景彭.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上海: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统计局,2005.

[14] 锺京佑.全球治理与公民社会:台湾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社会的观点.政治科学论丛,2003,18: 23-25.

[15] 刘兆隆.地方治理与管制革新,台中:地方自治与民主发展——2008 年选后台湾地方政治研讨会,2008,06,15.

[16] 廖淑容,周志龙,古宜灵.文化产业生根与地方发展.都市与计划,2000,27(3):117-139.

[17] John,Peter.Local Governance in Western Europe,London: Sage. 2001:167-172.

[18] Cunningham,Stuart.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fter cultur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004,7(1): 105- 115.

作者简介:洪启东,台湾铭传大学都市规划与防灾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童千慈,台湾铭传大学建筑及都市防灾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卢小文)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ise of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s: A Case Study of M50 Creative Industries Park in Shanghai

Hong Qidong, Tong Qianci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s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paper takes M50 Creative Industries Park as an example to argue the new urban planning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urb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Shanghai; urban transformation; urban planning

最新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08-5-2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北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为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各类创意人才荟萃。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十五”以来形成了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并呈现出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文艺演出、影视节目制作、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告会展、古玩及艺术品交易等传统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新兴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在形成,吸引相关文化机构和企业集群式发展。到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资产达到5140.3亿元,实现增加值700.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2%,营业总收入2793.6亿元,实现利润110亿元,

上缴税金123.6亿元;按现价计算,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长14%,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确立。 当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首都城市所承担的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国内外市场对中国优秀文化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北京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大动力。从国际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发展创意经济有利于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从国内看,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北京市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新北京,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都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机遇。 同时也要看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各个文化行业中心市场功能建设尚不平衡,文化创意人才价值尚未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素质有待增强,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尚不够完善,由此造成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企业、驰名品牌还不多,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还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有待完善。正视不足和差距,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需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立足环渤海,面向国内外,把握战略重点,抓住关键环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健全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目前,上海共有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起步较早,数量较多,规模也比较大。 根据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年检报告,上海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营业收入、税收、入驻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平均租金稳中有降。 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出3900亿元,其中园区产出672.8亿,约占总产出的20%;园区主营收入50%来自租金。 园区产业主题特色鲜明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题特色鲜明。 15家文化产业园区中,7家以网络、数字多媒体为主题;3家以“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3家以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为主题;1家以演艺产业和影视产业为主题。 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不少特色主题创意产业园。比如以动漫文化为特色的宝山动漫衍生产业园,以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为特色的花园坊,以雕塑艺术为特色的红坊,以建筑设计业为主题的环同济集聚区等。 老厂房是重要载体 上海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约2/3由老厂房改建而成。 老厂房是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原生态创意产业的集聚地。目前,如八号桥、M50、田子坊等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成为了具有上海地标意义的“人文景观”,在全国范围内也颇有知名度和“样板”意义。 目前,一些沪上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正利用集聚效应所形成的辐射功能,逐渐向街区和社区发展转型。典型的如田子坊,它将创意产业与商业、旅游业、文化、居民生活等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也为改善居住环境、探索城市旧区改造新模式创造了条件。 服务和管理逐步规范 近些年来,创意园区的功能从物业管理服务向产业要素服务转变。上海版权交易中心、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动漫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专业化创意服务平台先后出现。据统计,沪上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共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七大核心理念

来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沿和高端。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念有着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的七大核心理念。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资产形态: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 以生产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其资产形态表现为土地、设备、厂房、金融资本等有形资产,而且生产制造过程中消耗的是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更有的企业是以污水排放、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产能增加。而以服务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其资产形态表现为以文化价值、个人创意、企业创新能力、品牌价值和知识与技术等无形资产。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主要包括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制度资本和组织资本四个层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经济模式:从稀缺经济到充裕经济(非稀 缺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生产要素是创意、知识、文化、信息和科技等无形资本,它们也具有非稀缺性的特点,其资源获取相对来讲非常充裕、甚至是无限的。创意产品或服务中的非稀缺部分主要包括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文化内容、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它们一旦通过一个初始成本生产出来之后,就会成为非稀缺的,可以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被无限复制,其供给量甚至可以完全由需求决定,供给不受有形资源约束。同时,非稀缺资源因为产品成本的降低而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技术特征:从技术进步到数字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颠覆了传统产业分类标准和价值增长增值方式,将“创新力”引入了生产函数,将数字内容和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源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融合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趋明显和深远。所谓数字融合,是指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自独立的一些行业逐渐有了交叉与联系,甚至融合为一体。这种技术融合现象现阶段主要发生在传媒、设计、信息等行业领域,导致不同行业的出现融合的现象,大多数主要以创意内容为核心、以不同物质形态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行业由分散趋于融合,进而使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凝聚成一个价值链内涵与形态相似的行业。数字技术的发展进程不断延伸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使文化内容和创意表达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内容或创意的传播、消费以及再利用更加快捷有效,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数字融合:从产业分割到产业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数字融合趋势也验证了其“无边界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动态过程: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无边界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而价值实现却更多以相关产业的产品为基础,它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各个行业类别(如设计、文化、传媒、艺术等)中实现数字融合,也可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综述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综述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因而受到拖累,而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因而,围绕文创产业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城市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3T理论出发归纳创意阶层理论研究,提炼创意城市形成影响因素,形成对国内外城市文创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述评,为促进城市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推动其早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关键词:文创产业;创意阶层;创意城市;产业发展环境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从这个概念提出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提出以创意立国或者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事实上,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城市几乎没有例外,都成了创意产业最集中和发达的地区,并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意产业而名闻于世。创意城市,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新的方向。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背景下,创意产业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全球创意经济的发展,创意这一核心要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中国,虽然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创产业的内容有一些差异,但正如张振鹏(2011)指出,文创产业具有典型的中国特性,相比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更具兼容性,内涵也更丰富[1],也更能体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当前中国许多城市发展文创产业,以期使之成为支柱性产业。国内外学术界也围绕文创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下文将围绕创意阶层理论、创意城市等研究梳理有关城市文创产业发展环境的相关文献,为深入研究城市文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创意阶层理论研究 创意阶层,是创意经济下产生的新概念,它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RichardFlorida提出。在创意经济时代,美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劳工阶层、服务阶层和农民阶层外,一个新的阶层——创意阶层正在悄然兴起。Florida把创意阶层分为“超级创意核心”和“创新专家”两部分。“前者包括科学家与工程师、大学教授、诗人与小说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师与建筑师,非小说作家、编辑、文化人士、智囊机构人员以及其他社会舆论制造者等现代社会的思想先锋;而后者则广泛分布在如高科技行业、金融服务业、法律与卫生保健业以及工商管理领域等知识密集型行业”[2]。以Florida有关创意阶层的特征、创意阶层指数等研究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创意阶层理论。创意阶层,一个新诞生的阶层,具有区别于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可以概括为个人特征和地理分布特征两个方面。 (一)个人特征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数目众多、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 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集群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理念的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集合了文化创意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基本等同,都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他在1890年开始关注产业地理集聚现象。马歇尔之后,产业集群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可以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一是通过批量购买原料和集中制造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共享基础设计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一般经济性成本开支,三是通过集中和批量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通过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也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1]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表现和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意企业所需要

上海工业创意园案例分析

上海工业创意产业园案例分析文/沈芳(技术研发部) 09年的春天,我去上海参观创意产业园,这些创意产业园多为上海的老厂房改建而成,这让我想到一位哲人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传说和歌曲已经沉默,它依旧诉说……”。都市人的性情意绪和生活足音在这里凝结、沉淀,老厂房中所流传的情感又感染着当今人们的思想、趣味、观念;我在工业创意产业园区感受到了老厂房的新姿态,它们娓娓向世人述说几十年来不平常的历程。 案例一:上海建国路8号桥 建筑地点:上海市卢湾区建国中路8号 建筑面积:一期12000多平方米,二期8400平方米 入驻企业数:40余户 产业导向: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 开发商:上海华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日本HMA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建国路“8号桥”一期(1~8号楼)前身是上汽集团所属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改建落成,其中80%的面积为办公楼,用于出租;20%为餐饮、咖啡吧等配套服务设施。“8号桥”二期(9号楼)前身是国营金属加工工厂,座落在一期的对面,横跨建国路,为避免工业园的人流对建国路的车流带来影响,一期、二期用横跨在马路上的“桥”联系起来。 改建后的建筑命名为“8号桥”有着特别的意义:形象上,每一座办公楼都有天桥相连,每座桥的造型均不同,极富工业感(图01、02);内涵上,它是连接国内外各创意咨询服务团队的沟通之桥。此地渐渐成为上海设计界最具品牌价值和最时尚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以及时尚类的企业,比如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ALSOP、法国F-emotion公关公司、日本HMA建筑设计、香港风尚国际有限公司等等。 老工厂的层高有5米,与新建的传统办公空间相比,经过改造的厂房用做办公的空间自由度更大,有着别样的魅力。此外,将那些厚重的砖墙从旧房子上拆下来重新组合,并进行一番艺术处理,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凸显了墙面的纹理(图03:9号楼立面局部),保留了原厂房里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图04:典型的厂房空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创意人士总是需要充足的公共空间,“8号桥”在设计中对公共空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步入1号楼中庭,绚丽的灯光、四周的音箱、高达三层楼的升降投影屏幕,布置得俨然一个派对场所,可用作进行作品展示、时装走秀等活动。3号楼前设有露天的茶座紧邻餐饮、咖啡区,为在此工作的创意人士创造了一个非常休闲的互相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图05:休闲小广场)。“8号桥”创意园区从大门口法国艺术家创作的《绿门》雕塑,到灰砖外墙上鲜亮的玫红色块(图06:灰砖、红砖细部),以及内部歌剧院般的层叠式休闲吧等,无不体现出创意风。 案例二:19叁III老场坊 建筑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沙泾路10号、29号 建设时间:1933年 CNK Eyeshot 17 1 34 5 2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二、国外部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三、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四、国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五、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 2012年5月11日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一般认为,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首先是在英国。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力。 而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John Howkins)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围的经济部门,认为、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了创意产业畴。 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所承载的容需要富有文化的涵,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外在的体现。可以说,创意产业在容上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雷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对“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和谐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和谐 作者:任怡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2期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已与上世纪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兴新的城市架构下,创意成为城市的名片,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交流的媒介。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给城市提供一个新的发展道路,更能给激发老城市的活力。但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兴起要与城市建设紧密合作、和谐共存、相互提携并非易事,要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让文化创意产业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字:文化;创意产业;城市设计;和谐 此论文用于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创意产业在武汉8+1城市圈的规划与发展 创新是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新的创意能衍生大量的新产品,开发广阔的新市场并创造巨大的财富。创意产业是源自创意或文化的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 每个国家的创意产业的重点不同,比如欧美提倡的是文化产业,日本则是内容产业,而台湾、香港、泰国突出的是设计产业。创意产业的概念虽然不同,但是大体都是相似的,都是以文化为核心,以人的创造为源头,以产业化为目标的智慧型产业,是一种技术、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由于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有相资讯工业的支持以及有相当的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当代都市规划都以吸引或刺激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的目标。 然而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和创意产业之的互动并不是和谐的,从国家的宏观层面来说,创意产业是众多经济产业中的一部份,他的存在是基于经济目的而诞生的。单从个体城市来说,创意产业最直接的目的是提升城市经济和文化活力,对其定位往往是以产出的效益为成功的标准,这和用文化推动城市发展是相背离的。 一、城市文化政策的不确定性 文化政策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翻开全世界的文化政策目标,不外就是强化民主精神、深化表达自由、增加群族融合、促进社会和谐之类的官话。城市对文化政策这个概念的把握是有倾向性的,从根底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无论是北京、上海、深圳、还是中部正在崛起的城市,对文化政策的把握不明确,造成文化沦为观光、娱乐工业、休闲产业和都市计划的依附,文化政策内容空泛没有实质内容。模糊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扶植宗旨,究竟是支持独立于市场竞争外的的文艺团体,还是扶持在市场竟争中弱势的文化创意企业,这一点是很难分辩的。

经典案例-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部署和《北京市“十一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定的八个中心之一的文化旅游业的建设目标,依据《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奥运旅游行动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制定《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期限为2006-2010年,是《“十一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指导和促进全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与方针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指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策划设计的文化活动内容并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以及为此而必备的制度安排和设施条件。创意主要是释放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设施上。从旅游业角度看,重点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谋划,包括原有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深度发展,以及新型创意产业的培育。旅游创意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创意(增加文化品位)、旅游活动创意(增加深度体验)、旅游商品创意(加强设计水平)和旅游服务创意(更加人性化)等方面。 (一)发展目标 依托北京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完善丰厚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传播中华文化和首都文化,到2010年,形成北京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把北京建成中国文化旅游创意中心,力争建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创意城市。 (二)发展战略 制定并实施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旅游文化创意发展战略措施。总体上包括对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提升改善,并不断新增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 1、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北京旅游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新力,不仅有创造力产生出新的思想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实践新思想、新观念,把新思想和观念转变成可出售的产品和服务。要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核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行业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2、实施深度开发战略,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值。 利用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创意,增进和挖掘文化内涵,

20192020年度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单

2019-2020年度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单 注:排名不分先后,前20家为市级示范园区序号园区名称申请单位 1 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 2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 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 3 上海8号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八号桥房屋租赁有限公司 4 德必易园上海德必易园多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5 800秀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八佰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6 上海天地软件园上海天地软件创业园有限公司 7 M50艺术产业园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8 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上海花园坊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9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上海紫竹数字创意港有限公司 10 中广国际中广国际广告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 11 南翔智地上海南翔智地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 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上海金山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发展有限公司 13 创异工房上海佳利特实业有限公司 14 中国梦谷—— 上海西虹桥文化创意产业园 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 15 越界·田林坊上海锦与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6 城市概念软件信息服务园上海睿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7 中版创意设计产业基地(IF如果) 上海昇禾水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18 智慧湾上海智慧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9 海阔东岸文化创意园上海林泉高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 术界创e园上海术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1 中国移动互联网视听产业基地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2 上海证大喜玛拉雅艺术中心上海证大喜玛拉雅有限公司 23 张江创星园上海都市工业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24 波特营文化创意园区上海圣博锦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5 上海双创产业园上海双创产业园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26 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商务有限公司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从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这些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都是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而信息艺术设计运用的信息科技手段使得创意产业获得更为广阔的领域的发展与呈现。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文化产业的参与,这样也就构成新型的文化产业形态。 (1)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在20 世纪90 年代,英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借助创意产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英国凭借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文化传统为创意产业里个人才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设立的全国性的创意产业委员会协调指导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加上政府的购买扶持,在10 年之内,创意产业在英国成为与金融服务业相媲美的支柱性产业。2002 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809 亿英镑。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约有122000 家公司注册。到2002 年6 月,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总人数为190 万,并继续增长,成为英国解决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英国信息艺术设计的发展,引起了创意产业中业务范围的拓宽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包括数据通信、可视电话、计算机通信、交互式多媒体应用、互联网、遥测技术、数字电视广播等等。通信行业与新闻媒体、语音视频、电影、音

乐、数据库等与信息技术行业紧密 结合,信息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在美国,由于注重法制与出自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文化创意产业也被称为“版权产业”,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更是其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在2006 年由经济学家完成的关于版权产业的经济报告中证实――版权产业在对经济实际增长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版权产业都超过了美国其他经济行业,继续成为美国最大的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行业。数据显示在2005 年,核心版权产业贡献了美国经济12.96%的增长率,而全部版权产业则贡献了23.78%的增长率。他们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产品开发、建立全球销售网络、多种手段和方法的销售等,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 家是文化企业,音像业占据40%的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增值、就业水平和海外销售三方面持续增长的趋势巩固了版权产业作为引领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地位。面对版权产业的状况,美国产业界深深感到:过去24 年,版权产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21 世纪,当新的信息技术支持版权产业的发展时,将带来的是版权产业新的驱动力。 (3)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韩国政府确立“文化立国” 的方针,把文化创意产业视为21 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1999 年2 月,韩国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将文化产业界定为对文化产品的计划、开发、制作、生产、流通、

中国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报告

中国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报告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根据其定义,“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以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产业。通常包括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电视、广播、设计、视觉艺术、工艺制造、博物馆、音乐、流行行业以及表演艺术等十三项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各项产业范畴、产品和服务 产业 范畴、产品和服务 广告 消费者研究,客户市场营销计划管理,消费者品味与反应识别,广告创作,促销,公关策划,媒体规划,购买与评估,广告资料生产 建筑 建筑设计,计划审批,信息制作 艺术与古玩 艺术品古玩交易,包括:绘画、雕塑、纸制作品、其它艺术(如编织)、家具、其它大量生产品(如大量生产的陶制、玻璃制品、玩偶、玩具屋、广告、包装材料等)、女装设计(含珠宝)、纺织原料、古玩、武器及防弹车、金属制品、书籍、装订、签名、地图等零售,包括通过拍卖会、画廊、专家现场会、专门店、仓储店、百货商店、因特网的零售 工艺 纺织品、陶器、珠宝/银器、金属、玻璃等的创作、生产及展示 设计 设计咨询(服务包括:品牌识别、企业形象、信息设计、新产品开发等),工业零部件设计,室内设计与环境设计 时尚设计 服装设计、展览用服装的制作、咨询与分销途径 电影录像 电影剧本创作,制作,分销,展演

互动休闲软件 游戏开发、出版、分销、零售 音乐 录音产品的制造、分销与零售、录音产品与作曲的著作权管理、现场表演(非古典)、管理、翻录及促销、作词与作曲 表演艺术 内容原创,表演制作,芭蕾、当代舞蹈、戏剧、音乐剧及歌剧的现场表演,旅游,服装设计与制造,灯光 出版 原创,书籍出版:一般类、儿童类、教育类,学习类期刊出版,报纸出版,杂志出版,数字内容出版 软件设计 软件开发:系统软件、合约、解决方案、系统整合、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结构与设计、项目管理、基础设计 电视广播 节目制作与配套(资料库、销售、频道),广播(节目单与媒体销售),传送 资料来源:2001英国创意产业报告 美国是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从1996年开始,文化创意产品超过其他所有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到2002年,美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535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 5.24%。另据统计,1997—2001年间英国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年增长率达到8%,是同期英国总体经济增长2.6%的3倍多,成为英国发展最快的产业。 国外各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美国 到2002年,美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5351亿美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5.24%;创造就业800万个,接近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 英国 2002年,创意产业增加值达809亿英镑,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到6月,创意产业雇佣总人数为190万,其后继续增长,成为该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

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上)(90分)

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上)(9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上海著名的田子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前身是() A.原上海春明粗纺厂 B.原江南枪炮局 C.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D.原弄堂工厂 2. 无污染、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从()中分离出来的。 A.建筑业 B.制造业 C.农业 D.服务业 3. “印象〃刘三姐”演出带动了()的旅游业发展。 A.广西桂林 B.浙江杭州 C.云南丽江 D.云南昆明 4. 为资助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联邦政府经济部下专门设立了(),负责项目审批和财政资助等事宜。

A.联邦地区发展规划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 B.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 C.北威州发展规划委员会 D.联邦地区发展改革委员会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客观决定了不能再发展低端制造业,于是很多城市选择了()为主要发展方向。 A.高附加值的制造业 B.现代服务业 C.高新技术业 D.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 2. 根据本讲,德国鲁尔区改造成功的因素包括() A.政府主导 B.机制创新 C.全面规划 D.整体盈利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是一个从工业生产区转变为商业文 化消费区的过程。 正确

错误 2.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旧区改造有机结合也不能避免城市文脉中断。 正确 错误 3. 不同的发展阶段,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不变的。 正确 错误 4. 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占据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地位。 正确 错误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2009年5月23日 ??????????????????????????????????????????????????????????????????? 目录 ??? 前? 言?1 ??? 一、发展背景?2 ??? (一)背景条件?2 ??? (二)发展基础?6 ??? 二、总体思路?8 ??? (一)指导思想?8 ??? (二)基本原则?8 ??? 三、战略目标?9

??? (一)战略定位?9 ??? (二)发展目标?11 ??? 四、空间布局?13 ??? (一)布局思路?13 ??? (二)空间结构?13 ??? 五、产业发展?19 ??? (一)信息服务业?20 ??? (二)动漫游戏业?22 ??? (三)设计服务业?24 ??? (四)现代传媒业?27 ??? (五)艺术品业?30 ??? (六)教育培训业?32 ??? (七)文化休闲旅游业?34 ??? (八)文化会展业?36 ??? 六、实施保障?38 ??? (一)优化发展环境?38 ??? (二)强化政策扶持?41 ???附件: ??? 1、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统计分类说明

??? 2、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重大建设项目征集表(2009—2010年) ??? 3、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示意图 ??? 4、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布局示意图 前? 言 ???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作为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抢抓创意经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杭州的文化优势、环境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杭州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提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为加快我市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工作进程,尽快把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特制定本规划。 ??? 本规划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纲要(2001—2010年)》、《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年)》、《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市委〔2008〕4号)等精神编制,并与《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杭州市艺术品产业五年发展规划(2008—2012年)》等专项规划相衔接,是推动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 本规划的范围涵盖整个杭州市域,其中杭州市区为重点规划范围。 ??? 规划的期限是2009—2015年。其中2009—2010年为第一阶段,2011—2015年为第二阶段。规划的基期为2008年。 ??? 一、发展背景 ??? (一)背景条件 ??? 1、有利的国内外形势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世界范围内,创意经济浪潮风起云涌,文化创意产业在提升区域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中的巨大作用与潜力正在不断彰显。在国内,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群;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的核心战略,提出要“构建和谐文化,切实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文化产业体系,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蓬勃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汇总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为加快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成都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委办〔2007〕7号等文件精神及《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七个重点行业。 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0世纪末,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人类正进入文化经济时代。从发展趋势看,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已发展成为区域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影响地区和城市经济辐射力、带动力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门类中增速最快,年平均增长6%,约占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美国是全球创意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产业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200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8891亿美元,约占GDP的6.44%。2005年,日本文化内容产业规模达250115亿日元,占GDP的6.2%。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已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强市战略来实施。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

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创意产业布局逐渐完善,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以集聚区为载体,以区域板块为格局,以行业集群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态势。逐步向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