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测定

合集下载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临床意义
• 在临床上,血清ALP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 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 1.血清 血清ALP活性升高 : 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 血清 活性升高 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等;骨骼疾病:由 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 ALP释放进入血液中,引起血清ALP活性增高, 如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软化病、 骨转移癌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 2.血清 血清ALP活性降低 活性降低: 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呆 血清 活性降低 小病,ALP过少症,维生素C缺乏症。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磷酸苯二钠法
小组成员:
• 程展鹏,杨秋月,陈敬根, 程展鹏,杨秋月,陈敬根, 卢昆
实验目的
• 熟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一般原理 • 掌握血清ALP测定原理与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 在PH10 环境中,ALP催化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 苯酚和磷酸氢二钠,苯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 生成色素原,该色素原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 醌亚衍生物。测定红色物质的吸光度就可以计算 酶活性的大小。 • 反应式如下: • ALP 磷酸苯二钠+H2O——苯酚+磷酸氢二钠 • pH10 • 铁氰化钾 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红色醌亚胺衍生物
注意事项
• 1.底物溶液中不应含有游离酚,如有酚则 空白管显红色,说明磷酸苯二钠已经开始 分解,应弃去不用。 • 2.铁氰化钾溶液中加入硼酸有稳定显色作 用。该液应避光保存,如出现蓝绿色即应 废弃。 • 3.加入铁氰化钾溶液后必须立即混匀,否 则显色不完全。
• 立即混匀。用510nm波长比色,以蒸馏水 调零点,读取各管吸光度。 • 计算 ALP活性=(A测定—A )/(A —A ) *0.05*100(金氏单位)下: 取试管6支,分别加酚标准液 (1ml=0.1mg),0、0.05、0.1、0.2、0.3、0.4ml, 各管依次加复合基质液3.1、3.05、3.0、2.9、2.8、 2.7ml。混匀后37℃水浴保温5分钟,各管加入 1.0ml碱性溶液,再加0.5%铁氰化钾2.0ml,立即 混匀。静置10分钟,510nm波长下比色。将以上 各管所得读数与其相应的碱性磷酸酶单位(依次为 0.5、10、20、30、40单位)在坐标纸上作图,绘 制成标准曲线。

ALP测定

ALP测定
目录
三、实验用品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ALP测定试剂盒;
刻度吸管
微量加样器
人血清
目录
四、实验过程 按 表 加 量
试剂 工作液 蒸馏水 样品 空白管 样品管 1.00mL 1.00 mL 0.02 mL — — 0.02 mL
混匀,在反应温度37°C保温60秒,入=405nm处使用半自动生 化分析仪测定和读取ALP值(U/L) 。 正常参考值 37℃下,20-50岁男性:53-128;60岁以上男性:56-119 20-50岁女性:42-98; 60岁以上女性:53-141
目录
六、实验注意事项
1.血清标本新鲜,避免溶血;
2.正确操作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3.注意试剂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 眼睛,切勿吞咽。
目录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
目录
目录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
吸液键 吸液管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ALP
对硝基苯酚(4-NP)
+磷酸盐
4-NPP在碱性溶液中为无色,在ALP催化下, 4-NPP水解产生游离的4-NP。 4-NP在碱性溶液中 转变为黄色,在405nm下有最大吸收峰。 4-NP 形成的速率与血清中ALP的活性成正比,测定 405nm处吸光度增加速率(△A/min),即可计 算ALP的活性。
目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2、实验分析 3、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清中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所 以ALP常作为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辅助 诊断指标。 血清ALP活性病理性增高可见于: (1)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等; (2)骨骼疾病 佝偻病、骨质软化病等。 血清ALP活性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与儿童 生长发育期。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方法评价
优点:灵敏度较高,显色稳定,
不需去蛋白,操作简单、快速;
缺点: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低,受
胆红素和溶血的干扰。
实验材料与仪器
器材: 新鲜血清、移液器、试管及试管 架、吸量管、恒温水浴箱、分光 光度计
移液器
1.调刻度 2.取样 注意:加不同物质换 枪头
实验材料与仪器
试剂盒:
1.混合液:磷酸苯二钠、4-氨基安替比林 2.标准液:已知浓度的酚溶液 3.样 品:血清 4.蒸馏水 5.显色剂:高铁氰化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授课教师:
实验目的
1.学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的临床意义
基本概念
酶活性:即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的活性通常以活性单位表示。
它反映在规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 在单位时间内(秒、分或小时)生 成一定量的产物(mg、μg 、μmol) 或消耗一定量的底物所需的酶量。
——呆小病、磷酸酶过少症、维生素C缺 乏症等。
Katal单位:1Katal指在规定条件下, 每秒钟转化1mol底物的酶量。 1Katal=60×106IU
本实验以血清在37℃,pH为10的
条件下,与AKP底物液作用30min, 每生成1mg酚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
活性单位。
实验原理
碱性磷酸酶(AKP)在碱性条件下
催化磷酸苯二钠水解,释放出酚和
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
基本概念
酶活性单位是衡量酶数量的尺度, 同一种酶由于实验方法、测定条件 不同,酶活性单位的规定也不同。
在相同测定条件下,酶活性单位越 大,表示酶的含量越高,酶促反应 速度越快。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果。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识别
分析测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试剂不稳定 性、操作不规范等。
误差评估
对误差进行定量评估,了解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程 度。
误差控制
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误差,如定期校准仪器、规范操 作流程等,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结论
CHAPTER
实验总结
实验原理
本实验基于碱性磷酸酶在pH值为9.6 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能够将磷酸苯二 钠水解为苯酚和磷酸,苯酚在硫酸的 作用下可以形成稳定的苯酚钠盐,进 而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从 而计算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02
探索其他相关指标与碱性磷酸酶的关联性,以更全面地评估肝
胆疾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针对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实验
03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谢谢
THANKS
测定方法分类
根据测定原理,碱性磷酸酶的 测定方法可分为化学法和生物 法两类。
化学法包括酚试剂法、磷酸苯 二钠法等;生物法包括利用同 工酶的电泳法和免疫法等。
其中,酚试剂法由于操作简便、 准确度高,是目前临床上最常 用的测定方法。
03 实验步骤
CHAPTER
样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血清样本
从患者静脉采血,分离出血清, 避免溶血和污染。
数据转换
根据需要,将测量值转换为相应 的浓度或活性单位,以便进行比 较和解释。
结果判断与解读
正常范围判断
01
根据参考值范围,判断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是否在正常范
围内。
异常结果解读
02
对于异常结果,应结合临床情况和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确定
可能的病因或病理状态。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四)酚标准工作液
器材:
5ml移液管、1ml移液管、加样枪、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 37°C水浴锅
实验操作
取4支试管,如下操作:
立即混匀。用510nm波长(红色醌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比色, 以蒸馏水调零点,读取各管吸光度。 *保持反应时温度是均衡的,37°C
计算公式
ALP活性金氏单位定义: 每100ml血清再37摄氏度时与底物作用15分钟,产生酚
• 来源: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骨、肾、肝、肠、血清、 胆汁等部位,但骨骼、牙齿、肾和肝脏中含量较 多。正常人血清中ALP主要来源于肝脏。
• 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 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 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这类底物包括核酸、 蛋白、生物碱等。而该脱去磷酸基团的过程称为 去磷酸化或脱磷酸化。
酶活力: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能力,其衡量的标准是 酶促反应速度的大小。
酶促反应的速度:
常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 成量来表示。
反应速度↑ 活力↑
酶活力测定方法
• 终止测定法(或定时法): *本次实验的方法
通常是酶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强酸、强碱、蛋白沉淀剂等终止酶 促反应,测定这段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计算酶促反应的平 均速度。
硝基苯酚水解为黄色对硝基苯酚,在 405nm测 定对硝基苯酚生成的速率,这个速率与血清中 ALP活性成正比。反应需要Mg2+作为激活剂。
实验小结
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水解速度快,故保温时间较短。 该法灵敏度较高,显色稳定,不需去蛋白,操作简单、 快速。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水解速度快,故保温时间较短。 该法灵敏度较高,显色稳定,不需去蛋白,操作简单、 快速。但与磷酸对硝基酚连续监测法相比,准确度、精 密度较低,操作比较繁琐,灵敏度低;酶单位不是国际 单位;受胆红素和溶血的干扰。 但是若用磷酸对硝基 酚法测定,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有毒的对硝基苯 酚,对皮肤和黏膜有很大的伤害。

实验二 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及其比活性测定

实验二 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及其比活性测定

二、实验原理
1、 AKP概述
① 催化有机单磷酸酯水解,并有转移磷酸基的作用 ②最适pH:8.6~10.3 ③ 特点:特异性低
④体内位置:细胞膜表面 -肾小管的筛状缘 -肠粘膜的微绒毛 -胆小管的细胞膜缘 -肝窦状腺表面 -胎盘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外表面
⑤正常血清: ALP主要来自肝(或胆管)和骨骼,约各占总活性 的一半。
弃沉淀
上清入回收瓶
沉淀
加 0.01M Mg(Ac)2- 0.01 M NaAc
Vc 混合液4ml ,搅拌,记体积
C液
C1管
0.10ml C 液 + 1.9 ml 0.01M pH 8.8 Tris
(待测酶活性)
C2管
剩余C液Vc'
0.1 ml C液 + 0.4 ml 生理盐水
加0.5Vc'冷丙酮→ 33% , 混匀,离心 2000 rpm ,5 分钟
⑥临床意义:血清ALP活力增高常见于 -肝胆疾病(胆道阻塞等) -骨骼疾病(佝偻病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 -妊娠和生长期儿童
2、AKP的分离、提取、及纯化
整个制备过程可分为 5 个阶段: ①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②细胞的破碎, ③提取, ④纯化(包括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电泳
等), ⑤浓缩、干燥及保存。
通过离心,去除 部分杂蛋白
③ 丙酮
33% AKP 溶解状态 50% AKP 沉淀状态
通过离心,进一 步去除杂蛋白
④ 保护酶活性措施
a. 低温条件下操作 b. 所有试管均需洗干净 c. 选择合适的pH及合适的缓冲体系,以稳
定酶活性
保护和稳定AKP
Mg(Ac)2 ~ NaAc 混合液提取AKP pH 8.8 Tris 缓冲液测AKP活性

碱性磷酸酶比活力测定

碱性磷酸酶比活力测定

(二)、酶活力
在37C下,以5mmol/L pNPP为底物,在pH 10.1的
碳酸盐缓冲液含2 mmol/L Mg2+的测活体系中每分
钟催化产生1 mol/L pNP的酶量定为1个酶活力单 位。
酶的比活力定义为每mg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 数。
酶活性测定前处理
1、2号样品稀释50倍(用洗脱液稀释) 3号样品稀释20倍(用洗脱液稀释) 4号样品不稀释(用洗脱液稀释)
3. 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与光吸收的关系 (Lambert--Beer定律):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后,光被溶液吸收的程度(D) 与溶液的浓度(C),液层的厚(L)以及入射光的强度 (I0)有关。溶液浓度越大,液层越厚,吸光越多,这 就是物质(均匀透明固体,液体,气体)对光的吸收定 律。
4. 待测溶液浓度的计算:
蛋白浓度按下式计算:
100g / mL牛血清白蛋白 = C未知
OD280
OD280
数据处理
单位时间0.1mL酶液催化产物量计算: 克分子消光系数法
PNP 1 mol / L(1cm光程)=C未知
OD40(5 8.8 103)
OD即Βιβλιοθήκη C未知=OD/(8.8103)
计算:
酶活力(U/mL) = B t V1
(3)消光系数法:
1%浓度,1cm厚度溶液中测得:K = E1cm1% 或1克分子浓度,1cm厚度溶液中测得:K = ξ C = D/E1cm%, 或 C = D/ξ
常用于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核酸含量,二者分 别在280nm和260nm处有最大吸收,其消光系数 可查到,在同样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光密度, 带入上式即可求得C。
(1)标准管法:
在同样条件下,测得标准液和待测液的光密度(D) 值,然后计算: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混匀。37°C水浴保温5min,同时将底物液预热 底物液/ml 1.00 1.00 1.00 1.00
混匀。 37°C水浴保温15min 铁氰化钾溶液/ml 血清/ml 3.00 - 3.00 - 3.00 - 3.00 0.100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ALP的活力=( A测定-A 位)
对照)/(A标准-A空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5×100(Kings单
2生成的酚化合物本身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显色如磷酸对硝在在ph10ph10的环境中的环境中alpalp催化磷酸二苯钠的水解生成苯酚催化磷酸二苯钠的水解生成苯酚和磷酸氢二钠苯酚与和磷酸氢二钠苯酚与4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色素原该色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色素原该色素原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醌亚胺衍生物
血清中碱性磷酸 酶活性的测定 磷酸苯二钠法) (磷酸苯二钠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 (一)器材 器材
5ml移液管、100ul或微量可调式移液器、721E型分光光度计、1cm比色 皿、37℃恒温水浴锅。
• (二)试剂 试剂
(1)0.1mol/L碳酸缓冲液(pH=10.0):称取无水碳酸钠6.36g、碳酸氢钠 3.36g、4-氨基安替比林1.5g,溶于8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1L,置于棕色 瓶内储存。 (2)20mmol/L磷酸苯二钠溶液:先将500ml蒸馏水煮沸,迅速加入磷酸苯 二钠2.18g(磷酸苯二钠如含2分子结晶水,应称取2.54g),冷却后加氯 仿2ml防腐,在4℃冰箱内保存。用剩的溶液不应再倒回瓶中。 (3)铁氰化钾的硼酸溶液:称取铁氰化钾2.5g、硼酸17g,各溶于400ml 蒸馏水中,两液混合后,加蒸馏水至1L,置于棕色瓶内避光保存。如出 现蓝绿色,说明试剂变质,应弃去。 (4)酚标准工作液(0.05mg/ml):购买合格的二级标准品。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代谢性疾病的监测与疗效评估 肝胆疾病的辅助诊断与疗效观察 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指标检测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评估
参考方法:国际标 准或国家标准的血 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测定方法
准确性评估指标: 回收率、精密度、 线性范围、干扰因 素等
准确性评估方法: 与参考方法进行比 对,或与其他实验 室进行比对
操作规程标准化: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室内质量控制:通过定期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监控检测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 并纠正误差。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实验,确 保不同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具有 可比性。
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数据进行 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是确保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标准化包括使用统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操作程序,以及定期对标准品进行校准等。
标准化可 标准化对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范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参与权威机构组织的质控活动, 获取质控样品并按照要求进行检 测。
关注国内外质量控制动态,更新 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
质量控制的监测指标
精密度: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稳 定性
灵敏度:检测低浓度样本的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 近程度
抗干扰能力:抵抗非特异性物质 干扰的能力
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血 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药物因素
药物种类:不 同药物对血清 碱性磷酸酶活 性的影响不同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ALP)活性测定试剂盒说明书分光光度法50管/24样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AKP/ALP是一种含锌的糖蛋白酶,在碱性环境中可水解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的磷脂单酯化合物。

AKP/ALP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中,以肝脏为主。

测定原理:在碱性环境中,AKP/ALP催化磷酸苯二钠生成游离酚;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反应红色亚醌衍生物,在510nm有特征光吸收;通过测定510 nm吸光度增加速率,来计算AKP活性。

自备仪器和用品: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和蒸馏水。

试剂组成和配制:试剂一:液体×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瓶,4℃避光保存。

试剂三:液体×1瓶,4℃避光保存。

试剂四:液体×1瓶,4℃避光保存,未变成蓝绿色之前均可使用。

标准品:液体×1支(EP管中),2 μ mol/mL酚标准液,4℃保存。

粗酶液提取:1. 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试剂一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4℃、8000g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

2. 细菌或细胞: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试剂一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试剂一),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然后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3. 血液可直接测定,或者适当稀释后测定。

测定步骤:1. 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调节波长到510 nm,蒸馏水调零。

2. 试剂三置于37℃水浴中预热30 min。

3. 空白管:取EP管,加入20μL蒸馏水,200μL试剂二,200μL试剂三,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15min;加入试剂四600μL,混匀后于510 nm测定吸光度,记为A空白管。

碱性磷酸酶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生化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碱性磷酸酶(AKP)的分离纯化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特性,计算其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

实验原理:碱性磷酸酶(AKP)是一种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主要存在于动物和微生物体内,具有磷酸基团转移活性。

在碱性条件下,AKP能水解多种磷酸单酯化合物,生成相应的醇和磷酸盐。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从兔肝匀浆液中提取分离AKP,并通过比色法测定其活性。

实验材料:1. 兔肝匀浆液2. 丙酮3. 0.1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8.0)4. 磷酸苯二钠5. 4-氨基安替比林6. 铁氰化钾7. 移液管、移液枪、试管、试管架、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实验步骤:1. 碱性磷酸酶提取:- 将兔肝匀浆液与丙酮以体积比1:1混合,室温下静置过夜。

- 4,000 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 将沉淀用0.1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8.0)溶解,得到碱性磷酸酶粗提液。

2.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0.02 mol/L磷酸苯二钠溶液、0.1 mol/L Tris-HCl 缓冲液(pH 8.0)、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和铁氰化钾溶液。

-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碱性磷酸酶粗提液,混匀后置于恒温水浴箱中反应10分钟。

- 在51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酶活力单位(U)表示。

3. 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计算:- 以酶活力单位(U)为纵坐标,底物浓度(mol/L)为横坐标,绘制酶活力曲线。

- 利用双倒数法(Lineweaver-Burk plot)计算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

实验结果:1. 碱性磷酸酶活性曲线:- 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活力逐渐增加,但在一定浓度后趋于稳定。

2. 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 米氏常数(Km)为0.05 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50 U/min。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对硝基酚磷酸盐连续监测法)以磷酸对硝基酚二钠(PNPP)为底物,2—氨基-2-甲基丙醇(AMP)为磷酸酰基的受体。

在碱性环境,碱性磷酸酶催化PNPP水解产生的游离对硝基酚,对硝基酚在碱性溶液中转变成黄色。

根据在405nm 处吸光度增高速率来计算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单位。

PNPP+H2O9阻'->对硝基酚+无机磷-20°C保存7天,样本不可反复冻融!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7.2.单位换算:ukat∕L=U∕L*16.67*IO-38.检验方法的局限性8.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405nm处吸光度大于1.000时不能使用。

8.试剂性能指标8.1试剂外观:R1:无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R2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

8.3空白吸光度:在37℃、405rπn处,光径IenI时,空白吸光度A≤1.0008.4空白吸光度变化率:在37C、405nm处,光径ICm时,用生理盐水作为样品加入试剂测试时,Z∖A∕minW0.005.1.15分析灵敏度:在405nm处,光径Icm时,测量120U/L的碱性磷酸酶时,吸光度变化4A∕min20.015.8.6线性范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25-750]U∕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b)[25-100]U/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土10U/L;(100-750)U/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8.7重复性:CV≤5%8.8批间精密度:R≤10%8.9准确度: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0%。

8.10稳定性:(2-8)C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期后一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1-7、9的要求。

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分离和比活力的测定

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分离和比活力的测定

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分离和比活力的测定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能够催化酸性环境下的磷酸酯水解反应,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提取分离和比活力的测定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一、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分离1、组织样品制备将待提取的组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 7.4),用高速离心离心3-5分钟,去除上清液并加入1mL磷酸盐缓冲液,在实验台上加入玻璃珠或石英砂,放入冰箱冷冻器中。

2、细胞裂解将组织经过粉碎的样品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 7.4),放入研钵中,加入冰冷甲醇,研磨5-10分钟。

将打磨液离心分离,上清液用分液漏斗收集,加入等量的0.1mol/L四乙基铵溶液,静置20分钟,收集上清液并加入2.5%聚乙烯醇。

3、沉淀和提取将沉淀后的样品中加入氯仿等有机溶剂,轻微摇动,分离出沉淀,将上清液倒入烧瓶中,并用氯仿洗涤,收集洗涤液后将其合并,加入甲醇进行沉淀,离心分离,去除上清液,加入2-3倍体积的丙酮,静置反复冲洗多次。

将沉淀中加入适量的溶解液,摇混均匀,转移至离心管中,并用离心机转速2800r/min/5 min。

二、碱性磷酸酶的比活力测定1、酶活性试验体系将提取分离后的活性酶样品用注射器加入已配制好的酶活性试验体系中,包括10mM Tris-HCl缓冲液(pH 8.0)、1 mM EDTA缓冲液、2 mM酚酞液、0.1M NaCl等,总体积为2ml。

2、样品处理制备所需要的各种试剂和标准品,并制备好标准品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将稀释后的酶样品取1ml,加入酶活性试验体系中,并在无酶样品控制下,以相同的温度下逐渐加入不同的底物溶液,如α-萘酚磷酸钠。

注意不要影响反应溶液 pH 值和终点的颜色产生,以免误诊。

3、反应终止在反应末期,可以加入固定量的0.1N NaOH终止反应,并使用p-酚酸作为对照品和标准品进行比较或质控,并测定比活力。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取分离和测定碱性磷酸酶的比活力对于进一步探究其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测定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测定

单击添加大标 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 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 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 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 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 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 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 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 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 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 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 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 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碱性磷酸酶值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值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值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 AL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样本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评估相关生理或病理状态。

二、实验原理碱性磷酸酶在碱性环境下能够催化磷酸酯的水解反应,生成无机磷和醇。

通过测定生成的无机磷的量,可以间接反映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本实验采用磷酸苯二钠法,磷酸苯二钠在碱性条件下被碱性磷酸酶水解生成苯酚和磷酸氢二钠。

苯酚与 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红色醌亚胺衍生物,在 51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通过测定吸光度值,并与标准曲线对照,即可计算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血清样本磷酸苯二钠溶液碳酸盐缓冲液(pH 100)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铁氰化钾溶液酚标准液2、设备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刻度吸管等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 6 支干净试管,分别编号为 0、1、2、3、4、5。

按表 1 向各试管中加入试剂,混匀。

置于 37℃水浴中保温 15 分钟。

加入铁氰化钾溶液 30ml,立即混匀。

用分光光度计在 510nm 波长处,以 0 号管调零,读取各管的吸光度值。

以酚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表 1 标准曲线绘制的试剂加入量|试管编号|0|1|2|3|4|5||||||||||酚标准液(ml)|0|005|010|020|030|040||蒸馏水(ml)|10|095|090|080|070|060||碳酸盐缓冲液(ml)|30|30|30|30|30|30||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ml)|10|10|10|10|10|10||铁氰化钾溶液(ml)|30|30|30|30|30|30|2、样本测定取 3 支干净试管,分别编号为测定管、对照管和空白管。

按表 2 向各试管中加入试剂,混匀。

置于 37℃水浴中保温 15 分钟。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本试剂以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方法为基础,所采用的反应原理与反应式如下。

ALP对-硝基苯磷酸盐 + H2O ----------- 对硝基酚 + 磷酸在上述反应中,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速率与样本中碱性磷酸酶的活力成正比。

通过在405 nm处监测吸光度的上升速率,即可测得样本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3 标本采集与处理:3.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3.2 标本类型:标本最好是无溶血的血清。

3.3 血清分离:应在收集后两小时内分离出来。

避免使用含EDTA或草酸盐的血浆。

3.4 标本存放:2~3天内的活性损失:15~25℃保存:<10%;标本稳定性:4~8℃保存稳定7天;-20℃保存至少可稳定2个月标本。

如果分析延迟8小时以上,最好把血清冷藏。

冷冻的血清在融解后会表现出血清值的显著降低。

3.5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3.6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不能做测定。

4 实验材料: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ALP试剂盒(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4.1.1 试剂组成试剂1(R1):乙酸镁3.0mmol/L硫酸锌 1.5mmol/LHEDTA 3.0mmol/LAMP缓冲液420mmol/L试剂2(R2):对-硝基苯磷酸盐81.5mmol/LAMP缓冲液420mmol/LHEDTA5.0mmol/L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启用后,在2~10℃避光的条件下可稳定14天。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稳定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或毒性,请勿直接接触皮肤、眼睛。

碱性磷酸酶km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测定实验报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ALP)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酶类,其活性的测定对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碱性磷酸酶的KM测定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碱性磷酸酶的KM值,以了解其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酶底物的亲和力。

二、实验原理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催化磷酸酯水解的酶,其底物为磷酸酯类物质。

当底物浓度较低时,酶活性会受到限制,因此,通过测定不同底物浓度下的酶活性,可以得到碱性磷酸酶的KM值。

KM值是酶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指标,数值越小表示酶对底物的结合越紧密。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包括碱性磷酸酶酶液、磷酸酯底物、缓冲液等。

2. 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磷酸酯底物溶液,如0.1 mM、0.2 mM、0.3 mM等。

3. 将不同浓度的磷酸酯底物溶液分别与碱性磷酸酶酶液混合,使其反应一定时间。

4. 停止反应,并加入一定量的酶抑制剂,以停止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5. 使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如比色法或荧光法,测定反应液中产生的产物浓度。

6. 根据不同底物浓度下产物浓度的变化,绘制酶活性与底物浓度的曲线。

7. 通过曲线拟合,计算出碱性磷酸酶的KM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酶活性与底物浓度曲线,可以观察到酶活性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增加速率逐渐减缓。

这是因为底物浓度增加,酶与底物的结合也增加,但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酶的活性已经接近饱和状态,进一步增加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较小。

通过对曲线的拟合,可以计算出碱性磷酸酶的KM值。

KM值表示酶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数值越小表示酶对底物的结合越紧密。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底物浓度下的KM值,从而了解碱性磷酸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变化情况。

五、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如底物溶液的制备误差、酶活性的测定误差等。

碱性磷酸酶比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比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比活性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碱性磷酸酶(ALP)的比活性,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活性水平。

通过实验,掌握碱性磷酸酶比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能够催化磷酸酯的水解反应。

在本实验中,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为底物,在碱性条件下,碱性磷酸酶能够将 pNPP 水解生成对硝基苯酚(pNP)和磷酸。

pNP 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其在 405nm 波长处有最大光吸收。

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在405nm 处的吸光度变化,可以计算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比活性是指每毫克蛋白质所含的酶活性单位数,通过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酶活性,即可计算出碱性磷酸酶的比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碱性磷酸酶标准品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pH 100)氢氧化钠溶液(1mol/L)考马斯亮蓝 G-250 试剂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品待测样品(组织提取液或细胞培养液)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移液器容量瓶试管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配制不同浓度的对硝基苯酚(pNP)标准溶液:分别吸取 0、01、02、03、04、05ml 的 1mmol/L pNP 标准溶液,加入到 10ml 容量瓶中,用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 0、10、20、30、40、50μmol/L 的标准溶液。

长处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以 pNP 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配制考马斯亮蓝 G-250 试剂:将 100mg 考马斯亮蓝 G-250 溶解于50ml 90%乙醇中,加入100ml 85%磷酸,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配制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将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品用蒸馏水配制成 0、01、02、03、04、05mg/ml 的标准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思考
结合参考值范围、临床意义分析本小组 的实验结果
12
1.生理性增加:如儿童、妊娠期、进食 高糖高脂肪食物等使ALP活性升高
2.病理性改变 A.升高:肝胆疾病(主要见于阻塞性黄
疸,急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肝 癌) 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变型 性骨炎、成骨不全症、骨质软化病、佝 偻病、肿瘤骨转移等) B.降低:主要见于呆小症、磷酸酶过少症 等
8
计算公式
9
注意事项
1.铁氰化钾应避光保存,如出现蓝绿色 即作废。铁氰化钾 的水溶液受到光线 的作用,就会分解成黄血盐钾 K4[Fe(CN)6]
2.底物液中不应含有酚,如含有酚时空 白管显红色,说明磷酸苯二钠开始分解, 不宜继续使用
3.加入铁氰化钾后必须迅速混匀,否则 显色不充分
10
临床意义
6
试剂
碳酸盐缓冲液(0.1mol/L PH10.0) 无水碳 酸钠6.36g、碳酸氢钠3.36g、4-氨基安替 比林1.5g溶于8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1L。 棕色瓶贮存。
磷酸苯二钠底物液(20mmol/L) 先将 500ml蒸馏水煮沸,迅速加入磷酸苯二钠 2.18g,冷却后加氯仿2ml,4℃冰箱保存。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测定
磷酸苯二钠法
1
实验目的
1.熟悉酶活力测定方法的一般原理 2.掌握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测定原理
与临床意义。 3.酶活力测定的目的是了解组织提取液、
体液中酶的存在于含量。
2
实验原理
一.基本概念 1.酶活力测定 酶的催化功能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
酶所催化的某一特定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反 应速度越快,酶活力越高;反之,活力越低。测定 酶活力实际上是测定酶促反应速率。 2.酶的活力单位 a.国际 在特定的条件下,1min内将1μmol底物转 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1个国际单位(IU)。 1IU=16.67×10-9Katal b.临床上采用金氏(Kings)的定义:每100ml血清 在37℃与底物作用15min,产生苯酚1mg的酶量为1 个金氏单位。 c.Kat单位 在特定条件下,每秒钟转化1mol底物的 酶量。1Kat=6×107 IU
显色液 铁氰化钾K3[Fe(CN)6]2.5g、硼酸 17g,各溶于400ml蒸馏水,混合后加蒸馏 水至1L,棕色瓶避光保存。
酚标准工作液0.05mg/ml
7
实验操作
试剂/ml 测定管(T) 标准管(S) 空白管(B) 对照管(C)
血液
0.100
---
---
---
酚标准液
---
0.100
---
β-甘油磷酸钠法,但存在血清本身有磷 酸根的缺点。 2.测定底物解离后的羟基化合物 A.在显色剂的作用下显色比色测定(本 次) B.生成的酚化合物本身在一定条件下就 可以显色(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法)
5
实验原理
三.核心原理 ALP催化磷酸苯二钠转变成苯酚的速率
可用分光光度计监测,从而计算ALP活 力的大小 磷钠酸苯二钠+H2O---P-HA-L-1P0----苯酚+磷酸氢二 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红色醌 亚胺衍生物
3
实验原理
二.测定方法 1.终止测定法(定时法或终点法)是当
酶促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点,通过物理 或化学方法(强酸、强碱、蛋白沉淀剂) 终止反应。 动力学分析法(连续监测法或速率法) 在酶促反应过程中,用仪器连续监测酶 促反应产物或底物的变化量,通过计算 求出酶的活性。
4
实验原理
测定ALP活力分两种 1.测定底物解离下的磷酸根来计算。如
---
蒸馏水
---
---
0.100

1.00
缓冲液
混匀,37℃水浴保温5min,同时将底物液预热
底物液
1.00
1.00
1.00
1.00
混匀,37℃水浴保温15min
铁氰化钾溶
3.00
3.00
3.00
3.00

血清
---
---
---
0.100
立即混匀,在510nm波长处比色,以蒸馏水调零点,读取各管吸光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