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细节 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细节阅读答案

文字细节

①在乔治奥威尔《1984》中,只有一个词是特别为了吸引读者而写的:

四月份一个晴朗、寒冷的日子里,时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下巴紧挨着胸膛,想躲避讨厌的寒风吹袭,他快速地通过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但还是免不了刮进一些砂石。

②这段话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于这两个字,少了它,这句话就变得平凡无奇,而这两个字也显示,小说的场景要不是指某个我们不熟悉的文明,就是指未来。有些事情没有改变,月份依然叫四月,寒风依然难受,但有些事情改变了,从寻常与陌生的并列中,句子产生了某种特殊效果。有人可能觉得,这个细节有点太刻意了,它似乎过于大声地宣布,这是一部科幻小说。

③实际上,这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描述一个专制的全能的国家可以操纵一切,从过去的历史到民众的心灵习惯,无所不包。无疑地,胜利大厦就是因此得名。不过,第二句话却为这个阴郁的环境带来一点希望。当温斯顿史密斯进入大厦时,一阵风卷起的砂石跟着他一起进到大厦内;虽然小说本身似乎把这种状况当成一种负面的现象,但读者会发现,与全能的国家相比,飞砂走石其实好得多。砂石代表着随机与偶然。它们代表了无韵律或无理性之物,不会灌输他们已经安排过的各种意义。因此,我们也许可以把砂石看成是小说描述的极权政权的相反物。同样地,这阵风可以视为反对管制人类的一股力量。它任意地吹着,一下子吹向这里,一下子吹向那里。它没有韵律,也没有理性。

④作家也许在这里暗示,国家无法如其宣称的那样万能,并非连自然界也能完全掌控。极权国家对于它们无法改造成秩序的东西特别感到不安。或许这个政权无法排除偶然,就像胜利大厦无法完全隔绝砂石一样。

⑤有些读者会觉得我的这种诠释太荒谬。他们这么想是有理由的。奥威尔确实不太可能把砂石视为正面的意象,或许他连想都没想过这点。但往后我们会发现,读者不一定要乖乖地顺从他们想象的作者的想法。同样,读者或许能找到其他理由说明为什么这个诠释行不通。无论哪一种情况,心存怀疑的读者必须找出其他的理由来说明这样的解读是荒谬的。在那之前,任何结论都有可能成立。

⑥在以上这些简短的评论练习中,我试着显示文学评论可能运用的一些策略:你可以分析诗句的声音质地,或者专注于意义的模棱两可;你也可以检视文章赖以呈现的情感态度,或者聚焦于值得玩味的悖论与矛盾处。即使是惊叹号,也值得人们写下数句批判评论。

1.第②段中填入的词语是

A.十三 B.寒风 C.胜利 D.砂石

2.解释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

3.赏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4.第⑤段说理从容严密,请简析之。

5.根据上下文,组织下列语句填入第⑥段方框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尝试界定作品的风格,有时对评论作品也很有帮助。

②所有的评论策略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对语言有着高超的敏感度。

③而判断文章的语气,观察它是否转变或动摇,同样能带来丰富的成果。

④如,有些作品可能是简练的、临场发挥的,有些是迂回的、讽刺的,等等。

⑤因为追寻文字背后隐藏的意涵,有时相当重要。

A.①③⑤④②B.⑤③①④②

C.③⑤②④①D.①④②⑤③

6.根据第⑥段聚焦于值得玩味的悖论与矛盾处的策略,评析《1984》中的几句话。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参考答案

2.统治者向民众灌输经其篡改的历史;通过洗脑控制了民众的心灵;这一切通过专制得以实现,作者因此嘲讽那象征其国家机器的办公楼为胜利大厦。

3.胜利大厦喻示国家政权的强大;风中的砂石代表政权控制不了的偶然现象;该句从直观形象的描述中揭示原著可能蕴涵的抽象道理,发人深省。

4.首先,作者承认读者有权质疑自己以上分析的合理性,并承认原著作者也未必认同自己以上分析,足见其立论从容;但作者认为,读者理解文本不必完全遵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自己的分析至少是多种诠释中合理的一种,说理严密。

6. 能说二加二等于四看似自由,但做出这种判断与个人价值观念无关;国家给予民众的自由仅限于此,说明国民极不自由,足见极权国家所谓自由的虚伪。

按常理,逝去的过往是无法控制的,控制过去看似悖论;但国家如果控制了现在,就可以根据统治需要,修改和重新阐释历史,实现控制过去,并进而控制未来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