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戏剧影视概论

合集下载

戏剧艺术概论ppt课件

戏剧艺术概论ppt课件

互动式戏剧的兴起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还催生了一种新的戏剧形 式——互动式戏剧。这种戏剧形式注重观 众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让观众 能够亲身参与到剧情中,增强了观众的沉浸 感和参与感。
传统戏剧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要点一
传统戏剧的创新与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改变,传统戏剧需要进 行创新和变革以适应市场需求。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 和形式上,也体现在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上。只有不断与 时俱进,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并保持其生命力。
剧本的语言要求精炼、生动,能够传达角色的情 感和思想,同时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演员表演
演员是戏剧艺术的核心,他们 通过表演将剧本中的文字转化
为生动的舞台形象。
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语言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以便准确地塑造角色形象,传
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演员的表演需要真实、自然, 避免过于刻意的表演痕迹,以 赢得观众的信任和共鸣。
详细描述
正剧通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通过深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现象,展现人 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发观众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荒诞剧
总结词
荒诞剧是一种非传统、非理性的戏剧形式,通常通过离奇、荒诞的情节和表现手 法来打破戏剧的常规。
详细描述
荒诞剧通常以离奇、荒诞的情节为特点,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打破传统戏剧 的规则和逻辑,引发观众对现实世界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服装设计根据剧本的内容和 人物特点,为演员选择合适 的服装,以体现角色的身份 、性格和时代背景。同时, 服装也需要适应舞台布景和 灯光效果的要求。
化妆设计则通过改变演员的 面部特征、肤色和妆容等元 素,使演员更贴近角色形象 ,增强角色的表现力。适当 的化妆还可以强调角色的情 感状态或突出剧情中的某些 情节元素。

戏剧概论名词解释

戏剧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戏剧: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戏剧冲突,反映现实生活。

原型:原型(archetype)指神话、宗教、梦境、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它来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无意识,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悲剧: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

悲剧具有严肃的情调和崇高的境界,悲剧是最富有哲学涵义的艺术样式。

古希腊罗马悲剧:以神话传说为主题,神仙、国王、英雄等人物为主,诗歌为语言的结构严谨的戏剧。

古希腊喜剧:以现实生活为主题,较多的普通人为主,日常口语为语言的结构松弛的戏剧。

奇迹剧:13世纪开始的宗教戏剧。

其中,现实人物与传说人物同时出现;情节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悲剧和喜剧、崇高与滑稽因素掺合在一起。

神秘剧:14世纪时,一切宗教题材的戏剧道德剧:14世纪末叶出现,多用寓言表现人类行为与命运。

传奇剧:呈现出脱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的倾向,充满童话式的想象,富于明快的节奏古典主义戏剧:张扬理性(封建贵族的责任观与荣誉感),悲剧中不允许滑稽成分,人物性格单一、静止,结构严谨,通常五幕,遵守“三一律”,语言完整,表演优雅。

三一律:戏剧创作必须遵循事件、地点、时间完整一致的原则。

正剧/ 启蒙戏剧:描写普通人生活,接近现实;语言不是诗,而是日常口语;反对三一律。

剧场:戏剧的演出场所,是戏剧艺术的物质载体,是舞台上下所有艺术形式的综合表现。

史诗剧:强调“间离效果”,即破除现实主义戏剧孜孜以求的艺术幻觉,把演员与角色、观众与演出间离开来,以保持理性批判。

残酷戏剧:“残酷戏剧”的剧场以巫祭仪式为原型,演员如巫师,必须将自己掏空,去除个人的印记,接受一种更高生命的指引,就如巫师在神灵附体时,进入一种忘我的神思迷离状态,使观众感受精神上的彻底震撼。

河南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理论与导演技巧重要知识点

河南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理论与导演技巧重要知识点

河南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理论与导演技巧重要知识点河南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理论与导演技巧重要知识点戏剧理论部分:1.戏剧定义与特点戏剧是一种通过演员表演、舞台呈现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是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示故事,具有舞台感和表演性强的特点。

2.戏剧的构成要素戏剧由情节、人物、对白、舞台和观众构成。

情节是戏剧的核心,人物是情节的体现者,对白是人物之间的交流方式,舞台则是戏剧表演的空间背景,观众则是戏剧的鉴赏者。

3.戏剧的类型与流派戏剧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悲剧、喜剧、历史剧、现实主义剧等不同类型。

而在不同地域和时代,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中国的京剧、西方的莎士比亚戏剧等。

4.戏剧的时空结构戏剧通常根据故事发展的时空关系可以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而非线性结构则通过倒叙、回忆等手法来展示。

导演技巧部分:1.导演的角色与职责导演是戏剧创作和表演的指挥者,他负责整个戏剧的艺术创作与管理。

他需要对剧本进行解读、确定演员演技、设计舞台布景等。

2.导演的表演指导导演需要引导演员进行角色的塑造和表演,包括指导演员的动作、语音、情感等方面,以达到最佳的演绎效果。

3.导演的舞台美学设计导演需要根据剧本内容和主题,设计舞台、灯光、音效等元素,以营造出适合戏剧表演的艺术氛围。

4.导演的剧本解读与改编导演需要对剧本进行深入解读,并根据创作需求进行适当的改编。

他需要明确剧作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以便更好地指导演员和设计舞台。

5.导演的团队管理与协调导演需要管理和协调整个团队,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他需要与编剧、演员、设计师等密切合作,以实现整个戏剧的协调与完整性。

以上是河南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中戏剧理论与导演技巧重要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希望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能够为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提供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观看经典戏剧作品和导演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第二部分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第二部分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第二部分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一)
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其中上面的四种艺术形式成为戏剧分类的主要因素或者间接因素)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2、戏剧构成的五要素
这五者是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3、戏剧的四方面特征:从言说方式,艺术构成方式,艺术运做流程,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认识戏剧的本质特征。

第一部分:从舞台呈现样式区分
来把握。

戏剧可分为:
话剧——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变化。

2、歌剧——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技巧性的美声为主要表演手段,
划分标准:
(1)按情节:喜剧、悲剧、正剧
(2)按年龄:儿童剧、成人剧
(3)按目的:宣传剧、教育剧
(4)按题材:神话剧、历史剧、市民剧、家庭剧(5)按表现手法:写实剧、荒诞剧
(6)按媒体:木偶剧、皮影剧
(7)按表演要素:哑剧、舞剧、音乐剧
(8)按时代: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近代。

戏剧艺术概论

戏剧艺术概论

2、戏剧的总体审美特点1、基于剧本的动作性:戏剧基本的也是唯一的表演是动作(含行为动作和语言),而动作又分单向和双向的,双向的动作推动故事发展(完成叙事部分),单向动作展示内心冲突(完成抒情部分),故事情节引发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推动故事情节,两者合二为一,就构成了戏剧情境,创造出艺术形象,这个艺术情境就叫戏剧性。

没有动作推动、仅有叙述人叙述的故事与抒情,不叫“戏剧性”。

2、基于艺术的假定性:所谓的艺术假定性是指,艺术形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达到了艺术中“情理真实”的标准,它不是生活本身——就是说它是假的;但是人类的情感经验让我们相信,它符合生活的真实意义。

所谓的现场假定性就是,在剧场的条件下(剧场本身,舞台、布景、道具、服装、化妆、演员……),将剧本中的艺术假定性搬上舞台,即戏剧性的剧场化,也叫剧本舞台化。

3、基于演观赏的直观性:戏剧的直观性不仅包含舞台上物化了的一切,而且还包含演员本身,戏剧的重要构成材料是演员的身体,通过演员的身体表演,可以将空间的直观形象(造型和行为动作)、与时间上的直观形象(文学化的、个性化的语言)统一于演员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之中,广义的“戏剧直观性”是其他任何艺术无法比拟的。

4、基于演出的仪式性:戏剧最初起源于宗教仪式,后来又与舞蹈相结合,所以在演出时为了增加效果,有许多仪式性的动作,这也是戏剧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京剧结尾时热闹的场面和固定的音乐;《哈姆莱特》里主人公死后尸体被高高抬起绕舞台一周表示隆重等。

答案第 1 页共页3、话剧和戏曲的四个审美侧重1、表现在戏剧性上:话剧侧重客观再现和主观合理,一定要再现客观环境,剧本符合生活逻辑,人物关系设置要合理,体现外部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戏曲的情节和场景往往不符合生活逻辑,外在的情境和造型完全是为了烘托气氛甚至仅仅为了唯美的“好看”,而主体情感上是符合逻辑甚至道德伦理的。

而雷雨的客观环境就是周家,一切设施都符合生活逻辑。

周家常年不开窗,压抑阴沉的屋子预示了雷雨中周家的悲剧即将上演。

戏剧概论课件第二讲1(编导、戏文适用)

戏剧概论课件第二讲1(编导、戏文适用)

7.从剧本的作者来说,它的作者是汤显祖,出 自文化层次很高的文人之手,尽管题材来源 于民间传说,但经过作者的改造升华,可以 称得上是一部文人剧,与那些出自民间艺人 之手的民间戏剧不同。 8.从创作手法来说,杜丽娘死后为爱情重生, 是一出浪漫主义抒情剧,与写实主义戏剧相 区分。
一、按舞台呈现的样式
《 黑奴吁天录》海报
欧阳予倩(1889~1962)
著名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中 国现代话剧创始人之一。 1907年 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春柳社,在 《黑奴吁天录》等剧中扮演角色。 1911年回国后又与陆镜若先后组织 新剧同志会、春柳剧场,演出鼓吹 革命反对封建的新剧。一生编、导、 演了大量剧目,有北梅南欧之誉。 代表作:《泼妇》、《天涯歌女》、 《木兰从军》、《人面桃花》等, 将京剧《桃花扇》 改编成话剧,成 为中国话剧舞台的保留剧目。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 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 得起。 ——《西厢记· 长亭送别》
南戏——与杂剧同时,产生于南方。
优秀作品:《荆钗记》(柯丹丘)、 《白兔记》 刘知远诸宫调(作者不可 考)、《拜月 亭记》(作者待考》、《杀狗记》 (作者不可考)、《琵琶记(高则 诚)
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 , 代表舞剧作品:《天鹅湖》、 《睡美人》、《胡桃夹子》。
4.音乐剧
音乐剧:20世纪20年代后在西方出现的一种
反传统的新的舞台艺术样式,它是一种集音 乐、戏剧、舞蹈于一身的现代戏剧样式。自 由性、通俗性、娱乐性、商业性,是它的根 本特性。
音乐剧同歌剧的区别:
1.产生的根基与土壤不同。 歌剧:出身贵族,流淌着古希腊悲剧的传统血 液 音乐剧:第一部音乐剧《乞丐的歌剧》(1728 英国伦敦) 出身贫民,是一种居于“杂耍和歌剧 中 间”的艺术形式

戏剧艺术概论(下部)

戏剧艺术概论(下部)

第二节 话剧与戏曲的审美侧重
一、表现在戏剧性上: 表现在戏剧性上: 话剧侧重客观再现和主观合理, 话剧侧重客观再现和主观合理,一定要再现客观 环境,剧本符合生活逻辑, 环境,剧本符合生活逻辑,人物关系设置要合 体现外部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理,体现外部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戏曲的情节和场景往往不符合生活逻辑, 戏曲的情节和场景往往不符合生活逻辑,外在的 情境和造型完全是为了烘托气氛甚至仅仅为了 唯美的“好看” 唯美的“好看”,而主体情感上是符合逻辑甚 至道德伦理的。 至道德伦理的。
第一节 戏剧文学是话剧的基础
一、戏剧文学必须具有文学性和剧场性的双重价 值标准 (一)剧场性 1、动作性 、 2、语言通俗性 、 3、语言推动情节发展 、 (二)文学性 1、语言要通俗中的优美 、 2、语言要深刻而不深奥 、
二、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结合 1、能够通过叙事讲清楚一个故事 、 2、能够通过抒情抒发主人公的内在情感 、 剧本属于代言体,应该口语化、 三、剧本属于代言体,应该口语化、个性化 听录音, 我爱桃花》的剧本) (听录音,看《我爱桃花》的剧本)
第三节第三节导演是话剧演出的核心导演是话剧演出的核心一导演的作用一导演的作用11完成对剧本的再创造完成对剧本的再创造11忠实原著忠实原著语言上以删为主人物上以处理次要人物为主审美风语言上以删为主人物上以处理次要人物为主审美风格上以保持原状为主格上以保持原状为主22再创造再创造强调某一因素改动台词的念白时间体现自己的人物强调某一因素改动台词的念白时间体现自己的人物处理风格处理风格22体现演出的综合性体现演出的综合性33启发并指导演员创造角色看启发并指导演员创造角色看我爱桃花我爱桃花的片断的片断11演技派导演演技派导演以现身说法为主以现身说法为主22文学派导演文学派导演以启发演员心理为主以启发演员心理为主二导演的类型二导演的类型11独裁型电影导演谢晋独裁型电影导演谢晋22非独裁型焦菊隐非独裁型焦菊隐导演死在演员身上导演死在演员身上第四节第四节舞美是话剧的重要辅助舞美是话剧的重要辅助布景与道具服装与化妆灯光与效果布景与道具服装与化妆灯光与效果一舞美的作用一舞美的作用11为观众提供一个可见的剧情环境为观众提供一个可见的剧情环境22激发演员塑造角色的情绪激发演员塑造角色的情绪33以视觉形象体现剧本的体裁风格主题以视觉形象体现剧本的体裁风格主题二舞美的特点二舞美的特点1具有象征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术作品具有象征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术作品2具有依存性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美术作品具有依存性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三舞台的基本样式三舞台的基本样式11镜框式的镜框式的适合演出现实主义作品以适合演出现实主义作品以拉幕拉幕的形式显示段的形式显示段落观众的交流差

戏剧概论

戏剧概论

戏剧概论重点知识脉络1、幕Drama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之一,以大幕的开阖为标志划分幕次。

(1)戏剧演出的数量(2)drama的基本结构单位之一,以场上人物变动为标志来划分幕次,有人物变动,即进入下一场,又称场面,每本戏剧实际由编剧来人为划分场次。

(3)在分幕式戏剧中,场往往是幕之下的次级结构单位。

(4)中国传统戏曲实质上也是分场式戏剧场面:严格意义上的场,是最小的戏剧情节构成单元2、台词①对白:即对话,二人以上的对谈②独白:人物大段的内心倾诉3、编剧层面①故事②情节镜框式舞台(ProsceniumArch)4②观众认可演员是在假扮即承认并尊重舞台假定性第一讲(一)、Theater:剧场,源于古希腊语中的theatron。

泛指剧团、剧团成员和剧目等。

1、剧场如古希腊圆形剧场,指戏剧演出场所,是theater的硬件部分。

古希腊圆形剧场是欧洲最早的固定演剧场所。

可容纳观众近2万人。

古罗马剧场、伊丽莎白时的剧场、18、19世纪豪华的镜框式舞台。

2、剧团演出团体,包括剧团中所有演职人员,甚至包括上演的剧目。

现代的剧团一般由几十至几百人组成。

3、戏剧行业:指作为一种职业的戏剧,演员扮演角色是其鲜明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技术环节。

①制作:确保必需的人员、空间和资金,监督管理演出和宣传,应对处理法律事务,分配收入所得。

②导演:控制和发展艺术产品,赋予其统一的构思,协调各个部分,主导排练。

③表演:演员扮演角色④设计:设计师规划整个视听元素,包括布景、道具、服装、假发、化妆、灯光、音响、节目单、广告、演出场所的总体氛围等。

⑤建造:木匠、裁缝、假发师、电工、化妆师、录音师、音响师、绘景师等将设计师的构思变为现实,完整演出所需硬件。

⑥舞台工作:舞台工作人员根据事先排练的程序,控制灯光、音响和布景的转换,照管道具、服装等的分派、洗烫、修补等。

⑦舞台监督:负责监督整出戏的每场演出⑧剧场管理:负责观众入场、就座和提供舒适的环境⑨编剧:编写剧本,完成后一般不再参与戏剧工作的后续环节(二):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1、扮演①、演员和角色的关系:面具(物质性和象征性的区分)②、演员和群众的关系:狄德罗所谓“演员的悖论”——当演员的演技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时,生活在我们面前的时他/她扮演的角色,即面具,而演员本人的生命是不存在的。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戏剧概论基本知识1造舞台形象,揭⽰社会⽭盾,反映社会⽣活的。

(其中上⾯的四种艺术形式成为戏剧分类的主要因素或者间接因素)在西⽅,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2、戏剧构成的五要素这五者是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如作曲、舞台美术、⾳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段,观众是“观”的这⼀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3、戏剧的四⽅⾯特征:从⾔说⽅式,艺术构成⽅式,艺术运做流程,传播⽅式四个⽅⾯认识戏剧的本质特征。

第⼀部分:从舞台呈现样式区分舞台呈现样式这个⾓度来把握。

戏剧可分为:1、话剧——表演艺术与语⾔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产⽣了话剧,中国戏剧的“戏曲⼀元化”格局就被打破了,从⽽形成了全新的“戏曲—话剧”⼆元格局,这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的所发⽣的⼀个重要变化。

2、歌剧——表演艺术与⾳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技巧性的美声为主要表演⼿段,⾳乐具有决定性的地位。

注意:3、舞剧——表演艺术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段的戏剧。

4、傀儡剧——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的结合,当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动画⽚,卡通⽚。

5肢体语⾔来表现剧本。

)戏曲——表演艺术与多种因素的结合,是中国民族特⾊的戏剧,具有写意化、程式化、⾃由化等⾼度的综合性。

第⼆部分:从剧情构成内容三要素不同区分1、情节、性格、思想这三者成为构成戏剧作品内容的三⼤要素,因其在剧中的所占⽐重不同,便造成了不同的戏剧类型。

2、传奇剧、通俗剧、佳够剧。

此类剧以骑着离奇的情节取胜。

3、问题剧、政治剧、理念剧:都是重思想轻情节与性格。

问题剧:易⼘⽣的四⼤问题剧:《社会⽀柱》、《玩偶之家》、《群⿁》、《⼈民公敌》政治剧:三江好》、《最后⼀计》)和《放下你的鞭⼦》4、性格剧和⼼理剧:分别⼀情节或思想作为剧情构成的重⼼。

影视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影视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

影视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影视概论是一门研究影视艺术的学科,它包括影视的历史、理论、技术与创作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地学习影视概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与表现,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对影视艺术的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下面是我对影视概论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影视的历史与发展1. 早期影视史1895年,法国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并在巴黎进行了首次公开展示,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传播与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2. 默片时代默片时代是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此时的电影没有声音,只有画面和音乐,因此表现手法更加注重动作与表情的夸张和视觉效果的营造。

在这个时期,电影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娱乐文化。

3. 有声影片时代1927年,好莱坞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舞青春》上映,它标志着有声影片时代的到来。

有声影片的出现对电影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星的声音和歌舞成为电影的一大亮点。

4. 彩色电影的发展自从电影的肤色开始加入以来,电影的世界变得更加多彩,电影史上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彩色电影,比如《绿野仙踪》、《乱世佳人》等。

5. 电影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电影的国际化也成为了电影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好莱坞的电影逐渐走向了全球,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电影领域崭露头角。

第二部分:影视的艺术表现1. 影视语言影视语言是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包括了影像、音乐、台词等多种元素。

通过巧妙地运用影视语言,可以使观众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2. 摄影与剪辑摄影与剪辑是影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镜头的角度、镜头的焦距等方式来刻画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3. 音效设计音效设计是影视艺术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音效可以增强影片的氛围感和情感共鸣。

例如《星球大战》的激烈战斗场面就离不开强有力的声效支持。

4. 艺术化表现影视艺术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例如《鬼子来了》一片便通过抽象化的手法展现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惨烈。

大一上学期末戏剧与影视基础知识详细攻略

大一上学期末戏剧与影视基础知识详细攻略

大一上学期末戏剧与影视基础知识详细攻略学期末考试是每个大一学生都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考验,尤其是对于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的发挥将决定他们的成绩。

为了帮助大一上学期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学生顺利通过期末考试,本文将详细介绍考试大纲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并给出备考攻略,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一、戏剧基础知识1. 戏剧概论戏剧是一种通过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考试中可能涉及戏剧的起源、发展历史、不同类型的戏剧形式以及各种戏剧元素的讲解。

备考时,可以通过课本、课堂笔记和相关资料进行复习,重点关注各种戏剧形式的特点和传统。

2. 剧本分析剧本是戏剧的灵魂,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剧本的解读和分析。

备考时要熟悉不同类型的剧本结构、角色性格、情节发展,并能够对剧本中的经典台词和桥段进行理解和解读。

3. 戏剧导演戏剧导演在戏剧制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备考时需要了解导演的基本工作职责、导演与编剧、演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导演的创作理念和方法等内容。

二、影视基础知识1. 影视概论影视是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考试可能会涉及影视的起源、发展历程、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及其特点等内容。

备考时需要对著名影视作品有所了解,并能够分析其在影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影视语言影视语言是影视作品表达艺术内容的重要手段。

备考时需要熟悉影视语言的基本表现形式、特点和意义,包括镜头语言、音乐语言、节奏语言等内容。

3. 影视美学影视美学是影视艺术的核心理论之一。

备考时需要了解影视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能够分析影视作品的美学特点和艺术价值。

三、备考攻略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表和各科目的考试大纲,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将重点放在考试大纲涉及的内容上,做到“重点突出、痛点攻克”。

2. 多方材料复习除了课本和教学资料,还可以看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了解不同类型的戏剧表演,加深对影视语言和美学的理解。

戏剧艺术概论概述

戏剧艺术概论概述

戏剧艺术概论概述⼀、古希腊悲剧诗⼈由酒神祭祀演变⽽来的悲剧⼀词在希腊⽂原意为“⼭⽺之歌”,其题材⼤都取之于神话,但悲剧诗⼈往往以新的解释,借悲剧来反映现实⽣活和⾃⼰对于各种事物的看法。

戏剧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是古希腊悲剧的两个组成部分。

在悲剧⿍盛的时期,古希腊曾经产⽣过很多悲剧诗⼈,其中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诗⼈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庇得斯标志时期民主政治成长时期民主政治繁荣时期民主政治发⽣危机时期悲剧的⼀个共同特性悲剧通过神话题材,建⽴了极其丰富的主题,包含政治、宗教、伦理道德以及⼼理等各⽅⾯的问题。

古希腊悲剧严密的结构形式以“开场⽩”开始,其次是合唱队的“进场曲”,然后还有三⾄五个戏剧场⾯和三⾄五⾸“合唱歌”,彼此交织,最后以“退场”结束。

☆有的剧本采⽤三联剧(或是三部曲,以⼀个故事中连续发展的三个部分的题材所写的三个悲剧)☆有的剧本则为单⼀的剧本(⼀)埃斯库罗斯—————————————————————————【简介】“悲剧之⽗”——真正的希腊悲剧创始⼈:因为他减少了合唱队的抒情部分,给戏剧对话以⾸要地位。

使剧中⼈物直接产⽣戏剧要素——冲突,开始运⽤第⼆个演员。

【作品】《波斯⼈》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都是以三联剧的形式,⽽《波斯⼈》则是个单⼀的剧本,其主题写波斯王薛西斯远征希腊及其失败,揭⽰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和东⽅专制制度的冲突以及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赞扬,反对侵略、歌颂抗击侵略的希腊⼈。

《被缚的普罗⽶修斯》埃斯库罗斯作品中最感⼈的⼀部。

是关于普罗⽶修斯神话三联剧:《被缚的普罗⽶修斯》、《被释放的普罗⽶修斯》、《带⽕者普罗⽶修斯》中的第⼀部,也是唯⼀被保留流传下来的⼀部。

讲述了悲剧英雄普罗⽶修斯从宙斯处偷⽕种给⼈类,被宙斯惩罚的故事。

⽤以表明普罗⽶修斯经过⼀系列艰苦⽃争终于得到解救了。

《俄瑞斯忒亚》三联剧。

主题是⼀个家族的悲惨命运。

第⼀部《阿伽门农》描写了阿伽门农远征归来被他的妻⼦及其姘夫埃癸斯托斯杀害的故事。

戏剧概论教案第一讲

戏剧概论教案第一讲

戏剧概论第一讲什么是戏剧艺术?一、戏剧的发生起源1、戏剧的发生:(1)模仿的本能与欲望(2)模仿为基点的表演的本能与欲望(3)游人观看他人表演的本能与欲望2、表演:就是以表演者自己的形象(包括形体、动作、服饰等)表现出另外一个形象,而他又不会再实体上变成他扮演的对象。

(1)表演者与观看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契约,承认这种形象的转换并不是实体的转换,仅仅是表演而已。

这叫“约定俗成”,又叫“假定性”。

(2)人类把模仿、表演、观看这三种本能与欲望表演出来的目的与意义:A:为了娱乐B :有所寄托3、戏剧艺术的发生基础“三加二原则”:模仿、观看、表演与娱乐、有所寄托4、戏剧的起源:(1)戏剧起源于古代祭祀的仪式:古代祭神仪式;举行这种仪式的时候,人的上述三种本能和欲望及其两个目的与意义当中的每个戏剧的元素初步产生。

西方戏剧的诞生: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城邦的狄奥尼索斯的祭典仪式。

在祭典中,人们扮演蒂厄尼索斯, 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狄奥尼索斯的动物)。

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

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史实表明歌队先于演员存在。

中国戏剧的诞生: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

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古代著名的祭神仪式“八蜡”、“傩”、“雩(yu2)”,这就能说明仪式是戏剧的源头(之一)。

(2)八蜡(zha1,意为求、索):是古代汉族人民所祭祀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

官方及汉族宗教祭祀活动。

旨在祈求农事顺利,秋有丰收。

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

仪式共有八段,故曰“八蜡”。

“傩”和“雩(yu2)”也是类似的祭典仪式,前者驱疫,后者求雨。

在这个仪式中,两个角色“尸”与“祝” ;前者是所祭神灵的替身,实际上是一位不说话的扮演者。

后者是一位说话的扮演者,一会他是人“祭仪中说唱赞词的人,将人间的话传给神”、一会儿是“神的替身,将神的话传给人间”。

影视概论--名词解释

影视概论--名词解释

影视概论--名词解释1、剧本的情境情境本是戏剧中的常用名词,所谓情境,指的是进过精心安排的特定的时空环境。

情境首先包括自然场景:时间和地点。

它也包括事件发生时的情势和氛围。

它还包括剧本中的特定人物。

2、影片的情节所谓影片的情节,其实就是把有特定性格,特定目的(需求)的人物放到一连串的情境中,让他们去行动。

3、剧本中冲突的四大形式传统上,冲突有三种形式:与其他人的冲突,与环境冲突,与自身冲突,随着现在科幻影片的大量出现,我们还能再找出一种冲突:与超自然的冲突。

4、剧本的戏剧式结构所谓戏剧式结构,是指吸收戏剧中的一些重要元素,按照“冲突律”的思维来建构剧本,并结合电影中的一些独特的视听语言等特点来进行电影创作的一种结构形式。

意识流结构影片意识流结构的影片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这类影片要求在银幕上着重表现人的非理性、潜意识的活动,他们以“自我”的精神为中心,认为艺术就是“自我表现”。

5、剧本中的时空顺序结构时空顺序结构是电影剧作处理时空关系的一种基本结构类型。

它依照事件的自然进程和人物动作的连续变化组织情节的时空结构,推进剧情过程。

6、导演阐述导演阐述是导演对未来影片或电视剧描绘的蓝图,主要使用书面的形式,向摄制组成员表述自己对未来影片的创作意图和完整的构思,以及对各道工序所提出要求的重要依据,以便保证全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统一。

7、分镜头列表分镜头列表,实际上就是指每一场戏所要拍摄的镜头的书面描述。

它由镜头、景别、摄法,内容、音响、音乐、时间等几方面构成。

8、导演工作台本导演工作台本,是导演对文学剧本研究、分析之后,运用电影化的手段和绘画草图的形式,把文字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供绘制拍摄用的电影镜头。

9、什么是影视思维?影视思维是影视艺术创作的核心心理活动,属于心理学、思维学、形态学等领域的问题,它是电影创作的经验总结,也是理论概括和表述中通用的用语,主要用来概括电影艺术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的独特思维活动。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戏剧概论基本知识⼀、戏曲部分1、戏曲艺术在艺术学体系中的位置.古希腊对艺术的分类:五类—诗歌、绘画、雕塑、建筑、⾳乐,第六艺术为舞蹈,第七艺术是戏曲,第⼋艺术是电影,第九艺术是⼴播电视。

20世纪初出现了戏曲作为艺术学科来进⾏观察。

早期是德国—美国,相继在20世纪初把戏曲作为艺术学科进⾏观察。

戏曲和⽂学是不同的。

1912年,戏曲研究的开⼭之⼈,注意梳理历史上的⽂献资料,来进⾏⼀种历史的考证。

曲牌曲⽬的考证。

国学,曲学,中国有⽂化的传承。

1930年代重点是以曲为主的国学研究来勾勒戏曲发展的历史。

戏曲是草根⽂化。

西⽅戏剧逐渐传⼊中国,将西⽅戏剧命名为话剧,中国的命名为戏曲。

新剧的流⾏把西⽅戏剧理论带进中国。

中国有了戏剧的⾼等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各地慢慢建⽴各级戏曲学院。

中国越来越重视戏曲了。

戏曲分在⽂学和艺术两个学科⾥。

(此处为重点)研究戏曲⽂学的发展⽅向,戏曲放在艺术学科中,体现了表演和导演。

80、90年代才把戏剧戏曲成⽴⼀个学科。

关于戏剧戏曲有这⼏门课:(1)《戏曲史论》案头的研究,⽂本的研究(2)《戏曲艺术论》作者张庚场上之曲舞台表演的⽴体的技艺的(3)《戏曲名著研读》⼀切的研究都要放在作品之中(4)《戏曲衍⽣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解戏曲的现状和戏曲的⾛向。

2、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的位置.戏剧:中国民族形式的戏曲,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式,包含⽂学、⾳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简单定义)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对戏曲的定义是:戏曲者谓以歌舞表演故事也。

戏剧的定义是由演员扮演⾓⾊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种艺术。

戏剧有⼴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专指以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为开端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在全世界⼴泛流⾏的舞台演出形式。

(中国特称:话剧)⼴义的戏剧定义:除话剧,舞剧、歌剧、芭蕾剧等形式也包括起来,还包括东⽅⼀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

戏剧影视概论

戏剧影视概论

戏剧影视概论题 目 《暮光之城》系列电影影评姓 名 朱 娜学 号 1002404016专业年级 10级汉语言师范四班《暮光之城》系列电影的影评《暮光之城》熟悉这一系列电影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部由书改变成电影的戏。

因为书籍的畅销,让许多的导演和投资商看到了市场,于是进行改变和选角色进行筹备最后拍摄进而首映。

对于这样的介绍,人们第一印象想到的绝对是《哈利波特》的系列电影,也是由书进行改编在拍摄,但是不同的是在内容上,相同的都是年轻的人们对它的期待和喜爱以及较高的票房。

现在对于电影,人们连接到的总是票房,记得3D版的《泰坦尼克》国内首映时,打电话去订票时已经没有当天的票了,作为一部经典的电影虽然后来也到电影院去看了,后来得知两天内3D版《泰坦尼克》的全球票房已过亿。

现在很火爆的《人在囧途之泰囧》的票房也是居高不下的。

作为电影人士大家看到的也许只是票房,对于学生的我看到的不是票房而是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的喜爱。

小说《暮光之城》,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r),故事描写的是中学生贝拉与青春帅气的吸血鬼爱德华的浪漫爱情故事。

仅在美国本土,《暮光之城》系列的销量就已超过5000万册,全球销量则突破8500万册。

改编自小说的电影的上映,更是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魔幻热潮。

《暮光之城》分为五部:《暮色》、《新月》、《月食》、《破晓》、《午夜阳光》(第五部还在创作中),作为这部书的忠实粉丝,我把这四本书籍都是看了不下三遍尤其是《暮色》我看了近十遍,由于是这本书籍带着我入的门,也是最爱这本书的故事情节。

这本书的作者是斯蒂芬妮·梅耶同时也是这部电影的编剧。

由于书籍的原因我也是对于这部电影一直追踪着,每出一部必定会看,虽然都是在网上看枪版的,除去《暮色》是在电影院看的,因为迄今为止从《暮色》到《破晓》只有《暮色》在国内上映了,其他的并没有登录到中国大陆上来。

前段时间《破晓》的下部已经上映了,到这里《暮光之城》的系列电影算是完结了。

《戏剧概论》 教学大纲 【说明】 戏剧是影视剧产生的母体,对戏剧基本

《戏剧概论》 教学大纲 【说明】 戏剧是影视剧产生的母体,对戏剧基本

《戏剧概论》教学大纲【说明】戏剧是影视剧产生的母体,对戏剧基本《戏剧概论》教学大纲【说明】戏剧是影视剧产生的母体,对戏剧基本理论与知识的深入了解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影视剧的认识。

《戏剧概论》这门课主要是以戏剧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介绍中、西戏剧发展的简单历史为讲述的主要内容。

以学习准确把握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纬度的互动关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

结合实际与自己的体会向学生讲授。

在讲解戏剧基本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以话剧——戏剧“一元”结构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现、当代戏剧的生存状态,并用这种眼光组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国戏剧的准确含义,加深学生对民族戏剧的了解与热爱。

【本文】第一章什么是戏剧教学目的:通过对戏剧发生和起源的研究分析,明确戏剧的文化性和艺术性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探讨戏剧的本质和特征,认识戏剧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扩大、优化我们的生活空间,丰富诗话我们的生活内容)内容要点:1、有表演、有观看,给人娱乐,有所寄托,就有戏剧的产生,就是戏剧的源头。

2、从言说方式,艺术构成方式,艺术运做流程,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认识戏剧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理论讲解与具体实例相接合手法组织教学。

授课时数:4 作业:1、戏剧发生和起源的人性依据和社会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说戏剧是综合性艺术,其五大要素是什么,第二章戏剧艺术的分类教学目的:明确戏剧分类的意义与方法,其中中国戏曲是戏剧这一大范畴中的一员。

了解不同戏剧种类的分类依据。

内容要点:1、戏剧分类研究对每种戏剧艺术形式根本特征和戏剧演变历史轨迹的意义。

2、戏剧分类的不同标准及其之下产生的不同戏剧种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为主授课时数:6作业与思考:1、为什么要对戏剧进行分类,2、戏剧分类的方法有那些,3、昆曲《牡丹亭》属于哪一类戏剧,第三章悲剧、喜剧和正剧教学目的:通过对三大戏剧体裁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认识悲剧、喜剧和正剧的化分标准,了解它们的不同特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类型的戏剧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充分理解其中的内涵。

影视概论知识点总结高中

影视概论知识点总结高中

影视概论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影视概论的定义影视概论是一门介绍影视艺术与产业的学科,包括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产业现状。

该学科不仅涉及影视艺术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还包括了影视产业的商业策略、市场分析、投资运营等内容。

通过学习影视概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影视产业的运作模式,掌握影视创作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影视概论的学科内容1. 影视艺术影视艺术是影视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了影片的导演、编剧、摄影、音乐、剪辑、美术等方面的技术和艺术表现。

学生通过学习影视艺术,可以了解电影制作的技术流程和艺术手法,掌握影视语言和艺术表达的基本原理。

2. 影视技术影视技术是指影视制作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了摄影技术、音响技术、特效技术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原理和操作方法,从而能够在实际制作中运用这些技术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3. 影视产业影视产业包括了影视制作、发行、营销、放映等环节,它是影视概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影视产业的运作模式、市场需求、商业策略等内容,从而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4. 影视理论影视理论是影视概论的基础理论之一,它包括了对影视艺术和影视产业的理论研究。

学生通过学习影视理论,可以了解到影视作品的文化意义、艺术特点、市场影响等内容,从而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作能力。

三、影视概论的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影视素养通过学习影视概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影视艺术和产业的基本知识,培养自己的影视素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影视概论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影视创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法,激发他们的创意潜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影视概论的教学目标还包括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能够客观、理性地评价影视作品,对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四、影视概论的教学内容1. 影视艺术与技术影视艺术与技术是影视概论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导演、编剧、摄影、音响、剪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摄影机、音响设备、特效软件的操作技能。

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概论 ppt课件

戏剧(影视)表演艺术概论  ppt课件

3、表演艺术的创造过程与观众的欣赏过 程是同时进行的,即是“同步说”
4、表演艺术具有直观性与过程性统一,
即时、空统一性。
ppt课件
9
第四节 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1、当众扮演角色的艺术
扮演的内容: 1)扮演出角色的个性特征 2)扮演出角色的外貌特点 3)扮演者的自身条件和创作可能性必须符合角 色需要 4)演员扮演的手段书语言声调、表情与动作 2、化身成角色的艺术 1) 化身的含义: “把自身变为剧中人,成为戏 剧创造媒体的人。”
假定的,但对导演演员等二度创作者来说就是 规定的。斯氏就此提出规定情境学说,舞台行 动与规定情境紧密相连,没有没有规定情境的 行动。
或对于某一生活十分熟悉了解的人的在直接生 活的记录,或他们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创造出 来的艺术作品。
ppt课件
21
2、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
1)演员创作的目的,是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 的人物形象。积累生活的同时还应对观察和体 验的生活具有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所以要具 有高度的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
2)同时,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还与演员创作 中的主体意识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密切相关。
节,而且必须与角色当时的态度紧密结合起来, 并把它通过动作表情或独白表现出来,让观众 领会。舞台行动真实与否,常取决于演员掌握 这个环节的功力如何。 话剧演员能否把握舞台行动的这一中心环节, 是鉴别演员表演优劣的重要标志。
ppt课件
30
第四节 舞台行动的立体结构
角色的行动结构可以分为纵与横两个方面。
ppt课件
24
第二节 演员的创作素质
演员的创作素质,就是要求演员在心理生理上 能够适应表演艺术所提出的创作任务和表演艺 术所具有的特点。

1、戏剧影视概论

1、戏剧影视概论

巫觋说
周代盛行蜡祭,颇具戏剧性。
八蜡,三代之戏礼也,岁终聚戏,此人情之所不免也,因 附以礼仪,亦曰不徒戏而已,祭必有尸,无尸曰 “奠”„„今蜡谓之“祭”盖有尸也,猫、虎之尸,谁当 为之?置鹿与女,谁当为之?非倡优而谁?葛带榛杖,以 丧老物;黄冠草笠,以尊野服,皆戏之道也。 ——苏轼《东坡林志》(卷二)
关于作业
• 剧评、影评、短剧创作、戏剧名篇研读报
告,可任选其一; • 无具体内容和篇幅字数限制; • 统一A4纸输出左边装订,封面标明作业类 型,题目, 班级学号姓名等基本信息; • 本期最后一次课以班为单位统一上交。
入课3W
• 戏剧影视概论是门什么样的课(WHAT)
——名称、性质、地位 • 为什么要学习戏剧影视概论(WHY) ——戏剧影视的历史现状与功用 • 如何上好(学好)戏剧影视概论(HOW) ——课程体系;名作赏析;学习要求
4从传播方式来看,戏剧具有现场直观性, 双向交流性,不可完全重复的一次性。
Ⅱ 戏 剧 发 展
一、戏剧起源
二、戏剧发生 三、精神原型 四、戏剧传统 五、戏剧没落
一、戏剧起源
艺术起源诸说:模仿,游戏,劳动,巫 术,…… 一般认为戏剧起源于古代祭祀歌舞仪式。 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八蜡zha,傩nuo, 雩yu(古代求雨的仪式);祭典仪式中的 角色(尸、祝、巫、优—演员雏形) 古希腊的酒神颂(仪式、狂欢……)
其他形态……
四、戏剧传统
戏剧传统是指在戏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 渐衍生出来的各种成规、演出体制和惯例, 以及人们对它的遵循。 东方戏剧传统:古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日本能乐与歌舞伎。
西方戏剧传统
古希腊(悲剧)——古罗马(喜剧) ——中世纪(宗教剧)——文艺复兴人 文主义戏剧——古典主义戏剧—— 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 现代欧美戏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第一讲
戏剧基本理论
戏剧理论
戏 剧 概 念 戏 剧 发 展 戏 剧 形 态 戏 剧 要 素
戏 剧 性
戏 剧 接 受
Ⅰ 戏 剧 概 念
一、词源及释义
二、戏剧的定义 三、本质及特征
一、词源探究
Theater,剧场,意即“place for viewing”。
【希腊语theatron—拉丁语theatrum—法语theatre】
课程体系 Ⅰ戏剧概论 Ⅱ影视概论
Ⅲ 名篇赏析
参看书目
• 1.虞吉.中国电影史纲要[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2008. 2.田本相.现当代戏剧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3.李道新. 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董健等著。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尹鸿 影视文学十五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周慧华等著西方戏剧史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7童道明等编世界经典戏剧全集(第1-20卷)杭州:浙江 文艺出版社,1999 8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9余秋雨 戏剧理论史稿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激变说
英国戏剧理论家W.阿契尔否定布伦退尔的 “冲突”说,他把小说与戏剧相比较,认为 小说是“渐变”的艺术,而戏剧是“激变” 的艺术( crisis ,又译危机) ,戏剧所处理的 是人的命运和环境的一次激变,这就是戏剧 本质的所在。
情境、实验室说
早在18世纪,法国哲学家D. 狄德罗就曾把“情境” 看作戏剧作品的基础。 黑格尔在谈到戏剧的特性时,也曾把“情境”与 “冲突”联系在一起,并强调情境的本体意义。 存在主义哲学家 、剧作家J.-P.萨特把自己的剧本 称为“情境剧”,并把戏剧的对象说成是人在情 境中的选择行为。 B.布莱希特则把戏剧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认 为剧院乃是检验人类在特定情境中行为的实验室。 这种观念也从一个特定角度界定了戏剧的本质。
(二)特性
戏剧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演”与“观”的 交流关系,由此产生出一系列特征:
1从言说的方式看,是史诗的客观叙事 性与抒情诗的主观性二者的统一; 2从艺术构成来看,是一种集众多艺术 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3从运作流程来看,是包括编剧、导演、 演员、作曲、舞美、剧场、观众在内的 多方面艺术人才的集体性创造;
Play ,玩耍,游戏,扮演,演奏,播放,比 赛……
Drama,行为、戏剧(希腊语);戏剧(拉丁语) Dramatic,戏剧性的,引人注目的,激动人心 的。
二、戏剧定义
——是一门集舞台、语言、音乐、肢体等 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 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 称。 ——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 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说纷纭,主要有观众说,冲突说,激变说,情境、 实验室说等。
观众说
——观众是戏剧的必要条件 ,也是戏剧的 本质所在。 法国戏剧理论家F.萨赛是这种观念的代表, 他断言 :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都是 为了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就没有戏 剧”,因而,戏剧的一切器官都必须与观 众的欣赏相适应。
2500余年戏剧史;近120年的电影史; 80多年的电视史。 • 戏剧影视的现状 戏剧的没落(曲高和寡?电视冲击?) 电影的产业化(艺术科技商业诸因素) 电视的无处不在与电视依赖。
戏剧影视功用
• 戏剧的文化意义
娱乐;狂欢;审美;思考…… • 影视的娱乐意义 视听盛宴;傻瓜盒子。 ——在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戏剧 艺术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
四、戏剧传统
戏剧传统是指在戏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 渐衍生出来的各种成规、演出体制和惯例, 以及人们对它的遵循。 东方戏剧传统:古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日本能乐与歌舞伎。
西方戏剧传统
古希腊(悲剧)——古罗马(喜剧) ——中世纪(宗教剧)——文艺复兴人 文主义戏剧——古典主义戏剧—— 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 现代欧美戏剧
二、戏剧发生
(一)文化心理: 模仿、表演、观看;娱乐、寄托 (二)生成条件: 观众与演员,一定时空,情景假定等
——有表演者,有观看者,给人娱乐,有所 寄托,这就是戏剧的发生,就是戏剧艺术的源头
文化心理1
模仿、表演、观看,皆人之本能与欲望。 ——戏剧的发生与此三者有关 模仿性的表演;故事性的增强;观演的分 化与交流。 ——祭祀—娱乐—戏剧文学
面具——既创造了演员,也创造了观众。
对戏剧产生有本质性价值。
三、精神原型
行动:作为戏剧的表现手段,贯穿于戏剧 活动的进程之中。 仪式:固定的一套程序是戏剧外在表现的 基础。生发严静肃穆神秘圣洁的体验。 狂欢:全面性的自由自在的放纵和颠覆的 体验,充满了讽刺、戏谑、狂热和笑,是 戏剧的精神内核。
课程名称
• 戏剧?
——综合艺术;剧本文学。 • 影视? ——媒介学;艺术学;文学(文艺学)。 • 文学? ——新文学体裁;整体或某个阶段。 • 戏剧影视史?戏剧影视理论?戏剧影视赏析?
课程性质
• 学科归属?
艺术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 • 学科地位 方向课;必修课。
戏剧影视发展
• 戏剧影视的历史
4从传播方式来看,戏剧具有现场直观性, 双向交流性,不可完全重复的一次性。
Ⅱ 戏 剧 发 展
一、戏剧起源
二、戏剧发生 三、精神原型 四、戏剧传统 五、戏剧没落
一、戏剧起源
艺术起源诸说:模仿,游戏,劳动,巫 术,…… 一般认为戏剧起源于古代祭祀歌舞仪式。 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八蜡zha,傩nuo, 雩yu(古代求雨的仪式);祭典仪式中的 角色(尸、祝、巫、优—演员雏形) 古希腊的酒神颂(仪式、狂欢……)
【注:尸祝是所祭神灵的替身,尸不说话,祝时人时神】
歌舞说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开篇首句云: “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 我们知道一切艺术起源于劳动,中国的歌舞也不 例外。 《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附石,百兽率 舞。” ——此处之舞,乃模仿百兽的歌舞,或为 出猎前的仪式,或为猎归后的庆贺。 原始的舞蹈总是和歌相伴的,《吕氏春秋.古乐》 篇中还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而 歌八阕。”略可想见当时的情形。 原始歌舞还有战争舞,农事祭等。
2课程体系(what)
• 戏剧概述(12课时) • 戏剧名篇鉴赏(6课时) • 影视概述(10课时) • 影视名片赏析(6课时)
3学习指导
• 资源意识(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 学习检测:
1平时考察:考勤、笔记、印象等; 2作业考查:戏剧名篇研读报告;影评写作; 短剧创作。(三选一) 3期终考核:开卷考试。 ——综合以上三个指标评定成绩
【例青梅竹马:骑是模仿;弄是表演;女孩观看】
文化心理2
为了娱乐。包括肉体上的快感与心理上、 精神上的愉悦、欣喜、满足感等。 有所寄托。或是个人意志,或是族群企望, 或是宗教理想,或是政治需求。
【 例如小孩“过家家”:运动;释放;憧憬…】
生成条件
1观众与演员,并且同时在场。 2戏剧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 3情景假定。演员与观众共享一套“游戏 规则”(即符号学中的信码代号)。 4戏剧事件是审美事件,参与者不仅关心 故事世界的信息,也关心传达信息的形式。
从根本上来说,戏剧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 关于戏剧本质的进一步探讨:
模仿说: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在《诗学》
中提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是对各种生物 的行动的模仿 。公元前2世纪,印度的第一部戏 剧理论著作《舞论》也指明:“戏剧就是模仿。”
其他诸说:19世纪以后,对戏剧本质的研讨众
入课三W
• 为什么开设这门课?(why)
教学计划;学科功用 • 这门课讲什么?(what) 课程体系; • 如何研修这门课?(how) ——学会3w思维
1开课背景(why)
• 教学计划
戏剧影视文学(概论)是语言文学方向 必修课程,2学分34学时。教学目的主要是 使学生了解中外戏剧、戏曲、影视基本理论 和历史现状,提高鉴赏戏剧和影视作品的水 平,培养创作戏剧、影视脚本的能力。 ——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戏剧艺 术是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
【注:孽 niè ,邪恶 ,嬖 bì ,宠幸。末喜者,夏桀之妃 也。美于色,薄于德,乱无道 】
综合说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除认为“巫”为戏 剧之源头之外,还认为“巫以乐神,优以 乐人,巫以歌舞为主,优以调谑为主,巫 以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至若优孟之为 孙叔敖衣冠,而楚王欲以为相,优施一舞, 而孔子谓其笑君,则于言语之外,其调戏 亦以动作行之,与后世之优颇复相类。” 由此推出——“后世之戏剧,当自巫、优二 者出”。 戏剧起源应是一种长期发展和艺术综合。
• 课程功用
• 戏剧的文化意义
娱乐;狂欢;审美;思考…… • 影视的娱乐狂欢 视听盛宴;影视狂欢与电视依赖 。 ——大学生需要影视媒介素养。
• 影视媒介素养
—— 戏剧是一门古老艺术,一向是一个国 家或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影视更是现代人离不开的生活方式。 ——作为普通观众,感受戏剧影视可以只 是“看热闹”,但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公 民,作为中文系的大学生,还需要“看门 道”。
五、戏剧的没落
戏剧的衰亡是一种不争的事实 (圈内热,圈外却很冷) ——曲高和寡。演员需要技艺,观众需要 素养 ——影视冲击。观众的丧失,戏剧被影视 逼入低谷。 戏剧改革出路何在?
Ⅲ 戏 剧 形 态
文化 形态 媒体 形态
诗剧、话剧、 歌剧、舞剧、音乐剧 哑剧、戏曲……
广场剧、舞台剧、 广播剧、影视剧、电视小品 木偶与皮影戏……
“巫觋说”与“宗教仪式说”相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