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实录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的基础上,引入概率初步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难点:对可能性大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掌握概率知识。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片、卡片、游戏道具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抛硬币、抽奖、骰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引出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如抛硬币实验,展示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都是50%。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概率题目,让学生口头计算和解答。
如抛两次硬币,计算出现两次正面的可能性。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计算方法,加深对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可能性》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可能性》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可能性的概念;
2.学会统计可能性,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思考和判断。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概念;
2.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统计可能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和学生打招呼;
2.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可能性吗?”。
2. 引入新知
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出门可能会遇到什么,有哪些可能性呢?”;
2.老师将学生讨论出的可能性进行总结。
3. 讲解
1.老师向学生讲解更深入的可能性概念;
2.老师通过示例和图片,说明可能性的意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练习
1.老师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可能性的统计;
2.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可能性的变化。
5. 总结
1.老师让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
2.学生进行总结,对可能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概念,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可能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对于可能性的掌握和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需要更好地把握时间控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在练习环节,教师也需要更好地转换思路,让学生愉快地参与游戏,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推测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2. 概率的初步认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3. 掷硬币和掷骰子:实验探究可能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推测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硬币、骰子、卡片等2. 学具:每组一份硬币、骰子、卡片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可能性的概念。
2. 新课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3. 新课展开: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事件的可能性。
a. 掷硬币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正面和反面的出现次数,然后计算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
b. 掷骰子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然后计算每个数字的可能性。
4. 工作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可能性的概念。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理解了可能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验探究可能性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理解和应用的关键,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描述和计算。
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掷硬币实验的补充说明:在这个实验中,学生需要分组进行,每组需要准备一枚硬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可能性的概念。
2.能够运用可能性判断事件的发生情况。
3.了解对于同一事件,可能性的大小不同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可能性的概念。
2.难点: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内容1. 引入例1:有一颗橙子树上有10个橙子,有5个已经很熟了,请问小明从中随便摘一个橙子,摘到已经很熟的橙子的可能性有多大?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有10个橙子,其中有5个很熟,摘到一个已经很熟的橙子的可能性是1/2。
”例2:抽奖中共有20张彩票,其中有10张红色的彩票,请问如果Tracy抽一张彩票,摘到红色彩票的可能性有多大?教师可让学生使用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有20张彩票,其中有10张红色的彩票,抽到红色彩票的概率是1/2。
”2. 拓展例3:对于一次掷骰子,掷到点数是2的可能性是多少?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推理,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掷一次骰子,掷到点数2的可能性是1/6。
”例4:一个袋子里有10个球,其中3个是蓝色的,7个是红色的,请问如果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出一个蓝色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如果有10个球,其中3个是蓝色的,摸到一个蓝色的球的可能性是3/10。
”3.总结通过以上例子,让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了解不同情况下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
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例子来判断其他事件的可能性。
四、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法;2.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进行解答;3.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学习。
五、教学设计1.引入(10分钟)通过例子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
2. 拓展(20分钟)通过几个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进一步清晰他们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3. 总结(10分钟)对之前教学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精选10篇)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P92-93的内容教学目标:1、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难点: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
教学理念: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
教学设计: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们,我们来开展一次摸球比赛,好不好?每人轮流摸一次球,哪个队摸到的白球次数多就取胜。
请出8名男同学和8名女同学分别组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我们来进行男女生对抗赛。
(每次摸之前把球先搅动几下。
)2、每队拿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白球和黄球。
(男生队的袋子里3白1黄,女生队的袋子里34黄1白)3.(比赛结束后)哪个队获胜?4.(取出内袋)女生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男生队为什么会赢?师:因为袋里的白球和黄球的个数不同时,摸到的可能性就有大有小了。
让学生先估计。
学生实践。
让学生结果进行讨论。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二、实践探索,初步体验三、做做想想,深化认识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1.师生互动:(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摸球?刚才在摸球比赛时大家是通过数的方法来得到他们摸球的结果,这次我们要用涂方格的方法来统计摸球的情况。
(2)请两名同学上来摸球,老师进行统计。
2、学生小组操作(出示要求):(1)在还没摸之前,请大家猜一猜,白球会摸到几次?黄球会摸到几次?(2)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组长负责记录,其他组员轮流摸球,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3)完成后观察统计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
第六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了解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习使用自然语言和简单图形表达可能性;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概念介绍可能性的概念,通过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常见可能性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可能性,比如掷骰子、抽彩票等。
3. 可能性计算介绍可能性的计算方法,比如通过样本空间和事件发生的次数来计算可能性。
4. 自然语言表达可能性让学生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达可能性,比如“有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等。
5. 图形表达可能性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图形来表达可能性,比如使用百分比圆环图来表示可能性大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自然语言和图形表达可能性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图形表达可能性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展示、练习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多样化策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到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自然语言和图形表达可能性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件意外事故,让学生猜测这个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15分钟)老师通过介绍可能性的概念和常见可能性,让学生对可能性有初步的认识。
3. 展示(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投影,在白板上展示一些图表,让学生看懂如何用图表来表达可能性。
4. 练习(15分钟)老师可以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可能性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图表和自然语言来表达出来。
5. 讨论(15分钟)让学生交流表达出来的可能性,看看有没有和自己的表达有不同之处,从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6. 小结(5分钟)老师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可能存在的疑问。
六、教学评估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评估:1.学生的主观评价;2.学生的练习成绩;3.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应该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分析》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分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可能性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可能性意识。
2. 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分析和判断可能的事件。
3. 掌握可能性的表达方式,如使用常见的词汇和符号表示。
二、教学内容1. 简介: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并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互动,引入可能性的概念。
2. 可能与不可能的判断:通过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形式,设计问题让学生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并引发讨论。
3. 可能性的表达: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常见的词汇和符号表示可能性,如"肯定发生"、"肯定不发生"、"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等。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可能性意识和判断能力。
2. 情境模拟:设计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并做出判断。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探讨和解决可能性问题,促进互动和思维碰撞。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讨论其中的可能性,并引导他们思考可能性的概念。
2. 集体讨论:设计一些简单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判断其中事件的可能性。
3.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并给出自己的判断。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可能性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答案。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表达可能性的常见词汇和符号,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和归纳。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其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的程度以及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设计相应的练题,测试学生对可能性的判断和表达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学生互评和自评,评估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和研究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可能性的分析》部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可能性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够根据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判断。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2. 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投掷硬币、骰子等。
3.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2. 教学难点: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能性的含义,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概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讲解可能性的含义,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中的“小组讨论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可能性》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可能性》|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可能”的概念,体验“可能”和“不可能”的情境;2.能够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的概念来描述事物的可能性;3.能够在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能性分析;二、教学重点•掌握“可能”的概念;•理解“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的概念并能够准确运用;三、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可能性分析;四、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1.用图片或物品让学生感知存在“可能”的情况;2.让学生描述图片或物品中的有可能存在的情况;2. 新课学习1.带领学生讨论“可能”的概念;2.通过多种具体的情境或实验让学生体验“可能”和“不可能”;3.学生理解并能准确使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这三个概念;4.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情况的可能性;3. 拓展练习1.制作卡片,让学生根据获得的信息判断卡片上所描述的情况是“一定不”,“不一定”还是“一定”发生;2.通过贴纸、抽签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分析实际情况的可能性;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展示图片或物品,引导学生描述其中可能存在的情况;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发生哪些可能的事情?”2. 新课学习1.老师提问:“什么是可能?”;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可能”这一概念。
2.展示场景或实验,增加学生对“可能”和“不可能”的体验;3.引导学生使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进行描述;4.针对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可能性。
3. 拓展练习1.制作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明一个场景或情况,让学生根据情境判断是否“一定不”,“不一定”还是“一定”发生;2.贴纸游戏,让学生在场景中贴上“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三种贴纸。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主要教授了“可能”的概念和使用“一定不”,“不一定”和“一定”来描述事物的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多种情景和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基本信息•科目名称:数学•适用年级:四年级上册•教材版本:苏教版•章节名称:第六章-数与运算•小节名称:6.1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教学目标1.知道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随即性,并能在生活实例中复述说明。
2.了解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每次”的实验次数、实验结果和“次数与成功次数的比值”来进行描述。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的基础,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大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生活例子进行理解,同时需要逐步练习和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及方法导入通过举例子介绍其中一个观察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和随即性的生活实例,如:扔硬币,掷骰子等,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素。
教学重点1.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并引入实验次数、实验结果和“次数与成功次数的比值”等描述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介绍如何通过计算次数与成功次数的比值来确定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大小,并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表或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拓展应用1.通过计算概率,让学生了解不同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如掷骰子得到不同点数的可能性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进行实际操作,并且使用以上方法进行结果分析,既可以进行巩固练习,又可以锻炼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针对本节内容,学生需要通过普及可能性概念的方式逐步掌握计算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并在实际操作和探究中不断巩固和拓展。
同时,伴随学生日常生活实例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从而培养数学思维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该节课的教学要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可能性大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应用进行练习。
课时的时间有限,而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多借助生活例子,或者通过团体合作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动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游戏,让学生感受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内容紧凑,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掌握概率的基础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知道可能性的大小是0到1之间。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2.难点: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确定事件和可能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猜谜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让学生猜一猜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不确定事件和可能性。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实例中不确定事件的发生。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可能性的大小。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不确定事件和可能性。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掷骰子、抽卡片等,记录事件发生的次数,计算可能性的大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体验不确定现象,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可能性大小的估计、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基本性质等。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不确定现象,学会用概率的观点看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不确定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运用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概率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不确定现象,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不确定现象,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用概率的观点看待问题。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不确定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签等,引导学生感受不确定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呈现一组随机事件,如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抽签出现不同号码的概率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随机事件的概率大小,并尝试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谈话:我们刚才摸球的时候,摸出红球和黄球的概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摸到红球和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那么现在,如果我们把口袋里的黄球换成了另外一个红球,你们觉得摸到红球的概率会变化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示范)像这样,我把2个红球放入口袋里,再摸1个球,看一看会是什么颜色。
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看你们能否摸到红球。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结果: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球的结果,并说说摸出红球的概率。
展示后,让学生比较各小组的结果,发现:每个小组都摸到了红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100%。
提问:为什么换掉黄球后,摸到红球的概率变成了100%?3.教学例3.谈话:我们刚才玩了摸球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扑克牌游戏。
请看,这里有一副扑克牌,我们只取了红桃A—4和黑桃4这两种牌。
如果我从牌堆里任意取出1张牌,你们觉得摸到红桃A的概率大还是摸到黑桃4的概率大呢?(板书:红桃A,黑桃4)相机板书:可能性谈话:让我们来试一试。
(示范)像这样,我把扑克牌洗好,从牌堆里任意取出1张牌,看一看是什么牌。
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看你们能否摸到红桃A或黑桃4.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结果: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牌的结果,并说说摸到红桃A和黑桃4的概率各是多少。
展示后,让学生比较各小组的结果,发现:每个小组摸到的牌不完全相同,但红桃A和黑桃4出现的次数比较接近。
提问:通过摸牌游戏,你们有什么体会?你们觉得摸到XXX和摸到黑桃4的概率相等吗?三、总结相机板书:可能性大,可能性小谈话: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对于简单的随机事件,我们可以用“可能性大”、“可能性小”来描述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当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时,我们就说这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当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时,我们就说这个事件的可能性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随机事件,比如摸球、摸牌、抛硬币等等,了解这些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可能性》(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可能性》(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可能性是表示某件事情发生机会的大小的量。
2. 使学生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能正确求出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2. 求可能性的方法3.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求可能性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概率知识,如掷硬币、掷骰子等游戏。
2.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不确定的事件,如何表示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可能性的概念(1)定义:可能性是表示某件事情发生机会的大小的量。
(2)表示方法: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2. 讲解求可能性的方法(1)求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即求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求几个互斥事件的可能性,即求这几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之和。
3. 讲解可能性的应用(1)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问题。
(2)在数学问题中,如何运用可能性知识求解。
(三)课堂练习1. 求下列事件的可能性:(1)掷一个骰子,得到偶数点。
(2)从红、黄、蓝、绿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红色的概率。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一个事件的可能性越大,发生的机会就越多。
(2)一个事件的可能性越小,发生的机会就越少。
(3)一个事件的可能性等于1,表示这个事件一定会发生。
(4)一个事件的可能性等于0,表示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可能性的概念、求可能性的方法以及可能性的应用。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可能性是表示某件事情发生机会的大小的量,掌握了求可能性的方法,并能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思考: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可能性”的概念。
2.能辨别事件的可能性大小,会将事件的可能性用词语“肯定发生”、“一定不会发生”、“有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几乎不可能发生”来描述。
3.能按照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概率算法的计算。
4.能够将概率论中常见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可能性”的概念2.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辨认和用词语描述3.概率算法的计算方法4.实际问题中概率论概念和方法的应用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情境热身,引导学生概率意识的提高,2.学习“可能性”的概念。
授课内容1.以班级集体活动为背景,让学生来把自己的活动和可能性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可能性”概念,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概率问题,加深对概率的认知。
3.实际操作:通过投骰子、抽卡片等方法,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1.故事情境引导法2.讨论导引法3.实际操作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词语“肯定发生”、“一定不会发生”、“有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几乎不可能发生”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2.学习如何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并讨论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决策的影响。
授课内容1.学生自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并借助实例,指导学生进行描述,通过讨论,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可能性”这个概念。
2.利用情景模拟,让学生比较完整的理解课本中所描述的“可能性”,使学生更好地明白概率本质,从而为接下来的计算做准备。
教学方法1.探究合作法2.讨论导引法3.情景模拟法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费马问题和排列组合的概念2.启发学生自主感知概率算法计算中的排列与组合思想3.学习如何计算概率4.应用概率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授课内容1.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概率公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 (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教案 (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进一步理解概率的初步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不确定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操作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理解可能性,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感受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教学难点: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可能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验不确定现象。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日常生活物品、记录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场景,如抛硬币、抽奖、猜谜语等,引导学生关注不确定现象。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不确定现象,并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这些现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不确定现象,如抛硬币、抽奖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这些现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六、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的活动中,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 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里的事情,并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准备课件,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各2个,扑克牌等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着的数学知识。
(板书: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谈话:先请看,出示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并示意口袋是空的,放入两个球,1个红球,1个黄球,这2个球除了颜色不同外,形状、大小、材质都完全相同。
把这2个球放口袋里,现在口袋里有1个红球和一个黄球,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你认为摸出的会是哪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启发:可能,这词用得真好!谈话: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到底能摸到哪个球并不确定(板书:不确定)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检验,先看老师怎样摸球(边讲边示范)像这样每次在摸球前先用手在口袋里把2个球搅一搅,再任意摸出1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并把摸出的结果记录在书本上,然后把球放回口袋里,搅一搅,再摸。
会做这样的游戏吗?小组合作,轮流摸球,摸10次,并按顺序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你们小组的摸球结果怎样?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的摸球结果,并说说摸出红球和黄球各多少次。
展示后,把各小组的记录单对应着排列起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是小学数学中概率初步的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学会用概率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并利用实验、游戏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求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概率这一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感受和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知道可能性的范围是0到1。
2.让学生学会用实验、游戏等方法,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学会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难点:让学生运用概率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2.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和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3.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4.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概率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验器材等。
2.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发生有没有可能性的存在?让学生对可能性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呈现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并用具体的生活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或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可能性》教学实录
一、师生互动问好(选一)
(一)自我介绍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这个字认识吗(出示“杨”,学生齐读);。
再看下一个(出示“老师”,学生齐读),再看下一个(出示“好”,学生齐读)。
真不错,你们都认识这几个字,那能把这几个字连起来,并且读出来吗(学生齐读),再来一遍,不够响亮!
同学们好!感谢大家这么热情的向我问好!谢谢大家了!
二、;
三、游戏引入
师:老师还想再玩个大家都特别熟悉的游戏,“剪刀石头布”。
有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玩这个游戏的
(随机和一至二名同学玩后,邀请一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玩)师:来,我们一起玩。
你先想想,在我们都还没出手之前,你能预测我们谁会赢吗你的预测准确吗
来,我们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下面我们同桌之间一起玩。
请大家打开学习单,完成第一个游戏,限定玩10次,然后把结果写在记录单上。
(学生互玩,教师可参与其中)
师:填完没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谁是常胜将军!有全胜的吗有全负的吗有全平的吗
(
通过游戏,你知道了什么(剪刀石头布这个游戏可能有三个结果,要么输,要么赢,要么平,在出手之前不能确定)
师: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这个“可能性”。
(板书或课件揭示:可能性)。
四、新课讲解
(一)等可能性游戏
师:下面继续游戏,先看游戏要求
口袋里有两个球,一个红球,一个白球。
如果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球,你认为摸出的可能是哪一个球《
你能解释为什么可能会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吗
(因为袋子里只有两个球,每次摸出的,不是这个白球,就是那个红球,所以有两种可能性)
下面我们来玩个“男生女生大比拼”的游戏,看看我们班是男生厉害还是女生厉害。
规则:
袋子里有一个白球和一个红球,每次任意摸一个,然后放回搅拌。
游戏结束后,小组展示摸球结果。
(二)可能性不均等游戏
同学们都做得很认真,我们班看来男女生都差不多,都很优秀嘛。
?
好了,现在小球要变色了,同学们好好思考一下,小球变色后,结果还会一样吗
(出示课件,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袋子里的小球变成了什么颜色“红公”)
那我们在这样的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哪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每次摸出的,不是这个红球,就是那个红球,因此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
如果口袋里的球变成了这个样子,口袋里只放了2个白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
(不可能是红球,因为每次摸出的不是这个白球,就是那个白球。
)
同学们真棒,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屏幕上这两幅图片,看看有什么不同
第一幅:袋子里有一个白球,一个红球,如果我们随机摸出一个,那摸出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红球,在摸出之前,结果不能确定。
'
第二幅:袋子里有两个白球,如果我们随机摸出一个,那摸出的可能是这个白球,也可能是那个白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在摸出之前,就能确定结果。
从游戏中我们得知,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确定性事件,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不确定性事件。
刚才我们班男生女生不分上下,旗鼓相当,下面我们继续游戏,看看是男生厉害还是女生厉害。
不公平规则游戏:
老师这儿有一个袋子,袋子里面装了些红球和白球,仍然是老规矩,每次任意摸一个,然后放回搅拌。
一共摸20次。
摸到红球算女生得1分;摸到白球算男生的1分。
请男生女生分别交替来摸球,请1个同学来记录,另一个同学来
看来我们班男生在这次游戏中有点失利哦,你们想说点什么还想继续挑战吗再来试一次
大家好好想想,你们觉得这次游戏有什么问题吗公平吗
(将袋子打开,里面有四个红球,一个白球)
(
师:男生还有什么想说的吗你们为什么输这个游戏公平吗
(红球的个数比白球的多,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所以这个游戏不公平)
是这样吗我们继续来验证一下:
请看大屏幕:
把下面的扑克牌打乱次序后反扣在桌上,任意摸出1张,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多少种呢
(可能摸到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中的任意一张,摸之前不能确定,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四种,分别是摸到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
)
如果把“红桃4”换成“黑桃4”,从中任意摸出1张,摸出的扑克牌是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猜想:可能摸到的情况有四种,分别是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4,其中,有三种情况下是红桃,只有一种情况下是黑桃,所以是红桃的可能性大。
)
(
刚才我们是进行了男女生大比拼,现在要进行大合作了。
小组合作,完成游戏三,男女生大合作。
通过刚才的合作摸牌,大家又有了哪些收获呢
(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出的结果做出判断。
)
好了,玩了半天游戏,现在我们来看看能不能用游戏中学到的知识解决书中的题目吧
(出示练习十,根据学习单,完成练习十第1-4题,小组合作,议论形成统一结论后再展示。
)
四、作业布置
1、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告诉爸爸妈妈游戏规则为什么是公平的,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
2、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不公平的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告诉爸爸妈妈游戏规则为什么是不公平的,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