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爱情诗二首: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学案》word教案

合集下载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爱情诗二首: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word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爱情诗二首: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word教案

17 致橡树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中丰富的意象内涵,流畅而有感情地诵读本诗。

2.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丰富的意象内涵。

2.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意象所象征的传统爱情观。

2.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情,一个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留下了几多千古绝唱:“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让人烦恼并甜蜜着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爱情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的心灵深处,听听她的心灵独白。

(板书课题、作者)二、讨论:情为何物师: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在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那么,到底情为何物呢?在学习诗歌之前,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爱情是什么?”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出示前人爱情语录:苏联·伊萨可夫斯基: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苏联·尤·留里科夫:爱情不仅能给人带来光明,而且也带来黑暗,不仅使人们感到振奋,也使人们感到压抑;英国·莎士比亚: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

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法·安德烈•莫洛亚:伟大的爱情能使最平庸的人变得敏锐、勇于献身、充满信心;法·莫里哀:爱情是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苏联·留里科夫:幸福的爱情能使一天等于一年,而使一年等于长生不老。

爱情能使人变成神,使人长生不老。

三、初读诗歌,体会诗歌否定的几种传统爱情观1.朗读。

师: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听听舒婷是怎么说的。

范读。

《我愿意是急流》 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我愿意是急流》 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便是明证。
当然首先是一首爱情诗,它叠波涌浪地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歌颂了爱情的纯洁与高尚;其次,不妨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精忠赤诚地表现出为民族解放斗争献身的精神和理想。故诗中的“我”可指诗人自己,也可指解放斗争中的战士;“爱人”可是诗人的爱侣,也可是诗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一个能为祖国、为自由而英勇献身的战士在爱情的追求中也一定可以表现出同样的忠贞和执著。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2.把握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在学习两首诗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感情基调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阅读,可引导学生从中体味到爱情的多种滋味。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器材
电脑
作业内容
语文练习册
教学后记
备注
(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中写的是一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女医生——路文婷,在一个上午连续做了3个手术后,突发心肌梗死,生命垂危时,她的爱人傅家杰坐在她床前反复朗读这首诗,将她唤醒。)
列宁: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一个人崇高。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话》:“我宁愿为我们所爱的人幸福,千百次地牺牲自己的幸福。”
2.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两位诗人在他们所写的诗中会流露出这两种不同的爱情观?
(1)性别不同
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崇尚男权的社会,女性在社会中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如此,在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念中更是如此。《致橡树》中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这些意象实际象征着女性以牺牲自身价值,降低自身人格,放弃自身追求为代价的传统爱情观。
教案
课次
课时
执行班级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通过诗歌学习,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诗歌文本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3. 诗歌主题探讨:分析诗歌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4. 诗歌鉴赏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文本解析和主题探讨。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诗句,提高鉴赏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培养创作兴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及相关阅读材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网络资源:查找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诗歌鉴赏作文的质量和思考深度。

3. 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掌握程度。

4. 个人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进步和创造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我愿意是急流》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的把握。

2. 诗歌创作技巧的运用和理解。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2周:诗歌文本解析,逐句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3周:探讨诗歌主题,分析诗歌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第4周:学习诗歌鉴赏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第5周:诗歌创作实践,分享创作成果。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反馈:根据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及时解答疑惑,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景知识及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奥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的背景知识,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促进学生思考。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

2. 讲解: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讲解诗的意义。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6.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愿意是急流》的读后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欣赏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文章,评估他们对诗文主题和情感的把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邀请文学社团或诗人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诗歌创作的了解和兴趣。

3.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根据学生的读后感文章,了解他们的思考和感悟,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

3.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诗文原文及注释:提供《我愿意是急流》的原文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私奉献精神。

(2)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

2. 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分析。

3. 诗歌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参考资料:有关诗人及其作品的介绍、评论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诗人及其作品的图片,简介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1)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比喻和象征手法?(2)诗人为什么要用这些比喻和象征手法?3. 合作探讨(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上述问题。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讲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情感体验(5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和意象。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写一篇关于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的深度、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上册教学设计-我愿意是急流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上册教学设计-我愿意是急流
感受新知
一、结合前置作业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1、作者:裴多菲,匈牙利著名诗人。
2、《我愿意是急流》,著名的爱情诗,是诗人为其未婚妻尤丽娅而作。
1、播放视频《裴多菲与尤丽娅的爱情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2、组织知识抢答,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1)裴多菲是哪国诗人?其代表作是什么?
(2)《我愿意是急流》是写给谁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1、通过欣赏名家朗读,让学生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2、通过师生一起分析总结,引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诵的要点和技巧。
3、通过分组练习诵读作品,提高学生的诗歌诵读水平。

12


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爱情到底是什么?
1、出示讨论话题:爱情是什么?怎样的爱情才是理想的、美好的爱情?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推行学生代表发言。
教学难点
学生诵读能力和正确的爱情观的培养。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小组安排:全班共分成5个小组。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课前准备
布置前置任务:
1、预习课文、生字词,各自先行朗读诗歌。
2、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本课作者及其作品的基本情况。
1、设计并布置前置学习任务。
课 题
我愿意是急流
授课专业及年级
学习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生人数
35人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朗读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练习法。




知识目标: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正确认识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时代背景、诗歌主题。

2. 诗歌逐句解析:意象、修辞、情感。

3. 诗歌内涵阐述: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 诗歌意象的分析与理解。

2. 诗歌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

3. 诗歌内涵的感悟与思考。

四、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学生对爱情、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与塑造。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逐句解析、内涵阐述。

2. 互动法:提问、讨论、分享感悟。

3. 实践法:朗读、创作、表演。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及相关诗歌鉴赏资料。

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

3. 教学工具:PPT、思维导图软件。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生兴趣。

2.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意象、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内涵的感悟,培养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表演,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九、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诗歌《我愿意是急流》,写一篇关于爱情、人生、价值观的短文。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练习,准备参加课堂展示。

3. 推荐一位诗人或一首诗歌,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十、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

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17课《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17课《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裴多菲及其创作风格。

2.品味语言,领会对比、反复、倒装、发愿体的表达效果。

3.感受诗人对爱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1.通过分析意象领会诗歌的情境美,感悟诗中的意象群。

2.提升学生分析诗中意象的能力,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起裴多菲大家也许感到陌生,他是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但是那首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爱情与自由》你一定听说过,请跟着老师一齐诵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我愿意是急流》感受作者对爱情的坚贞品格。

二、作者简介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他15岁开始写诗,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

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

1849年与俄国军队作战英勇牺牲,年仅26岁。

他一生写过大量爱情诗,尤其是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之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

他的代表作有《民族之歌》、《爱情与自由》和《勇敢的约翰》等。

三、学生自行研讨全诗,思考并讨论。

1.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几组、几类?明确:全诗五段,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

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2.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诗人自喻的意象,比较阔大粗犷,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四、学生深入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1.诗人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明确:“我愿意”“只要”。

2.这样写表现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明确: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

3.这首诗五处运用对照的写法,请对照分析,每段所揭示的深层含义。

第一节写为爱人快乐,而不畏坎坷;第二节,写为爱人安逸而不畏风雨;第三节,写为爱人青春永驻而甘愿牺牲自己;第四节,写为使爱人享受爱情之火而感受风雨打击;第五节,写为使爱人鲜艳辉煌,而敢作陪衬。

爱情诗两首《致橡树》《我愿是急流》教案

爱情诗两首《致橡树》《我愿是急流》教案

爱情诗两首《致橡树》《我愿是急流》教案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十七、《爱情诗二首》教案《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中丰富的意象内涵,流畅而有感情地诵读本诗。

2.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丰富的意象内涵。

2.感悟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意象所象征的传统爱情观。

2.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四、教学课时:4课时五、授课方式:诵读法、讲授法、鉴赏法、比较法六。

教学过程1、什么是爱情?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因为爱,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因为爱,祝英台忍受着悲痛死去。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

问世间情为何物,教人生死。

你认为爱情是什么样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

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

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

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

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

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

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

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学案
橡树、木棉的关系是: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关系。
(三)比较两诗的异同
1、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借助一系列自然物象,通过一连串鲜明生动的比喻,排比和象征,构筑一个抒情网络,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意象更有感染力,诗歌更有韵味。
2、不同的爱情观:
《我愿意是急流》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为了爱情,为了长相厮守,“我”有可以献出一切的勇气和力量。《致橡树》则否定了小鸟依人似的爱情观,她所追求的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三、学生齐朗诵本诗,思考
1、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这首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
明确: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2、诗中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由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学案纸
课题
《我愿意是急流》
备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备课形式
集智式备课
讲课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

1、爱情,是最能激荡人心灵的、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在你们心目中,爱情是什么?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来说明。请学生回答。
2、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爱情令人痛苦。爱情啊,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先听听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回答吧!
教案纸(一)
课题
我愿意是急流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月日

《爱情诗二首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高教版】2

《爱情诗二首 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7课【高教版】2


2、不要看书,要看老师的眼睛

只要老师不是在一味地读教材,那老师的“话”就不可能和你低头看着的教材上的“文字”一致。头脑聪明的学生,也许能做到既集中精神听老师的话,又集中精神看眼前书上的内容。可是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

认真听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上课时间无条件地“往前看”,上课的时候看书往往很容易开小差。摒除杂念,将视线从摊在眼前的书上移开。老师讲课的时候只看前面,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嘴里说出来的话,那才是认真听讲的态度。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意象的独创性
谈谈 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思考:
1、本诗主旨
2、“我”指什么人? “爱人”指什么人?
主旨
• 1、爱情诗。抒发对爱人的深挚感情,歌颂纯洁而高尚的爱情。
• 2、政治抒情诗。表达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为民族 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理想的革命精神。
• 我:1、诗人 • 2、革命战士
• 五处对照,使诗人对爱情的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 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 意象?
•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 奔放的襟怀,也将爱情表白推向 更高境界。
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用?
• 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 • 作用: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低着头,心情就放松了,但那种放松对学习一点好处也没有,之所以会放松,就是因为觉得即便是自己开小差,老师也不知道。如果你往前看,不时地和老师眼神交会一下,注意力必然会集中起来。和老师眼神交汇的那种紧张感会让你注意力集中,并充
实地听完整堂课。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爱情诗二首: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word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爱情诗二首: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word教案

爱情诗二首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文体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通过诗歌中意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方案一、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诗歌中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初步学会如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二、语文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

1971年开始发表诗歌,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多种。

代表作有《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1982年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

诗风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具有抒情、浪漫、朦胧的女性风格。

是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中的代表作之一。

《致橡树》写于1977年,女诗人以饱含情感的笔触,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独立的,与男性是平等的,应该与男性公民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

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

他的《自由与爱情》一诗被白莽译为《爱情与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我国流传甚广。

《我愿意是急流》写于1846年,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作为一首向自己爱人表白爱情的诗,诗人以流畅的言辞抒发了诗人心中对爱人热烈诚挚的爱,始终一系列对称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

2、文体知识: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

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常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中职语文《爱情诗二首》之《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语文《爱情诗二首》之《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补充:他写的政治抒情诗:
《民族之歌》:
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召唤!
是时候了,现在干,还不太晚!
愿意做自由人呢,还是做奴隶?
你们自己选择吧,就是这个问题。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献给未婚妻森德莱·尤丽娅的。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情感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这些抒情诗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桎梏,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板书:对比衬托→意象美
2、讨论:这种具有巨大反差的形象和炽热的情感,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句式结构来表达的?这样的句式结构对情感的表达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作者运用反复,倒装、发愿体。
反复这一结构特色我们并不陌生,初中学的《蒹葭》。“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上,溯徊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二、三两节是对第一节诗结构和意义的反复,一唱三叹,增强了作者对所爱慕女子的倾慕之情。回到我们今天所学的《我愿意是急流》,作者用反复的结构特色把五幅画面连接起来,使炽热的情感表达的更强烈。
四、课堂小结:
本诗借助一系列对称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为了爱情,他可以献出一切的勇气和力量。这种爱情是美好的,但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爱情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够成为我们人生动力的也不只是爱情,我们还有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等,这些都可以鼓舞我们战胜人生的困难。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

2.感悟诗中的意象群,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受诗人美好的情感,感悟“爱”的真义。

3.通过对爱情观的讨论,联系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学习重点
1.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

2.感悟诗中的意象群,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受诗人美好的情感,感悟“爱”的真义。

学习难点
通过对爱情观的讨论,联系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1.作者简介:
2.创作背景:
一、阅读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1. 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

这首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
2.诗中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类??
3.请注意形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是否应该把2、3、4、5组中的“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分别改为“茂林”、“苑囿”、“华堂”、“云霞、彩旗”,从而更能产生美的对应呢?为什么?
4. 五处对照可以看出诗人的爱情观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二、比较阅读舒婷的《致橡树》,思考问题
1.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2. 比较两诗的异同,体会主旨。

三、诗歌创作活动
仿照本诗其中一节形式,创作一首诗,可把抒情的对象改为母亲或祖国等。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1.1 诗歌背景1.1.1 分析《我愿意是急流》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人裴多菲的生活年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其创作的影响。

1.1.2 阐述《我愿意是急流》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 作者介绍1.2.1 介绍诗人裴多菲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其他代表作品。

1.2.2 分析裴多菲的创作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诗歌主题与结构分析2.1 诗歌主题2.1.1 阐述《我愿意是急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如对自由、爱情、生活的热爱等。

2.1.2 分析诗歌主题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2.2 诗歌结构2.2.1 分析《我愿意是急流》的诗歌结构,如诗节、韵律、意象等。

2.2.2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结构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第三章: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3.1 诗歌意象3.1.1 分析《我愿意是急流》中的主要意象,如急流、荒林、草棚等。

3.1.2 探讨意象在诗歌表达主题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3.2 修辞手法3.2.1 分析《我愿意是急流》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2.2 引导学生了解修辞手法如何丰富诗歌的表现力。

第四章:诗歌情感与审美价值4.1 诗歌情感4.1.1 分析《我愿意是急流》中所表达的情感,如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等。

4.1.2 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情感,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4.2 诗歌审美价值4.2.1 阐述《我愿意是急流》的审美价值,如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等。

4.2.2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提高审美素养。

第五章:诗歌鉴赏与创作启示5.1 诗歌鉴赏5.1.1 分析如何鉴赏《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歌,如关注诗歌主题、意象、修辞手法等。

5.1.2 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5.2 创作启示5.2.1 从《我愿意是急流》中汲取创作启示,如如何表达情感、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等。

5.2.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培养创作能力。

第六章:诗歌与生活——裴多菲的诗歌对日常生活的启示6.1 诗歌中的生活哲理6.1.1 通过分析《我愿意是急流》中的意象和生活场景,提炼出裴多菲诗歌中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哲理。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基本内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我愿意是急流》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2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3.2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

3.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熟读《我愿意是急流》,了解诗歌背景,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4.2 学生准备:预习《我愿意是急流》,了解诗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生兴趣。

5.2 感知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5.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理解诗的意义。

5.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悟。

5.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爱情主题诗歌的阅读。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七章:课后作业7.1 抄写《我愿意是急流》全诗,注意字迹工整。

7.2 结合诗中的比喻,写一段关于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期望的文字。

7.3 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爱情主题诗歌,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8.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诗歌文本解析:逐句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3. 诗歌主题讨论: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1. 诗歌文本的解读和分析。

2. 诗歌主题思想的探讨。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和文本解析。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主题和情感表达。

3. 鉴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教学环节1】1.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1.2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教学环节2】2.1 逐句解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

【教学环节3】3.1 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3.2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启示,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教学环节4】4.1 让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4.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心得。

【教学环节5】5.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愿意是急流》的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6.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读后感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6.2 通过学生的诗歌鉴赏和分享,评估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的发展。

6.3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诗歌文本解读和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7.1 教师讲解PPT:包含诗人艾青的生平介绍、诗歌文本解析和主题讨论。

7.2 诗歌全文:打印或投影在课堂上使用。

7.3 相关评论和研究资料:供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诗歌背景和主题。

八、教学进度8.1 第一课时:介绍诗人艾青,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情感。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2)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背诵与理解。

(2)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场景。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写一篇关于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赏析文章。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类似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4.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进行巩固。

2. 学习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我愿意是急流 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 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

2.感悟本诗的每组意象,并把握其各自的特点,赏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所营造的美感。

3.感悟诗中的意象群,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诗中蕴涵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本诗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学习难点:通过与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阅读,学生感知裴多菲的爱情观与舒婷的爱情观不同之处,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一、温故知新《致橡树》是运用______手法书写的一首爱情诗,诗中集中表现诗人爱情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爱情宣言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昭示作者对待爱情态度的两个字是______。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1、了解作者裴多菲:2、创作背景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范读,播放乔榛表演艺术家的朗诵。

要点:听时把握朗诵的节奏和停顿的技巧,掌握其中的生字词,品味诗歌的意境。

2、自由朗读,把握节奏、语气和停顿。

然后同学主动示范读。

要求:第一,自由朗读,读标准、读流畅。

把握节奏、语气和停顿。

第二,边读边标注出其中的意象。

可借鉴学案中的朗诵标准。

四、小组探究,深入品读1、找出诗中两两相对的诗歌意象?分类后的意象群有什么特点?2、两组意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样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3、诗中采用什么修辞方法?结合诗歌分析。

五、拓展延伸,开阔思维1、模仿《我愿意是急流》诗句形式,再写一个诗段。

我愿意是……只要我的…是…2、比较《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两首诗,说说它们在思想感情的表达和艺术技巧的运用上有什么不同五、总结作业,巩固提高1、课堂小结:2、作业:①模仿《我愿意是急流》的格式,尝试写一首小诗。

②完成指导练习的题目。

课外补充Freedom and LoveLife is precious of all,But love is indeed valuable more. If, for the sake of freedom, I must pay,I would the above give away!我愿意是树——裴多菲1845年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这样我们就能结合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诗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文体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通过诗歌中意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习方案
一、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诗歌中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初步学会如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二、语文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

1971 年开始发表诗歌,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多种。

代表作有《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 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1982 年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1979—1982 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

诗风细腻而沉静,
哀婉而坚强,具有抒情、浪漫、朦胧的女性风格。

是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中的代表作之一。

《致橡树》写于1977 年,女诗人以饱含情感的笔触,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独立的,与男性是平等的,应该与男性公民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他一生写了800 多首抒情诗,8 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

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

他的《自由与爱情》一诗被白莽译为《爱情与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我国流传甚广。

《我愿意是急流》写于1846 年,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作为一首向自己爱人表白爱情的诗,诗人以流畅的言辞抒发了诗人心中对爱人热烈诚挚的爱,始终一系列对称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

2、文体知识: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

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常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
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3、生字词汇
霹.雳.流岚.虹霓.雾霭.慰藉.炫.耀红硕.
籍.贯和蔼.藤.条稠.密做窠.戟.
4、语句理解
(1)如果说“红硕的花朵”表现了女性的热情美丽,那么“沉重的叹息”该如何理解呢?
(2)“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爱情观?如何理解其中的“伟岸的身躯”和“ 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两句话矛盾吗?如何理解诗人在其中所包含的感情?
(4)《我愿意是急流》主要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5)《我愿意是急流》中诗人把自己和爱人分别比做什么?
5、修辞分析
比喻
例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
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对偶
例如: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拟人
例如: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排比
例如: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三、阅读探究
1)在《致橡树》中诗人在第一部分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有何特点?
这些意象代表了那些爱情观?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2)仿照前文的结构把“甚至日光、甚至春雨”省略的部分补全。

(3)第二部分中的哪一句是全诗的主旨句,同时也对第一部分的种种提问作了神圣而庄严的回答?
四、质疑析疑
请从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感情基调三方面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达标测评
一、填空
1. 《致橡树》的作者是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
是19 世纪匈牙利诗人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它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的主题。

2. 《我愿意是急流》各节开头用倒装复句,展现了五幅艺术画面,蕴涵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3.《致橡树》的主旨句是。

二、选择
4. 下列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 慰藉(j í)雾霭.(ǎi )稠.密(chóu)红硕.(shu
ò)
B.凌霄.花(xi āo)虹霓.(ní)做窠.(guǒ)废墟.(xū)
C.刀戟.(j ǐ)攀援.(yuán)崎.岖(qí)
春藤.(t éng)
D.流岚.(f ēn)威仪.(yì)懊丧.(sàng)绿荫.(yīn)
5.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又像戟。

B.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C 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
D.我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6. 下面空白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愿意是云朵,是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的脸,显出的辉煌。

A.红色飘来飘去苍白鲜艳
B. 灰色荡来荡去鲜红鲜艳
C.红色飘来飘去鲜红鲜艳
D.灰色飘来荡去苍白鲜艳
7.《致橡树》中诗人表述“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还是不够的” 这一爱情观时采用的比
喻意()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鸟儿凌霄花泉源险峰
C.泉源险峰鸟儿日光


鸟儿凌霄花日光春雨
8.文学鉴
赏,
除形象感受外,还应注意结构的起承转合。

《我愿意是急流》中用哪些词语
把全文一系列鲜明的意象串成一有机整体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
A.我愿意B.只要C.我,只要D.我愿意,只要
三、判断题
9. 《致橡树》中诗人否定了极力攀附、单方痴恋、一味奉献三种爱情观。

10. 《致橡树》从男性角度来表现爱情。

11. “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2. 《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都能借助一系列自然物象进行象征类比,通过一连串鲜明生动的比喻、排比,围绕一个主题,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表现缠绵的倾诉,和诗人坚定美好的信念。

四、阅读理解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
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3. 本诗以的方式,主要运用的手法,展示了富有时代气
息的爱情追求。

14. 诗人眼中的爱情观是什么?
15. 橡树的“ 铜枝铁杆”象征,木棉的“红硕的花朵”象征。

16.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在修辞上属于,作用
17. 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