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肴之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秦伯做事武断,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但也能及时自我反省,勇于承认错误。 D秦晋殽之战的结果是晋国大胜,还俘虏了 秦国的三位大将。 先去请教了蹇叔,只不过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7)武夫力而拘诸原: 用力拼命 (8)秦伯素服郊次: 穿白衣服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 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 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 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保卫工作 (1)行则备一夕之卫 (2)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装载之物
5 、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 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 使……劳 (3)彼实构吾二君: 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 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使……受辱
孟明的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孟明故作感激之态,重点在最后一句: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言外 之意是“我要是能保住这条命,三年之后一 定要来报仇”,显示了坦率、坚强、自尊而 又自信的大将风度。
14段重点词句
穿白衣服, 在郊外, 1、秦伯素服郊次 名作动; 名作状
驻扎
Biblioteka Baidu
2、乡师而哭 同“向”
蹇叔早就断定“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晋国的军事讨论就印证了这点。原轸主张伏击 秦师的道义上的根据是“秦违蹇叔,而以贪勤 民,天奉我也”。这恰恰从道理上与蹇叔说的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呼应。晋“败秦师于 殽”,不仅直接证实了蹇叔“御师于殽”的推 断的正确性,也证明他的劳师远征,“师劳力 竭”的观点是正确的。
思考:
本文涉及了哪几组矛盾?作者是通 过哪些场面将这些矛盾有条不紊地组织 起来的?
复述课文
(1)蹇叔进谏
(2)蹇叔哭师
(3)王孙满观师
(4)弦高犒师
(5)皇武子逐客 (6)先轸论战 (7)秦军败师殽山 (8)晋释三帅 (9)秦伯乡师而哭
1-4段重点词句 省略句,使(人)
派 1、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钥匙 ( 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发兵,名作动;郑)都城 4、穆公访诸蹇叔 询问; 之于 5、劳师以袭远 使……疲劳; 远方的国家,形作名 6、无乃不可乎 宾语前置,尔知何 恐怕……吧 7、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难道 8、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合抱 9、蹇叔之子与师 参加 10、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通“避”,躲避 11、秦师遂东 向东行,名作动
7、8段重点词句
皇武子的话有什么弦外之音?
皇武子对杞子等人说的话是一段颇为婉 转、很有分寸而又字挟风霜的外交辞令,貌 似客气的话语中暗示已窥破了秦的阴谋,是 语带嘲笑的逐客令。
为什么略写“灭滑”?点一下又有什么深意? “灭滑”是秦军袭郑的直接后果,无关 殽战的成败,所以只点了一下,但也可以由 此充分看出秦军的贪残。孟明在被动的情况 下乘虚灭滑,不使秦军“勤而无所”获,也 反映了他作为秦军统帅的才能。
3.全都能表现蹇叔非凡预见力的句子有( B ) ①师之所为,郑必知之②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 入也③晋人御师必于殽④殽有二陵焉。其南陵, 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4.对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A秦伯得到杞子派人送来的情报后,立即决 定派孟明、西乞和白乙带兵攻郑。 B蹇叔哭师是不忍心看到秦军白白送死,同 时也为将失去儿子却无能为力而难过。
(1)驳栾枝所说的“秦施”。栾枝说的是过 去的秦晋关系,原轸说的是现在的秦晋关系。 (2)说明伏击秦军并不违背“死君”的意愿。
耿直忠诚、善于论辩。
本段写原轸与栾枝的争论,实际上还暗写了哪 一个人?
原轸与栾枝的争论,说明晋国在战前作 了战略辩论,暗写了晋襄公的择善而从,与秦 穆公的独断专行、不听劝告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段哪些内容再次印证了蹇叔的预见?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动作名,装载之物 省略句,省主语 同“砺”,磨快 名作动,喂草料 2、使皇武子辞焉 下逐客令; 于之,向他们 4、吾子淹久于敝邑 滞留,居住 5、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 自己的; 同“闲”, 使……休息 6、不可冀也 希望 7、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战胜 8、吾其还也 还是 9、杞子奔齐 省略句,省“于”
3、以辱二三子 使……受辱 诸位
4、不替孟明
撤换 小的过错
5、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况且 因为
人物分析:
这一段写了秦穆公哪些言行,又表现了他怎样 的思想性格? 言:“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 也。”“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五不以一眚 掩大德。” 行:“素服郊次,乡师而哭”。“不替孟明”。 不文过饰非,能引咎自责,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重在写人物议战,不着重写交战情景。
殽之战 《春秋》有关记载:
(鲁僖公)三十有三年,春,王二 月,秦人入滑。夏,四月,辛已, 晋人及姜戎击秦师于殽。癸已,葬 晋文公。
“殽之战”的历史背景
(1)所谓“秦晋之好”。
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时,曾得到过秦穆公的 帮助,并娶穆公之女为妻。
(2)所谓“春秋无义战”(孟子)。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曾发生过许多次 战争。殽之战前二年,秦晋联合围郑,郑大夫烛之武 瓦解了秦晋同盟。有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记 载的就是这件事。后来秦背弃晋,私自与郑结盟。并 派大夫杞子、逢孙、杨孙三人带兵驻守郑国。控制了 郑国,又用以对付晋国。从此,秦晋结怨,关系开始 破裂。
参加
赞同
(2)吾与点也
(3)可得闻与 通“欤” 4、市 (1)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2)原为市鞍马 做生意

5、使
(1)自郑使告于秦
派人 让
(2)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 6、御 (1)晋人御师必于 (2)梁弘御戎
抵御 驾御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C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钥匙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闻:听说 抵抗 C晋人御师必于殽 御:驾车 D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是:这 2.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意思相 同的一项( ) C A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代词,指秦军 B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结构助词“的” 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辍耕之垄上 动词“到、往”
6段重点词句 介词结构后置
1、及滑 到了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做买卖 3、以乘韦先 熟牛皮 先送,形作动 4、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您 我国 5、敢犒从者 冒昧的 犒劳 6、不腆敝邑 丰厚,富饶 7、居则具一日之积 住下 准备 主谓倒装 8、行则备一夕之卫 保卫工作,动作名 9、且使遽告于郑 派驿车
3、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 马矣。 “厉”同“砺”,磨快 4、文王之所辟风雨也。“辟”同“避”,躲避
5、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厌”同“饜”,满足
二、词类活用: 1、名作动: (1)若潜师以来: 发兵 (2)秦师遂东: 向东行 (3)左右免胄而下: 下车步行 (4)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喂草料 (5)子墨衰绖: 用墨染黑 (6)遂墨以葬文公: 穿黑色的丧服
二、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尔何知! 2、定语后置句:牛十二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殽 (5)使归就戮于秦
1.以
(1)劳师以袭远 来,连词
(2)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用、拿,介词
(3)遂墨以葬文公 来,连词
(4)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志 (5)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用来,连词
因为,介词
2.其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他们的,代词
(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它,指秦军,代词 (3)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4)吾其还也 其中,代词
表示命令语气,还是
(6)其为死君乎 难道,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3、与 (1)蹇叔之子与师
主、客观原因
秦:“劳师袭远”,“师劳力竭”,“勤而无所,必有 悖心”。
郑:“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
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结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忠诚、深谋远虑,慈爱
人物分析:
(二)秦穆公
1-4段写了秦穆公的哪些言行?反 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一“访”一“辞”一“骂”
刚愎自用
1、彼实构吾二君 使……结怨 倒装句 同“饜”,满足 2、不厌 3、君何辱讨焉 他们 4、使归就戮于秦 杀 5、以逞寡君之志 使…满足 6、吾舍之矣 放 省略句,(阳处父) 及诸河,(三帅)则 7、武夫力而拘诸原用力拼命,名作动; 之于 在舟中矣 8、妇人暂而免诸国 一下子 赦免 9、堕军实而长寇仇 同“隳”,损害; 助长 10、不顾而唾 回头看 11、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追赶 之于 12、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 俘虏
5段重点词句
1、左右免胄而下 头盔; 名作动,下车步行
2、秦师轻而无礼
3、无礼则脱
轻狂放肆 不谨慎
险地,形作名
4、入险而脱
1、王孙满观师,他怎样看待出征的秦军?其 理由是什么? 秦军必败 理由: (1)(主观上)“轻而无礼”,“轻则 寡谋,无礼则脱”。 (2)(客观上)“入险地”。 2.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王孙满的看法与蹇叔的看法不谋而合,可作 为“蹇叔论战”的一个旁证。“尚幼”的王孙 满有如此见识,与年老却因被野心驱使而失去 判断力的秦穆公形成鲜明对照。
人物分析:
(三)弦高
郑商人弦高遇秦军采取了怎样的对策? 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对策:(1)“犒师”。扮作郑国使者去犒 劳秦军,暗示郑国早已获悉秦军偷袭的企图。 (2)“使遽告于郑”。派人立刻回 郑国报告敌情。
热爱国家、沉着机智、善于辞令
第六段描述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1)印证了蹇叔的论述:“师之所为, 郑必知之。” (2)表现郑国内部团结一致、上下齐心, 说明秦军偷袭郑国不会取得成功。
公辞焉
焉 余收尔骨焉
代词,代指蹇叔的意见
兼词,于此,在那里 语气助词 哪里
殽有二陵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硿硿焉
……的样子 的; 指这件事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之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主谓间取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到……去
人物分析:
(一)蹇叔
他判定秦师“必死是间”的根据是什么?他的话反 映了什么性格?
9、10段重点词句
使……劳 1、而以贪勤民 因为 2、天奉我也。奉不可失 送,给予;送的机会 祸患 3、纵敌,患生 放跑 4、其为死君乎 难道 发动 5、遽兴姜戎 立即
6、子墨衰绖,梁弘御戎 名作动,用墨染黑;驾御 7、遂墨以葬文公 名作动,穿黑色的丧服 8、晋于是始墨 在这时
人物分析:
(四)原轸 原轸是怎样驳倒对方观点的?从“原轸论 战”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从两个方面进行驳斥: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看,这一段在全篇中有 何作用?
内容:末段秦穆公终于悔悟,认识到蹇叔的 判断和分析是正确的,这就点明了秦国失败 的原因:贪暴轻狂必败,“知彼知己”方可 “百战不殆”,从而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结构:“秦伯哭师”与首段“蹇叔哭师”首 尾呼应,使全文浑为一体。
文言知识整理:
一.写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乡”同“向” 1、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堕”同“隳”,损害 2、堕军实而长寇仇。
秦晋殽之战
《左传》
关于《左传》
“传”是 解释经书 的文字。《左传》原 名 ,作者相传为 。 《左氏春秋》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一部记事详备 左丘明 完整的
编年 体史书,它与《 》 《 春秋公羊传 》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谷梁传
《曹刿论战》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写战争有怎样一个突 出的特点?
省略句,使(之) 11—13段重点词句
先轸反对释秦囚的“亡无日矣”的叹息是上段 中他与栾枝争论时那句话的进一步阐发? 是上段“纵敌,患生”的进一步阐发,说得 更激愤。
本段与上段反映了先轸怎样的性格?
先轸坚定地站在晋国的立场上,深刻认识 到放虎归山的危害性。他义愤填膺地感慨晋 “亡无日矣”,他忘了君臣之礼,直呼文嬴为 “妇人”,他先是“怒”,后是“唾”,他的 忠直之心、刚烈之性在上段力主击秦师时已经 表现得很明显,在这段怒斥纵囚的过程中更显 示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