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6张)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部编版_6-10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部编版_6-10

轻质隔墙板
②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 ③安徽、上海、广东、福建、
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一、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 教仁。
2.时间:1913年 3.过程: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反袁,发起“二次革命”;
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安徽、上海、广东、 福建、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 4.结果: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一、二次革命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三、护国战争 四、军阀割据
一、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
教仁。 2.时间: 3.过程:
4.结果: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 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引 起袁世凯的恐慌。1913年春, 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 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共24张PPT)
二次革命: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 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护国战争
1、背景: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2、经过: 目的:维护共和制度
主要人物: 蔡锷、李烈钧、唐继 尧
宣布独立的时间、地点: 1915年、云南昆明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孙德鹏《疲劳的颜色》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的果 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维 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又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推翻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但中国仍然处在军阀割 据混战的动乱之中。正如孙中山临终时所言:“革 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前言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二次革命
国民党成立: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 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 于 1912 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 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宋案”: 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遇刺身亡。这一 事件, 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索。
讲武堂三期学员、第一军第三支队长,后 来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朱德,在川 南最惨烈的棉花坡鏖战中,一连激战45个 日日夜夜,毫无间歇,赢得勇猛善战、忠 贞不渝的美誉。
(左)李曰垓、罗佩金、蔡锷、 殷承瓛、李烈钧
合作探究
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全国人民的反对。 3.袁世凯称帝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4.帝国主义对其失去信任。
军阀却是民国史上的一笔糊涂账。1912— 1928年,中国的1400多个大小军阀发动了140余次 地方性及省际战争。从袁世凯死去的1916年6月到 1928年6月,有六个人成为国家元首,组成25个以 上内阁。对此,李大钊的清算最是泼辣,他把当 时的政治生活比作“宰猪场式的政治”,而军阀 是吃人民“血肉骨头”的“文武豺狼”。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33张PPT)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33张PPT)

沪上,英士以弹丸之地,难以相抗。”
——林志元《杂稿·二次革命之检讨》
革命派力量涣散
材料二:战前,北洋政府陆军部直辖人数已经超过24万人,而革命党人实际控制
军队人数约为8万人。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
材料三: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地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产生 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世凯。 ——(英)葛雷《葛雷远东回忆录》
1913年3月,孙中山召集会议,发动二次革命 。
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
是——

湖口
二次革命形势图
不同北到洋两军个交月战,时南,方国民各党省缺国乏民统党一军指挥队,全只被有袁李军烈 打罪钧候独和,立垮名黄四的,严兴川地失令分的区败通别国人。 缉在 民 采孙 ,湖党取中 被口人观和也望山 迫南做态、 流京了度黄 亡组一。兴 海织些等 外抵抵被 。抗抗,;以稍而“晚其乱一余党些宣”时布
北洋 政府
是指中华民国前期(1912-1928年),以袁 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 位的中国中央政府。
民主
独裁
限制袁世凯专制,维护共和。
1912年宋教仁组成国民党,并在 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 。
今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 ;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 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破坏责任内阁制 ,建立独裁统治 。
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 1913年春,袁世
时,袁世凯竭力排斥革命党 凯为阻止国民党组
人。在袁世凯组织的政府中 织责任内阁,派人
,外交、内务、陆军、海军 、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课件(共28张PPT)

二 军阀割据混战
1、北洋军阀的分裂
袁世凯死 后,北洋军阀 很快分裂它们 为争夺北京中 央政权和各省 地盘展开激烈 角逐。
二 军阀割据
观察下图: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 并结合教材,完成下表。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 湖北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鲁、 闽
奉系 张作霖
东北三省
依靠国 家
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0月,国会选举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派出千名军警,谎称“公民团”,包围会场 进行逼选。前两轮投票后,袁世凯未获得当选的法 定票数。“公民团”就把住门口,不许议员回家吃 饭,大喊“今天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就休想 出会!”议员们被逼无奈,违心投票,袁世凯勉强 当选。公民团大呼“袁大总统万岁!”离开会场。 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北洋政府: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军阀割据
国民党:
一、二次革命
二、护国战争
对内:
反对:
对外:
维护:
总结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 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 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 裁,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又领导了(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推翻了袁( 世凯)的复辟帝制,但中国仍 然处在(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之中。正如孙中山 临终时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 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 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 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维 护民主共和制度。
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共29张PPT)
南京(黄兴); 安徽、广东等南方几省相继宣布独立; 结 果:遭到北洋军进攻,革命失败。
二 次 革 命 形 势 示 意 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 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 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府 袁世凯复 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的 辟帝制 黑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大部分内容
暗 统
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 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军阀割据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 混战,民不聊生。
随堂演练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C)
中日矛盾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依据材料,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 利影响?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 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课堂小结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北 二次革命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
2.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
二 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护 国 战 争 形 势 示 意 图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

材料一: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造成损失简表
指标
时间
损失
农户 1人91口4~锐1减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荒地
11经9911济44~~破11坏991188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军费
11战9911事46~~不11断991198
增加92万人 增加5000多万
2.危害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 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 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 争的动乱之中。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为“拯吾民”维护共和,革命党人展开了哪一斗争? 发动护国战争
贰 · 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
⑴导火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⑵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梁启超、蔡锷离京策划讨袁事宜 ⑶时间:1915年底—1916年6月 ⑷领导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⑸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材料二:据统计 , 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
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
。在军阀的烧杀劫掠之下,百业俱废,民生
凋敝,人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之中
……从1912年至1928年的17年间 , 内阁变
更了47次。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
场”。
——陈旭麓材《料近三代:中民国国社时会期的军新阀陈混代战谢列》表
1.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外: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图谋日本支持
⑴“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⑵影响:①极大地损害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 中日矛盾日益加剧; ②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 ③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等。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 2023-2024学年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部编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  2023-2024学年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部编版)

经过
1915年12月-1916年6月 护国战争
①开始: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 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护国战争爆发。
②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③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 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护国军部分的将领(右起:3蔡锷,4李烈钧)
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在 绝望中死去。
二次革命
背景
导火线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袁世凯背弃誓言, 破坏责任内阁制 刺杀宋教仁
1913年 孙中山、黄兴 被袁世凯镇压,失败。
袁世凯复辟帝制
为了实现皇帝梦,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采取了什么行动?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发布解
散国民党令,限令3天内解散国民党的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一会切。机两关天,里国赶民走党议籍员议之员多一竟律令驱国逐会出不

内 府总

阁 逼统

总清

理帝

大退
臣位
思考:通过袁世凯的早期活动,你看到怎样一个袁世凯?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清朝末年对北方沿海各省统称北洋。1901年袁世凯出任北 洋大臣,所建的新式陆军被称为北洋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 他为首的军事集团,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 被称为北洋政府。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经济: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生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政治:社会动荡,国家权益被大量出卖。
军阀割据
冯国璋和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奉系军阀 滇系军阀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桂系军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完美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完美版

护国战争
取消帝制, 发愤而死
讨论:为什么护国运动能取得成功?
材料 “袁势方盛, 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 明知无望, 然与其屈膝而生, 毋宁断头而 死。此次举义, 所争者非胜利, 乃中华民 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蔡民锷公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与同盟会合并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对此,李大钊的清算最是泼辣,他把当时的政治生活比作“宰猪场式的政治”,而军阀是吃人民“血肉骨头”的“文武豺狼”。
桂系(陆荣廷为首,英美)
耕地 1914—1918年 结果: 国民党力量涣散,被袁世凯镇压
军阀割据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造成的严重后果
减少2600多万亩
各军阀相互勾结,“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正如孙中山临终时所言: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材料二 “日本遂提出二十一条, 对项城压迫, 又买走 段祺瑞, 拆散项城(即袁世凯)之班底, 帝制遂失败。成 败主因, 实在国际而不在国内也。” --张伯驹
军阀割据
1.出现军阀割据的原因
①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分裂; ②帝国主义在华相互争夺, 扶植各自代理人。
袁世凯死后,产生以黎元洪为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段祺瑞为 国务总理的北京政权。(图为段祺瑞的内阁成员: 右起为曹汝霖、 刘冠雄、陆征祥、段祺瑞、钱能训、段芝贵、朱深、傅增湘)
3.军阀割据的影响
①政治上: ②外交上: ③军事上: ④经济上:
政局混乱 国家权益被大量出卖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动荡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
在目前中国这种狗咬狗的争斗中, 我们并不 偏爱谁, 对我们来说, 他们都一样……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5张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5张PPT)

美、英 美、英
五、军阀割据 4.影响:
①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给中国 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目前中国这种狗咬狗的争斗中,我们 并不偏爱谁,对我们来说,他们都一 样…… 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外交官马克穆利
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
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陆军人数和军费增大量增 加,说明军阀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军阀割据
袁世凯的皇帝梦为 败因:①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什么那么快就破灭
②孙中山等领导的护国讨袁
了?有何启示?
③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启示:违背民主共和历史潮流必败
四、护法运动(1917 7——1918 5) 1.原因:
①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②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象征,为维护共和
2.过程:
①1917年 广州开展护法运动 ②南北军阀达成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阀
政府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 段祺瑞出任总理,恢复“约法”, 张勋在1917年7月1日为溥仪复辟, 1917年7月初,张勋拥清废帝溥仪 复辟,孙中山极为愤怒,即偕廖 仲恺、朱执信、何香凝、章太炎 等人乘“海琛号”军舰从上海南 下,准备在南方组织武力讨伐
4.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1.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项城(袁世凯)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暴露。我当年曾发采取 共和通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中,亦再找 不出此等人物!所以论公,我宁死也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决 不多发一言。
• 根据材料一思考 ,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什——么段?祺瑞
• 孙中山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民众进行讨袁斗争,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18
16
(组阁政府,出任总理)
3想8 以重4金4 收买宋
教仁,遭到拒绝。
147 26
宋案 1913年3月20日夜
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年仅31岁
袁世凯已经意图颠覆 民主与共和,开始为自己的专 制与独裁不择手段。
1913年3月24日,孙中山从日本 回国,“如有两师兵力,当亲率问 罪”主张讨伐袁世凯,发起了著名 的“二次革命”。
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民众流离 失所,社会动荡; 战争不断,中国人 民带来深重灾难。
深度构建
北洋政府 的统治与 军阀割据
专制 共和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最终失败。
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护国战争
导火线:袁世凯称帝“中华帝国” 发动: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自主学习
阅读并勾画出: • 二次革命的背景、导火线、结果; •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二十一条”的主要内
容;护国战争的时间、结果; • 军阀割据时期的主要军阀和影响,并完成表格
自学检测
破坏责任内阁制 刺杀宋教仁 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废除《临时约法》 北洋军阀 表 黑暗统治 现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混战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4张PPT)2023_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14张PPT)2023_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袁世凯
பைடு நூலகம்
袁世凯
袁世凯复辟帝制
2、对外: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①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 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
让他国 ④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影响
1)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激发了中国人们的反日爱国斗争。 3)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4)中国与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中,与日本 的矛盾日渐加剧。 5)助长了日军军国主义气焰。
宋教仁(1882—1913)
湖南桃源人,1904年2月参与组织华 兴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任《民报》撰 述。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院总裁, 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任代理事 长。1913年被袁世凯派人刺死于上海。
二次革命
1913年,“宋案”发生后,以孙中山、 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 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而 发动的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 续,所以称为“二次革命”。但由于国民党 力量涣散,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观察下图: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 并结合教材,完成下表。
派系 直系 皖系
代表人物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控制区域
依靠国家
江苏、江西、湖北 英、美
皖、浙、鲁、闽

奉系 滇系 桂系 晋系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阎锡山
东北三省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山西
日 英、美 英、美

农户减少 耕地减少 荒地增加 陆军增加 军费增加
签订“二十一条”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 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 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18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18张ppt)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锟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为首)
皖系(段祺瑞为首)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 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 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 控制着云南、贵州
桂系(陆荣廷据材料,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大部分内容

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

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军阀割据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 连年混战,民不聊生。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 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课堂小结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二次革命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

袁世凯复 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辟帝制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 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三、护国战争
材料研读: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 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 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三.护国战争
1.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 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孙中山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孙中山为限制袁的权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 与军阀混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二十一条签字时 中日代表合影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专制的?
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列强与同的盟介会合入并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尊孔复古思潮(思想武器)
二次革命
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上海沪宁车站 的一声枪响,国民党党魁宋教仁遇刺身亡!宋 教仁是谁?又是谁杀了他?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孙中山
二次革命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
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与同盟会合并
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组党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材料 “已成为各省都督和国会议员的国 民党人,响应孙中山号令的更是寥若晨星。”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二次革命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材料一 “无论何方而先启衅端,是与 宋人教仁民将统为一共敌和党,、人国民民共进即会、视国民为公乱党、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与同盟会合并成国民党。-俨-然上第海一大商党。会致电二军 材料二 “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 (即袁世凯)即敢举兵征伐之。”
按历史学与家同盟张会合玉并法成国的民统党。计俨:然第以一党大党籍。 计,参议院
党籍可知者,国民党占全院的54.5%;众议院党籍
选举 可知者,国民党占全院的60.4%。国民党大获全胜

二次革命
思考:为什么孙中山等人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如何?
导火线:宋教仁被刺和善后大借款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与同盟会合并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陆荣廷
扶植势力
美国、英国 日本
日本 美国、英国
晋系
山西
阎锡山
日本
军阀割据
--《时报》1913年5月27日
袁世凯复辟帝制
试一试,填一填:
袁世凯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专制的?
1913年10月6日,强迫国会选举________。
1913年11月4日,下令_解__散__国__民__党_。
宋19教1仁4将年统1一月共1和0党日、,国解民共散进_国会__、会__国_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1914年5月1日,与颁同盟布会_合__并__成_国__民,党废。俨除然__第_一_。大党。
1914年12月,修改________,规定________,
指定________。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 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复辟帝制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一、切国民特公权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与同盟会合2并、成国进民一党。步俨然扩第大一大日党本。 在--蔡济民《书愤》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
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
题 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

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 义 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北洋军阀(后盾和基础)
袁世凯复辟帝制
宋教仁将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与同盟会合并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内阁制的虚位总统
1916年2月20日 美国 《芝加哥论坛图画周报》 《中国的皇帝——袁世凯》
集权化的终身制元首
护国战争
1.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 2.时间:1915——1916年 3. 过程: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宋教仁将统一共北和党上、讨国民袁共进;会不、国少民省公党份、宣共和布实独进会立、全,国脱联合离会袁5个政党,
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
---蔡锷
(左)李曰垓、罗佩金、蔡锷、 殷承瓛、李烈钧
军阀割据
袁世凯葬礼

军阀割据
填表并思考P53“材料研读”
派系
北 直系
洋 军
皖系
阀 奉系
西南 滇系 军阀
桂系
势力范围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
等省 东北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代表人物
冯国璋和曹坤 段祺瑞
张作霖、张学良 唐继尧
世凯与政同盟府会。合并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4.结果: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5.原因: 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护国战争 讨论:为什么护国运动能取得成功?
“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
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
宋而教生仁将,统一毋共宁和党断、头国民而共死进会。、此国民次公党举、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会5个政党, 义,所争者非与胜同盟利会,合并乃成中国民华党民。俨然第一大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