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新修改内容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十课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十课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③贯彻绿色理念,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④拓展金融投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需要坚持 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坚持协调发展 理念,促进乡村振兴,故选 C。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需要 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率,但不是减少干预,要 减少对市场的微观干预,加强科学调控,故舍去①。新 时代经济要培育新动能,保持中高速发展,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故舍去④。
4.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问题,大力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更好地推动人的 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把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三、开启新征程 在二○二○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础上,从二○二
问题导入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当前经济发 展应怎样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 化,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②经济发展要重 视质量和效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经济发展中要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例 1】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
转化要求我们
()
①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
市场在 资源配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激励创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供 置中起 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 决定性 长动力
作用
发展 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我国经济发 方式 展。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 转变 济可持续发展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 代的经济建设
基础整合 考点突破 易错点拨 热点聚焦
基础整合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基础梳理
基础梳理·网络构建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 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 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 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 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3.供给侧改革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 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 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 济质量优势。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 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济质量优势
实施 乡村 振兴 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 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 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 工作重中之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 10.2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 10.2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共31张PPT)

赖从美国进口芯片等元器件的中兴通讯来说,无疑是
一场灾难。
合作 探究
(1)从中兴事件看,中国的软肋是什么?
深扒现状:国产芯片自给率不足
合作 探究
(2)对此,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3、 怎样坚持新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发展 ①任务: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地位和作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③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 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 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要坚 持创新发展,就应该( ) 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③尽量多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 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该市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实惠? (2)该市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3、 怎样坚持新发展理念
(2)坚持协调发展 ①任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 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 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3、 怎样坚持新发展理念
(4)坚持开放发展 ①任务: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要求: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 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 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3、 怎样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共享发展

最新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超级精华通用版)

最新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超级精华通用版)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附历年高考试题+新教材修改)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1.价格变化的原因【设问模式】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答题模板】价值+供求+纸币发行量+市场的缺陷+国家经济政策【答题要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下降。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例(2017年高考全国2卷)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价)收购种植农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

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8分)答案:(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

(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2.稳定物价的措施【设问模式】谈谈政府如何稳定物价。

【答题模板】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答题要素】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精品】最新2018年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与生活》教师用书(362页)

【精品】最新2018年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与生活》教师用书(362页)
其次,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统领新教材的编写,使教材突出地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懂得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是分不开的,要立足现在,把握未来,了解我国未来20年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明确自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肩负的使命和应尽的责任。例如,第四单元专门设有“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集中体现了十六大、十七大的基本精神,简要介绍了我国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基础、经济目标和战略重点;第二单元在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展现了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2.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与初中学生相比较,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扩大,社会交往更加频繁,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高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定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愿意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难以完全独立地、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其思想活动和品德形成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新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在结构安排、观点阐述和材料选择上始终体现循循善诱,以求学生心悦诚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新教材的教与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同时,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力求在教材中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使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具体来说,教材的编写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为基础和指南,在编写中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生活领域应用学科知识、进行理性思考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的内在需要。同时,新教材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共44张PPT)
②坚持协调发展 ③坚持绿色发展 ④坚持开放发展
⑤坚持共享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 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 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建Leabharlann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二阶段:2035年-本世纪中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坚持新发展理念
①坚持创新发展
原因: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
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 基点。
要求: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历史性变革的表现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22/3/23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①消费水平根本上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我国 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必然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解决
②坚持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性。
③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 式。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B.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⑴.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⑵.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 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2018年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修改内容

2018年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修改内容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编教内容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时代的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一框)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

1%。

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贡献率从54.9%提高到58.8%。

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城镇化率从52。

6%提高到58.5%。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公里增加到2.5万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从9,6万公里增加到13.6万公里。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

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

出境旅游人次从8300万增加到1。

3亿。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历史性变革(第一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最新]高中经济生活教材目录

[最新]高中经济生活教材目录

高中经济生活教材目录高中政治目录(人教必修政治课本目录)分为必修1-4,选修1-6全部内容目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文综之家 生产与经济制度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国家财政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扉页版权页编委会致同学们目录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瞓r />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文综之家 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1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专题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2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 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4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走向未来专题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1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2 “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3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专题三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3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1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 社会主义的本质专题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前进1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 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综合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后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2 经济学常识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 斯密的理论贡献2 斯密的政策主张3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4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4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于主要模式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1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2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3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4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2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记谨向为本书提供照片的单位和人士致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3 国家和国际组织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1 国家的本质2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3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4 国际组织概观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1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2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3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4 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1 美国的联邦制2 美国的两党3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4 美国的利益集团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2 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4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2 中国与联合国3 走进世界贸易组织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5 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4 科学思维常识专题一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1 探究思维奥秘2 学会科学思维专题二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1 思维需要逻辑2 准确把握概念3 恰当运用简单判断4 学会运用符合判断5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上)6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下)7 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8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1 思维应该辩证2 学会分析综合3 领会思维具体4 推动认识发展专题四结合实践善于创新1 思维力求创新2 运用发散思维3 驾驭聚合思维4 善用逆向思维5 把握直觉、想象和灵感6 鸟瞰思维研究后记谨向为本书提供图片的单位和人士致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2 积极维护人身权3 依法行使财产权4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5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 走近合同2 订立合同有学问3 言而有信守合同4 违约与违约责任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1 通往就业之路2 就业维权之道3 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专题五家庭与婚姻1 构建和睦家庭2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3 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专题六法律救济1 不打官司解决纠纷2 心中有数打官司3 诉讼的基本程序4 用证据说话5 律师面面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6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专题一公民道德建设1 学会做人道德为先2 继往开来综合创新3 社会主义荣辱观4 “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1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2 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4 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专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1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2 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3 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4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专题四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1 科技发展:锋利的双刃剑2 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3 网络的伦理困惑4 科技事业与人类福祉专题五对环境的伦理关怀1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2 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3 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后记。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③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4、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3、货币的职能①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形式: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纸币无价值)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经济衰退)6、电子货币:通过电子化方式支付的货币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课标教材》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课标教材》 新人教版必修1

目录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信用工具和外汇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4影响价格的因素4价格变动的影响6第三课多彩的消费7消费及其类型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8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9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10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0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2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3经营公司13新时代的劳动者16第六课投资的选择17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7股票、债券和保险19综合探究走创业之路20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2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3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24财政收入与支出24财政的巨大作用26第九课征税和纳税27税收及其种类27依法纳税29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30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31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1市场配置资源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3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3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34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35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37面对经济全球化37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38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392019-2020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课标教材》新人教版必修1【知识点名称】(一)(人教K)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知识点名称】【课标内容对照(含选修)】(二)【版本对照(含选修)】【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重难点知识】【内容知识概述】【教学建议】【课型安排】【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课时,每框。

【知识点讲解】(三)相关疑难问题解答2.3.4.自我测评及参考答案非选择题六,教学资源链接教学评价建议(人教K)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名称】【课标内容对照(含选修)】(二)【版本对照(含选修)】【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重难点知识】【内容知识概述】【教学建议】(二)【课型安排】【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点讲解】(人教K)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 (2012山西太原五校联考)某镇政府认为“小康不 小康,关键看住房”,于是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 新农村”。这一认识和做法( ) • A、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 • 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C、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 D、坚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 • 【解析】该镇政府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 ,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对新农村建 设的曲解,其最终结果将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违背了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阻碍了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进程。
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 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对待。这 告诉我们( )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 实现 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 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 扶持与帮助 【解析】全面小康的目标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故A项错误; B项观点不符合实际;D项观点错误,主要靠自己努力。部分 地区和人群实现全面小康的困难,正体现出建设的不平衡性。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概览 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 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经济建设 ①全面小康的目标 ②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又好又快、科学发 展 ①科学发展观 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科学 发展观,又好又快发展,经常与宏观 调控相结合。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在高考中地位一般,掌握基础知识即 可。 2.从试题类型上看:小康社会的经 济目标多考查选择题。又好又快、科 学发展,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 重点。科学发展观时常以选择题的形 式考查其含义,又好又快发展多以材 料题的形式考查,并与企业经营、宏 观调控、对外开放等结合起来。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课 第二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十课 第二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0-
第二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内容 解决问题
要求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绿色 发展
人与自 然和谐 共生
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 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
-17-
第二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解惑提高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 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 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以上几个体 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 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6-
第二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判断正误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 的第一动力,是发展的基点。( )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选择。( ) (3)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 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 (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问题,必须始终把 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 提示(1)× (2)√ (3)√ (4)×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十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十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十课教案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章概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有什么优缺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掌握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本课分为 2 个框题:一、市场配置资源;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课标基本要求:阐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典型实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新课程学习10.1市场配置资源【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2、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市场配置优缺点,以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人类的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是固定的还是经常变动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经常变动的。

教师引导:那么,用于生产产品所需要的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也是不一样的,经常变动的。

况且,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要满足人们不断变动的生产、生活需要,必须对资源的分配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课件:第十课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课件:第十课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议一议] 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提示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经济可 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 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 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 的历史方位。 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 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 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 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 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 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 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 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 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2.所谓发展不平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①从区域发展上 看,有的地方快一些,有的地方慢一些,生产力布局还不平衡,如城市 和乡村,东部和西部。②从发展各领域来看,既有达到甚至引领世 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力,又有大量传统的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既存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群众就 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和生 态文明建设领域还有不少明显的“短板”。③从发展成果的共享看, 不同群体之间也存在不平衡,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贫富差距 比较明显。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 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要求: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 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近年来高考主要考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课教材 变化比较大,在备考中尤其要重点关注“坚持新发展 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两个内容。 图表类试题较多,多为意义类和措施类试题,结合国 家宏观政策考查资源节约、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等知识。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
概念。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 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与实体经济相比,
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
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四个方面。 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 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 等。"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新发展理念?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斗》 十九大,习近平,2017年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及不足;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用XXX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3.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人心。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水平。

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先来学习第一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正确区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难点)2.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重点)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目标分别有哪些?2.如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略)进行新课:1、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编教内容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时代的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一框)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1%。

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贡献率从54.9%提高到58.8%。

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

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9000公里增加到2.5万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从9,6万公里增加到13.6万公里。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

出境旅游人次从8300万增加到1.3亿。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历史性变革(第一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树立并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多个省份陆续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培育加快绿色发展新动能,开辟实现绿色惠民新路径。

优化能源结构。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加6.3个百分点。

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森林面积增加1.63亿亩,啥话徒弟面积年均缩减近2000平方公里。

我国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谈谈生态环境改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第二目)周末,小凡和家人一起观看党的十九大新闻专题片,为国“点赞”的同时,大家就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展开了讨论。

图中文字描述:我要更加努力,争取进入好学校,更好地发展自己。

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幸福是我们的责任,如果收入更高、居住条件更舒适、环境更优美,那就更好啦!上了年纪,希望就医更方便一些,医疗水平更高一些。

结合材料,了解周围的人对美好生活有哪些需要,分析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图文描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丽城乡——更优美环境的需要教育均衡——更优质教育的需要电商扶贫——更好工作和收入的需要家庭医生——更高水平医疗的需要阅读空间——更多文化生活的需要棚户区改造——更舒适居住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开启新征程(第三目)图文描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请你畅想:在新时代,如何把自己的职业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二框)坚持新发展理念(第一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难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和一些领域的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

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结合我国面临的发展难题,谈谈转变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材料一:2012—2017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

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000多户增加到1.6万多户。

材料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只能绿色制造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能源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只会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健康技术、现代服务技术和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等。

(1)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以“科技创新生活”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材料和自身发展,谈谈青年人如何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某市有三个“看不见”:站在江边看不见江——塔吊林立、货轮密布,辨不清水与岸;出了城市看不见农村——道路宽敞,别墅成片,分不出城与乡;工业区利看不见浓烟和排污口——循环经济使副食品被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这三个“看不见”体现的是该市人民“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是该市人民对发展的全面理解。

(1)该市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哪些实惠?(2)该市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名词点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料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就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相关链接:河北塞罕坝林场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地”的荒漠地上艰苦奋斗、敢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临海的人间奇迹,营造出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将当地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目前的80%,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