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经济生活第十课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第十课复习课件

经济生活第十课复习课件
D.①④
提示3:要注意科学发展观在主观性试题中的统领和 贯穿作用。它主要存在于三类情况中:
体现类——“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原因类——“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措施类——“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另外,还需注意对科学发展观的考查一般采取大热点、 小切入的方式。
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矫正训练 2 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
( B)
①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③使所有
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易错点 3】 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强调 “量”,经济发展不仅强高“量”,更注重“质”,片面强调经济 增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矫正训练 3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必须贯彻落实科
3、总体小康社会的不足:
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 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 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 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 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 待提高。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 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 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 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三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 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 要求。

《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
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 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 A. 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 B. 不均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 C. 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D. 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3)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万多亿元,其中 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 10%。 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③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④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创新
发展动力
协调
发展不平衡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 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 展的整体性。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绿色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 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发展内外联动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 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 系。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人教版必修1

《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标与教学要求内容目标: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提示与建议:市场能指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

讨论: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二、教材梳理1、知识结构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与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常见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调节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市场规则的内容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建设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市场配置资源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市场调节的弊端盲目性滞后性2、知识要点填空:(一)、市场调节(1)、资源配置及其手段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资源配置主要有和两种手段。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靠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2)、市场经济①市场经济的含义:在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等来进行。

价值规律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理、高效。

(二)、市场秩序(1)、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应有相应的,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来维护。

只有具备、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市场规则①市场规则的形式: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行业法规:如《企业诚信经营自律守则》市场道德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必须、、、等。

②市场规则的内容:(3)、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措施——加强建设(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①不能调节的领域②不让调节的领域(2)、市场调节的弊端①市场调节具有性。

②市场调节具有性。

③市场调节具有性。

3、解疑释难(1)、市场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的。

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者是以牟利为目的的经济主体,而价格是灵敏的市场信号,反映供求关系。

生产经营者通过观察价格了解市场供求行情,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使劳动力和生产活动由供过于求的行业流入供不应求的行业,实现不同行业间的合理配置。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十课课件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十课课件

高考考点展示: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知 识、主题主线的知识
2017/12/24
考情预测和定位分析
1、近三年考查的主要知识点:科学发展观、围绕主题抓住 主线的措施。(考得特多!)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框题一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政府有定力 市场有活力
2016年8月1日 12:12:18来源: 广州日报
今年上半年,多位中央经济部门部长级官员对广州展开密集调研, 他们给出的评价汇成一句话就是:“政府有定力、市场有活 力。” 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
2、从试题类型看,主观题比重较高(措施类、意义类), 命题多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各地落实科学发 展观、促进科学发展(主题、主线)的措施为背景,考查学 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3、关注热点:结合十八届五中会精神、“十三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联系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生态文明)、 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提高幸福感等热点问题以 及相应的政策措施,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主线主题发展 的措施。
“十三五”规划建议新提法:决胜全面小康 (图 )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 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 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 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编教材内容《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编教材内容《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时代的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一框)历史性变革(第一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第二目)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经济生活第十课复习课件

经济生活第十课复习课件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区 别 标 准 全面 程度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较高标准,人均GDP超 低标准,人均GDP只 有800多美元(低水平) 过3000美元(更加殷实、 宽裕)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 康,不全面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 距、城乡差距、工农 差距较大,部分地区 尚未达到 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 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 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 生活环境改善等,实现社会 全面进步 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 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考点三、科学发展观
1、是什么?(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 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为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重要性: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 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 大战略思想。 (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必要性: 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 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 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 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 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
1、总体小康的表现 (1)微观上: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 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
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

经济生活第十课 主要知识点整理

经济生活第十课 主要知识点整理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调节(1)劳动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 +人才、文化、水、土地、旅游等都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2)资源的特点:具有稀缺性、有限性。

(要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3)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4)市场经济含义+优越性P79:--运用:为什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5)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不能让、不能靠2)存在着固有的弊端---3性A.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不当行为、两极分化B.盲目性: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一哄而退)C.滞后性:闻价而行→事后调节危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

-----辨证的看待市场经济3)运用:选择题---区分3性主观题2种情况A:国家行为的原因;表述:不是、存在…弊端、危害、弥补、必须B:不良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表述:市场调节存在…弊端导致做选择题时就不能强调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二、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政府行为)(1)为什么1)市场调节有问题;2)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3)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2)含义:①宏观调控==宏观、间接≠微观、直接②主体---国家:政府、央行、国家机关≠企业、社会团体;(3)主要目标:4个(记准、会用)选择题(区分)主观题表述:…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所以….(4)手段:3个1)区分3手段:A.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调整经济利益调节经济活动。

经济政策--价格政策、财政政策(税收)、货币政策(利率、信贷、汇率)、产业政策、分配政策、扶贫政策、土地政策。

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

***经济杠杆能起调节作用的根因: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利益B.法律手段: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调节经济活动。

经济生活第十课知识梳理

经济生活第十课知识梳理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取得的伟大成就)①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

②宏观上: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

总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2、我国总体小康水平的不足(特点)我国已达到总体小康,但这种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特点: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平衡(2)目标:(教材第86页第二自然段。

了解)(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从经济建设方面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进展,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GDP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二、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二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二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8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具体要求:①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②促进各方协调,促进生生协调、上经协调。 ③开拓“三生”文明发展道路。
2018/1/10
9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18/1/10
10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 现实问题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树立并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
2018/1/10
12
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 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 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 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 有1~2美圆;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防止服装贸易总额的2 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 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 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以来进口。我国企业不得 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 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请问以上材料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
2018/1/10
1
中国能耗高,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 倍、印度的1.65倍。 GDP增长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量却增长40多 倍。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模式可谓举世无双,假设 GDP再增长50倍,就必须消耗200倍的资源。按中国 目前的消耗量,整个地球都不够中国消耗。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道路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 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 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 16 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经济生活第十、十一课修改的部分

经济生活第十、十一课修改的部分

经济生活第十、十一课修改的部分第十课第一段,不变。

第二段,不变第三段,删除,改为:但是。

这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艰苦奋斗。

第四段,删除第五段,删除第六段,不变第七段,党的十八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其中有以下几项要求。

第八段,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第九段,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共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第十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十一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十二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第十三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最为核心立场。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归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第十四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2018新教材经济生活第十课

2018新教材经济生活第十课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时代的新征程,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一框)历史性变革(第一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第二目)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经济生活》第十课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十课知识点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它有哪些基本手段?原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2、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3、良好的市场秩序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市场交易原则?①自愿(违反:强买强卖、搭售);②平等;③公平(违反:缺斤短两等);④诚实守信4、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以法律规范、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以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内容,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①国家角度: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社会角度: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③个人角度: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5、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弊端)?①自发性: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必然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宏观调控实施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和主要手段分别是什么?原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经济生活第十课

经济生活第十课
复习提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基本特征 2、宏观调控的原因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
自主探究:
1、经济建设为什么要贯彻 科学发展观?如何贯彻科学 发展观?(或说科学发展观 的内涵)
2、这一漫画说明了 我们的小康是—— 的小康,体现了科 学发展观的基本要 求中的什么内容? 体现了哪个统筹?
坚持一条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一个方针—— 扩大内需方针(消费反作用)
促进三个转变——
投资、出口 主要依靠第二 粗放型经营 三驾马车 三大产业协同 集约型经营
拓展引申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 路。
(一)国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观 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运用市场调节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 政手段来实施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优 化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用科技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 (三)公民:应树立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 费。
西藏 138
人均收入(元) 13562
37304
2865
5302
请问上述材料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 进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4、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 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把水利工作摆上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 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家和公民的角度 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不少 于3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目:开启新征程
畅想未来—— 2020年的你会在干什么? 2021年的你会在干什么? 2035年的你会在干什么? 2049年的你会在干什么? 2050年之后的你会在干什么?
第三目:开启新征程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
2050年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目:开启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①到建党100年时
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加进步、文 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 康社会。
②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基本实现观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基础: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感谢您的聆听!
巩固新知
1、下列属于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是( )
A、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
B、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C、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D、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解析] A项属于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符合题意。BD两项属于人民生活不断 改善取得的重大成就,C项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准确把握两个“没有变”
(1)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准确把握两个“没有变”
(2)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第二目: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指出: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 新的历史方位。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一个阶段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开启新征程
第二个阶段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结语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经过近70年奋斗,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茁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新发展理念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经济生活》第十课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 进入新时代
讨论:说说你感受到、了解到的历史性变革。
塞罕坝林场
港珠澳大桥
第二目: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第二目: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怎么办)
①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②坚持“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现代 化强国而奋斗。
巩固新知
2、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奋斗目标进军。这说明(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实现现代化为基础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实现现代化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征程的第一阶段 )
巩固新知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社会 发展目标。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①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②限制工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③推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注重社会效益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对工业应该调整和优化,而不是限制,排除②。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没 有直接关系,排除③。①④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选A项。
成长,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 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 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 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 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第二目: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思考:说说你心中的美好生活,新 时代下人们对美好生活都有哪些需 求呢?
第二目: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 需要
不平衡
不充分
虽然已取得 一定的阶段 性成果,但 仍需发展。
民主、法治、 城乡差距、 公平、正义、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收入差距、 安全、环境、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环境污染、 教育…… 阶层差距、
第三目:开启新征程
2020—2035年 第一阶段 基本实现现代化
两个阶段
2035—本世纪中叶
第二阶段 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课堂小结
①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中 国 经 济 发 展 进 入 新 时 代
历史性变革
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③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新时代的社 会主要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