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成语故事【十篇】
二年级成语故事
![二年级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3c1dd7d998fcc22bdd10d7f.png)
1.朝三暮四传说宋国养猴人狙公养了很多猴子,猴子能够完全听懂他的话,他对猴子的生活习性与语言也完全了解,由于家境开始不济,就想限制猴子的食量,他对猴子说以后的栗子一律是“朝三暮四”,猴子不同意,就改口说“朝四暮三”,猴子满意。
【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近义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见异思迁【相反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2.一箭双雕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
具有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北周的国王为子安定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人,决定把一位公主嫁给突玉摄图。
为了安全起见,派长孙晟率领一批将士护送公主前往突厥。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
摄图大摆酒宴。
宴请长孙晟。
酒过三巡,按照实晟人的习惯要比武助兴。
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线。
只听得“格勒勒”—声,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
“好!”大家齐声喝采。
从此摄图对长孙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经常让他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
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
他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一枝箭就够了!”长孙晟边说边接过箭,策马驰去。
他搭上箭,拉开弓,对准两只厥打得难分难解的大雕。
“嗖”的一声,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
释义: “雕”,一种凶猛的大鸟。
发一枚箭就射中两只大鸟。
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3.老马识途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
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二年级课外成语故事
![二年级课外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6bb8e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5.png)
二年级课外成语故事二年级课外成语故事(20篇)画龙点睛XXX(you)是XXX著名的画师。
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
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
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XXX这是为什么。
XXX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
”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XXX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
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原形容XXX画家XXX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一叶障目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他读了《淮南子》,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便真的去寻找。
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居然发现一片隐蔽着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
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和许多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
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
”后来,因为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哄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
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
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
县官当堂审问,XXX诉说了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没有治罪。
1一叶障目: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天衣无缝古时候,有一个叫XXX的年青人,他的长相很英俊,而且也很有才华。
有一个夏天的夜晚,他在院子里的树下乘凉,忽然间迎面吹来一阵凉风,凉风中并且带有一股香气。
他抬起头四处寻找,看见了一位美丽的仙女正从天上慢慢飘落下来。
XXX很惊讶,于是就问这位仙女:“请问姑娘是什么人,到这里来做甚么?”仙女回答:“我是天上的织女,想到凡间游玩一下。
二年级成语故事
![二年级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7d10f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b.png)
二年级成语故事一、推波助澜。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非常喜欢帮助别人。
有一天,他在学校里看到一个同学摔倒了,他立刻跑过去扶起了那个同学,并且帮他擦干净了衣服。
这件事情让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感动,他们纷纷表扬小明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二、画蛇添足。
小明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有时候他也会犯一些错误。
有一次,他在做作业的时候,题目要求画一条蛇,可是他画完之后觉得不够好,就在蛇的身体上再加了一些线条。
结果,蛇变得很奇怪,看起来不像蛇了。
这件事情让小明明白了“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后他就不再做无用功了。
三、亡羊补牢。
有一天,小明的妈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有一个农夫,他的羊圈被狼偷袭了一次,他没有及时修补,结果第二次狼又来偷袭,这次他才赶紧修补了羊圈。
小明听完故事之后,明白了“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他学会了做事要及时,不能等到出了大问题才来后悔。
四、守株待兔。
小明的爷爷告诉他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农夫在田里辛苦劳作了很久,可是他却总是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只兔子撞到树上,结果每天都在树下等待,却从来没有等到。
小明听完之后,明白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他知道了不能只靠等待,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
五、杞人忧天。
有一次,小明的妈妈生病了,他非常担心。
他整天都在家里忧心忡忡,不敢出去玩,生怕妈妈的病会越来越严重。
后来,他的妈妈告诉他,自己只是感冒而已,不用太担心。
小明听了妈妈的话,才明白了“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意思,以后他学会了要冷静分析,不要杞人忧天。
六、画龙点睛。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画家,他经常在家里画画。
有一次,小明看到他的爸爸在画一条龙,画得很好看,但是缺少了一点点点睛。
小明的爸爸告诉他,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故事,他解释道,“画龙点睛”就是说在最后一笔上下功夫,使整件事情更加完美。
听完爸爸的解释,小明明白了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后他也会在做事情的时候,尽量做到画龙点睛。
七、金玉满堂。
小明的家里有很多书籍和文具,他的房间里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36042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1.png)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篇一】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墨守成规的典故:故事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
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
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
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
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起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
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
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
”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实行表演。
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
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道:“我有办法对付你,但是我不说。
”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对付我,但是我也不说。
”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
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
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
他哪里知道我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
”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说:“好了,我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因为墨子善守,后来就把牢守称为“墨守”。
墨守成规的启示: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篇二】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拾人牙慧的典故: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聪颖健谈,颇受殷浩喜爱。
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一直跟随在他身边。
有一次,殷浩见康伯正在向别人发表言论,便仔细旁听,结果发现他所讲的,完全是套用抄袭自己的只言片语,没有融入个人的见解,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便对旁人说:“康伯连我的牙慧都没有捡到,就自以为了不起了,这真不应该啊!”拾人牙慧的启示: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而不假思索,不但无法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更不能融会贯通。
二年级成语故事【六篇】
![二年级成语故事【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d38f7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0.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年级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狐假虎威】⽼虎抓住⼀只狐狸,准备吃掉它。
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见⽼虎不信,狐狸⼜说:“你跟着我到森林⾥⾛⼀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
”由于有⽼虎在⾝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
⽼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
[提⽰]⽐喻依仗他⼈们的威势欺压⼈们。
【车⽔马龙】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
太后知道后,表⽰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们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
我曾经看见很多⼈们去他们那⾥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马如游龙。
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提⽰]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半途⽽废】 东汉时,乐⽺⼦外出求学。
过了⼀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
他的妻⼦⼀见到丈夫就⽤⼑割断织机上的绢帛。
乐⽺⼦觉得⼗分奇怪,他妻⼦说:“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样。
”乐⽺⼦深受震动,⼜重新回去读书。
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停⽌。
[提⽰]⽐喻做事中途停⽌,不能坚持到底。
【⼋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投⼀样东西到海⾥,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在⽔⾯过海;韩湘⼦以花篮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的萧、拍板、纸驴、⿎、⽟版、⽵罩投到海⾥,站在上⾯逐浪⽽过。
⼋位神仙都靠⾃⼰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提⽰]⽐喻各有⼀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
⼀般连⽤。
【鹤⽴鸡群】 草地上有⼀群鸡。
其中⼀只⼤公鸡,夸耀⾃⼰强壮,⽻⽑⾦黄亮丽,最为出众。
另⼀只芦花⼤公鸡不以为然,说⾃⼰打起鸣来,声⾳嘹亮,才是秀的。
就在他们互不服⽓,要打起来的时候,⼀只仙鹤突然从天⽽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了。
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看的成语故事
![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看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e43f3f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a.png)
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看的成语故事1. 青出于蓝的故事2. 掩耳盗铃的故事3. 杞人忧天的故事4. 狐假虎威的故事5. 守株待兔的故事6. 因噎废食的故事7. 走投无路的故事8. 井底之蛙的故事9. 金蝉脱壳的故事10.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1. 青出于蓝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新的光辉会被旧的光辉所超越。
比如说,一个学生从一位优秀的老师学习,他能够通过学习成为比老师更出色的人。
这个成语的故事通常涉及一个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其中学生以其学问和技能超越了老师。
一个例子是孔子和他的学生曾子,因为曾子的才智和努力,他超越了孔子并成为其潜在的继承人。
2. 掩耳盗铃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盲目的固执错误的行为,这些行为无法解决问题。
这个成语的故事通常涉及一个庄严的人被欺骗,并继续进行错误的行为,尽管他清楚这些行为不可能成功。
一个例子是一个聋子偷走一个钟表,然后掩耳不听钟声,认为这样就能避免暴露他的偷窃行为。
3. 杞人忧天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毫无根据地担心问题,这些问题不可能发生。
这个成语的故事通常涉及一个杞人用奇怪的行为招致别人的注意,然后解释说他在担心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例子是一个杞人以为天要塌下来,然后他坐在家里啃干辣椒,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他被压垮。
4. 狐假虎威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或团体把自己的力量虚张声势并用来吓唬他人。
这个成语的典故通常涉及一只狐狸蒙骗了一只老虎并以此获得了控制其他动物的权力。
一个例子是一个品德堂堂的人被一个拳击手威胁,然后这个打手逃离,这个品德堂堂的人变得声名狼藉。
5. 守株待兔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等待运气来改变结果。
通常这个成语的故事涉及一个农民,他坐在一棵树下等待兔子被困在树洞里,然后他就可以捕捉它。
这个故事通常用来批评人们停滞不前且守株待兔的行为。
6. 因噎废食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要无谓地停滞不前,因为害怕错误而不敢继续前行。
通常,这个成语的故事涉及一个饥饿的人抓住食物,但因为觉得食物有缺陷而不敢食用。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0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2f070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8.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整理的《⼆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商⼈,专门卖珠宝的,有⼀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名贵的⽊料,造成许多⼩盒⼦,把盒⼦雕刻装饰得⾮常精致美观,使盒⼦会发出⼀种⾹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
有⼀个郑国⼈,看见装宝珠的盒⼦既精致⼜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个,打开盒⼦,把⾥⾯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 仙⼈指路 仙⼈指路位于云⾕寺⾄⽪篷路⼝。
⼀怪⽯屹⽴峰巅,其状似⾝着道袍的仙⼈,他⼀⼿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篷之路,故名“仙⼈指路⽯”,⼜名“仙⼈指路峰”。
它之所以颇负盛名,不仅仅在于外形酷似,⽽且因为有⼀段对世⼈颇有启发作⽤的。
相传很早以前,有⼀位两岁能⽂、四岁会武的神童,只因后来科场失意,擂台负伤,改⾏经商后⼜把⽼本蚀光,在⾛投⽆路时就奔赴黄⼭来寻师访仙。
哪知跑遍了千峰万壑,连⼀个药农、樵夫的踪影也没见到。
⼲粮吃光了就吞野果,⾐服穿烂了就披树⽪、树叶。
渐渐地变得⾻瘦如柴,⼀天终于昏倒路旁,奄奄⼀息。
不知过了多久,来了⼀位⾝背蔑篓,脚着⼭袜芒鞋的⽼⼈,把神童救醒过来,问明情况后,⽼⼈哈哈⼀笑说:“你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哪⾥有什么神仙,你快回家去找个⼒⽓活⼲⼲,免得把⼀条命丢在这荒⼭野岭⽩⽩喂了豺狼虎豹。
”说完还送些野果给神童路上吃。
神童⼼想⽼⼈的话是对的,就千恩万谢地辞别了⽼⼈。
没⾛多远,猛⼀下醒悟过来:“我跑遍全⼭连个⼈影也没见过,那⽼汉分明就是仙⼈。
”他回头就追,追上⽼⼈后就双膝跪地,苦苦哀求⽼⼈给指引⼀条成仙得道之路。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5d51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c.png)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1.亡羊补牢故事:小明养了一只羊,不小心没关好羊圈的门,结果羊跑出去了。
第二天,小明找到了羊,但是羊被狼吃了一只腿。
小明感到非常后悔,他找来了兽医给羊治疗并让它养好。
从此以后,小明再也不敢懈怠了,时刻维护好羊圈,确保羊的安全。
道理:对于自己的错误要及时改正和补救,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才后悔。
2.守株待兔故事:农夫李四看到田地里有只兔子经常跑过,于是他就守在田地旁边的一株树旁边等兔子撞树自残,直到有一天,愚蠢的李四仍然守在树旁边等兔子,然而兔子并没有撞树,最终李四只得到了一个无所作为的结果。
道理:只靠侥幸心理或者等待他人的失败来取得成功是愚蠢的,应该积极主动出击,努力奋斗。
3.杯弓蛇影故事:小明晚上经常听到屋外的声音,把自己吓得不敢睡觉。
于是,他决定换一间房间住,结果还是听到了一样的声音。
原来,这只是因为屋外的树在风中发出的摩擦声,小明误以为是蛇的声音。
道理:不要过多猜测和想象,以免陷入自己无法解脱的虚幻中。
4.鸡飞蛋打故事:小红去摘采农田里成熟的蔬菜。
摘菜的过程中,她不慎踩断了一颗鸡蛋,这让她心痛不已,因为她知道这颗蛋是一家人晚饭的食材。
从此以后,她学会了更加小心翼翼地处理事物,不让自己的大意影响他人。
道理: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
5.画饼充饥故事:小杰一天没吃东西,肚子非常饿。
他把一张白纸当成饼干,画上了美味的食物,然后把它吃了。
尽管肚子里没有真正填饱,但小杰通过这种方式暂时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得到了慰藉。
道理:该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努力,画饼充饥只是一种短暂的安慰,不能维持生活的需要。
6.心有余而力不足故事:小明在网球队参加比赛,左右太长时间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导致他的体力并不足以支撑住整场比赛。
最终,他败下阵来。
小明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心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技能。
道理:光有意愿是不够的,还需要付诸实际行动,并做好充分准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十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a0025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4.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整理的《⼆年级⼩学⽣成语故事⼗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成语故事 胸有成⽵ 北宋画家⽂同,字与可。
他画的⽵⼦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登门求画。
⽂同画⽵的妙诀在哪⾥呢?原来,⽂同在⾃⼰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论春夏秋冬,阴睛风⾬,他经常去⽵林观察⽵⼦的⽣长变化情况,琢磨⽵枝的长短粗细,叶⼦的形态、颜⾊,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积⽉累,⽵⼦在不同季节、不同天⽓、不同时⾠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站,平⽇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刻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他都显得⾮常从容⾃信,画出的⽵⼦,⽆不逼真传神。
当⼈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中琢磨成熟的⽵⼦画下来罢了。
” 有位青年想学画⽵,得知诗⼈晁补之对⽂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
晃补之写了⼀⾸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胸中有成⽵。
” 2.⼆年级⼩学⽣成语故事 千载难逢 唐代的⽂学家韩愈,⼩时候就成为孤⼉由他的嫂⼦抚养。
他刻苦⾃学。
年轻时代就博览群书,在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矗35岁到京城,担任国⼦监博⼠,后来⼜被提升为刑部侍郎。
当时佛教盛⾏,连唐宪宗也很祟尚佛教。
他听说有所寺院⾥安放着⼀块佛祖释迎牟尼的遗⾻,便准备兴师动众,把它迎进宫⾥礼拜。
韩愈对此很反感,写了⼀篇《谏迎佛⾻表》加以反对。
其中提到,佛教传⼈中国后,帝王在位时间都不长;想拜佛求保佑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
唐宪宗看了这表。
⼗分恼怒,认为韩愈不只是故意与⾃⼰作对,⽽且⽤历史来影射⾃⼰活不长。
为此,要将韩愈处死,亏得宰相为他说情,才改为贬职,到潮州任刺史。
唐朝中期,中央统治权⼒⽇益削弱。
宪宗执政后,改⾰了前朝的⼀些弊政,因此中央政权的统治有所加强。
成语故事二年级
![成语故事二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c9f8a9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b.png)
成语故事二年级一、走马观花。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非常喜欢走出家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每当他有空闲的时候,他就会带着他的望远镜去山上,坐在高处,远远地观察四周的景色。
他喜欢看远处的山峦、树木和小河,也喜欢观察近处的花草和昆虫。
他总是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希望自己能够看到更多、更美丽的事物。
二、画蛇添足。
小明有一个擅长画画的朋友,他的画技非常出色。
有一天,小明看到他正在画一条蛇,画得栩栩如生,非常逼真。
但是,当小明建议他再画上几条腿的时候,他的朋友却不愿意听从。
小明问他为什么不愿意画上几条腿,他的朋友说,“画蛇添足,多余的东西反而会破坏原本的美感。
”小明听后恍然大悟,明白了画蛇添足的道理。
三、守株待兔。
有一天,小明在田野里看到一位农夫正在埋头劳作,他好奇地问农夫在做什么。
农夫说他在等待兔子自己跳到他的怀里。
小明觉得这个农夫有些奇怪,他不明白为什么农夫不去主动追逐兔子,而是选择守株待兔。
后来,小明明白了,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等待运气降临,而不愿意主动去争取。
四、画龙点睛。
小明的爷爷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老人,他经常给小明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他告诉小明一个叫做“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画家画了一条龙,但是觉得画龙缺少了点什么,于是在龙的眼睛上点了一下,龙就活了过来。
小明听后感到非常惊讶,他明白了画龙点睛的含义,意思是在事物的关键地方做出精准而有力的补充。
五、亡羊补牢。
小明有一次养了一只小羊,但是他没有好好照顾它,结果小羊逃了出去。
他非常后悔自己的疏忽大意,于是他立刻赶去找寻小羊。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了小羊,但是小羊已经受了伤。
小明赶紧把小羊抱回家,给它做了简单的包扎处理,小羊很快就康复了。
这件事让小明明白了亡羊补牢的道理,意思是在事情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六、一箭双雕。
小明的妈妈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女人,她总是能够在做事情的时候一举多得。
有一次,小明看到他的妈妈在做家务的时候,不仅照顾了家里的事情,还顺便帮助了邻居家的老奶奶。
二年级必读成语故事
![二年级必读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cc1827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8.png)
二年级必读寓言成语故事二年级必读寓言成语故事篇1有3位老人都擅长吹牛,平时与人谈话,一般没人吹得过他们。
可是这一天,这3位会吹的老人却碰到了一起。
正巧,有一个过路人走来了,看到3位年纪大的人在一起,便上前询问他们的年龄。
过路人很有礼貌地问:“请问各位老丈今年高寿?”其中一位老人摸了摸满头白发,说:“你问我的年纪,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小时候,曾经跟盘古在一起玩耍,我们的交情不浅,他还叫我哥哥哩。
”过路人听了吓了一跳,心想,还真没见过这般老寿星呢。
另一位老人说:“问我的年纪有多大吗?这么跟你说吧,大海的水每次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记下一个筹码,不知有多少次了,反正这样的筹码我已经放满了10间屋子!”过路人一听大为惊骇,今天可看见老神仙了,真是大开眼界。
第三位老人说:“你们听说过王母娘娘的仙桃吗?那可是一万年才熟一次的呀!可我吃的仙桃已经无数,我每吃一个仙桃,就把它的核丢到昆仑山下,而今那些丢掉的仙桃核,已经堆积得和昆仑山一样高了!”过路人这一次反而非常平静,一点儿也不吃惊,他说:“原来是3个老牛皮精。
”吹牛皮如果吹到了离奇的地步,又有什么意义呢?那种根本不存在的长寿与那些生命短促的蜉蝣(fuyou)、朝菌,又有什么区别呢?二年级必读寓言成语故事篇2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心胸很狭窄,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
有一天,妻子做了几样好菜,想到如果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
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
她也没细看,一见缸中有个女人,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偷着把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嫉妒和愤怒一下子冲昏了她的头脑,她联想都没想就大声喊起来:“喂,你这个混蛋死鬼,竟然敢瞒着我偷偷把别人的女人藏在缸里面。
你快过来看看,看你还有什么话说?”丈夫听了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跑过来往缸里瞧,看见的是自己的影子。
他一见是个男人,也不由分说地骂起来:“你这个坏婆娘,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诬陷我,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眼!”“好哇,你还有理了!”妻子又探头往缸里看,见还是先前的那个女人,以为是丈夫故意戏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着丈夫说:“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任凭你哄骗的吗?你,你太对不起我了……”妻子越骂越气,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
二年级四字成语故事
![二年级四字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43895f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7.png)
二年级四字成语故事1.二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一惊弓之鸟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
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无双。
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
更赢很自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
”魏王很怀疑。
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
鸣声凄惨。
更赢见了,就张着弓,扣着弦,砰的一声,直入云宵。
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
魏王惊叹之余,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箭伤;它鸣叫的声音悲而哀,因为它离了群。
身伤心碎,突然发出弓弦的声音使它心跳加速,极力上冲,但受伤的两翼却无力上升,体重失去平衡,坠落下来。
正如人们吃饭时,突然听见雷声,筷子落地的情况一样自然而平常。
”后人根据上面的故事,做成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形容先前多次受过惊吓的人,忽然遇到同样可怕的事物,就吓得魂飞魄散,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去应付新的环境。
2.二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二刻舟求剑从前,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
船才开出来,突然听见“扑通”一声,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对他说:“让我把船停下来,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可那个人却指着船说:“到了对岸再说吧,反正我在船上划了一条线,剑是从这儿落下去的,到时候从这里下去找就行啦!”划船的人说:“你的剑掉进了水里,剑又不会跟着船走,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那个人不听船夫的话,于是,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这时,那个人脱掉衣服,从他划的那条线那里跳了下去,可他捞了很久什么也没捞到。
剑掉进了河里,现在船走了这么远,他是不能从船上的线找到剑的。
刻舟求剑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舟”是“船”,“求”是“寻找”。
有的人办事不管时间地点的变化,始终不肯改变原来的主意,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刻舟求剑。
3.二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三铁杵磨针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成语故事二年级上册
![成语故事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87bf5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9.png)
成语故事二年级上册
1. 《狐假虎威》
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吗?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在森林里大摇大摆的,可真神气呀!就好像小明借了大力士的名号,在班上吓唬其他同学一样。
2. 《坐井观天》
哎呀呀,小青蛙一直待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这不是坐井观天嘛!就像有些人没见过外面的世界,还觉得自己啥都懂呢!
3. 《亡羊补牢》
哇哦,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赶紧把洞补上,这亡羊补牢还不算晚呀!就跟小红考试没考好,后来努力学习赶上来一个样。
4. 《揠苗助长》
嘿,可别学那个着急的农夫去揠苗助长呀!这就像给小花朵拼命施肥,最后反而害了它们呢。
5. 《画龙点睛》
哇,画家最后给龙点上眼睛,龙就飞走啦,这画龙点睛可太神奇啦!就像给一幅画添上最关键的一笔,立马变得超级棒!
6. 《叶公好龙》
那个叶公嘴上说喜欢龙,真见到龙却吓得不行,真是好笑呢!这跟有些人说喜欢小狗,见到小狗又吓得乱跑有啥区别。
7. 《掩耳盗铃》
哈哈,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以为别人就听不到啦,这不是掩耳盗铃嘛!就好像偷偷做坏事还觉得别人不知道一样愚蠢。
8. 《守株待兔》
那个农民就想着守着树桩等兔子,哪有那么多好事呀!这就跟等着天上掉馅饼一样不靠谱。
9. 《刻舟求剑》
在船上刻个记号,等船靠岸了再去找剑,这不是傻嘛!就像把东西丢在路上,却在家里找一样可笑。
10.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里面充数,这可不行哦!就像考试作弊的人,早晚都会被发现的呀!
我觉得这些成语故事都特别有意思,能让我们明白好多道理呢!。
小学二年级适合演讲的成语故事
![小学二年级适合演讲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56fe0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7.png)
小学二年级适合演讲的成语故事小学二年级适合演讲的成语故事1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
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
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
小学二年级适合演讲的成语故事2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
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二年级成语故事精选
![二年级成语故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c2097d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a.png)
二年级成语故事精选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成语故事精选,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成语故事精选1:【风雨同舟】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
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
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
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注释]舟:船。
[提示]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
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
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
”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注释]负:背着。
荆:荆条。
[提示]比喻向人认错赔罪。
【甘拜下风】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
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
”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算数。
”[注释]甘:心甘情愿。
下风:风向的下方。
[提示]真心佩服别人,认为自己不如对方。
【以貌取人】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
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
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
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
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
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1c99c03aef8941ea66e05cc.png)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1:井底之蛙一只青蛙,住一口井里。
它高兴时,在井里跳来跳去,天热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觉得很快活: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遥自在!它正在自得其乐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叫它。
它抬起头向井口一看,只见一只大海龟的头几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丬天。
只听见大海龟问它:青蛙老弟,你见过大海吗?青蛙说:大海有我的井大吗?海龟老兄,欢迎你下井来作客。
大海龟被它说动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
可是,它左腿还没跨进井去,右腿的膝盖已被井栏绊住了。
于是,大海龟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诉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广。
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
它又惊奇又惭愧,感到自己的见识太渺小了。
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2:酒池肉林商朝的殷纣王过着极其荒淫奢侈的生活。
他不仅大量搜刮百姓的钱财、粮食,还到处搜集珍宝玩物,装点自己的宫室。
为了享乐,纣王在沙丘这个地方,以酒为池(用酒倒成池),悬肉为林(把肉悬挂得像树林),让男男女女赤身裸体地追逐嬉戏,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
酒池肉林由以酒为池和悬肉为林简化而来。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3:居心叵测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派大夫楼缓出使外国。
当时楼缓早已居心叵测,可是他还假惺惺地对赵惠文王说:“大王把这么重要的外交重任交给我,我一定誓死效忠,请大王放心,我走后,请大王多保重。
”赵惠文王很受感动地说:“那就请你不要食言,实践你的承诺,我等你早日归来。
”这时楼缓流着眼泪,跪下说:“臣出使他国,并不考虑保全性命。
可是臣顾虑臣走后在赵国的声誉问题。
”赵惠文王不解地问他怎么回事。
楼缓说:“臣不求苟且偷生,却追求美好的名誉。
可是我离开赵国后,肯定会有很多嫉恨我的人散布恶言恶语对我进行诽谤,猜疑我是否会里通外国,如果大王您轻信他人之言,那么受害的是我,您说到那时我能回赵国吗?”赵惠文王听后,非常诚恳地对楼缓说:“你放心吧,我发誓,绝不会听信任何谣言。
”楼缓走后便逃到魏国去了,并赠送给魏国很贵重的礼物。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d724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0.png)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篇1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
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
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
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
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
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
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
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篇2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
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
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
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
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
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豫让回去后,剃去眉毛和胡子,又吞食热炭,把声音弄嘶哑,以便从形象到声音都不让人认出来。
朋友们对他说:“你如投靠赵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后,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吗?”豫让回答说:“作为一个勇士,怎么可以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呢!”这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办事,他就预先埋伏在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匹突然惊叫起来。
赵襄子命人到处搜查,在桥下把豫让抓了出来。
赵襄子说:“你舍生取义,确实令人尊敬。
但这次我不能饶恕你了!”豫让说:“多谢赵公厚义,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刺三剑,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
我死而无怨了。
”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大为感动,便脱下外袍。
小学二年级必读成语故事(最新)
![小学二年级必读成语故事(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72f79f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8.png)
1.小学二年级必读成语故事以貌取人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
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
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
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
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
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2.小学二年级必读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楚国有个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
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
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
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
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
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
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10篇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efe4a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6.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年级⼩学⽣读的成语故事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读的成语故事 ⽔深⽕热 【释义】好像掉进深⽔和烈⽕之中⼀样难受。
⽐喻⼈民⽣活极端痛苦 【故事】战国时,燕王哙改⾰国政,把君位让给相国⼦之,将军市被和公⼦平不服,起兵攻打⼦之,爆发内战。
燕国⼤乱,齐国乘虚⽽⼊,齐宣王派⼤将匡章率兵⼗万攻燕。
燕国百姓对内战不满,不愿出⼒抵抗齐军,出现“⼠卒不战,城门不闭”的局⾯,有些地⽅的燕国百姓反⽽给齐军送饭递⽔表⽰欢迎。
匡章只⽤了五⼗天⼯夫,就攻下燕国国都。
齐军攻占燕国后,并⽆撤回之意。
匡章⼜不管束军队,⼠卒欺凌百姓,燕⼈纷纷起来反抗。
这时,齐宣王向正在齐国游说的孟⼦请教,问道:“有⼈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劝我吞并它,到底该怎么办?”孟⼦回答说:“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反⽽很⾼兴,那就吞并它。
古⼈有此先例,周武王便是。
”“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并不⾼兴,”孟⼦⼜说,“那就不要吞并它。
古⼈也有先例,周⽂王便是。
” 孟⼦举了这两个例⼦后指出:“当初齐军攻⼊燕国,燕⼈送饭递⽔表⽰欢迎,那是因为燕国百姓想摆脱苦⽇⼦;⽽今如果齐国进⽽吞并燕国,给燕⼈带来亡国的灾难,使他们陷⼊⽔深⽕热之中,那他们必然会转⽽盼望别国来解救了! 2.⼆年级⼩学⽣读的成语故事 兴⾼采烈 【释义】“兴”,兴趣、兴致。
“采”神采、精神。
“烈”,热烈。
原意是指⽂章志趣⾼尚,⽂词犀利。
现常⽤来形容兴致,情绪饱满。
也⽤来形容⾄现出来的欢乐⽓氛。
【故事】稽康,字⽪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林七贤’之⼀,风度翩翩,⽂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倾慕他。
稽康⼀⽣写了不少诗和论⽂。
他在诗中曾⼀再提到环境的险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成语故事【十篇】
战国时,楚国一座寺院的主人们,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们一壶酒。
人们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们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一人们先画好了,看别人们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足。
这时,另一个人们也画好了,那人们说:“没有足,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足。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事半功倍】
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
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
假如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
提示比喻费劲小,收效大。
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千载难逢】
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
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进行祭天大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
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注释载:年。
提示形容机会难得与可贵。
【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
他累得力倦
神疲,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关心秧苗长
高了一些。
”儿子赶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得过且过】
传奇,五台山上以前有一种鸟叫寒号鸟。
夏天是它们羽毛丰满的
季节。
那时它们总是张开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
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
到了冬天,羽毛脱落,就不再漂亮了。
晚
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得意忘形】
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们叫阮籍。
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
豪放。
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
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提示本意为因快乐而忘掉一切。
现多形容浅薄的人们得志,快乐
得无法控制自己。
【对牛弹琴】
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们,琴弹得非常出色。
有一天,他
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
这漂亮
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
尽管琴声动人们,可是那
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
这时,有个过路人们对他说,不
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提示比喻对愚蠢的人们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
也用于讥笑人
们说话不看对象。
【狐假虎威】
老虎抓住一只狐狸,预备吃掉它。
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
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
”因为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
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们的威势欺压人们。
【车水马龙】
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
太后知道后,
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们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
我以前看见许多人们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
提示形容繁华喧闹的场景。
【半途而废】
东汉时,乐羊子外出求学。
过了一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
他
的妻子一见到丈夫就用刀割断织机上的绢帛。
乐羊子觉得十分惊奇,
他妻子说:“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一样。
”乐羊子深
受震动,又重新回去读书。
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停止。
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