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
观测频率:根 据建筑物的沉 降情况合理确
定观测频率
数据处理:对 观测数据进行 处理和分析确 保观测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
性
04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步骤
建立沉降观测点
确定观测范围: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结构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埋设沉降观测点:在观测范围内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深度埋设沉降观 测点
观测点标记:在沉降观测点上标记以便于识别和观测
沉降分析
沉降量:观测到的建筑物沉降量
沉降速率:观测到的建筑物沉降速率
沉降趋势:观测到的建筑物沉降趋势 沉降原因:分析建筑物沉降的原因如地基不均匀沉降、建筑物荷载 变化等
安全性评估
沉降观测结果:建筑物沉降量、 沉降速率、沉降趋势等
安全性评估标准:沉降量、沉降 速率、沉降趋势等是否符合相关 规范要求
观测周期: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沉降观测的需要确定观测周期 和观测频率
制定沉降观测方案
• 确定观测对象:选择需要观测的建筑物 • 确定观测时间:选择合适的观测时间如建筑物施工期间、使用期间等 • 确定观测频率:根据建筑物类型、使用情况等因素确定观测频率 • 确定观测方法: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如水准测量、GPS测量等 • 确定观测设备: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如水准仪、GPS接收机等 • 确定观测人员: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观测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 制定观测计划: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方法、观测设备、观测人员等 • 制定数据处理方案:制定数据处理方案包括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软件等 • 制定报告编制方案:制定报告编制方案包括报告格式、报告内容等 • 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2024
引言概述: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是对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沉降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准确的沉降观测可以提供重要的数据,用于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指导维修和加固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包括观测设备、观测方法、观测频率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观测设备1.1观测设备的类型和选择1.2传感器的安装和校准1.3数据采集系统的选择和配置1.4安全措施和设备维护二、观测方法2.1观测点的选择和布设2.2观测点的标记和测量2.3观测时间的确定2.4观测过程中的环境控制2.5观测数据的记录和保存三、观测频率3.1初始观测3.2周期观测3.3事件观测3.4特殊情况下的观测频率调整3.5观测频率的变化原因和处理方法四、数据处理4.1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4.2数据的质量控制4.3沉降曲线的绘制和解读4.4沉降速率的计算和分析4.5沉降监测结论的汇报和分析五、质量控制措施5.1观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5.2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5.3结果的质量控制和验证5.4质量控制措施的改进和优化5.5监管和审核机制的建立总结: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观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观测方法的确定、观测频率的把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的采取等方面,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只有科学严谨地进行观测和处理,才能获得准确的沉降数据,为建筑物的维修和加固提供可靠的依据,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因此,建筑行业应加强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业的观测水平和质量,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一、引言建筑物沉降是指由于地下土壤的压缩或沉积、荷载作用等原因,建筑物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下沉变形。
沉降是建筑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沉降观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二、沉降观测设备和方法1.观测设备本次沉降观测使用的设备包括测沉点、测墩、水准仪、测斜仪等。
其中,测沉点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测墩用于测量地表的沉降情况,水准仪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程变化,测斜仪用于测量建筑物倾斜情况。
2.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基准期观测,即在建筑物完工后,对建筑物进行首次观测,确定建筑物的初始沉降情况。
第二阶段是日常观测,即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定期对建筑物进行观测,监测沉降的变化情况。
三、观测数据记录与分析1.基准期观测数据在基准期观测中,我们选取了不同位置的测沉点和测墩进行观测。
观测周期为每个月一次,观测时间为1年。
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月),沉降值(mm)--------,----------------,--------------A,0,0B,0,0C,0,0D,0,0E,0,0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基准期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建筑物在基准期观测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沉降情况,表明建筑物在初始阶段的沉降较小。
2.日常观测数据在日常观测中,我们每季度对建筑物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季度),沉降值(mm)--------,------------------,--------------A,1,2B,1,1C,1,3D,1,2E,1,1A,2,4B,2,3C,2,6D,2,5E,2,3A,3,6B,3,5C,3,9D,3,8E,3,6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日常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观测点A、B、C、D、E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说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沉降;b) 观测点C的沉降值最大,达到9mm,说明该处土壤的沉降较明显;c)建筑物沉降值的变化趋势并不平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土壤的压缩特性和荷载作用有关。
主体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主体建筑沉降观测方案主体建筑沉降观测是指对建筑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沉降监测,以了解建筑物是否存在沉降现象及其情况的一种方法。
沉降观测方案的编写十分重要,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主体建筑沉降观测方案的编写内容。
1. 观测目的和内容首先,需要明确观测的目的和内容。
观测目的通常包括了解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监测建筑物的变形及沉降速率、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等。
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变形量、沉降速率、沉降点位选择等。
2. 观测方法和设备其次,需要确定观测方法和设备。
观测方法通常包括总站法、子站法、经纬仪法等。
观测设备包括各类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变形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3. 观测时间和频次明确观测的时间和频次。
建议在主体建筑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个阶段进行观测,观测频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4. 观测点位选择和布设在选择观测点位时,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施工工艺,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位。
观测点位应该分布均匀,避免单一点位集中在一个区域。
观测点应该远离可能引起沉降的地质灾害区域,避免干扰。
5. 数据处理和分析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沉降观测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观测数据应该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处理方法包括数据平差、回归分析、搭模拟等。
观测数据的分析应该全面客观,可以与预测模型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和趋势。
6. 结果评价和报告编写根据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对主体建筑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安全评估,进一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补充沉降措施。
最后,根据观测数据和评价结果编写观测报告,详细描述观测过程、数据处理方法、结果评价等内容。
以上是主体建筑沉降观测方案的编写内容。
通过制定并执行观测方案,可以及时了解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荷载、地基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对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进行观测,可以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为后续的建筑维护和修复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观测内容: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的竖向沉降:通过测量建筑物的高程,掌握建筑物竖向的沉降情况。
2. 建筑物的水平变形:通过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各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掌握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
3. 地基的垂直位移:通过测量地基的垂直位移,了解地基的变形情况以及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4. 地基承载力的变化:通过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推测地基承载力的变化,为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
三、观测方法和仪器: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采用以下方法和仪器: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将建筑物各个基准点的高程测量数据与其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竖向沉降;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各部位的平面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采用超声波测距仪进行地基的垂直位移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地基的变形情况;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仪进行地基的承载力测量,利用测量数据分析地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
四、观测频次和时间:为了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情况,本次观测将按照以下频次和时间进行: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一个小时;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两小时;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每半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三小时;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每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四小时。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与监理要点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与监理要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筑物的增多,建筑物沉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及时发现建筑物的沉降状况,为工程质量的保证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从基本要求和监理要点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
一、基本要求1、观测周期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应该不少于一年。
在观测周期内,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观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2、观测点的设置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观测点应该设置在建筑物的四个角上,以及建筑物的中心位置。
观测点的设置应该合理,不能出现遗漏或重复的情况。
3、观测设备的选用建筑物沉降观测设备的选用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应该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设备。
观测设备应该经过校准和检验,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4、观测数据的处理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的处理应该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数据处理应该准确、完整、及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监理要点1、监理人员的资质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监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应该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监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观测,并及时报告观测结果。
2、监理计划的制定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监理计划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计划应该包括观测周期、观测点的设置、观测设备的选用、数据处理等内容。
监理人员应该根据监理计划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监理报告的编制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监理报告应该准确、完整、及时,报告应该包括观测结果、分析和评价、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监理人员应该根据监理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
4、监理记录的保存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监理记录应该完整、准确、清晰,记录应该包括观测点的位置、观测时间、观测数据等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全套
建筑物沉降观测全套一、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1.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等决定。
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I)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如基础浇灌、回填土、安装柱子、房架、砖墙每砌筑一层楼、设备安装、设备运转、工业炉砌筑期间、烟囱每增加15m左右等),均应进行观测;(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方等,均应观测。
工程投产后的沉降观测时间:工程投入生产后,应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间隔,可按沉降量大小及速度而定,在开始时间隔短一些,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对使用仪器的要求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2mm(有符合水准器的可放宽一倍)。
可以采用适合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
但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当于N2或N3级的精密水准仪。
4.确定沉降观测的路线并绘制观测路线图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因施工或生产的影响,造成通视困难,往往为寻找设置仪器的适当位置而花费时间。
因此对观测点较多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前,应到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他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
最后,应根据选定的临时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图(图4√194),以后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线观测。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沉降测量,不仅避免了寻找设置仪器位置的麻烦,加快施测进度;而且由于路线固定,比任意选择观测路线可以提高沉降测量的精度。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及验收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及验收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和验收规范是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评定标准的文件,用于指导和规范沉降观测工作的实施和评定。
一般的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和验收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观测设备和方法:对于沉降观测所使用的设备和方法进行规定,包括土壤沉降仪、激光测距仪、测斜仪等设备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2. 观测方案和点位布设:确定观测的起始时间和观测阶段,选择观测的点位和布设方式,保证观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 数据采集和处理:规定测量数据的采集方式和频率,确定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流程,包括数据计算、误差分析和整理等。
4. 数据评定标准:制定沉降观测数据的评定标准,包括沉降量的测定误差范围、观测点位的合理性评定等。
5. 验收程序和标准:明确沉降观测数据的验收程序和标准,包括数据的提交、审核和评估等环节。
6. 报告编写和提交:要求编写沉降观测报告,并规定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包括观测数据的总结和分析、沉降趋势的预测等。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和验收规范的制定可以确保沉降观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建筑物沉降的评估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标准和规范的执行也可以提高沉降观测工作的操作性和可比性,促进沉降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基工程也被广泛应用。
在地基工程中,沉降观测是重要的一项工作。
沉降观测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避免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沉降观测方案的内容、方法、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沉降观测方案的内容1、沉降观测项目:沉降观测项目一般包括建筑物、桥梁、道路、隧道等工程的沉降观测。
2、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应明确观测的地点、观测时间、观测周期、观测内容以及采用的设备和方法。
3、数据处理:沉降观测数据应进行有效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归档、存储和分析等。
二、沉降观测方法1、传统法:传统法主要指利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工作量较大,适用范围较窄。
2、测斜仪法:测斜仪法适用范围广,可以实现多点同时观测,测量数据准确。
3、GNSS技术:GNSS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地进行大面积沉降观测,但精度相对较差。
三、沉降观测要求1、观测地点:选择观测地点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全面反映工程沉降情况。
2、观测时间:应当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时间规划和进度安排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3、观测周期:观测周期应根据工程特点、地理环境、监测目的等因素确定。
4、观测内容: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垂直沉降量和水平位移量等数据。
5、设备和方法:应选择适量的设备和方法进行观测,并在观测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沉降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环境:应选取相对稳定、不受人为和自然干扰的观测环境。
2、数据传输和互相校验及保密: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并且数据应有完整性检查和一致性校验。
同时要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3、防止损坏设备:要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损坏设备的发生。
4、观测记录和备份:应及时记录观测数据,并进行备份以便于数据查询和分析。
总结: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观测环境的选择、数据处理和保密、设备的保养和备份等各方面的细节问题,确保沉降观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建筑物沉降观测
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 组成直角坐标系。 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 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 荷载关系曲线。
二、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用测量仪器来测定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 结构倾斜变化的工作,称为倾斜观测。 1.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2.圆形建(构)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3.建筑物基础倾斜观测
(3)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 。
3.沉降观测
(1)观测周期 (2)观测方法 (3)精度要求
(4)工作要求
(1)观测周期
1)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在建筑 物主体开工前,进行第一次观测。 2)在建(构)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一 般每盖1~2层观测一次。如中途停工时间较 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3)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 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4)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 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 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2)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 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 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
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 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3)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1)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DS3 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 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2.0 n mm(n测站 数)。 2)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 DS1 精密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 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 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 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 主要工作有: 1.水准基点的布设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3.沉降观测 4.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指对建筑物沉降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以评估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沉降观测是建筑领域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建筑工程师快速定位问题、纠正偏差,保障建筑物长期稳定使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和工具。
一、传统的测量方法1.1水准线测量法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工程师使用水准仪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观测高程高度变化,然后计算出建筑物的整体沉降量。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简单易行,容易操作,而且精度较高。
但是,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和建筑物的高度增加,其精度会降低并且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完成。
1.2量测标尺测量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在建筑物外部进行,是基于铅垂原理,通过悬挂一个垂线并记录悬线底部到地面水平的距离,来测量建筑物沉降量。
这种方法可以较快地测量出建筑物的沉降量,但存在误差,需注意。
1.3倾斜测量法这种方法使用倾角计或称倾度表,在实时或定期的过程中,对建筑物的倾斜程度进行观测,进而推算出建筑物的沉降量。
该方法的缺点是测量精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风、振动、温度及大气压力等。
二、现代技术的测量方法2.1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它利用激光束进行测量,可以测量出建筑物各个部位的高度变化,从而计算出建筑物的沉降量。
全站仪测量法的优势在于精确度和快速性,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测量法的不足之处,其测量频率与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反馈速度更快。
2.2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物沉降监测工具,它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通信网络实时采集建筑物的位置信息,以便监测其变化。
它可以监测大范围的区域,也可以快速地检测建筑物的沉降量。
2.3形变测量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建筑物上的粘土测量器或压力传感器等设备来传递建筑物实时的变形信息,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来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在满足表面小范围沉降监测需求的情况下,形变测量法更加的优秀,它也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优势。
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进行详细介绍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包括观测目的、方法、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一、观测目的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的整体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掌握沉降趋势,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超出安全标准的情况。
通过沉降观测,可以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观测方法1. 高精度水准测量法:通过在建筑物周围设置精密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各位置的高程变化,进而得出沉降数据。
2. GNSS测量法: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器,测量建筑物各位置的坐标变化,从而确定沉降情况。
3. 斜杆测量法:通过在建筑物外部设置斜杆,利用测量仪器测量斜杆的变形情况,进而推算沉降程度。
三、观测步骤1. 设计观测方案: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观测的位置、观测时间间隔、观测方法和观测仪器等。
2. 设置测点:在建筑物周围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观测点,可以是固定窗户、门框等,也可以是特制的观测仪器固定点。
3. 测量数据:按照观测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建筑物各位置的高程变化、坐标变化或斜杆变化等数据。
4. 数据处理:将测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和计算,得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和变化趋势。
5. 结果分析: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数据处理观测数据处理是确保沉降观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校正: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正,去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进行数据平滑处理。
2. 数据计算:根据观测方法和原始数据,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得出建筑物的沉降值,并进行单位换算。
3. 数据比较:将观测得到的沉降值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超出安全标准的情况。
4. 数据分析:根据建筑物沉降数据的趋势和变化规律,分析其原因,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
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3、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型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4、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
5、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一、沉降观测内容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应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二、沉降监测点的布设要求1应能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应顾及建筑结构和地质结构特点。
当建筑结构或地质结构复杂时,应加密布点。
2对民用建筑,沉降监测点宣布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Iom~20m处或每隔2根~3根柱基上;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和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建筑裂缝、后浇带两侧、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4)对宽度大于或等于15m、宽度虽小于15m但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湿陷性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处;6)框架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9)超高层建筑或大型网架结构的每个大型结构柱监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且应设置在对称位置。
3对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大型或高耸建筑,监测点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应少于4个。
4对城市基础设施,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结构设计及结构监测的要求。
三、对沉降监测点的标志的要求1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宜涂上防腐剂。
2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散热器、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面、柱面或地面一定距离,宜与设计部门沟通。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一、观测目的和背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建筑物沉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建筑物的沉降不可避免地会对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产生影响,甚至可能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害。
因此,对建筑物沉降的观测和监测非常重要,可以提早发现沉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本次观测是对一座新建的多层办公楼进行沉降观测,旨在了解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评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并提供参考数据,用于建设单位的建筑物质量监督和维护。
二、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1.观测方法本次观测采用了水准法和激光测距法两种观测方法,以提高观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1)水准法:使用高精度水准仪对建筑物的各个测点进行高程观测和记录。
(2)激光测距法:使用激光测距仪对建筑物的各个测点进行水平距离的观测和记录。
2.仪器设备本次观测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1)高精度水准仪:保证高程观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激光测距仪:提供了高精度的水平距离观测和记录。
三、观测方案和结果分析1.观测方案为了全面了解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观测人员选取了建筑物的关键点进行观测,包括主体结构的支柱和墙体等。
观测周期为每半年一次,观测时间为一周,每天进行两次观测,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观测数据通过仪器设备直接记录并保存,同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观测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和数据处理,得到了如下的观测结果:(1)建筑物各个测点的高程沉降情况:根据水准观测数据,计算出每个测点的高程沉降量,并绘制沉降曲线图。
(2)建筑物各个测点的水平位移情况:根据激光测距数据,计算出每个测点的水平位移量,并绘制位移曲线图。
通过对观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和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四、观测结论和建议根据观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得出了以下观测结论和建议:1.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较为稳定,整体沉降量在合理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
2.建筑物的沉降趋势为逐渐平稳,未出现大幅度的加剧或减缓。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一、问题引入建筑物沉降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变形或负载变化所引起的下沉现象。
沉降过大或不均匀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沉降观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监测工作,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方法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分析和评估沉降情况,以确定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的沉降观测方法有直接观测法、间接观测法和结合观测法。
直接观测法是通过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沉降点,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定期进行高程测量,比较各测点之间的垂直位移来判断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但对观测环境要求较高。
间接观测法是通过监测地表或建筑物的变形来推算沉降情况。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测斜仪、应变计、孔隙水压力计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结合观测法是通过综合应用直接观测法和间接观测法进行沉降观测。
可以通过直接观测得到具体的沉降值,而通过间接观测可以获取更全面的沉降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准确性与可靠性综合考虑,是沉降观测中常用的方法。
三、沉降观测规范为了保证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各国普遍采用相应的沉降观测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沉降观测规范要求:1. 观测周期及次数:沉降观测至少进行3年以上,观测频率一般为每年2次,每次间隔6个月。
在特殊工程项目中,观测周期和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观测点布设:观测点应覆盖整个建筑物范围,并按照规定距离布设。
观测点数量要充足,以保证数据的代表性。
3. 观测设备:观测设备应选用精确可靠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检验和校准。
在测量仪器选择和使用方面,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4. 数据处理:观测数据应及时采集、导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进行合理解释和说明。
5. 数据分析与评估:观测数据应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建筑物设计和使用的限值进行比较。
对于超过限值的观测点,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重新观测跟踪。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包括什么?是怎样观测的?下面是带来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
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3、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型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4、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
5、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沉降观测内容
5.1.7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Ⅰ基本要求和内容(1)高耸构筑物、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重要工业厂房及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建筑物,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地基处理或基础托换的新建或改建建(构)筑物,以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规定应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物,需进行可靠性鉴定的,均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按单位工程提供降观测记录。
沉降观测测量记录应按检验(建)表5.1.7-1~2内容填写完整。
(2)沉降观测的每一个区域,必须有足够的水准点,不得少于3个。
水准点布设坚固稳定,应设置在基岩上或设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避开沉降和振动影响的范围,与被观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距离宜为30~50m。
水准点埋设须在基坑施工前15d完成,对水准点应定期核对,以保证观测的精确度。
(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2)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3)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4)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埋设,并符合下列规定:1)观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墙每隔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子处;2)变形缝和防震缝的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及纵横墙的交接处;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
(5)沉降观测测量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观察时应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
观测前应严格校验仪器,每次观测均须采用环形闭合法或往返闭合法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mm。
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应符合±0.5mm的要求。
(6)测量精度宜采用二等水准测量。
视线长度宜为20~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前后视距要基本相等。
前后视观测应使用同一水准尺,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沉降观测工作,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一套沉降观测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按照沉降观测规范的要求,对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引言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掌握土地基础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沉降观测规范将覆盖观测方法、仪器设备选择、观测频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沉降观测方法1. 硬铁或聚丙烯管法硬铁或聚丙烯管法是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在施工前,需在监测点周围埋设管道,每隔一定距离安装深度计和水平仪,测量沉降的深度和倾斜情况。
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观测点的坐标和周围环境变化。
2.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衡量建筑物相对高度差的方法,也可用于测量沉降。
观测过程中,需设置基准点和观测点,通过水准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
观测数据要准确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仪器设备选择1. 沉降仪沉降仪是沉降观测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在选择沉降仪时,应考虑其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常见的沉降仪有水准仪、高程仪和探地雷达等。
2.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观测数据,并可进行实时监测。
在选择数据记录仪时,需考虑其存储容量、数据传输方式和电源供应等因素。
同时,数据记录仪的设置和操作要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四、观测频率观测频率是指进行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
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和具体情况,观测频率可以有所调整。
一般来说,在施工期间观测频率要高于使用期,重要建筑物的观测频率应更高。
五、数据处理1.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采集数据,并准确记录下来。
观测数据应包括观测点的坐标、测量时间、观测数值等信息。
2. 数据分析观测数据的分析是确保观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应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平滑、插值分析、趋势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包括什么?是怎样观测的?下面是带来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建筑物沉降观测内容:
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
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3、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型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隐蔽式沉降观测点标志的型式,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4、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
度要求施测。
5、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者外,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不少
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粘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
3)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4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 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观测工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6、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1)对二级、三级观测点,除建筑物转角点、交接点、分界点等主要变形特征点外,可允许使用间视法进行观测,但视线长度不得大于相应等级规定的长度。
2)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3)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
7、每周期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