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财政学》知识点框架期末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财政补贴:指一成员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一企业或某一产业提供财政补助,或价格或收入的支持,结果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因此对其他成员利益造成损害的政府性行为或措施,是一种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国际贸易手段。

P124外部效应:它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而对其他人带来利润或损失的现象,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从供给方面表达。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结构性赤字:是充分就业水平下的赤字,是由政府的财政政策主动决定的。

P246铸币税:是国家凭借发行货币的垄断权通过发行货币而取得的收入。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税收。

P253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间接税: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商业课税)市场失灵:它与市场效率相对应,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经济学统称为市场失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取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收入分配不公。

经济波动。

P25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即税收的调节作用,它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政策、预算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对财政学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进行的资金分配活动。

1、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促进经济增长。

社会文教支出: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的支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国防支出: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行政管理支出: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

2、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购买办公用品、支付工资等。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资金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补贴等。

3、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

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以评估其可行性。

最低费用选择法:在多个达到同一目标的方案中,选择费用最低的方案。

二、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其支出需要而筹集的资金。

1、税收税收的性质: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适度原则。

主要税种: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如房产税、车船税)等。

2、公债公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发行方式包括公募法、包销法等,偿还方式有直接偿还、借新还旧等。

3、其他财政收入收费: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等。

国有资产收益: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股息等。

三、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

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增加支出、减税等措施刺激经济。

稳定物价: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充分就业:减少失业,提高就业水平。

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际收支的适度平衡。

2、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2023年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2023年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概念: 财政是指国家旳一种经济部门, 及财政部门, 它是政府旳一种综合性部门, 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应经费和资金, 保证明现政府旳职能。

财政旳基本特性1. 公共性与阶级性2. 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 收入与支出旳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旳, 以政府为代表旳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应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旳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是排他性(私人物品旳第一种特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旳第一种特性:即任何人都不能由于自己旳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旳消费。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旳竞争性, 即在给定旳生产水平下, 向一种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旳边际成本为零。

)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旳第二个特性: 每增长一种消费者本来旳消费者将受到旳服务不减。

)公共需要旳特性: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旳共同需要, 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旳正常秩序, 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旳社会职能旳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种社会组员可以无差异地共同享用旳需要。

(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许, 各社会组员旳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旳, 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 少付出少享用, 不付出就不得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旳职责。

满足公共需要旳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旳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旳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旳, 也就是说, 市场在资源配置旳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旳。

市场失灵旳重要体现:(1)垄断(2)信息不充足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派不公(5)经济波动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阐明旳是一种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旳现象。

当存在正旳外部效应时, 生产者旳成本不小于收益;当存在负旳外部效应时, 生产者旳成本不不小于收益。

(公共物品是外部效应经典旳例子)政府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旳原因和体现 : (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旳“越位”和“缺位”重点考点: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种经济范围所固有旳功能。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doc资料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doc资料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刘方军一、名词解释1.预算外资金是指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

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安排使用。

2.全额累进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额都按照与之相应的等级税率计征。

3.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贷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4.国家决算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它反映年度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5.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也就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

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税率一般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6.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一种专项补助制度,是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重要手段。

7.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

8.社会消费性支出指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性积累和保证各级政权履行职能所需的各种经费的支出。

9.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10.财政管理是在认识财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政策、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以及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规定、约束和引导财政工作按照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活动。

二、简答题1.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角度,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

1.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部分。

(1)财政收入中来自价值C部分,过去仅限于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折旧基金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企业经营管理权限,折旧基金已全部交给企业管理使用。

(2)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向个人的征税;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居民购买的国库券;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的税收转稼收入;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解析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解析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解析《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完全版2013【题型介绍】·选择题[10题20分]·名词解释[5题20分]·简答题[5题25分]·计算题[20分,11章]·论述题[15分,4至6章:养老保险,社保改革,医疗改革,税制改革] 【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收支活动;或者说,财政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并使它们相协调,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公平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财政学【期中考过】:也称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把经济社会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并以此为分析视角考察现实中的各种财政问题。

3、市场失灵【往年考过】: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陷,使得市场不能充分有效地配置资源。

市场失灵的原因(或者表现)有: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4、外部效应【期中考过】: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

5、政府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

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

政府干预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PS:政府失灵: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即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6、公共物品【往年考过】: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财政学〉期末复习答案(东财)(2019)精品文档13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答案(东财)(2019)精品文档13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的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通称为“市场失灵”。

2、财政支出的效率:指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车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

3、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其特点是是: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

4、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其特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

5、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6、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7、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融资活动。

8、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规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9、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10、财政贴息:是指国家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对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也就是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

11、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12、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细列出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13、税收饶让: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的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

《财政学》复习笔记(完美打印版)[1]

《财政学》复习笔记(完美打印版)[1]

年后财政政策实施和操作的基本经验
真题: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年8月发生以下购销业务,购入服装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万元,进项税额3.4万元;当月零售服装,取得含税销售额40万元;计算8月份应缴增值税。

①进项税额=3.4万元;
②销项税额=40 ÷(1+17%)×17%= 5.8万元
③应纳税额=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 5.8-3.4 =2.4
★CPA真题:某商品零售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12月份购进货物(商品)取得普通发票,共计金额12万元,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购进税控收款机一台取得普通发票,支付金额5000元;本月内销
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学对象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3.加强税收调节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1)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2)公共需要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2、特征:(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财政支出概论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财政学(详细版)

财政学(详细版)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十八周周末之前2.财政学选题论文于1月3号之前交齐(纸质+电子版)3.试卷题型:一、不定项选择题 15*2′二、辨析题 3*6′先判断对错在做解释。

三、计算题 2*10′四、论述题 3题 10′+ 10′+ 12′4.财政学作业是达到良的硬性指标。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复习范围(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潘邦贵版教材页码)导论1、财政的产生p6 选择/辨析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财政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产生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基础,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原始社会初期,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和国家,也没有财政。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产生、发展,在原始公社内部出现了财产的私人占有。

→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分配关系发生变化→国家产生→财政分配。

)财政的本质财政是国家主导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行为,国家主导企业,商家,百姓的利益分配的关系,国家把握重大的问题财政的属性1)公共性;2)利益集团性;3)协调性(平衡性)。

财政的构成要素1)2)3)4)2、西方学者财政学说p8-111)古典学派的财政理论(1776年-20世纪30年代)亚当·斯密2)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凯恩斯,萨缪尔森3)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①货币学派弗里德曼;②供给学派阿瑟·拉弗;③公共选择学派詹姆斯·布坎南 & 戈登·图洛克4)新凯恩斯主义(1993年克林顿入住白宫后)马克思主义学说陈共p49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学说、再生产理论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继承与发展。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财政理论(第一章)I市场失灵: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一)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二)主要表现:①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含义:是指某一个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Z承担应有的成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有正负外部性之分);偏好不合理②收入分配不公平③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1)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在产品消费屮,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只有其产权所有者拥有亨有该产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产品之外(2)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能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边际成本也随Z增加。

两者的区别:(1)提供主体不同: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2)特征不同: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3)用途不同:公共物品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私人物品为了满足私人需要三、政府失灵原因: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越位:是指应当而且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政府没有办好或没有办II、财政一、财政的含义及特征(一)含义: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二)特征: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财政收支是财政运行的主线,全部财政都是围绕财政收支运行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有两条渠道:一是市场,二是政府。

财政收支过程就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

财政收支运行的规律是,由政府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协议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财政的定义: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和领域的合理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1、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集体决策过程和政治市场运作的理论。

1、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财政补贴:政府对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个人给予的资金补助。

四、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税收原理: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等进行分类。

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公开性、年度性。

3、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程序。

六、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

3、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七、财政体制1、财政体制的概念: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的学科,主要涉及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财政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概念和作用:财政收入是指国家的税收、非税收入以及其他资金和收入的总和,是财政运行的基础。

财政收入的作用包括经济调节、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社会公平与公正等方面。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国家针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税种繁多。

3.其他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财政性资金收入、国际援助和国内外借款等。

二、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财政支出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预算安排中支付各项费用的行为。

根据支出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政性支出、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

2.政府支出机制与效率:政府支出机制是指政府在财政预算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其目的是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可行性、合理性和公信力。

三、财政匹配1.财政收支平衡:指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其中主要包括预算平衡、结构平衡和时间平衡三个方面。

2.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状况,而财政盈余则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状况。

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合理运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财政制度1.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是指国家财政收支安排和管理的制度和体系。

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旨在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综合税制和分类税制两种形式,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

3.债务制度:债务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以解决财政缺口的制度和体系。

五、财政政策1.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发展和稳定。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汇总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汇总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汇总名词解释:规费是经法律法规授权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登记、注册、颁发证书时所收取的证书费、执照费、登记费等。

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的特定分配关系财政收入是指国家为满足实现职能的资金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通过一定方式和渠道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所形成的由国家集中掌握的货币资金。

国有资产广义—属于国家所有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和其他权益。

狭义—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的并能为国家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国有资产收入是指国家凭借其所拥有的资产所取得的财政收入。

税利分流制度国家将企业利润中凭借政治权力应征收的所得税和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应获得的利润分渠道征收,并改税前还贷为税后还贷的利润分配制度。

公债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采用信用的方式,按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向国内外举借的债务。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地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税负转嫁指经济主体将其承受的税收负担通过各种途径转移个他人负担的过程。

税负归宿指处于转嫁过程中的税收负担的最终着点或最后落脚点。

税制结构指由若干个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税种而形成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

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办法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增值税以商品流转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销项税额按销售额和税率计算并向购货方收取的税额。

进项税额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消费税以特定的消费品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

政府采购指各级政府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购买行为。

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

最新财政学期末复习重要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财政学期末复习重要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要资料第一、二章复习题一、填空1.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3. 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4.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5*. 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6*. 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答案:1.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2.寻租行为3.非排他性,非竞争性4.收入分配职能5.0.3~0.46.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二、判断1.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2. * 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3.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5. 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6. 公共财政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所谓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提出的。

7.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8. 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9. 公共需要是对相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答案:1. √2. ×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4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3. ×虽然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不是越多越好4. √5. ×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排他性上6. √7. √8. √9. ×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并不一定是矛盾的三、不定项选择1. 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 国防B. 花园C. 教育D. 桥梁2. 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 国防B. 花园C. 教育D. 桥梁3.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 垄断B. 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 收入分配不公D. 经济波动4.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 立法和行政手段B.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 财政手段D. 强制手段5.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 政府决策失误B.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 寻租行为6.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 历史性B. 非排他性C. 非竞争性D. 单一性7.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 资源配置职能B. 收入分配职能C. 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 家庭B. 企业C. 政府D. 中介9.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 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 规范工资制度C. 加强税收调节D. 通过转移支出答案:1. A 2.BCD 3.ABCD 4.ABC 5.ABCD6.BC7.ABD8.ABC9.ABCD四、术语解释1.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1.主体:国家或政府2.客体(对象):社会产品3.目的:满足国家或政府实现职能。

●帕累托效率实现前提:完全(纯粹)竞争市场: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1.市场上有众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一生产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价 2.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同质性,无差别3.厂商进出一个行业不存在任何障碍,所有资源都可在业间自由流动4.市场中每个在资源配置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理想市场条件下市场失灵,偏离理想市场条件下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垄断,外部效应,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有益品提供不足,宏观经济失调。

●外部效应: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非一致性。

●产生外部效应原因:个人或组织行为影响他人或其他组织,却没承担相应成本费或获得相应报酬补偿。

●正外部效应: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外的其他人带来利益和好处,所有者却没得到应有报酬补偿。

灯塔、国防等公共产品是特例。

●负外部效应: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外的其他人带来损害,受害者没得到应有损失补偿。

如污染环境。

●市场经济下消费物品:私人使用物品和服务;社会共同使用物品服务。

区分消费物品标准:排他、非排他性;竞争、非竞争性。

●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现象。

如保险公司、机动车交易市场,买卖双方车辆质量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人们享有自己行为收益将成本转嫁给别人,而造成他人损失可能性,如保险市场。

●基尼系数:表示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程度指数=SA/(SA+SB),区间[0,1],<0.2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并较为合理0.4-0.5差距较大>0.5差距相当大。

●马斯格雷夫:有益品:社会愿意鼓励供应的产品。

●瓦格纳法则基本原理:随国家职能扩大和经济发展,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第一章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第一节公共财政概述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一般属性的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它涵盖了一切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及其财政最基本的和共同的属性,换言之,财政一般属性指的是财政最基本和最稳定的部分。

财政的特殊属性,是由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基础,在划分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前提下,为弥补市场缺陷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而采取的一种财政类型和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理论已经充分地揭示了公共财政模式存在和运行的理由和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出面纠正市场失灵,主要就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此弥补市场缺陷,财政担当此任的制度安排和处理相关分配关系的政策体系,此时国家财政的类型选择和模式设计必然就是公共财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财政是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

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

三、是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民主法治财政。

四、是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财政。

第二章公共财政职能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市场的有效性(一)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自然经济主要依赖传统社会的经验和习惯进行资源配置,容易实现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延续,但过于依赖传统和习惯也会窒息社会的创新。

计划经济主要依赖政府计划,所有资源均由政府进行配置,所有生产、分配及消费的决策也都由政府做出,但由于政府对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和消费者的需求信息难以完全和准确把握,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公共债务、预算管理等。

以下是对财政学主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财政的概念和职能财政,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的收支活动。

其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等领域,引导资源流向这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公平分配。

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方式,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救助,以减少贫富差距。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要求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时,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二、财政收入(一)税收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如房产税、车船税)等。

税收的税率、税基和征管方式等都会影响税收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二)非税收入除了税收,政府还通过非税收入筹集资金,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

三、财政支出(一)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国防支出、教育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

这类支出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将一部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和企业,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主要影响社会公平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四、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年度收支计划的安排。

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一、财政的概念(主体、对象、目的)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1.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2.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政府(或国家)(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节约、量入为主;税收方面,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四个原则;反对公债发行;“廉价政府、夜警国家“(2)第二个时期: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凯恩斯关键词:“有效需求不足”是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政府需对经济进行干预,措施是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系统论证了财政赤字和公债发行的经济合理性(3)第三个时期: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1.货币学派:弗里德曼;2.供给学派:阿瑟.拉弗;3.公共选择学派: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四、研究方法时政研究: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规范研究:应该是什么第二章市场、政府与财政一、市场失灵(1)定义:经济学上把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成为市场失灵(2)主要表现:1.资源配置失效:a.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b.竞争失灵;c.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科斯定理);d.偏好不合理外部性:是指某一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正外部性:积极影响;负外部性:消极影响)2.收入分配不公平3.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二、政府干预和政府失败(原因)(1)手段:1.行政法律手段;2.由政府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3.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财政手段(2)失败的原因:1.政府决策失误;2.政府行为失误;3.政府职能失效;4.政府作用失效★三、公共产品概念: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特征:(1)非排他性。

是指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2)非竞争性。

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是否排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举例说明)课本P25★四、公共产品的分类1.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2.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3.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4.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五、公共产品的提供P27(1)纯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提供(“免费搭车”)(2)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和市场合作提供六、财政职能及基本内容(1)资源配置职能1.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2.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3.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主要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2)收入分配职能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2.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转移支付;税收)(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1.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2.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主要工具: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财政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以稳定增长为核心,以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七、财政职能的主要执行工具1.财政支出;2.税收;3.政府转移支付第三章财政支出总论一、财政支出的分类(1)按支出用途分类(2)按政府功能(职能)分类★(3)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1.财政支出增长率;2.财政支出弹性;3.边际财政支出倾向三、西方财政支出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三个理论,了解基本内容)1.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增长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2.皮考卡和威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公民所能容忍的税收水平是政府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财政支出增长发展模型强调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作用发挥的不同强度四、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社会与历史因素五、公共产品的属性1.政府采购主管机构2.政府采购法律体系3.政府采购模式a.集中采购模式;b.分散采购模式;c.半集中半分散的采购模式4.采购官员管理5.质疑与申诉机制第四章购买性支出一、文教科卫(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支出(1)性质:属于非生产性支出,是社会消费支出(2)必要性: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教育是科学技术这种第一生产力的源泉和基础3.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水平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二、教育支出(1)教育事业产品的性质:1.教育事业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一定的消费竞争性2.教育事业产品具有外部收益性,教育是一种具有内部收益和外部收益的过程和活动(2)教育活动的分类1.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2.以满足个人需要和企业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三、卫生支出政府介入卫生事业的原因、理论依据:1.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大外部效应的纯公共产品,它的利益是社会公众无差别的享受到的,因此它必须由政府出资提供;2.卫生信息是一种具有外部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市场不可能充分提供卫生、免疫、营养以及计划生育等信息方面的免费服务;3.公平的收入分配。

在市场规则下,疾病会使劳动者收入减少甚至丧失劳动能力,而贫困者又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这样会陷入“贫困的循环”四、政府投资性支出(1)政府投资的特点:1.政府投资的公共性、基础性特点2.政府投资的开发性和战略性特点3.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特点非政府投资特点:1.投资动机:营利性;2.投资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3.投资领域:选择上大多只能从事数额小周转快见效快的短期投资(2)政府投资的必要性1.是克服市场在资金配置中所存在的某些失灵表现的必要手段2.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3.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条件下,政府对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资,还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效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3)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一般来说,政府投资应以公益性和一部分基础性项目为重点(4)我国政府财政投资性支出主要表现为基本建设投入及财政支农资金五、基本建设投资六、财政支农支出必要性;1.农业部门的社会经济效益大而直接经济效益小,大量经济效益要通过加工、流通辗转折射出来;2.农业对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3.农业是风险产业,自然与市场风险同在,生产难免有周期波动;4.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市场扩张处于不利,加之农业需固定资产多而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而资金周转慢七、财政投融资特征: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八、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第五章转移性支出一、社会保障(1)概念: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2)特征:1.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2.参与上的强制性;(2)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1.调节投融资;2.平衡需求;3.收入再分配;4.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四、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1.国家财政负担即国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方向的开支,这是社会保障基金中重要的、稳定的来源2.企业(雇主)缴纳社会保障费,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又一重要来源3.个人负担一部分社会保障费(特别是社会保险费)是必要的五、社会保障的筹集模式及其优缺点(1)现收现付制(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基金筹集模式)优点:操作简便易行缺点:在支出需求急剧增长的情况下,为保证费用支出之需,需大幅度提高收费率,会引起筹资对象负担加重,出现费用征集与支付的危机。

从长期看,经济波二、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及其衡量指标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2.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三、制约税收收入规模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时最为基础的2.公共需求一定政府时期需要多少财政收入,除了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有关以外,还与公共需求有着直接的联系3.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现行税收制度;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概念:亦称税收负担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税收负担全部地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2)影响因素:1.税种性质;2.定价方式;3.供求弹性;4.征税范围的宽度;5.市场结构;6.市场价值判断转嫁税负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且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受制约最基本的条件是商品或要素的价格能否自由变动(自由定价方式是税负转嫁的条件)。

还有诸多如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的不同、征税范围的宽窄等三、税收的制度要素1.总则;2.纳税义务人;3.征税对象;4.税目;5.计税依据;6.税率;7.纳税环节、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8.减税与免税(“起征点”其实叫做免税额);9.罚则;10.附则四、税收的分类(1)商品与劳务税类1.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2.关税和船舶吨税;3.烟叶税;4.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2)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3)财产与行为税类1.房产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2.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3.印花税(4)资源税类1.资源税;2.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五、税制结构的特点及其优缺点(1)以商品与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特点:1.课征普遍;2.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实行比例税率;4.计征简便优点:1.有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足额和稳定;2.对征管水平的要求不高;3.商品与劳务税可能抑制消费,从而增加储蓄和投资缺点:1.违背税收“中性原则”,带来超额负担,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2.均采用一个税率,使税收公平性收到局限;3.使普通消费者承担更多转嫁来的税负,而富人承担的被转嫁的税负则较少,使税收的公平性降低(2)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特点:1.税负相对公平;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4.课税有弹性(所得税的特点决定了这种税制结构的特点)优点:1.采用累进税率,对当期所得而不是收入或财产征税,体现量能纳税的税收公平原则;2.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3.较多采用直接税,征税较少存在于流转环节,减少了税负转嫁,同时较少产生对市场运行的扭曲作用缺点:1.抑制储蓄和投资,对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妨碍经济发展;2.对税收征管水平的要求很高,即使征管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也难以做到征管完善六、我国现阶段五大税种(1)增值税(分类、特点)分类:1.生产型增值税:在认定增值额时不允许将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及其折旧予于减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