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
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推进卫生健康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稳步实施,深化医改持续发力,疾病防治成效巩固拓展,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提升,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效落实,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2922个,比上年增加15377个。
其中:医院3539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003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492个。
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0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5646个(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1870个,民营医院23524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996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80个),二级医院10404个,一级医院12252个,未定级医院9742个(见表1)。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床位医院21246个,100-199张床位医院5297个,200-499张床位医院4761个,500-799张床位医院2005个,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2085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365个,乡镇卫生院35762个,诊所和医务室259833个,村卫生室608828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4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3个、县(区、县级市)级2762个。
卫生监督机构2934个,其中:省级25个、市(地)级387个、县(区、县级市)级2459个。
妇幼保健机构3052个,其中:省级29个、市(地)级376个、县(区、县级市)级2563个。
表1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机构类别机构数(个)床位数(张)2019202020192020总计1007545 1022922 8806956 9100700 医院34354 35394 6866546 7131186 公立医院11930 11870 4975633 5090558 民营医院22424 23524 1890913 2040628医院中:三级医院2749 2996 2777932 3002503 二级医院9687 10404 2665974 2718116 一级医院11264 12252 651045 71273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390 970036 1631132 164938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01335365237445238343#政府办17374 17330 169887 179967 乡镇卫生院36112 35762 1369914 1390325 #政府办35655 35259 1353199 1370674 村卫生室616094 608828 - - 诊所(医务室)240993 259833 400 564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5924 14492 285018 29606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03 3384 - -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128 1048 41077 42323 妇幼保健机构3071 3052 243232 252920 卫生监督所(中心)2835 2934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42752810--其他机构2877 3000 24260 24067注:#系其中数。
全国医疗服务情况
1-6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讯:内容提示:今年1-6月,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25.6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0%。
其中:医院诊疗人次为9.34亿人次,同比增长4.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一、医疗服务工作量(一)诊疗人次。
今年1-6月,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25.6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0%。
其中:医院诊疗人次为9.34亿人次,同比增长4.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8亿人次,同比增长32.0%;乡镇卫生院4.43亿人次,同比增长12.7%;村卫生室诊疗人次6.91亿人次(见表1)。
6月份,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4.38亿人次,环比增加0.88%。
其中:医院1.68亿人次,环比减少0.8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31亿人次,环比增加0.59%;乡镇卫生院0.77亿人次,环比增加1.56%。
表1 2010年1-6月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和出院人数(二)出院人数。
今年1-6月,全国医疗机构出院人数达6636.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9.6%。
其中:医院出院人数4365.8万人,同比增长12.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6.9万人,同比增长55.9%;乡镇卫生院1807.6万人,同比增长2.2%。
6月份,全国医疗机构出院人数达1129.1万人,环比减少2.82%。
其中:医院752.1万人,环比减少2.7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万人,环比减少4.12%;乡镇卫生院300.0万人,环比减少2.64%。
二、医疗服务效率(一)医师担负工作量。
1-6月,全国医院医师日均担负6.7个诊疗人次和2.3个住院床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13.3个诊疗人次和0.7个住院床日、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9.2个诊疗人次和1.3个住院床日。
2010-2015年中国医院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分析深度研究报告(二)病床使用情况。
1-6月,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8.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0.3%、乡镇卫生院为60.1%。
最新!全国医院、医生数量出炉!
最新!全国医院、医⽣数量出炉!6 ⽉6 ⽇,国家卫⽣健康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重要数据摘录如下:2019 年全国医院数⽬为 34354 个,其中三甲医院为 1516 个,800 张及以上床位的医院有2007 个。
⾄2019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386.7 万⼈,注册护⼠444.5 万⼈,乡村医⽣和卫⽣员84.2 万⼈。
2019 年,医院次均门诊费⽤290.8 元,按当年价格⽐上年上涨 6.1%,按可⽐价格上涨3.1%;⼈均住院费⽤ 9848.4 元,按当年价格⽐上年上涨 6.0%,按可⽐价格上涨 3.0%。
⽇均住院费⽤ 1079.1元。
附《统计公报》全⽂:2019年我国卫⽣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国卫⽣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启动实施健康中国⾏动,深化医改取得重要进展,重⼤疾病防控持续加强,医疗服务⽔平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继续增强,重点⼈群健康服务扎实推进,综合监督⽔平不断提升,各项⼯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城乡居民健康⽔平持续提⾼。
居民⼈均预期寿命由2018年的77.0岁提⾼到2019年的7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8.3/10万下降到17.8/10万,婴⼉死亡率从6.1‰下降到5.6‰。
⼀、卫⽣资源(⼀)医疗卫⽣机构总数。
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上年增加10112个。
其中:医院34354个,基层医疗卫⽣机构954390个,专业公共卫⽣机构15924个。
与上年相⽐,医院增加1345个,基层医疗卫⽣机构增加10751个(见表1)。
医院中,公⽴医院11930个,民营医院22424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749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16个),⼆级医院9687个,⼀级医院11264个,未定级医院10654个。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床位医院20733个,100-199张床位医院5099个,200-499张床位医院4578个,500-799张床位医院1937个,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2007个。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1.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2.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3.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医士。
4.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5.执业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
6.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
7.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
包括从事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8.工勤技能人员: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人员。
分为技术工和普通工,技术工包括护理员(工)、药剂员(工)、检验员、收费员、挂号员等。
但不包括实验员、技术员、经济员、会计员、统计员和研究实习员等,这部分人员分别计入其他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
9.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数X1000。
10.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口数X1000。
我国医疗服务情况报告统计分析报告
110月份我国医疗服务情况统计提示:2010年1-10月份我国医疗服务情况统计一、医疗服务工作量(一)诊疗人次。
今年1-10月,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43.33亿人次。
其中:医院诊疗人次为16.07亿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11亿人次;乡镇卫生院7.43亿人次;村卫生室诊疗人次11.35亿人次。
10月份,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4.34亿人次,环比减少2.63%(受国庆休假影响)。
其中:医院1.61亿人次,环比减少3.9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34亿人次,环比减少2.26%;乡镇卫生院0.74亿人次,环比减少3.71%。
2010-2015年中国医疗服务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二)出院人数。
今年1-10月,全国医疗机构出院人数达11182.3万人。
其中:医院出院人数7444.9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3.6万人;乡镇卫生院2961.2万人。
10月份,全国医疗机构出院人数达1090.6万人,环比减少3.67%(受国庆休假影响)。
其中:医院739.4万人,环比减少3.9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7万人,环比减少5.08%;乡镇卫生院273.0万人,环比减少4.22%。
二、医疗服务效率(一)医师担负工作量。
1-10月,全国医院医师日均担负6.6个诊疗人次和2.2个住院床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13.0个诊疗人次和0.7个住院床日、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8.9个诊疗人次和1.3个住院床日。
(二)病床使用情况。
1-10月,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8.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9.5%、乡镇卫生院为59.4%。
医院平均住院日为10.0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日,乡镇卫生院4.7日。
三、医疗机构数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国医疗机构数达92.24万个,其中:医院2.05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92万个,乡镇卫生院3.80万个,村卫生室64.80万个,诊所(医务室)17.30万个。
指标解释
主要指标解释医疗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所(中心)、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检测)机构、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及其他卫生机构等。
村卫生室数计入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中(不再单独统计)。
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村卫生室数计入医疗机构总数中(不再单独统计)。
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全资或集体全资的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
卫生人员:指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在岗职工,一般按支付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在编和合同制人员、返聘和临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一律按领取医师和护士执业证书且实际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数统计,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医师和护士。
卫生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1.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 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4.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 = 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年末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5.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 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6.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7.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8.医护比 = 1: (年末注册护士总数/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9.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10.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100%11.医疗收入构成 =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12.门诊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收入×100%13.住院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收入×100%14.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100%15.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6.资产负债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100%17.流动比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100%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19.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100%20.总资产增长率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总资产×100%21.净资产增长率 =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净资产×100%22.固定资产净值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l00%23.公共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例 = 某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100%24.非公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 = 年末非公医疗机构床位数/年末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00%25.民营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数的比例 = 年末民营医院床位数/年末医院床位总数×100%26.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27.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 = 年末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28.医师与床位之比 =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数)29.护士与床位之比 =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30.设备配置率 = 年末配置某种医用设备的机构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31.每床占用业务用房面积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32.危房所占比例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危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100%33.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占比例 = 年末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乡镇卫生院数、村卫生室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34.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 = 报告期末由主管部门审核达到建设标准的某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同期该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35.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所占比例 =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数/年末村卫生室总数×100%36.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 =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数/年末乡镇卫生院总数×100%二、医疗服务:1.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 = 报告期内入院人数/同期(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2.非公医疗机构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比例 =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100%3.平均就诊次数 = 年末总诊疗人次数/年末常住人口数4.年住院率 = 年内入院人数/同年末常住人口数×100%5.出院病人疾病构成 = 报告期内某病种出院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6.非公医疗机构住院量占住院总量的比例 =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出院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7.民营医院住院量占医院住院量的比例 = 年内民营医院出院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100%8.病床使用率 =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9.平均住院日 = 报告期内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10.病床周转次数 = 报告期内出院人数/同期平均开放病床数11.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 报告期内诊疗人次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数/同期工作日数12.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人数/36513.急诊死亡率 = 报告期内急诊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急诊人次数×100%14.住院死亡率 = 报告期内住院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15.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 报告期内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100%16.I类切口甲级率 = 报告期内医院I类切口甲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17.I类切口感染率 = 报告期医院I类切口丙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18.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 = 某年末城乡居民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人数/同年末同地区常住人口数×100%19.千人口献血人数 = 报告期内献血者人数/同期常住人口数×100020.人均用血量 = 报告期内临床用血总量/同期常住人口数21.血液检测不合格率 = 报告期内血液筛查检测结果不合格数/同期血液筛查检测总数×100%三、医药费用:1.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2.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 报告期内门诊医疗收入/同期总诊疗人次数3.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 报告期内出院者住院医药费用/同期出院人数4.住院病人日均医药费用 = 报告期内出院者医药费用总额/同期出院者住院天数5.病人医药费用构成 = 报告期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药费用/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医药费用×100%6.病人医药费用增长率 =(报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100%四、药品与材料供应保障:1.基本药物配送到位率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入库金额/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订单金额×100%2.基本药物回款率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回款金额/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100%3.基本药物使用率 = 报告期末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同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和住院药品收入总额×100%4.基本药物占药品费用比重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同期药品费用×100%5.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覆盖率 = 年末省级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平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用户数/该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6.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送率 = 某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该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采购金额×100%。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四、病人医药费用
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元)
(门诊医疗收入+门诊药品收入)/(总诊疗人次数+健康检查人数)
门诊病人次均药费(元)
门诊药品收入/总诊疗人次数
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元)
(住院医疗收入+住院药品收入)/出院人数
出院病人人均药费(元)
住院药品收入/出院人数
出院病人日均医药费(元)
(住院医疗收入+住院药品收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单病种平均住院医药费用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急诊抢救成功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急诊抢救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
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例数/出院病人数×100%
无菌手术感染率(%)
无菌手术丙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例数×100%
急诊病死率(%)
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100%
出院病人病死率(%)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执业(助理)医师人数/本月日历天数
三、服务质量
入院3日确诊率(%)
入院3日诊断符合人数/出院人数×100%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不符合人数)×100%
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不符合人次)×100%
医疗服务【1】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分类
监测指标
计算公式
一、医疗资源
实有床位数(张)
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注册护士数(人)
二、服务效率
我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医疗床位数、医护人员数量及人均卫生费用统计(2021年)
1.1.招录:招聘主体多,考察范围广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类型众多,包括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卫健委、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医疗卫生行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招聘普遍具有知识涵盖范围广,考试难度较大的特点。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是卫生系统招聘的主要渠道,包括事业单位多省联考(E?类)和自主招聘两种形式。
两种招考形式在流程上相似,主要环节均包括笔试、资格审查、面试、录用考察和体检等。
此外,全国各省地市都有卫健委和乡镇卫生院组织的招聘考试。
➢参加全国E类统考的省份有安徽、青海、内蒙古、云南、贵州、江西、湖北、甘肃、广西、宁夏以及陕西,共11个省和自治区。
联考又称小国考,由国家人社局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时间。
考试内容常年固定,分为《职业能力倾向测试(E类)》和《综合应用能力(E类)》两个科目。
➢自主招聘为各类人才单位自主出题招聘,是地市医院常见的招聘形式,考试内容没有一定规律可循,部分地市医院倾向于考察综合,部分则倾向考察岗位专业知识。
每月都有招聘公告,考试时间不一致。
➢全国各省地市都有卫健委组织的招聘考试,招聘人数较多,考试正规岗位一般有编制,考试内容方面,各省份考试内容不尽相同,分为综合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以及岗位相关专业知识三类。
➢乡镇卫生所以及规模较小的医院招聘岗位相对单一,主要分为护理和临床两类,且考试内容也多以护理和临床专业知识为主。
医疗招聘的考试形式一般为笔试+面试,笔试知识涵盖范围广,考试难度较大;面试对实际能力要求更高,标准不统一。
➢笔试内容涵盖了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药学、医技学五大专业方向。
其中,联考科目包括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涵盖了行测、医学常识、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多个考察点,考察内容较为综合,覆盖范围广。
➢医疗招聘面试最主要的形式是实际操作和结构化面试,实际操作对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强调动手能力和临床应用;结构化面试情况复杂,各省、各地市甚至各单位考试内容和形式均不统一。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1.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2.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
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3.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医士。
4.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5.执业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 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
6.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 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
7.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
包括从事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8.工勤技能人员: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人员。
分为技术工和普通工,技术工包括护理员(工)、药剂员(工)、检验员、收费员、挂号员等。
但不包括实验员、技术员、经济员、会计员、统计员和研究实习员等,这部分人员分别计入其他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
9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数X100C。
10.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口数X1000。
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推进卫生健康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稳步实施,深化医改持续发力,疾病防治成效巩固拓展,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提升,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效落实,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2922个,比上年增加15377个。
其中:医院3539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003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492个。
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0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5646个(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1870个,民营医院23524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996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80个),二级医院10404个,一级医院12252 个,未定级医院9742个(见表1)。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床位医院21246个,100-199张床位医院5297 个,200-499张床位医院4761个,500-799张床位医院2005个,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2085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365个,乡镇卫生院35762 个,诊所和医务室259833个,村卫生室608828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4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3个、县(区、县级市)级2762个。
卫生监督机构2934个,其中:省级25个、市(地)级387个、县(区、县级市)级2459个。
妇幼保健机构3052 个,其中:省级29个、市(地)级376个、县(区、县级市)级2563个。
□医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图1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表1机构类别机构数(个)床位数(张)2019202020192020总计1007545102292288069569100700医院343543539468665467131186公立医院119301187049756335090558民营医院224242352418909132040628医院中:三级医院2749299627779323002503二级医院96871040426659742718116一级医院112641225265104571273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3909700361631132164938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01335365237445238343 #政府办1737417330169887179967乡镇卫生院361123576213699141390325 #政府办356553525913531991370674村卫生室616094608828--诊所(医务室)240993259833400564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59241449228501829606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033384--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12810484107742323妇幼保健机构30713052243232252920卫生监督所(中心)2835293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42752810--其他机构287730002426024067注:#系其中数。
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
(满分 1000 分,计算综合得分时折算成 100 分)综合目标一、公益性目 1.优化资标( 140 源配置分)目标要求按照机构编制设置等要求开设病床、配置设备。
按照机构编制设置等要求设置内设科室和配备医务人员。
到 2022 年,将医护比提高到1∶1.5。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考核处室规财处人事处人事处中医处分数55510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1.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在病床使用率低于90%的情况下,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每超过核定编制床位数 10%,扣 1 分;2.未按规定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配置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扣 5 分。
本项可以累计扣分。
开业未满 1 年的医院,此项不作为考核指标。
1.医院不按照上级部门的批复设置职能科室的,每多出 1 个扣2 分,本项可以累计扣分;2.医务人员的配置指标待医院实行员额管理制度后再考核。
到 2022 年底,将医护比例提高 10 个百分点。
根据市医学信息中心统计口径计算医护比,与上一年比较,每提高 2 个百分点 (含两个百分点,下同)得 1 分,最高不超过 5 分。
1.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1)制定并执行本院“十二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情况, 3 分;(2) 制定并实施促进可持续性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措施的情况, 7 分。
2.综合医院(其它专科医院参照):(1)中医临床科室不按一级临床科室设置的,扣 2 分;(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室床位数少于总床位数的 5%,扣 4 分;目标要求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优先诊治社康中心转诊的患者。
参预医疗机构联网运行,落实分片转诊责任。
考核处室妇社处医政处妇社处分数101010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3)中成药房与西药房未分设,扣 2 分;(4)中药房未按照要求配置中药人员,扣 2 分。
1.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5 分:按照社康中心标准化建设要求,举办医院为社康中心开展业务工作配足人员、基本设施,保障社康津贴经费,专款专用;不达标的,每项扣 1 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4)科教项目补助收支结转(余)=科教项目支出补助收入-科教项目补助支出。
【数据来源】卫生财务年报或其他数据来源。
31.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
定量
达到本省(区、市)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方法】
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人员支出/业务支出×100%。
【数据来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信息系统。
13.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定量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省(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方法】
(1)肺结核患者管理率=已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辖区同期内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100%;
(2)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数据来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或其他数据来源。
1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定量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省(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方法】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
(二)服务效率
17.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定量
具体按照省(区、市)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方法】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数/251。
【数据来源】卫生健康统计年报。
18.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定量
具体按照省(区、市)规定的相关要求,没有病床的机构不考核此项。
【计算方法】
医院绩效评价标准指标
医院绩效评价医院应当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
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开源节流,加强成本核算,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提高医院的效率,保障人民健康。
评价指标(一)社会效益考核内容:1、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认真完成卫生下乡、支农、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组派救灾医疗队等政府指令性任务,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
3、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紧急救治任务。
4、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普及防病知识,不断提高公民健康意识。
(二)工作效率考核内容:1、医院年门诊人次、急诊人次、急诊抢救人次、手术人次、入出院人次。
2、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医师年均出院人次,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
3、平均住院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
4、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门诊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床日平均费用、门诊处方人均费用,与上年度的比较。
(三)经济运行状态考核内容:1、药品收入及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药品进销差价收入及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与上年度的比较。
2、单价在2000元以上的一次性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的百分比。
3、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及与上年度的比较。
4、百元业务收入的业务支出、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
5、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收益率。
6、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7、成本核算。
六、部分统计指标法定传染病报告率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CT检查阳性率(无此设备的不做要求)MRI检查阳性率(无此设备的不做要求)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无此设备的不做要求)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麻醉死亡率尸检率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漏报率临床检验室内质控、室间质评项目及结果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急诊留观时间急救物品完好率甲级病历率处方合格率开展成分输血比例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合格率医疗事故发生件数、等级、责任程度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检验、心电图、超声、影像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平均住院日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同一病例七日内再住院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患者、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社会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七、三级综合医院指标参考值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年门(急)诊患者中外埠患者比例≥15%年出院患者中外埠患者比例≥3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CT检查阳性率≥70%MRI检查阳性率≥70%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疑难病症好转率≥9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麻醉死亡率≤0.02%尸检率≥15%医院感染率≤10%医院感染漏报率≤10%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20)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急救物品完好率100%甲级病历率≥90%处方合格率≥95%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平均住院日≤16天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病床使用率≥90%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5%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8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患者、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90%社会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注:部分统计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卫生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 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年末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 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医护比= 1: (年末注册护士总数/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100%医疗收入构成=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门诊收入成本率=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收入×100%住院收入成本率=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收入×100%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100%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资产负债率=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100%流动比率=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10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100%总资产增长率=医疗卫生机构(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总资产×100%净资产增长率=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净资产×100%固定资产净值率=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l00%公共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例= 某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100%非公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 年末非公医疗机构床位数/年末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00%民营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数的比例= 年末民营医院床位数/年末医院床位总数×100%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 年末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医师与床位之比=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与床位之比=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设备配置率= 年末配置某种医用设备的机构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每床占用业务用房面积=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危房所占比例=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危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100%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占比例= 年末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乡镇卫生院数、村卫生室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 报告期末由主管部门审核达到建设标准的某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同期该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所占比例=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数/年末村卫生室总数×100%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数/年末乡镇卫生院总数×100%二、医疗服务: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 报告期内入院人数/同期(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非公医疗机构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比例=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100%平均就诊次数= 年末总诊疗人次数/年末常住人口数年住院率= 年内入院人数/同年末常住人口数×100%出院病人疾病构成= 报告期内某病种出院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非公医疗机构住院量占住院总量的比例=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出院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民营医院住院量占医院住院量的比例= 年内民营医院出院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100%病床使用率=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平均住院日= 报告期内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病床周转次数= 报告期内出院人数/同期平均开放病床数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报告期内诊疗人次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数/同期工作日数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人数/365急诊死亡率= 报告期内急诊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急诊人次数×100%住院死亡率= 报告期内住院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报告期内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100%I类切口甲级率= 报告期内医院I类切口甲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I类切口感染率= 报告期医院I类切口丙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 某年末城乡居民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人数/同年末同地区常住人口数×100%千人口献血人数= 报告期内献血者人数/同期常住人口数×1000人均用血量= 报告期内临床用血总量/同期常住人口数血液检测不合格率= 报告期内血液筛查检测结果不合格数/同期血液筛查检测总数×100%三、医药费用: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报告期内门诊医疗收入/同期总诊疗人次数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报告期内出院者住院医药费用/同期出院人数住院病人日均医药费用= 报告期内出院者医药费用总额/同期出院者住院天数病人医药费用构成= 报告期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药费用/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医药费用×100%病人医药费用增长率=(报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100%四、药品与材料供应保障:基本药物配送到位率=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入库金额/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订单金额×100%基本药物回款率=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回款金额/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100%基本药物使用率= 报告期末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同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和住院药品收入总额×100%基本药物占药品费用比重=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同期药品费用×100%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覆盖率= 年末省级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平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用户数/该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送率= 某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该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采购金额×100%。
医院部分统计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
医院部分统计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
平均住院日:指“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患者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患者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平均开放病床数:即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指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人次数与抢救总人次数之比。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诊断符合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数与手术患者总人数之比。
CT检查阳性率:指CT检查中检出阳性的人次数与CT检查总人次数之比。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指药品收入与总收入之比。
总收入:指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总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药品收入: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中、西药品收入。
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
即(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
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
即(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人数。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即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数/251。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医师人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