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中学家长读书会遇见未知的自己

合集下载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3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3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3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每一天都会认真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心灵修行书,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原本痛苦浮躁的心,静下来了,静静的反思,静静的梳理,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的引导下,找到了那个丢掉的“自我”。

这本书是台湾张德芬写的,她曾是知名女主播,美国加州大学MBA,开始,辞去高薪工作,专心研修各种不一样心灵成长课程和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出版了这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

在这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当下,我们最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真实的自我,这也是我们痛苦的根源,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我们体内的那个“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它能够目睹、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不会随着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而改变。

而“真我”是被团团包围起来的,被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主角、身分等层层包围起来了,“真我”的本质是爱、喜悦、和平。

“任何能丢弃自我不实的身份认同,并且不被自我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真我的本质。

”我深信吸引力法则,人的话语和意念是有能量的,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欢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产生共鸣,并且会被他吸引过来。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倒霉的事总是发生在他的身上。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与我们自我有关,仅有改变了自我,改变了自我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生,随之而改变。

一本修心养性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其实是一本类似帮忙心灵成长的心理辅导书,可是是以小说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展开引导课程,既通俗易懂也不觉得那么乏味,深入看进去后发现十分贴近现实生活,很多话语都耐人寻味。

看书时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位领导,比较关心我的工作与生活,聊天时曾送我两个字“妥协”。

当时虽然我工作很认真负责,但多少有些钻牛角尖,纠结于一些不能如自我意的事情上。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

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

他人的事,是指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我们不能掌握,只能像书中所说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

所有让你心理上不舒服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我们费力的在别人和外界寻求答案,结果却徒劳无功,因为我们找错了方向,答案不在外界,而在内心。

生命本是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是在身处逆境茫然徘徊之时还是看尽繁华归于平淡之际,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一切真相才能水落石出。

《遇见未知的自己》揭示了一个不变的真理,那就是要学会臣服。

爱过、通过、哭过之后是臣服的体验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就像时光无法倒流一样,所以要学会臣服。

但这臣服,不是臣服于人,而是臣服于事。

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而是要学会接受!因为越是你抗拒的就越会持续,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会是另一种结局。

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或者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却永远是在当下的,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和身体联结,那将会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力量!这本书我觉得它教给我的理念是,能让我把心情不愉快的长度和深度大大缩短和降低,我想这已足够。

人生旅途繁杂纷沓,置身其中才知那是独来独往的终身体验沿途的浮光掠影,何尝不是为了成就我们或丰饶或贫瘠的内在?让我们就像那只看见彩虹的狗一样,在谷底惊见阳光。

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看到自己:站在青青的草地上,徐徐的微风里,蔚蓝的天空下,看着我,轻轻的微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4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4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4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篇1《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灵修的书,总觉得所谓灵修有些玄学的味道,看上去似乎有些“唯心”。

然而,一个光鲜亮丽的新闻主播到一位为追求自我真相不辞艰辛跋山涉水的心灵修行者的蜕变,让我对所谓“灵修”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她用一个深入浅出的故事把多年来灵修的心路历程呈现给大家。

告诉我们如何走出困境快乐地生活。

本书的主人公若菱深感“活的好累”,她被外面的人和事评判着,同时也评判是对方。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书中一位老者给出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没有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

老人教导若菱:“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

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了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

”我们常常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和批判他人。

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基础,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

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自然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他们这样的或那样的发生。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许多烦恼,比如讨厌某人、怀才不遇、不公平等等,这些看似外界对我们的困扰,实际是对自己的不了解、不认可。

种种的痛苦是来自我们对事情的解释,是我们自己主观创造出来的,为了寻求内心的平衡,为这些事情找到能够安抚自己的解释。

这些问题和困扰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书中的一个观点,让我豁然开朗:我们要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臣服于我们无法改变的结果。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按照这样的思路走下去,抱怨和不满就会油然而生,怀着这样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自然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受害者的思想让我们总是寻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陷入痛苦。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会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会

凌峰,台湾著名艺人。
❖书籍概况
• 其他读者评论
• 书阅毕,赞!可爱、近人、博学而透晰的幸福人生导游,有你带路真好。 • 感谢你,写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像一本灵修地图。我自己修了一年时间,
渐渐感觉到生命的变化,你的书就像是一面镜子,我又可以看到自己了。 • 这是一本好读、好用也好学的“现代修心书”。口齿伶俐、聪颖慧黠的
的情绪
❖书籍概况
• 作者简介
• 张德芬,曾经的台视知名女主播,美国 加 州大学MBA。2002年开始,她受到启发 与指引,辞去高薪的工作;
专心研修各 种不同的心灵成长课程以及 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 方面的心得。
• 2007年6月在台湾出版第一本有关 身心灵成长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 名列台湾各大书店畅销排行版,读者反应 空前热烈。
“张前主播”,无情岁月并未褪险她才貌双全的一丝一豪,读其文如见 其人。
❖精华探讨
• 走进《遇见未知的自己》
我是谁?我要什么?为什么我得不到?
作者张德芬告诉我们------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是谁?
我们人所以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 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 东西!
❖精华分享
• 关于我们的潜意识
人生马车
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 的命-有些人命好,六轮大车, 富丽堂皇;有些人命不佳,两个 小轮子要混一生。
而这路程,就是我们的运-有时康 庄大道,有时羊肠小道。
❖精华分享
• 关于我们的潜意识
人生马车
马,代表我们的表意识--我们自 以为可以控制我们的生活,做出 自由的选择,而实际上,我们是 一个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 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就像这匹马 ,不知道左脸紧是因为马车夫收 紧了左边缰绳的缘故。

《遇见未知的自己》优秀读后感9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优秀读后感9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遇见未知的自己》优秀读后感9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遇见未知的自己》优秀读后感9篇《遇见未知的自己》优秀读后感9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优秀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遇见未知的自己》优秀读后感篇1几经折腾,终于在网络上找到了小君老师推荐的心灵鸡汤——《遇见未知的自己》。

夜深人静之际,靠在床上,抱着枕头,一口气把它读完,心灵仿佛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旅程。

然后,蓦地眼界开阔,茅塞顿开。

这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作者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以小说的形式,讲述女主人公经过偶遇的一位老人的指点,从烦恼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快乐,并取得生活事业双丰收的故事。

它通俗易懂,少了纯心理学书籍的深奥枯燥,讲解和诠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

诚然,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烦恼,对某人的讨厌、对工作的烦恼、对待遇的不满、对伴侣的抱怨,凡人凡事,我们自己都人为地放大。

于是,生活中,愁眉苦脸、呻吟抱怨,结果,碰得满身伤痕,痛苦不堪。

其实,现在回首细想,人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快乐?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

我们所背负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别人是无法强压给我们的,因为我们可以不接受。

遇见未知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很荣幸参加这次读书报告会!今天,我报告的书目是《遇见未知的自己》。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张德芬,台湾畅销书作家,郑州大学教授。

台湾大学企管系毕业,担任台湾电视公司主播多年后,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MBA学位,2002年受到启发和指引,辞去高薪工作,专心研究瑜伽和各类心灵成长课程。

现著有身心灵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和《活出全新的自己》的。

她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被冠为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书作家,深受人们欢迎,很多人因为阅读张德芬的书,有了生活态度的积极转变,我就是其中的一位!以前很少接触“修心书”,居多时候都觉得这些书深奥难懂,直到我看到这本书,作者用小说的形式指引着我开启了全新的人生观。

上一学期,因为一些事情,我悲观、消极,特别是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整天心神不定、恍恍惚惚,玩的最多的、最无聊的游戏就是斗地主,到学期末,我也没能走出自己的心理障碍。

直到朋友介绍了《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我知道,每个人对每本书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但我不得不站在这里告诉大家,这是一本让我改变的好书。

暂且不谈我自己遇到了什么挫折,消极的情绪如何渐渐转好,看看小说的主人公吧,我想她的经历会让大家更想《遇见未知的自己》冬夜,下着小雨,一辆小车疾驰在山路上,最近若菱老是产生一些想死的念头,工作上被朋友出卖,结婚几年了不能生育孩子,老公有了新欢,她觉得自己活着好累。

忙碌,忙碌,每个人都在忙碌。

追求,追求,每个人都在追求。

但为什么这种人不是愈来愈好呢?于是就像我们看武侠小说一样,若菱在一个奇怪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老人,进行了几次奇怪的对话。

老人慈悲、有爱心、从不批判别人,让人感觉他是完完全全的接受你,毫无保留的爱你,若菱每次看到他都觉得非常舒服。

老人教会了她如何遇见未知的自己,如何面对这些痛苦的打击!我把老人整个漫长的教导过程概括为三个步骤。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四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四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很多自己很有感受而平常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想,心情或者说一些迷惑都被这本书一一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本修身养性而又富有人生哲学的书。

看完后深有启发。

书中指出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得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问题啦:既然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

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

所以一旦你援用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生命的困顿转折是建立内在力量的最好时机。

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

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

曾几何时,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抱怨。

常常觉得自己很倒霉,社会不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带我寻找真我的过程中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消极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应该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我。

于是我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的东西,努力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所以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待自己。

就像若菱一样,她可以把自己认同为一个不行的人,是不幸的命运,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错误行为的受害者,可以把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归咎给别人。

她也可以把自己认同为一个优秀的,事业有成,才华横溢的人。

这一切都和看待自己的角度有关。

即然这样,那么为什么我不能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呢。

是的,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弱小,无力,没有自信心,但是想想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啊。

诚实,善良,在一所不错的学校读书,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家人们都很关心和疼爱我,和许多人比起来我并不差。

在生活中发生过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臣服它吧,已经不可改变了。

能够改变的就只有对待事情的态度,然后再把这种态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那样才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精选15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精选15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精选15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刚刚放下《遇见未知的自己》,感觉心情很沉重,同时也很庆幸。

沉重的是,如果我不看这本书的话,也许我会永远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中,找不到我真正需要的,从而让生活中外在的事务主宰着我自己的情绪,就这样度过一生。

庆幸的是我及时发现了这个称不上秘密的秘密,能从中学到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并真正了解自己,联结自己的内在,找回真正的自我。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都感觉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所以很少写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即使写了,也只是自己一个人看,因为不自信,所以每次写东西的时候都怕别人看了笑话,认为写的不好。

读完这本书以后,此时,我在写这篇__,我同样感觉没有自信,怕自己写不好,怕别人看了笑话,头上都开始冒汗了,心跳也加速了。

可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所以我知道我这种不自信是日久积累的,因为一次的打击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所以每次写的时候,这种惯性的思维都会跑出来,挥之不去。

那是我上高二的时候,我是班里的”好学生“,”重点培养对象“,老师们平时待我都很严厉。

有一次语文老师让写作文,一共两篇。

我洋洋洒洒,写完就交上去了,我是一个不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写的更多的是我内心的感受,所以一定程度上跟老师的要求相背而驰。

语文老师看完我的作文以后,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说:”你写的这两篇__是什么呀?太恶心了,这怎么读呀?“我当时真的没觉得有那么严重,毕竟我高一的作文还作为范文给大家读呢。

可是他却这么说我。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写东西,即使写了,也不敢和别人分享,怕别人说我写的不好,笑话我,在写作方面存在着极大的自卑心理。

写的越少,那笔头功夫就越差,所以每次想写的时候,都会冒出同样的念头:”我不想让别人看见这篇__,因为他们肯定会笑话我。

“看了张老师的书,我觉得我现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消除这种心理。

而消除的第一步就是要接纳这种感受,这种怕别人笑话的感受,自卑的感受,我闭上了眼睛,充分去感觉这种感受,觉得心里很难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精选6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1张德芬,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书作家。

第一次,我选择了她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

我是一个不爱看书的人,书买回来以后也是好久没有碰过,直到一天实在没事干才想起它来。

好奇,这是看时的最初想法。

可能是书名的关系,所以好奇这个“未知的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号入座,这是在读书过程中的想法。

一个莫名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是谁?是啊,我们是谁?又不是谁呢?从来到这个世上,从我们被赋予了姓和名时,我们便很自然的知道自己是谁了,可是却没有想过那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就像好多事物都被我们不由自主的赋予了代号和意义,从而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感受,让我们迷失了自我,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真我吧!我们每天盲目的向那个所谓的目标前进着,其实我们只是在攀附。

想想在前进路上我们快乐吗?有没有真正的静心想过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呢?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带着不同的面具,从而使我们离真我越来越远,虽然它一直住在我们的心里,一直观察着我们的一切,可是我们却从未去真正的感受过它的存在。

因此它就成了我们那个未知的自己。

其实屏蔽只是借口罢了,因为我们更在乎外在的事物,更贪慕虚荣,更喜好虚伪,即使好多人不承认。

是我们自己把我们与自己拉的越来越远。

书中的老人曾在墙上画过一匹马,一辆马车,马车夫和乘客,也就是老人口中的人生模式: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的命、马代表我们的表意识、马车夫代表我们的潜意识、乘客则是真我。

我们一直活在小我拟定的人生中,其实,我们应该抛开所有没必要的顾虑,例如:害怕、嘲笑、否定等,去感受一下我们的内心,去感受一下如果抛开之后,做着真正想做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在我们抱怨凭什么、为什么时,有没有换角度思考,有没有正面解决问题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当抱怨时,我们就是在逃避,在给自己找借口而已。

甚至当我们抱怨不公平时,有没有想过公平二字用的是否正确?公平在同级人事物上是永远成立的,或者另一种说法,世界上凡事都是公平的,当我们失去的同时,一定会得到什么,只是我们把心思全放在了失去上,却忽略了所得到的,所以可以说我们被小我控制着。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4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4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4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篇1初读张德芬的这本书,我一头雾水,是小说,却没有故事情节,穿插的人物也是个模糊的影子。

是访谈,却感觉是自话自说,是传说,却只有个神秘的老人,说的话却全是现实生活。

就这么囫囵吞枣了粗读一遍,回头细细回味,才发现,是通过叙事,在讲一个浅显易懂的处世方式,是主人感悟多年来的收获,是给读者的心灵鸡汤。

张德芬曾经是著名的美女主播,台大毕业,有豪宅名车,一定社会地位的老公,可她不觉得自己活得快乐。

后来,她离婚,去美国读了MBA,有了一个新好男人,二个可爱的孩子,在北京住着别墅,有三个帮佣,一个专职司机,自己在很大的国际公司做培训经理,薪水很高,在外人眼里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可她依然不快乐。

追其根源,她发现,让人快乐的不是那些外在的东西,房子车子工作老公孩子服饰发型,这全是外在的东西,你想抓住的更多却离自己的内心越远,自己内心的真我,爱,喜悦,和平,需要静下心来修炼。

对待负面情绪的办法也不是一味的抗拒,当悲伤,愤怒,绝望面临时,只能臣服,接受然后等待消散,如能量的转换,你越抗拒,力量越强大。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

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

看着自己那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那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

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

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当我再次反复读这些文字时,我发现,我明白了。

一个人要快乐,首先不要率性而为,要管理好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不要担忧未来的,无知的,不确定的事,要学会享受当下。

好多让自己不快乐的情绪,其实是自己潜意识里编出来的故事,并不存在。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来不容易,作者说好的习惯要坚持21天。

就真成了习惯(无意识的),这需要长时间的定静,所谓定静,就是修身养性了吧?虽说,我亦然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但感觉对自身目前思想状况能有所帮助吧,可以缓解杞人忧天来带来的压力,让自己有忍耐力,有包容心,笑对生活中的一切好与坏,幸与不幸。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5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5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5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拿到这本书还未开始读,从封面及作者寄语就明白了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这是一本从身,心,灵的层面给我们读者很多具体可行建议的书。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很多人都习惯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换着,最后逐渐迷失了真实的自己,当哪一天,我们逐渐的把目光从外界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可能我们只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捆绑者,它时刻束缚着我们,使我们生活在了不快乐中……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明白了心境决定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点无从下手,有太多的情绪无法调节,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变得更好、生活的更好。

但生活永远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舒缓残酷的现实带来的坏情绪,例如去努力学习,考一个资格证,或者考一个比现在高的学历,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内涵,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再或者去放空自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旅行中去思考一下旅行的意义,明确一下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做一个充实的自己。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去做一个不一样的人,潜移默化的去感染我们身边人,改掉惰性,珍惜时间和我们最初的理想,告别庸俗、浮躁,坚持信念,做到自律,学着做自我的引路人,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2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很多自己很有感受而平常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想,心情或者说一些迷惑都被这本书一一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本修身养性而又富有人生哲学的书,看完后我深有启发。

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女主人公通过无意间遇见的一位神秘老人,进行了一系列貌似离奇的探寻真我的路程。

这段旅途一路走来,有痛苦也有失去,但是女主人公最终找寻到了自己真正要走的路。

现在的我们还年轻,正是汲取知识和塑造发展自己的最佳时间,但此时的我们也因此显得不够安定。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18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18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18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篇1有人说,人之所以受苦是由于在不清晰自己是谁的状况下,却总是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自己的东西,结果给自己徒增苦难。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全部不能代表自己的东西,而真正的自己,是不会随时间、空间、甚至死亡而转变的。

因此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强者和弱者。

假如你认为自己是老鼠,那么只有一个结果,成为猫的食物。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独女人在自怨自艾时恰巧遇到一位智者开头。

在经过与智者的一番对话后,她立刻醒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人生的定位。

“你是谁?”这是第一次见面时智者问女人的问题。

许多时候,我们都遗忘了自己是谁,因此我们许多人即使在拥有了许多的金银财宝后仍旧生活得不欢乐。

“你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往往习惯于观看仿照别人,别人拥有的东西,我们就会认为是好的。

因此我们需要的东西,也往往吃力地从别人身上搜寻,没有在适合自己的基础上选择。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许多人都习惯于戴上许多的面具,随时都在不停地更换着,最终丢掉了真实的自己。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把目光渐渐从外面的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心世界时,会可悲地发觉,我们并不是自己生命的仆人,更糟的是,我们成为了思想和情感的奴隶,时刻受束于它们,四周的人、事、物、景会经常在我们善变的想法下催生着不同的心情,使我们生活在了不欢乐中……其实不是它们在变,而是看的人在变,所以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靠着主观想法臆断,也不能武断,而是要追根溯源,想想藏在这个想法背后的缘由。

就像书中的智者所说的:全部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一个经过层层包装的礼物,当我们看到它并不华丽的包装时,只要情愿带着耐烦和士气一层一层拆开,我们就会惊喜地看到珍藏在里面的礼物。

当我们迷茫、徘徊时,就停下脚步,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交谈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位置究竟在哪里,也学着和“智者”来番对话,真正理解小我与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遇见未知的自已》,这本书是我上次去金瀚展览中心参加书展时买的。

第一次去书展的时候,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人那么多,却意外的有那么多喜欢读书的人。

逛了一上午,一无所获,就买了一些香港的英文报纸,公考的热门理论书,还有这个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已》。

断断续续翻了好几天,终于又看完了。

看完最后一行字,合上书,仔细想想上面说的是什么,但是很模糊,记不住几个完整的句子。

不是里面的故事不精彩,而是很多都挺专业的,懒得去理解。

书的封面上有“都市身心实践班”、“中国世界第一部身心小说”等字样。

广告上的信息看似很大,其实讲的是一个城市白领遇到老人的故事。

像大多数励志书籍一样,这本书只是告诉我们要找到真正的自己,追求崇尚爱、欢乐与和平。

然而,通过讲故事,读者可以深刻理解内心世界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改变许多现实。

说实话,也有点像鼓吹“唯心主义”。

但是,“理想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必要的。

人往往需要审视自己的内心,看看有没有扭曲。

太现实了,会很辛苦。

想要单纯的快乐,平凡的幸福,可以更容易的从“心”开始,在意识上做一些改变。

书中有一句话“外面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没什么感觉。

但看完整个故事,我们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外面没有人,所有外在的东西都是你内心投入的结果。

意思类似于“吸引定律”。

进取乐观的意识能吸引进取之光,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是自己的负面想法惹出来的。

所以要关心内心,勇敢一点,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喜欢泡一杯绿茶,听着轻柔的钢琴曲,静静地翻页,放松自己,享受宁静,享受自己的娱乐…《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2《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关于身心成长的小说。

作者张德芬以其朴素的笔触揭示了人们烦恼和痛苦的深层原因,用平实而朴素的语言诠释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书里解释了我们一生追求的东西,但只能用五个字来表达,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这么努力了,还是追求不到想要的幸福?真我与爱、喜乐、平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要远离真实的自己?我们不是每天都在演戏吗?演各种角色,但是我们愿意演多少?为了在这些生活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根据当地的情况戴上一些面具。

《遇见未知的自己》初中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初中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学读后感【篇一】《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学读后感读了《遇见未知的自己》,一贯认为读该类书便是需要人生指导的人。

终究,事实并非如此,生活在喧嚣匆忙世界中的我们,需要这样一股使心灵归于静谧的清流。

总在想,我是否也能有机会遇见在我心中的聪慧老者,穿越心事的重重黑纱,遇见全新的自己……故事是从一个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独女人开始。

该故事的主角若菱,毕业,拥有令人倾慕的高薪白领工作,但心中却时常的自问:为什么我不能拥有想要的生活?为什么我不快活?为什么我如此之不幸,没有父母的爱,失去丈夫的爱,终日面对婆婆的尖刻、冷漠,就连企盼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都是如此奢靡的想法(多年不孕),惶论拥有任何生活的任何寄予?我该如何当自己生命的主人?在一个下雨的寒冷冬夜,若菱巧遇一名聪慧老者,在与智者数度交谈的过程中,她渐渐填补不快活、挫败的心灵缺口,找寻回最真实勇敢的自我。

想来,这个聪慧老者只是另外一个自己的载体罢了。

我们永久都难以知道自己真正该怎么活、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所以一次次我们错过了隐身于思想深处的另一个自己。

总在尝试着转变些什么,可是生活会毫不保留地告诫我们,既然转变不了,就唯有适应。

人生其实很简约,最终追求的莫过于“真我、喜悦、和平”罢了……最观赏本书中的一句话:“心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外面没有别人,全部的外在事物都是我们内心透射出来的结果。

向世界竭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是每个人时刻都在想的事情。

易地而处,活于世上,我们真的不需要对世界作出任何说明,世界只接受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罢了……【篇二】《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学读后感《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

作者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苦恼痛楚的深层的缘由,以通俗易通、平实俭朴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书中讲解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美满?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我们每个人不都是每天在演戏?扮演各种角色,然而在戏份中,有多少是我们心甘情愿演出的?为了演好这些人生大戏的不同角色,我们每个人都要因地因时地戴上一些面具,莫非这就是我们看不见真我的缘由之一?我想是,我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最近读了一本书,叫《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书里讲的很多东西,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说,我们常常在生活中迷失自己,被各种负面情绪所困扰,却不知道该怎么去摆脱。

以前我总觉得,心情不好就是因为遇到了不好的事情,可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影响我们心情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就拿我自己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有一次,我精心准备了一个方案,满心欢喜地拿去给领导看,结果被领导批得一无是处。

当时我那个委屈啊,心里不停地抱怨:“我这么努力,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什么就得不到认可呢?”那几天,我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极度消极的情绪里,工作也提不起劲。

后来,当我读了《遇见未知的自己》,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这种状态。

我意识到,我之所以这么难受,并不是因为领导的批评,而是我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建立在了领导的认可上。

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努力和成长。

我仔细回想了准备方案的过程,我发现其实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对相关的业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虽然方案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努力就没有价值。

当我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心情突然就好了很多。

而且,我还发现,当我不再纠结于领导的批评,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进方案上时,我的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最终做出了一个让领导满意的方案。

通过这件事情,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书中所说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如果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外界的不如意上,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就像书里说的,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徘徊,很少关注当下。

我以前也是这样,总是在为过去的错误而懊悔,为未来的不确定而担忧,却很少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但现在我明白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当下。

《遇见未知的自己》初中读后感550字

《遇见未知的自己》初中读后感550字

《遇见未知的自己》初中读后感550字我已经在前年五六月份的时候看过这本书了,我觉得特别适合那些都市人群拜读,这本是我为数不多完整看完的书。

当然,这是一篇我早就写好的了,现在我再继续把她与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写作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本灵修指南,对于陷入情绪和习性反响的人来说,能读完这本书,会得到很好的提醒,转念的时机.当我读这本书时刚开始并没有看介绍,所以总觉得里面写的为什么就像是瑜伽,后来书中才一度提到瑜伽精神的灵修.直到最后才看简介瑜伽其实也是作者生活的一部分.场景一:某天早晨,一位快递人员打来,向我问地址,我说既然是快递,怎么上面没有写详细的地址吗?那人气冲冲说“你说不说呢,你到底说不说呢?”一大清早的,我还睡醒惺忪,莫名其妙的。

我在想,那个人真的好可怜,一大清早的对待一个没有任何冲突无缘由的人气势冲冲,可以想象,他的生活有多么的不快乐,心里有多么的不快乐他真的很可怜!感想:所以,当某些人在向别人做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并不是他真的有那个立场和权力,他经常和别人闹不合,争吵,一副势不可挡的样子,他的生活和内心一定不愉快,身边的人都不喜欢他,难道他不知道吗?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磁场,通俗点讲,那就是你对别人造成的反响和感觉,你的内心喜悦,快乐,平和的能量磁场别人是能感受到同时带给别人积极的。

反之,不悦只会让别人远离,一切变得和僵硬。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

30身份认同的探索觉知是破除身份认同的第一步。

要你放下身份认同是很难的,“看见”是第一步——先要看到你自己认同某样东西,也许你没办法立刻放下,但是如果你能彻底了解到你认同的东西,其实不是你,也不属于你的,你就有可能从这个向外境追逐的噩梦中醒来。

认清真实的自我,不要听从小我的认知,为了一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争执、焦虑,也不要听了别人的夸奖就沾沾自喜,这是向外索取。

告诉自己,我的工作不是我的,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彻底破除身份认同。

31心想事成的秘密很多人谈心想事成,都是强调什么潜意识的积极力量,要用不停的正面思考来创造、显化你所想要的事物。

要想心想事成,必然需要积极的力量,正面的思想。

你想要考个好的成绩,需要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多努力,每日三省吾身,反复琢磨错题,思考自己做错的地方,然后及时修正。

学校里,老师们也会把好学生量化成日常的点点滴滴,从积极、正面的思想显化开始做起,什么积分、班级货币、盖章、贴花……让学生在“竞争”和“自我教育”中不断朝着老师们设定的方向发展。

难道,这是错的?一个人很想努力赚钱,获得成功,但他的潜意识有可能觉得自己始终就是一个失败者,而他的真我就是要他学习从失败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如此一来,他光是努力奋斗赚钱是没有用的,他必须了解自己的人生模式,学会自己的功课之后,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原来如此,我以前也想努力赚钱,可是选择了这个职业,时间一久,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本质——不可能。

现在早已人间清醒,了解并认同了自己的人生模式,放平心态:能养活自己和孩子就好了,其余物质需求无所谓。

很多人都说到了中年要好好享受生活,我似乎对此并没有太多奢求。

心想事成的第一个定律就是,你所向往的东西必须是命中注定该是你的,或是与你的更高目的是一致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

要不然就是你能深入到潜意识和真我的层面,破解人生的模式,学好自己该学的功课,破解你的命运,否则心想事成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后面半截觉得太高深,完全不适合躺平的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麥克阿瑟希望兒子學到的生命功課:認識自己, 獨立思考,面對挫折,具備同理心。
• 讓孩子為自己負責,是父母必須學會的另一種 學問。
• 這是父母最為難的一個抉擇,到底要孩子做自 己,還是要孩子做你希望他做的自己?
• 「解題是一時的,正向、快樂的人生觀最重要, 這是孩子的心理姍來遲,還在課堂上吃泡麵、啃 雞腿、打開電腦看連續劇、趴在桌上睡大覺 ?
• 高中生聽完一場生涯規畫的演講之後,多半最 大的問題就是「為什麼?」為什麼我一定要讀 大學,為什麼我在高中的時候要過得這麼不快 樂?為什麼?
大部分的教育體系能夠給他們的答案是,你去 做就對了,等你考上大學之後就知道了。
醫學生最重要的一堂課 什麼時候該讓病人走?
• 作為醫生,面對生死,心中會有更多掙扎嗎? • 科技讓人不得好死?
醫生還是醫死?什麼時候該關掉葉克膜,讓病 人走? • 第一堂課,上的是生命 當醫生不只要治病,還應有更多同理心 • 第二堂課,上的是尊重 訪談所有捐出遺體的「大體老師」的家屬,和 家屬互動
想一想
• 疑問: 人生要跑向何方? • 力量: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 核心: 喚醒孩子的生命 • 體驗:小事用腦 大事用心 • 追尋: 漫漫人生路的意義 • 參與: 從零分到五分的成長 • 改變: 人人都是生命的贏家
該鬆還是該緊?父母的兩難抉擇
• 台灣的青少年問題,從反社會、幫派、吸毒, 慢慢轉向虛無、消極和拒絕,前者是出在父母 管得太少,後者則是因為父母管得太多。
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
• 「我對志明感到憤怒,因為他很自我中心,從 來沒有真正關心過我」→檢視它的真實性 心理感覺:喜悅和平 VS 緊張壓力
• 轉換:「志明不是自我中心,他不是從來沒有 真正關心過我」
• 轉換:若菱很自我中心,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 志明」
• 幾米:只要這樣想
思想、情緒的解套
• A 事件→B 信念、想法→C 結果 • 事件是中立的,同樣事件不同人有不一
• 透過連結、臣服、定靜、覺察的功夫,與我們 的真我相通。
• 吸引力定律:真心想要 • 心底渴望、視覺的觀想、體驗擁有的感受→
外在的努力:要有收穫,先要能付出努力 • 改變了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
包括人、事、物都會境由心轉地隨之改變。 • 每個事件都是一個禮物。 • 分享與感恩:給人愈多,自己所得愈多。
從失落中復原
• 「重要的不是降低壓力、減少憂鬱,而是增強抵抗力」 • 首要之務是加強正向情緒「情緒健心操 」
找出取悅自己、讓自己快樂的方法,作為面對痛苦和困 難的心理練習 • 其次是相信陷落已經到底了,才有反彈的可能性 • 必要時發出求救訊號:天使極可能就在身邊 尋找人生典範,讓「生命感動生命」 • 懷抱希望,永遠相信明天會更好 雖然不是馬上好,但一定會慢慢好 • 面對愛情死亡或是他人造成的傷害和失落,最需要的其 實是「寬恕」:寬恕別人,自己才會得到最大的自由 • 愛可以傷害人,但也可以祝福人,從愛情的生到死,人 會找到自己的力量
• 我們的思想、情感都帶著一定的能量振動,會 吸引振動頻率相近的人、事、物
• 快樂、正面思考的人→好的人、事、物 • 悲觀、憤世嫉俗的人→不好的人、事、物 • 圓心真我:生命能量的來源 • 阻隔了真我,也就失去了能量的來源,只好不
斷的向外求取→爭奪能量 • 爭奪能量的戰爭:控制他人、權力駕凌他人、
獲得關注、認可、喜愛,證明自己是對的好的
的願望
被負面情緒套牢—情緒的障礙
• 負面情緒 • 憤怒時、焦慮時、悲傷時、恐懼、失望、
嫉妒、不安、壓力、不耐煩、無聊,它在 你身體那個部位? • 情緒是一種能量,自然生命能量的流動, 它會來,就一定會走。 • 但情緒若被否定、壓抑、消除,沒有被認 可、被接受,他們也就沒有離開,卡在我 們的身體之中→痛苦之身。
我為什麼常常不快樂?
• 愛、喜悅、和平 • 快樂:由外在事物引發的→由外而內
事物、情境不見了→快樂也隨之消失 • 喜悅:由內向外的綻放,內心身處油然而生
一旦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 • 愛: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 父母對孩子的愛
VS 以愛為名,視孩子為財產,為父母而活 • 失落了真實的自己
人生就像一場戲—角色面具
高雄中學家長讀書會
遇見未知的自己
高雄中學輔導中心艾韻華老師 99年1月7日上午9:30
作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活出想要的人生
• 「我是誰?」 • 姓名?艾韻華 • 身份?老婆、媽媽、教師、媳婦、女兒 • 職稱?輔導教師OR主任 • 條件?…… • 財富?…… • 地位?……
我到底要什麼?
• 「快樂嗎?」 • 「為什麼我不快樂?」 • 「為什麼我不能擁有我想要的生活」 • 「我們在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 「財富、權力、健康、愛、快樂」 • 「什麼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 財富→不用為未來擔憂 • 權力→很過癮、很滿足 • 健康→沒有病痛→快樂
• 基本內在真我的感覺:與生具有,不曾 改變
• 人生中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面具 主流價值觀、倫理道德的規範 好孩子、好學生、好朋友、好妻子、 好丈夫、好父母、好媳婦、好女婿、 好國民、好人?
• 「好」VS「真我」
未知的自己—層層包裹的同心圓
真我 愛喜悅和平
身體 情緒 思想
角色扮演/身份認同
看不見的能量—吸引力法則
死亡、失戀、失敗,創痛襲來,
你該怎麼辦?
• 生命是一連串失落的考驗。生活中的失落處處 可見,考試失敗、友情生變、失戀到寵物逝去 等等,死亡,則是最終極的失落。
• 自殺已成為台灣十五歲到二十四歲青少年死因 的第二位,給孩子從失落中復原的抵抗力已刻 不容緩。
• 因為他們挫折容忍度低,想要立即得到結果。 抗壓性較大或看得遠的人較願意懷抱希望,但 在現在速食文化中,青少年追求立即滿足,加 上父母過度保護、事事配合,反而成為「脆弱 的一代」。
信念、價值觀、態度、標準→ 約束自己、衡量、批判他人 • 不完美、欠缺的→否定、壓抑、抗拒的內 在特質(陰影)→潛意識→策略(逃避) →拼命工作、抽煙、酗酒、各種上癮、看 電視、追星族、過渡運動、學習、換工作、 信仰、靈修等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轉念作業
• 作業:批評你周遭的人 •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
情緒的體驗與療癒
• 看見自己的情緒、接納這種感受、放下對它 的需要
• 接納、認同情緒,不阻止否定,但行為仍要 規範
• 受苦的體驗:走出人生模式、成長的契機 • 用愛去接納壓抑了許久的負面情緒 • 臣服接受事實,盡力去做自己可以改變的事 • 給父母的情緒教養三堂課
背負重責大任的腦袋—檢視思想
• 思想怎麼來的? • 滿負重責大任的腦袋:應該、理想→
建立覺知,對自我與事物的覺察能力。 可以跨越情緒、思想之限制,傾聽內在 的聲音,與內在真我連結,尋求愛、喜 悅、和平。
身份認同的探索
覺察
定靜 臣服 連結
真我 愛喜悅和平
身體
看見
情緒 思想
角色扮演/身份認同
放下
髮型、服飾、朋友、工作、家庭、財產
心想事成的秘密
• 破解身體的滯礙,化解情緒的癮頭,檢視思想 的謬誤,放掉無謂的身份認同。
• 最佳的方式:從呼吸開始、靜坐冥想
• 腹式呼吸:吸氣,腹部凸起, 呼氣,腹部縮回。
腹式呼吸
保養自己的身體—飲食與健康
• 食物的比例:40%穀類、40%水果蔬菜、 20%蛋白質
• 吃飯的時間:早餐多、晚餐早 • 食物的份量:輕食、少量多餐 • 烹飪方法:生食、水煮、蒸 • 吃的方法:細嚼慢嚥、食物飲料不要太
2009天下教育特刊—生命教育
2009/11/18 天下435期
• 如何有自信又尊重別人、管理情緒又同理他人, 如何接受挫敗又健康復原、貢獻團隊又不失自 我,這些生命能力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 獻給「著急」的大人和「被著急」的小孩,在 生命的長河中,我們要有耐心,最終,大家都 會是贏家。
• 99學年課綱選修課「生命教育」 「我為什麼活著?」 「我該怎樣活著?」 「我如何活出該活出的生命?」
• 留意自己的身體語言、跟你的身體對話,傾聽身 體的訊息
• 選擇能讓你專心一致、活在當下的運動:跑步、 健走、游泳、太極拳、氣功、瑜珈
• 瑜珈:集中注意力,把覺知帶到身體最緊繃的地 方,深呼吸、每次呼氣時用意念和它溝通,讓它 放鬆一點
• 健走:配合緩而深的呼吸,擺動雙臂,大跨步快 速前進,放空腦袋,注意力放在雙腳
• 不知為何而戰的迷思
從來沒有人認真告訴過你為什麼要讀大學,誰 能夠擠出熱情來讀那些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要讀 的課程,上那些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要上的課?
燙太冷
「擔心」是最差的禮物
• 天底下三件事:你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 • 關心與愛就可以有權力介入他人領域、促使他
人改變嗎? • 對最親近的人,要分享,但不預設期望與結果 • 擔心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加害行為 • 出於愛與關心的提醒:考慮對方的心理感受 • 不抱怨的世界 • 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 • 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 • 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
潛意識初探
• Freud:冰山理論
意識:對自己的認知、喜好
意 識
潛意識:控制了我們的思想、

感覺、行為以及對人事物的
意 識
反應。
潛意識中的人生模式
性格傾向×外在環境×各種教育×生活事件×(前世業力)
95%潛意識: 自動化的制約模式
5%意識
真我 愛喜悅和平
身體 情緒 思想
角色扮演/身份認同
跨越身體的障礙—重新和身體連結
樣的結果:關鍵在於B 信念、想法 • 負面情緒 :身體被思想刺激後的反應 • 孩子成績3科不及格→應該都及格→
憤怒、責備→親子關係衝突 • 練習去覺察、看見→包容、接納
什麼讓我感到喜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