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药品包装容器的密封性验证报告
无菌药品生产工艺验证
编辑ppt
卫生管理系统的验证
洁净(无菌)衣的洗涤与消毒灭菌确认
检查条款5204: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 净工作服是否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 整理,必要时是否按照要求灭菌。按此条款理
解,无菌操作区工作服可在十万级,甚至三十 万级区清洁,经灭菌后,装在一个加盖的容器 中,然后作为一个无菌物料经物料缓冲间送入 无菌操作区,但在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这种 做法存在污染的风险,应尽量避免,除非有强 有力的数据证明可行。
清洁用具:定期清洗、消毒,相关管 理文件
编辑ppt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洁净厂房卫生要求(无菌洁净室)
送、回风过滤器框架不得采用脱屑、产 尘、长菌材质
不得设置可开启式窗户 检查室应按无菌操作区管理,不得与生
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污染菌鉴别 和阳性对照试验使用同一试验室
编辑ppt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灭菌程序的监控方法(如热电偶、生物指示剂 的数量、位置及合格/不合格标准)
关键参数允许的变化范围(最大及最小) 产品所能承受的F0值限度 对灭菌工艺波动情况所做统计分析的评估报告 再验证计划
编辑ppt
工艺与设备验证确认
除菌过滤设备的基本要求 禁止使用含石棉的过滤器材 过滤装置是否吸附药物组分、释放物质
编辑ppt
概述
无菌药品生产的特殊要求
操作人员:洁净工作服+灭菌 原料及内包装材料:除菌、灭菌、去热原 工艺用水、氮气、压缩空气:除菌过滤 生产设备:在线或离线清洗和灭菌 清洁工具:清洁灭菌和消毒
消毒剂:酒精要除菌过滤
编辑ppt
洁净(无菌)厂房确认
优秀的厂房和设备的设计实施带来的 是药品生产简洁的运行,安全高效的 和具有相当弹性空间的工艺流程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是为了验证医疗器械包装的无菌性
能和保护性能,确保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损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1.外观检查:对医疗器械包装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包装完整性、
密封性、标识清晰度等方面的评估。
2.密封性试验:对包装容器的密封性进行测试,常用的方法有气
密性试验和液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可以通过将包装容器或包装系统
充入气体,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或气体泄漏来评估其密封性能。
液密
性试验则是将包装容器或包装系统充入液体,观察是否有液体漏出来
评估其密封性能。
3.气体渗透性试验:使用气体渗透性试验仪,对包装材料的气体
渗透性能进行测试。
常用的气体渗透性试验方法有渗透率法和摩西法。
4.细菌渗透性试验:将已灭活的细菌悬浮液放置在包装系统内,
观察一定时间后是否有细菌渗透,评估包装材料的细菌渗透性能。
5.热处理试验:对包装系统进行热处理,以验证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无菌性能。
6.滴漏试验:将包装容器放置在倾斜角度,观察是否有液体滴漏出来评估其密封性。
也可以将包装容器用活性染料装满,观察是否有染料漏出来评估其密封性。
7.延伸性试验:对包装材料的延伸性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运输过程中的耐受性和保护性能。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不同的医疗器械包装有不同的试验要求,具体的试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此外,还需注意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版GMP对工艺验证要求及思路
新版GMP对工艺验证要求及思路内容工艺验证的新思路工艺验证的新思路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中国2010版收集并评估从工艺设计阶段一直到商业化生产的数据用这些数据确立科学证据证明该工艺能够始终如一地生产出优质产品。
FDA2011书面化的证据证明工艺在所建立的参数范围内能有效和重复生产出符合预期标准和质量属性的医药产品。
EU2001规定的工艺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期标准和质量属性的产品。
PIC/S2001确认的定义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验证的定义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第一百三十八条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第一百三十九条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第一百四十条应当建立确认与验证的文件和记录并能以文件和记录证明达到以下预定的目标一设计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设计符合预定用途和本规范要求二安装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三运行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四性能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够持续符合标准五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第一百四十一条采用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前应当验证其常规生产的适用性。
生产工艺在使用规定的原辅料和设备条件下应当能够始终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第一百四十二条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或厂房、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发生变更时应当进行确认或验证。
无菌原料药生产的无菌工艺验证
无菌原料药生产的无菌工艺验证[关键词]:无菌原料药,无菌工艺验证,模拟介质,培养基,工艺过程模拟健康网讯:无菌原料药的生产通常是把精制过程和无菌过程结合在一起,将无菌过程作为生产工艺的一个单元操作来完成。
也称之为无菌工艺。
将非无菌的原材料转化为无菌的原料药的方法很多,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是无菌过滤法,即将非无菌中间体或原材料配制成溶液,再经0.2μm孔径的过滤器过滤除菌,在以后一系列精制单元操作中一直保持无菌,最后生产出符合无菌要求的原料药。
典型的无菌原料药精制工艺为:将原材料配制成溶液→过滤除菌→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粉碎→混合→分装。
灭菌过程包括除菌过滤、设备灭菌、包装材料灭菌、衣物灭菌等。
这些灭菌过程经过验证方能保证从非无菌状态转化成无菌状态。
无菌工艺只有经过验证才能确保产品的无菌性能。
验证过程一般是选择合适的介质模拟生产流程,使介质通过整个生产系统,然后取模拟介质培养,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
1验证前的准备无菌工艺验证是生产、质量、工程和其它部门之间广泛合作的一项工作。
验证前需做以下准备工作。
1.1生产设施的设计和确认生产设施的设计应能使潜在的污染降低到最小,应易于清洁和消毒;产品或物料敞开处的空气要有一定的品质要求;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要适宜,应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应重视设计上的细节,减少污染源,确保无菌生产。
1.2公用工程和环境的确认影响产品质量的公用工程如蒸汽、压缩空气、加热、制冷、水系统等都应经过确认,其中任一系统出现故障,都有可能导致产品发生污染。
应制订公用工程的维护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1.3设备和工艺的确认所有的设备、无菌环境、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生产工艺都应经过验证。
产品暴露是发生污染并导致无菌工艺验证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防止或降低污染发生的几率,对暴露产品提供百级空气层流罩非常重要;已灭菌的产品在由灭菌器到生产线过程的保护也至关重要,应尽量避免人员对设备或物料的接触性操作。
1.4设备的清洗和灭菌规程的确认接触模拟介质的设备表面应清洗灭菌,并防止灭菌后的再污染。
2010新版GMP附录—无菌药品
无菌药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工程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
第四条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第五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第六条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室)进行。
第七条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药品生产用洁净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当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注:(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M。
新版GMP 附录1 无菌药品 (最终稿)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注射剂、眼用制剂、无菌软膏剂、无菌混悬剂等。
第二条 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三条 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和表面微生物等测试方法应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第二章原则第四条 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
第五条 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第六条 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如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时,应采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室)进行。
第七条 应按所需环境的特点确定无菌药品洁净生产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以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 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 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敞口安瓿瓶、敞口西林瓶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
通常用单向流操作台(罩)来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须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生产无菌药品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的洁净操作区。
GMP附录《无菌药品》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
GMP附录《无菌药品》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 30分):1.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菌)2.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和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及其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微生物、各种微粒、热原、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工作态度)3.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非最终灭菌产品)4.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 。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级、B级、C级、D级)5.进入无菌生产区的生产用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但不包括可燃性气体)均应经过,应当定期检查除菌过滤器和呼吸过滤器的完整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除菌过滤)6.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应当包括试验。
此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当连续进行3次合格试验。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培养基模拟灌装)7.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或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区。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更衣、洗手)8.应当通过验证确认灭菌设备腔室内待灭菌产品和物品的。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装载方式)10.无菌药品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应当经过验证,避免产品遭受污染。
(2010年版)GMP无菌药品附录
无菌药品附录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
第四条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第五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第六条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室)进行。
第七条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药品生产用洁净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当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注:(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
2011年版GMP附录_无菌药品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
第四条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第五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第六条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室)进行。
第七条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药品生产用洁净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当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注:(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
注射剂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及申报资料的原则性规范
(一)注射剂剂型选择的原则
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50ml以上) 小容量注射剂(20ml以下) 粉针剂(冻干、无菌分装)
不同剂型采用的灭菌工艺可能不同,进而会影响产 品的SAL(无菌保证水平),因此,在评价无菌保证工 艺时,首先应评价剂型选择的合理性
工艺验证:培养基灌装验证 无菌原料药,精、烘、包需在百级环境下进行 无菌辅料的技术要求与无菌原料药一致
五、申报资料要求
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申报资料 需提供生产工艺及验证资料 ➢ 生产工艺研究与验证内容的完整体现 ➢ 生产工艺技术评价的重要试验依据 ➢ 批准前检查、现场核查等监管的档案依据
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资料的格式和内容
决策树越往下,风险越大 需要提供的必要证据越多
基本原则:
➢ 无菌产品应在灌装到最终容器后进行最终灭 菌(首选)
➢ 如因产品对热不稳定不能进行最终灭菌时, 可采用最终灭菌方法的替代方法--过滤除菌 和/或无菌生产工艺(退而求其次)
同时明确如下要求:
➢ 无菌药品生产企业,首先应根据特定的处方选择最佳的灭菌方法, 然后再选择包装材料
简述无菌保证工艺,以及用到的灭菌设备、原理和型号 (一)原辅料、药包材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二)原辅料、药包材的准备:原辅料的预处理、直接接
触药品的内包装材料等的清洗、灭菌等。 (三)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试验的过程及结果 (四)结论 (五)再验证(拟进行再验证的时间和内容)
无菌保证工艺研究与验证试验的过程及结果
的测定
及污染菌的耐热性测定
工艺验证要求: 过度杀灭法和残存概率法均应进行工艺验证 验证内容:空载热分布
满载热分布 热穿透试验 微生物挑战试验(残存概率法) 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数量和耐热性
物品无菌验证报告制度模板
物品无菌验证报告制度模板一、前言无菌技术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医疗用品的无菌状态,本机构制定了物品无菌验证报告制度,对一次性无菌物品和无菌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的验证和管理。
以下为物品无菌验证报告制度模板。
二、物品无菌验证报告制度1. 验证对象本制度适用于一次性无菌物品和需要进行无菌验证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耗材、器械、药品、溶液等。
2. 验证流程(1)物品接收:对一次性无菌物品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包装完好无损,标签清晰可见。
对需要进行无菌验证的物品,由接收人员进行接收确认。
(2)物品储存:将一次性无菌物品放置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储存环境中,确保物品不受污染。
(3)无菌操作:在无菌操作区内,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避免污染。
(4)验证测试:对一次性无菌物品和使用后的物品进行无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细菌培养、真菌培养、支原体检测等。
(5)结果判定:根据验证测试结果,判断物品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如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验证记录(1)物品接收记录:记录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2)无菌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员的姓名、操作时间、操作过程等信息。
(3)验证测试记录:记录验证测试的方法、测试结果、测试时间等信息。
(4)结果判定记录:记录判定结果、处理措施等信息。
4. 验证报告(1)报告格式:按照规定的报告格式进行填写,包括报告标题、报告日期、验证对象、验证过程、验证结果等信息。
(2)报告审批:报告需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审批合格后方可使用。
(3)报告归档:将验证报告按照规定归档,便于查阅和追溯。
三、物品无菌验证报告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执行责任: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物品无菌验证报告制度进行执行,确保医疗用品的无菌状态。
2. 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物品无菌验证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的落实。
药品密封性检测的检测流程
药品密封性检测的检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药品密封性检测是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般的药品密封性检测流程:1. 样品准备:从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药品样品。
无菌药品GMP检查指南
无菌药品GMP检查指南2015年10月目录一、目的 (3)二、适用范围及检查依据 (3)三、无菌药品生产工艺概述 (3)四、检查要点 (6)(一)质量管理系统 (6)(二)厂房、设施及设备系统 (9)(三) ....................................................................................................................... 物料系统15(四)生产系统 (18)(五) ....................................................................................................... 包装和贴签系统24(六) .......................................................................................................... 实验室控制系统26五、参考文献 (29)一、目的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检查员在实施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检查时提供指导.检查组应参照本指南的要求检查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情况,评价企业无菌保证的能力,以确定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以下简称GMP)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及检查依据本指南适用于无菌药品的GMP检查,包括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和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通常包括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粉针剂、冻干粉针剂、眼用制剂、耳用制剂、埋植剂、供雾化器用的液体制剂、冲洗剂、外用制剂、无菌原料药等.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2010版GMP附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11年第16号关于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无菌药品等5个附录的公告有关管理事宜的公告根据卫生部令第79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现发布无菌药品、原料药、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及中药制剂等5个附录,作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配套文件,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1.无菌药品2.原料药3.生物制品4.血液制品5.中药制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附录1:无菌药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
第四条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第五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第六条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室)进行。
第七条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药品生产用洁净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当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无菌培养基灌装验证方案Media fill
验证方案1、目的:对生产部制剂车间的灌装机进行培养基无菌灌装试验,通过灌装后的产品污染程度检测灌装工艺能否保证产品的无菌。
2、范围:生产部制剂车间的灌装生产线。
3、责任:3.1验证小组3.1.1设计、组织和协调验证试验。
3.1.2准备、检查和批准验证方案。
3.1.3准备验证报告并且流转批准。
3.1.4评估所有的测试结果。
3.1.5完成此文件规定的验证报告。
3.1.6验证小组成员名单3.2生产部3.2.1对灌装车间进行清扫、消毒,保证环境清洁。
3.2.2操作灌装机。
3.2.3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培养基灌装。
3.2.4进行日常清洗、维护。
3.3QA3.3.1取样。
3.3.2进行目检。
3.3.3进行环境监测。
3.3.4检查和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
4、描述制剂车间使用x公司的灌装流水线,包括:洗瓶机、隧道烘箱、灌装机、轧盖机,y公司的冻干机进行冻干。
5、程序5.1使用的设备及材料5.1.1洗瓶机5.1.2隧道烘箱5.1.3灌装机5.1.4冻干机5.1.5灌装材料5.1.5.1瓶子5.1.5.2胶塞5.1.5.3铝盖5.1.6培养基5.1.7菌种5.1.7.1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5.1.7.2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lcans) ATCC 102315.1.7.3厂房环境分离菌5.2培养基准备5.2.1在10L血清瓶中加入2L的热注射用水,再加入240g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充分搅拌,等溶解后再加入6L的热注射用水,整个培养基量为8L。
5.2.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到高压蒸汽灭菌柜中121℃灭菌30分钟,灭菌后取出血清瓶,从瓶中取4瓶(50ml/瓶)作为阴性对照,其中2瓶于32±2℃培养14天,另外2瓶于23±2℃培养14天。
观察有无微生物污染。
5.3培养基无菌灌装5.3.1准备无菌的灌装器具(针、硅管、等等),联接到灌装机上。
硅管一头放入灭菌培养基中。
无菌药品
无菌药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
第四条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第五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第六条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室)进行。
第七条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药品生产用洁净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当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臵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注:(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
8 无菌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验证中容器和密封系统完整性试验替代无菌试验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无菌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验证中容器和密封系统完整性试验替代无菌试验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一、前言无菌医疗器械是指不含有活的微生物的医疗器械,包括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和无菌加工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是指保证医疗器械终产品正常发挥预期功能的期限,一旦超过医疗器械的货架有效期,就意味着该器械可能不再满足已知的性能指标,发挥预期功能,在使用中具有潜在的风险。
本指导原则系对无菌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验证中容器和密封系统完整性试验替代无菌试验的注册申报资料的一般性要求,未涉及其他技术要求。
对于产品其他技术要求有关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注册申请人还需参考相关的法规和指导性文件。
如有其他法规和指导性文件涉及某类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的具体规定,建议注册申请人结合本指导原则一并使用。
本指导原则系对注册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产品有效期研究资料中容器和密封系统完整性试验替代无菌试验注册技术审查方面的指导性文件,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
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注册申请人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范围仅限于无菌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验证中容器和密封系统完整性试验替代无菌试验的相关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
本指导原则不包括以下情况:1)注册申报资料中产品检测报告的无菌试验;2)用于灭菌过程的定义、确认和维护的无菌试验;3)生产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无菌试验。
三、基本要求对于以无菌状态供应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应指定一个经过验证的确定的货架有效期。
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的验证试验类型通常可分为实时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两类。
医疗器械的实时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应同时进行。
无菌药品GMP检查指南汇编
一、目的 (3)二、适用范围及检查依据 (3)三、无菌药品生产工艺概述... .. (3)四、检查要点 (6)(一) 质量治理系统 (6)(二) 厂房、设施及设备系统 (9)(三) 物料系统 (15)(四) 生产系统 (18)(五) 包装和贴签系统 (24)(六) 试验室掌握系统 (26)五、参考文献 (29)一、目的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检查员在实施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检查时供给指导。
检查组应参照本指南的要求检查无菌药品生产质量治理状况,评价企业无菌保证的力量,以确定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治理标准〔2023 年修订〕》〔以下简称 GMP〕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及检查依据本指南适用于无菌药品的 GMP 检查,包括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和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工程的制剂和原料药,通常包括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粉针剂、冻干粉针剂、眼用制剂、耳用制剂、埋植剂、供雾化器用的液体制剂、冲洗剂、外用制剂、无菌原料药等。
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承受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局部或全部工序承受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本指南适用于对上述不同生产工艺及不同类型的无菌药品的检查。
检查过程中,检查员应依据《药品生产质量治理标准〔2023 年修订〕》及其附录来确定检查缺陷所涉及的条款。
三、无菌药品生产工艺概述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最终灭菌产品和非最终灭菌产品两类,局部或全部工序承受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无菌药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应尽可能承受热力灭菌方式进展最终灭菌。
承受湿热灭菌方法进展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 F0 值应当大于 8 分钟,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高于 10-6。
(一) 最终灭菌工艺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不能仅依靠最终灭菌。
灭菌工艺必需与产品注册批准要求相全都,且应当经过验证。
无菌药品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
第四条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第五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第六条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室)进行。
第七条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药品生产用洁净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当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臵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注:(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药品包装容器密封性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
试验人员:
审核:
批准:
报告人:日期:
1.概述
本验证由生产部及质量部共同完成,并在质量部的全过程监控下按已批准的方案实施。
验证实施日期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2.结果报告:
2.1试验样品制备情况:
所用样品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后合格的样品。
2.1制备微生物菌悬液:
从铜绿假单胞菌(ATCC 9027)的新鲜斜面上取培养物,接入含6ml无菌胆盐乳糖培养基的试管中,在30~35℃下培养了约24h,将此培养物分别转入含600ml无菌胆盐乳糖培养基的三角瓶内,于30~35℃下培养了约24h,现将菌落计数如下:
结论:可用于试验用菌液。
2.2营养试验:
每个试验样品内接种了多少个CFU(约100)铜绿假单胞菌。
在30~35℃下培养了7天,附:培养记录
第一次试验试验开始时间:
第二次试验试验开始时间:
第三次试验试验开始时间:
结果:结果所有试样品都呈阳性结果,符合试验预订的目标。
2.3微生物浸入试验:
①将2.1的铜绿假单胞菌(ATCC 9027)的菌悬液倒入不锈钢桶内,密闭,从试验中取100只试验样品倒置于菌悬液中,将试验样品在菌悬液中持续浸泡约4h后,取出试验样品,擦干容器外残余的菌悬液,其外表用含0.5%过乙酸的70%异丙醇消毒五分钟(注意不要破坏其密封口),放入塑料袋中,置30~35℃下培养7天。
检查试验样品内微生物生长情况,有生长记作“﹢”,无生长记作“﹣”。
②阳性对照:阳性对照试验样品不经菌悬液浸泡,其外表用含0.5%过乙酸的70%异丙醇消毒五分钟后,接种10~100CFU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阳性对照试验。
现将试验记录如下:
第一次试验
第二次试验
第三次试验
结果:
3.评价:
冻干粉针剂轧盖密封完好性验证合格,表明各项工艺卫生管理规程及轧盖、无菌操作程序、净化空调、灌装机、人员符合GMP及无菌制剂生产要求,可进行产品的正式生产。
附:西林瓶,胶塞及铝盖规格尺寸,来源。
①.当轧盖设备发生变化时应进行再验证。
②.改变胶塞、西林瓶及铝盖尺寸、材质时应进行再验证。
5.贮存稳定性试验:
在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对药品同法操作进行微生物浸入试验,该试验正在进行。
附稳定性试验记录:
第一次试验
第二次试验
第三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