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氨气》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氨气
高中化学教案氨气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氨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一、导入:
向学生展示氨气气味的特点,并让学生描述氨气的气味。
引导学生思考氨气的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
1. 氨气的性质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属于碱性气体。
2NH3(g) + H2O(l) → NH4OH(aq)
氨气遇火燃烧,产生氮气和水蒸汽。
4NH3(g) + 3O2(g) → 2N2(g) + 6H2O(g)
2. 氨气的制备方法
工业上主要的制备方法是哈伯-玻希过程,通过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催化反应。
N2(g) + 3H2(g) ⇌ 2NH3(g)
实验室中可以通过铵盐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备氨气。
NH4Cl(s) + NaOH(aq) → NH3(g) + NaCl(aq) + H2O(l)
三、实验操作:
1. 准备实验器材:氨气生成装置、试管、氨水、蓝色石蕊试纸。
2. 操作步骤:
a. 在试管中放入氨水。
b. 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c. 拿出一张红色石蕊试纸,将其放入试管中,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3. 结果分析:试管中产生了氨气,红色石蕊试纸变成了蓝色。
四、讨论与总结:
请学生谈谈氨气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并总结氨气的性质。
引导学生思考氨气在农业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氨气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及结论,并写一段小结。
同时,请学生查阅资料,探究氨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氨气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氨气优质教学设计教案I. 引言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堂优质的氨气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氨气及其应用。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化学课程,主要适用于初次接触氨气的学生。
II. 教学目标1. 理解氨气的化学性质和重要应用。
2. 学会正确使用实验材料和设备,安全地进行氨气实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III. 教学内容A. 氨气概述1. 氨气的性质和特点。
2. 氨气的产生方法和重要应用。
B. 氨气实验1. 实验目的:探究氨气的性质。
2.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 进行氨气实验。
-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3. 实验分析:- 总结实验结果。
- 分析氨气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IV.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氨气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材料和设备,亲自进行氨气实验。
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究氨气的性质和反应。
V.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
2. 口头问答:进行课堂口头问答,检查学生对氨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VI.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提供有关氨气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
2. 实验室:提供实验材料和设备。
3. 多媒体工具: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氨气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VII. 教学时间本教案建议安排一次教学课时,每节课时为45分钟。
VIII. 教学扩展与拓展1. 学生自主研究:鼓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氨气的其他方面。
2. 实验扩展:设计更复杂的氨气实验,提供更多实践和探究的机会。
IX. 教学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学生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2. 进行氨气实验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氨气。
X. 结论通过本教案设计的氨气教学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氨气的性质和应用,并培养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优秀模板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氨气的制备方法、应用及危害;(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氨气的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氨气的制备方法及反应原理;(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氨气的应用及危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2)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氨气的制备方法及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1. 氨气溶解性、挥发性的实验观察;2. 氨气制备方法及反应原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含有氨气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氨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二、新课讲授1. 氨气的物理性质(1)观察氨气的颜色、状态;(2)引导学生总结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
2. 氨气的化学性质(1)演示氨气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2)引导学生分析氨气与水反应的原理,总结氨气的化学性质。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提出问题:氨气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反应原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提问:氨气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反应原理?二、新课讲授1. 氨气的制备方法(1)讲解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反应;(2)分析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反应的原理。
2. 氨气的应用(1)讲解氨气在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应用;(2)引导学生思考氨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氨气的制备方法、应用及危害;2. 提问:氨气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氨气的危害及防治措施;2. 思考:氨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氨气,减少其危害?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氨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危害有了全面的认识。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氨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导入
1. 展示一瓶氨水并让学生闻一下,引出问题:氨气是什么?
2. 请学生回顾碱的定义和性质,引出氨气的碱性。
二、氨气的性质
1. 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的颜色、气味、密度和溶解性。
2. 分析氨气的化学性质:氨气在水中的反应、与酸的中和反应。
三、氨气的制备方法
1. 引导学生思考氨气的制备方法,了解氨气的产生反应。
2. 介绍氨气的常见制备方法:氨气的氨化法、氨气的氨解法。
四、氨气的用途
1.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氨气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观看视频,展示氨气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堂练习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氨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2. 完成一份由老师设计的综合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氨气的理解。
六、展示与总结
1. 学生展示他们对氨气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氨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七、作业
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氨气的相关知识。
2. 完成一份关于氨气的研究报告,包括氨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氨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增强对氨气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高中化学 氨气 教案
氨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认识氨的溶解性,与酸的反应,认识氨的还原性通过分析认识氨与水的反应,氨水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氨气、氨水性质教学难点,实验现象和分析原理教学方法:情景导入,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归纳小结,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引入】时政新闻《液氨泄露》【问题】从这则新闻你能了解氨气有什么物理性质,教师并展示盛有氨气的集气瓶。
板书:一、氨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无色气味―――刺激性气体状态―――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熔沸点较高,易液化氨气液氨应用:制冷剂溶解性―――极易溶于水【实验】演示喷泉实验【过渡】形成美丽红色的喷泉说明氨气溶于水不只是个简单的溶解过程同时也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二、氨气的化学性质1. 氨气与水的反应NH 3·H 2O NH 4++OH -【问题】氨水问什么呈碱性?应用:氨气的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氨气是唯一的碱性气体。
【讨论】在氨水中,主要存在哪些分子和离子?氨水的成分(混合物):3种分子:H 2O 、NH 3、 NH 3·H 2O3种离子:NH 4+、OH - 、H +液氨成分(纯净物):NH 3,氨水与液氨的比较板书:一水合氨不稳定性易液化(放出大量热)【过渡】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与哪类物质反应呢?【试验】魔棒生烟板书:2.氨气与酸的反应NH3+HCl =NH4Cl【问题】浓盐酸换成浓硫酸,浓硝酸,有没有相同的现象?结论:氨气与挥发性酸(盐酸、硝酸等)反应才有白烟生成(此为检验氨气方法之一)将氨气通入硝酸或硫酸中,写出反应的方程式:NH3 + HNO3 = NH4NO32NH3 + H2SO4 =(NH4)2SO4【过渡】在NH3分子中,N呈-3价,是最低价,具有还原性,可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反应板书:3.催化氧化(工业制备硝酸的基础反应)【讨论】如果你正处于事发现场,你将如何逃生?【过渡】小结氨气的用途:制纤维、塑料、染料制铵盐制尿素、制纯碱制硝酸制医用稀氨水、用做致冷剂【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氨气的性质一、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二、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 H2H4++O H-2.氨气与酸的反应a.易挥发的酸NH3+HCl=NH4ClNH3+HNO3=NH4NO3b.难挥发的酸2NH3+H2SO4=(NH4)2SO43.氨气催化氧化。
高中化学氨气的教案范文
高中化学氨气的教案范文教学设计是我们在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部分地区)会用涉及到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很多考生往年都会在这里栽跟头。
教师之梦微信 ___在之前也发过不少教学设计模板和一些万能模板,需要的同学可以在后台回复教学设计进行查看。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一、教学目标1.理解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了解氨的水溶性;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投影】①xx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②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③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教师】为什么关于合成氨的反应多次受到诺贝尔奖的垂青呢?氨对于我们生产生活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氨,了解氨的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1.物理性质【教师多媒体出示新闻】xx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同学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到哪些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刺激性气味,液氨易挥发,液氨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
【教师】那么氨气除了这些物理性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演示】喷泉实验。
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结束后说一说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学生】烧杯里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教师】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较大量的氨气溶于少量的水中,使烧瓶内的气压明显小于瓶外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高中化学《氨气》的教学案例
共用 , H。的核外 没有 电子 , 而 。 当两 者相遇时 , 如何使 它 们都能 达 到 稳定 结 构 。学生 从 配 位 键 的 角 度来 理 解 NH 与 H 结合成 NH4的过程 , 而认识到 N 能与 从 H。 酸反应生成盐 , 一步 认识 NH。 进 是碱 性气 体。我准 备
作 为 一 名 普 通 的 中学 化 学 教 师 , 很 想 让 每 一 堂 课 都 能 我 使 学 生 有 更 多 的机 会 主动 体 验 探 究 过 程 , 以激 发 学 生 的
也顺理成章地认识到 NH 。的水溶液为碱性 。我再进一 步引导学生学习 NH 与水反应 的化 学方程式及 氨水 的 。
构 推 出 物 理 性 质 再 推 出 化 学 性 质 , 层 递 进 , 生 易 于 层 学 理解和接受 。
从化学键理论 、 分子结构 、 元素周期 律和周期表 、 氧化还
原 规 律 等 方 面 人 手探 究 , 尽 可 能 设 计 实 验 来 验 证 这 些 并
性质 。
从 NH 的 氮元 素 的化 合 价 为 一 3可 推 知 NH 有 还 。 , 。
来 。南喷泉的现象极易想到瓶 内气体 的压强 急剧减小 ,
从 而 证明 了 NH。 易 溶 于 水 ; 无 色 变 红 色 ” 现 象 , 极 由“ 的
在提倡素质教育 的今天 , 我们都 明 白“ 授人 以鱼 , 不 如授人 以渔” 的道理 。但如何让学生在课 堂教学 中作为 主体 , 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 而培养学生 的观察 、 从 思 维、 动手 、 创新等能 力 , 仍是 目前 困扰教 师 的一大 难题 。
以学 生 推 出氨 气 可 用 向下 排 空 气 法 收 集 。这 是 旧知 识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优秀模板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优秀模板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氨气的性质和用途;
2. 能够描述氨气的制备方法和反应过程;
3. 理解氨气的气味和性质,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氨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氨气的制备方法;
3. 氨气的反应过程;
教学难点:
1. 氨气的气味和性质;
2. 氨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氨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讲解氨气的性质和用途(10分钟)
1. 结构式:NH3;
2. 性质:有刺激性气味,易燃,具有碱性;
3. 用途:农业中的氮肥,工业中的制冷剂和原料等;
三、探讨氨气的制备方法和反应过程(15分钟)
1. 制备方法:氨气的合成法,如氨的哈伯过程;
2. 反应过程: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的反应过程;
四、讨论氨气的气味和性质(10分钟)
1. 氨气的刺激性气味是如何产生的;
2. 氨气的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了解氨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0分钟)
1. 氨气对呼吸道和眼睛的刺激作用;
2. 长期接触氨气可能导致哪些健康问题;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展望下节课继续深入探讨氨气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氨气的性质和用途,帮助学生理解氨气制备和反应过程,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氨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安全意识。
下节课可以结合实验或案例深入探讨氨气的应用和环境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氨气》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氨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积累了学习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更多体验,如初中学习的碳、高中学习了氯、硫等,在学习线索方面会比较清晰。
同时,也有氧化还原理论作为指导,对氨气的性质能够作出相应的推测。
另外,学生对于实验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对喷泉实验有一定的分析推理和设计能力。
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学习基础,所以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都可以突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氨气的分子结构,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氨水的成分和性质;掌握氨气的制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氨气化学性质的推测,提高推理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本质的分析,提高思维的积极性和发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养成由宏观到微观,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科素养;通过归纳氨气的用途,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难点氨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演示“双喷泉”实验,请学生质疑,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新课讲析(一)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归纳氨气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常温下 1: 700;容易液化,沸点 -33.50C 。
教师补充新闻事件中的液氨泄漏事件,强调氨气沸点比较高,容易液化。
(二)氨气的化学性质演示试管喷泉实验。
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以及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推测氨气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学生总结: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3?H2O?NH4+ + OH-。
2.氨气与酸的反应教师演示氨水碱性的检验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学生讨论:氨水和液氨的区别?演示实验:氨气和氯化氢的反应 NH3+HCl=NH4C1。
结论:氨气与挥发性酸(盐酸、硝酸等)反应才有白烟生成。
此为检验氨气方法之一。
2NH3 + H2SO4 =(NH4)2SO4 该化学反应的应用:可以制得化学肥料中的铵态氮肥。
3.氨气的还原性演示实验:氨的催化氧化4NH3 4NO+6H2O(工业制备硝酸的基础反应)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硝酸形成的原理。
化学氨气教学设计
化学氨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化学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教学设计以氨气为主题,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及其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如下:1. 了解氨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及应用;2. 学会进行氨气的制取和检验实验;3. 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反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氨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及应用;(2)氨气的制取和检验实验;(3)氨气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反应。
2. 教学难点:(1)氨气的制取方法与实验操作;(2)氨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反应。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导管、烧瓶、烧杯、导管夹、试管、试管架等;2. 实验药品:氨水、氢氧化钠、盐酸等;3. 教学课件、教学实验指导书。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氨气的制取、氨气的化学性质实验以及氨气实际应用。
1. 氨气的制取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演示的氨气制取实验,并进行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解释。
让学生合作组队进行氨气的制取实验,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对氨气的制取方法有直观的了解。
2. 氨气的化学性质实验给学生一个实验问题:“氨气和氯气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引导学生提前做好实验设想,并进行实验操作。
先将氨气通入洗涤瓶中收集,然后使用导管连接洗涤瓶和试管,加入少量的氯气。
观察氯气与氨气的反应情况,让学生用逻辑推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出氯气与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氨气实际应用介绍氨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进行案例分析。
例如氨气作为工业原料的使用,氨气在肥料中的应用等,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氨气的实际应用领域。
五、教学总结与评价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应能了解氨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及应用,并具备进行氨气的制取和检验实验的能力。
学生还能够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
《氨气》 教学设计
《氨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水的反应、与酸的反应等。
(3)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氨气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氨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水、与酸的反应。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1)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
(2)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氨气有关的图片或视频,如氨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氨气泄漏事故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氨气。
2、新课讲授(1)氨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氨气,让学生观察氨气的颜色、状态,闻其气味。
然后通过实验演示氨气的溶解性,将充满氨气的烧瓶倒扣在水槽中,观察水迅速充满烧瓶的现象。
引导学生总结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2)氨气的化学性质①氨气与水的反应进行喷泉实验,向装满氨气的烧瓶中滴加少量水,引发喷泉。
引导学生思考喷泉形成的原因,从而讲解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₃+ H₂O ⇌ NH₃·H₂O ,NH₃·H₂O ⇌ NH₄⁺+ OH⁻。
强调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并且氨水具有弱碱性。
②氨气与酸的反应分别演示氨气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₃+ HCl = NH₄Cl ,2NH₃+H₂SO₄=(NH₄)₂SO₄,NH₃+ HNO₃= NH₄NO₃。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设计一、主题与背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等能力仍是目前困扰我们教师的一大难题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我很想让每一堂课都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我以《氨气》的教学为例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二、情境描述在上课前一天我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氨气的化学式NH3你能知道氨的些性质提示他们可从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氧化还原规律等方面入手探究并尽可能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性质课堂上同学们分组讨论气氛热烈对于一些浅显的性质同学们比较容易推出来如有同学可能以前见过闻过氨气提出氨气在常温下为气态有刺激性气味这时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只装满氨气的试管依次传下去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一些农村的学生兴奋地说与化肥碳铵的气味一样有反应快的同学马上说是碳铵分解为NH3了这时气氛很活跃有同学想知道碳铵有同学说谁想打磕睡就给他闻氨气等等(2)从氨气的化学式NH3知其摩尔质量为17g/l,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标况下密度为0.771g/l所以同学们推出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这是旧知识的运用不错(3)有同学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知识推出NH3的稳定性强于CH4、PH3、弱于H2O、HF能学以致用很好有同学从化学键的知识推出NH3的电子式为但分子结构不会分析我提示N原子有一对电子没有被共用那三个N—H键会不会分布成正三角形完全对称呢学生答不会那请推测NH3可能为极性还是非极性分子呢我在前面已讲过这个知识所以学生很容易推出为极性分子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既然NH3为极性分子那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何呢学生马上想到NH3易溶于水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呢有同学说将装满NH3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观察水面上升的高度这时我给同学们演示书上的“喷泉实验”学生在一刹那对实验的“动感”现象和鲜明的“色差”现象发出一阵惊叹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思维能力也活跃起来由喷的现象极易想到瓶内气体的压强急剧减小而证明了NH3极易溶于水;由“无色变红色”的现象也顺理成章的认识到NH3的水溶液为碱性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NH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氨水的性质为了加深学生对“NH3+H2O≒NH3.H2O≒NH4++OH的理解我给每个小组发一瓶氨水让他们打开瓶塞闻到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认识NH3.H2O的不稳定性理解第一个“≒”的含义然后进一步提出在实验室如何用浓氨水来制取氨气学生很容易想到将浓氨水加热即可有个别同学提出在浓氨水中加入固体NaOH,,虽然不能从平衡移动的知识来解释但他知道固体NaOH,溶于水要放热我再让学生从OH的浓度增大来理解第二个“≒”的含义这样从NH3的结构推到物理性质再到化学性质层层递进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从NH3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可推知NH3有还原性可与O2、F2等氧化性的物质反应这时我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规律写出NH3分别与O2、Cl2、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几个性质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老师的引导下能一步步的理解和接受但NH3还有些性质呢我提示学生NH3的结构中N原子还有一对电子没有被共用而H+的核外没有电子当两者相遇时如何使它们都能达到稳定结构学生可从配位键的角度来理解NH3与H+结合成NH4+的过程从而认识到NH3能与酸反应成盐进一步认识NH3是碱性气体我准备了一瓶浓盐酸一瓶浓流酸一瓶浓氨水和红色石蕊试纸先让学生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观察变蓝的现象再分别将蘸有浓盐酸、浓流酸的玻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观察现象从而领会挥发性的酸与氨气在空气中相遇才产生白烟最后学生总结氨气如何检验这样从结构推出性质再用实验来证明学生好理解印象深刻(7)学生没有学过氢键我从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及原子半径大小补充了NH3与NH3、NH3与H2O之间有氢键的形成理解NH3易液化易溶于水这样让学生对NH3有全面的了解三、问题讨论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由氨气的结构推出它的性质再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性质最后由性质联系它的用途这样层层推进学生便于理解和接收另外我想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同学们觉得较轻松地掌握了重难点知识且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效果较好但我觉得最大的几个问题是:时间不够大纲要求的一节课内容至少要2节课才能完成若再将喷泉实验引申和归纳则需3节课对于优生源的班级开展探究式学习还可以对于基础较差、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的学生开展起来很困难课堂上同学们有时会因为某个问题一直深入讨论或扯到其它不相干的问题上难回到我们这节课的主题上来从而浪费课堂时间重点不突出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我在设想如果我每节课都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讨论学习教师最后再归纳、总结、补充从长久来看学生会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但由于时间限制做题少了训练少了复习少了讲评少了短期的教学成绩肯定会受影响而现在对教师的考核唯分数为高教师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如何把握“探究程度”与“知识点落实”两全其美的度四、教育反思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如何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众多问题:传统教学模式真的应该摈弃它确实有课堂知识点容量大可缓解化学课时紧张的特点教学时间与山区教学条件的限制我们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长远培养人的目标与短期的教学成绩的冲突如何解决学生的良好的能力素质不是在短期能体现出来的该如何评价一个教师的能力呢我很想知道在今天的高考制度下该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愿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氨气》 学历案
《氨气》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水的反应、与酸的反应、还原性等。
3、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的原理和装置。
4、认识氨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氨气的化学性质,尤其是与水和酸的反应。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难点(1)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
(2)氨气的还原性。
三、知识回顾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四、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如厕所里的刺鼻气味,其中就可能含有氨气。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农业、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那么,氨气到底具有哪些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五、知识讲解1、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NH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1 体积水大约可溶解 700 体积氨气)。
氨气易液化,液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常用作制冷剂。
2、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氨气溶于水时,大部分与水结合形成一水合氨(NH₃·H₂O),一水合氨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NH₄⁺)和氢氧根离子(OH⁻),使溶液呈碱性。
NH₃+ H₂O ⇌ NH₃·H₂O ⇌ NH₄⁺+ OH⁻这也是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原因。
(2)氨气与酸的反应氨气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₃+ HCl = NH₄Cl(产生白烟)2NH₃+ H₂SO₄=(NH₄)₂SO₄(3)氨气的还原性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
4NH₃+ 5O₂= 4NO + 6H₂O(催化剂、加热)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氯化铵(NH₄Cl)和氢氧化钙Ca(OH)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CaCl₂)和水。
2NH₄Cl + Ca(OH)₂= CaCl₂+ 2NH₃↑ + 2H₂O(2)发生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类似。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气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氨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氨气的用途及危害,培养安全使用氨气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氨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氨气,引导学生了解氨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
2. 学习氨气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氨气的物理性质。
3. 学习氨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氨气的焰色反应和与氧化剂的反应。
4. 了解氨气的用途及危害,鼓励学生讨论氨气的安全使用方法。
5. 总结:对氨气的性质、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四、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氨气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2.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思考氨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如何安全使用氨气。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氨气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安全使用氨气的意识。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
《氨气》教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用途,了解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通过自主实验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并培养科学规范的实验技能【重点和难点】氨及铵盐的化学性质、喷泉实验。
【任务一:自主复习与检测】1、氨气的物理性质:状态:______气味________ 密度比空气______ 溶解性_________,易液化,作制冷剂。
2、NH4+的检验方法:(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任务二:自主学习与检测】一、氨气的喷泉实验: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将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下列装置正确的是()二、氨的化学性质:1、与H2O反应①反应方程式:②氨水中的微粒:分子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离子_______ _______ _______2、与酸反应学生实验: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浓盐酸靠近反应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与硝酸、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并预测反应现象:三、铵盐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铵盐受热分解:NH4HCO3受热分解学生实验: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化学方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碱反应学生实验:将少量氯化铵与少量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用一种试剂,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2342443,(),,Na CO NH SO NH Cl KNO的是A、3AgNO B、NaOH溶液C、2()Ba OH溶液D、盐酸【任务三:交流与讨论】1、如果装置无滴管如何操作形成喷泉?a b C d2、喷泉实验时烧瓶充入a气体,滴管盛放b溶液,烧杯中盛放b溶液,当把滴管a 溶液挤入烧瓶中,能形成喷泉的实验是A、a:氨气 b:水B、a:二氧化硫 b:NaOH溶液C、a:二氧化氮 b:水D、a:氯气 b:NaCl溶液【任务四:反馈与检测】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于检验NH3泄漏的是( )A.气体遇浓盐酸产生白烟 B.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 D.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l2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C.装置③中X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装置④中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3.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B.“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C.“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4.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中一定有( )A.HCl、CO2、H2B.CO、H2、H2O C.CO、H2、NH3D.HCl、CO、H2O5.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 )A.(NH4)2SO4B.NH4NO3C.NH4Cl D.NH4HCO36.标准状况下,在三个烧瓶内分别装有纯净干燥的NH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2和O2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
《氨气》教学案例
《氨气》教学案例第一篇:《氨气》教学案例《氨气》教学案例一:背景与主题背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等能力,仍是目前困扰我们教师的一大难题。
课堂上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以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
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感到: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主题: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我力争让每一堂课都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我以《氨气》的教学为例,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二;问题情境描述如何根据氨气的化学式NH3,依据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氧化还原规律等理论,推测氨气的化学性质呢?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性质呢?三、案例分析案例(一):物理性质: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提出NH3物理性质的假设:(1)、可能以前见过闻过氨气的同学,提出:氨气在常温下为气态,有刺激性气味。
教师辅助: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瓶装满氨气的试管,依次传下去,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
(2)、一些农村的学生可能提出:与化肥碳铵的气味一样。
(3)、有些同学可能提出:是碳铵分解为NH3了。
(4)、有些同学可能提出:从氨气的化学式NH3知,其摩尔质量为17g/mol,,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标况下密度为0.771g/l,所以同学们推出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这是旧知识的运用,不错。
案例(二):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学生依据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等理论,推测氨气的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性质。
(1)、有同学依据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知识推出NH3的稳定性强于CH4、PH3、弱于H2O、HF。
苏教版高中化学氨气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氨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了解氨气的制备方法;3. 了解氨气的主要用途;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氨气的化学性质;2. 氨气的用途。
教学难点:1. 氨气的制备方法;2. 氨气的主要用途。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氨气生成装置、试管、试管夹、酚酞指示剂等;2. 实验物质:氨水、氢氧化钠、氢气等;3. 教材: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氨气及其性质,引起学生兴趣。
二、讲解氨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10分钟)1. 氨气的物理性质: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等;2. 氨气的化学性质:与酸反应生成盐类、能与氧气、氯气等发生作用等;3. 氨气的制备方法:氨水和氢氧化钠反应、氨水和过氢化氢反应等。
三、进行实验(20分钟)1. 将氨水和氢氧化钠放入氨气生成装置中,观察氨气生成的现象;2. 使用酚酞指示剂进行氨气的检测。
四、讲解氨气的用途(5分钟)1. 农业上的应用:作为植物养料;2. 工业上的应用:用于制造化肥、合成尿素等;3. 医疗上的应用:作为药物原料。
五、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重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习题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氨气的性质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操作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对氨气制备方法和用途的掌握,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
高中化学优质课氨气教案
高中化学优质课氨气教案
课题:氨气的性质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氨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了解氨气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3.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氨气的反应机理。
二、教学重点
1.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氨气的制备方法;
3.氨气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难点
1.氨气的工业应用;
2.氨气与酸碱中和反应的机理。
四、教学准备
1.实验室中制备氨气所需的化学试剂和设备;
2.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便于学生理解氨气的应用;
3.教师讲授的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引言
介绍氨气的特点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氨气的兴趣。
2.氨气的性质
教师通过PPT展示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进行相关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氨气的特点。
3.氨气的制备方法
介绍氨气的制备方法,包括哈伯-博斯曼法和氨气合成法,让学生了解氨气的生产过程。
4.氨气的应用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氨气在农业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应用,让学生了解氨气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5.实验操作
进行简单的氨气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他们对氨气性质的理解。
6.讨论与总结
与学生一起讨论氨气的应用和反应机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化学优质课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
氨气的性质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目标:经过察看实验,使学生认识氨的溶解性,与酸的反响,认识氨的复原性经过剖析认识氨与水的反响,氨水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育经过察看实验现象,总结剖析物质性质的能力;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学生自然科学修养,培育学生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生命的意识。
教课要点:氨气、氨水性质教课难点,实验现象和剖析原理教课方法:情形导入,实验研究,议论剖析,概括小结,练习稳固。
教课过程:【引入】时政新闻《液氨泄漏》【问题】从这则新闻你能认识氨气有什么物理性质,教师并展现盛有氨气的集气瓶。
板书:一、氨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无色气味―――刺激性气体状态―――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熔沸点较高,易液化氨气易液化(放出大批热)液氨应用:制冷剂溶解性―――极易溶于水【实验】演示喷泉实验【过渡】形成漂亮红色的喷泉说明氨气溶于水不不过个简单的溶解过程同时也发生化学反响板书:二、氨气的化学性质1. 氨气与水的反响NH 3·H2O NH 4+ +OH -【问题】氨水问什么呈碱性应用:氨气的查验(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氨气是独一的碱性气体。
【议论】在氨水中,主要存在哪些分子和离子氨水的成分(混淆物):3种分子: H2O 、NH 3、 NH 3·H2O3种离子: NH 4+、OH -、H+液氨成分(纯净物):NH 3,氨水与液氨的比较板书:一水合氨不稳固性【过渡】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与哪种物质反响呢【试验】魔棒生烟板书: 2. 氨气与酸的反响NH3+HC l =NH4Cl【问题】浓盐酸换成浓硫酸,浓硝酸,有没有同样的现象结论:氨气与挥发性酸(盐酸、硝酸等)反响才有白烟生成(此为查验氨气方法之一)将氨气通入硝酸或硫酸中,写出反响的方程式:NH3+HNO 3=NH 4NO32NH 3 + H 2SO4 = (NH 4)2SO4【过渡】在NH3分子中,N呈 -3价,是最廉价,拥有复原性,可与拥有氧化性的物质反响板书: 3.催化氧化(工业制备硝酸的基础反响)【议论】假如你正处于事发现场,你将怎样逃生【过渡】小结氨气的用途:制纤维、塑料、染料制铵盐制尿素、制纯碱制硝酸制医用稀氨水、用做致冷剂【作业部署】板书设计:氨气的性质一、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二、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响2.氨气与酸的反响a.易挥发的酸NH 3 +HCl=NH 4 ClNH 3+HNO 3=NH 4NO 3b.难挥发的酸2NH 3+H 2 SO4= (NH 4)2SO4 3.氨气催化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氨气》教案
一、主题与背景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等能力,仍是目前困扰我们教师的一大难题。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我很想让每一堂课都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我以《氨气》的教学为例,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二、情境描述
在上课前一天,我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氨气的化学式NH3,你能知道氨的哪些性质?提示他们可从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氧化还原规律等方面入手探究,并尽可能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性质。
课堂上同学们分组讨论,气氛热烈。
对于一些浅显的性质同学们比较容易推出来,如
有同学可能以前见过闻过氨气,提出氨气在常温下为气态,有刺激性气味。
这时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只装满氨气的试
管,依次传下去,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
一些农村的学生兴奋地说,与化肥碳铵的气味一样,有反应快的同学马上说是碳铵分解为NH3了。
这时气氛很活跃,有同学想知道碳铵是什么,有同学说谁想打磕睡就给他闻氨气,等等。
从氨气的化学式NH3知,其摩尔质量为17g/mol,,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标况下密度为0.771g/l,所以同学们推出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这是旧知识的运用,不错。
有同学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知识推出NH3的稳定性强于cH4、PH3、弱于H2o、HF。
能学以致用,很好。
有同学从化学键的知识推出NH3的电子式为
,但分子结构不会分析。
我提示N原子有一对电子没有被共用,那三个N—H键会不会分布成正三角形,完全对称呢?学生答不会?那请推测NH3可能为极性还是非极性分子呢?我在前面已讲过这个知识,所以学生很容易推出为极性分子。
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既然NH3为极性分子,那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何呢?学生马上想到,NH3易溶于水。
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呢?有同学说,将装满NH3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观察水面上升的高度。
这时我给同学们演示书上的“喷泉实验”。
学生在一刹那对实验的“动感”现象和鲜明的“色差”现象发出一阵惊叹。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思维能力也活跃起来。
由喷的现象极易想到瓶内气体的压强急剧减小,而证明了NH3极易溶于水;由“无色变红色”的现象,也顺
理成章的认识到NH3的水溶液为碱性。
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NH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氨水的性质。
为了加深学生对“NH3+H2o≒NH3.H2o≒NH4++oH-的理解,我给每个小组发一瓶氨水,让他们打开瓶塞,闻到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认识NH3.H2o的不稳定性,理解第一个“≒”的含义。
然后进一步提出在实验室如何用浓氨水来制取氨气。
学生很容易想到将浓氨水加热即可。
有个别同学提出在浓氨水中加入固体NaoH,,虽然不能从平衡移动的知识来解释,但他知道固体NaoH,溶于水要放热。
我再让学生从oH-的浓度增大来理解第二个“≒”的含义。
这样从NH3的结构推到物理性质再到化学性质层层递进,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从NH3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可推知NH3有还原性,可与o2、F2等氧化性的物质反应。
这时我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规律写出NH3分别与o2、cl2、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前面的几个性质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老师的引导下能一步步的理解和接受,但NH3还有哪些性质呢?我提示学生NH3的结构中N原子还有一对电子没有被共用,而H+的核外没有电子,当两者相遇时,如何使它们都能达到稳定结构。
学生可从配位键的角度来理解NH3与H+结合成NH4+的过程,从而认识到NH3能与酸反应成盐,进一步认识NH3是碱性气体。
我准备了一瓶浓盐酸,一瓶浓流酸,一瓶浓氨水,和红
色石蕊试纸。
先让学生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观察变蓝的现象。
再分别将蘸有浓盐酸、浓流酸的玻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观察现象,从而领会挥发性的酸与氨气在空气中相遇才产生白烟。
最后学生总结氨气如何检验。
这样从结构推出性质,再用实验来证明,学生好理解,印象深刻。
(7)学生没有学过氢键,我从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及原子半径大小补充了NH3与NH3、NH3与H2o之间有氢键的形成,理解NH3易液化,易溶于水。
这样让学生对NH3有全面的了解。
三;问题讨论
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由氨气的结构推出它的性质,再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性质,最后由性质联系它的用途。
这样层层推进,学生便于理解和接收。
另外,我想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
同学们觉得较轻松地掌握了重难点知识,且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效果较好。
但我觉得最大的几个问题是:
时间不够。
大纲要求的一节课内容,至少要2节课才能完成。
若再将喷泉实验引申和归纳,则需3节课。
对于优生源的班级开展探究式学习还可以,对于基础较差、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的学生开展起来很困难。
课堂上同学们有时会因为某个问题一直深入讨论,或扯到其它不相干的问题上,难回到我们这节课的主题上来。
从而浪费课堂时间,重点不突出,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我在设想,如果我每节课都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讨论学习,教师最后再归纳、总结、补充,从长久来看,学生会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但由于时间限制,做题少了,训练少了,复习少了,讲评少了,短期的教学成绩肯定会受影响,而现在对教师的考核唯分数为高,教师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如何把握“探究程度”与“知识点落实”两全其美的度?
四、教育反思
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
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如何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众多问题:传统教学模式真的应该摈弃?它确实有课堂知识点容量大,可缓解化学课时紧张的特点。
教学时间与山区教学条件的限制,我们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长远培养人的目标与短期的教学成绩的冲突如何解决?学生的良好的能力素质不是在短期能体现出来的,该如何评价一个教师的能力呢?我很想知道在今天的高考制度下,该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愿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