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签订类劳动争议处理技巧
劳务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劳务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在现代职场中,劳务合同成为雇主与员工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劳务合同纠纷时有发生,给双方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
了解劳务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决劳务合同纠纷的方法:协商解决首先,当出现劳务合同纠纷时,最直接且成本较低的解决方式是双方协商。
通过友好沟通,尽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协商过程中,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底线,同时充分考虑对方的合理要求,以期达成和解。
调解如果协商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寻求第三方的帮助进行调解。
调解通常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相关行业协会进行。
调解是一种非正式的解决争议的方式,旨在帮助双方达成共识,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程序。
调解成功后,双方需签订调解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仲裁当调解失败或一方不同意调解结果时,可以选择走仲裁程序。
在中国,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务合同纠纷的必经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时,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当事人可以在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是通过法院解决劳务合同纠纷的正式法律程序。
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交证据,参与庭审,最终由法官作出判决。
法院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
其他途径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行政途径来解决劳务合同纠纷,例如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举报。
在一些情况下,行政机关会介入调查并促成问题的解决。
总之,面对劳务合同纠纷,应首选协商和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这些方式成本较低,程序简便。
如果这些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再考虑仲裁和诉讼等法律途径。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遵循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权利。
劳务合同纠纷处理流程
劳务合同纠纷是指在劳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因合同内容、履行方式、报酬支付等问题产生的争议。
当劳务合同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流程:一、协商解决1. 当事人应当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协商过程中可以邀请第三方调解人员参与,协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2. 协商成功后,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二、调解解决1. 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时,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 调解委员会将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帮助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按照协议履行各自义务。
三、仲裁解决1. 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或者调解委员会无法达成调解协议时,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仲裁委员会将组织仲裁庭,对争议事项进行审理。
3.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按照裁决履行各自义务。
四、诉讼解决1.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或者仲裁裁决无法履行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人民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3. 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按照判决履行各自义务。
五、诉讼费用1.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支付案件受理费、申请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等费用。
六、诉讼时效1. 劳务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 劳动合同纠纷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诉讼管辖1. 劳务合同纠纷诉讼管辖规定是按照被告所在地进行确定管辖法院。
2.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3.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法与技巧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中因利益分配、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方面的争议,导致双方无法达成共识而产生的矛盾。
劳动纠纷对企业和员工都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有效地处理劳动纠纷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处理劳动纠纷的方法与技巧,旨在帮助大家摆脱冲突并达成双赢。
一、沟通与协商沟通是解决劳动纠纷的第一步和基础。
双方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尽量达成共识。
在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情绪失控,客观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2.倾听和理解:虚心听取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并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
3.提出建设性建议:在沟通过程中,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尽量避免抱怨和批评。
4.寻求妥协:协商是双方达成共识的关键,双方都应主动作出一定的让步,以争取双赢的结果。
二、依法维权在劳动纠纷中,员工有权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如果沟通和协商无法解决纠纷,员工可以采取以下合法手段:1.咨询权威: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维权途径。
2.提起申诉: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劳动监察部门提出申诉,要求官方介入处理。
3.调解和仲裁:参与调解或仲裁程序,接受独立第三方的公正裁决,遵守相应的决定。
4.诉讼:如果其他手段无法解决问题,员工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
三、注重预防与管理预防劳动纠纷是最有效的办法。
企业和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潜在的纠纷冲突:1.建立明确的劳动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劳动条件、工资待遇、绩效考核等事项,以避免因为规则不清晰而产生争议。
2.加强沟通和培训:通过定期的沟通和培训,加强员工对企业政策和规定的理解,提高双方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
3.及时解决矛盾:发现问题和矛盾时应及时解决,不要让问题扩大化和积累化。
4.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应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员工代表会议、员工咨询平台等,方便员工表达意见。
HR如何处理劳动合同相关纠纷实操案例及解析
HR如何处理劳动合同相关纠纷实操案例及解析
劳动合同相关纠纷是企业和员工之间常见的问题,HR在处理这类纠
纷时,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并且要公正、公平地处理。
下面是一个劳动合
同纠纷的实操案例及解析。
案例:小明是公司的一名员工,公司与他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
工资、工作时间等相关事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发现公司始终
没有按合同约定支付他的工资,并且还加班没有得到相应的加班费。
于是,小明决定向HR部门投诉并解决这个问题。
解析:
1.沟通与调解:HR应该第一时间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具体情况,
并进行初步调解。
HR可以通过询问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了解双方的需求,以及核实相关证据,来了解实际情况,并尽量妥善解决问题。
在调解过程中,HR需要公正、中立地处理双方的纠纷,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调查与核实:HR需要调查核实公司是否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
是否存在拖欠工资、不支付加班费等情况。
HR可以通过查阅公司的工资
记录、加班记录等相关资料,以及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核实来进行调查。
5.申请仲裁或诉讼:如果协商解决不成,HR可以帮助小明准备相关
文件并帮助他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HR需要按照相关的
仲裁或者诉讼程序,帮助小明提供充分证据,并参与仲裁或者诉讼过程中
的相关程序和审理。
6.检讨与改进:无论是通过调解、协商解决,还是通过仲裁或者诉讼
解决劳动合同纠纷,HR部门都需要进行事后的检讨与改进。
HR应该总结
案件,反思公司是否存在管理不善、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
劳动纠纷的协商与沟通技巧
劳动纠纷的协商与沟通技巧劳动纠纷是工作场所难免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纠纷需要一定的协商和沟通技巧。
本文将针对劳动纠纷的协商与沟通技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掌握有效的协商技巧1.建立友好关系:协商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和友善对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友好的氛围可以促进双方更好地进行协商,减少争吵和冲突。
2.明确目标和利益: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利益,并且确保对方也能理解自己的立场。
只有清楚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利益,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倾听和理解:在协商过程中,双方都应该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需求,并且试着理解对方的观点。
这样可以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增加互信和合作的可能性。
4.寻求共同点:在协商中,双方应尽可能地寻找共同点,找到彼此的交集。
这样可以为解决纠纷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增加协商成功的机会。
5.寻找妥协方案:协商的目的是达成共识和妥协。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该灵活、开放地思考,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双方都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让步,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二、有效的沟通技巧1.尊重对方:在沟通过程中,双方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不要中断或打断对方的发言。
尊重是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基础,也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2.清晰明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尽量简明扼要,避免使用复杂的词语或术语。
语言要清晰明了,确保对方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的意思。
3.倾听和回应:在沟通中要保持倾听,并且给予恰当的回应。
通过积极倾听和回应对方的话语,可以促进双方更好地理解彼此,减少误解和冲突。
4.控制情绪:在沟通过程中,双方可能会产生一些情绪反应,例如愤怒、失望等。
然而,应该尽量控制情绪,以避免情绪对沟通产生不良的影响。
5.寻求共识:在沟通过程中,双方应该积极地寻求共识和解决办法。
可以通过提供建议、提出问题或寻求意见等方式,促进双方达成一致和共同的目标。
三、成功的劳动纠纷协商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劳动纠纷的协商与沟通技巧,以下列举了一个成功解决劳动纠纷的案例。
劳动争议调解技巧都有哪些?
劳动争议调解技巧都有哪些?劳动争议调解技巧需要本着依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能够与用人单位商量,也能够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有与用人单位商量,达到和解协议。
具体情况涉及方面比较多,而且内容较为复杂,我们在正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一、劳动争议调解技巧都有哪些?1、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能够与用人单位商量,也能够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有与用人单位商量,达到和解协议。
3、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商量、商量不成或者达到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能够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到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能够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限定的外,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诉讼讼。
4、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议的主张,有职责提供证据。
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隶属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受不利后果。
5、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足听取两方当事人对事实和借口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到协议。
6、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肯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担任。
二、劳动争议包括哪些情况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在平时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出现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单位应当本着和平解决的前提来看待这件事。
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双方都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能在私下达成一致,和平解决,才是最佳的选择。
劳动合同热点难点问题及处理技巧
劳动合同热点难点问题及处理技巧: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以下是这些问题及处理技巧:1.合同期限问题:劳动合同期限是双方争议的焦点之一。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合同期限,并确保合同期限符合法律规定。
如果需要续签合同,应在合同到期前提前协商,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续签。
2.薪酬问题:薪酬是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薪酬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事项,并确保薪酬数额合法、合理。
如果需要调整薪酬,应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变更。
3.工作内容和职责问题: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并确保工作内容和职责合法、合理。
如果需要对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调整,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变更。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问题: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是劳动者的重要权益。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工作时间、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等事项,并确保约定合法、合理。
如果需要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进行调整,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变更。
5.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问题: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劳动者的重要权益。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事项,并确保约定合法、合理。
如果需要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进行调整,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变更。
6.解除和终止合同问题:解除和终止合同是双方争议的焦点之一。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解除和终止合同的情形、程序和赔偿方式等事项,并确保约定合法、合理。
如果需要解除或终止合同,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并确保合法、合理。
劳动合同争议处理办法8篇
劳动合同争议处理办法8篇篇1一、争议处理原则本合同是甲乙双方为解决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议而制定的处理办法。
双方应本着公平、公正、合理、合法原则,以协商、调解为主要方式,解决劳动合同争议。
二、争议范围本合同所指的劳动合同争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过程中的争议;2. 工资、福利、奖金、津贴、补贴等劳动报酬方面的争议;3.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争议;4. 培训、保密、竞业限制等协议内容的争议;5. 其他与劳动合同有关的争议。
三、争议处理途径1. 协商解决: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
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充分沟通,积极寻求共识,达成和解。
2. 调解:如协商无果,双方可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调解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遵守。
3. 仲裁:若调解仍无法解决争议,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结果为终局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
4. 诉讼:若仲裁结果无法执行或双方对仲裁结果有异议,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协商与调解1. 双方应在发生争议后15日内进行友好协商。
协商期间,双方应尊重对方权益,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2. 若协商无果,可在争议发生后30日内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过程中,双方应积极参与,配合调解工作。
五、仲裁与诉讼1. 申请仲裁前,双方需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确保仲裁结果的公正性。
仲裁过程中,双方应遵守仲裁规则,尊重仲裁结果。
2. 若对仲裁结果有异议,应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逾期未提起诉讼的,仲裁结果即为终局裁决。
六、法律责任1. 双方应严格遵守本合同的各项约定,违反约定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若因一方违约导致争议,该方应承担解决争议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仲裁费、诉讼费等。
七、其他约定1.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新《劳动合同法》下的劳动争议问题典型案例剖析及违纪员工处理技巧
大城市。
钟老师将枯燥的劳动政策法规溶入实际管理案例当中,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课程内容80%为真实案例、20%为必备的重点法条;学员参与讨论、互动,课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实战型超强,让学员即时学以致用!课程满意度高达95%,众多学员均表示:"第一次听到如此实战、实用、实效的劳动法课程!钟老师非常务实、不说教、没有商业味道,终于听到了让我不再后悔的精彩课程!'钟老师先后在《人力资源》、《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专业杂志、媒体发表劳动关系类文章20多篇,曾为以下客户提供咨询顾问(非公开课)服务:中国人寿、广发银行、携程旅行网、华鼎担保、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铁集团、深圳机场、黄河水电开发、中烟集团、南粤物流、新南方集团、深圳爱施德股份、深圳酷动数码、合生创展、中海地产、方圆地产、珠江监理、珠江投资、三新地产、养生堂药业、一品红药业、晶苑集团、广州电信、国讯通信、松厦冷气、益海集团、旺大集团、中远物流、日晖园林、欧时力服装、广州蔬果集团、佰搭果餐饮连锁、广东交通集团、中山华泰、珠海口岸广场、纵横天地、蛇口船务运输股份、北京得信佳和医疗、风神集团、中咨工程监理、广药集团、高士线业、利海集团、化建集团、深圳水务监理、运发集团、新广国际集团、美的集团、江苏大全集团、沿海地产、深圳华侨城、信源集团、京城控股、中国邮政----千余家企业。
曾参加过钟老师培训公开课的部分企业客户:中国经济周刊、中国南方电网、珠江电影制片、万科地产、蒙牛乳业、珠江啤酒、中国银行、华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中兴通讯、百年糊涂酒业、保利房地产、富力地产、雅居乐地产、安踏、金蝶软件、晨光乳业、伟易达电子、广州地铁、立白集团、蓝月亮、比亚迪汽车、志高空调、广州电视台、白云山制药、鹰牌陶瓷、金发科技、加多宝、华为技术、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江苏银行深圳分行、湖南麓谷信息港、深圳城建、索芙特、广东省电影公司、北京航空院、中国旅行社、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百事(中国)、天津阳光塑料、西安万国房地产、中石化、宝恒通集团、华润建筑、七星集团、太阳驹(北京)、狮王日用化工(青岛)、内蒙古西拉沐沦(集团)、上海化工机械、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控股、英之健国际(香港)、海格通信产业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金宸地产、弘大集团、贵州益康制药、深圳巴士集团股份、NETSFIM(北京)农业科技、乐百氏(广东)、哈其森、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君华集团、本田汽车用品(广东)、北京航空所、深圳邮政局、商凯集团、贵阳第一建筑工程股份、上海柯渡商贸、天美(中国)科学仪器、特森门窗系统(北京)、凡容科技(杭州)、嘉粤集团、通用电气、中南大学等上万家企业。
劳务合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
劳务合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甲乙双方的合作需求,为了规范劳务合同的履行,化解可能发生的矛盾和纠纷,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特签订本协议。
第一条纠纷化解的基本原则a. 公平、公正原则① 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任何一方出现争议时,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协商解决。
② 争议发生时,双方应尽量避免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对方利益,避免损害合同的诚信性。
③ 双方应根据合同条款及约定的内容,通过沟通协商化解纠纷。
④ 对于纠纷的处理应确保双方的各自权益不受损害,同时也应注重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
b. 高效解决原则① 双方应在争议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的扩大化。
② 双方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协助调解或解决争议。
③ 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双方应尽可能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
④ 双方应同意,纠纷解决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尽可能简洁高效,避免拖延。
c. 预防纠纷原则① 在合同履行之前,双方应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矛盾。
② 双方应在履行过程中加强沟通,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③ 通过定期的会议或报告形式,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④ 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双方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合作过程中不会发生重大矛盾。
第二条争议处理的具体程序a. 初步沟通① 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双方应立即通知对方,进行初步沟通。
② 双方在接到对方通知后,应尽快安排时间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或通过电话、视频会议等形式解决初步问题。
解决劳动争议的调解技巧与方法
解决劳动争议的调解技巧与方法劳动争议是在工作场所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争议对于维护员工权益,促进良好的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调解是一种常用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劳动争议的调解技巧与方法。
1. 公正和中立:作为调解人,要保持公正和中立的立场。
调解人应该摒除个人偏见,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地处理争议。
只有这样,调解才能取得可靠、公正的结果。
2. 聆听和理解:调解人应该充分聆听双方的陈述和诉求,理解双方的观点和立场。
通过倾听,调解人可以更好地把握争议的核心问题,并为双方提供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3. 保持冷静:在调解过程中,争议双方可能会表达出不满和愤怒情绪。
调解人需要保持冷静和专业,不被情绪所左右。
通过冷静的面对,在纷争中找到平衡和解决方案。
4. 充分调查:在调解开始之前,调解人需要充分了解争议的背景和相关的事实。
通过调查收集的相关信息,调解人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为双方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5. 寻求共识:调解的目标是为争议的双方找到共同满意的解决方案。
调解人需要引导双方共同探讨解决办法,鼓励他们寻求共识。
通过共同商讨,争议双方可以在争议解决过程中产生共同的认知和合作愿望。
6. 创造性解决方案:调解不仅要解决当前的争议,还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调解人应该提供一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双方的需求,并尽可能找到能够持久解决问题的方法。
7. 透明和记录: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应该及时向双方通报进展情况,并记录下调解的细节和结果。
透明和记录可以有效地维护调解的公正性和可信度,也方便双方在调解后对协议内容进行跟踪和执行。
8. 培训和教育:调解人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技能,以便更好地解决各种类型的劳动争议。
通过培训和教育,调解人可以了解最新的劳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调解技巧,更好地服务于争议双方。
总之,解决劳动争议的调解技巧与方法需要调解人具备公正和中立的态度,聆听和理解争议双方的诉求,保持冷静和专业,充分调查背景事实,寻求双方的共识,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保持透明和记录,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
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希望能够帮到你!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1一、处理劳动合同争议须特别注意的问题。
处理劳动合同争议除应遵循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处理劳动合同争议应首先确认合同是否有效。
《劳动法》第18条规定了无效劳动合同的条件,即“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部分条款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根据这一规定,在确认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处理劳动合同争议的依据。
如果在确认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应首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然后再处理其他合同争议。
2、处理劳动合同争议的主要依据应是劳动合同。
因为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执行,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一般来讲比较具体,而且法律上没有规定或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都可写入合同,所以处理劳动合同争议应主要依据劳动合同。
比如:有关分房、调离单位退房的问题,违约赔偿经济损失的标准,计算方法的问题,只要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发生劳动争议都应按合同执行,否则将很难处理。
然而,目前由于人们的合同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签订劳动合同的质量不高,因此劳动合同是处理合同争议主要依据的地位还不明显。
3、劳动合同无效时,处理合同争议应依据法律规范。
当确认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后,处理合同争议应依据相关的劳动法律规范和其他法律规范,尽力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4、何为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争议。
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订立之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不存在劳动关系的。
因此,双方因订立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
解决劳动争议的四种方式
解决劳动争议的四种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的四种方式劳动争议是指劳资双方在工作中因为某些问题产生的矛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解决劳动争议是企业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解决劳动争议的四种方式。
一、协商调解协商调解是一种常见的、非诉讼化的解决办法,它可以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后快速地结束争议。
在进行协商调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沟通。
双方应该尽可能地保持沟通,并尝试找到共同点。
2.寻求第三方帮助。
如果双方无法自行协商,则可以寻求第三方帮助,如人力资源部门、工会等。
3.制定明确的协议。
当双方达成共识后,应该制定明确的协议,并签署生效。
二、仲裁仲裁是指由专业仲裁机构或仲裁员对争议进行公正、公平、合法的裁决。
与诉讼相比,仲裁的程序更简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因此在解决劳动争议时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在进行仲裁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
不同的仲裁机构可能有不同的专业领域和判决标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
2.提供充分证据。
在进行仲裁时,双方应该提供充分证据,并尊重仲裁员的判决。
3.执行判决。
当仲裁员作出判决后,双方应该及时执行,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三、诉讼诉讼是指将争议提交给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
与协商调解和仲裁相比,诉讼程序更为复杂、耗费时间和金钱成本更高,但是它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方式。
在进行诉讼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法院。
不同类型的案件可能需要提交给不同级别或专业性质不同的法院进行审理。
2.提供充分证据。
在进行诉讼时,双方应该提供充分证据,并尊重法院的判决。
3.执行判决。
当法院作出判决后,双方应该及时执行,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四、调解员调解调解员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派出的专业人士,通过协商和调解来解决争议。
与协商调解相比,调解员调解更加专业化、有权威性和公正性,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劳动争议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劳动争议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工作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这就是劳动争议。
当遇到劳动争议时,我们不必慌张,而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妥善解决。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劳动争议。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通常包括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当劳动争议发生后,我们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这是一种相对温和、快捷的方式。
双方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阐明各自的立场和诉求,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如果协商不成,或者用人单位不愿意协商,那我们就可以考虑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委员会一般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
他们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对争议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如果调解也没有成功,接下来就要走劳动仲裁这条法律途径了。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
一般来说,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申请人需要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同时,还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受理,会安排开庭审理,并在法定的期限内作出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一般分为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
终局裁决作出后,用人单位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劳动者如果不服,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非终局裁决,双方当事人如果不服,都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解决劳务纠纷的合同内方法
解决劳务纠纷的合同内方法
劳务纠纷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合同履行而引发的争议。
为了解决这些纠纷,合同中应包含一些方法和程序。
以下是解决劳务纠纷的合同内方法:
1.协商解决:当出现劳务纠纷时,首先应该进行协商解决。
双方应该坐下来谈判,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达成共识。
2.调解解决: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双方可以选择由第三方进行调解。
调解通常是一种快速、低成本的解决劳务纠纷的方法。
3.仲裁解决: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
仲裁是一种强制性的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4.诉讼解决:如果以上三种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这通常是最后的解决办法,因为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和更高的成本。
在合同中设定这些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双方更加清晰地了解如何
处理纠纷。
如果在合同中没有包含这些方法,当事人将不得不自行决定如何解决纠纷,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矛盾和争议。
因此,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如何解决劳务纠纷,以避免未来的问题。
- 1 -。
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分析及处理技巧
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分析及处理技巧目录一、劳动争议概述 (2)1.1 定义与特点 (3)1.2 发生原因 (4)二、劳动争议的类型 (5)2.1 权利争议 (6)2.2 非权利争议 (7)三、典型案例分析 (8)3.1 案例一 (9)3.1.1 案情简介 (10)3.1.2 法律关系分析 (11)3.1.3 处理结果与启示 (12)3.2 案例二 (13)3.2.1 案情简介 (14)3.2.2 法律关系分析 (15)3.2.3 处理结果与启示 (16)3.3 案例三 (16)3.3.1 案情简介 (17)3.3.2 法律关系分析 (18)3.3.3 处理结果与启示 (19)四、劳动争议处理技巧 (21)4.1 调解技巧 (22)4.2 仲裁技巧 (23)4.3 诉讼技巧 (24)五、总结与建议 (25)一、劳动争议概述是指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它是劳动关系社会性的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冲突的一种表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争议的处理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调解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的特点包括:一是主体的特定性,即一方是具有用人资格的法人或组织,另一方是具有劳动能力的自然人;二是内容的特定性,涉及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争议;三是标的的单一性,即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所产生的争议;四是程序的复杂性,涉及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个程序。
在实际工作中,劳动争议的发生往往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差异,或者双方在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时出现矛盾。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1 定义与特点劳动争议是指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而发生的争议。
关于劳动合同争议处理办法5篇
关于劳动合同争议处理办法5篇篇1第一条合同目的与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明确劳动合同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双方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制定本劳动合同争议处理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与员工之间因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等所产生的争议处理。
第三条争议处理原则一、遵循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二、坚持公正、公平、及时、高效处理争议;三、倡导双方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争议,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四条争议处理机制一、协商1. 劳动合同争议发生后,双方应首先进行友好协商,寻求解决争议的途径;2. 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充分沟通,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二、调解1. 经协商无法解决争议时,可提交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2. 调解过程中,调解委员会应听取双方意见,查明事实,依法进行调解;3. 调解结果应当制作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三、仲裁与诉讼1. 若争议无法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条证据与程序一、双方应提供与争议有关的证据材料,包括书面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邮件、通讯记录等;二、证据应当真实、合法、有效,不得提供虚假证据;三、处理争议时,应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第六条处罚与追责一、对于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行为,公司将依法追究违约责任;二、若因一方违法行为导致争议,该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对于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司将严肃处理,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劳动合同管理一、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劳动合同合法、合规;二、员工应遵守公司的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三、对于劳动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应依法进行,并妥善办理相关手续。
劳动争议处理方案及措施
劳动争议处理方案及措施引言劳动争议是在劳动关系中由于工资、工时、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而引起的分歧和冲突。
劳动争议的存在不仅会对雇主和雇员的利益造成损失,还会破坏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建立有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方案及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提出一些有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方案及措施。
劳动争议处理方案1. 法律调解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步是法律调解。
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进行调整和处理。
当劳动争议发生时,雇主和雇员可以委托专业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或律师进行调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法律调解的好处是能够依法公正地进行处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并避免争议升级。
2. 内外调解结合除了法律调解外,建立内外调解机制也是一种有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方案。
内部调解主要通过与劳动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诉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外部调解可以借助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如劳资磋商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通过中立的角色进行调解。
内外调解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争议的实质,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3. 公开透明为了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保证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应该向公众公开争议调解的过程和结果。
公开透明能够有效减少舆论压力和误解,维护外界对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信任,提高调解结果的可接受性。
同时,公开透明也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促使雇主和雇员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4. 教育培训劳动争议的发生往往与双方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清晰、沟通能力差等因素有关。
为了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可以加强劳动者和管理者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充分了解劳动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增强双方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培训教育可以提高员工对权益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可以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公平处理争议的能力。
劳动争议处理措施1. 快速响应劳动争议一旦发生,应该立即对其进行处理。
及时响应可以有效遏制争议的升级,防止争议对劳动关系和生产经营造成更大的损失。
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方式与技巧
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方式与技巧在劳动关系中,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是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
为了实现劳资和谐稳定的劳动环境,需要运用适当的调解方式和技巧来解决劳动争议。
本文将介绍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方式与技巧,以帮助当事人更好地解决争议。
一、调解方式1. 仲裁调解仲裁调解是指当事人通过仲裁机构寻求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
仲裁员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在法律和公正的原则下,对纠纷进行调解。
该方式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可以有效推动当事人的积极合作,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
2. 协商调解协商调解是当事人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共同解决劳动争议。
双方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谈判、书面交流或借助调解员的协助,寻找争议的根源并制定解决方案。
协商调解注重双方的合作和共赢,有利于维护双方的正当权益。
3. 人力资源部门调解当发生劳动争议时,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介入调解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的调解机构,对于涉及员工权益的争议有深入了解,并可以提供专业意见。
该方式具有前期介入、快速解决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纠纷的风险。
二、调解技巧1. 善于倾听作为调解员或当事人,善于倾听是一项重要的调解技巧。
通过倾听对方的诉求和观点,不仅能够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也能够建立互信和沟通的基础。
倾听需要真诚的关注和尊重,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2. 提出解决方案在调解过程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当事人可以准确分析纠纷的原因和性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考虑双方的实际需求,符合法律法规,并尽量达到公平和公正的标准。
3. 灵活运用谈判技巧谈判技巧是调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双方可以灵活运用谈判技巧来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例如,双方可以采用逐步让步的方式,追求共同的利益点;也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理解对方的观点和利益诉求。
4.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调解过程中,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调解员的职责之一。
调解员应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并尽量达成平衡的解决方案。
出现劳动争议的沟通措施
出现劳动争议的沟通措施在当今的职场环境中,劳动争议时有发生。
劳动争议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也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因此,当出现劳动争议时,及时、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探讨出现劳动争议时可以采取的沟通措施。
一、保持冷静和理性当劳动争议出现时,无论是员工还是用人单位,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和理性。
情绪化的反应往往会使问题更加复杂,甚至激化矛盾。
双方都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问题。
对于员工来说,可能会因为感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愤怒或焦虑。
但在表达诉求时,应避免采取过激的言行,以免给解决问题带来阻碍。
用人单位也不能因为员工提出异议而对其进行打压或报复。
应以开放的心态倾听员工的意见,理解他们的关切。
二、积极倾听对方的观点在劳动争议的沟通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双方都应该给予对方充分表达观点的机会,认真聆听对方的诉求和理由。
对于用人单位,要安排专人与员工进行沟通,确保在交流过程中不打断员工的发言,让员工能够畅所欲言。
通过倾听,了解员工的不满和期望,这有助于找出问题的根源。
员工也应该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留意用人单位的回应和解释,避免一味地自说自话。
三、明确沟通的目的和原则在进行沟通之前,双方都需要明确沟通的目的。
是为了解决具体的劳动纠纷,还是为了改善工作关系?明确目的有助于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同时,双方还应确定沟通的原则,例如诚实、公正、尊重、合作等。
遵循这些原则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四、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根据劳动争议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
常见的沟通方式包括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书面沟通等。
面对面沟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可以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但这种方式需要双方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电话沟通则比较便捷,但可能会因为缺乏面对面的交流而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
书面沟通如邮件、函件等,具有记录性和规范性,适合用于阐述复杂的问题和提出正式的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签订类劳动争议处理技巧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一、案例分析对企业来说,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至关重要。
【案例】劳动合同签订的争议张某是某公司HR部门负责管理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专员,其在公司工作10个月后,突然向公司提出辞职,索要双倍工资,并索要经济补偿金。
公司经了解发现,原来张某利用职权之便,没有跟自己签订劳动合同。
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HR部门负责社保办理的员工也就疏忽了,没有为其缴纳社保。
现在张某以公司未为其按时足额缴纳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主张经济补偿金,并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
企业在遇到劳动合同签订类劳动争议问题时,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思考如何处理;第二,如何签订劳动合同;第三,做出总结以预防此类争议的发生。
1.处理技巧认清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号开始实施,即2008年以前没有双倍赔偿的依据。
“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合同,要支付双倍工资,即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是2008年2月1日。
依据法律规定,超过一个月不到一年没有合同,需要处罚支付双倍工资。
具体有两种罚则:一是超过一个月未满一年;二是满一年,属于无固定期。
明确时效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即超过一年仲裁时效的,仲裁机构一般不予受理;针对工资的的争议,仲裁时效从离职之日起算一年。
劳资双方未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属于一般的劳动争议,不属于对工资的争议,其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一年的诉讼时效,企业有权拒绝其索要双倍工资的要求。
比如,员工2008年1月1日上班,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未签合同,需要双倍工资的赔付时间为11个月,员工对这一部分双倍工资的诉讼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到2009年12月31日,超过诉讼期,企业可以拒绝赔付。
明确责任方从法律罚则角度来讲,对未签订合同的罚则只适用于企业是过错方时,对于没有签订合同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具体的原因,如果员工方是过错方,企业要有举证的义务。
案例中的张某利用职务之便故意漏签自己与企业方的劳动合同,只要企业方能提供一定的证据,证明这个过错是张某在工作中严重的失职行为,那么双倍工资的罚则就不会由企业方承担。
掌握预防措施从劳动争议预防的角度来讲,企业要从劳动合同签订流程、劳动合同保管制度两个方面来控制风险,预防劳动合同签订类劳动争议的发生。
2.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确定签订合同人员基层员工劳动合同签订。
基层员工的劳动合同由企业中的签订专员代表公司签订,同时企业应另设一职位或部门实施约束或监督的机制。
对合同的签订和保管,由不同的人或部门来实施,并明确界定各人职责,在交接时把责任落实到位。
专员劳动合同签订。
签订专员的劳动合同应由董事长或执行董事代表公司签订,避免签订专员自己与自己签合同。
为了防止合同签订专员出现失职行为,企业应在其岗位合同书中明确规定其职务范围及公章适用范围,超出范围之外的工作必须要公司批准。
规定合同的签订方法【案例】规定劳动合同签订方法的重要性某公司总部在北京,在重庆设有办事处,由于办事处没有人事职员,员工的劳动合同只能和北京总部签订。
为了节约公司开销,北京总部的人事经理没有与员工当面签订,而是通过邮递的方式将合同寄与重庆办事处,让重庆方面的员工签好字后再邮回北京总部盖章,最后重新寄回重庆。
当公司欲与一名员工解除合同时,却被其告上了法庭,状告理由是公司没有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要求支付双倍工薪并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后经调查发现之前劳动合同书上的签名并不是本人签字。
最后公司通过当时给重庆邮寄回的单子证明了自己已履行义务。
从案例可见,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流程方法能有效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
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最好能面对面签约,需要通过邮寄来签订的,企业可以委托一人当面签,或者在签订后进行笔迹比对,以确保是本人笔迹。
另外,在企业制度中可以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必须本人签字,找人代签者,一经发现立刻解雇”。
规范签订时间企业与员工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可以限定在一个月之内或者入职之前,确保不发生法律风险。
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并不代表双方劳动关系的建立时间,而是提前签好合同,员工来公司报到时,双方的关系才真正建立。
劳动合同的签订日期拖得越久,双方出现争议的风险就越大。
对于拖延合同签订日期的员工,企业可以先让其签收合同文本,在一个月内尽快签订劳动合同,并通知其必须在三天之内决定。
如果在交流与提醒后,对方仍不愿签订合同,公司可以在试用期内将其开除,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作为企业重要文件之一,在规范合同的签订流程的同时,要做好合同的保管,制定合同签订管理制度,也可以让员工多签两份,并分部门保管,以免日后丢失引起劳动纠纷。
二、劳动合同签订的条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明确什么人需要签劳动合同,什么人可以不用签劳动合同。
【案例】劳动合同的不规范签订引起的劳动争议2008年4月12日至2010年3月11日期间,张三将其所有的货车挂靠于某汽车运输公司。
挂靠关系存续期间,汽车运输公司系该车辆的行车和营运的车主,该车由张三以汽车运输公司的名义从事货物营运。
2008年7月15日,张三与李四签订聘用协议,协议约定张三聘请李四为货车的驾驶员,为张三从事货物营运,李四的劳动报酬由张三支付。
2009年3月18日,李四驾驶该货车承运货物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重伤。
李四因工伤待遇问题与汽车运输公司发生争议,于是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第一,确认申诉人李四与某汽车运输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第二,某汽车运输公司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第三,某汽车运输公司立即与李四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两倍工资;第四,某汽车运输公司为李四补缴社会保险。
上述案例主要涉及三方主体,运输公司、张三、李四,三方关系已明确给出。
李四因其伤势严重,与其签订协议的张三没有支付能力,于是向运输公司要求工伤赔偿。
因此如何确定李四与运输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将成为官司判定的关键。
劳动部于2005年出台文件,明确劳动关系的确定有四个要件:工作时间、业务组成、合法的劳动者主体、双方形成上下级关系。
只有同时具备这四个要件,才能最终确定是劳动关系。
1.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个小时的员工为非全日制用工,公司可以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只有每周工作时间超过24小时的员工才具备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
2.业务组成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应属于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之一。
3.合法的劳动者主体劳动者主体必须合法,对不合法的劳动者主体,不需要签劳动合同。
目前,全国统一的不合法劳动者主体有两种:第一,退休人员;第二,在校大中专学生。
企业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之间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关系按照聘用关系处理;按照劳动部的界定,企业与在校大中专生、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之间的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适用民法,所以,双方只能签订实习协议或其他合作协议。
停薪留职人员会随着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主体是合法的。
如果企业雇用的劳动者主体因某种原因(如内部退养、退休,协保原因等)停薪留职,即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仍与其他单位保有劳动关系,那么双方的劳动关系需因地而定。
如在北京等地,企业雇用停薪留职人员,双方之间为聘用关系无需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按照民法处理;而在浙江等地,企业雇用停薪留职人员,仍需签订劳动合同,现单位需要承担除社保以外的其他劳动法上规定的义务,如签合同、解雇等必须按法律程序进行。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的主体,如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员。
企业雇用外国人或港澳台人员时,外国人或港澳台人员需持有就业许可证。
如果他们持有就业许可证,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才有效,双方的劳动关系可以用劳动法处理;如果他们没有就业许可证,双方的劳动合同就无效,且企业还会受到处罚,而劳动者也会在罚款后被遣返原籍。
因此,只有劳动者年龄在16岁以上,没有到法定退休年龄,在其他单位没有停薪留职,不是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才能称为是合法主体。
4.双方形成上下级关系企业方对劳动者主体有一定的命令、约束行为,两者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隶属与被隶属的关系。
法院对此作了限定,只有当劳动者完全用自己的设备、技能等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些服务时,双方才不存在上下级关系。
案例中,李四的工作不是运输公司安排的,双方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所以李四与运输公司不构成劳动关系。
同时,张三与运输公司属于挂靠关系,运输公司不管理张三的工作时间与业务,因此张三与运输公司之间也不属于劳动关系。
但是李四与张三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且李四的工作符合劳动关系的要点,所以李四与张三存在劳动关系,李四的工伤应由张三承担。
另外,如果雇用的是派遣公司派遣过来的员工,企业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件,因为其劳动者主体不具合法性,其只与派遣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但企业在与派遣公司签订合同时,需再签一份派遣协议,明确派遣的内容。
比如,明确规定派遣员工数量、姓名、企业方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等。
三、预防措施从制度建设角度讲,想要预防劳动合同签订类劳动争议,除了把好劳动合同签订关之外,还需注意下列三点:1.充分行使知情权企业在与员工进行劳动合同签订时,一定要充分行使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知情权,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如个人工作经历、之前的工作地点、学历、教育情况等。
通过行使知情权企业可以很好地预防员工日后对公司做出欺诈行为。
比如,当员工的年假、送达、工作交接、保密工作等出现问题时,企业可以根据他在入职前填写的个人信息表去追究法律责任。
2.建立完善的合同签订流程企业内部一定要完善签合同流程,并严格执行,如签订时间、流程操作、证据收集、合同保管、合同续签的流程等,并严格执行。
3.签署相关协议条件充分利用用人单位在合同签订或续签环节的强势地位,与劳动者签署相关制度文件、协议。
在合同签订与续签环节,企业一直处于强势地位。
为了避免日后出现问题,企业方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强势地位做好预防工作。
【案例】不签相关保密协议引起的风波无锡一家高科技企业的研发部经理想要辞职,公司却不敢放人,因为当时这位经理正在负责一个重大的研发项目,且他辞职后要跳槽的地方是这家公司的最大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