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廊政发〔2017〕65号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正文:----------------------------------------------------------------------------------------------------------------------------------------------------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廊政发〔2017〕6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的意见》和《廊坊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将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美丽中国建设。
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京津冀休闲目的地”总体定位,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依托旅发大会平台,大力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面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旅游综合营销,构建“全景打造、全时供给、全业融合、全民共享”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廊坊市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到202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5%,其中,过夜游客占游客总量60%以上;全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5万;休闲度假产品在整个旅游产品结构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游客人均消费额度比2015年增长30%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对全市年度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0%以上,实现旅游效应最大化。
二、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根据《廊坊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突破点、贯穿线、整合面”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将廊坊旅游空间格局优化为“一核两带八廊八坊”,构建起由景观“廊”串联产业“坊”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全域旅游是指以全境为旅游目的地,将地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全年运营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旅游模式。
全域旅游建设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产业竞争力。
二、目标确定:1.确定全域旅游的目标地域范围,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
2.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体验。
3.推动旅游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4.加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支撑。
三、实施步骤:1.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确定全域旅游目标地域范围和重点发展方向。
对目标区域进行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明确资源特色和优势。
2.加强旅游市场推广,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包括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3.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建立旅游服务监督体系。
制定旅游服务标准,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水平。
4.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
通过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竞争力。
5.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环境和旅游体验。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公共设施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旅游条件。
6.建立全域旅游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建立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各责任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协作配合。
四、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全域旅游建设的财政支持,提供各种形式的资金支持,如专项资金、补助等,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保障。
2.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加强旅游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权益。
3.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公私合作。
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全域旅游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推动公私合作,提高投资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益。
4.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金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金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9.07•【字号】金政发〔2016〕48号•【施行日期】2016.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金华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金政发〔2016〕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6〕40号)、《中共金华市委关于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决定》(金委发〔2016〕20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围绕“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以加强旅游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为突破点,以注重投资效益、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以促进消费、增加税收、造福百姓为落脚点,坚持全域景区化、产业融合化、全民共享化原则,推动全市旅游产业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将金华打造成集世界商都、国际影都、文化名城、养生福地于一体的最美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发展目标。
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优势主导产业,到202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1500亿元以上,国内过夜游客平均逗留天数达2天以上,国内旅游人均消费达1500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8.5%,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8.5%以上。
旅游总收入、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重要指标要跻身全省前四位。
二、构建全域旅游格局(三)加强全域旅游规划统筹。
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市、县分别适时启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覆盖全域、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原则,逐步建立“全市-县(市)-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村(民宿特色村、“海外学子家+”特色村)”五大层次规划体系。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为了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以下是一些实施方案:1. 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制定齐全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规划包括相关政策、配套设施和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全域旅游发展按照规划有序进行。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的水平,包括交通、通讯、供水和供电等方面。
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设施,提高区域内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同时,提供良好的通信网络和高质量的供水电设施,满足游客对于便利生活的需求。
3. 保护和优化旅游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
制定相关政策,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发展。
同时,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和吸引力。
4. 提升服务质量:培训和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建立并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5. 发展新型旅游业态:积极发展新兴旅游业态,开拓旅游市场。
鼓励和支持民宿、旅游电商、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和产品。
同时,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农业、健康旅游等特色产业,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6. 加强宣传和推广:加大对全域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推广全域旅游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开展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和体验全域旅游,提高其满意度和再次参与的意愿。
总之,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保护、服务质量提升、新型旅游业态发展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实现全域旅游建设的全面发展,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近年来,全域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域旅游突出了景区、城市等独立旅游目的地的界限,将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融合起来,使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全面、多元化。
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
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5.10•【字号】海政发〔2017〕40号•【施行日期】2017.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海政发〔2017〕40号各镇区街道政府(管委、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和投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通知》(旅发〔2015〕182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发展委贯彻国办发〔2015〕62号文件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6〕40号),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业转型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打造国际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创新旅游发展机制,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农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相融合,切实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带动作用。
以山海一体、水陆联动、产业融合、业态丰富的全域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为引领,重点打造完善海洋休闲度假、山岳生态养生、红色历史教育、民俗文化体验和沙滩体育运动五大旅游板块,着力培育发展金色游、蓝色游、银色游、绿色游和红色游的五彩旅游产品体系。
到2017年,全市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2亿元,到2020年,全市旅游总消费额达到72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年出游达到5次。
二、工作任务(一)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1、建立旅游综合协调机制。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旅游部门统筹协调职能,实现从行业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型。
2、完善旅游综合执法监管机制。
推进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多部门旅游综合执法与旅游投诉移交转办协调处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提高旅游消费市场综合监管执法效能。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
旅游市场广告、网络和合同行政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旅游商标注册指导和商标专用权保护。 严厉打击旅游市场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进一步加强民族特色商品与服务品牌、涉农涉牧土 特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专用权保护,推动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转化。
四、推进景区维权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和维权服务进景区“全覆盖二建设“六统一”标准的“消费维权服务站”,即统 一设置外观一致的服务站场所;统一悬挂服务站牌匾,明示服务站工作职责、联络员及联系方式;统一公布12315 投诉电话号码;统一制作宣传栏并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统一制定服务站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登记簿及工作 制度;统一设置服务站指引牌。强化消费维权服务站“三项制度”,即进一步完善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严格按制度 受理、处理、审核、反馈、归档消费者投诉事项;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和分析制度,强化对12315有关数据的分析 利用,按规定程序发布消费警示和消费提示;进一步完善管理监督和责任制度,监督景区(景点)建立商品质量承诺 、服务承诺等制度。明确“消费维权服务站”管理职责,服务站日常工作由景区管理人员专职负责,辖区市场监管所 确定专人负责站点的日常监督、指导和培训。切实维护好旅游者合法权益,营造文明有序旅游环境。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 施意见
Hale Waihona Puke X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实施意见
发展全域旅游,是国家层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再定位,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是推动旅 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抓手,为推进我县全域旅游建设发展,现提出以下发展实施意见。
一、优化旅游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服务。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全面落实“多证合一”等改革任务,降低市 场主体准入制度性成本,为各类旅游市场主体提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服务,激发旅游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开 放旅游市场主体名称电子库,为旅游市场主体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注册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 序,提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服务。积极推行旅游市场主体简易退出登记制度,减少旅游业“僵尸企业”,有效释放 旅游市场资源。扶持以“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为代表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组织形式的旅游市场主体快速 发展。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9.18•【字号】威政发〔2016〕21号•【施行日期】2016.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威政发〔2016〕2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立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和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部署,积极适应大众旅游时代发展要求,强化全域旅游思维,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坚持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提高旅游供给质量效益,开辟旅游业发展新空间,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更加优化,旅游要素配置科学、规划布局合理,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城乡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域旅游供给体系更加多元,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旅游新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旅游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高,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日益丰富,城市旅游功能显著提升;全域旅游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旅游市场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旅游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全社会文明旅游氛围更加浓厚;全域旅游共享体系更加成熟,旅游创业创新深入开展,旅游扶贫扎实推进,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不断释放,旅游普惠民生成效显现。
全市旅游消费总额突破700亿元,接待游客突破5000万人次,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7%以上。
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我县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提高旅游业在县经济中的占比,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一、加强规划引领。
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通过规划引领,整合资源,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观光设施等基础设施水平。
同时,加大对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旅游吸引力和服务水平。
三、推广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县域内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
要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通过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广,提升县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加强旅游市场营销。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旅游宣传和推广策略,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合作,拓宽旅游市场销售渠道。
五、培育旅游人才队伍。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建立旅游人才培养机制,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旅游环境整治。
加大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提高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加强对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提倡文明旅游。
七、建立旅游统计监测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旅游统计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旅游市场情况和动态,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实施意见的推动,相信我县全域旅游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要注重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形成区域旅游合力,共同推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八、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旅游业与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产业等相互融合,形成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业的附加值。
工作方案: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试行意见
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试行意见为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步伐,打造水乡田园城市,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X政发〔201X〕17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出如下试行意见。
一、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稳步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成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进一步强化市旅游委机构职能,建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等旅游阵地。
市文广新局要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办发〔2017〕24号)要求,切实承担起旅游市场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职责。
健全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各地、各有关部门旅游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二、加大投入力度。
自2018年起,市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设立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引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行业管理和人员培训及本意见规定的相关政策性奖励,资金结余部分转入下年度滚动使用。
三、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奖励力度。
对投资规模5000万元及以上1亿元以下的旅游项目,建成营业后,一次性给予引进单位或个人5万元奖励;对投资规模1亿元及以上的旅游项目,建成营业后,一次性给予引进单位或个人10万元奖励。
四、鼓励旅游标准化建设。
对新评定的国家5A、4A、3A级旅游景区,一次性分别给予旅游投资企业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摘牌后经整改重新评定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不予奖励)。
对新评定的国家3A、2A、1A级旅游厕所,一次性分别给予旅游投资企业10万元、8万元、5万元奖励。
加大对旅游项目规划编制的支持力度。
对经市政府或市规委会批准的旅游项目规划,按项目规划编制合同金额10%的标准(最高限额20万元)给予奖励。
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
对当年新评定的X省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3.09•【文号】国办发〔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03.0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我国旅游有效供给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
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为指导各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推进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融合发展。
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合力。
大力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方,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3月14日西安市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加快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提升西安旅游业现代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建设居游共享型大西安,更好的满足新时代旅游消费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8〕32号)文件要求,现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示范市创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倍增计划”和“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加快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
到2020年,全域旅游示范市成功创建。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旅游国际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旅游环境更加优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接待海内外游客3.2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3600亿元。
二、优化产品供给(一)加快精品景区建设。
大力推进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强化A级景区复核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提升景区建设与管理水平。
积极推动朱雀-太平森林公园景区、大明宫景区、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汤峪旅游度假区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市文化旅游局牵头,各区县、开发区配合)(二)打造丝路精品线路。
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机遇,依托丝绸之路风情体验、丝路沿线精品旅游线路为纽带,充分发挥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旅游联盟的作用,完善丝路探秘游等8条线路产品,加快西咸新区丝绸之路风情城、浐灞华夏文化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丝路风情走廊。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旨在推动旅游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旅游发展水平,提升旅游综合效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
以下是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的提议。
一、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政策,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财政支持。
优化营商环境,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旅游行业。
2.整合旅游资源:通过统筹规划和管理,整合各地旅游资源,构建全域旅游发展体系。
推动各地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互联互通,加强旅游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
3.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加强旅游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体验。
4.加强旅游市场营销: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建立全域旅游营销体系,加强对外宣传,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和效率。
加快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方便游客出行。
2.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设施的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能力。
建设旅游设施标准化和精细化,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
3.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大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加强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监管,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推动全域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1.拓展旅游产业链条:与文化、体育、健康养生、农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培育新兴旅游业态,促进旅游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2.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旅游。
通过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形式,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3.推进大数据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推进全域旅游推动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实施意见(最新)
推进全域旅游推动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实施意见为认真践行中央“五大发展”新理念,认真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新思路,认真落实市委“两个全面”、县委“三个瞄准”新目标,苦干三年,转型升级,切实推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步伐,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一)发展定位X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X具有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资源基础,全县上下应当切实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旅游市场竞争加剧的复杂局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力供给侧改革,以“大美古城,小康X,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为指引,以加强古城保护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走出一条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X模式,引领全省、全市旅游转型升级方向,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二)发展路径1、以古城保护为基础。
在保护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效”的目的,要坚决守住“两条底线”:一是保护底线。
保护是X古城内外一切工作的前提红线,申请修订《X古城保护条例》,依照《条例》保护好古城;二是规划底线。
严格落实、不断完善《X古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依照《规划》利用好古城。
聘请国内顶尖专家牵头,修订完善《X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编制《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引领未来X旅游发展方向。
2、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
按照省市关于A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要求,认真研究当前制约X旅游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高度理顺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政府管理与市场经营,部门监管与企业主体责任等各方面的关系,着眼发展大局,冲破利益羁绊,下定决心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在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古城门票和旅游电瓶车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
3、以三个中心建设为抓手。
在全省旅游大盘中建设“三个中心”,以打造X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区。
一是以全域旅游为引导,做强“五大板块”,用好用足太原X都市圈的区位、商贸、人文、服务等综合优势,让国内外游客到X旅游首选X、住在X、消费在X,让全省百姓假日出游逛在X、吃在X、欢乐在X,成为X旅游线路中心;二是巩固提升X在XX商旅游板块中的核心地位,挖掘内涵,打好品牌,塑造X商文化形象,汇聚X商文化精粹,打造以X为核心,辐射周边的X商文化中心;三是以全面改革为引领,做大“七个融合”,汇聚文化旅游创造、融资平台创立、上市公司创投等多条通道,成为X文化旅游创新中心。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实施方案(最新)1.1全域旅游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1.2意义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
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
1.3九大转变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具体要实现九大转变: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
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
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
例如,要从景点景区和城市的旅游厕所革命拓展为景点景区内外、城乡一体推进的全面厕所革命。
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也要限高,遏制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势头,打击乱涨价和价格欺诈行为,从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阶段走出来。
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
推进全域旅游推动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实施意见(最新)
推进全域旅游推动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实施意见为认真践行中央“五大发展”新理念,认真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新思路,认真落实市委“两个全面”、县委“三个瞄准”新目标,苦干三年,转型升级,切实推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步伐,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一)发展定位X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X具有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资源基础,全县上下应当切实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旅游市场竞争加剧的复杂局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力供给侧改革,以“大美古城,小康X,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为指引,以加强古城保护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走出一条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X模式,引领全省、全市旅游转型升级方向,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二)发展路径1、以古城保护为基础。
在保护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效”的目的,要坚决守住“两条底线”:一是保护底线。
保护是X古城内外一切工作的前提红线,申请修订《X古城保护条例》,依照《条例》保护好古城;二是规划底线。
严格落实、不断完善《X古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依照《规划》利用好古城。
聘请国内顶尖专家牵头,修订完善《X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编制《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引领未来X旅游发展方向。
2、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
按照省市关于A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要求,认真研究当前制约X旅游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高度理顺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政府管理与市场经营,部门监管与企业主体责任等各方面的关系,着眼发展大局,冲破利益羁绊,下定决心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在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古城门票和旅游电瓶车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
3、以三个中心建设为抓手。
在全省旅游大盘中建设“三个中心”,以打造X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区。
一是以全域旅游为引导,做强“五大板块”,用好用足太原X都市圈的区位、商贸、人文、服务等综合优势,让国内外游客到X旅游首选X、住在X、消费在X,让全省百姓假日出游逛在X、吃在X、欢乐在X,成为X旅游线路中心;二是巩固提升X在XX商旅游板块中的核心地位,挖掘内涵,打好品牌,塑造X商文化形象,汇聚X商文化精粹,打造以X为核心,辐射周边的X商文化中心;三是以全面改革为引领,做大“七个融合”,汇聚文化旅游创造、融资平台创立、上市公司创投等多条通道,成为X文化旅游创新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庙岛、小黑山开发管理处,县政府各部门,县属有关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岛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和投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X〕62号)、《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通知》(旅发〔201X〕182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发展委贯彻国办发〔201X〕62号文件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201X〕40号)、《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X政发〔201X〕22号),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生态度假岛,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围绕建设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总目标,深入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促进“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丰富全域化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强化旅游综合营销,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海岛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01X年,接待游客超过373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43.3亿元。
到2021年,接待游客超过487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66亿元。
二、工作任务(一)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1.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海上3A级景区以及配合X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四项工作,分别组建专门的工作团队,明确各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列出工作计划和路线图,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将整个南北长山岛作为一个大景区,找好切入点,积极开展“一票制”相关政策研究探讨、前期论证调研等工作,推动南北长山岛全域旅游发展。
2.建立旅游综合协调机制。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继续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发挥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对已经形成的相关的制度和办法,要把好关、登好记、备好案,督促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进一步落实责任,全面统筹抓好“全域旅游”发展。
3.完善旅游综合执法监管机制。
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完善多部门旅游综合执法与旅游投诉移交转办协调处理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监管职责,提高旅游消费市场综合监管执法效能。
梳理研究投诉和纠纷频发根源,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方案,切实提高旅游综合管理水平。
继续组建旅游联合执法队伍,进一步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全面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建立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黑名单”制度,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管约束,实现旅游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4.编制完成两个总体规划。
积极协调省旅发委聘请高水平专家编制《长岛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国家、省、市、县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衔接融合,科学指导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编制《长岛县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打下基础。
5.建立全社会监督机制。
建设旅游企业和导游人员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旅游企业质量等级管理、导游人员监督管理机制。
公开招聘旅游行风监督员,加强对旅游政风行风监督。
发挥各个旅游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成立长岛导游员协会,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加大行业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持续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建立不文明旅游行为曝光制度,传播文明旅游、诚信经营正能量。
(二)发展多元化旅游业态1.做精、做细、做好乡村旅游。
全面实施《长岛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以渔家乐风情园为龙头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南五岛重点围绕休闲慢游、民俗风韵,建设“一慢道三海岸”和高品质度假设施,推进慢道高端开发,打造休闲度假核心区。
北五岛重点突出原生态、深体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发展休闲渔业深度体验项目,打造特色离岛度假基地,形成南北呼应、互动互补的旅游布局。
深入挖掘海岛地质、妈祖文化、生态渔业等资源,抓好乡村旅游连片发展、休闲渔业体验、旅游特色文化小镇开发建设,逐步打造成“一岛一品味、一村一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
鼓励“公司+业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出一批高端民宿、精品渔家乐、渔家乐风情园,推动乡村旅游向标准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2.创新旅游度假产品。
一是重点发展海岛森林氧吧、海珍品营养配餐等健康旅游及渔俗体验、摄影写生等文化旅游,丰富旅游发展内涵。
二是结合海上3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开辟环岛游等海上旅游航线,增加二次消费项目,促进海上旅游产品的上档升级。
三是建设垂钓基地、渔业园区,推出并壮大休闲海钓、渔事体验等精品渔业项目,加快休闲渔业发展步伐。
四是依托海产品养殖、捕捞、加工企业,打造集海产品加工流程参观、产品品鉴、购物为一体的观光游览和科普教育旅游产品。
五是鼓励球石、砣矶砚等工艺品制作加工企业利用生产工艺、产品生产过程等资源,开发旅游产品。
六是积极引进发展直升机旅游、自行车赛事、海钓比赛等,同时,引进发展房车自驾车营地、露营地,助推长岛旅游向高端发展。
3.引进发展旅游新业态。
依托我县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岛优势,着力建设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的海上旅游项目,加快培育发展主体,做大做强休闲旅游产业,拓展全县旅游发展内涵,培植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引导旅游酒店企业与长岛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实现旅游酒店的主题化经营。
促进商务酒店向度假型酒店转型升级,鼓励旅游地产转型升级,以利于盘活闲置房产,提高房产利用率。
(三)建立城市综合营销宣传体系1.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形象。
整合全县旅游宣传资源,引导重点涉旅企业积极参与,以“大外宣”为牵引,形成全域旅游宣传合力,进一步提升长岛美誉度和影响力。
在港口码头、游客中心、主要街道、景区出入口、公交车候车亭、公共停车场等旅游集散地设立长岛旅游形象品牌公益广告,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加强形象策划和宣传推介工作。
加强县级统筹,政府及部门在对外宣传、重大文化、经贸、体育等活动中统一使用“发现长岛”旅游标识。
2.构建立体化营销模式。
利用XX卫视等媒体及网络和移动通讯平台,通过举办大型宣传推介活动等途径,进一步巩固京津冀及省内市场,加大苏浙沪高端客源市场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高铁营销、渤海轮渡营销、代理营销、推广中心营销、网络媒体营销等多渠道旅游营销体系;做好针对日、韩和台港澳地区的入境游市场营销,增加入境游客流量;积极推进蓬、长、龙一体化市场营销新模式;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举办微电影、微动漫等创作大赛,强化与各大门户网站、大型旅游网站、搜索引擎合作,策划适合新媒体的事件营销和节事营销,满足现代游客需求。
3.传承创新文化旅游节事活动。
进一步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参与性强的民俗旅游节庆内涵,增加旅游活动要素。
推出“春夏秋冬”系列活动,以春赏槐花观海豹、夏赏海鸥观海景、金秋放飞品海鲜、冬观雪浪祭妈祖为主轴,开展系列节庆活动,促进文(体)旅融合。
继续办好环岛马拉松,适时举办好妈祖文化节、海鲜节等节庆活动,凝集旅游人气,宣传特色资源,扩大旅游消费,不断提升我县旅游发展水平。
(四)提升全域旅游公共服务水平1.强化旅游信息服务功能。
在游客中心、大型服务区、旅游景区、星级宾馆等设立旅游咨询中心,配备长岛旅游信息窗。
尽快实现旅游行业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与智慧管理一体化,201X年底,全县重点游客聚集区、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酒店、旅游船舶、渔家乐等基本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
2.提升旅游交通服务水平。
根据旅游产业发展要求,优化调整城市交通规划,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客运需求。
优化布局海上交通规划,加快海上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大、中、小型旅游客运车辆结构,及时调节淡旺季市场需求,保障旅游运力。
高标准打造南北长山岛环岛慢行旅游服务系统,打造一条集交通、观光、休闲于一体的观光休闲旅游环线,提供自驾、骑行、步行、驿站等服务功能和设施,推动传统的城市公交车向旅游公交转变、向景区延伸,为游客提供可选择的、多样性的交通工具。
推广使用电动旅游车,合理布局并加快建设充电桩。
3.推动旅游惠民便民。
统筹考虑城乡基础设施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发展,建设完善旅游咨询与集散中心、旅游咨询点和慢道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开展旅游厕所革命,继续加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沿线路等旅游节点厕所建设力度。
继续做好X《市民休闲护照》发行工作。
4.优化城乡综合环境。
在环境综合管理上,把促进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入旅游元素,兼顾旅游发展需要,统筹旅游休闲功能;加快推进休闲广场、公共绿地、街头小品等城市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推出“月·季”专项活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搞好旅游大环境的规范与整治,五月作为全县旅游环境整治月,七月到九月作为旅游环境保洁季。
规范整治违规广告牌匾、商业摊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行为;推进乡村旅游点污水集中处置、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抓好旅游道路沿线、旅游景区周边和乡村旅游区的绿化美化净化,全面提升旅游发展的外部大环境水平。
5.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
开展涉旅企业安全排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各类旅游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各种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应急救援水平。
积极开展旅游教育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三、组织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
认真履行全域旅游发展的主体责任,把做好全域旅游工作和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海上游3A级旅游景区、探索推行“一票制”等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将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和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形成“全面抓、全面管、全面建”的统筹推进工作机制。
(二)强化政策支持。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及相关部门出台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上级的奖金政策扶持。
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时兼顾旅游业发展需要,对重点旅游项目优先保障用地。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
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农村用地政策和试点试行工作,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满足乡村旅游项目用地需要。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原则,加大对旅游企业信贷支持。
按照《长岛县渔家乐管理办法》,加快组建渔家乐合作社和渔家乐村建设,实行公司化运作、规范化经营。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支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与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弹性作息,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三)强化资金保障。
县财政要进一步支持旅游业发展,做好旅游宣传推广、规划编制、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和安全体系建设的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