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跪拜》教案5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册第三课:藏羚羊跪拜

教学要求

一、感受藏羚羊伟大、神圣、悲壮的母爱,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树立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珍惜环境的意识。

二、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揣摩文中的精彩语句,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课文分析指导

一、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课文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凄美故事。一个老猎人正要捕杀藏羚羊的时候,藏羚羊用哀求的眼神望着他,双腿扑通地跪倒在地,流出了眼泪。……可是,老猎人还是硬下心肠扣动了扳机。第二天老猎人发现母藏羚羊的肚子里面竟然还有一只已经成形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的跪拜是求放自己孩子一条生路!面对自己亲手杀死藏羚羊母子的行为,老猎人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中,从此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故事的由来及某些人戕害小动物的野蛮之举,为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第3-9段):写藏羚羊向老猎人跪拜求生而最终被枪杀的前后经过。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第3-4段):写藏羚羊面对猎枪跪拜求牛而最终被杀。

第二层(第5-/9段):写老猎人发现了胎死腹中的小藏羚羊,从而明白了母藏羚羊向他跪拜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段):写老猎人在草原上消失。

文章的内容是以转述的方式展开的,作者在转述的时候似乎不带任何感情,只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是作者的思想却在叙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流露出来。作者以这种方式叙述故事,表述思想,形成了文章的鲜明特色。

二、学会引申和联想,理解故事所蕴涵的意义,探究课文的主旨

课文叙述的故事似乎带有童话般的色彩,但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却是十分深刻的道理。阅读时,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感悟和思考。

故事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很多的。首先是母藏羚羊为救自己的孩子而向老猎人,“跪拜”所表现出来的悲壮的母爱给我们以深深的感动。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在头脑里形成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放大母藏羚羊“跪拜”的行动,从中体会母爱的伟大。其次,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生命是宝贵的,不管是人的生命,还是一切动物的生命。人类仅仅是自然怀抱中一个特殊的种族,他没有权力去伤害其他生命,要爱护动物,尊重一切生命。第三,作者在文中还鲜明地表现出对自然、人类、社会的忧思,召唤人类良知的回归。文中有的句子直接点明了题旨,如“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等。第2段交代了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也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另外,故事的结局也意味深长,老猎人埋掉了他的权子枪,其实是埋掉了自己对动物、对自然的藐视,是他人性的复归。这正是文章的主旨。

三、体会细节描写,品读关键词句,感受藏羚羊近乎悲壮的母爱

藏羚羊是一种顽强的动物,它们在青藏高原生活着,与冰雪为伴,与严寒为友,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生灵。但是,文中的藏羚羊是被人类追杀的弱者。可带着三个问题去阅读课文:藏羚羊为什么要跪拜?课文是怎样描写藏羚羊跪拜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藏羚羊的跪拜?

文章对藏羚羊的描写不多,但很耐读。其中有两处细节描写值得细细品味。

1.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对,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作者先用特写镜头描写藏羚羊的眼神,“乞求的眼神”,是人格化的描写,把藏羚羊走投无路的无奈和可怜写得栩栩如生。然后细致地描写它下跪的动作,“前行两步”,写出藏羚羊的步履维艰、踉踉跄跄的状态,更表现出藏羚羊的勇敢和义无反顾。作者还特意渲染藏羚羊跪下时的声音,“扑通一声”,扣人心弦,令人震撼。“两行长泪”更是表现出藏羚羊无比伤心绝望的情态。这一描写,歌颂了藏羚羊伟大的母爱。

2.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这一处描写仍然写“跪拜”,但是一种死了的“跪拜”,作者把焦点集中在“跪卧的姿势”和“两行泪迹”上。藏羚羊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仍然清晰地留着的“两行泪迹”,似乎在抗议着,在控诉着,与上文对藏羚羊跪拜的描写相照应,有力地增强了藏羚羊跪拜的悲壮感。

作者通过细腻地描写藏羚羊那浓缩了它全部的母爱的深深一跪,突出了它对生命的渴望,表现了作者对人性回归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呼唤这一主题。

四、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老猎人身上杀生和慈善共存的特点,理解老猎人的复杂人性

老猎人的性格是复杂的,既有慈善的一面,也有杀生的一面。

先看他慈善的一面。他是个无名无姓、云游四方、四处为家的猎人,他慷慨、大方、善良,常常把多余的钱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他们平安无事。

再看他的杀生。他做了一辈子的猎人;几十年的狩猎生涯,杀了无数的动物。所以,看到一只肥大的藏羚羊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就举起了枪。当藏羚羊流着泪跪在他面前时,他有过瞬间的犹豫,可最终并没有因为藏羚羊的流泪和下跪而心软夕还是残酷地杀害了那只藏羚羊,这充分显示出他的人性“恶”的一面。

但是,老猎人性格的复杂在于杀生和慈善是共存的。作者的精彩之笔也在这里。

文章细致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或直接描写,或通过细小的动作,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揭示人物的性格。如,老猎人打死了藏羚羊之后,心里一直感到不安,蹊跷、忐忑等词语,直接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久久难以人眠,双手一直颤抖着……”“他的手仍在颤抖”,两个“颤抖”也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人物的内心矛盾。当老猎人发现了母藏羚羊肚子里面已经成形的小藏羚羊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叫出了声来”渲染了‘‘吃惊“的程度,“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则进一步强调了老猎人心灵所受到的震撼。然后,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

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未能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权子枪。……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掩埋”“埋掉”“消失”这三个动词,更多地表现出老猎人的内疚、自责和忏悔的心理。

从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猎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作者所说,那时候,捕杀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时有许多藏民是靠打猎为生的,老猎人的杀生也是生活所迫。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课文所展示出来的悲剧不是个人的,而是整个人类的。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希望摆脱自然的束缚,于是,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了。人类掌握着对其他物种的生杀大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从课文看,老猎人的本性愈是善良,他对动物的残杀愈是无意识,故事所表达的悲剧意义就愈是发人深省。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课文所反映出来的特有的时代性、社会性则要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教学重点可以设定为引导学生把握藏羚羊跪拜的细节,树立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

老猎人身上兼有杀生与慈善这两种矛盾的特性,因此老猎人的形象是值得好好揣摩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要通过分析老猎人的心理、行为变化,体会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树立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观念,并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阅读这篇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特有的时代性、社会性。其次,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先引导学生感受藏羚羊悲壮求生的动人一幕,通过反复朗读描写藏羚羊跪拜的文字,体会作者赞颂伟大母爱的思想情感,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然后,从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中,把握老猎人这一人物形象。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本题重在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的写法,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运用人格化的描写方法,细腻地描写了藏羚羊那浓缩了它全部母爱的深深一跪,突出了它对生命的渴望,表现了作者对人性回归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呼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