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实验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油田实验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任务与目标,确保全员培训
(一)总目标: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对我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全面完成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二)年度任务
2014--2015年根据教育处下达的培训任务,完成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提升培训。2016--2017年全校将组织开展项目考核评估、总结经验、提炼成果,迎接教育处验收。
(三)培训对象
全校教师。凡男55周岁(含55周岁)、女50周岁(含50周岁)以上的教师可自愿参加培训学习,但不列入测评对象范围。
二、建立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
成立吉林油田实验中学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组织机构,即“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朱继德副组长:刘育军谢忠李敏
组员:高长喜赵庆永朱玉国惠月文
王继德李平杨莹张孝海程宇鹏
1.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质量验收、督导评估等工作,形成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的长效机制。执行项目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执行吉林省的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教育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规划、任务的组织管理与总结、培训质量监测等具体工作,
2.项目办要配合上级工程办做好本区“提升工程”的培训任务落实工作,组织好学员网上报名,实施监管、测评考核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项目负责人要在培训开始时完善个人信息,熟悉平台情况,督促和指导本区域的辅导教师完成自身的工作。并在培训结束后做好相应的总结。
3.班级辅导教师要在培训开始的时候熟悉平台的情况,做好学员学前的指导工作,便于学员实际网上操作学习。并能引领和督促学员学习。
4.各年级组要在上级工程办的领导下,组织落实教师提升工程的各项培训工作。
5.参培教师要在培训开始时完善个人信息,掌握学习流程及操作技巧,积极主动在线学习,完成学习、研讨和交流的任务,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
三、明确培训重点,创新培训模式
1.明确培训重点内容
培训内容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执行,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
2.推行混合式培训模式
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即“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成效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有效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优化培训课程资源,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1) 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主要通过培训机构组织实施。教师将依据前测结果选择网络课程模块,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开展线上课程学习;同时,教师根据自身需求,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明确研修主题,选择研修任务,着重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
(2) 校本研修:由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将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
(3) 课堂教学实践成效培训:主要依托培训机构和教育处培训基地学校组织实施,通过组建以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力。
3.加强项目整合衔接
整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项目,推动“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与“提升工程”在课程、学时、资源等方面的有机衔接,避免重复培训。
四、开展测评工作,激发学用动力
(一)制订测评实施细则
按照“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基本原则,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过程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诊断测评、培训测评,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具体实施办法详见附件2。
(二)有效应用测评数据
有效利用测评数据,建立对教师个人、中小学校、不同主体的测评数据动态分析机制,根据测评数据,教育处工程办依据市工程办的意见调整提升工程实施计划,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培训机构要根据测评数据完善培训方案,确保按需培训,提升培训实效性。中小学校要分析测评
数据,找准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研修。教师要根据测评结果,明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合理选学。
五、推动教师应用,营造应用氛围
(一)建立评估与应用机制
建立提升工程监管评估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管,强化评估结果应用。将能力提升工程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处工程办定期通报对各校的监管结果,将评估结果与学校年度教育督导等挂钩。同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成效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
要将提升工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融为一体,作为评定省、市、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达标校、示范校的重要依据,能力提升工程未达标的学校不能评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达标校。
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格证书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要条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升工程测评合格的教师,其受训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并计学分。
(二)营造应用氛围
各校要高度重视舆论导向作用,深入细致地做好动员,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提升工程,主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和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实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