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高考地理试题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精选

合集下载

《昼夜长短的变化》高考考点训练(解析版)

《昼夜长短的变化》高考考点训练(解析版)

微专题四地球运动微考点6 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读某时刻L1、L2纬线上的部分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L1、L2都位于北半球,H=75°,则()A.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跨13.5°B.L1纬度可能发生极昼C.mn经度差大于180°D.L2纬度各地日出位于东南方2.图示时刻,一年中始终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白昼的是()A.开罗(31°E)B.伦敦(0°)C.纽约(74°W)D.洛杉矶(118°W)【答案】1.C 2.A【解析】1.结合图和所学知识:L1、L2正午太阳高度H相等,可得出L1、L2关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对称,与直射点纬度之差均为15°;L1、L2都位于北半球,且L1的昼长大于L2,由此可判断L2的纬度范围为0°~8.5°N,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为15°N~23.5°N,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跨8.5°,A错误;L1的纬度范围为30°N~48.5°N,无极昼现象,B错误;m、n为晨昏线与纬线L2的交点,因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为15°N~23.5°N,可得知L2的昼长大于夜长,图中mn经度差大于180°,C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L2纬度各地日出位于东北方,D错误;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图示时刻是北京时间14点,可算出0时所在经线为90°W,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为90°W——0°——180°,D错误;图示时刻,开罗时间大约为8点,纬度较低,日出时间早,是白昼,A正确;伦敦时间大约为6点,纬度较高,冬季还没有日出,不会一年中始终与北京同为白昼,B错误;纽约时间大约为2点,处于夜晚,C错误;故选A。

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2023年高考地理专项训练:晨昏线判读(含详解)

2023年高考地理专项训练:晨昏线判读(含详解)

2023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晨昏线判读(含详解)一、单选题1.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 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C.丙图中的AB为昏线 D.丙图中的CD为晨线(6)甲图所表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如图甲)。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A. 春分→清明B. 小暑→大暑C. 霜降→立冬D. 小寒→大寒(2)在下列各组节气中,成都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 清明、雨水B. 立冬、立秋C. 小雪、大寒D. 雨水、处暑(3)图乙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正确的是A. ①表示大雪B. ②表示立冬C. ③表示秋分D. ④表示小暑3.下面四幅图中所表示的自转方向正确,且NM为晨线的A. B. C. D.4.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地方时为A. 6月22日18时B. 6月22日6时C. 12月21日18时D. 12月22日6时(5)若DF为晨线,则东半球内属于12月22日的范围可能是A. 20°W向东至160°EB. 0°向东至180°C. 160°W向东至20°ED. 0°向东至160°E5.读下面“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

(6)形成昼夜现象的原因是()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黄赤交角的存在D.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7)图中,中心点是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是晨线B. AB是昏线C. AN是晨线D. BN是晨线6.下图为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

高中地理精品试题:昼夜长短的变化

高中地理精品试题: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2020年1月,一位摄影爱好者在巴西高原上看到一辆客车正沿着某直线公路驶向太阳的方向(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路( )A.东西走向 B.一定是东南—西北走向C.为南北走向 D.可能是东北—西南走向2.若摄影者是在日出时看到该景象,则当地时间可能是( )A.7:20 B.9:40 C.6:00 D.4:50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A点的昼长为( )A.24小时B.12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4.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A.太原 B.长春 C.南昌D.昆明下表表示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

据此回答5~6题。

地点①②③④昼长最大差值2小时26分24小时0小时5小时42分5.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D.④③①②6.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31分B.9小时9分 C.10小时42分 D.11小时22分右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日出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7~8题。

7.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月1日B.4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8.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右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

X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

读图,回答9~10题。

9.X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B.9小时 C.12小时 D.18小时10.X日( )A.青岛昼长达全年最大值 B.北京日出东南方C.M地的白昼比N地的长 D.悉尼正午日影为全年最短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高中地理 计算昼夜长短的一道经典例题

高中地理 计算昼夜长短的一道经典例题

高中地理计算昼夜长短的一道经典例题计算昼夜长短必须具备的知识是:①熟悉经纬线的基本性质。

在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在同一条经线上,各地的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即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②能正确识别晨线和昏线。

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称为昏线;相反,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称为晨线。

位于晨线上的点正值日出,位于昏线上的点正值日落。

③理解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直射哪一半球,该半球的昼就均长于夜,并且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另一半球则昼均短于夜,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④牢记几种特殊情况。

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极圈内极昼期昼长为24小时,极夜期夜长为24小时。

计算昼夜长短的方法、技巧是:①利用相邻的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计算。

在光照图上,一般只均匀地给出几条经线,用360°除以图中经线间隔数,即可得到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再根据昼弧所跨越的经线间隔,计算出昼弧所跨越的经度数,用该经度数乘以1/15就是该地的昼长。

②利用昼弧与夜弧的比值计算。

昼弧与夜弧的比值可由昼弧与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若求出:昼弧/夜弧=a,则昼长=24/(1+1/a)。

③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计算。

计算地方时,一般不考虑地表的地形起伏、地球的椭圆形状以及大气散射作用对昼长的影响,因此由日出到正午、由正午到日落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若假定某地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为A,则该地的昼长=2×|12-A|。

④利用对称纬度计算。

不同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恰好互补。

即某纬度的昼长(夜长)等于与之纬度数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夜长(昼长)。

例题:计算图中A、B、C三点的昼长,已知A、B与C纬度数相同。

解析:①据相邻两条经线间经度差的求法可知,图中每两条经线间隔为30°A点所在纬线昼弧所跨经度为2×2×30°=120°,则A地昼长=120°×1小时/15°=8小时②据昼弧与夜弧的比值算法可知,A点所在的昼弧与夜弧的比值为1/2,则A地昼长=24/(1+1/12)=8小时。

历届地理高考题分类_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答案解析)

历届地理高考题分类_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答案解析)

高考题晨昏线专题1解析: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时间可能是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C项正确。

【答案】2.A 3.C 4.C解析:由于是穿越北极的航线,飞机在北极点时,伦敦在飞机的正南方,B项错误;在北半球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由于飞机在运动,所以,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也在变化,所以,C项错误;由于受磁暴现象的影响,飞机经极点附近,罗盘会受干扰,D项说法错误;排除B、C、D后,不用烦琐计算,便可推断A项正确。

阳光直射曼萨尼约港口(19°N)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90°-19°=71°,应该有两点,即北纬71°和南纬71°,由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纬71°以北出现极昼,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71°-19°)=38°,而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

开普敦在南半球,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所以,开普敦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C项说法正确。

5 C 解析: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35°E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又由于位于飞机上看日出,比地面的高度要高些,因此看到日出的时间要比地面早。

【答案】6.B 7.D 8. C解析:此题考查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越高极昼时间越长,极点半年的极昼,另一半球相反。

1地极昼时间较长,应在极点附近,3点6月22日出现极昼应在北极圈上,2地介于极地和极圈之间,我们又知道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极圈以内的终年不冻港,故选B项。

4地的昼夜时间变化较大应在高纬度。

8月23日的昼长与4月23日的昼长应相当,两个日期关于6月22日对称,然后通过图表可得出结论。

高考地理专题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

高考地理专题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8. 读 “ 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 ”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
下列问题。 9小时 。 (1)南纬50度纬线上,夜长为______ 南 极点。 (2)图中心是___ 4时30分 。 (3)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
解析
南纬50 度纬线上,夜长为 9 小时,夜半球正中央为 0 点, A 为
昏线。
②确定地球自转方向。俯视图南顺北逆,侧视自西向东。
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臵
a.确定经度:找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或从图中直观看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b.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和直射点纬度互余,Φ直=90°-Φ切。
④确定日期和季节
北极附近有极昼则为北半球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若昼夜等长,则为
春分日或秋分日。
解析
P地与北京大致位于同一纬度, 昼长相同, 即计算出P地昼长。 结合
题干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P地(40° N,85° E)日落,可计算出此时P地18时30分
日落,根据日落时间=12+1/2昼长,可计算出P地昼长为13小时。
解析 答案
劳动节 。 (2)照片拍摄日期最接近下列日期的哪一天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自转方向。 答案 略(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AB 。 (2)昏线是____ (3)D点地方时是___ 6 时,D点白昼长___ 24 小时。 A、C 。 (4)A、B、C、D四点中昼夜平分的是______
1
2
3

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

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

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地理学科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而晨昏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地球上一个特定时刻,将地球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白天的区域,另一个是黑夜的区域。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晨昏线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解答题中,考察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地球表面光照的理解。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道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

1. 晨昏线的位置每天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倾斜D. 地球的形状2. 在晨昏线上,太阳的高度角是()。

A. 0°B. 23.5°C. 45°D. 90°3. 晨昏线的位置与地球上的某个地方的时间是()。

A. 相同B. 相差12小时C. 相差24小时D. 相差48小时4. 下列哪个城市不可能位于晨昏线上?A. 北京B. 伦敦C. 巴黎D. 东京5. 如果在某一时刻,伦敦处于晨昏线上,那么巴黎的时间应该是()。

A. 与伦敦相同B. 比伦敦早一小时C. 比伦敦晚一小时D. 比伦敦晚两小时这些题目都考察了对晨昏线的理解和运用。

我们来逐一解答。

1. 答案是A。

晨昏线的位置每天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在地球表面形成一条分界线,将地球划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部分。

2. 答案是A。

在晨昏线上,太阳的高度角是0°。

这意味着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此时是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刻。

3. 答案是A。

晨昏线的位置与地球上的某个地方的时间是相同的。

当晨昏线通过某个地方时,该地方正好是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刻。

4. 答案是D。

东京不可能位于晨昏线上。

晨昏线的位置是根据地球自转的情况而确定的,而东京位于晨昏线以东,因此不可能位于晨昏线上。

5. 答案是B。

如果伦敦位于晨昏线上,那么巴黎的时间应该比伦敦早一小时。

因为巴黎位于伦敦以东,当太阳刚刚升起时,巴黎的时间应该比伦敦早一小时。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晨昏线的概念和其在地球表面光照分布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时差、晨昏线、日出方向、昼夜长短)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时差、晨昏线、日出方向、昼夜长短)

知识点(1)24个时区分布图地球是一个球体(360°),旋转一周需要24小时。

因此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间隔一个时区,地方时相差1小时,纬度相差360°/24=15°。

规律:1h/15°,4min/1°。

即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h;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min。

图1 全球24时区分布图(2)晨昏线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因此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白昼和黑夜间隔的线,叫做晨昏线。

地球会不断地自转,从黑夜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叫做晨线,如下图所示。

从白天进入黑夜的线,叫做昏线。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晨昏线呈现西北-东南向;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晨昏线呈现东北-西南向。

图2 晨昏线示意图例题图3 例题答案:D、C精讲精析:(1)判断季节。

爸爸所在地的北京时间(120°E)为7:31日出,换算成天津时间(117°E),东加西减,天津在北京时间的西边3°,应该减去3°对应的时差,应该为:7:31-3×4min=7:19,因此天津的当地时间7:19日出,晚于六点日出,因此为冬季。

(2)分析晨昏线的位置,进而确定小明所在的地区。

冬季的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即越往北,日出越晚,日落越早。

因此与天津一起日出的地区,应该在天津(117°E,39°N)的东北角(>117°E,>39°N)或西南角(<117°E,<39°N),因此南宁(108°E,23°N)最符合条件。

兰州虽然也符合,但是兰州近似位于天津的正西,并不是西南。

(3)分析日出、日落方向。

在冬季,除了南极(极昼)和北极(极夜)外,全球均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妈妈所在的地方还有两个小时日落,因此排除极昼、极夜区,因此妈妈所在的地区,也是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9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A)(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9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A)(含答案解析)

考点09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A)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的信息数据,不同日期最早日出的地点不同。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及2023年某日中国迎来的第一条展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晨线所代表的日期正确的是()A.①—3月21日B.②—12月22日C.③—6月22日D.④—2月11日2.③→④期间辽宁葫芦岛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A.变大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读下侧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3.B地此时的时刻是()A.6:00B.12:00C.0:00D.18:004.A,C两地()A.昼长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季节相同D.地方时相同到新疆研学旅行的小明某日用手机拍下了赛里木湖日出的美景(下图),并同时微信分享给了远在巴西利亚(47°56′W,15°47′S)进行商务考察的爸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明拍摄时所处的最佳景点位置是在图中()A.金花紫卉B.点将台C.三台古驿D.亲水滩6.小明的爸爸第一时间赏看赛里木湖日出美景时,巴西利亚当地正值()A.晨曦初露B.午日似火C.夕阳西下D.夜色浓重手机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拥有一部手机,可知天下事。

右图为2021年12月15日的手机屏幕截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日日出最早的地点是()A.北京B.东京C.纽约D.莫斯科8.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一侧为黑夜)是()A. B.C. D.北京时间2023年1月1日6时30分许,浙江舟山(30°N,122°E)朱家尖海滩迎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图1);6时50分许,在我国领土最东端附近的黑龙江抚远(48°N,134°E),旭日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图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抚远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时间要比舟山晚一些,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A.经度差异B.纬度差异C.海拔差异D.天气差异10.新年当天,抚远和舟山相比()A.抚远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舟山正午时刻更早C.抚远日出方位角更偏南D.舟山黑夜长度更长北京的李教授在2019年12月22日准备去美国纽约参加学士活动,下图为他在某网站预订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日落方位、昼夜长短、晨昏线)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日落方位、昼夜长短、晨昏线)

知识点日出、日落方位不同的季节,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不同。

以北半球为例,日出日落方向为: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东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东南日出、西南日落;③春分/秋分: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南半球的日出、日落方位与北半球相同,但北半球的太阳运动轨迹向南偏移,南半球的太阳运动轨迹向北偏移。

图1 日出、日落的方位例题下图为一名游客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公园朝北拍摄的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景观拍摄的月份、时间段最可能是()A.1月,日落B.4月,日出C.7月,日落D.10月,日出2、拍摄图示景观当月()A.北半球昼长夜短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北极点出现极光D.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大答案:C、A精讲精析:(1)分析此时的季节和时间。

①由题干可知,游客朝北拍摄,因此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因此树的阴影位于东南方;②因此,太阳此时位于西北方,因此为日落;③日落西北,因此此时为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之间,即3月21日~9月23日),选项C正确。

(2)分析此时的昼夜长短和地球公转。

①此时为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之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选项A正确;②北极点为极昼,因此不会出现极光,选项C错误;③当位于春分-夏至时,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晨昏线与经线夹角逐渐变大;夏至-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逐渐变小,直至重合。

因为不确定此时的具体月份,因此不能判断,选项D错误;④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因此从春分到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7月初到秋分,公转速度变快。

由于不确定此时的具体月份,因此不能判断,选项B错误。

总结昼夜长短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拍摄朝向,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进而确定树影方位,确定太阳方位;②根据太阳方位(西北),确定此时为夏半年、日落;③根据此时的季节(夏半年),判断此时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并根据晨昏线的移动、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判断此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大小、地球公转速度快慢。

晨昏线试题

晨昏线试题

高考试题评价
一、出现频率高
8本教材,55考点,206考点细目 试卷覆盖率: 选择题4-5个考点; 综合题2-3个考点。
高考试题评价 二、试题难度大
1、图像不断抽象造成入题难
01-07-08
2、答案趋于灵活造成选择难
(08全国卷1)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 成8—11题。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15° D.60°—70°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全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高考试题回放
(08全国卷2)图3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6~8题。 6.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 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7.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8.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

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

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

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高考地理考试中,晨昏线是一个常见的考点,考察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地球表面光照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晨昏线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 晨昏线是什么?晨昏线是指地球上一个特定时刻,分隔白天和黑夜的一条线。

在这条线上,太阳刚好升起或刚刚落下。

2. 晨昏线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晨昏线的位置会随着地球自转而不断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所以每天晨昏线的位置都会发生变化。

3. 晨昏线的位置与经度有什么关系?晨昏线的位置与经度有直接关系。

当地球自转时,太阳光照到地球上的某一点,这个点就是晨昏线所在的经度。

4. 晨昏线的位置与季节有什么关系?晨昏线的位置与季节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夏至和冬至时,晨昏线的位置会发生最大的变化。

夏至时,晨昏线位置最北;冬至时,晨昏线位置最南。

5. 如何确定晨昏线的位置?晨昏线的位置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高度角来确定。

当太阳高度角为0度时,正好是晨昏线所在的位置。

6. 请说明晨昏线对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影响。

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度。

在晨昏线以东的地区,太阳升起的时间较早,日照时间较长;在晨昏线以西的地区,太阳升起的时间较晚,日照时间较短。

7. 请解释为什么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不同。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不同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造成的。

地球自转导致晨昏线的位置不断变化,而地球公转使得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也在不断变化。

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

8. 请说明为什么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度不同。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度不同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倾斜轴的关系造成的。

地球自转导致晨昏线的位置变化,而地球倾斜轴导致太阳光照到地球表面的角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昼夜长度。

9. 请说明为什么地球上赤道地区的昼夜长度基本相等。

地球上赤道地区的昼夜长度基本相等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造成的。

由于赤道地区位于地球自转轴的中心,所以太阳光照到赤道地区的时间相对均匀,导致昼夜长度基本相等。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地球自转、晨昏线、昼长、夜长)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地球自转、晨昏线、昼长、夜长)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地球沿着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叫做自转,自转一周为23时56分4秒,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

从极点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北逆南顺”:①从北极点俯瞰,为逆时针旋转;②从南极点俯瞰,为顺时针旋转。

图1 地球的自转晨昏线由于地球自转,并且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

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顺着自转的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叫做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分界线,叫做昏线。

晨昏线的具体应用如下:①判断时间。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早上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晚上18:0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正午12:00;②判断季节。

a)晨昏线与北极圈相交,且北极圈以北一直处于白天,则为夏至;若北极圈以北一直处于黑夜,则为冬至;b)晨昏线与北极点相交,则为春分或者秋分;③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

a)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b)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晨昏圈最北端的纬度,例如晨昏圈最北端为66°34′N (北极圈),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或23°26′S,然后根据北极点的极昼极夜情况,进一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④日出时间。

晨线上的地点,同时日出。

在夏季,北半球晨昏线向西倾斜,同一经线上,纬度越高,日出越早;在冬季,北半球晨昏线向东倾斜,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越高,日出越晚。

图2 晨昏线示意图例题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四个城市中,该日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 伦敦(约52°N)B. 罗马(约42°N)C. 开罗(约30°N)D. 东京(约36°N)【答案】A精讲精析:(1)判断南极点、北极点。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看为逆时针,南极点看为顺时针,即“北逆南顺”;②图中为极点的俯视图,地球逆时针旋转(红色箭头),因此该极点为北极点。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典型例题答案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典型例题答案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典型例题答案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参考答案】1.C 2.A 3.D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二、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

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东北 (早于6时日出)西北(晚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正东 (6时日出)正西 (18时日落)昼夜等长 南半球东南 (晚于6时日出)西南(早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答案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答案

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答案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参考答案】1.C 2.A 3.D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二、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

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东北 (早于6时日出)西北(晚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正东 (6时日出)正西 (18时日落)昼夜等长 南半球东南 (晚于6时日出)西南(早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高考地理总复习:热考图表系列四晨昏线图的判读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热考图表系列四晨昏线图的判读含解析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四)晨昏线图的判读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在不同的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形态不一样,有的图只显示晨线或昏线,有的图显示晨线和昏线的一部分,有的图显示整个晨昏线。

(经典高考题)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

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时间为()A.5日5时20分B.6日6时20分C.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2)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悉尼B.上海C.雅加达D.莫斯科[图形解码]答案:(1)B (2)D 判读技巧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的变化范围为0°~23.5°,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α=∠β。

(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1)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夜进入昼→晨线昼进入夜→昏线(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6时→晨线18时→昏线(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如下图中,ACB ︵为晨昏线,据东经增加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判断AC ︵为昏线,BC ︵为晨线。

3.晨昏线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4.晨昏线图中地方时的判断方法5.晨昏线图中日期和节气的判断方法(1)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对应的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2)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且与极圈相切。

6.(1)确定纬度:上图中Q 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 的纬度=90°-AF 的纬度(出现极昼的最大范围)=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附答案解析)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某科研小组对我国部分海岛(下左图)进行了考察,观察并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A.台湾岛 B.南沙群岛 C.钓鱼岛 D.舟山群岛2.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南方的一时间约为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3.太阳从b到a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舟山群岛可^能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台湾岛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C.钓鱼岛盛行偏北风 D.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短【答案】1.B2.C3.A【解析】1.读右图分析,该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朝南看太阳,少数时间向北看太阳,有阳光直射现象,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某地。

钓鱼岛、舟山群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南面朝阳,C、D错。

台湾岛有北回归线穿过,但不是全岛都有此特征,A错。

只有B对。

根据图中的等份距离分析,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直射纬度约是11.5°,只有南沙群岛符合,B对。

2.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回归周期用12个月,根据图中等份关系分析,b位于c、a中间,从b到a,再从a到b用时约3个月,所以正午太阳在南方的时间约9个月,C对。

A、B、D错。

3.此时约在6月份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准静止锋影响,A对。

台湾岛南部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B错。

钓鱼岛位于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季风,C错。

读图,太阳从b到a的时段内,就是夏至前一个多月的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白昼增长,D错。

右图为同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T1时刻,世界时(即中时区区时)为A.12月22日21:00 B.12月22日3:00C.6月22日3:00 D.6月23日21:005.T1至T2期间A.北京昼长缩短 B.纽约日出东北C.莫斯科正午影长缩短 D.地球公转变慢【答案】4.B5.C【解析】4.由图示轮廓可以看出该半球为南半球;而T1时刻表明晨昏线和南极圈相切,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为(23°26′S,135°E),该点的日期和时间为12月22日12时,因而,0时经线的经度为45°W,因而从45°W自西向东到180°经线都为22日,0°经线位于该范围内,故而日期为22日,其他范围为21日;结合135°E为12时,由此可以推出中时区区时为3时,故而中时区日期和时间为12月22日3时,因而B项正确。

晨昏线和昼夜长短相关练习

晨昏线和昼夜长短相关练习
1.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A.2时B.8时C.16时D.20时
2.图中此时刻B点位于
A.晨线,昼长16小时B.昏线,昼长8小时
C.昏线,夜长8小时D.晨线,夜长16小时
9、某日,当P点看到日出时Q点正看到日落景观,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B)
A.长江口盐度处于一年中的最小值B.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C、两者长度相等,大约为2万千米D、两者长度相等,大约为1万千米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①AB为晨线②AB为昏线③AB线上各地可见日落时各地地方时为6时④此时AB线上各地地方时为6时⑤AB线上各地的太阳高度为0⑥从A至B白昼时间渐短
A、①④⑤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③⑥
读下表回答10~11题。
极地地区各纬度的极昼期和极夜期
22.下列地区中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中低纬度地区
26.李强从北京(40°N,116°E)坐飞机到乌鲁木齐,飞机11点起飞,经过3小时30分钟到达乌鲁木齐(44°N,88°E)。当天北京的昼长为14小时18分,乌鲁木齐的昼长为14小时42分,问李强当天经历的昼长时间为小时分钟。26:16 22
8.能反映北半球冬季的是
A.只能是甲B.只能是甲、乙C.只能是甲、乙、丙D.是甲、乙、丙、
9.若丁图中的经线为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B.8时C.12时D.18时
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H点,读H点
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1,回答题。
27.H点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H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8.晨昏线与经纬圈的关系是
A.一直重合B.每天重合一次C.在二分日重合D.在二至日重合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  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试题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附答案解析)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某科研小组对我国部分海岛(下左图)进行了考察,观察并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A.台湾岛 B.南沙群岛 C.钓鱼岛 D.舟山群岛2.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南方的一时间约为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3.太阳从b到a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舟山群岛可^能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台湾岛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C.钓鱼岛盛行偏北风 D.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短【答案】1.B2.C3.A【解析】1.读右图分析,该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朝南看太阳,少数时间向北看太阳,有阳光直射现象,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某地。

钓鱼岛、舟山群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南面朝阳,C、D错。

台湾岛有北回归线穿过,但不是全岛都有此特征,A错。

只有B对。

根据图中的等份距离分析,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直射纬度约是11.5°,只有南沙群岛符合,B对。

2.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回归周期用12个月,根据图中等份关系分析,b位于c、a中间,从b到a,再从a到b用时约3个月,所以正午太阳在南方的时间约9个月,C对。

A、B、D错。

3.此时约在6月份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准静止锋影响,A对。

台湾岛南部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B错。

钓鱼岛位于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季风,C错。

读图,太阳从b到a的时段内,就是夏至前一个多月的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白昼增长,D错。

右图为同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T1时刻,世界时(即中时区区时)为A.12月22日21:00 B.12月22日3:00C.6月22日3:00 D.6月23日21:005.T1至T2期间A.北京昼长缩短 B.纽约日出东北C.莫斯科正午影长缩短 D.地球公转变慢【答案】4.B5.C【解析】4.由图示轮廓可以看出该半球为南半球;而T1时刻表明晨昏线和南极圈相切,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为(23°26′S,135°E),该点的日期和时间为12月22日12时,因而,0时经线的经度为45°W,因而从45°W自西向东到180°经线都为22日,0°经线位于该范围内,故而日期为22日,其他范围为21日;结合135°E为12时,由此可以推出中时区区时为3时,故而中时区日期和时间为12月22日3时,因而B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地理高考题分类昼夜长短与晨昏线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2005年上海卷)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答案】C解析: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时间可能是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C项正确。

(2005年天津文综卷)2001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穿越北极的国际航线试飞成功,从上海(30°N,121°E)至芝加哥(42°N,88°W)仅用15小时35分钟。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2—4题。

2.若飞机于北京时间5月20日5时55分从上海飞往芝加哥()A.一路上都是白天B.伦敦会位于飞机的正北方向C.北极星的高度保持不变D.经极点附近飞机罗盘不受干扰3.阳光直射图中曼萨尼约港口(19°N)那天,晨昏线(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A.66°34′S和38°B.66°34′N和38°C.71°S和0°D.71°N和0°4.在5月份,开普敦()A.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短B.昼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C.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短D.昼短于夜且昼逐渐变长【答案】2.A 3.C 4.C解析:由于是穿越北极的航线,飞机在北极点时,伦敦在飞机的正南方,B项错误;在北半球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就是当地的纬度,由于飞机在运动,所以,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也在变化,所以,C项错误;由于受磁暴现象的影响,飞机经极点附近,罗盘会受干扰,D项说法错误;排除B、C、D后,不用烦琐计算,便可推断A项正确。

阳光直射曼萨尼约港口(19°N)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90°—19°=71°,应该有两点,即北纬71°和南纬71°,由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纬71°以北出现极昼,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71°—19°)=38°,而南纬71°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

开普敦在南半球,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所以,开普敦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C 项说法正确。

5.(2004年全国文综卷)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

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答案】C解析: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35°E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5时,又由于位于飞机上看日出,比地面的高度要高些,因此看到日出的时间要比地面早。

(2006年全国文综2)图1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

读图1,回答6—8题。

6.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A.1B、2C、3D、47.4地位于A.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副热带高压带D、副极地低压带8.8月23日,2地的昼长约为A.24小时B、22小时C、20小时D、18小时【答案】6.B 7.D 8.C解析:此题考查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越高极昼时间越长,极点半年的极昼,另一半球相反。

1地极昼时间较长,应在极点附近,3点6月22日出现极昼应在北极圈上,2地介于极地和极圈之间,我们又知道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极圈以内的终年不冻港,故选B项。

4地的昼夜时间变化较大应在高纬度。

8月23日的昼长与4月23日的昼长应相当,两个日期关于6月22日对称,然后通过图表可得出结论。

(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9—11题:9.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5时B.15时 C 9时D.19时10.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550N B.540N C.750N D.850N11.若Q地的经度为0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答案】9.B解析:首先从题干可获取信息,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因此此时北极附近是极夜现象,再根据资料中提到的弧线b为晨昏线,N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考虑得出b线以北应为夜,b线以南应为昼。

M是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零。

所以M点所在经线时间应该是12点;最后根据材料中给出的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判断出M、P经度差为450,aP又在M的东侧,所以P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5时。

10.C解析:此题先从题干中得知此时为7月份,分析得出北极附近应为极昼现象,那么晨昏线中b线以北应为昼,b线以南为夜,M点为极昼的最低纬度,其次从选项卜看,先排除A、B两个选项,因为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必然在66034',—900之间,最后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从c、D中选出正确答案。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直射23026'N,66034'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在9月23日直射赤道,三个月的时间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了23026,,那么每个月只能向南移动不到8度,到7月底最多也只移动10度左右,不可能移到50N,只有太阳直射50N时,850N才会是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所以排除D选项。

11.A解析:从题中可知Q为00经线,那么结合材料可知,P为900E,M点为450E。

M点为晨昏线的最高纬度,因此它有可能是夜半球中间经线即0点,也可能是磺半球中间经线即12点。

假设M点为12点,那么北京时间应该为15点,在1.2点以后不会足日出,所以M点为0点,则北京时间为5点,5点日出,说明昼长夜短,应为夏季。

再结合四个选项,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说明当地应该是比较干燥、温度又高的季节,且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当时是北半球夏季,因此A是正确答案。

而B选项应是在北半球秋季,c选项为北半球春季,D选项为北半球冬季(2006年广东卷)读下图,回答12—14题12.若AB 弧表示夜弧,则D 点的日出时刻是A.21时30 分B.2时30 分C.8 时00 分D.3时30 分13.(2006年广东卷)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A.大庆B.海口C.岳阳D.长春14.(2006年广东卷)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

设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A.2月28 日13时40 分B.2月29 日13时40 分C.3月2日14日00 分D.2月28 日14时00 分【答案】12.B13.A14.C15.(2008年山东文综卷)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答案】B〖解析〗某地昼长相等的两天的日期应是距夏至日(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等,8月8日距夏至日约一个半月,与其昼长相等的另一天在夏至日前约一个半月,5月8日比较接近。

(2008年海南卷)图3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

完成16~17题。

图316.若Q地5时30分日出,a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A.12月B.2月C.6月D.10月17.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答案】16. A 17.C【解析】若Q地5时30分,说明该地昼长13小时。

教材里讲到太阳直射20°纬线时当地昼长13小时13分,Q地应为20度附近,判断该区域为南半球,这时的月份可能是l2月。

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判断该区域仍为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并且昼大于夜,根据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P、Q两地间距大约7.2°,Q地大约南纬19°,这一季节为冬季,所以C选项正确。

(2008年四川文综卷)图4各线示意不同纬度1~5地的白昼长度变化。

读图4,回答18~19题。

18.若图中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9.图4五地中A.3地纬度高于2地纬度B.4地位于赤道附近C.1地、5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2地位于极圈之内【答案】18.A【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属于重点知识。

b项中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但在a点时刻不同地区不可能为昼夜平分;c项中秋分日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但在a点时刻以后,位于北半球的1地昼长大于夜长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即:从春分日到秋分日;d项中冬至日时,不同地区的昼夜长度不可能为昼夜平分。

全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大于夜长;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夜长。

由此可以知道a为正确选项。

19.C【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属于重点知识。

a项中3地终年昼夜平分,应为赤道地区,2地昼夜长短有变化,不为赤道地区,故3地纬度低于2地纬度;b项中4地昼夜长短并不是终年昼夜平分,所以不为赤道地区;d项中2地如果位于极圈以内就会出极昼极夜现象,从图上可以看出2地昼夜变化幅度很小。

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为越接近赤道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越接近两极变化幅度越大。

由此可以知道c为正确选项。

.(2008年广东卷)图3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

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

读图回答20—23题。

2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30°E, 20°N B.150°E, 20°SC.30°E, 20°S D.150°E, 20°N21. 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C.乙地昼长20小时D.甲地夜长12小时22. 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A.四分之一B.二分之一C.三分之一D.大于二分之一23. 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B.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D.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20.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即150°E时间为12时,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50°E上;再根据图3所示日出时间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读图可知,此时甲地日出时间为0时,那么日落即为24时,也就是说甲地至南极点范围内出现极昼现象,甲地纬度为70°S,那么太阳即直射20°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