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研。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报告。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1、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多元: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均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在农业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推广,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在制造业领域,随着产业转移和升级,部分劳动力从城市流向农村;在服务业领域,特别是电商、物流等新兴行业,农村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村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提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选择空间更加广泛。
同时,国家对返乡创业的大力支持,也激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创业热情。
3、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尽管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但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尤其在专业技能、知识储备和学历水平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对策建议1、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政府应加大投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培训,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操作能力。
2、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应引导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其他新兴行业转移。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有序流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提高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学历水平。
同时,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四、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正在逐步改善,多元化的就业结构、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不断提升的劳动力素质,都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结构不均衡等。
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和提高教育水平等。
有关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有关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五篇有关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精选篇1)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到我国,__等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号称“世界加工厂”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企业相继停工停产、减薪减员,市外出农民工开始出现回流。
根据省、市相关部门关于开展返乡农民工调研通知要求,我们组织专班人员先后对各乡镇办区及所属村组开展多次农民工回流情况专项问卷调查,摸清底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一、农民工回流主要特点截至今年6月底,市农业劳动力转移16.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15.4万人。
根据等乡镇提供的情况来看,截至11月底,市农民工回流5800多人,占外出务工总数3.9%。
其中,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东升镇回流1362人,占市回流总数23.5%。
总地看来,呈现以下特点:(一)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男性偏多。
经抽样调查,返乡农民工中,初中学历且技能单一的男性居多。
按年龄划分:35岁及以下2300多人约占39.7%,35岁以上3500多人约占60.4%。
按学历划分:小学及以下1200多人约占20.7%;初中4100多人,约占70.7%;高中、中专及以上500多人约占8.6%。
按性别划分:男性将近3000人约占51.7%;女性2800人约占48.3%。
(二)从__及沿海地区回流占主体。
经走访了解到,农民工回流前原务工地多为经济发达地区。
其中,从__等地回流2300多人约占39.7%,从州、、等地回流1400多人约占24.1%,从__等地回流700多人约占12.1%,从__等地回流400多人约占6.9%,从回流不足400人约占6.9%,从、等内地回流200人左右约占3.4%,从等省内地区回流100多人约占1.7%,从其他地区回流300人约占5.2%。
(三)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企业停产减员是主因。
据等地统计表明,家具制造业接近1000人约占17.2%,电子加工业900多人超过15.5%,服装加工业近900人约占15.5%,鞋类加工业800多人约占13.8%,建筑施工业600多人约占10.4%,玩具加工业500多人约占8.6%,其他行业近1100约占19%。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调研报告范文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关政策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因素。
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城市或其他地区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以改善生活水平。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报告将通过调研的方式了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实地走访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水平、社会融入等方面。
问卷调查则是为了获取更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据资料,以及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1. 外出务工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以务工人员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的相对较多。
他们在城市或其他地区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影响因素分析a. 收入水平: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动力之一是为了增加收入。
相比于农村的务工机会,城市的务工收入更高,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b. 就业机会:另一个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因素是就业机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就业机会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有限,这也成为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重要动因。
c. 社会保障: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村劳动力担心外出务工后将失去农村的社会保障福利,这也成为他们犹豫不决的因素。
四、政策建议1.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能够享有和城市劳动者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报告摘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人口从农业生产劳动中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镇就业的过程。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多个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走访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影响。
农民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获取更高的工资
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同时,转移就业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农民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限制了
他们在非农行业就业的机会。
其次,一些农民转移就业后仍然面临着低工资、长时间
劳动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增收效果。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需要关注,他们的教
育问题对于农民增收影响较大。
基于以上结论,报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增加他们在非农
行业就业的机会。
2. 改善农民就业环境。
加强对非农行业的监管,确保农民的工资和劳动条件得到保障。
3. 注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 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培育新的农村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以上政策建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任务要求:1. 描述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和问题;2. 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3.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一、现状和问题描述在农村,劳动力一直是支撑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农村劳动力整体数量不断减少。
由于年轻人流向城市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农村的劳动力池正在不断萎缩,导致一些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其次,农村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农村教育程度的提高,一部分农民接受了较好的教育,技术能力相对较强,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然而,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技能,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
另外,农村劳动力长期以来承担着过度劳累的工作负担。
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劳动力常年背负重劳动任务,缺乏科学的劳动方式和保护措施,容易导致工作受伤和职业病。
二、问题原因分析农村劳动力问题的背后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农村劳动力流失是导致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由于城市相对农村存在着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生活条件,年轻人普遍倾向于到城市就业和生活,导致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
其次,农村教育水平的不平衡是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
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的不均衡。
另外,农村劳动力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保护措施的不到位也是问题的原因之一。
农村工作环境复杂多样,常年面临较大的劳动强度和风险,加之劳动保护措施的不健全,劳动力易受伤和职业病的发生率较高。
三、解决方案提出鉴于农村劳动力问题的存在,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鼓励年轻人在家乡寻求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吸引年轻人才留在农村,提供更好的就业条件和发展前景。
其次,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通过建立农村技能培训机构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农村劳动力,提供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二、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1. 总量及结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约为4.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近40%。
其中,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较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在地域分布上,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省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匮乏。
2. 教育及技能水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30%。
在技能方面,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仅有少数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
3. 就业状况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农业、外出务工和本地企业就业。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面临的问题1. 就业渠道单一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尤其在农闲季节,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未能充分发挥其劳动力价值。
2. 职业技能培训不足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面临技能不足的困境。
3. 社会保障缺失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失业等风险时缺乏保障。
四、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对策1. 拓宽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等新兴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享有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保障。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十篇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篇1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15篇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15篇【第1篇】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调研报告【第14篇】统计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统计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我们在全国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县——桃源县,走访了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农委等职能部门,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桃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人口大县。
20xx年,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41.1%;截至20xx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2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4%;农业人口8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4.9%。
全县转移劳动力22.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8%。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
20xx年、20xx年和20xx年,桃源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22.2万人、22.1万人和22.3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46.1%和46.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
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
从100户问卷调查结果看,20xx年转移的201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2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
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
据统计,20xx 年、20xx年、20xx年,桃源县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的农民工分别为3370人、3710人和4327人,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均不到2%。
对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
对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报告这转移可不是简单的事,背后藏着不少故事。
很多年轻人走出村子,身后是父母的叮嘱和期待,前面是陌生的城市和未知的挑战。
刚开始的时候,难免有点忐忑不安,心里想着:“我能行吗?”可到了城市,他们发现,原来大街上的每个人都是在为生活拼搏,大家都是一样的。
慢慢地,他们开始适应,甚至有的成了小老板,开起了自己的小店。
想想那种从田间地头到城市街头的蜕变,简直就是“凤凰涅槃”嘛。
可是,转移的路上可不止是阳光灿烂,也有风雨交加。
有些人去城市了,结果却发现那里的生活成本比想象中高,房租贵得让人心疼。
每天忙忙碌碌,手里捏着工资,刚够吃饭的,真是心累。
还有一些人,适应不良,跟不上节奏,结果只能回到老家,重新耕地。
看着他们的表情,真是让人心酸,“外面的世界真是个大染缸啊。
”也有不少人留在了城市,继续拼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里的人逐渐意识到,这转移不仅仅是劳动力的简单流动,还是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交融。
有些村民开始跟着年轻人学习新技能,大家都在努力向前,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啊。
那些年长的村民也不再只是坐在门口闲聊,开始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争取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这转移的过程中,不少新机会也应运而生。
比如,随着农村电商的兴起,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开始尝试通过网络把家乡的特产卖出去。
这下子,农民不仅能在地里干活,还能在网上赚钱,真是个好办法。
每当听到有人通过电商赚了钱,村子里就像过节一样,大家都纷纷来祝贺。
想想这画面,简直让人想笑。
不过,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依然是个大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转移,但一些基本的设施和服务在农村依然薄弱,留在家乡的人有时候会觉得失落。
看到城市里的变化,心里多少会有些不平衡。
可当他们回到村里,看到满眼的绿色和熟悉的面孔,心里又是一阵暖流。
毕竟,那是他们的根,哪里都是家。
再说说那些在外打拼的村民们,很多人挣了一点钱,就想着把家里的房子修修,父母的生活条件改善改善。
看到自己的家越来越好,心里那种成就感,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实用文_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三篇篇一: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
目前__镇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农民,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范围和数量都是空前的。
随着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改变农民生活观念、生活习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因此,加强农村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积极探索农村流动人口的发展出路,对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加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流动人口基本情况随着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品和要素市场的迅速发展,自主性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迁移的地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
1、农村流动人口数量__是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镇,农村总人口____人,根据__镇流动人口调查资料推算,全镇农村流动人员达__x人,占到全镇农村户籍人口总数的22.6%。
其中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人员为____人,外出到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员有__x人。
比上升了18个百分点。
2、农村流动人口的特点分析在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主要流向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女性外出规模和频率逐年提高,女性流动的主动性在加强。
在农民工中,男性占51.8%,女性占48.2%,20—34岁人群占流出劳动力总量的6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的趋势。
外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越来越高。
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7%,30%左右劳动力具有专业技能的培训经历,近年来外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流动总量的97%,其中第三产业占52.5%。
3、农村流动人口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流动人口一方面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为流出地增加了经济总量,并且带回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不但为自己挣回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劳动力外流使得农村的人口结构不利于农业生产。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增加,农村劳动力调研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劳动力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农村劳动力调研。
首先,我们对农村劳动力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到城市工作有关。
同时,农村劳动力中年轻人占比逐渐增加,老年劳动力逐渐减少。
其次,我们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分布进行了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副业,少数从事农村工业和服务业。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普遍偏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最后,我们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人在城市找工作时遇到了困难。
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部分地区出现了“留守老人”的现象,影响了农村生产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显示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鼓励农村劳动力回乡创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和就业环境。
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劳动力问题,共同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
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缙云县总人口43.69万人,农业人口39.76万人,占91.0%,农村劳动力23.22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12.8万人,女性劳动力10.42万人,分别占55.12 %和44.88 %。
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高。
2004年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7.68万个,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31.70%。
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全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8%,初中文化程度占57.2%,小学文化程度占26.8%,文盲或半文盲占3.2%。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据统计资料,2004年我县乡村实有劳动力合计23.22万人,耕地面积15.25万亩,如果按劳均种植3亩计算,只需5.25万个劳动力,加上林牧渔业约需2.5万劳动力,除去外出劳动力,尚有8.11万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1、劳动力转移异地化。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广,异地化转移为主要特征。
外出劳动力转移遍布全国二十多省、市、区,近致邻县,远到青海、吉林等地,相对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超过2万人,上海、江苏等地近2万人,广西东兴市、钦州市等地约5000人。
省内主要分布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
2、劳动力转移规模化。
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二多二少” 特点,即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多,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少;凭技术专长创业多,靠体力务工人员少。
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劳动力流失是指在农村地区,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或其他地区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较为常见,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报告通过对江苏省县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调研,旨在了解其原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对该县的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调研。
调查对象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的农民工。
共发放了200份问卷,有效回收了180份,回收率达到90%。
三、调研结果1.流失原因(1)就业机会不足: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农民工认为农村就业机会有限,收入较低。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很难满足农民工的生活需求。
(2)生活质量提升:约40%的农民工选择外出工作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
他们看到城市的生活条件更好,同时也想通过外出打工积累一定的财富,为未来回乡创业或改善家庭条件做准备。
(3)教育需求:有部分农民工离乡工作是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他们认为农村的教育资源有限,希望通过外出工作,将子女送到更好的学校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
2.流失影响(1)农村劳动力减少:由于大量农民工外出工作,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2)留守老人问题:农民工外出工作后,家里老人留守,面临照顾和生活问题。
约25%的调查对象表示,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但无人照料。
(3)农村人才流失:农村劳动力流失大部分是劳动力,但也有部分高学历人才流失。
这对农村的科技创新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解决方案(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动力。
(2)改善农村工作环境和待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留在农村工作的意愿。
(3)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满足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需求。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1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
**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打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为更好的掌握农民工基本情况,探究“求职难”、“用工荒”背后的深层原因,笔者深入广大农村和劳务市场,采取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并就如何科学合理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一些浅显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55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22.8亿元,净收入14.72亿元。
各类培训机构共组织开展电焊工、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4994人次,大大提高了转移就业水平。
创新输出模式,抓住“两站”移民建设等大项目、大工程建设契机,开辟多形式的务工渠道,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19187人。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把开展贷免扶补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作为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就业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2019年,全县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475人2375万元,带动就业712人;全县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00人2500万元,带动就业750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差。
接受问卷调查的500名农民工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72人,占14.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428人,占85.6%。
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145人,占29%,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获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的占12.2%。
薄弱的文化基础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劳动密集型、低报酬、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主要集中在电子加工、服装、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六大行业。
关于乡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关于乡流动人口调研报告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就乡村流动人口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现状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农村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超过 2.87亿,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超过20%。
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留学等多种原因,导致乡村流动人口不断增加。
其中,以农民工为主要组成部分,他们通常以打工为主,多数人没有固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
此外,还有一部分乡村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这些群体在乡村中承担着绝大部分的生产和生活责任。
二、问题乡村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多种问题,包括:就业机会不足、社会保障缺失、教育资源匮乏、健康饮食不规律、接受新知识少等。
农民工在纪律、安全、薪酬、工作环境等方面常常受到欺压和歧视。
而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照顾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也不小。
三、对策关注乡村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
政府应当出台支持农村发展和流动人口的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
此外,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也是应该重视的方面。
同时,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也可以通过资助、培训、工作机会等多种形式,帮助乡村流动人口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展望未来,乡村流动人口的数量还将继续增长,问题也会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因此,需要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例如,通过发展电商、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等模式,为乡村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简化劳动力流动手续,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也有望解决某些问题。
相信在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解决乡村流动人口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促进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调研报告范文《关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调研报告》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
为了了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问题及影响,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调研地点]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问卷数量]份,回收有效问卷[有效问卷数量]份,并对部分受访者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调研结果1. 外出务工的规模和特点根据调查结果,[调研地点]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较大,其中男性占[男性占比],女性占[女性占比]。
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务工集中地],从事的行业主要为建筑、制造、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2. 外出务工的原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其次,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有限,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重要原因。
3. 外出务工对家庭的影响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外出务工对家庭经济状况有明显改善。
但是,也有部分受访者反映,外出务工导致家庭成员分离,对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4. 外出务工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外出务工者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如拖欠工资、工作环境恶劣等;二是由于文化水平和技能有限,部分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职业发展受限。
四、建议和对策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劳动权益保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权益保护,加大对拖欠工资、非法用工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农村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2. 加强职业培训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3. 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留在本地就业。
当前农村劳务输出基本状况调研报告
当前农村劳务输出基本状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村劳务输出的基本状况,包括农村劳务输出的规模、结构、影响等方面,为制定适应当前农村劳务输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出地和接收地的居民进行,实地访谈主要针对相关政府部门、劳动力中介机构和农民工进行。
三、调研结果1.离乡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
调研发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包括短期打工和长期就业两种形式。
目前,全国离乡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
2.农村劳务输出结构逐渐优化。
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务输出地开始注重提高技能和素质,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些劳务输出地已经发展起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等高素质劳动力输出的新模式。
同时,农民工的务工地点也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和一些新兴城市转移。
3.农村劳力输出带来的影响较为复杂。
调研发现,农村劳务输出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然而,农村劳务输出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家庭分离问题等,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农村劳务输出发展面临的问题。
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劳务输出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如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个人发展空间较小、劳动力市场不规范等。
同时,一些农村劳动力缺乏相应技能和素质,不利于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四、政策建议1.加强对农村劳务输出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农村劳务输出机构的发展,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引导农民工合理选择就业地点和行业。
2.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
政府部门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务输出企业的监管,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一、农村劳动力为什么要外出打工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劳动力市场客观需求。
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河口乡每年就以百人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8 年竟达3491 人,占全乡总劳力人口9790 人的35.35%。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大规模外出打工呢?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了挣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
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逐步推广,农业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刀耕火种变为现在的科学种田,客观上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时,近几年来全县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毕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
由于本县没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事可干,为了谋求生计和寻求发展,他们不得不出去打工。
原因之三: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从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的效果来看,它不仅缓解了全县严峻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他们告别了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他们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所学的技术也促进了自身和地方发展。
就河口乡而言,仅2008 年就寄回现金300 多万元;少数人员由于外出时间长,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今已成为公司或部门主管,月收入在几千元以上;还有部分人员通过在外辛勤劳动逐步致富,回到家乡盖起了小洋楼,办起了养猪场。
由此可见,打工的确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谋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二、打工经济发展中存在那些问题我县打工经济起步于80 年代,发展于90 年代,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
但随着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甚至有少数打工人员变得更加贫困,严重阻碍了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活难找、钱难挣。
据调查,从外出打工人员打工的渠道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到外地打工,而不是通过劳动中介机构推荐就业,甚至有少数人完全是毫无目的外出闯荡,部分人完全没有打探信息的可靠性,加之少数专门联系打工的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同时又不是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从而导致部分农民盲目外出,毫无秩序的涌向四面八方。
他们出去以后,长期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大都是零杂工和苦活、脏活、累活,收入极其低下,甚至有少数人迫于无赖和上当受骗从事传销等违法犯罪的活动。
2、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导致收入普遍不高。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打工以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外出打工之前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更没有一技之长。
出去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体力活,男工靠的是力气吃饭或者干危险活,女工主要从事手工劳动,主要分布在建筑、装饰、餐饮、搬运、玩具生产等领域,待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七八百元左右,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成家的通过省吃俭用有少量积蓄,少数在外打工的单身汉最多能解决温饱,而且在卫生、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根本没有保障,工作稳定性差。
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工钱难讨、老板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正因为这样,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普遍较低。
3、农民长年外出打工导致地方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和长年整家外出,就眼前的收入来看,或许比在家种田要强的多,却给地方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在河口乡,总劳力人口仅有400 多人的朝阳村就有近200 劳力外出打工,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0 户。
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为这些地方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结构调整整体推进难,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干部难,子女教育也成了很大的问题,少数地方甚至到了“人走了,田荒了,村空了”的地步。
三、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打工经济的发展,但在近几年农民增收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打工经济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并且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
但是,真正要实现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尤其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对此,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农民应以农为本,打工只能当作副业来抓。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事实上造成了部分农民的隐性失业,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工作”可做,而外出打工是他们谋生的一条很好门路,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此,对于打工经济要进行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要教育广大群众摒弃对打工经济的传统认识,尊重外出打工人员并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做到打工挣钱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合理安排外出;外出打工人员要克服自卑心理,破除“金饭碗”的思想,把打工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副业,甚至把它当作事业来干并力争有所作为。
(二八积极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
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的同时,还必须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是针对当前农民外出打工遇到的如就业信息不灵、打工技能较差、劳资纠纷较多等问题,抓好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中介、培训和法律服务等工作。
1、加强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务。
当前绝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本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渠道少、信息面窄,因而加强规范性的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刻不容缓。
要在健全现有劳动就业中介机构职能的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批服务面较广、有较强就业推荐能力的中介机构,并建立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期劳务关系,及时掌握各种就业信息,甚至可以将外地劳务中介机构引进来,定期或随时在本地招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外出农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信息,尽量减少农民盲目外出和无功而返现象的发生。
2、加强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农民素质。
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外出打工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因此,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一般农民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在外出打工时的就业几率;对于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农民和刚毕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把他们从低素质、简单型的打工人员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的打工人才,为外出打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出打工人员的“远虑”和“近忧”。
外出打工人员最主要的“远虑”就是长时间在外打工长远发展的问题,而“近忧”则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自身权益的维护等多个方面。
对于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从政策和制度入手加以解决。
对于造成土地荒芜的问题,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有偿转让,或与外出户签订协议,暂由村将土地收回,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并按统一规划发展经济项目,如果农户返回土地升值,由农户给予一定补偿;同时,积极呼吁争取,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户口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里人同等待遇,让有能力的人进城居住;劳务输出地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老人院条件,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实行全托和有偿服务;尽量减少外出人员办证环节,取消办证收费;提高外出打工的组织化程度,在同一地方打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支部,通过组织来管理和服务打工人员,同时,积极扶持发展针对打工农民的法律服务,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法律支持以保障外出农民的权、人血。
(三八积极鼓励支持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
部分外出打工农民通过在外打工期间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少数人通过刻苦钻研学得了一技之长。
他们返乡以后,有的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有的用于生产性投资发展产业,有的回乡办厂当起了老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是打工经济的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
因此,对于他们回乡创业,应该积极鼓励并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扶持。
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他们原居住地所在村要优化各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各种手续,为他们回乡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他们发挥“双带”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充分发挥打工能人在打工经济中的优势作用。
一些在外打工时间较长的打工人员,由于在工作中踏实肯干,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深得企业老板的信任,逐步站稳了脚跟,成了外地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是部门和公司主管,每年回乡探亲总会带动一大批老乡外出打工。
对于这类打工经济中的典型,应该大力进行宣传,加强和他们的联系,建立打工人才资源库,并通过他们随时掌握本地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工作状况,提供各种有价值的劳务信息,适时请他们回乡交流经验,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本地打工经济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促进打工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