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到底管什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者到底管什么

“五好”:把人管好,把资产管好,把生产管好,把经营管好,把投资筹资管好。

管理者管什么:管人,管事,管财务(选自李伟著的《管理三件事——成就优秀领导者的基础》)。

管理者管什么?什么才是管理的根本?这是许多被提到管理岗位上的人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一名管理者,从接到任命的那一刻起,就会思考接下来的工作内容:新的环境,新的岗位,新的人事关系,怎样做才能尽快地站稳脚跟、顺利开展工作?对此,有很多的管理书籍,提出过诸多中肯的建议,但是,这正如很多减肥的理论一样,如果忽略了少吃多动这个基本知识,一切说教都是徒劳的。

“企”字上面一个“人”字,公司所有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手下无兵,就无所谓将军。对人的管理是最难的,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并且性情、习惯、能力都不尽相同——用人得力,就会事半功倍;重用庸才,就会误国误民。所以,对人的管理就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

只管好人就行了吗?也不行。只管人不管事,就不能及时掌握公司的动向,不能详细了解生产经营,只听汇报,不明真相,就会什么事都慢半拍,就会贻误战机。所以说,管人还要管事,每个单位不都有个“人事部”吗?人和事是不分家的。

在一个单位中,除了人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要管,就是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会工作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坚持一手抓生产发展,一手抓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管理者的成败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都见过很多的单位,调进来一个新领导,新领导有能力,有才华,有魄力,想做点事,结果受了不少累,得罪了不少人,公司却江河日下,自己没有业绩不说,员工也怨声载道。临到调走之时,公司帐上一塌糊涂。这就是没有抓住钱的原因。

管理上最重要的就这么三件事:人、事、财务。抓住了人,就有了权力;抓住了事,就有了成绩;抓住了钱,才能有底气。

管理者管什么:管QCD,即:管质量(Quality),管成本(Cost),管交期(Delivery)。QCD是产品三要素:质量零缺陷,成本零浪费,交期零延误(QCD不仅仅是产品的三要素,也是一个项目的三要素,即一个项目的质量、成本和进度)。

管理者管什么:管QCD+MMS,即:管质量(Quality),管成本(Cost),管交期(Delivery),管装备(Machine),管物料(Material),管安全(Safety)。QCD是产品三要素:质量零缺陷,成本零浪费,交期零延误。MMS是劳动三要素:装备零故障(劳动工具),物料零库存(劳动对象),安全零伤害(劳动者)。

管理者管什么: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

管理者管什么:向下——管理下属,向上——管理上级,水平——管理平级,向外——管理客户、供应商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向内——管理自己(选自刘澜著的《管理十律——商学院不教的管理法则》)。

企业及其它组织中的管理者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管理下属”,管理者就是管理下属的人。从而完全放任自我管理,首先没有管好自己,更忽视了对上司、对平级的管理,忽视了对客户、对供应商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

管理是有意识地施加影响来取得预期的成果,影响的对象不仅仅要包括下属,当然也包括了上级、平级,还包括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利益相关者,还需要把自己也包括进去。

管理一共有五个维度:向下——管理下属,向上——管理上司,水平——管理平级,向外——管理客户、供应商等外部利益相关者,还有向内——管理自己。几乎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都包括了这五个维度,只是侧重点可能不同而已,但是五维俱全,相互影响。比如销售经理,工作重心通常是对外的那一维,也就是管理客户。但是销售经理必须对营销、客户服务、产品、财务等部门进行有效的水平管理,才能管理好客户。又比如培训经理,工作重心其实是水平的那一维:了解其他部门的培训需求,并有针对性地为其设计或采购课程。同时,培训经理也要向外管理,管理外部的培训供应商,以及管理客户——只有了解客户有怎样的需求,才会知道职工在满足客户需求上有怎样的欠缺,才会知道应该对职工做怎样的培训。这五个维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首先,五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互相影响。其次,单独看任何维度也都不简单。在每个维度上,管理者要管理的其实都不是具体的“人”,而是“关系”。就拿向下管理这一维度来说,即使管理者的下属只有A、B、C三个人,管理者要管理的可不仅仅是管理者和A、B、C 三个人之间的关系,管理者还要管理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两两关系,甚至还要管理其中的两个人形成的组合与另一个人之间(比如AB之间形成的小团体和C)的关系。

实质上,管理的对象应该是“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管理对象看作“人”。“我管理张三、李四,还有王五”,其实是你管理与张三、李四和王五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去想,才会把管理变成互动的,而

不是一厢情愿的、自作主张的霸王式思维。而且,“我管理张三、李四,还有王五”,也是管理张三、李四和王五他们几个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去理解,才会真正分清管理单个下属和管理一个“团队”的不同。只有充分关注下属的感受,充分照顾下属的关切,充分尊重下属的人格,把下属真正当成“人”而不是当成机器来对待,而且还要能够耐心地、细致地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修炼成一个真正的“团队”管理者,而不是一个“团伙”的头儿。

企业管理者最最基本的职责就是:

治理混乱,保障有序。管控目标,梳理人心。承担责任,争取结果。管好自己,管好他人,管好组织。管好企业,管好管理者,管好员工和工作。实现所负责团队的目标使命,帮助所带领的团队成员成功。

杰克·韦尔奇认为:“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只与你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只与团队的成长有关。”“领导者的成功指的不是你在做什么,而是你领导的团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

只有不好的领导,没有不好的组织。

企业好不好,关键在领导。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资本和技术只有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有效组织下,才能够产生出有效的生产力。

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管理水平的较量,资源(知识、劳动、资本)的可获得性是平等的、开放的,而通过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赢得效益在企业间却存在着差异。就像下棋一样,两个人手中掌握的资源是一样的,但是下的最终结果却是不同的。同样的人、财、物资源,有人做盈利,有人却干亏损,差别就在于管理。

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施,更需要一流的管理(然而现实的状况往往却是: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施,三流的管理)。

管理好,公司兴;

管理乱,公司衰。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率,管理出竞争力。

管理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是乘数效益,而非简单的叠加关系。据测算,对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占6分。在企业中真正把知识变成财富的是管理者。管理人员的作用要大于业务员。管理创新的价值等于3~10倍技术创新(数据摘自郭重庆院士《中国制造业企业缺什么?》一文)。

彼得·德鲁克认为:“在每个企业中,管理者都是赋予企业生命、注入活力的要素。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资源’始终只是资源,永远不会转化成为产品。在竞争激烈的经济体系中,企业能否成功,是否长存,完全要视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而定,因为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是企业唯一拥有的有效优势”。“技术和资本仅都是些工具。”

管理得好的企业总是枯燥乏味的,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管理不好的企业,倒是每天都有烦人的事情发生,不是出现发交问题,就是质量问题,或者是安全事故或装备事故等)。

管理得好的企业都是按部就班的、有秩序的、稳定的、均衡的。

管理得好的企业,其管理方式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都是治未病式的,而不是运动式的,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更不是鸡飞狗跳式的。

所有的异常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如果发生了就说明我们的管理出了问题。

没有谁能未卜先知,但我们却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关键就是要看我们是否对变化点和不稳定点做到了有效的管控,风险点和隐患点是否得到了及时的识别和管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端正的就是自己的态度,首先要管好的恰恰就是管理者本人,做好自己要远胜于苛求别人。管理者永远也不要抱怨问题,更不要去抱怨员工。

集团公司董事长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严格自律,善于沟通,勇于担当。

懂经营,会管理。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从严治企,善于自我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