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地酸二钠理化性质
环评爱好者论坛_专项评价2 风险评估 (1)

-专项评价2-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污水处理厂运营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以确定开发建设及生产项目什么样的风险是社会可以承受的,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污水处理厂具有一定的事故风险性,需要进行必要的环境事故风险分析,提出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措施,使得污水处理厂在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污水处理厂内外的环境质量,确保职工及周边影响区内人群生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环境风险识别及分析1.1物质危险性识别(1)本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的物质本项目存在的主要的危险、有害原料及中间产品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见表1。
表1 主要危险、有害原料及物质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2)危险特性识别本项目存在的风险主要为:①氯酸钠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放热,引发火灾;强氧化剂氯酸钠遇酸反应产生大量氯,氯酸在40℃以下就会发生爆炸。
②盐酸泄露对周围的物体造成腐蚀或对人员的灼伤。
1.2生产、辅助设备风险性识别结合本项目生产工艺的特点,本项目可能存在风险主要有:①锅炉除尘、脱硫设备发生故障时,对大气造成污染。
②污水核心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时,对地表水造成的污染。
2环境风险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风险保护目标2.1评价等级结合以上环境风险识别分析,项目所在地位于通辽市边缘,周围居民、企业稀少,所以为非环境敏感区;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基本无毒,储存量没有超过导则规定的贮存场所临界量,因此本项目风险源为非重大风险源。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本环境风险评价为二级,见表2。
根据导则要求二级评价可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2.2评价范围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定为二级评价,根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点源4×6Km2范围内。
地表水风险评价范围为排污口下游30km内,选择CODcr 为预测因子。
和BOD52.3环境风险保护目标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包括:水体、陆域生态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城镇及人口分布、工农业分布。
药学试题2

药学其他学科练习(2)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是不可逆的B.是可逆的C.加速药物的消除D.不存在竞争性抑制E.促进药物排泄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药物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是药物在血浆中的一种贮存形式,能降低药物的分布与消除,使血浆中游离型药物保持一定的浓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不会因很快消除而作用短暂。
2、关于药物代谢部位正确的是A.脑部含有大量药酶,代谢活性很高B.肠内细菌代谢只能进行第Ⅰ相反应C.表皮上不能进行任何代谢反应D.鼻黏膜吸入挥发性物质时可有代谢作用E.肺部代谢酶浓度很高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肺部药物代谢酶浓度很低,除少数酶外,大部分酶的活性均低于肝。
皮肤表皮可进行葡萄糖醛酸结合等代谢反应。
脑整体代谢活性不高。
3、胆汁排泄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胆汁排泄的机制包括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B.一些药物在肾功能障碍时胆汁排泄量增加C.药物的极性大小对其胆汁排泄量无影响D.药物随胆汁流量的增加排泄量增加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则不随胆汁排泄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影响胆汁排泄的因素有:①药物的理化性质,如化合物的分子量、极性、取代基、解离状态及脂溶性等;②生物学因素,如种属差异、性别、年龄、胆汁流量、代谢状况、蛋白质结合率、疾病等。
4、药物的半衰期主要取决于哪个因素A.药物有吸收速度B.消除的速度C.药物的分布速度D.给药的途径E.药物的溶解度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物半衰期是体内药量或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来表示,单位为时间。
5、用乳钵进行粉碎时,每次所加药料一般不超过乳钵容积的A.2/3B.1/3C.2/5D.3/5E.1/6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研钵一般用于研磨固体物质或进行粉末状固体的混合。
进行粉碎时,研钵中盛放固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3。
6、下列不属于药品特殊性的是A.作用的两重性B.质量的重要性C.使用的限时性D.市场的竞争性E.治疗的专属性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照药品特殊性的4种表现,即可选出答案。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主要用途:作重金属解毒药、络合剂、抗氧增效剂、稳定剂及软化剂等;钙、镁及其他金属试剂,金属掩蔽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是一种重要络合剂,用于络合金属离子和分离金属。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依地酸二钠化学品英文名: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分子式:C10H14N2Na2O8•2H2O相对分子质量:372.24有害物成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纯品:√混合物:CAS No.6381-92-6浓度: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资料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
目前,未见职业性中毒报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奥拉西坦注射液研究工艺-8

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一、处方按1000支注射剂计算,规格分别为5ml,10ml:奥拉西坦 1000g 2000g依地酸钙钠 1g 2g注射用水加至5000ml 10000ml二、处方依据国内上市的奥拉西坦注射液规格为1g/支,一次2支用于静脉滴注,日本或其他地区上市的奥拉西坦注射剂规格为5ml和10ml ,成人一次2-8g,一日一次,一日1~2次靜脉注射,处方为50mg/ml。
据此将奥拉西坦注射液的规格定为每支含奥拉西坦1g(5ml)以及2g(10ml)。
三、生产工艺(1)水处理:自来水进行处理,制成纯水,过滤用于安瓿洗涤,同时蒸馏制备注射用水,并通氮气。
(2)安瓿处理:洗涤安瓿,干燥灭菌,冷却。
(3)注射液的配置和滤过: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通氮注射用水,加入处方量依地酸钙钠,加104.4%处方量的奥拉西坦,搅拌使完全溶解,用10mol/L盐酸调节pH4.0~7.0,加通氮注射用水至全量。
加入0.2%活性炭至药液中,50℃下搅拌30分钟,过滤。
用垂熔玻璃漏斗与膜滤器滤过,溶液中通氮气,并在氮气流下灌封,最后用115℃流通蒸汽30min灭菌。
(4)灯检,质量检查。
(5)印字,包装入库。
四、原辅料来源及质量标准奥拉西坦原料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符合奥拉西坦质量研究标准草案以及国家标准;水为注射用水,符合注射用水质量标准;盐酸为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产品,分析纯,主要是调节奥拉西坦溶液pH值;依地酸钙钠为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本公司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进行了检测,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五、工艺流程图六、处方工艺研究1、奥拉西坦理化性质(1)溶解性分析:经溶解度试验,本品在水中易溶。
(2)色泽与澄清度:取奥拉西坦1.0g ,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无色澄清。
(3)pH值测定:取奥拉西坦0.5g,加水10ml溶解后,测定pH值为4.0-6.5。
2、处方选择按上市的注射剂的处方确定为1mg/5ml,使用5ml和10ml安瓿,再对其稳定性考察。
生物碱理化性质

四、生物碱的性质
3)共轭效应
N原子上孤对电子形成p- π共轭时,碱性 减弱。
苯胺型
酰胺型
烯胺型
共轭效应
苯胺能形成p-π共轭的N原子碱性弱于不能形成共轭的N原子
酰胺的N原子碱性极弱,接近中性
O CN
O CN
O N
H3CO
H3CO CH3O
HO N C CH3 O
O
胡椒碱
piper ine
pKa = 1.42
本章内容
四、生物碱的性质
(一) 生物碱的性状
组成 形态 味道
多数含有C、H、O、N,少数含有S、Cl 多为结晶性固体,有些为非晶性粉末,少数为液体(如 烟碱、槟榔碱)
多具苦味(盐酸小檗碱),少数呈辛辣味
颜色
一般无色或白色;少数具有长链共轭体系的具有一定 颜色。如,小檗碱:黄色;小檗红碱:红色;一叶萩 碱:淡黄色
四、生物碱的性质
(四)生物碱的检识
1. 沉淀反应 与某些试剂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配合物的反应。
沉淀试剂
生成不溶性加成物: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等
重金属盐类
生成疏松的配合物: 碘-碘化钾试剂 生成不溶性盐类: 硅钨酸、苦味酸、磷钼
酸试剂等
四、生物碱的性质
试剂名称
组成
碘化物复盐类:
碘-碘化钾试剂 碘化汞钾试剂 碘化铋钾试剂 重金属盐类:
OCH3
秋水仙碱
colchicine pKa = 1.84
烯胺
R NC C
R'
叔烯胺
R NC C
H
仲烯胺
H+
R
N C CH
OH-
R'
R H+
药物的理化性质对

常见药物配伍禁忌举例
1 抗菌药物 2 盐代谢平衡药物 3 维生素类药物 4 能量性药物 5 消化系统药物 6 呼吸系统药物
1 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 硝基咪唑类 抗真菌药物
青霉素类
PH相关性静脉炎
• 原因:对血管内膜的刺激 加重的因素包括:
• 血液稀释不充足 • 留置时间过长 • 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预防
• 充分的血液稀释 — 首选 • 合理酸碱溶液稀释 •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 加大溶液稀释量 • 掌握静脉输液速度
二、药物溶液渗透压对 静脉血管的影响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 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
药物的PH、渗透压及配伍禁忌
•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 用和输注方式、速度有关
药物的相关因素
酸碱度 渗透压 药物的配伍禁忌 药物本身的毒性、刺激性 药液的浓度、温度
一、药物的酸碱度
药物的PH值
血液pH值为7.35-7.45
• pH<7.0为酸性,<4.1为强酸性; • pH>9.0为强碱性
与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庆 大霉素、利巴韦林、培氟沙星配伍
与维生素C、维生素B、罗红霉素、Vc多聚磷酸 酯、磺胺类、氨茶碱、高锰酸钾、盐酸氯丙嗪、 B族维生素、过氧化氢等配伍
沉淀、 分解、 失败
药物
青霉素
配伍药物
氨茶碱 碳酸氢纳 磺胺嘧啶钠 阿托品、氯丙嗪 维生素B1 阿拉明、新福林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氧氟沙星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土霉素
沉淀
溶剂的改变与溶质的增多,如樟脑酒精溶液和水混合,由于 溶剂的改变,而使樟脑析出发生沉淀
自考01759药物化学(二)

课程名称:药物化学(二)课程代码:01759(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药物化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药物的发现、发展、现状、进展,药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药物的作用靶点等知识,重点在药物化学结构变化与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常用药物的构性关系、构效关系、实际保管与应用有系统的认识,达到合理有效地使用常用药物这一目的。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设置目标是使考生通过学习,对常用药物的结构与结构特点、类型、制备原理与方法、构性关系和构效关系、实际保管与应用以及新药研发理论与技术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掌握药物化学研究药物的方法,并具备根据药物的结构或结构特点分析药物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和实际保管与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了解现代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与在医药工作实践中合理有效的使用各类型药物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常用药物的名称、化学名称、化学结构或结构特点、制备原理与合成路线、构性关系、主要用途及各类型药物的构效关系,掌握常用药物具有生物活性的立体异构体。
2、掌握药物化学结构和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其在储存、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质反应和确定预防药物发生变质反应的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掌握药物化学分析、研究药物的方法,能应用药物的有关化学知识解决药物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实际问题。
4、熟悉新药研发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5、了解各类药物的新进展及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名称、化学结构类型、结构或结构特点和主要用途。
6、了解影响药物生物活性的一些结构因素。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药物的酸碱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酸碱的定义,药物结构中常见的酸、碱性功能基及强弱顺序和影响强弱的因素;熟悉两性物与两性离子的区别和药物的酸碱性在药物方面的一些应用;了解如何判断两性物与两性离子。
各物质理化性质

碳铵水分含量% ≤ 5.0 0.50碳酸氢铵生产方法浓氨水与二氧化碳在碳化塔副塔逆流接触生成碳化氨水,碳化氨水从碳化塔主塔顶部进入与二氧化碳逆流接触,生成碳酸氢铵晶浆液,经加工处理制得碳酸氢铵。
包装及贮运用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膜包装。
用途碳酸氢铵是一种碱性氮肥,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各种土壤。
纯品可用于食品行业,制造面包、饼干时起疏松作用。
也用于制药工业、电镀工业、用于胶鞋海绵底制造。
在制革时用于中和过剩酸。
铵在施肥中的优势作物在秋冬低温季节施肥,施用碳酸氢铵要比施用尿素效果好。
一是肥效快。
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
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
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
可见,作物冬季或早春追肥,施用碳酸氢铵比尿素见效快;如果施用尿素,还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二是利用率高。
碳酸氢铵在温度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吸附,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
因此,不易随水流失。
而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转化为铵态氮之前,呈分子状态存在,很难被土壤胶体吸附,容易流失。
三是效果好。
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碳酸氢铵是一种碳酸盐,化学式为NH4HCO3,相对分子质量79,含氮17%左右。
生产碳铵的原料是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为:NH3+H2O--NH4OH+热量NH4OH+CO2→NH4HCO3+热量碳酸氢铵是一种无色或浅色化合物,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比重1.57,容重0.75,较硫酸铵(0.86)轻,略重于粒状尿素(0.66)易溶于水,0℃时溶解度为11.3%;20℃时为21%;40℃时为35%。
职业卫生重点整理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绪论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是指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机体的代偿功能,造成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者作业能力的一类特定疾病。
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的因素。
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工伤又称职业性外伤,指工人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伤害。
职业性健康危害包括:工伤、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多发病)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映)关系;3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4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但仅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1、有害因素的性质。
2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3、个体的健康状况。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明确的职业史;有职业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资料;有相应的病史及;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
职业生理、职业心理与职业工效学氧需(oxygen demand)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
氧上限(maximum oxygen uptake)血液在1min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
成人一般<3L,有锻炼者可达到4L。
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功能,其次为呼吸系统功能。
氧债(oxygen debt)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
动力定型(dynamic sterotype):当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能提高该项作业能力的现象称为动力定型。
EDTA的性质

EDTAEDT A品名:乙二胺四乙酸(Et hy lene Diamine Tet raacet ic Acid)简称:ED TA俗名;依地酸(特别是它的钙盐络合物,医学上称为依地酸钠钙)分子量:292.248分子式:C10H16N2O8理化性质:白色无臭无味、无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40℃(分解)。
不溶于冷水、醇及一般有机溶剂,微溶于热水,溶于氢氧化钠,碳酸钠及氨的溶液中,能溶于160份100℃沸水。
其碱金属盐能溶于水,钠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g/L)。
一般用乙二胺四乙酸的钠盐代替ED TA用途: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
ED TA用途很广,可用作彩色感光材料冲洗加工的漂白定影液,染色助剂,纤维处理助剂,化妆品添加剂,血液抗凝剂,洗涤剂,稳定剂,合成橡胶聚合引发剂,ED TA是螯合剂的代表性物质。
能和碱金属、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等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
除钠盐外,还有铵盐及铁、镁、钙、铜、锰、锌、钴、铝等各种盐,这些盐各有不同的用途。
此外ED TA也可用来使有害放射性金属从人体中迅速排泄起到解毒作用。
也是水的处理剂。
ED TA的制备:由乙二胺与一氯乙酸在碱性溶液中缩和或由乙二胺、氰化钠和甲醛水溶液作用而得。
实验室制法:称取一氯乙酸94.5g(1.0m ol)于1000mL圆底烧瓶中,慢慢加入50%碳酸钠溶液,直至二氧化碳气泡发生为止。
加入15.6g (0.2mol)乙二胺,摇匀,放置片刻,加入40%NaOH溶液100mL,加水至总体积为600mL左右,装上空气冷却回流装置,于5 0℃水浴上保温2h,再于沸水浴上保温回流4h。
取下烧瓶,冷却后倒入烧怀中,用浓HCl调节pH至1.2,则有白色沉淀生成,抽滤,得ED TA粗品。
精制后得纯品。
生产原理:由乙二胺与氯乙酸钠反应后,经酸化制得:反应1也可由乙二胺与甲醛、氰化钠反应得到四钠盐,然后用硫酸酸化得到:反应2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原料配比(k g/t)氯乙酸(95%) 2000 烧碱(工业品) 880乙二胺(70%) 290 盐酸(35%) 2500〔若用硫酸代替盐酸,则用硫酸(98%)1200kg〕主要设备成盐锅缩合反应罐酸化锅水洗锅离心机贮槽干燥箱操作工艺在800L不锈钢缩合反应罐中,加入100kg氯乙酸、100kg冰及135k g 3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搅拌下再加入18k g 83%~84%的乙二胺。
生物碱类成分的主要性质及分析特征

3、蒽醌类单体成分的测定
•中药制剂中蒽醌类单体成分的测定一般要将样品水解 后再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主要有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 色谱法。 • 薄层扫描法为蒽醌类成分常用定量分析方法,经层析 分离后,可在可见光、紫外光及荧光下扫描测定。 • 蒽醌类成分在紫外及可见光下均有强吸收,利用高效 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测定蒽醌类单体成分,具 有灵敏、准确、简便等特点。在含蒽醌类化合物的中药 制剂分析中应用日趋增多。
(二)中药中生物碱分析 1、总碱分析 (1)定性鉴别 由于中药制剂中成分复杂,有些成分如蛋白质、多肽和 鞣质等也可与试剂生成沉淀而造成假阳性结果,因此,制 备样品供试液时必须净化处理,除去干扰成分,方能用沉 淀反应进行中药制剂中生物碱类成分的鉴别. (2)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目前主要使 用酸碱滴定法。
强碱滴定生物碱盐时,在70%-90%的乙醇介质中终点比 在水中明显,因此常将生物碱盐溶于90%乙醇,再用标准碱 乙醇液滴定. 酸碱滴定法指示反应终点可用指示剂和各种电位法。 • 分光光度法 目前多用单波长光度法,测定波长可选用待测生物碱 成分本身的吸收波长,也可加入某些试剂如亚硝酸钠试剂、 雷氏盐试剂及酸性染料等反应显色后用可见光波测定。 常用方法:直接测定、离子对萃取比色法
(三)应用示例
戊已丸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处方组成:黄连、吴茱萸(制)、白芍(炒)。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7-0.9g,精密称定,置索 氏提取器中,加盐酸-甲醇(1:100)适量,加热回 流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浓缩后移至25ml量瓶中, 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氧化铝 柱(内径约0.9cm,中性氧化铝5g,湿法装柱,用乙 醇30ml预洗)上,用乙醇35ml洗脱。收集洗脱液, 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到刻度,摇匀,照分光 光度法,在345nm处测定吸收度,按盐酸小糪碱的 吸收系数728计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每1g 含生物碱以盐酸小糪碱(C20H18ClNO4)计,不得少于 30mg。
钠说课稿(必备7篇)

钠说课稿(必备7篇)钠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
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初步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德育目标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观念。
3、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二、说教法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2、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
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
(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的变化。
脂类种类及性质

3.1 脂类的种类和理化性质3.1.1脂类的种类(1)脂肪酸的种类在天然脂肪中,脂肪酸的种类甚多。
各种天然脂肪酸分子是由不同碳链(4~24C)所组成的直链脂肪酸。
除个别例外,碳原子均为双数。
此类脂肪酸有两种分类法:一种是根据碳原子数将脂肪酸分为短链(4-6C)、中链(8-12C)及长链(12C以上)脂肪酸。
另一种是将脂肪酸分为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一般分子式为C n H2n O2,而不饱和脂肪酸带有1、2、3个以至更多的双键,其一般分子式为C n H2n-2O2、C n H2n-4O2、C n H2n-6O2。
其中有两个以上双键的亚油酸、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
除直接脂肪酸外,还有环状脂肪酸,如治疗麻风病的大枫子油中的大枫子油酸与亚大枫子油酸。
重要的脂肪酸结构如下:软脂酸CH3(CH2)14·COOH硬脂酸CH3(CH2)16·COOH油酸CH3(CH2)7CH=CH(CH2)7COOH亚油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亚麻酸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CH2)7C00H花生四烯酸CH3(CH2)4CH=CHCH2CH=CHCH2CH=CHCH2CH=CH(CH2)3COOH大枫子油酸(2)脂肪的种类脂肪有两种分类法,一种是根据其化学结构,另一种是根据其来源。
脂肪的化学组成是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故又称为甘油三酯,其结构如下CH2─O─CO─R1│CH─O─CO─R2│CH2─O─CO─R3R1、R2及R3分别代表三分子脂肪酸的羟基,根据它们是否相同将脂肪分成单纯甘油酯和混合甘油酯两类。
如果其中三分子脂肪酸是相同的,构成的脂肪称为单纯甘油酯,如三油酸甘油酯。
如果是不同的,则称为混合甘油酯,如α-软脂酸-β-油酸-α'-硬脂酸甘油酯。
人体的脂肪一般为混合甘油酯,所含的脂肪酸主要是软脂酸和油酸。
依地酸二钠添加标准

依地酸二钠添加标准依地酸二钠(E333)又称柠檬酸二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它主要用于调味料、饮料、果汁、罐头、糕点、乳制品、冰淇淋等食品加工过程中,作为酸味调整剂、抗坏血酸剂、稳定剂等。
依地酸二钠添加剂具有调味、保鲜和增味等功能,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添加剂。
依地酸二钠添加标准1.食品添加剂的命名和编号依地酸二钠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中的命名和编号如下:名称:依地酸二钠英文名称:Disodium citrate化学式:(NaOOCCH2)2C(OH)COONa2.添加剂的含量规定依地酸二钠的添加剂含量一般按照食品加工过程中所需的酸度来确定。
具体的含量规定可以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和工艺要求来设定。
一般来说,依地酸二钠的含量在食品中的质量分数不得超过0.5%。
3.添加剂的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依地酸二钠在食品添加剂中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外观、溶解性、pH值、重金属含量等方面。
具体的检测方法可以参考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相关标准。
(1)外观: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2)溶解性:依地酸二钠应在30℃的水中易溶解,其透明度应大于或等于95%。
(3)pH值:10%水溶液的pH值应在7.5~9.0之间。
(4)重金属含量:依地酸二钠中铅、砷、汞等重金属的含量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
4.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依地酸二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使用方法一般是将其加入水溶液中,然后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和加热操作。
在使用依地酸二钠的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添加剂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过期或者质量不达标的产品。
(2)添加剂的含量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得超过最大限量。
(3)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安全,防止其污染食品。
结论依地酸二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食品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来规范依地酸二钠的生产和使用。
使用者在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标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依地酸二钠鉴别原理

依地酸二钠的鉴别原理如下:
当氢氧化锌与依地酸二钠混合并溶于水中时,依地酸二钠会被氢氧化锌中的氢离子
氧化,产生氧化物,而氢氧化锌则变成氧化态。
这种反应的速度受到温度、pH以
及依地酸二钠的浓度和氢氧化锌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锌滴定液反应结果来表明依地酸二钠的含量。
此外,依地酸二钠的鉴别方法还包括以下几种:
1.取本品2g,加水25ml使溶解,加3.3%硝酸铅溶液6ml,振摇,加碘化钾试液
3ml,无黄色沉淀生成;用氨试液调节至碱性,再加草酸铵试液3ml,无沉淀生成。
2.取本品,在50℃减压干燥4小时,其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图谱(光谱集978
图)一致。
3.本品显钠盐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4.络合力试验: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浓度为0.01mol/L的溶液,
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经200℃干燥2小时的碳酸钙0.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水10ml与6mol/L盐酸溶液0.8ml使溶解,用氨试液调节至中性,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试验溶液(1)(0.01mol/L);精密称取硫酸铜0.250g,置100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试验溶液(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或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edta-二钠的物理参数

edta-二钠的物理参数
EDTA-二钠,也被称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EDTA-2Na,是一种化学中的良好配合剂。
以下是它的一些基本物理参数:
1.化学式:C10H14N2Na2O8
2.分子量:336.206
3.外观:白色或乳白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
4.溶解性:能溶于水,但在乙醇中极难溶解
5.密度和熔点等参数可能会因生产方法和纯度等因素有所不同,具体数值需参考生产厂商
提供的数据。
EDTA-二钠是一种重要的螯合剂,能够与各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
在食品工业中,它被广泛用作抗氧化剂、防腐剂、螯合剂,以防止金属离子引起的变色、变质、变浊以及维生素的氧化损失。
此外,它还被用于染料、药品、化妆品、洗涤剂、纺织和化工等行业。
依地酸二钠和双氧水反应

依地酸二钠和双氧水反应
依地酸二钠(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双氧水(H2O2)之间的反应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可以将依地酸二钠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2 EDTA + 5 H2O2 → 2CO2 + 4 H2O + 2 EDTa+
在这个反应中,双氧水(H2O2)被还原为水(H2O),同时释放出氧气(O2):
2 H2O2 → 2H2O + O2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反应速度较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然而,实际应用中,反应的速率受到温度、浓度以及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可以适当提高双氧水和依地酸二钠的浓度,或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化妆品、食品等行业。
通过该反应,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实现环保目的。
此外,在化妆品和食品行业,该反应可用于稳定产品成分,延长产品保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英文名称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
中文别称
乙底酸二钠,依地酸二钠
英文别称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 solution; disodium dihydrogen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Disodium Edetate; Edta di sodium salt; disodium 2,2'-{ethane-1,2-diylbis[(carboxymethyl)imino]}diacetate (non-preferred name); disodium 2-[2-(bis(carboxymethyl)amino)ethyl-(carboxymethyl)amino]acetic acid
4.依地酸二钠是一种有效地金属离子稳定剂,它能与碱金属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如碱土金属、重金属和黑色金属等离子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以免除金属离子的催化氧化,从而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5.依地酸二钠可引起恶心、头痛、尿急、血液凝固性降低等不良反应;注射过快时,可因血钙剧降致心脏停搏,忌用于血友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不良的患者。
安全性
LD50(小鼠,IP):0.26g/kg[1]
LD50(小鼠,IV):0.056g/kg
LD50(小鼠,口服):2.05g/kg
LD50(家兔,IV):0.047g/kg
LD50(家兔,口服):2.3g/kg
LD50(大鼠,口服):25.0g,安替比林2.0g,巴比妥0.9g,EDTA-2Na0.02g,月桂醇硫酸钠0.01g,蒸馏水加至100ml,常法制备而得。
溶解性
能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仿、乙醚中几乎不溶
稳定性
稳定。加热至120℃失去结晶水
有轻度吸湿性
制法
依地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
作用于用途
本品为螯合剂,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在药剂中用作水的软化剂,抗氧增效剂和稳定剂。常和其它抗氧化剂合并使用,以增强抗氧效果。
鉴别
1.取本品2g溶于25ml水中,加3.3%硝酸铅溶液6ml,振摇,加碘化钾试液3ml,无黄色沉淀生成。加草酸铵试液3ml,无沉淀生成
2.依地酸二钠为氨羧络合剂,在碱性条件下对结石中的钙、镁等多种离子,具有强大的络合作用,与胆色素结石不仅形成可溶性复合物,而且还能使结石中的糖蛋白网状物质崩解,使结石溶解。
3.依地酸二钠是一种常用的钙离子螯合剂,在水中溶解度高,不易分解代谢,不易透过细胞膜,分子量为372,相对无毒。在临床上,依地酸二钠被用于诊断与治疗,如静脉注射测定甲状旁腺功能,治疗铅中毒、高钙血症及局部点眼去除钙盐沉积等,均为发现其细胞毒作用。
铁盐
取本品0.50g,加适量水溶解,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20%枸橼酸溶液2ml,氯化钙0.5g,振摇,溶解后,加巯基乙酸0.1ml,摇匀,用氨试液调节至石蕊试纸呈碱性,加水稀释至50ml,静置5分钟,与标准铁溶液1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重金属
取本品约1.0g,搅匀后炭化完全,再于500~600℃炽灼,如灰化不完全,重复操作至灰化完全变白。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2.取本品,50℃减压干燥4小时。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检查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0.5g,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
酸度
取本品0.50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检查4.0~5.0
氯化物
取本品1.0g,加水25ml溶解,加稀硝酸10ml,摇匀,放置10min,待沉淀完全后,滤过,用少量水分次洗涤滤器,洗液并入滤液中,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4.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安全性
本品胃肠道吸收差,大量吸收时将引起钙的减少而出现低血钙症状。每日允许摄入量0-2.5mg/kg。
储存方法
密封,在干燥处储存,不存放在铝容器内。不可与强酸、强碱、氧化剂、易燃化学物品共储混运
贮运事项
密封贮存于无碱性非金属容器中保存
注释
1.本品为最常用的络合剂,除在药剂上作为金属离子螯合剂而起到抗氧、稳定作用外,在食品、日用化妆品中也广泛使用。如许多化妆品和盥洗梳妆产品(如皂类)含有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钠盐。与金属离子螯合而使细菌不能获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金属离子而发挥抑菌作用,故而也做抗菌增效剂
水杨酸钠片
水杨酸钠0.5g,糊精0.1g,糖粉0.0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23%,淀粉糊6%,硬脂酸镁2.66%,常法制成片剂,水杨酸易氧化变质,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有助于本品的稳定
维C和己酮可可碱注射剂的稳定作用
加入NaHCO3、EDTA和Leptacit可增强维C的稳定性。在20℃时的分解动力学研究表明:NaHCO3的加入使维C的稳定性增加28天,而EDTA和Leptacit使注射液稳定1018天以上
测定法
1.精密量取溶液甲5.0ml,加氨试液3滴与4%草酸铵溶液2.5ml,在不断振摇下加溶液乙5.0ml,溶液应澄明;在振摇1分钟后,如仍浑浊,则再加0.2ml溶液甲,振摇1分钟,溶液应澄明。
2.精密量取溶液甲5.0ml,加氨试液0.5ml与10%亚铁氰化钾溶液0.5ml,在不断振摇下加溶液丙4.8ml,溶液应为淡蓝色,不得有红色。
络合力试验
溶液的配制
1.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水制成浓度为0.01mol/L的溶液,为溶液甲。
2.精密称取预先在200℃干燥2小时的碳酸钙0.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水10ml与6mol/L盐酸溶液0.4ml,溶解后用氨试液调节至中性,再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溶液乙(0.01mol/L)。
3.精密称取硫酸铜(CuSO4·5H2O)0.250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为溶液丙(0.01mol/L)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肾上腺素1g,焦亚硫酸钠1g,氯化钠8g,EDTA-2Na0.3g,0.1mol/L盐酸QS,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去屑止痒香波
十一烯酰胺磺化琥珀酸酯钠20g,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00g,月桂酸二乙醇酰胺50g,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氯化钠10g,柠檬酸(调节pH6.5-7)QS,尼泊金乙酯0.5g,蒸馏水加至1000ml
结构
分子式
C10H16N2Na2O8·2H2O
分子量
372.24
CAS号
无水物:139-33-3二水合物:6381-92-6
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酸。
1%的去二氧化碳水溶液pH:4.3-4.7
相对密度:1.004
粘度:1.03mm²/s(1%溶液)
冰点降低:0.14
二水合物熔点:252℃
折射率: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