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化学性质专题试题全
初三化学溶液的酸碱性试题

初三化学溶液的酸碱性试题1.下列日常所见的溶液中呈酸性的是()A.肥皂水B.石灰水C.雪碧D.蔗糖水【答案】C【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A、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B、石灰水的pH大于7,显碱性;C、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pH小于7,显酸性;D、蔗糖水的pH等于7,显中性。
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B.当空气受硫或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能会形成酸雨C.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情况D.苹果汁的pH一般在11~13之间【答案】D【解析】物质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是:pH>7,溶液为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A、一般作物在5.5<pH<8.5的土壤上,都能生长良好,过酸、过碱才对其生长不利,也才有改良的必要,5.5<pH<8.5的土壤被称为中性或接近中性,说法正确;B、硫或氮的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作用形成酸,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在空中与雨水作用可形成硫酸,使雨水pH<5.6,被称为酸雨,说法正确;C、人体自身存在着三大平衡系统,即体温平衡、营养平衡和酸碱平衡,其中酸碱平衡是指人体体液的酸碱度维持在PH值7.35~7.45之间,也就是说健康的內环境是呈弱碱性的,说法正确;D、pH在11~13之间的称为碱性,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苹果汁为酸性,其pH应小于7,说法错误。
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点评:要理解和熟记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来判断。
酸碱盐化学性质复习练习

酸碱盐化学性质复习练习
以图表的形式归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各举一例。
实验探究:
一、⑴检验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应加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请设计另外两种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⑶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去除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二、设计二个实验方案,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现提供实验用的药品有: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铁丝、铜丝。
能力训练
A 、牛奶和鸡蛋清均属碱性食品
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C 、柠檬汁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D 、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
二、如图,小明同学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上面喷洒了某种试剂,挂在铁架上,另取一种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变成红色,
根据此现象可推测,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_____。
三、为将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去除,甲、 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请说明理由。
甲:混合粉末 铜粉
乙:混合粉末 铜粉
四、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工厂的工业废水溶液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每一步都恰好反应)
当废水溶液中仅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___,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向一种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另一种无色溶液,生成了一种白色沉淀,试根据你学过的酸、碱、盐的性质,推测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哪几种物质?相应参加反应的两种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加热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综合专题带详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14 小题)酸碱盐综合专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2.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A.溶液的质量都增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C.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3.盐酸溶液中含有H+,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下列物质,溶液仍为红色的是()A.CaOB.NaOHC.Na2CO3D.AgNO34.对反应X+3NaOH═3Y+Fe(OH)3↓的分析错误的是()A.X 中含有三价铁元素C.Y 中一定含有Na 元素B.Y 可能是NaNO3 D.X 可能是Fe2(SO4)35.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B.用氯化钡试液检验硫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C.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后留下的白色固体6.物质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则X 可能是()A.CaO B.H2SO4C.NaOHD.CO27.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 和固体N 可能是()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如图中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处溶液呈蓝色B.b 处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加C.c 处产生白色沉淀D.d 处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9.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记录的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B.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C.在NaOH 溶液中通入CO2,没有白色沉淀生成D.在NaOH 溶液中加入CuSO4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10.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和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花的种类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B.25℃时,遇到pH=10 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 和K2SO4 溶液D.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1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2SO4 B.CO(NH2)2C.NH4NO3 D.NH4H2PO412.如图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A.操作ⅡB.操作ⅢC.操作ⅣD.操作Ⅴ13.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杂质,它们的质量比为 13:10.欲将两种杂质同时除去,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组合是()A.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其质量比为 98:71 B.盐酸和硫酸钠溶液,其质量比为 73:142 C.盐酸和硫酸溶液,其溶质的质量比为 73:98 D.硫酸和硫酸镁溶液,其溶质的质量比为49:60二.填空题(共4 小题)14.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如图所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2)在B 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呈色.(3)C 处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4)B 到C 的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5)在C 点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现象为.15.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铜溶液③稀盐酸④硝酸钾溶液(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某同学选择了①和③.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①和③能进行反应的实质是.(2)选择上面4 种物质中的两种进行实验,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下列反应中,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是(填字母).B.乙醇燃烧D.过氧化氢分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16.安徽的定远盐矿享誉国内,通过晾晒海水或煮井盐水、盐湖水等,可以得到粗盐和多种矿产资源,如图是粗盐提纯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 的名称是.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2)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剰余的水分蒸干.(3)已知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够生成氧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氢气是最淸沽的能源,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可以利用氢气和氯气生产盐酸,写出盐酸的一种用途.17.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 是常用调味品,E、F 的俗称分别是熟石灰、纯碱,D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G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化学】 酸和碱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酸和碱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酸和碱选择题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
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M粉末。
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则托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M粉末可能是(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钙C.碳酸镁D.氧化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天平要平衡,左右两盘减少的质量必须相等,这四个选项中的B氢氧化钙、D氧化铝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气体,A碳酸氢钠、C碳酸镁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右盘加入的物质应从A和C中选。
3222 CaCO+2HCl CaCl+H O+CO 1007344↑=322 NaHCO+HCl NaCl+H O+CO 847344↑=3222 MgCO+2HCl MgCl+H O+CO 847344↑=已知左盘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两盘放入的固体质量都是100份质量,两盘放入的盐酸溶质的质量都是73份质量,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左盘减少的二氧化碳是44份质量,而100份碳酸氢钠与73份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44份质量,100份质量的碳酸镁与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44份质量。
故选:C。
2.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盐酸B.酚酞C.石蕊D.二氧化碳【答案】D【分析】【详解】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区别,选项A 不正确;B、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红,无法区别,选项B不正确;C、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蓝,无法区别,选项C不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虽然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两个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区别,选项D正确。
故选D。
酸碱盐的性质(含答案)

酸碱盐的性质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如图所示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其中不正确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答案:A解题思路: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故A处的现象为红色,B处的现象为蓝色,C处的现象为红色,D处的现象为无色,显示的颜色不正确的是A。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2.“旺旺”食品大礼包中,常有一包用作干燥剂的生石灰,要是小孩不小心吞进肚子里,要立刻服用( )A.稀硫酸B.石灰水C.食醋D.稀盐酸答案:C解题思路:若不小心将生石灰吞进肚子里,生石灰(氧化钙)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需要用酸性物质中和,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有腐蚀性,不能食用,故应服用对人体无害的酸性物质食醋。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3.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A.Ba(NO3)2、NaOH、H2SO4、K2CO3B.H2SO4、K2CO3、Ba(NO3)2、NaOHC.NaOH、Ba(NO3)2、H2SO4、K2CO3D.H2SO4、Ba(NO3)2、NaOH、K2CO3答案:D解题思路:物质间反应需要满足表中所有现象,否则排序就不正确。
A.Ba(NO3)2、NaOH、H2SO4、K2CO3,甲、乙反应没有沉淀生成,不符合表中现象,A错误;B.H2SO4、K2CO3、Ba(NO3)2、NaOH,甲、乙反应没有沉淀生成,不符合表中现象,B错误;C.NaOH、Ba(NO3)2、H2SO4、K2CO3,甲、乙反应没有沉淀生成,不符合表中现象,C错误;D.H2SO4、Ba(NO3)2、NaOH、K2CO3,甲、乙反应有沉淀生成,甲、丁反应有气体生成,乙、丁反应有沉淀生成,符合表中现象,D正确。
【化学】化学《酸和碱》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酸和碱》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向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甲中紫色石蕊变蓝.乙中紫色行蕊变红,丙中仍为紫色,这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答案】B【解析】甲能使石蕊变蓝,说明甲的pH大于7,乙能使石蕊变红,说明乙的pH小于7 ,丙中仍为紫色说明丙的pH等于7 ,故这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是乙、丙、甲,故选B。
2.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A.偏向左边B.偏向右边C.仍指零处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生石灰即氧化钙,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固体质量相等,由于石灰石一侧产生气体,故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另一侧。
选A。
3.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浓硫酸B.苛性钠固体C.浓盐酸D.碳酸钠晶体【答案】B【解析】A. 浓硫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水而质量增加,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 苛性钠固体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C. 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因挥发质量减少;D. 碳酸钠晶体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分解反应,失去结晶水,而质量减少;选B4.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杨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杨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B.该溶液的pH大于7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D.该溶液显碱性【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详解】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正确;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故正确;C、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某种盐,比如碳酸钠,故错误;D、该溶液呈碱性,故正确;故选C。
九年级化学(下)《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考真题含答案

【解析】
(1)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2)反应②是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若酸是盐酸,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可知,随着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是先升高后降低,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B.实验二H)2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答案】D
【解析】
实验一说明溶液呈碱性;实验二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溶质中含有碳酸钠;实验三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且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已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过滤沉淀后,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7.(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___。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答案】A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3届中考化学核心素养专练: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021届中考化学核心素养专练: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将无色酚酞溶液加入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HCl B.NaOH C.NaCl D.Na2SO42.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B.硝酸C.硫酸铜D.氢氧化铁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一一区别出来的试剂是( )A.石蕊溶液B.硫酸铜溶液C.二氧化碳D.碳酸钾溶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能与所有的金属反应制得氢气B.盐酸与某些不溶性碱也能发生中和反应C.皮肤上沾到酸可用NaOH溶液中和D.NaOH固体可用于干燥任何气体5.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Ag+、CO32-B.Ba2+、SO42-C.Ca2+、Cl-D.K+、OH-6.下列是分析已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①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③测定纯度:取少量溶液,加入过量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固体质量变化④除去杂质: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②③ B.①C.①②④ D.①②③二、填空题7.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强,比盐酸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
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
(1)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痒痛,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序号)消除。
①稀盐酸②食醋③肥皂水④食盐水(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填离子符号),所以甲酸也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______。
(3)白蚂蚁除了会蛀蚀木头外,它分泌的蚊酸还会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铜栏杆B.钢筋C.大理石8.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做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1)写出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简答题(共18题)1、铜和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是什么?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3、焊白铁皮壶时,要用到盐酸,在实际操作中常用浓的NHCl溶液来代替盐酸,这个事实4Cl溶液呈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给予证明。
说明NH44、简述在实验室如何稀释浓硫酸。
5、简述在实验室如何稀释浓硫酸。
6、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小丽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蜇了一下(黄蜂毒液呈碱性),感到非常疼痛,为了减轻小丽同学的疼痛感,可使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处理,请回答使用什么物质如何处理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什么?7、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遇到氢氧化铁会变色吗?8、遇氨气能冒白烟的酸有哪些?9、 28.(2分)将浓硫酸倒入浓盐酸中,会迅速产生大量白雾,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0、钢丝表面上常有一层氧化铜,某同学于是把该铜丝放到稀硫酸中浸泡一会儿,很快铜表面的黑色氧化铜就没有了,该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氧化铜溶解了,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完活动:(取纯的氧化铜粉末做实验)(1)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______.(3)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Ⅲ中应加入______.(4)探究的结果为___________,你认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的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另一种常见物质是______.11、如图为硫酸标签中的部分内容.(1)根据该标签写出一条有关硫酸的信息;(如:硫酸的密度为1.84g/mL)(2)写出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12、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1)怎样测定一待测液的酸碱度?(2)怎样验证甲烷的元素组成?(包括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13、氢氧化钠要怎样保存?为什么?14、酿酒厂生产白酒时,常加入适量稀硫酸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白酒。
化学酸碱反应试题

化学酸碱反应试题1.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A.番茄B.葡萄C.牛奶D.玉米粥【答案】D【解析】因为胃酸是盐酸,pH<7,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碱性物质,所以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酸性弱的物质,即显接近中性或碱性.A、由图示数据可知番茄pH<7显酸性,故A错;B、由图示数据可知葡萄pH<7显酸性,故B错;C、由图示数据可知牛奶pH<7显酸性,故C错;D、玉米粥pH6.8--8.0,接近中性或碱性.故D正确.故选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点评:要知道pH<7显酸性,pH═7显中性,pH>7显碱性.2.(2013广西南宁)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答案】B【解析】A、C0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灼热氧化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C1易溶于水MnO2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FeSO4溶液和CuSO4溶液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NaCl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锗误,故选B【考点】考査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3.(2014届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学期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B【解析】A鉴别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故A锗误;B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加入足量稀盐酸,铁能和稀盐酸反应而铜不能,充分反应后,过滤能得到单质铜,故选B。
初一酸碱盐试题及答案

初一酸碱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酸的定义是()A. 有酸味的物质B.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C. 有腐蚀性的物质D. 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2. 碱的定义是()A. 有苦味的物质B.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C. 有腐蚀性的物质D. 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3. 盐的定义是()A. 有咸味的物质B.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C. 能溶于水的物质D. 能电离出金属离子的物质4.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钠B. 碳酸氢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5.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钠B. 碳酸氢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6.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硫酸钠D. 碳酸氢钠7.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A. 置换反应B. 复分解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酸碱中和反应8. 酸和碱的强弱程度可以用()A. pH值B. 浓度C. 溶解度D. 温度9. pH值大于7的溶液是()A. 酸性溶液B. 中性溶液C. 碱性溶液D. 无法确定10. pH值小于7的溶液是()A. 酸性溶液B. 中性溶液C. 碱性溶液D. 无法确定答案:1-5 DBBD 6-10 CBC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酸和碱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能发生_______反应。
2. 酸的溶液一般呈_______性。
3. 碱的溶液一般呈_______性。
4.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称为_______反应。
5. 溶液的pH值等于7时,溶液呈_______性。
6. pH值小于7的溶液呈_______性。
7. pH值大于7的溶液呈_______性。
8. 酸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_______的溶液为酸性溶液。
9. 碱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_______的溶液为碱性溶液。
10. pH值是表示溶液_______的量度。
答案:1. 中和 2. 酸 3. 碱 4. 中和 5. 中性 6. 酸 7. 碱 8.1×10^-7mol/L 9. 1×10^-7mol/L 10. 酸碱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带详细答案解析

表酸碱盐专题1.下列关于 H 2SO 4 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 .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C .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D .与 Mg 反应放出氢气2.下列物质能与锌、氧化铜粉末、石灰水、碳酸钠溶液都反应的是() A .氧气 B .盐酸 C .二氧化碳 D .氯化钠溶液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不易变质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 .浸没在植物油中的铁钉容易生锈D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4.在探究盐酸的性质时,下列实验中测得溶液 pH 的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A .向盐酸中加水稀释B .向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C .向盐酸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D .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5.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 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B .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6.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 的变化.测定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 .30s 时,溶液中溶质为 HCl 和 NaClC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 NaOH 溶液 D .从20s 到 40s ,溶液的温度升高、pH 增大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 示(其中“〇” “ ” 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A .〇表示氯离子B . 表示钠离子C .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测D .此反应的实质是 和 结合生成水分子8.以下是某同学实验报告中的记录,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 .石蕊试液遇到白醋不变色B .石灰水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 .把锌粒投入到氯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D .浓硫酸敞口,产生大量白烟9.下列四种氮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氨味的是() A .硫酸铵 B .氯化铵 C .硝酸铵 D .尿素10.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B .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C .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 .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11.在“欢迎来找茬”的趣味活动中,老师举出四个错误实例,在错因分析中错错误的是() 序号 错误实例 错误分析A铁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铁 反应产物不正确 B FeCl 3+3NaOH ═Fe (OH )3+NaCl只缺少沉淀符号 C 2KMnO 4═K 2MnO 4+MnO 2+O 2↑反应条件不正确 D氢氧化钠俗名烧碱或纯碱 俗名中的纯碱不正确 A .A B .B C .C D .D12.下列各组稀溶液中,仅用同组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区别开的是() A .Na 2CO 3、HCl 、HNO 3、Na 2SO 4 B .K 2CO 3、H 2SO 4、HNO 3、BaCl 2C .HCl 、AgNO 3、HNO 3、NaClD .Na 2SO 4、NaOH 、CuSO 4、NaCl13.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D .发生的反应为:2KNO 3 2KNO 2+O 2↑14.现有盐酸和 CaCl 2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 Na 2CO 3 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 Na 2CO 3 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〇A.滴至a 克时,溶液中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至b 克时,溶液中含HCl、NaCl 两种溶质C.滴至c 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D.滴至d 克时,溶液呈中性15.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分别是氯化铁溶液、氯化钙溶液、稀盐酸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出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1)通过观察,溶液呈黄色的是.(2)将剩余溶液分别取样,加入溶液,可以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16.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以稀盐酸为例的酸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其中X 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色;(2)写出反应②和⑤的化学方程式:;.(3)若X 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 可能是(写化学式):.17.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 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 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B 能用于灭火,“﹣”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1)按物质分类,C 属于(填“氧化物”、“酸”、“碱”或“盐”).(2)写出C 的一种物质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OH 与A 反应的实验现象是.18.A~F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六种物质间存在图所示的关系(“” 表示反应关系)。
高中化学酸碱大题(超全)

高中化学酸碱大题(超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包含超过800字的高中化学酸碱大题的综合列表。
1. 酸碱理论
- 什么是酸、碱和中性物质?
- 酸碱反应的定义是什么?
- 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的?
- 酸碱中的pH值是什么意思?
2. 酸碱的性质和分类
- 酸的性质有哪些?
- 碱的性质有哪些?
- 酸和碱的分类有哪些?
- 酸碱指示剂是什么?如何用它判断物质的性质?
3. 酸碱溶液的浓度计算
- 如何计算酸碱溶液的浓度?
- 什么是摩尔浓度和质量浓度?
- 如何根据溶液的浓度判断其酸碱性质?
4. 酸碱中和反应
-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
- 如何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时,如何确定生成物的性质?
5. 酸碱滴定
- 什么是酸碱滴定?
- 如何进行酸碱滴定实验?
- 如何根据滴定曲线和终点来判断溶液的浓度?
6. 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
- 酸碱盐的性质有哪些?
-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以上是一个包含超过800字的高中化学酸碱大题的综合列表,涵盖了酸碱理论、性质和分类、浓度计算、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滴定以及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实验活动酸碱的化学性质》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实验活动酸碱的化学性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血汗修建的皇家园林,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那些坚硬的汉白玉材经大火一烧就“粉身碎骨”了,其中发生的反应是( )A .CaO+CO 2═CaCO 3B .CaO+H 2O ═Ca (OH )2C .Ca (OH )2+CO 2═CaCO 3↓+H 2OD .CaCO 3高温¯CaO+CO 2↑解:汉白玉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高温¯CaO+CO 2↑。
故选:D 。
2.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工艺中用“蜃灰”溶于水制得的碱液浸泡树皮脱胶。
《天工开物》中记载将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为CaCO 3)“叠煤架火燔成”可以制得“蜃灰”。
“蜃灰”的主要成分是( )A .CaOB .CaCO 3C .NaHCO 3D .Ca (OH )2解:牡蛎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 3,“叠煤架火燔成”可以制得“蜃灰”。
叠煤架火,即进行高温煅烧,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A 、“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故选项正确。
B 、“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不是碳酸钙,故选项错误。
C 、“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不是NaHCO 3,故选项错误。
D 、“蜃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不是Ca (OH )2,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3.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解: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时,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为固体物质,图象显示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为零。
中考化学《酸和碱》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化学《酸和碱》专题训练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安全措施得当的是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天然气泄漏档案材料着火浓硫酸粘在皮肤上A.先做灯火实验B.开灯检查泄漏点C.用水基灭火器扑灭D.用稀的碱溶液冲洗2.将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现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处溶液的pH>7B.C点处溶质有两种C.OA段是产生气体的反应D.向B点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3.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表演“五环魔术”,她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溴百里酚蓝试剂,呈现鲜亮的蓝色。
若将溴百里酚蓝加入盐酸中,则会呈现黄色。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溴百里酚蓝可作为酸碱指示剂B.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D.碳酸钠属于碱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钠、硫酸铵、氯酸钾都属于盐B.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电解H 2OB .用FeCl 3作催化剂分解一定量的H 2O 2C .向一定量CaCl 2和盐酸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D .向等质量的ZnO 和Zn (OH )2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 .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8.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铝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33Al AgNO AlNO Ag +=+ 置换反应 B .生石灰作干燥剂 22CaO H O Ca(OH)+= 化合反应C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242SO 2NaOH Na SO H O +=+ 复分解反应D .硫酸铵与烧碱混合:()4424322NH SO 2NaOH Na SO 2NH H O +=+↑+ 复分解反应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B.点燃氢气后观察到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有水雾生成C.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紫红色固体表面变黑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10.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二氧化碳比水更容易压缩二氧化碳分子间隔比水分子间隔的大B氯化钠是纯净物氯化钠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 NaOH 溶液、Ca(OH)2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D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水分子的间隔变小A.A B.B C.C D.D1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和H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将混合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各步均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体积明显减小;装置D增重1.8 g;装置E增重2.2 g。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一】1.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______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猜想2:___________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2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证明含有K2SO33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2.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A.B.C .D .3.甲 乙(l )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
1.盐能和酸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盐(可溶)能和碱(可溶)发生反应,生成新 的盐和新的碱
3.盐(可溶)能和盐(可溶)发生反应,生成两 种新的盐 4.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HCl + NaOH = H2O + NaCl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HCl+Ca(OH)2 = CaCl2 + 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HCl + AgNO3 = AgCl↓ + HNO3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使无色酚酞试剂不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Mg、Al、Zn、Fe) + (HCl、H2SO4)
3.酸能与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 + H2SO4 = CuSO4 + H2O
碱的化学性质
1.碱能与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2.碱能和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CO2 + Ca(OH)2 = CaCO3↓ + 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酸碱性质测试题A卷(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A.氧化钙、消石灰、CaOB.氯化氢、盐酸、HClC.碳酸钙、熟石灰、CaCO3D.氢氧化钠、烧碱、NaOH2.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质量会(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③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④硝酸具有氧化性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4.(07福州)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C.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5.氢氧化钠可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的气体是()A.H2B.COC.O2D.SO26.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 )A.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B.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C.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D.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7.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中和反应8.(07泰州)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A.石灰水B.烧碱 C.浓盐酸D.氯化钠9.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
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7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苯甲酸溶液能与氢氧化钠反应10.(07济南)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B.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以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雪饼”的包装袋内常放入一小包干燥剂,干燥剂袋上的部分文字见右下图,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包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吸水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2)“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吸收水后具有_________;(3)如果误食入口,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还能,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 + 2NaOH == X + H 2O ,试推断X 的化学式为 。
13.右图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图中a 仪器的名称及其作用:_______, ;b 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填“水”或“浓硫酸”)。
(2)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 。
(3)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列举两种方法来区别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插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首先看到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看到铁钉表面_______出现,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
三、探究题(8分)15.期末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让小王和大伟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CaCO 3)而变质?(2)进行猜想:①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②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③氢氧化钙没有变质。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下表是对猜想①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示例:(4)反思与应用: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缘故,反应的化学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钙应______保存。
B 卷(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18分)1.(07山东)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C .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 .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3. 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有气泡产生B.无明显现象C.有红色固体析出D.有蓝色沉淀生成4.(07镇江改编)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B.将镁条放入某无色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溶液是盐酸C.向露置的生石灰上,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生石灰已变质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5.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2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A B C D6.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D.两种溶液反应前后,各种离子的数目不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7.锅炉发生爆炸,可能是由于锅炉内水垢过厚或缺水造成的。
为了防止锅炉爆炸,常采用下列措施:(1)通过锅炉水位计指示情况,及时向锅炉内补充水。
水位计应用了原理。
(2)定期清洗锅炉。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请写出用稀盐酸清洗水垢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8.右图是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的一个趣味实验,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将分液漏斗里适量的水加人大试管中,使足够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能观察到的现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9.(07成都改编)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化学方法加以区别。
请回答:ABCD石灰水稀盐酸硫酸铜铁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
所选试剂须属于不(6分)10.(07福建龙岩)右图为硫酸厂废水处理示意图,排污口流出的废水用碱液池流出的碱中和。
工业生产中,在测定废水(假设只含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的基础上,通过调节碱液阀控制碱液的流量(单位时间排出碱液的量)达到中和废水的目的。
已知:中和50 mL废水需要l%NaOH溶液40 mL。
试求: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假设废水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参考答案:A卷一、1.D提示:熟石灰、消石灰都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HCl是盐酸中的溶质,二者不是同种物质。
2.B提示: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HCl减少。
3.A提示: ③④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4.D提示: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5.D提示: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作气体干燥剂,但它能与SO2反应,故不能干燥SO2。
6.B提示: 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变成了碳酸钠。
7.C提示:掌握各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弄清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的从属关系。
8.A提示:石灰水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00份质量的碳酸钙,从溶液中析出的沉淀质量大于进入溶液的气体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
9.B提示:苯甲酸和醋酸都属于酸,pH小于7,具备酸的一般性质。
10.D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二、11.(1)CaO+H2O=Ca(OH)2(2)强烈的腐蚀性(3)服用食醋,并大量饮水12.(1)吸收水蒸气(或吸收水分或潮解)吸收二氧化碳(或与二氧化碳反应或写化学方程式也可)(两空答案顺序不分先后)(2)Na2SiO313.(1)玻璃棒搅拌浓硫酸(2)酸液飞溅(3)①观察呈油状粘稠的为浓硫酸②用玻璃棒蘸取在纸上写字,字迹变黑的为浓硫酸③称其质量,质量大的为浓硫酸等14.铁锈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有气泡冒出 Fe+H2SO4=FeSO4+H2↑2232B卷一、1.B提示:浓硫酸吸水使质量增加是物理变化,氢氧化钠、生石灰和铁钉等三种物质的质量增加都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2.D提示: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3.C提示:掌握相邻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有关反应方程式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4.C提示:A证明溶液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B证明溶液是盐酸或稀硫酸等;D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或氮气等;C证明生石灰含有碳酸钙,故已变质。
5.B提示:A中鸡蛋进入瓶内、C中气球变大、D中塑料瓶变瘪都是由于NaOH与CO2反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产生的现象。
因CO2能溶于水,故B中的水位上升不足以说明C02与Na0H 溶液发生了反应。
6.D提示: 两种溶液反应前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减少。
二、7.(1)连通器(2)CaCO3+2HCl== CaCl2+H2O+CO2↑或Mg(O H)2+2HCl== MgCl2+2H2O8.U型管中,a端水位下降,b端水位上升。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试管内的气压升高。
9.提示: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下面是两种可行的办法:三、10.解: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2NaOH + H2SO4 = Na2SO4↓+2H2O80 9840 mL×1g·cm-3×1% 50 mL×1g·cm-3×x80︰98=(40 mL×1g·cm-3×1%)︰(50 mL×1g·cm-3×x)x=0.98%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