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卷]2019年高三生物最新信息卷八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五)(含解析)

绝密 ★ 启用前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生 物(五)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只能与蛋白质结合B .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一定是通过细胞膜的接触来实现的C .在组成细胞膜的分子中只有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D .在没有内质网的细胞中,蛋白质分子仍可具备复杂的空间结构2.若要验证某种细菌或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 .向R 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 型菌的DNA ,检测细菌的转化情况B .向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加入DNA 合成抑制剂,检测大肠杆菌的菌落情况C .用32P 标记的T 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D .向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加入35S 的无机盐,检测子代大肠杆菌DNA 中的放射性3.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 2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不一定发生有氧呼吸,但一定有水产生B .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但一定有能量释放C .不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但一定有酒精产生D .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但一定有葡萄糖的消耗4.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某种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能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 .激素类似物甲和乙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C .在0-5μmolL -1浓度区间进行实验,可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D .若探究10 umol L -1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实验 5.某植物的抗性(R )对敏感(r )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 1和T 2时间点,RR 、Rr 和rr 的基因型频率。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三第八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第八次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副标题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乙烯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须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B .花生种子萌发初期干重增加,可能是由于脂肪转化为葡萄糖C .豌豆灰种皮(Aa )杂合子自交,F 1代种子的种皮可表现出3:1的性状分离比D .小麦种子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比消耗的O 2多,说明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 2.酶法保鲜技术是指利用酶的催化作用,防止或消除外界因素对食品的不良影响,从而保持食品原有优良品质与特性的技术。
葡萄糖氧化酶可使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同时在反应中消耗一个氧分子,故该酶常作为除葡萄糖剂和脱氧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
下列关于酶法保鲜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法保鲜技术中酶发挥作用时会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 .推测细胞中的葡萄糖含量和O 2含量过高均不利于食品的保鲜 C .葡萄糖氧化酶与葡萄糖酸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 .用溶菌酶处理食品能有效防止细菌对食品的污染可作为一种酶法保鲜技术 3.若某雌雄异株植物的两对基因A/a 、B/b 均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不考虑其他基因及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这种植物种群中可存在14种基因型 B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均与常染色体遗传相似,与性别无关 C .亲本杂交子代可能出现雌株与雄株性状完全相反的情况 D .雌性个体中,基因型纯合的种类数占全部基因型种类数的1/24.G 1期是真核细胞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新生成的子细胞在该阶段开始合成细胞分裂………○…………订……※在※※装※※订※※线※※内※※答※………○…………订……所需的蛋白质、糖类、脂质(包含磷脂)等,特别是要合成一定量的RNA 和蛋白质,为进入S 期(DNA 合成期)创造条件。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生物试题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主要类型有HPV1、2、6、11、16、18、31、33、35等,其中HPV16、18型长期感染会导致宫颈癌。
下列叙述正确的A.HPV病毒的不同类型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结果B.该病毒进入人体可以依赖宿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C.该病毒进入人体可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该病毒严格寄生于人体细胞中,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导管、木纤维和花粉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B.胃蛋白酶、甲状腺素、抗体等物质都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成功意味着病毒可构成一个生命系统D.被污染的培养基上长出的各种细菌、真菌等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群落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萨里通过大量的尸体研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B.荷兰的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精子等C.施莱登和施旺指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D.魏尔肖指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并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4、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直接能源物质都是ATPB.都含有DNA、RNA,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都是染色体C.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质基质中都有核糖体D.都能通过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翻译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5、李斯特氏菌的致死性细菌会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B.与乳酸菌一样,该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C.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D.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和NaCl处理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均可产生紫色反应B.脂肪检测时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是为了杀死脂肪细胞C.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加热可促使DNA和蛋白质分离D.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前需要先用盐酸处理7、有关显色试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斐林试剂遇还原糖会出现蓝色—棕色—砖红色的变化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遇CO2可出现蓝—绿—黄的颜色变化C.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可将染色体(质)染成紫色或红色D.台盼蓝可将动物活细胞染成蓝色,而死细胞不着色8、如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中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逐渐减小B.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鲜重/干重的比值逐渐增加C.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细胞中有机物的量/水含量的值增大D.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细胞呼吸作用增强、淀粉合成增多9、肌质网是肌细胞内一种特化的内质网。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二)附答案解析

绝密★ 启用前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空气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PM2.5的浓度,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内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PM2.5进人人体的肺泡中,成为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有利于维护机体功能C.PM2.5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的反射活动中枢不在大脑皮层D.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2.大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大鼠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F2中米色的雌雄大鼠交配产生的后代仍然是米色大鼠C.亲本中的黄色和黑色大鼠都是纯合子D.F2中的灰色个体大部分是纯合子3.生物实验中常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差速离心法可将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分离B.大肠杆菌逆浓度梯度吸收K+时,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C.赫尔希和蔡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可用酵母菌替代大肠杆菌D.大肠杆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黄色变绿色再变蓝色4.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技术,将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白色和褐色脂肪细胞,两种脂肪细胞都是胰岛素的靶细胞。
名校学术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生物试题14含答案

名校学术联盟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信息卷(押题卷)生物试题1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 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化合物含铁元素,则其可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B.若某化合物含镁元素,则其可能具有吸收光能的作用C.若某化合物含磷元素,则其可能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D.若某化合物含氮元素,则其可能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2、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其中外分泌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内分泌腺能分泌多种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细胞产生的分泌物都先释放到内环境中B.胰岛B细胞的内质网参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C.胰岛A细胞内有控制胰岛素合成的直接模板D.胰液促进食物消化时消耗的能量来自线粒体3、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图示应为DNA的复制过程B.图中两条子链的合成都是连续的,且合成过程中消耗能量C.真核细胞内可进行图示过程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D.图示物质的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等特点4、下列描述与生物进化无关的是A.工业污染导致白色桦尺蠖容易被天敌捕食B.外界诱导因素导致生物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C.一个比较大的种群内雄雄个体之间进行随机交配D.低温抑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5、油菜素甾醇逐渐被公认为第六大类植物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机物可能是植物激素B.被公认的前五大类植物激素中有生长素和脱落酸等C.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相应酶水解D.油菜素甾醇在植物体内具有微量和高效等特点6、某动物(一胎孕育一个后代)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武威⼀中2019年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三年级⽣物试卷第I卷(选择题)⼀、单选题(本题共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1.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最简单的⽣物,只有核糖体⼀种细胞器B.⽤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可获得核酸含32P标记的⼦代病毒C.病毒能进⾏增殖,所以被认为是⼀种⽣命形式D.病毒结构简单,成分只有蛋⽩质和DNA2.关于细胞结构与⽣物种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中⼼体的细胞不⼀定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定含有中⼼体B.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定是原核细胞,单细胞⽣物都是原核⽣物C.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定是动物细胞,真核细胞不⼀定有核糖体D.只有细胞⽣物才有蛋⽩质、核酸等⽣物⼤分⼦3.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性B.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物都是营腐⽣和寄⽣⽣活的异养⽣物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D.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新细胞4.如图所示,先在1~6号试管中分别加⼊2mL相应的溶液(1号和2号为花⽣⼦叶匀浆,3号为⻨芽糖溶液,4号为蔗糖溶液,5号和6号为⾖浆);然后在1号和2号试管中再分别加⼊⼀定量的苏丹Ⅲ和蒸馏⽔后摇匀,3号和4号试管中加⼊⼀定量的斐林试剂后⽔浴加热2min,5号和6号试管分别加⼊⼀定量的双缩脲试剂和蒸馏⽔后摇匀;最后观察实验现象。
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1和2号的颜⾊分别为红⾊和橘⻩⾊B.3和4号的颜⾊分别为砖红⾊和⽆⾊,说明蔗糖属于⾮还原糖C.5和6号的颜⾊分别为紫⾊和⽆⾊,说明⾖浆中含有蛋⽩质D.三组实验中均有对照组,分别是:1号、4号和6号5.下列有关核酸和蛋⽩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质合成离不开核酸参与,核酸合成也离不开蛋⽩质参与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都含有这两种成分C.蛋⽩质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D.⼆者结构的多样性不只是取决于单体的排列顺序的多样性6.图为⼏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的化合物,则其⽔解产物为氨基酸B.若②为脂肪,则其⼤量积累于⽪下和内脏器官周围C.若③为蓝藻的遗传物质,则其和蛋⽩质组成染⾊体D.若④为糖原,则其主要分布在⼈和动物的肌⾁和肝脏中7.下列有关细胞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有⼏项()①蛋⽩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②细胞中的⼀种元素的作⽤能被其他元素替代;③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0、N;④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氮元素;⑤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不如⼤量元素重要;⑥P是构成磷脂、核酸的重要元素;⑦组成糖原和维⽣素D的元素种类相同A.⼀项B.两项C.三项D.四项8.2005年两位科学家因发现胃炎、胃溃疡和⼗⼆指肠溃疡是由幽⻔螺旋杆菌感染造成的,获得了诺⻉尔⽣理学或医学奖。
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八)生物试题(原卷版)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八)生物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小型原核生物,曾长期被误认为是“大型病毒”,其实它是一类独特的原核生物。
下列关于衣原体区分于病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真核细胞相比,衣原体无成形细胞核及具膜细胞器,因此体积较小B.衣原体转录出的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所需蛋白质C.衣原体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而病毒以复制的方式增殖,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D.衣原体置于蒸馏水中会渗透吸水,但不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2.植物性食物中的纤维素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黏性,且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利于人体健康,在营养学上称为“第七类营养素”。
纤维素的生理功能往往与其特点相关联。
以下关于纤维素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只有较强的吸水性,故能增加食物体积,使人有饱腹感,防止食物过多摄入,利于血糖的控制B.纤维素不能被消化,但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利于排便,减少肠道癌变的发生概率C.纤维素的黏度能发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D.纤维素与淀粉都属于多糖,在细胞中水解成葡萄糖后可给细胞提供能量3.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通常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效果明显,但在该浓度下实验操作时较长,留给学生实验后交流的时间比较短,不能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充分分析总结,无法达到课前预设的效果。
因此有人以洋葱为材料,通过对比实验,探索一系列浓度梯度蔗糖溶液处理后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情况,以及确定适合教学实际需求的蔗糖溶液浓度和操作时间关系,确定适合教学实际需求的蔗糖溶液浓度。
人教版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实验的变量原则与对照原则,并明确甲组实验是初始的对照试验。
1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验证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时,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葡萄糖
B. 验证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作用时,先饥饿处理再注射胰高血糖素
C. 验证促性腺激素 作用可用垂体提取液处理的饲料饲喂实验动物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群落的定义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内涵。
7.小叶锦鸡儿是一种典型旱生豆科灌木,根部具有根瘤菌,对水分和养分需求大,使周围浅根系禾草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不能适应而退出群落,而根系发达的深根系丛生大禾草及轴根型杂草如灰绿藜等能适应这种环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
CD、据图表实验结果可知:蚕豆和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率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大而增大,且相同秋水仙素浓度下,蚕豆细胞变异率更高,即蚕豆对秋水仙素反应更敏感,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睛】读懂图表蚕豆和玉米的数据信息是解题关键。
5.井冈霉素是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农药,由于多年的单一使用,部分地区纹枯病菌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
【详解】A、水可以借助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即可以通过被动运输跨膜运输,A正确;
B、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水分子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B正确;
C、紫色色素存在于表皮细胞的(液泡)细胞液中,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现象比较明显,故常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用作实验材料,C正确;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8 生物与环境(原卷版)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08生物与环境1.(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破坏前的状态。
某一退化生态系统向其原始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中,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退化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退化生态系统向原始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适当投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可加快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D.生态系统的退化往往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2.(2020•山西省高三月考)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
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防止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减产B.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D.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温室效应3.(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出生率和迁入率可增大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草地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蜜蜂通过跳圆圈舞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D.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4.(2020•河南省高三二模)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
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
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5.(2020•广东省高三月考)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下图表示水体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
2019年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四)+Word版含解析

绝密 ★ 启用前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 物(四)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膜上存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B .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需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C .细菌和青蛙等生物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DNA 复制D .核孔保证了控制物质合成的基因能够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2.下图是用32P 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外壳的磷脂分子和内部的DNA 分子B.过程②应短时保温,有利于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 .过程③离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体外壳,使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沉淀D .过程④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说明噬菌体的DNA 是遗传物质3.某兴趣小组将小鼠分成两组,A 组注射一定量的某种生物提取液,B 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表现正常。
注射后若干天,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该种生物提取液,A 组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B 组未见明显的异常表现。
对第二次注射后A 组小鼠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提取液中的物质导致A 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B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刺激A 组小鼠产生了特异性免疫C .提取液中的物质阻碍了神经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间的兴奋传递D .提取液中的物质使A 组小鼠细胞不能正常产生ATP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转录时,解旋酶与基因相结合,RNA 聚合酶与RNA 相结合B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染色体易位C .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形成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兴趣小组将酵母菌分装在500ml 培养瓶后,置于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80h 到100h 内③中酵母菌增长率基本不变 B .140h 内①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倍数(N t /N t-1)基本不变 C .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压线的个体左上两边记在方格内 D .④和⑤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中葡萄糖的量不同 6.201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艾利森发现在T 细胞表面有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质可以发挥“分子刹车”的作用,当CTLA-4被激活后,免疫反应就会终止,如果使它处于抑制状态,则能使T 细胞大量增殖,集中攻击肿瘤细胞,这样有望治愈某些癌症。
高三生物试卷

高三生物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图代表某生物细胞中发生的某一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起催化作用的酶都是通过该过程合成的B .该过程只能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 C.图中所示下一个氨基酸1的反密码子是UGCD .新形成的肽链必须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才能被利用2.下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A 、B 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B .C 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 .血浆pH 的稳定与HC03一、HP042-等离子有关D .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3.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下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A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 .水稻虫害严重C .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5.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1为携带者。
可以准确判断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II—4是携带者C.II—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D.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6.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C.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7.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A.⑴⑵ B.⑵⑶ C.⑷⑵ D.⑶⑷8.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示意图,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若是胰岛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B.图乙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的信息交流方式C.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细胞之间可以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上图三种方式中信息的传递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9.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10.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Ⅰ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三)附答案解析

绝密★ 启用前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一般比较微小,通常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B.一般情况下,动、植物细胞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物质进出细胞速率与其体积大小呈负相关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代谢2.下图为植物根尖某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1、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转录时,图示I、Ⅱ片段需要解旋B.a基因变为A基因,该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末端存在终止密码子D.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3.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1种疾病。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直接受下丘脑的控制B.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数量多C.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D.炎性甲亢患者体内细胞代谢旺盛,机体产生的热量减少4.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
丙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
为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实验设计。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实验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B.实验取材:大白鼠心肌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可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C.实验分组:对照组加琥珀酸、实验组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D.观察指标: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5.皖北地区经采煤作业后,形成了许多塌陷区。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东部)1-15 第8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八)第八单元 基因的本质 基因的表达(90分钟 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哪项不是..RNA 的功能A.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D.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解析:某些病毒以RNA 作为遗传物质,如艾滋病病毒;某些RNA 可作催化剂;mRNA 可携带由基因转录来的信息,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答案:A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遗传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 双螺旋结构时利用前人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
答案:B3.下列关于DNA 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 分子中G 与C 这一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 分子的多样性C.生物体所有DNA 分子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场所进行的D.DNA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碱基互补配对形成了氢键解析:真核生物的转录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答案:C4.将用15N 标记的一个DNA 分子放在含有14N 的培养基中复制n 次,则后代中含15N 的单链占全部DNA 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 的DNA 分子占全部DNA 分子的比例依次是A.1/2n ,1/2nB.1/2n ,1/2n-1C.1/2n ,1/2n+1D.1/2n-1,1/2n解析:将用15N 标记的一个DNA 分子放在含有14N 的培养基中复制n 次,可形成2n 个DNA 分子,2n+1条单链,含15N 的单链为2条,含15N 的DNA 分子为2个。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一)(含解析)

绝密 ★ 启用前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 物(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膜上均有糖蛋白,其作用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 .浆细胞内某些内质网膜上有催化磷脂合成的酶C .同一种物质进入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D .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人的唾液腺细胞作为效应器2.肺炎双球菌有多种类型,其中S 型菌可分为Ⅰ、Ⅱ、Ⅲ型;Ⅲ型荚膜最厚,致病力最强;S 型菌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后,荚膜非常容易丢失而变为R 型菌。
下列有关R 型菌和S 型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R 型菌无毒,可以在人体内与人和平共处B .厚荚膜基因(S Ⅲ)可突变成薄荚膜基因(SI),则S Ⅲ和SI 互为等位基因C .S 型菌通过无血清培养得到的R 型菌没有致病性D .R 型菌转化成S 型菌其基因型发生改变3.将某绿色植物置于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培养,突然将CO 2浓度由1%降低至0.003%,下列变化不会发生的是( )A .叶绿体中NADPH 的消耗速率会加快B .叶绿体中C 3、C 5浓度在瞬间内的变化分别是降低、升高 C .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中C 3的浓度是C 5的2倍D .叶绿体中ATP 的合成速率逐渐减慢4.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浓度大干M 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由于生长素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抑制其生长B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索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C .曲线表明生长索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点促进作用较强D .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 ,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5.关于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但可能改变DNA 的分子结构 B .苯丙酮尿症是由一个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 C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D .物种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6.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C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D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39分)29.(9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 2浓度对番茄幼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分别用60W 的白色、蓝色和黄色灯管作光源,在不同CO 2浓度下测定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9年高三高考最新信息卷含答案生物(四)

A 组小鼠很快发生
了呼吸困难等症状; B 组未见明显的异常表现。对第二次注射后
A 组小鼠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
是
A .提取液中的物质导致 A 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
B.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刺激 A 组小鼠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C.提取液中的物质阻碍了神经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D .提取液中的物质使 A 组小鼠细胞不能正常产生 ATP
危害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已被我国列入外来入侵物种。为研究福寿螺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部分实验结果见图(图中生物量是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物体
的有机物总量,对照组是无福寿螺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分析图 1,从群落的种间关系分析,与对照组相比低密度组中黑藻生物量增大的原因是
行。
1
( 2)图中光照强度 x 与 y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 (用 “>表”示);CO 2 浓度为 400mg·L -1 时, 若光照强度突然由 z 变为 y ,叶绿体中 C3 的合成速率会 _____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
( 3)天气晴朗的中午,光照充足,但菜豆植株光合速率却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
A .在 80h 到 100h 内③中酵母菌增长率基本不变 B . 140h 内①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倍数( Nt/N t-1)基本不变 C .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压线的个体左上两边记在方格内
D .④和⑤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中葡萄糖的量不同 6. 2018 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 ·艾利森发现在 T 细胞表面有一种名为 CTLA-4 的蛋白质可 以发挥 “分子刹车 ”的作用,当 CTLA-4 被激活后,免疫反应就会终止,如果使它处于抑制状态,则 能使 T 细胞大量增殖,集中攻击肿瘤细胞,这样有望治愈某些癌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019年高三生物最新信息卷九201905230342

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九)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小题,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小球藻和念珠藻都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乳酸菌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真核生物的膜蛋白的形成不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细胞骨架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核糖体()一般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
翻译时能催化肽键的形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合成时需要解旋酶.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翻译时,的碱基与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可降低氨基酸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类.探究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应设置高温、室温、低温三组实验.血友病是人类主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正常情况下(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父母亲表现型正常,其女儿可能患血友病.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的现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与血友病的遗传方式相同.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性和血友病男性结婚,后代儿女均为患病.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的部分图解。
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错误的是.图中过程需聚合酶等并消耗.具有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物质和穿过突触前膜的方式相同。
2024届高三八省八校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 (T8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生物试卷1.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研究细胞的分子组成,就是在探寻生命的本质。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组成它们的单体都以碳链为骨架B.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但不会改变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细胞中的元素大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只有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才会大量转化为糖类分解供能2.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贡献为mRNA疫苗技术的开发。
某病毒(X)外被囊膜, 囊膜上有与入侵宿主细胞密切相关的多种蛋白质,图甲表示其增殖过程。
纳米脂质颗粒(LNP)能使mRNA疫苗在人体内靶向递送,mRNA疫苗递送到胞内后需要完成内体逃逸,并避免胞内免疫,才能发挥作用,具体过程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识别作用有关,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B.结合图甲中X病毒的增殖过程,可以研制抑制病毒RNA复制的药物来治疗X病毒感染C.图乙中,与抗原蛋白合成及分泌相关的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X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以及LNP中的mRNA疫苗进入靶细胞,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但不消耗能量3.近年来研究发现,胞吞作用能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其激活信号转导的最典型例子就是Notch信号通路。
例如,果蝇正常发育的神经系统(信号细胞)可以通过该机制抑制上皮细胞(靶细胞)分化形成神经细胞,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当信号细胞膜上的DSL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Notch结合后,会使Notch 的S2位点被切割。
进而Notch受体被靶细胞内吞形成内体,然后激活γ-分泌酶并在S3位点切割,最终产生的有活性的NICD调控基因表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信号细胞内含DSL的内体可能来自高尔基体也可能来自信号细胞的胞吞作用B. γ-分泌酶基因缺陷的果蚬会因缺乏神经细胞引起神经细胞瘤C.突触结构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该机制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不同D.大分子物质通过胞乔和胞吐作用进出细胞的过程离不开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参与4.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裘胥绿茶,含有大量的儿茶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八)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癌细胞突变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C.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均可生成ATPD.结枝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2.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分离的基因、自由组合的基因、交叉互换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分别是A.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B.同一条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C.非同源染色体上;同一条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上D.姐妹染色单体上;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3.在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测得西瓜种子萌发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消耗量之比分别是10:0;8:3;6:4;7:7。
底物均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条件下,呼吸产物除二氧化碳外还有酒精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5C.丙条件下,西瓜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D.丁条件下,无氧呼吸程度最弱,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4.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中,因变量是生根数和根长度B.图中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能为Y<X<ZD.将浓度Z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其作用效果不可能好于Y5.大蓝蝶幼虫分泌的蜜汁是红蚁最喜欢的食物,红蚁发现大蓝蝶幼虫后会将其带回蚁巢,和同类一起分享其分泌的蜜汁,蜜汁被吃完后,大蓝蝶幼虫会散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认为它是自己的同类,大蓝蝶幼虫就可以在蚁巢内走动且大吃红蚁卵和幼虫,并躲避天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蚁有助于大蓝蝶幼虫避开与其它蝴蝶幼虫的竞争B.大蓝蝶幼虫和红蚁两者是相互选择的结果C.大蓝蝶可以在没有红蚁的地方繁衍后代D.大蓝蝶幼虫与红蚁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的捕食者必然都是有利的C.为了维持正常功能,生态系统必然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D.增加某种植物的种植量必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39分)29.(9分)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CO2浓度对银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与28℃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原因是___________。
当CO2浓度为300μ mol·mo1-1时,28℃条件下银杏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下的银杏净光合速率,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适宜光照条件下,若将生活在20℃的银杏突然从CO2浓度为800μ mol·mo1-1移至CO2浓度为2000μ mol·mo1-1的环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
(3)图中净光合速率为0时,___________(发生、不发生)光合作用。
(4)图中当CO2浓度低于1000μ mol·mo1-1时,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此时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30.(10分)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五羟色胺等物质密切相关,五羟色胺在大脑皮层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五羟色胺作为______________在突触传递中发挥作用,其由分泌到发挥作用离不开内环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泌出的五羟色胺会有一部分被突触小体重新摄取,所以目前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主要的抗抑郁药物,用以________________(填“増加”或“降低”)脑组织液中五羟色胺的含量,但是有些患者五羟色胺的含量正常却依旧患有抑郁症,该类患者可能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 。
(3)经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可能原因是由于T细胞产生_______________减少,使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
31.(9分) 2019年1月15日,由重庆大学牵头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
此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月球上进行培育,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让它们形成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生物生长空间为1升左右。
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能充当分解者的是________,它在这个微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推测在这个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可能含有的非生物成分有:________(填2项)(3)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组同时在重庆大学开展了地、月对比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地面上进行的2组实验方案: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1分)生物界的一些遗传现象似乎违背了遗传定律,其实不然,请用遗传定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的身高属于多基因遗传,假设有三对决定身高的基因,三对基因中每个显性基因使人的身高在平均身高的基础上增加相同高度,且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可以累加。
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身高的影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推测人的身高会出现______种。
(2)已知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为雌性,性染色体为XO的果蝇为雄性。
摩尔根设计了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交配实验,从而将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定位在了X染色体上。
在上述杂交的子代中,2 000~3 000只红眼雌果蝇中出现一个白眼雌果蝇,同时,2 000~3 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也会出现一个红眼雄果蝇,出现这种变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
(3)在果蝇群体中,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着长腿和短腿,基因A和a能被荧光标记为绿色。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雄果蝇某体细胞进行了荧光标记,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有4个荧光点,小明同学猜测控制腿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小红同学则认为是另外一种可能,小红猜测基因A和a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小红同学选择纯合长腿雄蝇与纯合短腿雌蝇为实验材料求证基因A和a位置,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做题(从给出的两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15分)37.【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蛋白质提取、分离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1)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化和纯度鉴定。
(2)若要从红细胞中提取血红蛋白,则要对获得的红细胞进行洗涤、_________和分离血红蛋白溶液、____________,才能获得含杂质较少的血红蛋白溶液。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环节,试管溶液明显分为四层,我们保留其中的第________层(自上而下计算)。
溶液特征是__________(颜色等)。
(4)通过__________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经__________方法(使用最多的)进行纯度鉴定。
38.【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细菌等特点,其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显示了在医学上良好的应用前景。
科研工作者将若干编码抗菌肽(ABP)序列按照首尾相连的方式插在质粒PLG339的布康唑抗性基因内部,形成长度为4 800bp(1bp为一个碱基对)的重组质粒PLG339-nABP,相关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重组质粒中,每个编码ABP序列中都含有限制酶AccⅢ的一个切点,基因trpA的表达产物可使细胞利用无机氮源合成色氨酸(色氨酸是微生物生长必须的氨基酸)。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质粒PLG339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2)若PLG339-nABP经限制酶AccⅢ处理后,产生66bp和4140bp两种长度的DNA片段,单个抗菌肽(ABP)最多由______个氨基酸构成(不考虑终止密码)。
(3)现有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两种菌群,可作为导入PLG339-nABP的受体细胞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4)若选定的受体细胞为trpA基因缺陷型,则需采用两步法筛选含重组质粒的细胞。
第一步筛选的固体培养基在营养成分上的要求是:______,不含色氨酸;第二步采用“影印法”,将第一步所得菌落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该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
通过对照,最终选出能在第一步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第二步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即为符合要求的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
(5)在测试转基因表达产物AB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时获得了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可获得的结论是:ABP抑菌效果与ABP的______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______有关。
2绝密★ 启用前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生物答案(八)1.【答案】A【解析】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正确;正常细胞中本来就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B 错误;线粒体内膜可以产生ATP,但是叶绿体内膜不能产生ATP,C错误;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自己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
2.【答案】A【解析】分离的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交叉互换的基因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上,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