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声
≯
) s 、
≯ tp 、
0 0 0 ;
主要是气腹对 胃肠 的机械性压迫及麻醉因素引起 。呕 吐物多 为 胃内容物。轻微 者 一般 不做 处 理 , 吐频 繁 者可 遵 医嘱 肌 注 呕
现 阶段最可行 的“ oSa” N cr技术 J已成为 良性 胆囊疾病手术 治 ,
绍 如 F。
手术 采用 双腔气管插 管全身 麻醉 , 中尽 量避免使 用或小 术 剂量使用肌松剂。手术 均行胸 腺瘤 、 腺脂 肪组织切 除及纵 隔 胸
脂肪组织清 扫, 切除 范围从 甲状腺 下极 到膈肌 , 两侧 到膈神经 ,
术后予 以抗胆 碱脂酶药物 治疗 , 同时应用激素 、 有效 的抗生素 、 支持 、 对症治疗 , 住院 2 6 d 痊愈 出院。 3~ 9 ,
13 治疗结果 .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术后 3 3例带气管插管 、 吸机辅 助呼 呼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资料 . 4 5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 中 , 2 男 6例 , 1 ; 女 9例 年龄 1 6 4~ 2岁 , 均 4 平 l岁 ; 病程 1个 月 ~1 0年 , 平均 1 月 。按 0个 Osr a sem n肌无 力分 型 : I型 ( 眼肌型 )9例 , ⅡA型 ( 轻度 全身 型)9例 ,I 1 lB型 ( 中度 全身 型 )1 , 1例 Ⅲ型 ( 度激 进型 )6 重 例。主要症状有上睑下垂 、 复视 、 四肢肌无力 、 吞咽困难 、 吸困 呼
隔肿 块 。 12 治 疗 经 过 .
胸 腺 瘤 (hmo a 起 源 于 胸 腺 的 上皮 细 胞 , 前 上 纵 隔 最 t y m) 是 常 见 的肿 瘤 … 。 而 重 症 肌 无 力 ( ys e i gai, G) 累及 m at na rvs M 是 h
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手术病人的护理

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手术病人的护理【观察要点】术前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呼吸音、心率等。
2、评估患者重症肌无力表现(如复视、斜视、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呛咳、眼睑下垂等)及程度。
3、观察有无肌无力危象等并发症。
4、观察用药(如激素、抗胆碱酯酶药等)反应。
5、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和需要,有无担扰、焦虑、自卑异常心理。
6、其它同胸外科一般病人术前观察要点和神经内科重症肌无力病人的观察要点。
术后观察要点1、观察肌无力危象,如手握力、吞咽情况等。
2、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预防呼吸肌麻痹。
3、观察服药情况及反应。
4、观察有无重症肌无力危象及胆碱能危象并发症。
5、其它同胸外科一般病人术后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轻症者充分休息,避免疲劳、受凉、感染、创伤、情绪波动等。
病情进行性加重者需卧床休息。
2、备好吸痰器、气管切开包和人工呼吸机,以备急救。
3、重症患者,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加用床挡。
避免加重疲劳的不必要活动。
4、定时协助改变体位、拍背。
并做被动运动和局部按摩。
5、清除活动范围内的障碍物,避免冲撞患者,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6、严格执行用药时间和剂量(肌注用药应于饭前15分钟给药,口服用药应于饭前半小时给药)。
禁止使用一切加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镇静止痛类(如吗啡、利多卡因)和磺胺类药物等。
一旦出现用药不足或用药过量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调整药量。
7、术前不宜洗肠。
8、重症肌无力危象(1)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2)维持呼吸,观察呼吸型态,遵医嘱给氧和呼吸兴奋剂,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3)吸痰前为患者翻身、拍背,定时雾化吸入。
(4)保持静脉通畅,采取不同措施解除危象。
(5)准备纸、笔、提示板等交流工具,了解患者需要。
(6)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干硬和粗糙食物。
吞咽困难或咀嚼无力者给予流质或半流食,必要时鼻饲。
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护理

1 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护理发布时间:2023-03-01T01:23:03.931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4期作者:丁凤,张桃[导读] 目的总结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护理丁凤,张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湖北武汉 430022摘要:目的总结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护理。
方法术前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护理,加强肺功能锻炼、用药指导等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道等管理,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于术后10天康复出院。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观察;护理胸腺瘤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占胸腺肿瘤的95%,在整个纵隔肿瘤中排次第1~3位。
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
小的胸腺瘤多无症状,也不易被发现。
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常有的症状是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
胸腺瘤生长到相当大体积,压迫无名静脉或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表现。
胸腺瘤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低球蛋白血症、肾炎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巨食管症等。
而重症肌无力( MG )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的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碱酯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1] 。
目前,胸腺切除仍是 MG 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合并胸腺瘤的 MG ,手术愈早效果愈好,可以减少恶性胸腺瘤的并发症,也避免了长期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2] 。
我科2022年8月收治了1例胸腺瘤台并 MG 的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 48岁,门诊以“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于8月26日收治我科,患者有双眼脸下垂,伴全身乏力、活动后更感疲劳,患者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基本正常。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选取28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
均行手术治疗,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评定护理效果。
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肌无力危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经对症处理好转;护理满意率为96.4%。
结论:针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综合护理;并发症;满意度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thymoma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s forthymoma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Methods: 28 patients withthymoma and myasthenia gravis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7 to June 2019.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wascarried out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o evaluate the nursing effect.Result: All the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One case hadpulmonary infection and one case had myasthenia crisi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7.1%. The symptomatic treatment improve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was 96.4%. Conclusion: For thymoma patientswith myasthenia gravis,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which is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thymoma; myasthenia gravis; comprehensive nursing; complications; satisfaction胸腺瘤是胸外科常见疾病,主要症状是胸闷、胸痛、咳嗽等;重症肌无力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43例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

43例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是治疗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主要方法,而胸腺肿瘤合并MG 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与愈后。
本院胸外科自1984年8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胸腺肿瘤患者102例,其中43例合并MG,占42.15%,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8~73岁,平均42.3岁。
病程1个月~9年,平均2年零7个月。
43例术前MG按osserman分型标准;Ⅰ型(眼肌型)11例,Ⅱa型(轻度全身型)9例,Ⅱb型(中度全身型)20例,Ⅲ型(急性暴发型)4例,Ⅳ型(晚期严重型)2例。
1.2 药物治疗术前均使用抗胆碱酯酶抑制剂。
口服溴吡斯的明片以mg/kg 计算,20 mg以下者24例,41~60 mg17例,60 mg以上者2例,均自小剂量开始,逐日缓慢递增至“最大治疗量”,术后继续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直至术后数月至数年,根据临床表现在症状改善或消失稳定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少,直到完全停用。
1.3 结果术后16例发生21次危象,其中2例为胆碱能神经中毒危象,其余为肌无力危象。
16例均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15例抢救护理成功,1例停用呼吸机3 d后死于再次肌无力危象。
2 围手术期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充分了解及评估患者术前状况①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各器官功能,有无糖尿病,并尽快于术前纠正;②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MG患者一般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有的由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以及对手术治疗的渴望与担心,多有恐惧、焦虑、烦躁,这些不良的心理活动,会加重患者肌无力症状,还对手术治疗产生不利影响[1],所以需要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治疗的信心;③评价肌无力类型,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的程度,营养状态及体质状况,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做好相应的护理。
2.1.2 服药管理本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须告诉患者应在饭前30 min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以利于有吞咽或咀嚼困难患者进食。
一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一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通过对一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了相应的临床实践经验。
目的探讨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在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我们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健康宣教,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发生肌无力危象积极的抢救,并做好气道及皮肤的管理,患者好转出院。
结论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时处理肌无力危象,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加快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护理胸腺瘤是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
流行病学结果显示大约20-25%胸腺瘤伴发重症肌无力,大约10-20%重症肌无力患者伴发胸腺瘤。
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关系最为密切,也是伴发自身免疫病最多的人类肿瘤{1}。
胸腺切除仍是目前公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和首选方法,尤其是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大多数病人可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2}。
但手术后近期容易出现肌无力症状加重,甚至发生肌无力危象和死亡,且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文献发生率达5—33%{3},因此,围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疗效和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
我科于2016年4月收治一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且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通过积极抢救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患者,男,30岁,因“眼睑下垂、肢体无力8月余,加重2月余” 于2017-4-19入院。
胸部CT示:左前上纵膈占位,考虑诊断“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
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无明显禁忌后于2017-04-27行全麻下经双侧胸腔行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术后病理:左前上纵膈胸腺瘤。
术后给予加强抗炎、止血、镇痛、营养支持及呼吸道管理等治疗。
于术后3天患者出现肌无力危象,呼吸明显费力、视物不清、血氧饱和度85%,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困难症状逐渐改善。
于2017-05-05拔除胸腔引流管,次日拆线。
因短时间不能脱机,于2017-05-06行气管切开术,于2017-05-15脱机,封堵套管3天无异常,于2017-05-20给予拔除气管插管。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胸腺肿瘤切除及相关脂肪结蒂组织清扫术是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术后预防及治疗肌无力、胆碱能危象、反拗危象的发生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2003~2008年3月收治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23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17~58岁,按Monden 改良Ossermen分型标准,其中I型(眼肌型)14例,IIa型(轻度全身性)6例,IIb型(中度全身型)2例,III型(急性爆发型)1例,摄全胸片、胸部CT均提示前上纵隔肿块。
1.2 手术方式: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按胸腺瘤的大小、性质,除3例采用右胸入路外,其余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彻底切除胸腺肿瘤并做相关脂肪结蒂组织清扫,手术时间3.5~5 h不等。
2 围手术期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心理状态是术前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乏力、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发音含糊,气体交换受损等重症肌无力症状加上手术及手术后可能有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甚至出现肌无力危象而导致死亡的严重心理刺激给患者带来了悲观、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患者对手术持有疑虑。
我们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等,耐心和患者交谈,使其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
2.1.2 术前准备: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前感染史、危象史、术前吡啶斯的明用量大是术后发生危象的独立影响因素[1],因此术前必须遵医嘱控制感染、危象、纠正水电解质,有效调整药物剂量,选择好手术的最佳时机。
2.1.2.1 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及深呼吸有效咳痰方法,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练习床上大小便等。
2.1.2.2 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包括备皮、配血、禁饮食、导尿等。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吕雅春【摘要】Surgical treatment of 136 cases thymomas with myasthenia gravis(MG)was carried out while 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s were made. Targeted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services were offered in case of potenti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MG surgery and thoracic operation and spe-cialized discharge instructions were given. These are important measures in ensuring operation effect and improving patients’ long-term prognosis.%对13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开展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疏导及完善的术前准备。
针对重症肌无力和胸部手术可能带来的肌无力危象和呼吸道感染等严重术后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及病情观察,提供专业化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改善远期预后的重要手段。
【期刊名称】《天津科技》【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作者】吕雅春【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30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胸腺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约占前纵隔肿瘤的 50%,[1]纵隔肿瘤的 20%~30%。
[2]研究表明,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以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最为常见(15%~60%)。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

12 2・
医堂 堑
堡 至
7卷第 3 期 M d aInv i h aD c br 00V1 o3 5 eilnoao oC i ,ee e 21 .o 7N.5 c tn f n m . .
・
护 理 园 地
・
胸 腺 瘤 合并 重症 肌 无 力 的 围手术 期 护 理
可 能 在 胚 胎 期 受 到 病 毒 的影 响 而 发 生 结 构 上 的 变 化 , 而 使 从
暂时 的, 只要 配合 治疗 , 症状会逐渐缓 解 , 以消除其 紧张恐惧
心理 , 强康复信心。 增
自身耐受机制受到破坏 。胸腺瘤是 重症肌无 力病 因之 一 , 胸
腺 切 除 后 症 状 缓 解 。笔 者 所 在 科 2 0 0 0年 ~ 0 7年 收 治 胸 腺 20
3 护 理
34 营养支持 .
胸 腺瘤 可 出现肌 无力 危象 和胆碱 能危 象。
指 导患 者进食 高蛋 白、 高热量 、 高维生 素 、
31 术前护理 .
富含 钾 和 钙 的软 食 或 半 流 质 饮 食 ; 咽 无 力 者 可 调 整 服 药 时 吞
因此 要 改 善 肌 无 力 症 状 , 前 2周 给 予 抗 胆 碱 脂 酶 药 物 吡 啶 术
33 呼吸道护理 .
术后 因麻 醉药 物等 可加 重肌无 力症状 ,
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3 2例 , 均实施 手术治疗 , 效果 满意 。现就 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本组 3 2例 , 中男 性 2 其 0例 , 性 1 , 龄 2 6 女 2例 年 7~ 8岁 , 平均年龄 4 6岁 , 前 MG症 状 按 O sm n分 型 情 况 , I 8 术 s a e 属 型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观察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院内确诊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110例,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既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效果,又可以增强护理满意度,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胸腺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胸骨后方,紧贴于心脏。
其作用是产生白细胞来对抗病原体感染等疾病。
胸腺瘤是人体的恶性肿瘤,具有生长慢、恶性度低等特点[1]。
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胸闷、胸痛等情况,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患者还会并发重症肌无力等疾病。
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手术治疗,护理措施作为重要环节之一,引发临床医学者的广泛重视[2]。
因此,本次研究选取110在院就诊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对比护理效果,以此探究该疾病的高效护理措施,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院内确诊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110例,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5例。
对照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5例,年龄范围35-60岁,平均年龄(47.5±12.5)岁;观察组患者男40例,女15例,年龄范围40-55例,平均年龄(46.5±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详细内容为护理人员做好术前评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遵医嘱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病情变化,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术后像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和术后注意事项。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术期的护理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重点及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分析我院从2007年~2011年共收治胸腺瘤合并肌无力患者39例,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调整药物等一系列措施,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肌无力危象的变化,各种管道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结果: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患者均康复出现。
结论:术前完善相关检查,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术后严密观察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32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404-02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的肿瘤,大约有10%~30%的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
(MG),而重症肌无力(MG)是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目前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抗担碱药物后部分恢复为特征,一旦肌无力危象发生,患者表现呼吸困难,四肌无力,分泌物无力排出,甚至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等,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瘤合并肌无力的主要方法,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一般采取全胸腺瘤切除加前纵膈脂肪清扫。
可使患者获得较为理想的远期效果。
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提高疗效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39例,其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23~59岁,平均393岁,病程3个月~4年,根据临床表现为眼肌型*例,全身型17例,吞咽困难8例,咳嗽咳痰伴上腔静脉梗阻1例,全部病例术前经胸部CT检查确诊。
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全胸腺切除+前纵膈脂肪清扫术,避免损伤神经,术后放置纵膈引流管,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3例,经积极治疗护理后无一例死亡,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15天。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多因睁眼困难,四肢无力或吞咽困难等影响,导致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波动较大,再加上手术,又害怕手术失败等可导致病情加重。
2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2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本文总结2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体化护理,侧重于护理的重点、要点以及对护理人员专业性的要求。
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合理应用抗胆碱酯酶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做好呼吸功能的锻炼,给予生活上的帮助;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控制感染,加强营养,鉴别肌无力危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在围手术期采取专业、全面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标签: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护理研究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密切相关,约15%~25%的胸腺瘤患者合并有重症肌无力,手术切除胸腺瘤并配合药物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方法[1]。
重症肌无力经胸腺切除治疗后,症状好转和完全缓解者达80%,但手术本身会导致一部分患者症状加重,甚至发生肌无力危象而导致死亡。
因此,围手术期采取专业、全面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的必要条件。
现将我科收治的胸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院自2009年5月~2010年11月收治的28例住院患者,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7岁,入院时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眼睑下垂、全身无力、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X线、CT提示纵膈肿瘤。
入院后诊断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按照改良Osserman分型:I型(眼肌型)9例,Ⅱa型(轻度全身型)10例,Ⅱb型(中度全身型)8例,Ⅲ型(急性暴发型)1例。
术前口服抗胆碱酯酶药物控制症状,症状控制不明显的患者加服强的松,Ⅱb型(中度全身型) 和Ⅲ型(急性暴发型)的患者给予人工免疫球蛋白治疗。
待病情控制稳定后行手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经胸骨正中劈胸行胸腺瘤切除术+前纵隔脂肪组织清除术。
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患者5例,立即采取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患者行气管切开,其余患者均顺利脱机。
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黄敏
【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卷),期】2005(000)015
【摘要】目的探讨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对25例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的病人护理重点放在术前、术后严格的用药管理和呼吸系统管理;术后严密观察肌无力危象,采取预见性的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结果仅1例因急性心力衰竭,肌无力危象死亡.其余患者康复出院.结论把严格的用药管理,系统的呼吸系统管理,以及严密观察病情,及早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作为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可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黄敏
【作者单位】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韶关,5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J], 李艳;王亚娟;刘丽君
2.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J], 袁慧
3.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J], 章春芝;池亚丽;薛志芳
4.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J], 师玉晶;
魏力
5.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护理疗效观察 [J], 孙佳;池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心状 ,指腹 与大小 鱼际 紧贴 背部 ,腕 关节 用力 ,从 胸廓 下 部开 始逐 降低 了肺部 并发 症 的发生 率 ,如 本 组无 一例 肺部 感染 和肺不 张发
渐向上 ,双侧交 替进行 ,间接地 使附 着在肺 泡周 围及支 气管壁 的痰 生 。呼 吸功 能训练 使 呼气 肌群 主 动参 与 呼吸运 动 ,促 进肺 内残 留
4 体 会
浙 江临床 医学,2007,9(7):1008.
上 腹 部 手术 (如 胃癌 根 治 术 )肺 部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率 高 达 f3】田 勋燕.术 前 呼吸 训练 改善 肺 减容 术后 患者呼 吸功 能效 果观 察
28.6%一37%,主要原 因有 :① 术后 肺 功能 影 响大 ,气体 交换 改 变和 [J】.护理 学杂 志,2005,20(14):29.
要 ,这 也是降低 围手 术期 死亡 率有效 的 有效措 施之 一 。本 文通过 对重 症肌 无力合 并胸腺 瘤 患者 的 临床 护理 的分析 .探 讨对 此类病人 的 有效 护理方 式。病人 住 院期 间 ,应通 过 准确判 断其 病情 变化 ,积极主 动加 强预见 护性理 ,并做好 患者 的 心理 护理 。 关键词 :重症肌 无力 ;胸腺 瘤 ;护 理
化 吸人 ,4 日,15min/ ̄;雾化 液采用 蒸馏 水 100ml,庆大霉 素 8万 性 ,提高 肺 活量 ,促 进 痰液 排 出 ,保持 呼 吸道 通 畅 ,预防 和减 少术
U,地塞米松 5mg以及糜蛋 白酶 5000U配 制。患 者条件允 许的情况 后肺部 并发 症 的发生 。
下 ,两 种方 法可 以同时进行 ,有 利于痰液 的松动 ,促进痰 液排 出。 参考 文献
退无力 。近年来研究 发现 ,患者 肌 肉运动 终板 的神经轴 突后膜发生 机麻痹所致缺氧是共 同的,该并发症又常在术后 48 72h内出现 。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目的:分析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心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术后肌无力危象及肺部感染的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生肌无力危象及肺部感染的机率相对较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降低肌无力危象及呼吸道并发症的机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满意度。
标签: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5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在21-66岁,平均年龄48.5±14.3岁;患者病程16d-4年,平均2.4±1.3年;所有患者均经CT及X线片检查确诊。
术前肌无力Osserman分型如下:36例I型,10例IIa型,7例IIb型,5例III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麻胸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定为胸腺瘤。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具体如下:1.2.1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会出现四肢无力、睁眼困难进行性加重等症状,因此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再加之担心治疗效果,会对病情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缓解其焦虑、恐惧的情绪;并向患者多介绍成功案例,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术前指导:向患者介绍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相关知识,要求患者及其护理人员注意日常保暖,避免感冒;如患者吸烟,则必须术前2周前开始戒烟,并指导其练习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无法下床需在床上大小便时,由于排便方式不对而影响切口恢复;对术前需做的检查项目、内容、注意事项等进行简单介绍,让患者大概了解整个治疗过程,提高手术依从性。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我院就诊6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评价护理满意度。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肌无力症状均得到缓解,均未发生并发症。
无死亡病例。
其中满意52例,比较满意7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6.7%。
结论:针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临床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282-02报道显示,重症肌无力是胸腺瘤患者较为常见的特异性表现,约占据胸腺癌患者的15%~20%[1]。
临床治疗中,胸腺全切术是治疗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近期患者极易出现肌无力症状加重现象,因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治疗疗效的关键环节[2]。
鉴于此,本文以6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的护理要点展开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我院就诊6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男32例,女29例,患者年龄18~60岁,39.1±3.4岁。
病程4-26月,平均10.3±1.8月。
本组患者均按Ossenman分型标准,其中I型5例,Ⅱa型16例、Ⅱb型21例、Ⅲ型10例、Ⅳ型9例,1.2 手术方法本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口服吡啶斯的明片,60mg/次,3次/d,严重患者可配合5%的GS 500mL进行静滴,待病情缓解后开展手术。
手术均采用静脉气管插管静脉符合麻醉处理,并依据肿瘤大小、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后外侧切口等手术方式进行。
2.护理2.1 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多数胸腺癌合并症肌无力患者因病情及治疗周期长等原因极易产生悲观心理,情绪趋于不稳定,因而作为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内心想法,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保持通畅的沟通,多开导和鼓励患者,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回答,让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心,以最佳的心态接收后续的治疗,并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作者:陆红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2008年至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45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病人在围手术期容易并发肌无力危象,因此密切观察病情以及加强护理是保证治疗和术后护理的关键。
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10-62岁,病程一个月至一年,平均年龄43岁,均经胸部CT或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诊定为胸腺病,且符合重症肌无力临床诊断标准,临床分型:I型单纯眼肌型12例,II型轻度的全身型27例,II型中度全身型6例,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按胸腺大小、性质,采用前外侧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目的是彻底清除胸腺肿瘤组织及相关的脂肪结缔组织。
术后联合使用抗胆碱酯酶药,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辅助呼吸,防止重症肌无力危象。
结果:全组患者均无手术或住院死亡,45例患者当中42例术后4-24小时顺利拔出气管插管,3例停用呼吸机以后因再次插管,分别于术后5日以及8日拔出气管插管,45例病人均治愈出院。
2 护理2.1术前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合理的使用胆碱酯酶抑制药和糖皮质激素是尤其重要的。
2.1.1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时轻时重,有些个别的病人甚至出现肌无力危象,所以在手术前应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尤其是心理耐受性差、易紧张、烦躁多疑的病人,要选择有经验的护士做好心理护理,以便使病人顺利接受手术前后的各项治疗和护理。
2.1.2术前处理合并症术前根据病人有无合并疾病,如甲亢、糖尿病、低钾血症等,在改善本病的同时处理这些合并症。
2.1.3调节免疫功能术前视病人情况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术前一般可口服强的松片。
43例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43例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目的:观察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以43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腺肿瘤合并MG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围术期综合优质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
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与评价。
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肌无力危象、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胸腺肿瘤合并MG患者展开围术期综合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充分缓解患者受到的痛苦,值得临床重视。
标签:胸腺肿瘤;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MG)主要由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对受体产生封闭及占领等作用,导致受体无法有效与乙酰胆碱结合,进而出现肌肉疲劳的一种症状。
胸腺肿瘤则是发生在胸腺上皮细胞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通常会合并MG。
临床在治疗胸腺肿瘤合并MG时,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而为达到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预后改善的目的,就需要积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
基于此,本文以我院43例胸腺肿瘤合并MG患者为例,就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探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胸腺肿瘤合并MG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0例),另一组为观察组(23例)。
其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20~68岁,平均(46.5±5.9)岁;病程0.2~5年,平均(2.1±0.6)年。
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得到确诊,并在全麻下行全胸腺切除手术治疗。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可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检查、告知患者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用药指导等内容。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围术期综合优质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32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32例的围手术期护理作者:王线妮,陈德凤,徐萍,康锦,倪燕【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0引言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已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患者约有80%~85%合并有胸腺瘤,胸腺瘤的患者中约有15%~20%合并有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是重症肌无力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我院200301/200512共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32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32(男19,女13)例患者,年龄16~64(平均47)岁,病程2mo~11a.其中眼肌型12例,全身型20例.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术前均给予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32例患者均在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切开行胸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均为胸腺瘤,其中恶性胸腺瘤9例.术后有14例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9例,本组患者经治疗全部顺利康复出院.2围手术期护理2.1术前护理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剂量、疗效及反应,评价患者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的程度,耐心和患者交流,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同时,教会咳嗽排痰的方法.2.2术后护理①加强呼吸道管理:全麻开胸手术由于气管插管的刺激,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增加,当患者出现肌无力危象时,由于呼吸肌无力,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所以,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的关键.②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观察与护理:胸腺切除手术虽能使肌无力的症状改善,但多数患者症状不能立即缓解,同时,手术、麻醉药物还可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2],因此,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者一旦出现咳嗽咳痰无力、呼吸动度弱、呼吸浅快、血氧饱和度低于90%,吸痰不能缓解时,考虑为肌无力危象,应立即调整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③机械通气的护理:患者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时,应及早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保证有效通气量.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保持气道湿化,及时有效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3],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同时根据患者肌无力危象改善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脱离呼吸机时应逐渐降低氧浓度、呼吸频率,间断停机,待患者自主呼吸动度良好时再完全脱离呼吸机.【参考文献】[1]方丹青,彭品贤.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手术及围手术期临床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5,33(3):36-38.[2]秦成多,刘佰毅,刘安永,等.机械通气在胸腺瘤术后肌无力危象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1):1237-1238.[3]仲月霞,曹义战,王伯良,等.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0):62-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重症胸腺瘤是指肿瘤侵及周围脏器、体积大、多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等。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胸腺瘤病人中平均约8.5%~27%有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胸腺瘤切除是目前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有效和首选方法。
【关键词】胸腺瘤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中国1手术方式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按胸腺瘤的大小、性质。
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彻底切除胸腺肿瘤并做相关脂肪结蒂组织清扫,手术工夫3.5-5h不等。
2一般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之愿意接受护士传授健康知识。
并做详细的入院宣教。
向患者介绍同室病友,使其尽快顺应角色的转变,消退陌生感。
同时应详细了解其病史资料,吸烟史、有无呼吸困难、气管切开情况,是否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剂量多少,这些资料对术后判断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发展特别重要,已经服药的患者在准备手术期间不宜突然停药。
3心理护理心理状态是术前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乏力、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发音含糊,气体交换受损等重症肌无力症状加上手术及手术后可能有重症肌无力症状加重,以至出现肌无力危象而导致死亡的严重心理刺激给患者带来了悲观、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患者对手术持有疑虑。
因此,责任护士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用循证医学资料介绍手术成功率,向患者讲解手术的长处,使其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手术。
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项术前检查的必要性以及手术的方法、工夫、过程及术前注意事项,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检查。
4呼吸道护理重症肌无力发生后,咽肌无力可出现咽分泌物增多,呼吸肌无力可引起呼吸困难,多合并肺部感染。
应首先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痰,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以利痰咯出。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幅度及通气功能,对于注射新斯的明后呼吸功能不能恢复者以及频繁发生危象的病人,应配合医生,采取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这是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5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观察与护理重症肌无力危象分为3种类型。
肌无力危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气管内分泌物增多而无力排出致严重缺氧,严重者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实验注射腾喜龙,肌力增强,支持此诊断。
此型的特点是由于新斯的明用药不足所致,胆碱能危象是由于注射新斯的明过量所致,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分泌物大量增加,注射本药后肌无力危象症状反而加重,停药后肌无力症状逐渐好转,因此应停用一切抗胆碱酯酶药物。
反拗危象指应用大量抗胆碱酯酶药物或完全停用此类药物均不能缓解,患者呼吸肌麻痹逐渐加重。
把握抗胆碱酯酶药物的给药途径及剂量,防止胆碱能危象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流涎、出汗、心率减慢、肌肉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是判断胆碱酯酶抑制剂用量不足或过量。
6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胸腺瘤摘除术应放置纵隔引流管和胸腔引流管,应保持其通畅,避免脱出。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伤口是否有出血,特别是应用抗凝剂患者。
如术后引流液量多、疑有渗血者,应根据出凝血工夫、凝血酶原工夫监测结果,遵医嘱调整肝素或鱼精蛋白的量。
术后如发现两肺呼吸音不对称,疑有继发性气胸时,应赶紧报告医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