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自信心提升小组公益活动案例
初中留守生帮扶案例
留守生帮扶案例一、案例背景本案例聚焦于陈雅萱同学,一名典型的留守儿童。
陈雅萱,女,目前就读于七年级。
由于母亲早年离家,父亲长期在外务工,陈雅萱主要由祖父母照顾,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
该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如学习基础薄弱、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等。
二、帮扶过程1.初步评估与了解o对陈雅萱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发现其存在学习基础薄弱、性格内向等问题。
o与陈雅萱的祖父母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2.制定帮扶计划o针对陈雅萱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包括学习辅导、心理关怀、生活照顾等方面。
o安排专门的教师负责陈雅萱的帮扶工作,确保帮扶计划的有效实施。
3.实施帮扶措施o学习辅导:安排教师为陈雅萱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帮助她弥补学习上的不足。
同时,鼓励她多参加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她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o心理关怀:关注陈雅萱的心理健康,定期与她进行谈心交流,了解她的内心想法和困惑。
鼓励她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o生活照顾:与陈雅萱的祖父母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她的生活状况。
在节假日或特殊时期,为她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关爱。
4.监控与调整o定期对帮扶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o鼓励陈雅萱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拓宽她的视野和交往圈子,增强她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帮扶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工作,陈雅萱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学习成绩提高:陈雅萱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语文和数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2.性格转变:陈雅萱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愿意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互动。
3.社交能力增强:陈雅萱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提高了她的社交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本案例通过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和有效的实施措施,成功帮助了陈雅萱同学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取得了显著的帮扶成效。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辅活动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辅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及意义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困境。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阴影,我们计划开展一次“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辅活动”。
二、活动目标1.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面对困境的勇气和信心。
2.培养留守儿童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
3.增进留守儿童与志愿者之间的感情,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的陪伴。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1.活动时间:2023年6月1日-6月3日2.活动地点:某乡村小学四、活动内容1.开幕式: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邀请留守儿童代表发言。
2.心理讲座:邀请心理专家为留守儿童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心态。
3.团辅活动:a.游戏互动:通过趣味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b.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学会接纳自己。
c.情景剧表演:邀请留守儿童表演情景剧,让他们在表演中释放情感,增强自信心。
d.心理沙龙:组织留守儿童与志愿者进行心理沙龙,分享彼此的故事,互相倾诉,增进感情。
4.亲子互动:邀请留守儿童家长参与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五、活动筹备1.人员安排:组织志愿者、心理专家、摄影师等人员,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物资准备:准备活动所需道具、礼品、食物等。
3.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宣传本次活动,吸引更多关注留守儿童的人士参与。
4.赞助商招募:寻求企业、个人赞助,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六、活动预算1.人力成本:志愿者、心理专家、摄影师等人员费用。
2.物资成本:活动道具、礼品、食物等费用。
3.场地费用:活动场地租赁费用。
4.宣传费用:线上线下宣传推广费用。
5.其他费用:不可预知费用。
七、活动效果评估1.留守儿童心理变化: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在活动前后的心理变化。
公益性质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选择外出打工,由此产生了一批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面临着教育、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的困境。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发起了“关爱留守儿童,播种希望”的公益性质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唤起公众的关爱之心。
2. 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3. 培养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升社会公益氛围。
4. 促进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
三、活动内容1. 前期筹备(1)招募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布招募信息,吸引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志愿者加入。
(2)培训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关爱留守儿童知识、沟通技巧、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培训。
(3)联系合作单位:与学校、社区、企业等合作,为活动提供场地、物资等支持。
2. 活动开展(1)关爱行动:志愿者深入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如购置学习用品、衣物等。
(2)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
(3)亲情互动:组织城市儿童与留守儿童开展互动活动,如夏令营、亲子游戏等,让他们在欢乐中感受亲情和友谊。
(4)学习辅导: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拓宽知识面。
(5)文体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绘画、书法、舞蹈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3. 后期总结(1)收集活动资料:整理活动照片、视频、文字资料等,用于宣传和总结。
(2)反馈活动效果:向合作单位、志愿者、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反馈活动效果,收集意见和建议。
(3)总结经验教训: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四、活动意义1. 社会效益: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推动社会关注和支持留守儿童事业的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案例在我们村有个叫小阳的孩子,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就把他留在奶奶身边。
这小阳啊,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个小刺猬,浑身是刺,不太好接近。
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村里的小学。
那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别的孩子课间都在嬉笑打闹,他就低着头,自己在本子上乱画。
有一次,学校组织活动,大家都组队玩游戏,可没人愿意跟小阳一组。
我就凑过去问他想不想跟我一组,他眼睛里满是怀疑,小声嘟囔着:“你为啥要跟我一组?”那小阳说话的时候啊,都不敢看我,眼神躲躲闪闪的。
后来我才知道,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小阳心里特别自卑。
他觉得自己就像个没人要的小可怜,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疼,自己只有奶奶,而且奶奶年纪大了,很多时候也不能完全理解他那些小想法。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去找小阳玩。
我会给他带一些从城里带回来的小零食,像那种带卡通图案的小饼干,他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接呢。
我就故意逗他说:“你要是不吃,这小饼干可就哭鼻子喽,它专门从城里跑来想被你吃呢。
”他听了这话,“噗嗤”一声笑了,这才慢慢接过饼干。
我还给他讲外面世界的趣事,什么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像巨人一样,还有会在马路上跑的“大铁盒子”(汽车)。
小阳听得眼睛放光,他特别好奇,总是缠着我问这问那。
我发现这孩子其实特别聪明,就是缺乏关注和引导。
有一次,我带他去山上放风筝。
那风筝是我专门给他买的,上面画着超级英雄。
小阳拿着风筝,在山坡上跑啊跑,那小脸蛋跑得红扑扑的。
风筝飞起来的时候,他高兴得又蹦又跳,大声喊着:“看,我的超级英雄飞起来啦!”那一刻,我看到他眼里有了自信的光彩。
慢慢地,小阳变了。
他在学校开始主动和同学们说话了,也不再是那个总是低着头的小可怜。
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好,老师都夸他像换了个人似的。
有一次他还跟我说:“叔叔/阿姨,你就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我以后也要像你给我讲的那些人一样,做个厉害的人。
”你看,其实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啊,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多陪陪他们,给他们讲讲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被人爱着、关注着的,就像小阳这样,一颗封闭的心也能重新打开,充满阳光。
社会工作——我们都是向日葵—儿童自信心增强小组
我们都是向日葵——儿童自信心增强小组一、小组基本情况(一)小组名称:我们都是向日葵——儿童自信心增强小组(二)服务对象:XX 第二小学 3~4 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2011 年9 月2 日至2011 年9 月30 日,每周五下午 4:00—5:30,共 5 节(四)活动地点:XX市 XXXX 服务中心小组活动室(五)参与人数:约 12 人(六)带领社工:XX二、小组目标(一)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态度的转变,促进自我认识,使组员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二)了解增强自信的方法,获得提高自信的技巧。
(三)提升自我认同,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四)帮助组员做出正确的归因,引导品味失败。
三、理论与方法(一)小组活动背景小学生正是接受新鲜事物和良好教育的关键时期,自信心对其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自信心只有很少一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而环境和教育对个体自信心的形成与增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充分说明,自信心的培养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心理学家曾经对千名儿童进行追踪研究,30 年后他对其中的 30%高成就者与 20%无大成就者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自信心。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了自信,也就是奠定了日后成功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二)专业理论背景1我们都是向日葵小组属于成长型小组,是为了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组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发展。
2社会工作者采用科学手段有目的地组织小组,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帮助组员利用小组过程来应付和解决个人的社会心理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
3小组理论源自心理分析理论及心理剧,随后逐渐发展了各式各样的模式,例如完形治疗法、人际交流分析、行为及认知行为理论及 Yalom 的人际小组治疗等。
团员活动模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
团员活动模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被迫离开父母,成为留守儿童。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家庭的关爱,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团员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提供一个团员活动模板,旨在帮助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
活动名称: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行动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活动地点:XX市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活动目的:1. 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状况;2. 通过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幸福感;3. 培养青少年团员的关心他人和奉献精神。
活动内容:1. 亲子游戏:通过亲子游戏,团员能够与留守儿童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
例如,团员可以和留守儿童一起参加趣味运动会、DIY手工制作等活动,以此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2. 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心理上的困扰。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们组织专业心理辅导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服务。
团员将陪同留守儿童参与心理辅导,并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3. 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团员希望能够激发留守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们将组织团员与留守儿童一起参观博物馆、图书馆,还可以进行读书分享会等,让留守儿童接触到更多有趣的文化知识。
4. 志愿者支教:参加此次活动的团员将作为志愿者支教,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
通过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的辅导,团员将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同时也传递给他们正能量的思想和价值观。
活动预期成果:1. 提高留守儿童的幸福感: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2. 培养团员的奉献精神: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团员将学习到奉献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3. 提高社会对关爱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
幼儿园爱心小天使: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案例
幼儿园爱心小天使: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案例幼儿园爱心小天使: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案例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由亲戚或祖父母抚养的儿童。
他们经常面临着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等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中,教育的缺失和情感的空虚容易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幼儿园积极响应社会责任,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园向留守儿童传递着爱与温暖,给他们带去了希望和快乐。
以下是一则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案例,以供参考:一、了解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幼儿园首先要了解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
他们需要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心理状况和教育需求。
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帮助工作。
二、开展关爱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做手工、绘画等,制作一些小礼物,然后组织前往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探访。
在探访中,孩子们可以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留守儿童,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祝福。
还可以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三、开展教育培训除了关爱活动,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一些教育培训工作。
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或心理医生到幼儿园,为留守儿童进行情感辅导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可以开展一些教育培训课程,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幼儿园需要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持续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
可以通过定期走访、通信方式关怀等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最新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幼儿园的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帮助他人中学会爱和关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了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也为留守儿童带去了爱和希望,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这样的社会实践案例,无疑是对孩子们的一次深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辅活动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辅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心理挑战。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辅活动。
活动的筹备工作可谓是精心细致。
我们首先与当地的学校和社区取得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分布,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教育专家,共同设计了一套符合孩子们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活动方案。
活动当天,阳光明媚,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我们将孩子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志愿者担任组长,负责引导和照顾孩子们。
首先进行的是“自我介绍”环节。
这看似简单的环节,对于一些内向的孩子来说却并不容易。
但在志愿者的鼓励和引导下,孩子们逐渐克服了紧张和羞涩,勇敢地向大家介绍自己。
接下来是“团队建设”游戏。
每个小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选出组长、想出队名和队呼,并设计出队旗。
这个环节让孩子们迅速熟悉起来,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绪卡片”游戏是让孩子们通过抽取不同的情绪卡片,如高兴、悲伤、愤怒等,然后用表情和动作来表演。
其他组员则要猜测所表演的情绪。
这个游戏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各种情绪,学会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在“梦想拼图”环节,我们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些拼图碎片,让他们共同完成一幅关于梦想的拼图。
在拼图的过程中,孩子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梦想,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当老师,还有的想做医生。
我们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心灵树洞”环节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倾诉的空间。
孩子们把自己的烦恼和心事写在纸条上,放进“树洞”里。
心理咨询师会选取一些纸条,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心理支持。
活动中,我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奖品和小礼物,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
看着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绽放的笑容,我们感到无比欣慰。
这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辅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活动记录
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活动记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活动记录篇1一、指导思想:由于留守儿童情感缺失自信心不强、自尊心太强感觉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为了给这部分孩子送去温暖,让他们也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也为了完善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结合我校外出务工人多的特点,特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机构:组长:周廷华成员:我校各班班主任、詹相成、郭伟。
三、工作目标:积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的乐园。
认真分析原因,寻找影响这些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留守残疾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环境,实现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目标。
四、主要措施:1、建立帮扶档案,签订承诺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每个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儿童、孤儿的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的专门档案。
2、建立健全教师与每个帮扶对象的谈心制度。
教师要不定时的与帮扶对象谈心、交流情感,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3、教师对自己负责帮扶关爱的每个留守儿童每期都要进行一次走访、一次帮扶、一次信息核查并认真作好记录。
4、教师对自己负责帮扶、关爱的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要定期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
5、平时要多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有针对性地对帮扶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情感关爱、思想开导。
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和不利因素。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加强与帮扶学生的家长和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随时通过电话、实地家访等方式保持沟通。
互通情况。
7、把此项工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范围。
促使教师严肃、认真对待此项工作。
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活动记录篇2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精神,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结合社区实际,并就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社工站留守儿童小组优秀案例
社工站留守儿童小组优秀案例引言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外地工作,长期不与其子女同住,由其他亲属或外人照顾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情感上的缺失、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社工站留守儿童小组作为一种有效的帮助方式,已经在许多地方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秀的留守儿童小组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优秀案例一:阳光小组案例背景阳光小组成立于某县城的社工站,该县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多发地区,许多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子女独自生活。
社工站决定成立一个小组,为这些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帮助。
案例经过1.制定小组目标:阳光小组的目标是提供情感支持、学习辅导和兴趣培养等方面的帮助,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2.招募志愿者:社工站通过宣传和招募,吸引了一批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加入阳光小组。
3.确定活动内容:阳光小组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内容包括心理辅导、学习指导、兴趣培养等。
4.组织家访:阳光小组的志愿者定期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5.开展集体活动:阳光小组根据留守儿童的需求和兴趣,组织各种活动,如绘画比赛、读书分享会等。
6.提供学习辅导:阳光小组的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
7.提供情感支持:阳光小组的志愿者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案例成果阳光小组的成立和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留守儿童的情感得到了关爱和支持,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习动力得到了激发。
- 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 留守儿童之间建立了友谊和互助关系,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小家庭。
优秀案例二:快乐成长小组案例背景快乐成长小组是某市社工站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而成立的一个小组。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案例经过1.心理评估:社工站的专业心理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评估,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和需求。
让留守儿童的心里充满阳光
让留守儿童的心里充满阳光------08应用心理“心灵在微笑”小分队(一)活动宗旨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的临近,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得到世界的肯定,但是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接踵而至,亟待解决。
特别是近些年的民工热,是大量的农村地区处于空白状态,其中留守儿童这个问题尤需得到大家的重视。
作为一群满怀热情、肩负着国家建设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为此有所行动。
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了解早期儿童教育对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尤为重要,关注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提高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健康普及刻不容缓。
同时,作为中医学院的学生,我们也希望把太极强身,健康养身等弘扬博爱的中医之道传播给山区的留守老人和儿童们,让他们保持身与心都健康。
作为代表中医大学、肩负着将身心健康发展普及的大学生,怀着无限的热情和责任感聚集起来,并踏上这次实践之行,相信我们一定会好好完成这次活动,因为我们是“心灵在微笑”小分队!(二)活动范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三官镇以及周围地区。
(三)活动时间2010年7月11日----2010年7月19日(四)前期准备1. 了解当地目前具体状况,如贫困儿童分布情况,当地经济状况等2. 制定出完整的活动计划。
3. 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争取各方面帮助,并联系好赞助单位。
4. 联系报社等媒体进行报道,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力,把公益发挥到最大。
5. 认真整理和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了解和学习基本医学知识,准备好相关的资料。
6. 精心设计相关的心理健康宣传资料和所需的调查表。
7. 准备完善各种所需基本物资,如宣传横幅、应急药箱、统一队服等。
(五)活动内容1. 活动对象:南充市南部县三官镇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以及部分留守老人。
2.活动形式: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们的职责是要提高大家的心理健康意识,特别是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留守儿童。
我们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请教专业老师意见,选取学校和市集时期人集中的时间和地点,宣传和呼吁人们关注心理,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爱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精选9篇)
留守儿童爱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留守儿童爱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精选9篇)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那么优秀的活动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爱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范文(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留守儿童爱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1一、活动主题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心连心呵护祖国花朵二、活动目的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贫困生的需求,为这些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让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参与到助学、助困活动中来。
以助学为主要目的,通过助学活动,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新知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给他们送爱心,送关怀,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
三、活动形式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义工联志愿者深入农村,走访核实,收集贫困学生资料,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对其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结对帮扶活动。
我们谢绝全校覆盖,现金帮扶占全校在校生20%左右,物资帮扶占30%左右,总计不超过50%。
四、活动时间六一前夕或秋季开学五、活动地点白银区水川镇六、前期准备1、经20xx年度发放温暖包项目,对白银区水川镇小学已有初步了解,根据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此次活动选择在白茨滩小学进行,由其校方挑出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为受募对象,该校出具相关证明,确保受助者生活贫困,品学兼优。
2、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结对帮扶活动。
3、为贫困生募捐书包、字典、直尺、三角板、橡皮、铅笔等学习文具用品。
4、落实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进行爱心帮扶活动,解决贫困生募捐基本生活费用。
七、学校概况白银区白茨滩小学坐落于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黄河之滨——白银区水川镇白茨滩村。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由张玉理先生创办的一所私塾发展而来。
1950年,学校正式命名为白茨滩小学。
学校已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历经沧桑。
双百工程社工优秀案例
双百工程社工优秀案例1. 项目名称:关爱留守儿童,点亮未来描述:该案例是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工项目。
通过与当地学校和社区合作,组织志愿者进行定期探访和关怀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学习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 项目名称:老年人社区康复计划描述:该项目致力于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社工团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和身体保健指导。
通过定期健康讲座和体育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延缓衰老进程。
3. 项目名称: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描述:该项目旨在帮助失业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并找到稳定的就业。
社工团队与就业服务机构合作,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课程和个人就业指导。
通过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技能和自信心,增加他们就业的机会。
4. 项目名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描述:该项目旨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
社工团队与学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小组辅导和心理测试等。
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5. 项目名称:家庭暴力防治计划描述:该项目致力于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并提供相关支持和援助。
社工团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女维权组织合作,开展家庭暴力防治宣传和培训活动,提供咨询和庇护服务。
通过加强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帮助受暴力威胁的家庭脱离危险。
6. 项目名称:环保意识培养计划描述:该项目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社工团队与社区居委会合作,开展环保宣传和培训活动,包括垃圾分类指导、节能减排知识传授等。
通过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7. 项目名称:残障人士社会融合计划描述:该项目旨在促进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和自立能力提升。
社工团队与残障人士组织合作,开展社交活动和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通过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和提升职业技能,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自我价值实现。
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策划案例
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策划案例【Introduction】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中国,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或父母工作需要,许多儿童被迫与父母分离,成为了所谓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陪伴以及其他困境,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份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具体策划方案,并实施该方案来帮助这些孩子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Background】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务工人员流动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了留守儿童。
他们通常生活在乡村地区或小城镇中,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
与此同时,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定期回家探望的父母给这些孩子带来了莫大的伤痛。
长时间缺乏关注和陪伴使得这些孩子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left-behind children】留守儿童的良好心理健康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基础。
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负面情绪,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同时,心理辅导也有助于引导留守儿童认识到自身价值,并促使他们更好地与同龄人交流和建立友谊。
【Implementation Plan】一、调查需求及目标设定针对具体地区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以了解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和关注点。
在此基础上,确立明确的目标,如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增强社交能力等。
二、组织多样化活动为了吸引留守儿童参与和保持他们对心理辅导项目的兴趣,组织丰富多样化的活动非常重要。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艺术创作、户外运动以及小组讨论等形式。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留守儿童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自信心,并获得平等和友谊的感受。
三、培训辅导人员为了保证心理辅导项目的质量和效果,有需要专业背景的人员来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以及处理常见问题的方法等。
此外,也应该加强辅导员对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和同理心。
“困境留守儿童”个案服务(案例)
“困境留守儿童”个案服务(案例)一、背景调查某市新航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小艾加入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社工服务项目。
按计划入户探访调查,在走访中发现某村有一名留守儿童小宇(化名),男,7岁,个头中等,皮肤偏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小宇与爷爷奶奶和哥哥4人同住在一起,居住环境较差。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心和照顾,导致亲情感和归属感严重缺失,渴望陪伴。
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父母之间沟通缺少交流,监护不足,喜欢独自玩手机,刷短视频,很少与童年伙伴社交。
通过与小宇接触交谈,发现小宇有改变自己的意愿,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好好学习。
小宇的爷爷奶奶性格开朗,通情达理,非常关心小宇的生活学习,愿意为小宇改变现在的现状,使之成为有用人才。
村委会针对这些留守儿童开设了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了相关服务。
二、分析需求社工小艾根据调查情况分析认为,一是案主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案主的自制力及时间管理能力,养成正常的作息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二是案主家庭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缓解案主家庭成员因家庭环境产生的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传递案主监护人必要的儿童养育知识,促进家庭成员的良性沟通,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良性关系,助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三是满足案主娱乐休闲和社会化的需求。
鼓励案主积极参与各类儿童活动,培养案主课余兴趣爱好,增进案主与朋辈群体的沟通交流,促进案主的社区融入,建立社区及社会支持系统以及重建朋辈支持系统。
三、打开心结建立信任社工小艾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之直接治疗技巧和案主进行对话。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最基本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概况为“人在情境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需要深入个人的内心,了解他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他施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案主了解案主的一些基本情况,案主主要是留守儿童,案主父母常年不在家中,缺少关爱,性格内向,社工通过和案主交流,疏解案主及其家庭成员的消极和紧张情绪,给予其改变的信心和动力。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案例案例一:小雪的故事小雪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
她的父母都在城市工作,只能寄人篱下。
她每天一个人在家,吃饭、照顾自己都是靠自己。
看着身边其他孩子有父母的关怀,小雪感到很孤单和无助。
她在学校成了一个害羞、孤僻的孩子,很少与同学交流。
她的成绩也一直都很差。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雪遇到了一位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
志愿者花时间陪她聊天、辅导作业,还带她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
逐渐地,小雪有了一个心灵寄托,她变得开朗活泼,开始与同学积极交流。
她的成绩也开始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一段时间的关心和陪伴,小雪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
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始参加一些学校的竞赛活动,并获得了奖项。
她的父母也意识到,在家庭中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并决定更多地回家陪伴小雪成长。
案例二:小明的故事小明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被寄养在农村的亲戚家。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亲戚家并不能给予他很好的生活条件。
小明经常在家饿着肚子,能吃到一顿丰盛的饭菜是一种奢望。
他也无法在学校参加课外活动,感到很孤独。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明遇到了一位善心人士。
这位善心人士了解了小明的困境,并帮助他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不仅如此,善心人士还定期探望他,陪他聊天。
他们共同上补习班,为小明提供了学习上的扶助和鼓励。
逐渐地,小明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他还参加了学校的课外活动,并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班干部。
在善心人士的关怀和陪伴下,小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他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通过善心人士和父母的关怀,小明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他不再感到像之前那样孤单和无助,有了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他变得更加自信、乐观,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关爱留守儿童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扰和挑战,特别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只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才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享受健康快乐的童年。
留守儿童当自强少先队活动课案例
留守儿童当自强少先队活动课案例留守儿童是指由于其父母外出打工、离婚等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市中的一类特殊儿童群体。
在这些孩子中,由于长期缺少家庭关爱和教育,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往往较弱,需要特别的关心和支持。
自强少先队活动课作为一种培养儿童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教育形式,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
以下是一则留守儿童自强少先队活动课的案例:这是在一个小学的自强少先队活动课上发生的事情。
该小学位于山区,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比较贫困,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弱。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们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自强少先队活动课。
在这次活动中,学校请来了一位年轻的志愿者,他在大学时曾担任过少先队辅导员,现在来到这个小学,希望帮助这些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他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中,志愿者让每个孩子都介绍自己的名字、家乡和爱好,并鼓励他们谈论自己的梦想和愿望。
在孩子们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孩子的梦想都与家庭和亲情有关,如希望父母回家陪伴他们、希望家庭更加和睦等。
这时,志愿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怎么能让自己的梦想成真呢?”孩子们沉默了片刻,然后有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找一份好工作,让妈妈不用再做苦力了。
”其他孩子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志愿者鼓励他们,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中,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小型运动会,让孩子们参与各种有趣的比赛,如跑步、跳绳、拔河等。
这些比赛既考验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又让他们感受到了竞争和合作的乐趣。
同时,志愿者还特别鼓励那些原本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给他们加油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自己的价值。
最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游戏,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一幅画面,表达自己的梦想和愿望。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出了很多有趣的画面,如家庭和谐、梦想成真等。
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案例:爱心助学与成长支持
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案例:爱心助学与成长支持一、案例背景在我国的许多偏远地区,留守儿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的环境中,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资源。
关爱留守儿童成为了社会的重要课题。
以下我们将以一所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的案例来深入探讨爱心助学与成长支持。
二、案例描述某幼儿园位于山区小镇,附近有许多留守儿童,其中包括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和单亲家庭的孩子。
面对这一群体的特殊情况,该幼儿园决定开展爱心助学与成长支持项目。
幼儿园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组,由园长、老师和心理辅导员组成,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支持计划。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多次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例如捐助学习用品、组织素质教育课程等。
幼儿园建立了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的机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根据情况提供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也促进了家庭与学校的互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支持。
三、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幼儿园的爱心助学与成长支持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育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业进步明显,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在心理健康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和家庭关怀,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能力也有了明显改善。
再次,在社会融入方面,孩子们逐渐建立起了友谊和信任,树立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且更加融入了幼儿园大家庭。
在家庭支持方面,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协作,让家庭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支持得到了提升,形成了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四、个人观点作为写手,我对这个案例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表示十分赞赏。
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各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幼儿园作为社会的教育基地,能够积极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责任,不仅体现了社会责任感,更体现了教育的温暖与力量。
通过这样的支持计划,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更多的爱与关怀,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逐渐融入社会,充分展现了教育的使命与价值。
社会工作——我们都是向日葵—儿童自信心增强小组
我们都是向日葵——儿童自信心增强小组一、小组基本情况(一)小组名称:我们都是向日葵——儿童自信心增强小组(二)服务对象:XX 第二小学 3~4 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2011 年9 月2 日至2011 年9 月30 日,每周五下午 4:00—5:30,共 5 节(四)活动地点:XX市 XXXX 服务中心小组活动室(五)参与人数:约 12 人(六)带领社工:XX二、小组目标(一)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态度的转变,促进自我认识,使组员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二)了解增强自信的方法,获得提高自信的技巧。
(三)提升自我认同,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四)帮助组员做出正确的归因,引导品味失败。
三、理论与方法(一)小组活动背景小学生正是接受新鲜事物和良好教育的关键时期,自信心对其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自信心只有很少一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而环境和教育对个体自信心的形成与增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充分说明,自信心的培养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心理学家曾经对千名儿童进行追踪研究,30 年后他对其中的 30%高成就者与 20%无大成就者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自信心。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了自信,也就是奠定了日后成功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二)专业理论背景1我们都是向日葵小组属于成长型小组,是为了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组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发展。
2社会工作者采用科学手段有目的地组织小组,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帮助组员利用小组过程来应付和解决个人的社会心理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
3小组理论源自心理分析理论及心理剧,随后逐渐发展了各式各样的模式,例如完形治疗法、人际交流分析、行为及认知行为理论及 Yalom 的人际小组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自信心提升小组活动案例
一、小组背景
在入驻项目的初期心愿征集环节,部分同学在心愿卡上写到需要增强自信心,他们认为自己有自卑感。
他们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是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由此导致了自我认识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明等一系列迷失性问题。
因此社工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要建立同一性和亲密关系,即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思考自身角色和责任,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确认自己的正确位置和发展方向。
二、服务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招募组员和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拟定出活动目标、内容和形式。
基于前期社会工作者咨询探访和班级中招募等招募方式,本次小组共招募到8名组员,组员均为六年级学生,并且均觉得自己缺乏自信心。
社会工作者与组员共同商议本次小组活动时间、地点等。
(二)小组初期
在小组开展初期,社会工作者与组员彼此进行了简单的
自我介绍,并介绍小组建立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使小组气氛活跃起来,消除组员之间的陌生感。
社会工作者带领组员进行了“大风吹”破冰游戏。
破冰游戏之后,社会工作者采取组员共同绘制“契约树”的形式制定小组契约。
这种方式以较有趣的方式让成员自己写出规则,使他们能对规则有深刻的印象。
随后组员填写评估表,通过评估表数据,社会工作者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组员的自信心情况。
(三)小组中期
小组活动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小组的中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通过“鲨鱼岛”游戏,激发小组组员的归属感。
在游戏过程中,小组男女组员之间由最初的不愿意抱团和牵手,转变到最后争先恐后抱团去争占安全区。
游戏过程中组员们在音乐停止时纷纷互相拥挤,争占安全区,这时社会工作者提醒组员注意安全,谨防摔倒。
游戏结束后组员分享环节,有的组员分享到这个游戏可以加强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但是游戏环节有同学为了抢占“安全区”去推搡自己。
社会工作者结合组员的分享,总结此次游戏的重点在于合作,当“安全区”越来越小时,组员之间彼此合作,不放弃每一位成员才是我们的目的。
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运用用举例示范的方法帮助组员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并鼓励组员写下自己拥有的别人所没有
的技能。
这一阶段组员对小组产生了比较明确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与沟通,也愿意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小组后期
在小组后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通过“健康操大表态”引出相应的讨论话题——对自我自信的感觉,组员们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表达自己的感受。
赵同学说:“在以前课堂上,上课我都不敢发言,看见别人经常回答老师的的提问,老师还表扬他们积极动脑。
我很羡慕他们,但我就是不敢举手,生怕自己说错了。
参加这次小组后,慢慢的我也就敢发言了,而且,次数越来越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我也就越来越自信。
现在的我,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有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我们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才会有进步,有自信心的感觉真好。
”
社会工作者通过“人体体温计”了解组员对本次小组的整体感受,觉得自己小组过程中投入度高即站到温度高的区域,投入度地站到温度低的地方。
有两位组员站到了温度低的区域,社会工作者询问原因,组员说:“这次小组时间较短,自己才有所提高就将结束,所以才站到温度低的区域。
”社会工作者总结大家的感受,并告知大家此次小组只是阶段性结束,以后只要大家有需求都可以来寻找社会工作者帮忙。
在这一阶段小组组员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朋辈支持系统,缺乏自信心的情况也得到了改善,组员们还写下了对组员彼此的祝福。
最后,本次小组组员在温馨并有内聚力的情景中结束了本次小组。
三、评估与反思
(一)评估
为了对小组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组员对本次小组的满意度,社工采取了问卷和访问的方法。
从测量结果来看,组员的自信心情况与第一节有了很大提升,他们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开始尝试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
访谈过程中董同学说通过这次小组,自己学会了发现自己的长处。
在这里,自己觉得也挺开心的。
记得第一次来,自己还挺陌生的,并且只有几个男生,觉得很尴尬很拘谨。
接着慢慢放松了警惕。
到了第二次,自己差不多可以融入这个“大家庭”。
这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自己明白只要你敢踏出第一步,所有事情都会变得更简单。
(二)反思
第一,组员在分享时限沉默,不愿分享。
组员还对团队存在戒备,不愿过多分享自己的想法;小组主持人缺乏技巧,导致组员对活动兴趣不高。
社会工作者从较活跃的组员开始分享,给不愿分享的组员形成压力和动力;在分享前给组员
以足够的时间思考,或者发放纸笔让组员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再进行分享;小组带领者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回应和鼓励组员。
第二,此次小组没有确定小组组长。
在小组过程中,社工发现某些组员表现的积极主动,会提出很多的想法和建议,但是社工没有抓住机会确定小组组长,自己一个人带领小组比较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