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永平课程游戏理论——别做透支幼儿未来的“刽子手”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师听虞永平教授讲座有感

幼儿园教师听虞永平教授讲座有感

幼儿园教师听虞永平教授讲座有感
一、最贴近幼儿心灵和生命的。

二、最主要和最重要的。

三、最适合幼儿发展和学习特点的。

四、最既有生活基础的。

要让游戏中有学习。

所以游戏中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及时给予幼儿适当的回应,引发持续的游戏是教师的重要责任,这也是家庭游戏和幼儿园游戏的重要区别。

教学和游戏不是对立的,两者应该有机地、艺术化的互
生。

第四是教师为何要了解家庭。

虞永平教授提出:“家长是基本的教育者。

”意思就是与家长合作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无论对儿童,还是对家长或者对老师。

要达到合作的成效,获得圆满的结果,需要大家努力创建坦诚的、双向的交流关系。

缺乏交流就无法达成家庭和学校共同的目标。

第五是材料结构与发展价值。

虞永平教授提出:“材料只有进入活动过程中,与幼儿的需要相结合,才能真正产生发展的意义。

”总的来说,就是幼儿活动决定经验,材料又决定活动。

因此,环境和材料是幼儿园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材料应该与幼儿年龄段相适应,材料是一个体系,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呈现,幼儿应拥有选择材料的机会。

很感谢虞永平教授对幼教事业的卓出贡献,感谢幼儿园给予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

让我们能更加深入了
解与理解幼儿园课程与孩子们的需要。

秉遵幼儿园的“一切为了孩子。

”让我们幼儿园,教师有了更好的发展。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

6月21日,本报刊发了江苏徐州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关注。

很多幼儿教师提出疑问:怎样理解课程游戏化?课程游戏化的实质及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

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记者:我们常说好课程就像是幼儿园的“健康心脏”,近年来,不少地区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比如江苏推行的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您是如何理解课程游戏化这一概念的?虞永平: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进而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之一。

我一直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其最核心的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兴趣与需要。

那么,什么是课程游戏化?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应该对课程游戏化作出一个回答。

通俗地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

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

记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是对纲要要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吗?虞永平:我认为,两者的精神是完全统一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

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我认为基本活动内涵有三: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

这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

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

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尤其像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

不是把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记者:过去,课程和游戏是分开提的,当它们组合在一起,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比如课程游戏化是不是意味着把课程都变成游戏?虞永平:高质量的教育有赖于科学的实践,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切入点之一。

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读后感

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读后感

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读后感第一篇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虞永平老师的《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这本书,真的是感触良多呀!一开始,我就被书里的观点吸引住了。

虞老师说幼儿园的课程就得从生活中来,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那些可爱又有趣的瞬间。

你瞧,小朋友们一起做手工,那认真的小模样,不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嘛。

他们用彩色的纸折出各种小动物,还会互相分享自己的创意,这多棒啊!还有幼儿园的户外活动,那就是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

在草地上奔跑,观察小虫子,感受阳光和微风。

这不就是最真实、最生动的课程吗?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以后我要是当老师,一定要按照虞老师说的,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变成教育的机会。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幼儿园的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贴近生活,充满温暖和爱的。

真的推荐大家都读一读,说不定会有新的启发哦!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虞永平的《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

刚翻开这本书,我就像发现了一个宝藏。

虞老师讲的那些东西,让我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比如说,幼儿园里的吃饭时间,这可不仅仅是填饱小肚子的时候。

小朋友们可以学会自己拿餐具,懂得不挑食的道理,还能学会和小伙伴一起安静用餐。

这多有意义呀!再想想幼儿园里的节日活动,像六一儿童节、春节啥的。

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了解节日的文化。

这不就是在生活中感受传统,学习知识嘛。

虞老师的这本书,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活世界,每一个环节都能变成有趣的课程。

读完之后,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和期待。

感动于原来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都藏着教育的智慧,期待着自己能把这些理念运用到实际中,给小朋友们带来更精彩的幼儿园生活。

怎么样,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想去读一读这本书呢?。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理念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理念

虞永平的幼儿园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幼儿园课程的核心是对话。

对话是一种境界,本质是建立平等的关系,恢复对话双方之间主体性关系。

幼儿应该是主体性的,是积极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给予幼儿表达自己感受和意愿的机会十分重要。

2. 幼儿园课程是和谐的。

和谐是人类的追求,追求和谐就是追求美好。

课程的内容在不同领域是全面兼顾,平衡有序,相互渗透,避免课程内容的过度重复或重要内容的缺失。

3. 幼儿园课程要贴近儿童的生活。

对儿童来说,有利于其生命成长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生活的意义。

生活就是为生命成长和延续而展开的一切活动。

要让儿童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一方面,这能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引发儿童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另一方面,这能让儿童亲近周围的环境和感受在地的文化,那些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民俗文化、生活方式、传统节日等具有课程的价值。

4. 幼儿园课程要注重生活和游戏。

真正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构建和实施真正能让幼儿主动活动、面对挑战、充实经验的幼儿园课程。

5. 教师需要掌握有效地组织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强化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系统思维,注重幼儿发展的全局,系统地计划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和资源,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适宜和有效的支持。

总之,虞永平的幼儿园课程理念注重生活、游戏、对话、和谐等要素的结合,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这些理念有助于构建适合儿童发展的幼儿园课程,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及教师专业能力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及教师专业能力
观察能力需要培养,更需要实践锻炼。 观察需要教师耐心、细心和有恒心,因此,是否坚持观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尺度。
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观察也不只是技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备,在教育场景里很可能无 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
教师的视线和反应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准的主要依据。 师范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忽视观察; 使用购买的课程,长期以来导致忽视观察; 大量的时间付出让一些教师选择无视观察。
卡罗尔·格斯特维奇在《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一书中指出,对幼儿园 教师来说,转变是艰难的。放弃原有的行为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变化中出现的焦虑、 个人时间的耗费、承受新的压力、处理新的关系等一系列由转变带来的问题,都会影响转变 是否能真正实现。为了避免幼儿承受教育和个人失败的风险,教师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教 师拒绝改变就是教师让幼儿接受风险,就是教师甘于低质量教育。
课程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能力是幼儿园教师有别于小学教师的重要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指活动设计能力、主题或单元设计能力、年级整体课程设计能力、
环境设计的能力、计划能力。 课程设计意味着幼儿园课程不只是买来的教材,还应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的完善性
设计。甚至是幼儿园教师自己根据幼儿实际的需要进行的创造性设计。
艺术能力与专业能力
艺术能力是人生的基本素养 幼儿教师需要一定的艺术素养 幼儿教师的艺术能力应以现实的工作需要为基准 艺术能力不能代替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
观察能力 作品分析能力 谈话能力 课程设计能力 活动组织能力 评价能力
观察能力
观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功,观察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 程设计的依据。
教师的专业性与课程游戏化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品质, 幼儿园课程要远离“小学化”,幼儿园教师必需专业化。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得理念与思路》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建设得理念与思路》

幼儿园课程建设得理念与思路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虞永平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想与大家讲一下关于课程建设得思路。

大家都会想:怎么会说这个题目,而不就是讲课程游戏化呢?我刚才讲过,无论就是不就是课程游戏化项目,您做得事情就就是这些。

做这件事情,也就就是到幼儿园课程建设到底什么就是最重要得?最重要得就就是贯穿着游戏得精神。

我不大明白,教育厅关于游戏化得培训好像很多次,到现在项目组得幼儿园还在问:课程游戏化到底就是什么?还不明白,我不知道就是我们真得没说明白,还就是没有理解,课程游戏化项目就就是课程建设项目,就就是为了让我们得幼儿园课程,今天得课程能够不断完善,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那么如何好?就在于发现问题,所以今天呢我想就这个问题与在座得谈一下自己得想法。

在这之前,我先说我们怎么理解来理解幼儿园得课程。

我们大家觉得这个太科普了,但就是我还就是要说。

我也想过,幼儿园课程得定义有很多,说起来有二三十个,今天我用了一个给大家瞧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得定义,一定在哪里瞧过这句话,但就是被我改掉了。

原来在《纲要》与《指南》里面,这个定义不就是幼儿园课程,叫“幼儿园教育活动”。

那我为什么把它改成课程呢?在座得有得老师有得园长可能参与或讨论,在《纲要》出来之前,有个《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上面不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叫《幼儿园课程标志》。

当初定就是这么理解得,后来这个名字改掉了,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为什么呢?因为有人认为,幼儿园里面用“课程”不大合适,怕大家误解,怕造成“小学化”,因为今天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大了,因为大家知道幼儿园得课与小学得课就是不一样得。

虽然拿掉了“课程”这个词,那这个文件里面有没有课程得意思呢?幼儿园教育活动得意思就就是课程得意思,这两个定义就是想通得,所以今天我用这个定义来与大家讲。

《指南》与前面得《规程》里面都说,幼儿园教育活动就是有目得、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得多种形式得教育过程。

虞永平对游戏化课程的阐述

虞永平对游戏化课程的阐述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完整诠释虞永平:课程游戏化完整诠释——意义、实质、主要内容及实施路径01“课程游戏化”的意义江苏省从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设立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

课程游戏化是什么?大家可能有疑问,因为过去对这个问题没怎么提过,或者过去课程和游戏是分开提的,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大家会有一些不同想法。

站在质量的高度,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我们应该对课程游戏化作出一个回答。

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同时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提升课程实践的水平。

我们通过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实践水平,来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

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尤其是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课程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

因此,我认为此项目是一个从小的切入点去推动整体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

我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抓课程游戏化这件事不是为了项目本身,而是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

抓课程游戏化最核心的是能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贴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因此,不是说幼儿园课程贴一个游戏化的标签,或者游戏活动多一点就是游戏化了。

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水平,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根本的任务。

所以理解课程游戏化要从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度来理解,要从儿童发展上来理解。

高质量的教育有赖于科学的实践,游戏化是科学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指导思想之一。

当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我们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就没有真正确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就没有充分地落实。

这个课程实践的基本前提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纲要》和《指南》的认识,把里面的观念统一到、融入到当前的实践中。

虞永平课程游戏理论——站在和谐发展的立场关注幼儿兴趣

虞永平课程游戏理论——站在和谐发展的立场关注幼儿兴趣

虞永平:站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立场关注幼儿兴趣导语:从人生发展和社会贡献来讲,学前教育是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很难想象出有比学前教育效益更高的投资项目。

学前教育投入是一种具有长期效益的投入,学前教育不只影响人的幼年,对整个人生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学前教育不只是对幼儿个人具有重要价值当前,特别要纠正那种看不到学前教育社会价值的错误认识。

为什么学前教育得不到重视?为什么幼儿教师的地位得不到根本认可,待遇不能与其他教师真正等同?学前教育经费为什么得不到保障?主要原因就是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被大大低估了。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起始环节。

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是一项影响人类未来整体素质的投入,必须全面理解学前教育投入的价值。

首先,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就是对人生的投入。

人的素质的养成,是从生命降生的那一刻开始的。

学前教育不只影响人的幼年,对整个人生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是一种具有长期效益的投入。

美国的佩里学前项目研究(PerryPreschool Program Study)用翔实的数据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后天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与未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相比,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智力发展更快,学习成绩更好,进大学的更多,经济自立能力更强,犯罪率更低,等等。

从人生发展和社会贡献来讲,学前教育投入是具有高回报的投入,其效益至少为投入的 6 倍。

由一批最具影响力的大公司领导人与大学校长组成的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于 1985 年提出一份报告,表明很难想象出有比学前教育效益更高的投资项目。

显然,这种收益不是眼前的,而是长远的,是长远的个人发展价值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社会价值。

1999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会议报告中将“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作为早期教育的主题,这说明国际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层面,更接近学前教育的本质和核心。

再谈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核心内容——虞永平

再谈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核心内容——虞永平

再谈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核心内容——虞永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是一个重要的课程改革和质量工程,旨在推进《3-6岁儿童研究和发展指南》的实施。

该项目不是要另搞一套课程体系,而是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满足《指南》的理念和要求。

项目鼓励幼儿园从自身实际出发,形成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不是要让所有幼儿园都规范在一条线上。

实施以来,幼儿园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不断深入,各项工作逐步到位,一些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的改变,课程游戏化项目稳步推进。

在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幼儿园对《指南》研究不够深入,对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不够明晰,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要求理解不够透彻,甚至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工作上的偏差。

因此,需要重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基本要求,希望项目幼儿园围绕这些基本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和建设。

首先,明晰课程游戏化的理念。

课程游戏化的核心是关注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关注儿童发展和研究的规律和特点,让幼儿园课程更具有游戏精神,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与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政策一致的,也是XXX等老一辈教育先驱倡导的。

因此,项目幼儿园要深入研究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及教育先驱的思想,根据自身实际,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质和规律,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并身体力行。

在实践中,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明晰教育理念,提高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需要明晰其理念和基本要求,以满足《指南》的要求和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和建设。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并不要求一致,只要符合《规程》、《纲要》和《指南》的精神,就是值得提倡的。

这种理念包括如何看待儿童、教育、课程、教师、教和学、环境和资源等问题。

不同的幼儿园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理念体系,但总体上来说,这些理念都是为了回答以上问题。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评价读后感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评价读后感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评价读后感读后感一亲爱的朋友们,我最近读了虞永平老师关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书,哎呀,真的是让我感触良多!一开始,我就被虞老师对于幼儿园课程的深刻理解给吸引住了。

他讲的那些例子,就好像把我直接带到了幼儿园的教室里,看到小朋友们的一举一动,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书里说,课程评价不能只是表面功夫,要真正关注到孩子们的发展。

这让我想到,咱们平时是不是太注重表面的成果,而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的成长呢?比如说,只看他们画得像不像,而不关心他们画画时的想法和感受。

而且哦,评价不仅仅是老师的事,家长也要参与进来。

毕竟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可能不一样。

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多沟通,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觉得自己在幼儿园教育这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以后啊,我可得更加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给他们更合适的教育和评价。

读后感二嗨,朋友们!今天来跟你们聊聊我读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感受。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想,这能有啥特别的。

结果一读进去,就完全被吸引啦!虞老师讲的那些关于课程评价的观点,真的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他说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不能一刀切。

这让我想起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安静内向,可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呀。

还有,课程评价不能只看结果,过程也很重要。

就像小朋友搭积木,也许最后搭的不是特别完美,但他们在搭的过程中思考、尝试、解决问题,这才是最宝贵的。

另外,虞老师提到评价要注重综合性。

不能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他们的社交能力、情感发展等等。

这让我反思,平时我们是不是太注重教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孩子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呢?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充了电一样,有了满满的动力去改进我的教育方法。

以后我要多观察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小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怎么样,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对这本书有点好奇啦?。

听虞永平教授讲座有感-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

听虞永平教授讲座有感-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

听虞永平教授讲座有感-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听虞永平教授讲座有感-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虞永平教授《让幼儿园课程回归》带给我们不仅仅是思考,更多是让我们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离纲要精神还有很大的距离,纲要的核心精神没有真正进入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中。

一、纲要精神是一种传承。

我们以开放的胸襟接纳西方文化中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理论时,我们对陈鹤琴、张雪门的思想有了解多少,原来五大领域划分不是今天提出了的,在陈鹤琴先生的五指理论中已经提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就像五个手指缺一不可,血脉相连,这与五个领域不矛盾,因为纲要提出‘……相对划分,各领域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这些观点是在陈鹤琴理论上发展,因此学习西方文化时更要注重自身文化学习与建构,如幼儿多方面的经验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

二、了解孩子是教师的责任从虞教授写三个孩子的故事的案例中让我们知道:看似了解孩子的我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发生古老的、现代的、个人的三个故事,教师不仅要了解现代故事,还有知道古老故事,形成个人故事,教师要学会观察孩子,记住其行为特点及发生的事,把握已有经验这是实施课程的基础,因为所谓课程就是形成其个人故事。

与孩子的沟通不难,虞老师用自己到托班的其身经历告诉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其实就是接纳他们,甚至可以你的目光告诉孩子你喜欢他们,跟孩子交流不是蹲下我们的身而是我们的心。

三、良好的`课程是幸福童年的保证课程就是做事,让孩子快乐。

做符合幼儿需要的事,做符合幼儿天性的事,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做幼儿感兴趣的事活动要多样化,让幼儿感受多方面的经验.做有挑战的事让幼儿不断做新鲜感。

四、幼儿的主动学习幼儿经验是从活动中得到的,有效的经验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绳子的例子告诉我们幼儿的学习不仅仅是教育活动中,幼儿准备过程中也是重要学习,关于桥梁的研究孩子可以问专家一上午时间问题,学习……教师的高明在于说少量的话,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说,幼儿可以建博物馆,减少等待不仅在排队中,区域活动中医院没人看病也是等待,浪费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准备制作药品……,这也是学习。

再谈学习游戏化方案的核心内容——虞永平

再谈学习游戏化方案的核心内容——虞永平

再谈学习游戏化方案的核心内容——虞永平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改革,研究游戏化成为了一种创新的教育手段。

通过利用游戏设计的原则和机制,将研究过程转化为游戏化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虞永平教授提出的研究游戏化方案深受关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虞永平研究游戏化方案的核心内容。

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在虞永平研究游戏化方案中,教育理念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他强调,研究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通过将研究设置为游戏的形式,学生可以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其中,体验到研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虞永平教授提倡的游戏化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具有重要意义。

游戏设计的原则和机制研究游戏化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游戏设计的原则和机制。

虞永平教授认为,好的游戏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在游戏中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反馈机制。

他提出了“挑战——反馈——进步”的游戏化循环,即通过设定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参与和积极性。

这种循环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并提升他们的研究效果。

个性化研究与游戏化虞永平研究游戏化方案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是个性化研究。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研究风格和需求,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设计游戏化研究方案。

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分析,可以确定适合他们的游戏化任务和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

结论虞永平学习游戏化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游戏化的教育理念、游戏设计的原则和机制,以及个性化学习与游戏化的结合。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力的学习游戏化框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对于推动教育创新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虞永平课程游戏化有感

学习虞永平课程游戏化有感

学习虞永平课程游戏化有感学习虞永平课程游戏化有感近日,我学些了虞永平教授关于课程游戏化的一系列观点,这让我对课程、游戏以及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课程游戏化是我省从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设立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

一开始,我常常迷惑,课程游戏化是什么?以前似乎不曾听闻,现在也没有概念。

通过对虞永平教授相关文章的拜读,现在也总算有所收益。

首先,我了解到课程游戏化的意图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是为了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课程游戏化不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唯一的路径,课程生活化、课程经验化、课程过程化、课程情境化等也是可选择的路径,但课程游戏化更适合当前广大幼儿园教师的认知水平。

那课程游戏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我想并非是让我们用游戏去取代其他课程活动,也不是把所有的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开展。

游戏的精神应该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

我们应该在确保幼儿的基本游戏活动的同时,能够把游戏的理念、精神渗透到课程活动中,包括幼儿的一日生活、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等等。

我们常常说每个幼儿心中都有颗游戏的种子,游戏也是最受幼儿喜爱的形式。

如果能将课程游戏化,必将使得课程更加丰富、饱满、有趣,也可能更贴近幼儿的内心,更促使他们投入到活动中,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孩子的学习过程是获得经验的过程,是孩子实际上的学习过程。

教与学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但要侧重的应该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幼儿参与的探究、操作、交往、体验、表达都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的过程,这些过程不是一味地放任幼儿去玩,去过分的自由甚至是放纵的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而是适时地、有度地进行,这就是经验指向。

虞永平教授: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虞永平教授: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虞永平教授: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首先我想和大家讲一下关于课程建设的思路。

大家都会想:怎么会说这个题目,而不是讲课程游戏化呢?幼儿园课程建设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贯穿着游戏的精神。

我不大明白,教育厅关于游戏化的培训好像很多次,到现在项目组的幼儿园还在问:“课程游戏化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是我们真得没说明白,还是没有理解,课程游戏化项目就是课程建设项目,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今天的课程能够不断完善,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那么如何好?就在于发现问题,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和在座的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怎么来理解幼儿园的课程我们大家觉得这个太科普了,但是我还是要说。

我也想过,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有很多,说起来有二三十个,今天我用了一个给大家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的定义,一定在哪里看过这句话,但是被我改掉了。

原来在《纲要》和《指南》里面,这个定义不是幼儿园课程,叫“幼儿园教育活动”。

那我为什么把它改成课程呢?在座的有的老师有的园长可能参与或讨论,在《纲要》出来之前,有个《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上面不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叫《幼儿园课程标志》。

当初定是这么理解的,后来这个名字改掉了,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为什么呢?因为有人认为,幼儿园里面用“课程”不大合适,怕大家误解,怕造成“小学化”,因为今天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大了,因为大家知道幼儿园的课和小学的课是不一样的。

虽然拿掉了“课程”这个词,那这个文件里面有没有课程的意思呢?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思就是课程的意思,这两个定义是相通的,所以今天我用这个定义来和大家讲。

《指南》和前面的《规程》里面都说,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所以幼儿园的课程是什么?是一个过程。

这跟小学很不一样。

小学课程是什么?小学课程就是学科的知识,学科的内容,因此小学的课程是静态的,幼儿园的课程是动态的,这就是不一样的。

虞永平教授:课程就是教师让儿童有事可做丨从思想、生长空间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

虞永平教授:课程就是教师让儿童有事可做丨从思想、生长空间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

虞永平教授:课程就是教师让儿童有事可做丨从思想、生长空间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一说到课程,园长、老师们往往会脑海里出现一种声音:课程需很专业的研究,课程研究是专家团队来做的,我们只能做实施。

而事实是,学前教育课程的研究不仅在专家团队严谨设计与论证之中,也遍布于教师与幼儿互动的当下活动之中。

诚如之前一起学习李召存教授文章所倡导的那样:是时候和孩子一起做研究了,而不仅是研究儿童。

由此课程创生的主角也在从核心骨干教师走向更多一线教师,从教师走向师幼互动,最终走向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之中。

虞永平教授这篇阐述课程生成的文章给予我们很多启发和鼓励:❖课程是“做”出来的课程需要“无中生有”的智慧,也需要“没事找事”的责任。

❖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它生成于是师幼互动之中,是幼儿与外界环境互动之中,是幼儿自主自考之中生长起来的。

❖课程就是幼儿发展的一种载体和内容它内涵空间和时间,它是创造一切可能条件支持幼儿发展。

一、幼儿园课程是生长的课程生长表面上看,是课程内容的生发,是活动的产生,实质上是儿童发展空间和可能性的增加。

长兴县龙山街道中心幼儿园©️.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不是自动形成的,需要创造条件、把握机会,需要挖掘和开发。

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不只是儿童有事可做,更不是教师有内容可教,而是儿童获得适宜的问题和挑战,获得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在自己努力中获得了相应的新经验。

教师可教的内容有很多,儿童可做的事很多,但不一定都能产生发展;只有那些适宜于儿童身心状态和现实需求的机会,才是真正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才是宝贵的。

这需要教师精心发现和创造。

二、拓展思想的空间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力量,指引课程建设的航向。

没有思想的空间的拓展,课程建设不可能全方位展开,也难以承受压力和挑战并实现超越。

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的变革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没有思想的变革,只会形式上模仿、照搬的幼儿园课程,难以有真正的突破,难以有效促进儿童发展。

因此,只有在思想上确立了科学观念,课程改革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虞永平教授对于“课程游戏化”的四点建议

虞永平教授对于“课程游戏化”的四点建议

虞永平教授对于“课程游戏化”的四点建议近期,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申报答辩现场,对于一些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言论和实践做法,以及一些冠名“课程游戏化”的会议和活动提出的观点,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接受专访时表示,课程游戏化是践行科学理念的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很多幼儿园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不少县区全面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

但在实践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课程改革不能跑偏了。

问题一:创设环境到底为了什么?记者: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我们看到有些幼儿园,虽然不是项目园,也在学习一些改革做法,如改造室内外环境,重视资源的利用,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样改是否适宜,却说不清楚,这种现象您怎么看?虞永平: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的理念,是课程游戏化绕不开的坎。

课程游戏化不只是关注班上有没有区域,场地有没有活动,课程资源有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

这些只是课程游戏化的外在条件,没有理念支撑的外在条件很可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不能产生持续的和有效的活动,更不能转化为儿童的经验和发展。

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要有目标意识,项目的目标不只是环境改造,更核心的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和儿童的发展。

站在这个高度上,我们才能去检验和衡量自己的课程改革是否到位,环境创设是否到位,活动组织是否到位。

不能为了环境而去创设环境,考虑了儿童需要和兴趣的环境就不会百园一面,就能融入当地的条件和资源,就能落实《指南》的理念和目标。

观念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有些幼儿园跟着别的幼儿园改造了环境,虽然观念上没有完全转化,但从孩子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上看到了课程游戏化带来的改变,我们期待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

问题二:老师没讲就是儿童没学?记者:一些幼儿园虽然在倡导课程游戏化,但是教师却仍然放不下讲解和说理,经常不恰当地介入干扰孩子的游戏,唯恐孩子不会,原因何在?虞永平:儿童的发展是衡量课程游戏化的根本,儿童的发展源于儿童的学习。

虞永平关于一日活动介绍文章

虞永平关于一日活动介绍文章

虞永平关于一日活动介绍文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一方面让很多人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将成千上万的幼儿卷入了人为的竞争中。

这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意识进人早期教育领域的典型表现。

也是成人社会的竞争进入儿童世界的典型表现。

今天很多着急的家长已经彻底被竞争观左右了,可是他们没有在高额的付出中得到幸福,他们的孩子更是让竞争剥夺了幸福。

今天的幼儿园课程或多或少受到竞争观的影响,有些幼儿园为了生源和经济利益,违背专业良知去迎合家长的竞争心态。

放弃了幼儿该学必学的东西,而在幼儿以后将要长期学习的内容上浪费时间。

幼儿园课程被“特色化”了,幼儿园课程超载了,幼儿园课程丢弃了本质(其实,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对幼儿负责任、对教师负责任,并不难,看它的研发目的就好了:如果是让孩子学到知识,让教师轻松教学,基本上就是不负责任的;反之,如果是让幼儿对学习感兴趣,让教师在教学中提升自我能力,这个产品才是负责任的。

可是,第二个没有卖点,第一个有卖点。

商品化不全是坏事,但也不都是好事,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反思商业给社会带来的伤害时,我们才开始懂得赚钱,并且立刻变得无所不用其极,补课啊!)。

知识化、学科化的趋势加剧了,连教师间的竞赛也成了给幼儿上课的竞赛。

幼儿园课程演变成成人应该教给幼儿的知识。

幼儿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幼儿需要的不是竞争,而是一个能得到积极支持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中必须有优质的、敬业的、不为自己生计担忧的教师,有充裕的活动空间和材料,充满爱的气息。

(幼儿园缺的就是这个,不解决教师问题,幼儿教育质量没法提高,可是,为什么有关部门就是不肯认账呢?)过早把幼儿带入竞争中,幼儿就会失去安全感甚至幸福感,就可能对学习产生厌倦之情,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可能被扭曲,幼儿难以产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竞争力就在于未来一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幼儿远离竞争是解放幼儿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认为,幼儿最需要的不是竞争,而是幸福,最应该让幼儿拥有的也是幸(虞老师说:“幼儿幸福,国家不输”我们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难道不怕我们的国家输在起跑线上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永平:别做透支幼儿未来的“刽子手”孩子要不要上兴趣班?是不是从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潜能开发才会更有利于他的未来发展?该不该早一些对幼儿进行特长教育和定向教育?不管是幼教工作者还是家长,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误区,这也是当前早教市场乱象丛生的根源之一。

为了正本清源,更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

专项训练对幼儿来说是极不合适的记者:在当前的早期教育市场上,幼儿美术、英语、跆拳道等兴趣班热闹红火,孩子有必要参加这些兴趣班吗?虞永平:幼儿在什么年龄段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可以学习什么,在教育上应该做些什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说得很清楚了,广大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和其他幼儿教育从业人员都应该以这个文件为指南。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科学育儿,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童年快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基础,是前提,也是指针。

幼儿园教育应以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方向,注重幼儿的素质教育,关注幼儿的全面成长。

因此,数学、语言、美术、音乐、科学、运动等都应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内容。

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区域活动,并采用小组、个别等灵活的学习形式。

因此,孩子一般意义上的兴趣在幼儿园是能够满足的,不需要专门开设兴趣班。

至于英语、跆拳道、珠心算、国学等不是幼儿这个年龄段该学的内容,我们不主张搞这些方面的兴趣班。

个别孩子在艺术上有特殊兴趣和需要,幼儿园教育又无法提供,也可以通过社会机构得到满足。

但前提是,这些社会机构必须真正是专业的,对孩子和学习内容要有科学的研究,严防利益至上,蛊惑家长,逼迫幼儿,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记者:有些早教机构宣传说,让孩子早一点进行某些方面的专项训练,有助于未来更好地强化这些特长,是这样的吗?虞永平:我的孙子出生10个月多一点就能走路,拦也拦不住,骨骼发育到了这个水平。

我自己也知道,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告诫我,别让他走得太多,大家的理由是一致的:骨骼发育较早,要保护,不能过度受力,不然会引起脊椎或其他骨骼方面的问题。

所以,我们尽可能少让孩子行走,但已经尝到了行走乐趣和好处的孩子是很不愿意坐下或被人抱的。

于是,一场关于“走”和“抱”、“坐”的较量也就延续了一段时间。

人的有些能力、官能是需要适度保护的,超越了规律就要承担后果。

对幼儿的教育要根据幼儿的成熟状态,不能操之过急。

专项训练对处于人生发展初期的幼儿来说是极不适合的。

幼儿的身体和心智还没有达到需要专项训练的程度,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最合理的途径。

儿童的身心发展遵循自然的法则,逾越这个法则,就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

身体动作是如此,心智发展也是如此。

提前教育对幼儿有损害,对幼儿的童年也是浪费。

一项幼儿并不具备充分学习条件的内容,需要幼儿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训练,而到了具备条件学习的年龄,很快就可以掌握。

也许成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对幼儿多多少少都有些价值,这是注重了绝对价值。

但幼儿教育还要判断相对价值,要判断教育付出的代价,要判断哪些内容更适合3-6岁的孩子学习,哪些内容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超前的学习一定不具有相对价值。

心理学测试结果不能盲目用于教育记者:超前教育的确不利幼儿成长,但当前许多心理学专家都在尝试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学前教育,而且这些研究也大多能获得充足的民间资金支持。

但这些课题组大多是想通过研究研发出相关设备,用于测试幼儿在哪些方面有特长,以便重点提前培养。

您对此怎么看?虞永平:教育是以心理科学为依据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能作为教育依据的不是一时一事的心理学见解,而是得到证实的科学,教育工作者不能因为心理学的某几项研究或某几个测试数据就手忙脚乱、狂追猛跟、趋之若鹜,不然就可能会毁了教育科学;二是心理科学只是教育学的依据,不是教育学本身,而且心理学只是教育学的依据之一,更不是直接的教育内容、方法和策略,教育科学有自己的价值、逻辑和系统,任何其他学科的理论要进入教育领域都要经过教育科学的过滤和选择。

真正的心理科学也不会简单地对教育指手画脚,这两门学科各有自己不同的责任。

关于多元智能研究和测试,只是心理学的课题,作为研究未尝不可,但能否作为教育的依据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多元智能理论有可取之处,它改变了传统的智能观,引发人们更广泛地关注人的发展向度。

但我坚信,这种理论所追求的绝不是只关注优势的智能、放弃不足的智能,我们不能因此而使幼儿园教育变成特长教育。

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定位,教育所要追求的是让各种智能都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使长者更长、短者变长。

我们不能做违背多元智能本意的事,不能做提前教育的急先锋,提前教育的教训是深刻的。

我们要借鉴心理科学的优秀成果,但不能追随危及幼儿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伪科学。

记者: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对孩子进行分类测试,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您如何看待社会上商业化的幼儿能力测试?虞永平:测试也许是心理测量学关注的重要手段,但不一定是教育研究的灵丹妙药。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反对成人中心、随心施教,我们主张要了解幼儿、以学定教。

了解幼儿不等于测试幼儿。

对心理学的研究来说,适当的测试也许是必需的,也是有价值的。

但对教育来说,应由教师通过专业手段来了解幼儿,而不是由专家来测试幼儿。

观察、分析和了解幼儿的目的,是为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而不是给幼儿贴标签,更不是将幼儿分为三六九等,搞所谓的定向教育。

所谓商业化的能力测试,是赢利性的判断幼儿能力发展状况的活动。

我想说的是,一般情况下,幼儿不需要接受这种测试,这种测试是在非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进行的,不一定能作为教育的依据。

此外,如果由于特殊需要,一定要对儿童进行这种测试,一定要由真正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因为这是极其专业化的工作。

测试的结果不宜无限放大、随意解释,更不能盲目地用于教育。

记者:当前,一些高收费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大都打着潜能开发的旗号,而这些潜能开发大多与提前教育或定向教育有关。

这是在抓孩子成长的契机,还是在为孩子未来成长埋下祸根?虞永平:把幼儿的潜能当作可以开发的对象,这种理解本身是不合适的。

所谓潜能,就是尚未展现的、有可能显现的能力。

用开发的方式去处理能力问题,太在意外在的力量了。

人的能力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逐步展现出来的,展现的核心力量来自内部,但需要适宜的外在环境。

外在环境可以促进儿童内在能力的展现。

幼儿潜能不是无穷无尽的,是受制于规律的,也不是由教育者的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幼儿自身的可能性决定的。

儿童的潜能服从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想当然地野蛮开发,最终只能使幼儿心灵受到扭曲。

幼儿教育不能超越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幼儿要有所期待,这就是要给幼儿展现潜在能力的机会,但这种期待要合理,不能搞野蛮开发,不能从成人的期待出发搞定向培养,不能破坏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否则幼儿就不可能有幸福的童年。

提前培养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

什么叫提前?提前就是逾越规律。

规律是不可逾越的,逾越规律就会受到惩戒。

逾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最大惩戒就是幼儿的身心受损,甚至造成不可扭转的损坏。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就是提前教育的典型表现。

所谓定向培养,也是提前教育的一种典型表现。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启蒙教育,是素质教育,是快乐教育,而定向教育是高中以后才发生的事。

记者:在潜能开发过程中,所有的潜能都是积极的吗?人一旦具备了某种潜能,是否就会一直拥有?虞永平:说到潜能,不得不提到美国分析哲学家伊斯雷尔・谢弗勒。

他的《人类的潜能》一书,就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类潜能的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与重构。

其实,除了哲学,其中不乏生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分析。

谢弗勒对“潜能稳定不变”、“潜能可以和谐实现”、“潜能均有价值”这三个神话进行了界定和批判。

从谢弗勒的研究可见,潜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显现的潜能以后可能会弱化,今天没有显现的潜能以后可能会显现;当在着力实现一种潜能时,有可能在扼杀别的潜能,人的能力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影响的一面;并非所有的潜能都是积极的,潜能既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对潜能需要作价值判断。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不能片面定向记者:过早进行定向教育会对幼儿成长产生哪些影响?幼儿兴趣培养和特长教育、定向培养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虞永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关注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兴趣,不是指单一的兴趣、特殊的兴趣。

兴趣是全面发展的动力和催化剂,不是片面定向教育和特长教育的代名词。

早期特长教育、定向教育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大干扰,偏离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方针。

从现实的角度看,幼儿将有限的时间过多地集中于某项或某几项内容的学习,必然会弱化其他内容的学习,导致幼儿发展失衡。

事实上,幼儿处在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幼儿的学习是启蒙性、奠基性的学习,幼儿的不同发展领域之间是存在关联的,如果不是忽视了某些领域的发展,所谓的特长也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

我们可以创造条件满足幼儿进一步的兴趣和特殊的兴趣,但不必给幼儿确定人为的“特长”和训练方案,更不必为所谓的特长而牺牲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

因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记者: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虞永平: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是人类最具生命力的教育信条之一,这也是衡量教育之所以是科学的重要砝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全面发展不是要所有的幼儿以同样的速率和在同样的领域达到同样的水平,也不是要让每一个幼儿在不同的发展领域达到同样的水平。

和谐容纳差异,差异显现和谐。

每一个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特殊的节奏和路线图,科学的幼儿教育就是要关注、了解和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新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