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问题导向: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求欲望。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真实的地理问题,比如“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等,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2.资料搜集和分析: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和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地图数据、分析气象数据、收集人口统计数据等方式,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实地资料,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地考察和调查: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实地考察和实践,探究式教学正是符合这一特点的。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到地理环境较为典型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考察,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不同地理环境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理论知识。
4.实验和模拟:在地理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地理现象。
比如可以利用模型模拟地壳构造运动规律,通过实验模拟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等,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地理科学的原理和规律。
5.论证和表达:探究式教学也注重学生对所得结论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报告、展示或小组讨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和特点1.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促进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探究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他们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学科强调实地考察和实践,探究式教学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
4.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使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发展他们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高中地理的规律有效教学、高中地理教学难点探讨…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高中地理的规律有效教学2、高中地理教学难点探讨3、高中地理的资源整合建设探讨4、培养学生对高中地理的自主学习能力5、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策略全文总字数:14374 字篇一:高中地理的规律有效教学高中地理的规律有效教学摘要:高中地理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下,结合新课程标准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改变地理教学方式,根据高中地理规律,有效地开展地理知识教学。
本文简要分析高中地理规律概念及重要性,结合现阶段高中地理规律教学存在的各类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希冀促进高中学生能够增强地理学习兴趣,有助于高中地理教学课堂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关键词:地理规律;高中生;教学策略;主体地位一、引言地理规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由于地理规律,教学存在着众多问题,也大大限制了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难以掌握地理学习规律。
由于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对地理规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高中地理学习也是有章可循。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简要阐述了高中地理规律概念及重要性,并提出了高中课堂上存在的教学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策略:二、高中地理规律概念及重要性高中地理规律能够揭露地理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地理规律能够加强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综合性概括,处于推理级层次。
由于高中地理学习可以分为地理演变规律,地理关联规律,地理分布规律等三大类。
通过不同的地理规律,开展不同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
由于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复杂,所以进行地理规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能够了解到自然界中的变化规律,以及水循环和地理循环要素的变化过程。
通过地理规律的学习,能够明晰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时间变化规律,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当前高中地理规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师综合水平不完善在新时期下开展高中地理规律性教学,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地理规律认知,但是部分地理教师虽然能熟悉地理知识,但是却对地理规律是知之甚少,难以把握地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只能够根据教学经验进行盲目教学。
高三地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在一起看课本。
在探究交流 过程中 , 要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 教师要 适时地 启发 、 诱导 学生 , 充分运甩已有的地理知识 , 充分运 用地理图表 , 提取各 种有效信息 , 让学 生 探究交 流、 集思广益 , 充分发挥学生 无限创新 的潜能 , 使其分 析 、 认识现实 生活中
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水平 ,更 好地指导 高三学 生
备战 高考 , 者结合 有关高 中地理 教学 的现状 笔
对此 教学 模式 进 行总 结 , 以下是在高三地理课
堂教学中应用此教学模式 的几点实践与体会 。
一
、
创设情境I 旧启新 ) 承
在高三诱思探究研 讨课上 ,创设 情境导 入
新课 容易 出现偏 离主题 、 题不 准 、 圈太大 、 扣 绕
妹后 出生 , 可是妹妹的岁数却比姐姐大一岁 , 你知道这又是为什 么?
二、 自主 探 究 ( 立攻 关 ) 独
将学生引入一定 的问题情境后 , 应该引导学生 自己分析问题 , 探究解决 问题
的方法和途径 。 力争 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 并在探索过程 中积极感受 、 积极 体验 。 对 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 在诱思探究研讨课上 , 容易 出现的问题是 : 目标不 明确 、 不具体 , 教学 目标太 大, 问题 的设置缺乏一定的梯度 , 难度超 出学生现 阶段 的能力等 。 : 如 某地理教师 在一节诱思探究研讨课 上 ,在讲大气 的保温效应 时,问题 的设置缺乏一定 的梯
如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北半球 的气旋 、 反气旋与天气特点时 , 不必再教南半 球 的气 旋 、 反气旋 与天气特点 , 但可 以让学 生画南半球气 旋 、 气旋及其 天气特 反
点示意 图。 如讲完 “ 季” 道 平 面 和 可 假
问题式教学促进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的策略
问题式教学促进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的策略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问题式教学的优势、策略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详细探讨如何利用问题式教学促进高中地理的深度学习。
一、问题式教学的优势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式。
相比传统的直接讲解,问题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问题式教学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问题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而不仅是死记硬背。
1. 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问题式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
为了促进地理深度学习,教师需要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到地理事件、地理现象、地理理论等各个方面。
可以提出“为什么某些地区干旱频发?”、“城市化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相关知识。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除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各种疑问和困惑,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解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创设多种学习情境问题式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多种学习情境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式教学-高中地理实践与思考论文
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高中地理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引导高中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笔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感悟,深化了对探究式学习的心理机制的认识;提出了探究式学习中的一些师生行为特征;并归纳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能力新课程视野下,高中地理的总体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原理,获得学习的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改善地理学习的思维品质;同时地理教学法也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资源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增进学生爱家乡与爱祖国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将这些因素有机整合起来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但这三方面的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辅相成而缺一不可的。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将他们割裂开来,进行孤立地训练是有违课改进念的。
如何统一?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笔者觉得,实施地理课的探究式教学是三者有机整合的良策。
一、把握探究式学习的涵义探究即探讨中的研究,也就是”深入探讨”、”不断研究”。
探究式学习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两种方式。
接受式探究,是一种简单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是指学生通过向他人了解,通过书本或网络得到现成的信息的过程。
发现式探究则是指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调查、研究来获取信息,从而进行信息处理,最终归纳出新知的过程。
这两种方式各在其长处,接受式探究信息获取比较直接省时,是高效获取资源的一种方法,而发现式探究则是一种学生直接面对世界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获取真切体验而获得理解与消化的可能性,学习效果较好。
二、认识探究式学习的特点高中地理科教学,正处在学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大,加之高中地理在整个高考体系中的地位不甚重要,有些学生就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探究式教学为研究而研究,缺乏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的现状,学习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笔者觉得,教师把握探究式学习的特点是第一重要的。
1.探究性探究式学习符合高中生好奇性强,对求知世界喜欢研究的心理特点。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
高中地理学课应用性比较强,从现阶段实况看,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始终没有摆脱掉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
主要体现在课堂仍旧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对学生主体地位有所忽略,教学过于“机械化”。
此种教学现状之下,学生自身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继而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
问题式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带领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探索,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提高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被合理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里,能助力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文就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引言问题式教学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地理问题式教学是在人地协调观指导下,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探究研习,使学生深度思考和深度体验,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把握地理学科本质及思想方法,发展高阶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高中地理属于高考的范畴,虽然是文科的科目,但这个科目具有很强的理性,针对一部分文科生来讲,想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是很有挑战性的。
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老师需要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杜绝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对学生学习不利的方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身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实用的知识。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长篇累牍地讲述,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太低。
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
只是老师可能对于考试的成绩会更加重视,而没有意识到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要学的知识,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意识的,从而更加不愿意去学习,不学习就更加学不会,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
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分析
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分析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一、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特点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为引导,以问题为评价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问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问题式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问题具有启发性:问题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问题具有针对性:问题式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结构,提高学习的效果。
3. 问题具有实践性: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问题式教学,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问题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且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问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的参与程度 在 日 常的地理教学 中. 教师不仅 要准备相关 的课堂知识 .同时还要带着 源 自 学生生活的实践性 问题走上讲 台 在整个的 学习过程 中.教师不能把 自己作为课堂 的主
的一 些热 点 问题 构建 相应 的探究 式 教 学情 境, 如汶川地震 、 唐 山大地震等 给人们 的生 活 带来了巨大 的灾难 .对于经济 的发展也有 着
学 羁 2 0 1 4 耳 第 3 期
龚 伟波 ( 福 建 省 惠安 崇武 中学 3 6 2 1 0 0 )
摘要 : 在新课程标 准的背景下 . 高中地理
教 学 研 究 ◆
浅谈探 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 教学中的运用
出相关的知识点 .而不是教师一 味地灌输 给 学生 。[ 2 1 例如 , 在“ 时区和 日界线” 学习时 , 教师 可以设计一些情 景 .如打国际 电话 的合理 时 际生活没有很大的关系 . 致使很 多学生在学 习
对 学 习结 果 的重 视转 移 到对 学 习过 程 的重
境. 加强学生对 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 . 从而提 高 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 . 教师在讲授 “ 自然灾
害给人类带来 的灾 害” 时. 就可 以联系生活 中
与传统 的教 学模 式相 比较 .探 究式教 学
更具有实践性 、 开放性和综 合性 . 更重视学 生
十分 重视 学生在情景 中的领 悟和体验 .从 而
提 高 学生 对地 理信 息 的处 理 能力 和 实践 能
高 中地 理知识时 . 都 心存 畏惧 . 难 以培 养学 习
的兴趣 造成 这种现象 的主要 原 因是 教师在 课力。因此 . 培养学生的 自主探 究能 力和 学习能
( 一) 探究式教育的内涵
基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探究”模式的研究
基本 理 念 之 一 , 过 富 有 启 发 性 的 问题 , 能 激 起 问题 的事 物 通 或 或 现象 , 动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地 进 行 观 察 、 验 、 集 事 实 证 据 、 驱 实 收 提 出 和求 证 假 说 、 出解 释 等 建构 知识 的活 动 。 践证 明该 模 作 实 式 是 能 够 让 学 生 真 正 体 验 科 学 之 魅 力 的 最 好 途 径 之 一 , 够 能
实践 来使 学 生形 成 认 识 独 立性 . 现 科 学 结论 和 行 动 方 式 , 发 提 高其 解 决地 理 问题 能 力 . 达到 理 想 的教 学效 果 。 关键 词 : 理 教 学 “ 地 问题 一 探 究 ” 学模 式 基 本 环 节 教
困 难 解 决 途 径
一
定 抵 触 之 处 提 出探 究 问 题 ( : 教 版 高 中 地 理 必 修 一 “ 石 如 鲁 岩 圈 的物 质 循 环 ” 中有 附 图及 以 下 表述 : 组 成 岩 石 圈 的 大 类 “ 岩石 是 可 以相 互 转 化 的 ,这 种转 化 被 称 为 岩 石 圈 的 物 质 循 环 ” 时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提 问 : 积 岩 和 变 质 岩 是 否 能 直 接 转 此 沉 化成 岩 浆 岩 ? 一种 岩石 最 易 转 化 成 岩 浆 ? …学 生 们 的疑 问 哪 … 数量 增 多 , 题 也 会深 入化 。 ) 问 。
探 究 问 题 的 答 案 设 计 尽 量 不 要 是 单 纯 课 本 内 容 的 记 忆 和 模 仿 , 兼 顾 多重 性 和 单 一 性 , 使 学 生 有 思 考 的 余 地 。设 要 要 计 的 问题 要 能 够 使 学 生 产 生 一 种 解 决 问 题 的渴 求 , 发 学 生 激 的探究动力 和学习兴趣 , 因此 探 究 问 题 的设 计 要 注 重 广 度 和 深度。 教 师 在 设 计 问题 时 必须 了 解 学 生 的 认 知 程 度 ,引 导 学 生 自己 揭 示 矛 盾 、 出 问题 , 带 着 问 题 去 探 究 思 考 , 其 是 带 提 并 尤 有挑 战性 的 问题 . 这 类 问题 设 置 在 学 生 的最 近 发展 区 , 学 将 让 生感 觉 到 问题 很 熟 悉 , 用 已有 的知 识 和经 验 却 又无 法解 决 , 运 学 生 必须 重新 建 构 自己 的知 识 结 构 . 而 内化 知 识 。 从 如 存 高 中地 理 必 修 一 “ 球 的 宇 宙 环 境 ” 教 学 过 程 中 , 地 的 有 这 样 一类 题 目 :若 黄 赤 交 角 为 零 ,则 地 球 上 一 年 内 四季 变 “ 化 、 压带与风带 的分布 、 气环流方 向与现在有 何不 同?” 气 大 “ 如 地 球 自传 方 向 由 自东 向西 转 , 地 球 自转 地 理 意 义 与现 假 则 在 有 何 不 同 ? ” 样 的 问题 具 有 一 定 的 广度 和 深 度 , 这 墨守 成 规 难 以解 决 , 样 就 能 点 燃 学 生 好 奇 求 知 、 动 探 究 精 神 之 火 , 这 主 使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高涨 。
地理教学论文(10篇)
地理教学论文(10篇)地理教学论文(第一篇: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资料有目的的将学生引入到自我精心设计的环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到达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教师能够提出一个巧妙的地理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也可带给一个解题思路参考资料,将学生引入精彩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我正面临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困惑、惊奇的心理,从而产生用心探究的欲望,用心思考。
如,在学习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为何交通灯要以红色灯表示禁止、停止,而用绿色灯表示安全通行,以黄色灯表示有危险呢?进而透过学习大气对不一样光谱的散射与折射,从而逐渐解答问题,学习知识。
二、巧用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领土广阔,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超多的名句,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将课本上的地理知识与名诗、名词相结合,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气候时,用不一样的诗句来描述不一样的季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讲述气候的垂直分异规律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讲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
三、巧用民谣谚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民谣谚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如果在地理教学中能恰当的运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能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相关系列知识的理解掌握。
如在讲述我国内陆地区气候温差大时,可借用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染力。
在讲述生态平衡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时,可借用谚语一山不容二虎,不仅仅言简意赅,且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在讲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时,可引用抢季节、不违农时等谚语。
在讲述草原地区的地理特征时,可利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方马儿跑,让学生理解到草原的壮丽与辽阔。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探讨-以高一地理”城市热岛效应”一课为例-新人教版
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探讨———以高一地理”城市热岛效应”一课为例摘要: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最本质的变革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要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式地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
本文在《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结合详细教学案例,将“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并简要的浅析了探究式学习的优点和传统教学的缺点以及探究式学习出现的缘由。
同时对“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要求和范围作了一些初探,目的是在现阶段以接受式教学为主的环境中提倡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参加、合作与创新,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和创建性思维的目的,努力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地理教学创建力引言: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
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独立课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理念。
在这样的新课标的新理念指导下,构建符合学生内部心理的学习活动,主动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实践对于中学地理教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中应用主要是从探究性提问;探究性探讨;探究性演示这三方面来探讨[1]。
本文是把探究式学习理论应用到“城市热岛效应”这一课中,为探究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供应一些理论与实际的指导,以期对中学地理老师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程序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肯定情境,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对特定的问题或试验现象绽开探讨,并在探究中主动获得科学学问和探讨问题的方法的学习过程。
探究式学习具有课题的选择性;教学过程的多样性;课堂资源的开放性;设计自主性等特点。
该教学模式的意义就在于培育学生独立思索实力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依据以下的基本步骤绽开教学:第一步:明确问题——产生爱好;构建现有学问;结合过去的阅历;确定几个可能的调查方面。
高中地理论文(最新8篇)
高中地理论文(最新8篇)一、做好备课工作,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前,首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新课的备课工作,熟读教材,了解课堂教学的目标,掌握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以教材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采用直接讲述知识的教学方式去引入新课,这种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锻炼。
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不但能够很好地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所带来的昼夜长短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全球分布规律”来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给地球自然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结合生活实际,贴近自然构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情境三、重视课堂互动,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课堂互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为核心。
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取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针对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精神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以“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问题,—“人口增长对资源有哪些影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等资源的影响,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分析
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分析一、问题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性。
地理学科注重实践和实地考察,问题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地理实践活动中去;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问题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梳理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地理学科涉及的很多知识点和概念往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问题式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问题式教学中,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设计并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解决。
教师应该担任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追寻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问题式教学还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 提出挑战性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在讲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时,可以提出“为什么一些地区的资源富集,而另一些地区却资源贫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讲解人口增长与城市化问题时,可以提出“为什么一些地区的人口快速增长,而另一些地区却人口减少?”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2.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者课堂演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或者文献研究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研究城市化问题时,可以设计一次城市规划的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城市化背景和发展需求,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规划方案。
3. 培养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问题式教学还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或者团队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与学习互助,相互启发,激发出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2、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应用3、高中地理课外作业设计策略探讨4、高中地理教学全程设计视角分析5、谈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渗透全文总字数:17687 字篇一: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将生活和课本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其能够结合生活案例探究地理知识。
生活化教学是符合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要求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在生活中找到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引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或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地理核心素养基本概述(一)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对地理事物全面、系统、动态认识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了解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对这些因素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做出一定的解释,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1]。
(二)对地区区域有基本了解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具备分析、解释和预测人地关系区域系统特征的方法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区域人地关系等问题,从而形成基于某个地区实际情况的区域发展概念。
(三)提高地理的实践能力在地理学习中,实践活动包括户外地理调查、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方法摘要:文章旨在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主动探究。
通过分析任务驱动、生活化问题引导等策略的应用,探究式教学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地理思维提供了有效手段。
文章总结了在实践中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中地理教学亟需创新,以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积极参与学习的方式,在地理教育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将探讨任务驱动法和生活化问题引导等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教育者提供实用的指导,推动地理教学的进步。
一、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现状(一)方法不丰富目前地理课堂普遍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教师通过讲述地理概念、理论等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学科的内涵。
地理学科涉及实地考察、地图制作等实践性的内容,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这些实践活动的充分利用。
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实地实践来感受地理知识,导致他们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
现代技术手段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具有巨大潜力,但在课堂中的应用相对有限。
缺乏多媒体演示、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的运用,限制了地理知识的多样性呈现,使得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地理概念。
(二)主体不突出地理课堂中,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的环节,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地理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的个性、兴趣、经验等方面的因素被较少考虑。
这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个性化体验,难以激发他们的学科热情。
目前地理课堂的评价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的评价相对较少。
这使得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重要能力培养缺乏足够的引导,主体性发展受到限制。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探究及案例分析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探究及案例分析从2______年秋季开始,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一方面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品尝新课程改革给师生带来的诸多成功喜悦,同时我们也不乏困惑、失落和顾虑。
下面我谈谈自己前一阶段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回顾在一个多月的教学过程中,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必须说道基本全面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例如高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高度关注学生的经验、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著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成,满足用户学生相同的地理自学须要,转型课堂教学模式,著重自学过程和自学结果评价结合。
同时,我们也充份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著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全面落实,尽量并使每一个学生掌控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科学知识,为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具体内容而言,我们主要实行了以下一些作法:1.备课组教师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为此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转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
新课程著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变小学生被动的拒绝接受自学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自学,我们重实效转型教师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向学生共同自学的伙伴、朋友、指导者转型。
在一个多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大体总结出来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①讲述—领悟型。
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
高中地理选修课“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建 构 主 义 学 习 理 论 认 为 知 识 不 是 通 过 教 师 的 传 授 获 得 的 ,而 是 学 习 者 在 一 定 情 境 社 会 文 化 背 景 下 ,借 助 于其 他人 ( 括 教 师 和 学 习 伙伴 ) 包 的帮 助 , 用 必 要 的 学 习 资 源 , 过 协 利 通 作 和会 话 的方 式 , 到对 知 识 的意 义 建 构 。 达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生 是 认 知 活 动 的 主 体 , 师是 学 生 学 习 学 教 的 帮 助 者 、 进 者 、 导 者 ,情 境 创 设 ” “ 商 会 话 ” “ 息 促 引 “ 、协 和 信 资源 提 供 ”是 建 构 主义 学 习理 论 要 求 的学 习 环 境 必 须 具 备 的 基 本 要 素 究 只是 一 种 先 进 的辅 助 教 学 媒 体 和手 段 ,人 才 是 教 育 媒 体 的 驾 驭 者 。 育毕 竟是 一 个 将 自然 人 培 养 为社 会 人 的过 程 , 传 教 而 统 教 学 中 的 人 与 人 、面 对 面 的 心 灵 交 流 是 程 序 化 多 媒 体 教 学 无 法 取 代 的 , 此 多 媒 体 只 是 辅 助 教 学 , 实 践 中将 传 统 教 学 因 在 中 优 良 的 教学 方 法 和 现 代 化 的 教 学 手 段 有 机 地 结 合 起 来 , 会 使课 堂 教 学更 加 完 美 。 只有 正 确认 识 到 这 一 点 , 我们 才能 充 分
究 四 个 步骤 达 到 Fra bibliotek问题探 究 式 ” 堂 教 学 的理 想境 界 课 关键 词 : 中地 理 选 修 课 教 学 “ 高 问题 探 究 式 ” 学 模 式 教 教 学 策略
探讨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思路与案例
◎邵显勇(安徽省绩溪中学安徽宣城245300)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之一,其个性化,独特化的特点已经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
而且问题式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将问题带到每个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进行最直接的学习和感受。
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基本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心理上的成长,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所以,教师就要做出对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转型,让问题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中。
一、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随着问题式教学的出现和应用,一些教学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事实上,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还是不够“新”,在教学活动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而且,一些落后的教学方式也在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课堂中,有的教师虽然对学生做到了问题式教学,但还是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能够及时地顾及到学生的学习感受。
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不是主动地而是被动地,渐渐地,学生也逐渐对这种问题式教学感到枯燥和乏味。
二、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的思路与案例(一)问题式教学的同时要掌握好问题的难度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的同时中,教师要把握好提出问题的难度。
教师不能提出过难的问题,否则学生会在思考时不知所措,毕竟问题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主动地解决问题。
教师也不能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否则会达不到问题式教学的效果,并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自主能动性。
所以说,教师要对每节课的问题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本节课所讲的知识内容,选择最适合的地理问题。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新的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紧跟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比如,当学生在学习高一地理课本中的“地球的圈层结构”时,教师就可以在问题式教学环节中选择难度适当的问题来进行课堂提问。
当学生掌握了各个圈层结构的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思考。
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分析
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校在对高中生的教育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发现,我国教育在高中生的思维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特别是在高中地理这一学科中,目前许多学校都没有明确的可以适应学生学习特点而且简单易行、方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于高中地理这种文科学科中比较注重理科思维的科目,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所以目前学校在高中地理这一学科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导向式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教学进度的展开和学生教学内容的学习理解。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89-01引言学生在上课时虽然听懂了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但是在需要运用的时候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一做题就出错,丧失学习兴趣,失去学习动力,渐渐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考试成绩越来越差,产生上述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解题思路不够清晰。
因此,培养以及发展高中生的解题能力是当下广大的师生需要共同面对并且及时解决的重要难题。
本文将从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教学的内涵、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教学的有利之处以及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教学的实施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索更适合高中生地理学习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方式。
一、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的教学的内涵高中教育是学生受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中教育不仅是初中教育的升华和延伸,还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如何更好地推进高中教育的开展和改革、调整和完善,不仅对于教育事业的进步和改革有着重要作用,还对社会人才机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不断发展变化,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革,随着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变化,教学方式也要进行不断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思考——《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课案
例分析
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准(工匠式→专家型,知识传承→引导创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聚焦点。
近年来,国际教师教育研究表明:教师培训采用“基本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的模式,这是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其中案例处于纽带和中介的地位。
以往的教师培训,以原理知识为主要内容,忽略了案例与策略的知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原理(原则、观念)难免空泛,教学经验(技能、技巧)易致盲目,以案例为基础的探讨恰好可以弥补这两种缺失。
为促进本人的教师专业化水准,我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省公开课评选而准备的这节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的问题——问题探究式教学,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
一、主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现状: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应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辽宁省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年,回顾四年来的教学,又有多少教师能将新课改的新理念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呢?据我所知,多数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是“无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因此,平时的教学也变成了“穿新鞋走老路”。
课改陷入尴尬的境地,只是流于形式,与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新课改下的高考现状:
新课改下的高考地理高考命题呈现了四个明显的转变,即从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再现和模仿向考查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基本知识的能力转变;从过分强调理论学习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最终回归到实际中去转变;从考查记忆能力向考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转变;从考查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向考查学生检索信息、应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转变。
这一转变,使很多学生和教师无法适应,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题,让多数考生和一线教师不知所措。
甚至有人认为,试题很变态,既而对高考命题人大骂出口。
课改与高考的关系:
高中课改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如何正视高考,课改应当是和高考“相生相克”,一起改进。
“相生”就是共存,“相克”就是互相有矛盾,又互相促进改革。
为何要“相生”呢?说到底,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的框架下进行,不能过分理想化,以为可以和高考对立起来,独立推进。
在高考框架下课改能走多远,就尽量走多远。
完全不考虑高考,甚至忌讳谈高考,这样的课改是脱离国情,脱离实际,不会成功的。
家长和老师也不会听你这一套。
所以课改怎么面对高考,和高考“共存”相生,又不被高考拖着走,恐怕要调整思路,想想办法。
回顾09年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试题,基本保持了向新课改的稳定过渡,与原来的大纲版高考相比变化不大。
而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则变化较大,向新课改迈进的步子大了点。
因此,很多人人反应不过来,认为是试题变态。
但是仔细研究之下,发现这样的试题恰恰是新课改理念的反映。
通过今年的高考试题即可看出,高考走在了新课程改革的前头。
高考试题的变化逼迫教师必须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平时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否则不仅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也无法适应课改后的高考。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如何才能实现课改和高考的双赢,本人肤浅的认为,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这个过渡阶段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案例描述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宏观到微观逐层分解知识,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归纳概括成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最后请不同程度的学生归纳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进行点评的一
三、反思研究
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
1、贯彻了“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提出问题,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的方向,而解决问题的任务则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的。
这样,教师就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合作探究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解放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通过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来获取知识。
经过这一变化,教师从繁重的讲授知识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则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必须积极地去思考、讨论,否则,就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提问——讨论——回答——点评”四个环节,让学生各有所谈、各有所识,互相启发,共同寻找答案,领会知识本身的意义
2、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更多地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出来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一节新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往往非常抽象,不知从何处下手学习,更不知重点、难点是什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把一节课的内容细化为若干个问题,就相当于把一块原先无从下嘴的大肉切成了许多小块,方便了学生“下嘴”,使学生愿意去“吃”。
另外,把零碎的知识问题化后,学生知道了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习起来就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努力朝这个目标前进,避免了盲目的低效率的重复。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阅读课本,分析总结,要求学生从课本的叙述中概括出有用的信息点,构建起知识网络,这就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过程要进行小组讨论,特别是对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辨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以前考试时,学生最怕做的题就是主观题,得分率非常低,原因就是分析材料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即使基础知识都会背了,也不会用。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后,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主观题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不少学生认为正是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过程锻炼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
1、问题设置上
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是:1)问题的设置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亢奋状态,能自发地去学习,激发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
2)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因为启发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的思维。
3)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难易结合,既不能设置太容易,也不能设置太难。
问题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动脑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问题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要把握住这样的尺度:问题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基本可以解决。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但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为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应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让他们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这些问题只需要通过阅读课本就能找到答案,他回答出来后能有一
种成就感,有助于恢复他们的自信心,这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逐步培养他去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能成为一个优秀生。
回顾本节课问题的设置,没有做到完全满足以上要求,例如:学习“岩石圈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中第1题“读图找出三大类岩石,并尝试分析其形成过程。
”问题设置偏难,对学生了解不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缤纷擂台——分组合作和探究学习“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中每组试题的第(3)题“流水(风力、海浪、冰川)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得以发生应具备哪些条件?”问题设置缺乏启发性,应予以提示,比如可以这样提问“尝试从地形、气候、植被、等角度分析流水(风力、海浪、冰川)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得以发生应具备哪些条件?”
2、教师点评不到位
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点评是最后一个环节,有人认为通过前面的探究,问题已经解决掉,学生已经掌握知识,教师的点评就可有可无了。
其实,这一环节不但不能可有可无,而且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老师的点评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因此,老师的点评要以鼓励为主,力求避免在课堂上批评指责学生。
当学生把问题回答出来之后,老师要绝不吝啬溢美之词,哪怕一个“好”字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奖赏。
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们既不能放弃他另找学生回答,更不能对他批评指责,因为这样,会损伤他的自尊心,使他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再学这门课,久而久之,就会自暴自弃。
正确的做法应是积极的引导、启发,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他会对你心存感激,“亲其师,信其道”更会激起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总之,实践证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精神,符合“三贴近”原则,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