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1
红楼梦宝黛的爱情悲剧与社会禁锢
红楼梦宝黛的爱情悲剧与社会禁锢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描绘了一个虚构的贾府和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其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成为了整个作品的核心,而这悲剧的发生与古代社会禁锢的存在密不可分。
本文将围绕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展开讨论,探究其与社会禁锢的关系。
首先,宝黛的爱情受到了家族伦理道德的束缚。
贾母作为贾府的家族长辈,要求宝玉如嫂嫂一样尊敬黛玉。
然而,宝玉对黛玉的情感并非亲属之间的尊敬,而是深深的爱恋。
他们的爱情被家族规范与道德观念所限制,无法以自由的方式进行发展。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家族的荣誉与道德观念高于个人的感情,这种社会禁锢成为了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因素。
其次,红楼梦中的性别角色分工也对宝黛的爱情产生了影响。
在古代社会中,女性常常被视为嫁作人妇的工具,她们的婚姻往往是父母或长辈安排的结果。
黛玉作为一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女性,她的命运本就被束缚在家族和婚姻之中。
她无法真正追寻自己的爱情,只能在宝玉面前表达内心的情感。
宝玉则身不由己地娶了别人而放弃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性别角色分工使得宝黛之间的爱情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再次,红楼梦中传统礼教对于宝黛爱情的悲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古代社会中,对于女性的要求非常苛刻。
她们需要围绕家庭与婚姻生活,忍辱负重,甘于奉献。
黛玉作为一个自由奔放、独立思考的女子,与这种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因此在社会中受到了很多的冷眼与误解。
宝黛的爱情因为受到了传统礼教的约束而无法实现,最终以悲剧告终。
最后,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阶级禁锢的现象。
宝黛虽然都是贵族出身,但是她们所处的家族体制中仍存在着明显的阶级观念和差异。
宝玉是权贵之子,而黛玉则只是一个低贱出身的歌女之女。
不管她们之间有多深的爱情,阶级差距总是使得这种爱情无法顺利进行。
社会阶级禁锢成为了宝黛爱情的又一个障碍。
总之,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与当时社会禁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族伦理道德、性别角色分工、传统礼教以及阶级观念等因素共同作用,限制了宝黛爱情的自由发展,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宝黛爱情的悲剧,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话说这段感情,像是那缠绵悱恻的风筝,总是飞不高,也总是有断线的那一天。
我们知道,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可谓是一场“有缘无分”的典型。
两人自小青涩,感情深厚,然而家族的纷争和社会的压力,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看他们俩在一起的时候,那个默契,那个心心相印,真是让人羡慕。
可惜,命运总爱捉弄人,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让他们的爱情变得如梦似幻。
大家都说,宝黛的故事其实折射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特别是家族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封建礼教的束缚。
这种现实让他们的爱情变得无比脆弱。
就好比是风筝线,一旦被拉扯,就再也无法飞翔。
尤其是黛玉,她那种独特的个性,真是让人心疼。
她的才情与美丽,原本应该是最耀眼的存在,结果却成了家族利益的牺牲品。
她在贾府里就像那朵孤独的花,既美丽又脆弱,谁也不懂她的苦楚。
这样的爱,注定了是个悲剧。
说到这,大家有没有想过,宝玉的态度也很微妙。
他一方面深爱着黛玉,另一方面又被家族的责任和社会的期望所束缚。
就像那条游泳的鱼,想要自由,却又被水流牵着。
他的内心挣扎,简直让人揪心。
为了迎合家族的期望,他不得不选择薛宝钗,明明心里惦记着的是黛玉,却还要忍痛割爱。
这种“左右为难”的感觉,真是让人想哭,感觉他就是那个时代的无奈缩影。
要知道,宝黛之间的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背后还有那么多社会因素在作怪。
封建社会的压迫,让人们在爱情和责任之间难以抉择,明明心心相印,却也只能含泪分离。
那种“欲语泪先流”的情景,真是让人痛心不已。
两人之间的爱情,就像那条被遮住的河流,虽然在心中奔腾,却永远无法畅通无阻。
说到底,这段爱情的悲剧,除了反映个人的悲惨命运,还揭示了社会的种种病态。
每个人都在为家庭、为名利、为地位而战斗,却很少有人能顾得上自己的真心。
就像在大海中打捞一颗珍珠,结果却捞起了一堆垃圾。
宝黛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缩影,提醒我们在追逐利益和名利的过程中,别忘了真正的情感和自我。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研究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研究一部《红楼梦》演绎出一幕幕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
共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奠定了宝黛之间纯真的爱情基础,而封建礼教和宿命论以及宝黛两人性格的独特性和缺陷性则注定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因此,分析研究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爱情悲剧的社会及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对当今人们爱情观、人生观都很有价值。
宝黛的爱情悲剧一方面反映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与衰朽的封建主义的矛盾,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泪控诉,也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
宝黛的爱情悲剧另一方面也是让世人警醒的众生浮沉之梦。
一、宝黛爱情最终成为悲剧的原因所在第一:宝黛二人的性格特点注定二人间的爱情终究会成为悲剧。
贾宝玉,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
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出生时口含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纯之爱。
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
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
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宝玉是有真才华的,不管是在第17回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他所题的“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还是在第78回人“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他所做的那篇空灵飘逸的《芙蓉女儿诔》均展现出他不同于当时“须眉浊物”的满腹才华。
只是他的才华被人为地束缚了。
这也是他的苦恼,他的生活是富贵而且闲散的,但是他并不是以此而满足了的,在他内心深处是期盼着有一天能摆脱掉这些束缚,真正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在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中有一句“目下不过这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为何?”这“将来”二字就隐隐地透露出了一些信息,宝玉并非只知日日嬉戏,在他的心里却也是有着“将来有一天能做出一番作为”的想法的。
《红楼梦》宝黛爱情及其意义探究
《红楼梦》宝黛爱情及其意义探究摘要:每次读《红楼梦》都会被一种悲伤压抑的氛围所笼罩,也会心生怜惜:怜惜去世的黛玉,怜惜出家的宝玉,怜惜得到人却得不到心的宝钗。
也由此想到那些生于封建社会的人们,想到那些被封建社会所摧残的爱情。
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我们也能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可怕以及等級制度的罪恶之极,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意义一、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宝黛爱情的基础林黛玉经历了父母双亡的苦痛,遭受着没有兄弟姐妹陪伴的孤独,在最艰难无助的时候选择了投靠她的外祖母——贾母。
自此以后,她饱受了寄人篱下的痛苦,尝尽了孤独、寂寞的滋味。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就是对她所处境遇的生动写照。
纵使内心遭受着巨大的折磨,黛玉依然时时刻刻维护着她的尊严,不愿委曲求全。
值得庆幸的是,在冷酷的贾府有这么一个人,他与林黛玉志趣相投,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
黛玉所追求的是一种如诗如画般的生活。
她不求名不求利,在世俗中保留着自己的那份纯真与骄傲。
而贾宝玉不甚喜欢读书,更不愿遵循家长的安排走一条做官的道路。
恰好林黛玉能够尊重他的想法,合了他的心意。
他们爱情的产生与发展是真正的两颗心的碰撞和认同,他们能够懂得彼此的心意,在每天的相处中升华着他们的爱情。
那是一份至真至纯的爱情。
他们用心感受着那种诗情画意般的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幸福,而这却为他们爱情的继续发展留下了深深的隐患。
二、封建社会的门第和出身成为宝黛爱情的巨大阻力在封建等级社会中,婚姻讲究门当户对。
贾府正是门户中的大家庭,选择儿媳妇的标准自然是有根基家业的大家闺秀。
而林家既有丰厚的家底,又具备书香门第的特征。
但是,贾琏当年陪着幼小的林黛玉回江南,料理完黛玉父亲的后事,竟然没有给林黛玉留下任何财产。
这也为后来黛玉与宝玉的感情发展埋下了隐患,而黛玉窘迫的境遇也成为她和宝玉追求两个人幸福的绊脚石,成为宝黛爱情发展的巨大阻力。
《红楼梦》的爱情悲剧:宝黛爱情与现实的碰撞
《红楼梦》的爱情悲剧:宝黛爱情与现实的碰撞《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刻画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封建家族。
在这部巨著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成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之一,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封建社会背景下个性与制度碰撞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从宝黛爱情的表现、封建礼教的压制、家庭关系的影响以及爱情悲剧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悲剧性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宝黛爱情的表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自黛玉初入贾府便开始萌芽。
他们的爱情纯真而热烈,表现出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
首先,宝黛爱情的纯真性。
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小青梅竹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物质或权力的羁绊。
他们的爱情是心灵的共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黛玉的诗才和宝玉的浪漫气质,使他们在精神上有着高度的契合。
例如,在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两人共读《西厢记》,彼此心有灵犀。
这种爱情超越了世俗的利益,是纯洁而高尚的。
其次,宝黛爱情的热烈性。
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彼此的感情非常执着,不愿意向任何外力妥协。
黛玉多次因宝玉与其他女子的交往而流泪伤心,宝玉也多次在黛玉面前表示他对她的真心。
例如,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宝玉为了黛玉的伤心而痛哭,这种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坚持和追求。
二、封建礼教的压制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纯真而热烈,但他们的爱情却受到封建礼教的严厉压制。
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礼教规范和家族利益,这些都成为他们爱情的巨大障碍。
首先,封建婚姻制度的压制。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强调“门当户对”和家族利益,个人的爱情往往被忽视甚至牺牲。
贾府作为一个封建大家族,更是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贾母和贾政等长辈在考虑宝玉的婚事时,更倾向于选择家世显赫的薛宝钗,而非体弱多病且无靠的林黛玉。
这种婚姻观念的影响,使得宝黛爱情从一开始就面临巨大的阻力。
论《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描写的社会意义
论《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描写的社会意义论《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描写的社会意义“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谴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一曲《红楼梦引子》引出丁这旷世佳话《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这部“人情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衰败过程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社会贵族家庭的人情世态。
客观而真实地揭露出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并明白无误地预示了其无可挽回的覆亡趋势。
这部小说清楚地刻画了贵族世家“盛事”的外表,对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做了全面有力的批判,曹氏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化,使曹雪芹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给他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作者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宝、黛的纯真爱情,对他们的叛逆精神予以充分肯定,表现了作者新的带有有民主色彩的朦胧思想。
宝黛爱情描写是贯穿《红楼梦》全书的中心故事。
同前代的小说、戏曲,如《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描写相比,有重大的突破与创新,具有值得重视的社会意义。
首先,它突破了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具体细微地描写了宝黛爱情从萌生到毁灭的过程。
正是: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有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是空牢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在彼此长期了解、思想见解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真正的爱情的,共同的叛逆精神使他们相爱,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种新的爱情婚姻观念。
1.使他们彼此视为知己,都轻视仕途经济,并对贵族家庭的种种黑暗和罪恶深感不满。
贾宝玉是封建社会末世贵族家庭中一个具有叛逆性格与初步民主思想的青年形象,在他的身上融入了曹雪芹本人的一些生活经历,寄托了他的理想与希望。
大观园是贾宝玉思想性格形成的基本环境,在这里,他的异端思想开始萌芽、发展。
红楼梦读后感探讨宝黛爱情的悲剧与反思封建礼教
红楼梦读后感探讨宝黛爱情的悲剧与反思封建礼教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一部让人产生深思与长久回味的小说。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巧的结构魅力着读者们。
然而,本文着重探讨宝黛爱情的悲剧以及对封建礼教的反思。
宝黛之间的爱情堪称红楼梦的一大亮点。
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苦命的恋人,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遭遇的种种阻碍与悲剧结局,无不扣人心弦。
首先,宝黛的爱情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在封建社会,婚姻是利益的交换和社会地位的维护,而不是纯粹的感情选择。
宝玉出身高贵,是当朝贵族的后裔,黛玉则是平民出身,身世低微。
因此,他们的爱情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下注定了命运的悲剧。
其次,宝黛的爱情受到了家族的干预。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个众多女性的家族,贾母、贾母等众多人物纷纷介入宝黛的爱情中,使得他们无法自主选择。
封建家族的权威和规矩约束了两个年轻人的自由,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同时,红楼梦也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通过宝黛的故事,作者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体自由和幸福的压制。
宝玉和黛玉是两个真挚的灵魂,他们对彼此的情感充满了敬意和真诚,然而却无法在这个封建社会中实现他们的爱情。
这种不幸的结局不仅是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警示。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传统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与反思。
它通过宝黛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个体情感自由的压制,呼吁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在我个人的读后感中,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人们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而不是受制于传统观念和社会的束缚。
其次,我们应该反思并批判那些过时的封建礼教观念,坚持追求平等和公正的价值观。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个体的自由与幸福。
总之,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精湛的艺术表达,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通过宝黛的爱情悲剧,这部小说探讨了封建礼教对爱情自由的压制,警示了人们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与批判。
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
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洛阳理工学院会计学系摘要:由于《红楼梦》所表现的爱情,是一种带有新的光彩和具体有广阔反封建意义的爱情,因此它特别富于叛逆性,但也特别富于悲剧性。
很明显的可以看到,直接造成这一悲剧的时代原因,便是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制度。
即使贾宝玉和林黛玉能够取得封建家长的允许而如愿结成婚姻,宝黛的性格、思想也不能因此改变悲剧的结局。
要改变这一悲剧,就必须早那一时代里找到一方不仅能够容纳自由恋爱、婚姻自主、而且还要包容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理想和道路的国土。
关键词:宝黛爱情悲剧命运时代社会一、宝黛不和时宜的性格1、林黛玉孤标傲世的性格当林黛玉初到荣国府时,封建家长竟是不加“大防”地把她和贾宝玉安排在一个住处。
这似乎连林黛玉都有点意外,她曾这样想:“况我来了,自然和姐妹们住在一起,兄弟们是另院别室”。
封建家长为什么这样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呢?先不去追究。
但可以相信的是:在最初的时候,如果把林黛玉说个贾家做媳妇,以贾母为首的封建家长未必不同意。
勿怪,最善于看上头风色的凤姐,很早就用“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这样的话来和林黛玉开玩笑;连贾府的仆人兴儿也任务贾宝玉将来的婚姻对象一定是林黛玉了。
看来这一段婚姻刚开始并不是没有那么抵触。
但是,以贾母为首的封建家长,开始时对林黛玉万般怜爱,甚至爱的连自己的嫡亲孙女儿都要靠后了;后来,由于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对林黛玉的脾气,独特的性格愈来愈看得清楚了,这才渐进的产生了反感。
而这一性格恰恰是封建家长决定婚姻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这在《红楼梦》中也曾有描写。
例如,那一次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想给贾宝玉说亲,因对贾母说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到一位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样,小道也不敢造次。
”贾母说:“……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得上,就来告诉我。
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母的这一段话往往被粗心的读者忽略,其实这很重要的。
《红楼梦》的悲剧意义之爱情悲剧
《红楼梦》的悲剧意义之爱情悲剧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作,充满了悲剧色彩。
其中,爱情悲剧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带给读者深思和感受。
本文将探讨《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意义。
首先,爱情悲剧体现了人物命运的无奈。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
《红楼梦》中最为著名的爱情悲剧角色。
他们一直相爱,但却因众
多的因素无法圆满地在一起。
贾宝玉身份的变化、林黛玉的病体以
及家族的压力等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他们无法共度一生。
这种无奈
的命运使人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到了现实中爱情的脆弱和不可
控制性。
其次,爱情悲剧表达了个人情感的折磨。
在《红楼梦》中,爱
情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拷问和痛苦。
他们深爱
着彼此,却又受到了众多的挑战和阻碍。
林黛玉的忧郁、贾宝玉的
痛苦都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折磨。
爱情成为了他们心灵中永远无
法弥补的伤痛,使人们对于爱情中的痛苦与矛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此外,爱情悲剧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也具有重要意义。
《红
楼梦》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价值
观念。
爱情悲剧的发生常常与封建社会重重桎梏有关,社会家族的
纷争和利益的牵绊剥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幸福。
这使人们开始反思,思考社会价值观对于个人命运和幸福的影响。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无奈、
个人情感的折磨以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将这些悲剧元素与现实
生活相结合,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感受和启迪,使人们思考人生、爱情以及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浅谈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论文
目录目录: (1)论文摘要: (2)关键词: (2)一、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命运的悲剧 (3)二、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性格的悲剧 (5)(一)、贾宝玉的性格 (5)(二)、林黛玉的性格 (6)(三)、薛宝钗的性格 (7)三、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8)(一)、家庭环境背景造成的必然性 (8)(二)、当时社会环境是生成悲剧的根源 (9)参考文献: (12)论文摘要《红楼梦》是曹雪芹所创作,为我国古代堪称第一的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其内容之博大精深,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其艺术造诣之精妙,犹如一座艺术宝库。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就存在不同的读者对作品都有不同看法的现象,对宝、黛、钗三人爱情婚姻悲剧原因的争论,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
宝、黛、钗三人的恋爱婚姻悲剧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悲剧。
本文试图从命运、性格和社会的客观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
宝、黛、钗三人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透过这一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在罪恶的封建社会里,无论像宝、黛一样叛逆还是像宝钗一样顺从都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不仅是命运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更是当时的社会悲剧。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独特性必然性仕途经济社会根源试论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指导老师:作者:准考证号:《红楼梦》是曹雪芹用他丰富的生活经济、渊博的学识、辛勤的劳动,以及他那无可比拟的艺术天才所创造出来的一部集中的、完美的、典型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
他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表现了现实主义的高度成就,是中国文学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因此《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名著。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不同的读者对作品都有不同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大家都认为宝、黛、钗三人的恋爱婚姻悲剧是《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悲剧。
《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红楼梦》爱情惨剧的社会心义《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评不但深刻,也极其宽泛。
封建社会里所存在的好多问题,不论是典章制度、道德法律、文化教育、崇奉、思想观点以致民俗习惯等等,雪芹都做了宽泛的反应和不一样程度的审察。
其涉猎之广,堪称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正如王希廉所说:“《红楼梦》堪称一应俱全,囊括无遗,岂别部小说所能望其项背!(《红楼梦总评》)而此中尤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惨剧激起读者的怜悯、感触和沉思。
雪芹在表现这一爱情惨剧时,并无把惨剧矛盾放在浅薄、表面的尖利状态中,而是真实细腻地描叙了林黛玉和贾宝玉从青梅竹马到相知默契的感情历程中同四周环境的对峙。
一、《红楼梦》爱情之惨剧性林黛玉初来贾府时,贾府上上下下对于她可能成为贾府儿媳怀着很大兴趣。
善于趁风扬帆、窥察贾母神情的凤姐就多次打趣林黛玉,第二十五回,亲昵地戏称:“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老婆儿?”第六十六回,兴儿对尤氏姊妹介绍贾府人物时,颇自信地说:“贾宝玉的亲事,未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
”跟着时间的推移,跟着林黛玉孤单性格的发展和反叛思想的外露,她渐渐失掉贾府统治者们的喜欢。
她和贾府的矛盾,是以一种表面沉静而在深刻的形式进行的,是真实尖锐的。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成为惨剧,不是因为宝钗的出现,也不是简单地由凤姐、王夫人,贾母造成的。
对于这些宝黛爱情惨剧的直接制造者,雪芹并无把她们写成像传统的戏剧小说里的小丑同样拨乱此间,而是写她们沿着封建社会不行抗拒的社会法例在进行活动。
其实不是因为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其实不是简单地因为自由恋爱冒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这一爱情自己所包蕴的反封建色彩为社会所不容造成了惨剧,这是雪芹高出于他的长辈的地方,也是写得更深刻的地方。
(一)不合“礼”的“木石前盟”——注定的惨剧《红楼梦》所供给的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故事框架,其意义要远远高出故事自己。
并且,其思辩容的丰富和深沉,它伸向中国历史,文化、哲思、美感的深处,结晶了几乎所有的精髓和缺憾,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欲念和矛盾。
《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
《红 楼 梦 》 爱 情 悲 剧 的 社 会 意 义
王 鹏 飞
(阜 新 蒙 古 族 自治 县职 业 中专 ,辽 宁 阜 新 123100)
摘 要 :《红 楼 梦 》是 我 国 古 代 四 大 名 著 之 一 ,它 以 贾 宝 玉和 林 黛 玉 的 爱 情 悲剧 为 主题 ,通 过 贾 、薛 、史、王 四 大 贵族 家 庭 的兴 衰 史 .通 过 细 致 和描 写 深 刻反 映 了当 时 的社 会 现 实和 封 建 社 会 复 杂 的 矛盾 斗 争 ,揭 露 了统 治 阶 级 的 罪 恶 本 质 。 《红 楼 梦》反 映 出 来 的 爱 情 悲剧 ,既 是 那 个 时代 的 悲 剧 ,又 是 作 者 人 生 中某 些 悲剧 的 缩 影 .还是 对封 建社 会 腐 朽 没 落统 治 的血 泪 控 诉 。
二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是促 进 学 生 学 习的 动机 学 生 都 渴 望 能 够 在 一 个 和谐 、融 洽 、平 等 的 氛 围里 愉 快 地 接 受 教 育 。 如 果 教 师 忽 视 了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不 能 做 好 良 师 益 友 的表 率 .就 不 能 在 课 堂 上 吸 引 学 生 .缺 少 师 生 之 间 应 有 的亲 密关 系 。 实 践 表 明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是 既 能 促 进 学 生 学 习 的 动 机 ,又 能 改 善 学 生 学 习 的 有效 手段 。师 生 关 系 好 ,学 生 会 理 解 教 师 在 工 作 中 的 一 些 差 错 ,对 教 师 表 示 理 解 .同 时 也 对 教 师 的 辛 勤 工 作 感 动 不 已 。数 学 教 师 尤 其 要 注 重 拉 近 师 生 之 间 的关 系 ,师 生 之 间 和 谐 的相 处 会 让 教 师 和学 生 都 感 觉 到 交 往 的乐 趣 ,并 促 进 学 生 努 力 学 习 ,回报 教 师 的 辛 勤 栽 培 。 而 一 旦 关 系 不 融 洽 ,则 学 生 无 法 理 解 教 师 的 良 苦 用 心 ,教 师 也 会 埋 怨 学 生 学 习 不 主 动 ,造 成 情 感 上 的 疏 远 ,共 同提 高 的 目标 难 以实 现 。时 间一 长 ,不 但 本 应 和 谐 的 关 系 恶 化 了 .而 且 课 堂 教 学 和 学 生 的 学 习 成 绩 也 将 受 到 影 响 。 因 此 .我 们 在 教 学 中应 该 处 理 好 与 学 生 之 间 的 关 系 .为 了使 学 生 健 康 成 长 、 快 乐 学 习 ,我 们 不 妨 多 和 学 生 交 流 交 流 , 营造 一 个 和 谐 、民 主 、活 跃 的 课 堂 环 境 。 三 、多样 化 的教 学 方 式 。满 足 学 生 需 求 1.注 意 引 导 学 生 .积极 开展 探 究 学 习。 作 为 初 中数 学 教 师 ,我 们 应 该 认 识 到 初 中生 的 年 龄 特 点 , 根 据 他 们 的认 知 水 平 对 其 进 行 引导 。使 他 们 产 生 强 烈 的探 究 欲 望 ,以达 到 提 高 课 堂 教 学质 量 的 目的 。尤 其 是 在 学 习新 知 识 的 过 程 中 ,教 师 要 有 意 识 地 引 导 学 生 探 究 ,首 先 明确 本 节 课 的 探 究 任 务 ,然 后 有 的 放 矢地 开 展 探 究 活 动 。 2.注 重 学 生 的 个体 差 异 .实施 分 层 次教 学 。 每 一 位 学 生 由 于 各 自成 长 环 境 、智 力 水 平 、接 受 能 力 等 因 素 的 不 同 .在 学 习方 面 形 成 了 高 低 不 等 的差 异 性 ,教 师 应 该 认 识 到这 一 点 。 虽 然 我 们 使 用 的 教 材 一 样 ,但 在 制 订 教 学 计 划 和 教 学 内 容 时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分 层 次 实 施 教 学 ,对 教 学 内容 进 行 适 当 调 整 ,使 其 适 用 于 不 同 的 学 生 ,争 取 让 每 一 位 学 生 在 一 般 水 平 的基 础 上 都 有 所 提 高 ;教 师 还 要 加 强 对 “差 生 ”的 辅 导 .使 他 们 达 到 基 本 的 教 学 目标 .跟 上 一 般 的 学 习进 度 。 对 于 学 生 的 分 层 次 教 学 ,可 以通 过设 计 不 同 的 问 题 来 体 现 。 3.利 用课 堂讨 论 .培 养 学 生 的合 作 能 力 。 合 作学 习是 学 生 获取 知识 的重 要 途 径 ,交 流 合 作 学 习所 带 来 的 教学 成 果 也 不 容 小 觑 ,因此 ,我 们 在 教 学 中要 提 供 给 学 生 充 分 的合 作 交 流 的机 会 .创 设 合 作 探 究 的 教 学 情 境 ,营造必 然 性 社会 意 义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探析.doc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探析.doc 如果思念一个人,一张车票就可以解决,那不叫悲剧,那叫做距离,距离可以跨越,而悲剧则带有不可逾越性。
它的不可逾越性来源于现实,现实如果无法改变,悲剧就会一直存在那里。
《红楼梦》中的宝黛之爱,不是贾宝玉问林黛玉一句“你爱我吗?”林黛玉回一句“我爱你”,问题就解决了。
他们的悲剧是时代造就的,封建制度下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教是他们二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高墙。
在这一坚固的现实基础上,曹雪芹还原了现实,宝黛之爱的悲剧性结局不可避免。
宝黛爱情建立的基础对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缘份,其渊源首当其冲的便是木石同盟,这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故事。
在这个神话中,带有主动性的一方是绛珠仙草,她为了报恩终日游离于离恨天外,心中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这是修成女体的绛珠草心中对神瑛侍者萌生了爱意,正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少女怀春这是人性的本能,所以这“缠绵不尽之意”无可消除,最终由官方警幻仙子出面帮她解决。
绛珠草下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追随神瑛侍者,为了报答他的甘露浇灌之恩。
而神瑛侍者下凡则是因为凡心偶帜,要造历幻缘,他要造的幻缘对象是谁,他也不知道,冥冥之中也是安排好的。
木石同盟神话所传达出的信息,最终都在现实世界被一一印证。
神瑛侍者化身为贾府的贾宝玉,他出生没几年,化身为林黛玉的绛珠草便来找他了。
绛珠草下凡就是为神瑛侍者而来,所以只能是林黛玉进贾府找贾宝玉,主动与他相遇,这叫做追随。
两人见面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是没有一下子坠入爱河。
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作者曹雪芹对以往才子佳人小说一见钟情模式的突破,另一方面是在回应木石同盟神话。
爱情发生的前提必须是男女双方相互爱慕,宝黛之爱不是单相思,也没有第三者。
薛宝钗算不上第三者,因为贾宝玉从认识她之日起压根也没有对她动过情。
在神话中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的对象是未知的,所以他还需要时间寻找确认自己的“心有所属”。
在三十二回前,林黛玉吃醋含酸的例子不少,酸薛宝钗,酸史湘云,不断的印证自己在贾宝玉心中的地位。
论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
论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在其中宝黛爱情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爱情之一、宝黛的爱情体现了悲剧的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深沉、动人和引人思考。
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体现在两人的命运被环境所束缚。
从宝黛初次相识到结束他们之间的爱情,整个故事充满了困境和磨难。
宝黛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之下,她们没有选择自己的婚姻对象的自由,而是被迫嫁给了其他人。
宝黛深爱着宝玉,但无法与其成婚,而宝玉也被迫娶了其他四妻,无法和宝黛在一起。
环境的束缚使得宝黛的爱情从一开始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其次,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还体现在爱情之间的矛盾和猜疑。
宝玉是一个多情的人,他对宝黛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但是他又无法摆脱封建礼教对多妻制的要求,最终导致了他四妻同室的局面。
宝黛爱宝玉,但害怕失去他,对宝玉有着强烈的占有欲。
宝玉与黛玉有时敬而远之,有时亲密无间,这种矛盾的感情引发了宝黛之间的种种误会和猜疑,使得两人之间的爱情充满了痛苦。
第三,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还表现在宝黛之间的隔阂和分离。
宝黛身份高贵,而黛玉只是一个贫贱出身的女子,在地位上存在巨大的鸿沟。
黛玉深知自己无法与宝玉平等相对,她内心充满了自卑感和无望的情绪。
宝玉与宝黛之间的爱情被这种社会阶级的隔阂所打断,两人终究无法真正拥有对方。
最后,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还体现在两人的性格差异和命运的反转。
宝黛是一个执着、敏感和自尊心强的女子,她对爱情有着坚定的追求和无尽的渴望。
而宝玉则是一个优柔寡断、情感复杂和不能坚守信仰的人,他的不忠和对其他妻子的情感也导致了宝黛之间的矛盾和决裂。
最终,宝黛的爱情遭遇了命运的反转,她们之间的感情被破坏,使得整个爱情故事变成了悲剧。
总之,宝黛爱情的悲剧意义体现在命运的束缚、矛盾冲突、隔阂分离以及性格差异和命运反转之上。
《红楼梦》通过宝黛爱情的悲剧,以及宝黛之间的矛盾和磨难,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无奈和社会现实的不公,使读者们反思封建社会的束缚和爱情的困境,从而达到对人生的思考和审视的目的。
宝黛钗爱情婚姻纠葛的现代启示
宝黛钗爱情婚姻纠葛的现代启示1不管从哪个角度解读,宝黛钗爱情婚姻纠葛绝对是《红楼梦》的核心情节。
木石前盟被金玉良缘所取代是红楼爱好者心中永远的遗憾,续写者在这一点上也把握精准,“宝玉与宝钗成婚、黛玉含恨而死”是后四十回写得最用力、也最体现作者原意的场景。
宝玉虽然娶了宝钗,“终究意难平”。
黛玉是他永恒的“白月光”和“心口的朱砂痣”,宝钗得到的只是夫妻名分和“相敬如冰”。
2也许遗憾才是美好。
因为未完成所以意犹未尽。
假设一下,宝黛爱情真的实现为现实的婚姻会怎么样?贵族之家每况愈下,宝玉的秉性气质不允许他走上科举仕途,公子习气和个人禀赋所困也不可能开拓出新的经济渠道;黛玉天生是个病秧子小姐,有七窍玲珑之心,却无人情练达之能,不可能如王熙凤或薛宝钗一样支撑起穷途末路的大家族最后的体面和运转。
日常的琐碎和龃龉会耗尽诗情画意。
木石前盟是超越世俗和现实的柏拉图的恋爱,所以有“懂你”一端足矣,注定不可能实现为现实的婚姻。
宝黛真的在一起了,只能是喜剧变悲剧,惨淡收场。
现实生活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婚恋市场上一定不吃香。
因为社会中的任何一种关系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交换,包括爱情和婚姻。
只有势均力敌、棋逢对手才可能长远。
宝玉在社会层面的主动放弃和黛玉的矫情和刻薄,恰恰是作为结婚对象最重视的部分。
因为现实生活中,其实需要那么一点钝感力,就是常言的难得糊涂,才会不那么痛苦,过于敏感只能徒增烦恼。
3从表面上看,黛玉之死和宝钗空洞的婚姻都是社会悲剧。
玉石前盟是被封建家长和封建观念给拆散和摧毁的,黛玉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固然令人扼腕;宝钗作为封建社会典型的淑女,也没有得到幸福,关键是无论怎么努力她永远也赢不了,因为她的对手是一个逝者,更体现出社会和人生的荒谬。
今天再读《红楼梦》,你会发现,曹雪芹笔下的宝黛钗爱情纠葛是超越时空的,写尽了爱情与婚姻的区分及其背后惨烈的真相。
真爱往往会被现实打败。
真爱是完美、是无邪、是彼岸花、是曼陀罗……穿越到婚姻,就如同撕下画皮,惨不忍睹。
浅谈贾宝玉的爱情与婚姻悲剧的意义_文学评论论文
浅谈贾宝玉的爱情与婚姻悲剧的意义_文学评论论文摘要: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悲剧是爱情,青春和生命之美被毁灭的悲剧。
作者不仅哀悼美的被毁灭,而且还深刻的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这是对封建社会和文化进行的深刻思考,也是一种精神的觉醒。
关键词:爱情;婚姻;悲剧;觉醒在明清小说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红楼梦》,鲁迅曾说:“自《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说无才补天的一块顽石在人间的传记。
这块顽石幻化为贾宝玉,他经历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的悲惨人生,体验了贵族家族由盛转衰的巨变,从而对人生和尘世有了独特的感悟。
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演绎了一场“悲金悼玉”的故事,其悲剧意义值得深思。
一、对封建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反思林黛玉,薛宝钗皆为封建社会和文化的牺牲品。
林黛玉是小说中宝黛爱情悲剧的女主人公,是贵族青年叛逆者的形象。
她生于“清贵之家”,母亲早丧,从小读书识字,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但作为女人,不能留在家中守祖业,被送到花柳繁华的荣国府,不久父亲去世,从此无家可归,于是长期寄居贾府,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
由于家境的没落,加上封建社会严重的男女尊卑论,在龌龊,势力的贾府,她敏感地注视着周围,唯恐有人对她表示轻蔑,因为这样,她不愿同流合污,始终保持纯洁高贵的心,用“比刀子还尖”的话去刺伤周围的人,所以在众人的心里,黛玉“小心眼”,“苛刻”,只有宝玉才能理解她,懂她,成了她唯一的知己,她对宝玉的爱也成了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于是她追求爱情,和宝玉一起鄙视功名利禄,但黛玉由于没有了双亲,婚姻没有了依靠,并且这种自主的爱情与封建婚姻是水火不容的,因此,她更加焦心,更加多愁善感,思想也更加叛逆,这样的思想越深刻,黛玉也就离死亡越近!尽管她与宝玉一同抗争,但她的无助注定了她和宝玉的爱情是个悲剧。
她也必然会成为封建制度和文化下的牺牲品。
宝钗是皇商家庭出生的贵族小姐,又是一个被封建思想浸透了灵魂的典型淑女,是封建礼教教化的典型代表,她的思想性格与宝黛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看《红楼梦》之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我看《红楼梦》之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作者:高红珍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06期《红楼梦》里叙写了许多爱情故事,但只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及其悲剧,才是作者呕心沥血,倾注了最大的艺术力量加以描绘,并且最感动读者的爱情故事。
它体现着全书的主要倾向,它给读者的感受最深,对读者的影响也最大。
这一故事的社会意义如何,读者对它又有怎样的理解?一般地说,对于古代作品的理解,往往是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的。
据有关资料的考证,《红楼梦》故事的时代背景应是雍正、乾隆时期。
作者曹雪芹以当时的曹家为创作原形,主要取材于他的自身经历。
以他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思想言行,作为贾宝玉形象的模特儿,以他在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活于其中的北京曹家作为贾府的原形,创作了一部历史巨著,为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不是一般的封建社会中公子小姐或才子佳人式的爱情。
而是在封建贵族家庭内部所发生的两个叛逆青年的爱情。
这一爱情,是以叛逆思想为基础,如果有一方是“顺民”,这爱情便是不存在的;这个爱情的悲剧,也以社会矛盾为内容,如果不是充满着社会矛盾,这爱情的悲剧也是不会发生的。
这里先看贾宝玉是怎样的人物。
就贾府这个环境说,贾宝玉是个过于早熟的儿童。
在别人应是天真稚气的时代,他已经承担了封建传统的重压,对传统势力进行了反抗。
可以说,作者是将贾宝玉作为一个全面反叛封建传统的人物来写的。
他所要反叛的,是封建社会中的几乎全部的传统力量,在爱情上争取自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他的生活的全部。
就《红楼梦》全书所写的贾宝玉和周围人们的矛盾冲突看,也不仅仅集中在爱情这一点上。
特别明显的是贾政和贾宝玉的冲突,主要是在于贾宝玉成为“肖子”还是成为“孽障”的问题。
还有贾宝玉和薛宝钗、史湘云、花袭人等的冲突,也常常是在于议论那“仕途经济”或“国赋禄蠹”的分歧上面。
总之,贾宝玉这个人物在当时的环境里,是最有理想的,也是最先进的。
论宝黛爱情悲剧地社会意义
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内容摘要】宝黛的爱情悲剧,在小说情节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从艺术上讲,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叛逆形象,以及黛死钗嫁的爱情悲剧在《红楼梦》的悲剧意识,悲剧结构中都处于中心地位。
它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
对于古代作品的理解,往往会因为时间、地点、读者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现在的读者不容易全面理解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因此,本文试从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础,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及作者写作本书的思想局限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红楼梦》恋爱悲剧社会意义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的中心故事,也动人的重要事件。
《红楼梦》里描写了许多爱情故事,但是只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及其悲剧,才是作者呕心沥血,倾注了最大的艺术力量来加以描绘的,并且是最感动读者的爱情故事。
但对这一故事的社会意义却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
鲁迅说过:“《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目的书。
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就全书而言,单单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而论,看法也有种种:有人说写出了“色宝”,也有人说写出了“人性”。
对于我们今天的青年人来说,由于时代、环境的隔膜,对于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可能更难理解了。
这也正如鲁迅所说:“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我以为是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健全而合理的好社会中人,也将不能懂得,他们大约要比我们听见秦始皇焚书、黄巢杀人更其隔膜。
”今天的读者,对于黛玉和宝玉以及他们的爱情悲剧的确已不能完全懂得。
但是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是客观存在的。
一、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以封建思想为基础。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不是一般的封建社会中公子、小姐的才子佳人的爱情,而是在封建贵族家庭内部所发生的两个叛逆青年的爱情。
这一爱情,是以叛逆思想为基础的,如果有一方是“顺民”,这爱情便不存在了。
试论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 副本
学生姓名:王杨用户名:wangyang1003所属教学服务中心:马鞍山电大教学服务中心指导教师:张国风宝黛爱情,为什么最终会走向毁灭的悲剧?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会原因是造成宝黛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婚姻一直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家长包办婚姻制。
而宝黛之间的爱情是自由恋爱。
他们的爱情触犯到了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因此,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他们的爱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第二,贾宝玉和林黛玉各自的性格缺陷,也成为阻碍他们爱情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贾宝玉性格中的软弱性,使得宝黛爱情在面对封建传统势力侵害的时候,无法形成坚定的反抗。
林黛玉从小寄养在贾母家中,虽然是贾母的外孙女,享受着贾母的万千宠爱,但是由于家道的衰落,以及寄人篱下的现实处境,使得林黛玉养成了敏感多疑的性情。
黛玉的尖酸小性使她说话常常伤着别人,引起别人的反良好的交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生存是多么重要,而林黛玉在这方面显然无法与八面玲珑的薛宝钗想媲美。
薛宝钗是封建正统观念下培养的女性,不仅善解人意,深受族中长辈的赏识,同时待人亲近,使得下至丫鬟婆子各个都爱戴她。
因此在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拉锯战中,薛宝钗良好的人缘是她的一个优势。
林黛玉敏感多疑,尖酸刻薄的性格,使得她在于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并不是那么顺利,最终导致最后她的爱情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第三,家族的原因,林黛玉自身与贾氏家族的利害冲突。
林黛玉所具有的优势却难敌自身的致命弱点。
而这些致命弱点又恰恰犯了贾氏家族的忌,终于林黛玉丧失了她全部的优势,也决定了她与贾宝玉的爱情必以悲剧告终。
试论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摘要:《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是由于命运的捉弄、宝玉的软弱多情以及他们反世间之道而行造成的。
加之宝黛二人性格的不和,更使二人的爱情成为婉唱。
而且宝黛二人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爱情悲剧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试论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姓名严举文学号10101141014 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0级层次专升本教学点武威函授站交论文时间2011年9月17日备注:论文成绩采取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评阅目录论文摘要 (3)引言 (4)一、家庭和社会环境是生成悲剧的根源。
(4)二、封建礼教及宿命论注定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5)三、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宝黛爱情的基础,也是宝黛爱情美的魅力之所在。
(5)四、宝黛感情产生嫌隙的根源——宝玉的软弱多情。
(6)五、性格的独特性、缺陷性注定宝黛爱情是个悲剧。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论文摘要《红楼梦》以宝黛钗的爱情婚姻为重要线索,摆脱了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的俗套,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和贾宝玉、薛宝钗的婚姻悲剧,展现给读者的是贾宝玉那没有婚姻的爱情和没有爱情的婚姻,深刻揭露了封建家族的黑暗和腐败,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制度,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意义。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全书的中心情节,本文拟在探究宝黛钗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爱情悲剧必然性社会根源试论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每次读《红楼梦》,总是为“宝、黛、钗”的爱情悲剧而扼腕叹息,为黛玉的死叹息,为宝钗“得到人却得不到心”叹息,为宝玉的最终出家而叹息,为前世已经注定的孽缘而叹息。
宿命论的不可更改是宝黛钗最大的悲剧:事情终究无可挽回,因此其中的感情纠葛,由始而终都被一种悲剧的氛围所笼罩。
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集中表现了封建腐朽的旧思想与宝黛的新思想的种种不协调,从众多像花一样的女儿们的悲惨命运中,让人们看到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而揭示了封建主义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因此,对宝黛爱情悲剧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则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家庭和社会环境是生成悲剧的根源。
“弃黛留钗”最终是在封建家长的手中决定的。
宝黛之恋在两个层次上与封建旧制发生矛盾:一是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二是促成宝黛之恋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
他们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而与封建旧势力对峙着;而封建家庭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又决不可能允许这种恋爱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个冲突毫无调和余地。
作为外祖母的贾母并非不心疼林黛玉,但她选择孙儿媳妇终究要考虑整个家族的利益。
林黛玉羸弱的身体、孤傲的脾性以及自定终身的越轨行为,贾母是不能喜欢的。
她要给贾宝玉说亲,曾托过清虚观的张道士,后来又留意打量过薛宝琴,这些迹象表明她就是没有选择林黛玉的意思。
她所以一时不能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断然干预,主要是怕伤害了贾宝玉。
随着贾家境况的恶化,家长要把贾宝玉引上封建正路以挽救家庭颓局的希望日益明确和强烈,此时,薛宝钗成为最佳人选。
薛宝钗出身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家庭;而林黛玉则是出身于一个“书香之族”,且“母早亡,父远离,又无兄弟姐妹”、“本是无依无靠而来”的,薛宝钗的家庭背景、品格、才能等都很符合封建家长的要求。
贾母与王夫人处心积虑筹划一场骗局,无非是为了联络有亲的四大家族,亲上加亲,便于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
而且宝钗和宝玉联姻,贾宝玉也会在宝钗的朝夕规劝下,逐渐改掉“痴”、“狂”的性格,走上他们所期盼的科举仕途、荣宗耀祖的道路。
就这样,封建家长们最终抛弃了黛玉而选择了宝钗,造成了宝黛钗三人的悲剧。
在封建社会,婚姻不是男女双方自己的事情,封建贵族为了家族的利益,不惜牺牲有情人的爱情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可见,是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宗法制度、婚姻制度和封建的伦理道德等等扼杀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也造成了宝玉和宝钗无爱婚姻的悲剧。
二、封建礼教及宿命论注定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红楼梦》所描述的“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故事内容,“金玉姻缘”指的是贾宝玉和薛宝钗,“木石前盟”指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好像人的命运上天自有安排,冥冥之中早有定数。
贾宝玉就曾说过,我偏不信什么“金玉姻缘”,偏信“木石前盟”。
“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其内容的丰富,包含了中国历史、文化、哲学、美感的深处,结晶了几乎全部的矛盾和冲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
林黛玉代表的“木”字和薛宝钗代表的“金”字,可以从中国文化底蕴来看:木近水,金近火,阴柔与阳刚,寂寞与活溢,虚无与实有,悲观与乐观,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宇宙人生两种不同的本质认识的体现。
林黛玉体寒,虽多愁善感,可激情似火;而薛宝钗体有热毒,却“藏愚守拙”、“不关已事,高高挂起”。
所谓“门当户对”、“包办婚姻”的封建意识至今桎梏着人们的心灵。
薛林两人作为两种对立的审美规范,人格理想和宇宙精神的化身,贾宝玉在爱情婚姻的天平上,他的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他虽然深爱林黛玉,但他的力量是弱小的,贾府从上到下,一起来蒙骗他,他爱林黛玉已到痴迷的状态,在被蒙蔽的情况下,他是无法与封建的婚姻制度相抗衡的。
三、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宝黛爱情的基础,也是宝黛爱情美的魅力之所在。
林黛玉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姐妹,只身一人投靠外祖母—贾母,在贾府寄人篱下,可她时时处处维护着自己的人格尊严,所谓“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剑霜严相逼”,正是她生活处境的写照。
她孤独、寂寞,所幸的是,她与贾宝玉志趣相投,她所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不为名不为利,而贾宝玉不喜读书,不愿按家长的意愿走为官的仕途道路,而林黛玉正合他的心意。
他们爱情的发展,正是两颗心的碰撞、沟通、彼此认同的过程。
他们每天或读书或写诗,过着一种诗情画意的生活,而这就为他们的婚姻留下了隐患。
在贾府那样的大家庭,选择儿媳妇还是要讲门弟出身,根基家业的,而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就不喜欢林黛玉作她的儿媳妇,从她是那样恼恨晴雯就可以看得出。
而林家既有钟鼎之家的底子,又有书香门弟的特色,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的官再小,财产也应是少不了的。
当年贾琏陪着年幼的林黛玉回江南,在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死后,竟然没有给林黛玉留下任何财产,这是不合情理的,也很令人奇怪,这很可能是贾琏和王熙凤夫妇合伙吞下了林黛玉的财产。
可怜林黛玉,虽不追求名利,可终为利益所困;虽不害人,可别人还是要伤害她。
这就是她孤苦无依的社会环境,唯一的知己贾宝玉还要被别人夺去,这也难怪她多愁善感,她和贾宝玉的爱情爱得是那么真挚、那么纯洁、那么辛苦、那么地凄美!她容不得别人有污辱她人格的言行,就连深爱的宝玉,也还是要反击的。
贾宝玉这个贵族青年,在当时能够对林黛玉表示尊重,实属难能可贵。
这种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爱情观,代表着“近代色彩”的新型爱情观。
经典名作《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就是“诗的化身”、“美的化身”,她和贾宝玉的爱情,表达和满足的不只是情感,而且是知性和理性,它似乎是某些深藏着永恒存在的情感的思辩、反思,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具有纯洁高尚的美感,从而拥有永恒的悲剧美的魅力。
四、宝黛感情产生嫌隙的根源——宝玉的软弱多情。
贾宝玉是人所共知的小说主人公,可以说处于全书形象体系的中心地位。
金陵十二钗是小说着力描写的十二个女子,应当说在这个形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还有为数不少虽则身分低微然而品性不凡的女儿形象令人瞩目。
显然,所有这些人物同主人公的关系远远不是那一张谱系表所能包罗和表示的。
看贾氏四春同宝玉间的关系,可以说手足之情各各在案,省亲一节写到元春与宝玉虽系姐弟,情同母子,发蒙开智,手引口传,悉心教养,属望至殷。
探春与宝玉虽则隔母,其于宝玉的亲厚绵密较一母所生的贾环胜过十倍。
二十七回写她特地叫宝玉离了众人到石榴树下说话,央及宝玉给买新雅玩意,应允亲手给宝玉做鞋,还诉委曲、数落生母赵姨娘的不是。
此处作者特借宝钗之口点明:“显见得是哥哥妹妹了。
”(4)懦弱迎春,少言寡语,平日同宝玉似乎没有什么可资“特写”之处。
然而当迎春嫁后,宝玉跌足叹气,独自至紫菱洲徘徊瞻顾,触景伤情,吟诗忆念的正是手足之情。
惜春年幼,性又孤介,宝玉对她一视同仁,虽无特写,亦可包举。
至于李纨凤姐,与宝玉之间既系叔嫂,亦同姐弟。
李纨执掌大观园,园中一切活动,以她为首,自是宝玉感情天地中不可少的一个人物。
凤姐更不必说,与宝玉同有“姐弟逢五鬼”之在厄,同命共运,情如骨肉。
再有秦氏,她虽是宁府的人,较李纨凤姐远了一层。
但她是导引宝玉人梦进入太虚幻境的人。
在小说中占有特殊地位。
史湘云不是贾府的人,但其与宝玉的关系几可与黛钗鼎足而三,除去对她才情品格的种种描写外,有“金麒麟”一案足资证明。
此外还有一个妙玉,与贾府不沾亲不带故,她之人正册除了因出身高贵外,也因为同宝玉之间存在着某种“情”的连系。
由“品茶”、“乞梅”等情节,特别是贺宝玉生日那一个“遥叩芳辰”的拜帖,可以见出这个“褴外人”已蹈人栏内,不知不觉地为“情”所牵动。
此外,贾宝玉同情于画蔷的龄官,庇护过烧纸的藕官,替彩霞瞒赃,为芳官不平,怕和尚的臭气熏了尤氏姐妹,破例接待付家婆子惟恐薄了付秋芳……等等。
可以这样认为,列名其上的所有女子,几乎都在不同的层次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诸艳之冠”的贾宝玉“挂号”。
也就是说,这些艺术形象,不论他们自身的重要性如何,都有一个共同之点,即与宝玉之间存在着某种感情上的联系,足以揭示贾宝玉性格的特征“多情”。
另一方面,贾宝玉性格中存在软弱的一面。
《红楼梦》中睛雯、金钏、黛玉的死,他除了恨的要死怜惜的要死之外,没有真正为避免她们的死而抗争过。
正是他的软弱,所以他才能够爱晴雯却不能拒绝袭人的诱惑,爱黛玉却又贪恋宝钗的冰雪肌肤,大家都说曹雪芹以隐语说宝玉,说他的草莽愚顽、不肖无能,在对待爱情这一方面来说,其实也是不无道理。
五、性格的独特性、缺陷性注定宝黛爱情是个悲剧。
林黛玉的独特个性与世俗格格不入。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贾府上下的人,尤其是贾宝玉并未伤害林黛玉,林黛玉却认为别人伤害了自己。
有时甚至别人的好意也会成为她伤感的由头。
一次贾府伶人扮戏其中小旦扮上活象一个人,风姐、宝钗、宝玉等人心里都知道,但谁也不说出来,或不敢、或不肯,都是为了怕伤着林黛玉。
惟有史湘云心直口快说了出来,宝玉忙使眼色制止,好意调停解释,到头来,黛玉不但不领宝玉的情,还恼他比恼湘云更甚,宝玉分辩说自己并未拿黛玉比戏子,并未笑她,黛玉回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玩,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谁也没有想给黛玉难堪;然而她脆弱而倔强的个性,时时处处都在防范自卫的心理。
周瑞家的分送宫花,别人都谢过收下,唯独黛玉发问:“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粗粗看去,黛玉确实挑剔、小器,透过表象,可以感到她时时处处看重作为一个独立个性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