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重点思考2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人生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发生规律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调养阴气。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春夏属阳,故养生养长;秋冬属阴,故养收养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2、如何理解“魄门为五脏使”?

魄通粕。魄门:指肛门,肛门排出糟粕,故名曰魄门。使:役使。

指肛门启闭功能,依赖五脏之气调节,(心神的主宰,肝气的调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魄门启闭正常与否,又影响着五脏六腑气机的升降。病理:如当魄门失常时表现为大便秘结或泄泻。

3、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

(1)足阳明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为脏腑精气供给的泉源,若阳明旺则气血充,五脏六腑得养,肢体功能正常,而痿证自愈

(2)阳明为冲脉之海,多气多血之经,有润养宗筋的作用,而宗筋有束骨利关节之功,人体的骨节筋脉依赖阳明化生的气血以濡养,才能运动自如。(3)若阳明虚,则诸经气血不足,宗筋失养而驰纵为痿,相反则痿证可愈。(4)此“独取”只是着重的意思。

4、脾不主时是什么含义?

此言脾不单独主一时令。

脾主四时每季季末的十八天,因脾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滋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如同自然界中土能生长,滋养万物一样。一年四季中,任何脏腑组织器官在任何时令中,都离不开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滋养。

5、怎样理解“此皆聚于胃,关于肺”?

是对咳嗽病机的高度概括,说明咳嗽与肺胃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从病因而言:皮毛受邪,从其合入肺,寒饮入胃,从肺脉注肺,与肺胃相关。

从病机而言:①肺的关系:邪伤于肺,使肺失宣降而病咳。

②胃的关系: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胡胃弱则化源不足,脏腑失养,抗病力弱易感外邪而病咳。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脾胃受伤,水津失运,停聚于胃则为痰为饮,上逆于肺而发咳嗽。

胃属土,为万物所归,且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故胃独自受邪或接受五脏六腑内传聚于胃的邪气,均可循经脉上传于肺而为咳。

6、“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是什么?

生理上:胃中水谷精气→脾的转输→四肢得养,强健有力。

病理上:脾病不能转输胃中水谷精气→四肢失养,痿废不用。

治疗上:治疗痿独取阳明(调治脾胃)。

7、什么叫遗复?如何预防?如何治疗?

遗是指病邪遗留,余热未尽,多因“热甚而强食”。复是指病愈而复发,原因与“食肉”有关。预防方法→勿热甚而强食:不要在热邪旺胜时食用太多东西,也不要在热病初愈后进食肉类等难销化之食物。

治疗方法→视其虚实,调其逆从:看人体正气是虚还是实,虚则补,实则泻。

8、根据《素问·汤液醪论》,五脏阳气被遏引起的水肿,治疗原则是什么?总的治疗原则是,协调阴阳,回复阴阳平衡。

具体治疗可使用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茎之法,消散水邪的积蓄,去除血液的瘀结;并辅以缪刺络脉,通络行水,温暖形体顾护阳气;活动四肢,助阳行气。

9、肺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肺咳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外感风寒,皮毛为肺之合,皮毛受邪则从其合内传于肺。二是饮食寒凉,寒饮入胃后,因肺脉起于中焦,寒饮食入胃,则循肺脉上至于肺,内外之寒合并伤肺,致使肺气失调,宣降失职,上逆而为咳。

病机:邪气壅肺,肺气上逆及肺络损伤所致。

10、疼痛的总病机是什么?

原文“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疼痛的总病机以寒邪为主,其病机也有下面两个分别:

(1)主要是寒邪客于经脉内外,使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此为实痛。(2)血脉凝涩,运行的气血虚少,使组织失养,不荣则痛,此为虚痛。

11、肠覃与石瘕有何异同?

相同:都以腹内结块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均属气滞血瘀证,皆可用破血逐瘀之法导而下之来治疗。

不同:肠覃生于肠外,男女皆可发病,其在女子则月经不受影响而影响而能按时来潮。石瘕生于子宫,只发于女子,月经必受其影响而不能按时来潮。

*月经是否按时来潮是二者鉴别要点。

12、病机十九条中属热证的病机有哪几条?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13、你对“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如何认识的?

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用苦寒清热泻火的药物治疗热证,而热证不缓解的为阴虚发热,当用清热滋阴法治疗。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用温热散寒之药治疗寒证,而寒象不减的为阳虚失温之虚寒,当用温补阳气法治疗。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4、什么叫正治?

“正治”是逆疾病征象而治,故又称“逆治”,即所选药物的属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反。适用于病情轻浅而单纯无假象的疾病。如“以寒治热”,“以热治寒”、“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15、什么叫反治?常见的反治方法有哪些?

①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

适用于病势较重,病情复杂并出现假象的疾病,因治疗时所所选用的药物之性与疾病症候的性质相一致,如“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故又称“从治”。

②常见的反治方法有“寒因寒月”、“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16、试述痹症的病因病机

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

外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内因~营卫不和。神情躁动不安,饮食劳倦,即“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病机: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又有饮食劳倦所伤,导致机体营卫气血运行失调,逆乱或虚弱。

17、结合《灵枢·百病始生》原文,试述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原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虽有虚风邪气,只要人体正气不虚,就不能单独使人发病。“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只有当人体正气内虚时、虚风邪气才能产生治病作用,形成外感病,从而阐明了风雨寒热邪气发病的机理,既突出了邪气的治病作用,又强调正气的主导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