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求知《国际商务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圣才出品】
薛求知《国际商务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商务环境)【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3章国际商务环境3.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1.国际贸易的改革与发展21世纪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两大历史性浪潮。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①发展过程:发端于1980年代初期,1990年代进入高潮,21世纪将基本定局,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将由此而形成,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由此而产生。
②重要标志:这股浪潮最重要的标志是欧盟经过近两代人的努力最终形成,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
与此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于1994年1月起实施生效,成为与欧盟鼎足而立,相互抗衡的又一世界规模最大的贸易集团。
③动因:跨国公司日益强大及与世界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与残酷。
(2)国际市场日益一体化①标志: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加快,国际贸易额增加,国际规模增大。
②动因:现代化发展及新的数字化科技革命。
(3)两大世界性浪潮的影响①国际贸易竞争的内容更趋多元化。
②世界市场的竞争主体发生变动。
最主要表现在参与竞争的微观主体由国内企业向跨国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企业发展,宏观主体从国家间的竞争向国际经济区域集团间竞争扩展。
国际经济战将是以跨国公司为核心,以区域集团化的大经济圈为依托,以众多企业集团为基础的多主体竞争。
③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加速了各国企业、企业集团的兼并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国际贸易体制方面,区域贸易集团的发展正推动着一个多边的、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伴随着贸易政策的报复性竞争,更多地出现了贸易政策的协调,从一些双边的或区域的贸易协议来看,各国都在寻找贸易政策协调的道路。
2.世界市场(1)世界市场的基本介绍①世界市场的概念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领域,或是指世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它是商品货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结果,始终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
世界市场的内容包括商品、货币、运输、保险、劳务等,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余都是为商品服务的。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国际商务伦理)【圣才出品】
第5章国际商务伦理5.1 复习笔记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伦理”一词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商业伦理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发展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跨国公司的道德义务等。
1.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条件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条件时,暂时还没有确定的标准供企业选择实施。
但无论如何,跨国公司绝不能对其在国外的企业或转包商们恶劣的工作环境听之任之或视而不见。
2.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3.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但又是任何人都可以破坏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即一项大家共同拥有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个人,但每个人都能使用,而且在过度使用,结果便导致资源的逐渐消减。
4.腐败“加急费”或“通融费”并不是用来获取那种如果不支付就拿不到合同的费用,也不是用来获取排他性利益的费用,而是为保证一家企业能从外国政府得到它应有的公平待遇所支付的费用,如果不支付有可能因某个官员的拖延而得不到。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在一个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等方式,“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有可能促进福利。
相反,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
因此,加急费的合理性导致了一个伦理困境。
5.道德义务有些伦理专家认为,与权力相伴的是社会责任。
薛求知《国际商务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外国经营环境)【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4章外国经营环境4.1 复习笔记一、国际经营面对的环境1.经营环境分析(1)经营环境的含义市场经营环境,即环绕企业周围具有潜在影响某一特定行业和产品的所有因素。
(2)经营环境分析的两个层次①第一个层次是一般的特征。
如政治、经济、技术、社会、人口、教育、法律、文化、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这些因素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关系比较间接,称为次级影响因素。
②第二次层次是特殊环境特征。
包括一些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微观环境的因素,如需求者、供应者、竞争者、社会政治、技术等方面的特征,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国际经营的关系比较密切,影响比较直接,称为一级影响因素。
同时,企业还要把内部资源条件同相关的地区和国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确定企业对环境的配合和适应程度。
(3)经营环境分析的目的企业在国际经营活动之前和进行的过程之中,对经营环境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寻找机会和避免风险。
2.构成企业经营环境的因素(1)企业经营环境的各因素举例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法律体系在商标的所有权问题上,采用大陆法系的国家奉行注册在先的原则,而采用普通法系的国家则奉行使用在先的原则。
美国人谈判喜欢开门见山,直接介入主题,马上谈出结果,阿拉伯人在谈判中却看重个人感情,总要先花上一二个小时谈无关紧要的事。
②政治制度实行民主制的国家,经贸政策透明度高,领导人换届对生意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实行独裁制军人执政的国家却是朝令夕改,让人摸不透,但一旦打通关系,却也可做成大买卖。
③经济发展水平自行车在发达国家作为运动工具,在发展中国家则作为交通工具、运输工具,在某些落后部落,则被视为财富的象征。
(2)企业国际经营的复杂性①企业国际经营复杂性的表现企业的经营活动进入到国际市场,对企业起影响的因素增多,企业涉及的海外市场和东道国越多,这些因素就会成倍地增加。
企业经营活动涉及的海外市场数目多,情况复杂,而且进入每个市场的形式又有所不同,而这些市场又是相互联系的。
薛求知《国际商务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外国经营环境)【圣才出品】
薛求知《国际商务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外国经营环境)【圣才出品】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4章外国经营环境4.1 复习笔记一、国际经营面对的环境1.经营环境分析(1)经营环境的含义市场经营环境,即环绕企业周围具有潜在影响某一特定行业和产品的所有因素。
(2)经营环境分析的两个层次①第一个层次是一般的特征。
如政治、经济、技术、社会、人口、教育、法律、文化、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这些因素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关系比较间接,称为次级影响因素。
②第二次层次是特殊环境特征。
包括一些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微观环境的因素,如需求者、供应者、竞争者、社会政治、技术等方面的特征,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国际经营的关系比较密切,影响比较直接,称为一级影响因素。
同时,企业还要把内部资源条件同相关的地区和国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确定企业对环境的配合和适应程度。
(3)经营环境分析的目的企业在国际经营活动之前和进行的过程之中,对经营环境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寻找机会和避免风险。
2.构成企业经营环境的因素(1)企业经营环境的各因素举例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法律体系在商标的所有权问题上,采用大陆法系的国家奉行注册在先的原则,而采用普通法系的国家则奉行使用在先的原则。
美国人谈判喜欢开门见山,直接介入主题,马上谈出结果,阿拉伯人在谈判中却看重个人感情,总要先花上一二个小时谈无关紧要的事。
②政治制度实行民主制的国家,经贸政策透明度高,领导人换届对生意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实行独裁制军人执政的国家却是朝令夕改,让人摸不透,但一旦打通关系,却也可做成大买卖。
③经济发展水平自行车在发达国家作为运动工具,在发展中国家则作为交通工具、运输工具,在某些落后部落,则被视为财富的象征。
(2)企业国际经营的复杂性①企业国际经营复杂性的表现企业的经营活动进入到国际市场,对企业起影响的因素增多,企业涉及的海外市场和东道国越多,这些因素就会成倍地增加。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第一章:国际商务概述一、国际商务的概念1. 定义:国际商务是指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在跨越国界的情况下,进行的商品、服务、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资源的交换和流通活动。
这些活动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易、合作与竞争。
2. 范畴:国际商务涵盖了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
二、国际商务的特点1. 跨国界:- 语言差异:国际商务活动需要克服语言障碍,进行有效沟通。
-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影响商务行为和交易方式。
- 法律差异:各国的法律体系不同,国际商务活动需遵守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
2. 复杂性:- 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性、国际关系等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
- 经济因素:汇率波动、经济周期、市场竞争等影响国际商务的决策。
- 金融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资本流动限制等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
3. 风险性:- 汇率风险:货币汇率变动可能导致收益或损失。
- 政治风险:政治动荡、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竞争格局变动等带来不确定性。
4. 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场机遇:国际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竞争挑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国际商务的重要性1. 促进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国际商务有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生产效率:国际竞争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进步。
2. 拓展市场空间:- 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国际商务活动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 市场多元化:企业可分散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促进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国际商务活动有助于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技术创新:国际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4.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产品多样化:国际商务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提高生活品质。
- 价格竞争:国际竞争促使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国际企业的组织【圣才出品】
第14章国际企业的组织1.“多国企业在选择战略时必须比较战略的效益(以价值创造来衡量)和实施这种战略所需的成本(由实施战略所需的组织构架来界定)。
基于此,有些公司适合实行本土化战略,有些适合全球标准化或国际战略,还有些则适合跨国战略。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
当战略的效益与实施这种战略所需的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时,则是最符合企业的战略。
一般来说,地区调适压力大,而降低成本压力小的企业适合实行本土化战略;地区调适压力小,而降低成本压力大的企业适合实行全球标准化战略;地区调适压力和降低成本压力都小的企业适合实行国际战略;地区调适压力和降低成本压力都大的企业适合实行跨国战略。
通过选择合适的战略,企业能将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化,实现最大盈利。
2.讨论下面这种说法:“了解绩效模糊的起因和后果是多国企业组织设计的关键问题。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当导致子单位业绩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模糊不清时,就存在绩效模糊问题。
而绩效模糊的后果是增加了控制的成本。
当分部业绩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子单位的成果时,即组织的分部间相互依赖程度很高时,这种现象就很普遍。
若绩效模糊的后果很严重,多国企业可以让子公司充分自治,采用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若绩效模糊的后果能够承受,多国企业则可以采用世界范围的产品分布结构。
3.描述一跨国公司可能采取的用来减少控制成本的组织构架。
答:一跨国公司可能采取的用来减少控制成本的组织结构为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
产品多样化程度低且国内组织结构以职能为基础的公司适合采用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
这一结构把整个世界分为若干区域。
每一区域可以是一个国家(如果该市场足够大)或一组国家。
每个区域往往都小而全,并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自治的实体。
它们有自己的一套价值创造活动(如它们自己的生产、营销、研发、人力资源和财务职能)。
经营领导权和与每项价值创造活动有关的战略决策权通常都下放到各个地区。
薛求知《国际商务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商务的营销管理)【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7章国际商务的营销管理7.1 复习笔记一、国际营销决策开拓国际市场,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
1.国际市场的细分策略(1)含义国际市场细分是指运用一定的标准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分市场,这个划分市场的过程就称为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选择目标的基础。
(2)意义①有利于企业分析和发现新的国际市场机会,制造最优营销策略;②有利于企业根据细分市场的特点,集中使用人力、物力等资源,避免分散力量,从而取得较好的国际市场营销效益;③有利于中小国际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因为中小企业实力相对较弱,通过国际市场细分能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占领一块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④有利于企业较快地觉察市场变化,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能随机应变,及时调整。
(3)分类①国际消费市场细分国际市场的细分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社会经济方面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年龄、性别、家庭人数、收入、职业、家庭生命周期、宗教、种族、社会阶层等;b.地理方面洲、国家与地区、地域、气候、人口密度、城镇大小等;c.心理方面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独立或依赖、内向或外向、保守或激进、成就欲、领导欲等;d.行为方面理智与感情、独立或依赖、内向或外向、保守或激进、成就欲、领导欲等。
社会经济变量是区分消费者群体的最常用基础,行为变量是建立细分市场重要的出发点,而心理细分则是对高档消费品和精品市场细分的重要尺度。
②国际工业品市场细分一般而言,国际工业品市场细分标准较少,个人心理因素虽起作用,但影响较小。
它常用的细分标准有地理位置、用户性质及规模,用户需求与使用频率等。
工业品的购买者可以用行为变量,如追求利益、忠诚情况、对产品的态度等。
不同的最终使用者常常追求不同的利益,这就需要运用不同的营销组合,才能达到目的。
2.目标市场策略目标市场策略的分类如表7-1所示。
表7-1 目标市场策略的分类分类含义优点缺点无差异市企业把整个国际市场看作一个大的单一目标市场,认为可以节省这些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广一旦有几家企业在同一行业采用这一策略,在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场策略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都不存在差异性,因此企业只以单一的推销手段向市场推销一种商品,有时甚至在商品的品牌、包装、商标、价格等各个方面都是一样或基本无差别告宣传等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较大的国际市场部分中的竞争就会日益激烈,而较小的国际市场部分的需要就会得不到满足差异性市场策略企业决定同时为好几个国际市场部分或亚市场服务,并且按照各个国际市场部分的不同需要,分别生产不同的产品,运用不同的国际市场营销组合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种不同的国际购买者的需要,因而可以扩大销售,大大增加销售额,争取到更多的企业产品“忠诚者”采用这种营销方法比较繁杂,并会增加改进产品费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存货费用和促销费用集中性营销策略企业只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性质基本相同的分市场,作为本企业这一系列或某个品种商品的目标市场精力集中,对于目标分市场的需求可深入了解,而且市场性质相似,在组织生产、选择渠道、运用促销手段、订价格等方面都可采取针对性强的营销措由于企业选定的经营范围较小,如果在这个国际市场部分的情况突然变坏,企业就很可能会受损。
薛求知《国际商务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经营战略)【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6章国际经营战略6.1 复习笔记一、国际经营战略的模式与选择1.国际经营战略的模式及模式理论(1)横向模式①含义横向发展模式指国际企业将其在母国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平行地扩展或转移到海外,即母公司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从事同种产品或同类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②采取横向发展模式的出发点a.母公司本身具有单一性产品和技术,而母公司在当地的市场容量和潜力不大,公司希望将产品安排在国外生产,以赢得东道国市场;b.母公司本身拥有知名品牌,为利用名牌效应而选择横向发展模式;c.母公司为了加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某产品或某类产品的占有率,谋求市场控制权,则采用横向发展模式。
(2)纵向发展模式①含义指母公司与子公司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但这些产品和业务彼此之间是紧密联系和相互衔接的,组成一条生产链的一种经营模式。
②方式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a.前向发展即从整个生产链来看,向着原材料或者粗加工方向发展,即向上游方向发展,通过前向发展可以把原来的生产链向着资源开发供应的方向延伸,将资源的开发、供应纳入自己的生产链中。
b.后向发展即从整个生产链来说,是向着下游方向发展,由原来只从事资源开发或初步加工逐步向资源的深加工方向发展,由原来只从事原料性中间产品生产向着最终产品方向发展。
③采取纵向发展模式的出发点a.确保资源的供应,防止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资源供应的制约;b.将分工协作内部化,以减少不可控因素,减少交易成本,增强生产的稳定性,保持竞争优势;c.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后向发展的情况下,实际上从生产销售附加价值较低的初级加工品发展到生产和销售附加价值高的深度加工品,获得更多的利益;d.提供转移定价的机会,在纵向发展模式下,国际企业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存在大量的货物、技术等资源的流动,和转移定价提供了极好的机会;e.降低国有化的风险,由于设在国外的子公司只加工零部件和半成品,东道国不能通过将这些零件和半成品企业国有化而获得完整的生产工艺和体系,而且由于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和半成品主要出口用以组装而不是在当地市场销售,因此降低东道国将之国有化的愿望。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第17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第17章【圣才出品】第Ⅵ篇国际商务运营第16章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16.1复习笔记考点一:出口的前景和困难1.出口的前景对大多数行业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出口的最大前景就在于能在外国市场上发现巨大的赚钱和获利机会。
一个企业的国际市场通常要比其国内市场大得多。
因此,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出口能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它的单位成本,进而使得企业增加其收入和利润。
2.出口的困难许多中小企业对出口机会的反应十分被动,这由以下原因造成:(1)对国外市场的规模和分布不熟悉,难以抓住出口机会。
(2)被出口的复杂性与出口机制所吓倒,因为国外商务活动的习惯做法、语言、文化、法律制度以及货币都与国内市场大不相同。
(3)首次出口遇到的大麻烦使企业对以后的出口业务望而生畏。
考点二:提高出口业绩1.收集信息(1)概述出口的一大障碍是对可以得到的机会缺乏认识。
一个企业的产品通常会有许多市场,但这些市场所在国因为文化、语言、时间、空间的差异而与该企业的国内基地相隔离,所以企业很难发掘这些市场。
因此提高出口业绩首先就要收集信息。
(2)信息来源①在美国,商务部是最具综合性的信息来源。
在商务部内有两个机构——国际贸易管理局与美国和外国商业服务处,专门致力于为商业机构提供情报和援助。
此外,小企业管理局、贸易委员会、商业银行以及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帮助潜在的出口商。
②其他国家的机构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德国的贸易协会和日本的综合商社等也都为出口商寻求出口机会。
2.利用出口管理公司(1)出口管理公司的概述出口管理公司由一些出口专家组成,为首次出口的商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处理出口过程中所有的问题,它的作用相当于其客户企业的出口营销部或国际业务部。
(2)出口管理公司的作用对于首次出口的商家来说,聘请出口管理公司可以帮助商家发现出口机会并避免出口过程中出现太多的失误。
(3)出口委托的形式①出口管理公司帮助一个企业建立出口业务,当业务运转正常时,便完全移交给该公司,并由该公司独立经营。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第6章国际贸易理论6.1 复习笔记⼀、贸易理论综述16~17世纪盛⾏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当⿎励出⼝,同时限制进⼝。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第⼀次解释了为什么不受限制的⾃由贸易(⼀国政府不打算通过配额或关税来影响它的公民从别国进⼝什么商品或⽣产什么产品出⼝给别国)对⼀个国家是有利的。
斯密认为应当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来决定⼀国进⼝和出⼝什么商品。
他的论点还表明对贸易采取的这种⾃由放任态度符合⼀国的最⼤利益。
在斯密理论的基础上,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卫李嘉图提出相对优势学说,这是现代不受限制的⾃由贸易论点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艾利·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改进了李嘉图的理论,创⽴了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1.贸易利益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
⼀国⽣产不了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绝⼤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
另外,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可以⽣产的产品仍能获得利益。
如果⼀国公民购买某些别国⽣产的产品,即使这些产品本国能⽣产,该国经济仍可获得利益。
这种利益产⽣的原因是国际贸易允许⼀国在制造业中实⾏专业化,专门出⼝该国能最有效率⽣产的产品,⽽进⼝在别国能更有效率⽣产的产品。
限制进⼝经常对国内⽣产者有利,⽽对国内消费者不利。
2.国际贸易模式斯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也解释了在世界经济中观察到的国际贸易模式。
对于不能⽤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解释的国际贸易模式的⼀种早期反应是产品⽣命周期论。
由雷蒙德·弗农提出的这⼀理论认为,在产品⽣命周期的初期,⼤多数新产品由发明国⽣产和出⼝,当新产品在国际上被⼴泛接受后,就开始转到其他国家⽣产,该产品甚⾄最终可能被出⼝到原发明国。
沿着类似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些经济学家如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种新贸易理论。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国际商务伦理【圣才出品】
第5章国际商务伦理1.一位来访的美国某公司经理发现,该公司设在一个贫穷国家的分公司雇用了一名12岁的女孩在工厂上班,这是违反该公司禁止使用童工的有关规定的。
他要求当地的经理辞掉这个孩子,并叫这个女孩回学校上课。
当地经理告诉这位美国经理,这个孩子是个孤儿,没有生活来源,如果她失去这份工作,有可能流落街头。
请问这位美国经理应该如何处理?答:该例子揭示了在外国子公司工作真实的伦理困境。
美国经理应当认识到无论是违反该公司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还是让这个女孩流落街头,都是不可接受的。
美国经理也应当意识到,公司在享有一定权力的同时还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从本质上讲,对社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因为这是经商的正确道路。
成功的大企业应将诚实尽责、乐善好施视为自己的责任。
因此,这位美国经理最好的做法就是为女孩提供一些慈善帮助,捐赠、送往孤儿院、找人领养或者是教会她一些技能足以自己谋生,这样解除了伦理困境,既不违反社会法律,又不违反伦理道德。
2.以约翰·罗尔斯提出的“无知之幕”这一概念为框架,制定一个道德公约,它将(1)为一家大型石油公司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决策提供指导;(2)为一家制衣公司寻找外部加工点的相关政策提供指导。
答:根据约翰·罗尔斯的理论,有效的公正原则就是指在所有人都能自由的、完全无私的情况下所一致赞同的原则。
“完全无私”只有在一种被罗尔斯称为“无知之幕”的概念中才能存在。
在这种“无知之幕”下,每个人被设想为对他的所有特性是不知晓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毫无异议地赞同以下两个基本的公正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人都能同样享有其他人所享有的自由。
罗尔斯将这些权利概括为政治自由(如投票权),言论和集会自由,意识形态的自由,以及自由处置私人财产的权利和不受专制镇压的权利。
第二个原则是指在平等的基本自由被保证的前提下,才允许一些基础的社会产物,如收入和财富分配、机会等的不平等得以存在,而这种不平等必须是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的。
国际商务管理概论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国际商务管理概论概述本书分为四个专题,第一个专题国际商务环境,从宏观角度勾勒国际商务管理学具体运用到的领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涉及到国际商务管理这门学问,以及在具体的操作中所面临的环境会带给国际商务管理的特殊性,要对它的内涵有大致的把握。
后三个专题是从微观角度,即从企业的角度来介绍国际商务管理具体的流程、策划和操作以及战略决策方面的内容。
专题一国际商务环境专题一中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的是管理概论,概述国际商务和国际商务管理是什么样的课程。
下面的内容分别论述了商务管理的几个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技术环境和国际市场概论。
第一节国际商务管理的内涵和特征一、国际商务管理的内涵 1.国际商务为明确国际商务管理的概念,首先要从内涵和外延上理解国际商务的含义。
内涵:国际商务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外延:国际商务可分为三类(1)国际贸易——即进出口,主要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2)对外直接投资——以现金或实物投资为主;(3)对外经营活动——以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
2.国际商务管理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根据国际商务管理的主体不同,国际商务管理可分两类:(1)宏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从一国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对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本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限制、引导、帮助等各种活动。
(2)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某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二、国际商务管理的特殊性国际商务管理的特殊是相对于国内商务管理而言的。
国际商务管理与国内商务管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的差别是十分巨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要比从事国内商务活动困难得多体现在:(1)语言不同。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5.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1.概述(1)伦理的定义“伦理”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判断评估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2)商业伦理与伦理策略的定义商业伦理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3)国际商务中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制度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4)国际商务中常见的伦理问题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道德义务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标准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标准时,会发生伦理问题,跨国公司应及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
3.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因为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等。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4.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严格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但每个人都可以破坏环境,并且没有人对环境负有明确责任,因此会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
5.腐败有经济学家指出,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可能会促进福利。
因为一些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采用该方法会“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
因此,加急费的合理性导致了一个伦理困境。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6.道德义务(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指商人在作商务决策时应考虑其经济行为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应该尽力做到经济和社会双赢。
薛求知、刘子馨《国际商务管理》(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薛求知、刘子馨《国际商务管理》(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国际商务导论1.国际商务的含义和经济实质。
答:(1)国际商务的含义国际商务是指越过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工商活动。
它包括几乎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的国际转移。
当代世界经济中,一国的政府、企业、个人与世界其余国家的政府、企业、个人及世界性的企业发生着极其复杂的经济往来关系,而国际商务主要指的是企业之间的这类经济往来。
这类经济联系是以生产的国际化、交换的国际化以及消费的国际化为背景的,分别通过产品流动和要素流动来实现的。
(2)国际商务的经济实质①从宏观(即从国家)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交换是打破民族经济封闭疆界和体系,在国际经济间建立相互依赖关系的最早、最基本的形式。
包括:生产的民族资源禀赋限制被打破;生产对消费格局被打破。
②从微观(即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的经营目的在于获取利润,而利润的高低多寡取决于企业如何筹划和组织生产、销售与分配这三道前后相衔接的运动环节。
跨国公司是真正打破了国界限制的国际企业,创造了一种现实的,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经营的国际生产组织形式。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经济实质。
答:(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
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2)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实质在当今世界,企业在全球各地进行投资以获得市场、技术和人才已成为竞争的必要条件。
企业的经营国际化导致了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财务的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 国际企业的组织)【圣才出品】
第14章国际企业的组织14.1 复习笔记一、组织构架组织构架是指公司组织的全部,包括正式组织结构、控制系统和奖励、组织文化、流程以及人员。
图14-1解释了这些不同的要素。
图14-1 组织构架1.组织结构就组织结构而言,它意味着三件事:第一,把组织正式划分为各子单位,诸如产品分部、在各国的营运点以及各职能部门;第二,在组织结构中决策职责的落实(如集权和分权);第三,建立整合机制以协调各子单位的活动,包括跨职能的团队和整个地区的委员会。
2.控制系统和奖励控制系统是用以衡量分支单位绩效的尺度,同时也是判断管理人员对那些分支单位经营得如何的标准。
奖励是用以奖赏适当管理行为的手段。
奖励是与绩效标准紧密相连的。
3.流程流程是组织中做决策和工作的方式。
流程在概念上区别于组织中决策责任的定位,虽然两者都涉及决策。
CEO对企业应采取什么战略负有最终决定职责(即决策职责是集中的),他采用的决策流程可能包括征求较低层管理人员的想法和意见。
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中员工共享的准则和价值体系。
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来到一起完成集体的任务,他们有自身形式独特的文化和子文化。
组织文化对一个企业如何表现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5.人员人员不仅指组织的员工,还包括招聘员工,给员工以适当的薪酬和留住员工的策略,以及按他们的技能、价值观和倾向性划分的类型。
组织构架中的各组成部分并非是互相独立的,它们相互影响。
二、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意味着:在组织结构中决策职责的定位,即垂直差异化;把组织正式划分为各子单位,即水平差异化;建立整合机制,以协调分支单位。
1.垂直差异化:集权与分权(1)赞成集权的论点赞成集权的理由主要有四条:①集权有助于协调;②集权能保证决策与组织目标相一致;③把权力集中于某人或某个高层管理班子,能使高层管理者采取措施作出必要的重大组织变革;④当组织中各子单位在进行类似的活动时,集权能避免这些活动的重复进行。
(2)赞成分权的论点赞成分权的论点主要有五条:①当对决策采取集权时,高层管理者可能会不堪重负,从而导致决策失误。
薛荣久《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世界贸易组织)【圣才出品】
9.1 复习笔记 一、WTO 确立与发展的基础 1.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 (1)含义 自由贸易理论是指提倡贸易不受国家干预、自由竞争的贸易学说。所谓有节制的自由贸 易理论,是指通过谈判,相互降低关税,约束和规范非关税壁垒,实现公开、公平和无扭曲 竞争的理论。 (2)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的体现 ①WTO 的定位 WTO 秘书处在其编著的《贸易走向未来》中指出:“世贸组织有时被称为‘自由贸易’ 组织,但这并不完全准确。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致力于公开、公平和无扭曲竞争的规则体 制。” ②WTO 下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的特点 a.把贸易自由化作为 WTO 的基本目标 WTO 的有关文件中反复表明,WTO 接受 l947 年关贸总协定所实现的贸易自由化的成 果。其宗旨是:“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增长 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为目的。” b.允许自由贸易与正当保护贸易并存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排除在贸易自由化之外;第二,发 展中国家成员的保护程度高于发达国家成员;第三,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竞争能力的水平, 对产业可做出不同程度的保护;第四,允许 WTO 成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国民身体健 康等原因,实施保护措施;第五,允许 WTO 成员以关税作为保护措施;第六,在其负责实 施管理的各种贸易协定与协议中,保留了许多例外,这些例外涉及非歧视原则,如最惠国待 遇、国民待遇等,以及对诸边贸易协议可选择自愿接受等;第七,WTO 成员在因履行义务 导致进口激增,进而使国内产业受到严重伤害时,可采取保障措施等。 2.市场经济体制 (1)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主要模式及基本特征 ①含义 市场经济体制(Market-based Economy System)是指一个国家在管理社会经济活动过程 中,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目标实现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措施。市场 经济体制是对市场经济客观机制和规律的主观运用,具有主观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②主要模式 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模式有:美国的竞争型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 式、法国的有计划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为: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过程的趋利性;市场关系的平等性; 市场环境的开放性;市场行为的规范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市场结果的分化性。 (2)WTO 规则根源于市场经济 WTO 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定和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包括:
【服务】国际商务管理期末考试薛求知
【关键字】服务青海省物业管理条例2015-03-30 15:33青海省物业管理条例(2015年3月27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或者通过其他形式,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业务的指导和监督;(二)对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服务质量、物业服务招投标、物业服务合同签订的监督管理;(三)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四)专项维修资金和物业保修金交存、使用的监督管理;(五)物业使用和维护的监督管理;(六)物业承接查验、退出交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七)处理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八)其他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财政、公安、民政、卫生计生、环保、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物业管理活动的有关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四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和指导本辖区内的业主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督促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履行职责,调解物业管理纠纷,协调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的关系。
社区居(村)民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开展业主自治管理,协助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开展物业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国际商务管理期末考试薛求知
一、单项选择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以下选项中,中外国汇储备形式不包括()。
(1.0分)0.0分•A、黄金••B、特别提款权••C、外汇••D、外币•我的答案:B2()是国际企业追求标准化的根本目的。
(1.0分)1.0分•A、规模效益••B、满足需要••C、经济效益••D、巨大市场•我的答案:A3()是“企业帝国主义”的终结的标志。
(1.0分)1.0分•A、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B、新中国成立••C、拉美民族独立••D、新兴市场的盛行•我的答案:D4市场导向定价法中展望外国市场价格,是指花销者在看法上所认同的产品价值,也就是()。
(1.0分)1.0分•A、实质价值••B、一致价格••C、感觉价值••D、实质价格•我的答案:C5以下选项中,企业型网络不包括()。
(1.0分)1.0分•A、独立的利润中心••B、纳入合伙关系••C、纯粹的经济式••D、同意证贸易•我的答案:D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获得国家竞争力的企业层面的战略。
(1.0分)1.0分•A、跨国企业••B、全球当地化••C、发挥核心竞争力的杠杆作用••D、反击•我的答案:A7()最早出现了企业战略管理。
(1.0分)1.0分•A、日本••B、德国••C、澳大利亚••D、美国•我的答案:D8当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0分)1.0分•A、美国••B、欧盟••C、俄罗斯••D、中国•我的答案:D9要素天分理论认为,各国之间要素价格的差别将()是进行贸易的结果。
(1.0分)0.0分•A、消失••B、扩大不变也许消失••C、扩大••D、不变•我的答案:B10()是市场检查中的抽样对象。
(1.0分)1.0分•A、样本大小••B、抽样方法••C、抽样机会••D、抽样范围•我的答案:D11()是多国市场的竞争焦点。
(1.0分)1.0分•A、市场拓展阶段••B、市场营销阶段••C、产品销售阶段••D、产品生产阶段•我的答案:B12()是中国当前产品出口的主要阻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2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
2.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围绕着下述三个主要问题而展开:
①国际贸易的格局或称型式(Pattern),它主要考察贸易发生的原因及决定交易商品流向的因素。
②国际贸易的条件(Term)。
它主要考察商品交易中决定交换的比例或相对价格的因素。
③国际贸易的收益(Gain),它主要考察贸易双方各自的福利以及作为整体的福利会产生什么影响。
1.古典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
最早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
①重商主义的内容
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
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
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
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即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重商主义的局限性
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
而晚期的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以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向国内就可以。
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
(2)绝对优势理论
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所取代。
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用于国际贸易理论。
①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
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公民所能获得的物质和服务。
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②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但局限性很大。
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对这种贸易,绝对优势(利益)论无法做出解释。
(3)比较优势理论
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英国另一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了“比较优势”或“相对优势”的贸易理论。
①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②比较利益论
根据李嘉图的观点,虽然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但两者的不利程度肯定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要小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
如果一国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将其产品进行国际交换,贸易双方同样能从交换中获得利益,这就是比较利益论。
③比较利益论的科学性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较圆满地说明了开展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比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比较利益论实际上是对各国劳动成本,亦即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他认为劳动时间决定生产成本和价值,劳动成本的差异是比较利益的根源所在,所以比较利益论亦被称为比较成本或劳动价值论。
比较利益论的科学性在于它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比较成本法则。
它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证明: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还是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按照比较利益的思想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
所以它是物质财富增加的规律。
这个理论为世界各国(无论贫富)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作了理论上的证明,这也是100多年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4)资源配置理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又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来阐述贸易的基础。
资源配置理论认为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此外,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也是不同的,因此,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别决定,也可以由要素比例和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决定。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H-O)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实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2.国际贸易现代理论
(1)19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倾向
①发达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②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也大量进口相似的工业产品,工业国家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一出口工业产品”的模式逐渐改变,出现了许多同一行业既出口又进口的“双向贸易”或行业内贸易。
(2)规模经济理论
当代经济学家默瑞·坎普(Murray C.Kemp)和保罗·克鲁格曼(Paul P.Krugman)以“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新倾向。
“规模经济”学说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
①规模经济理论的内容
规模经济学说认为“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这一假设是不完全的。
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即扩大生产规模,每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产出。
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大规模的生产反而会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另外,传统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同样的,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克鲁格曼则认为工业产品类似但不同样,因此,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垄断性竞争,一方面,各种产品类似并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互相竞争;另一方面,产品又不完全一样,各有一定特征,所以各自又有一定的垄断性。
②规模经济理论模型分析
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企业的市场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见图2-1)。
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所面向的只是国内的需求曲线D,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企业会选择生产Q1,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产量。
虽然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有利润,但长期竞争的结果,企业的利润会消失,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于产品的平均成本,P1=LAC1。
但是,Q1并不是企业的最佳生产规模。
只是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限制,企业只能生产Q1,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图2-1 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生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需求变成D2(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企业生产就可以从Q1增加到Q2。
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的增加反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到LAC2,从而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增加竞争能力。
规模经济学说还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品的“双向贸易”。
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从而使国际贸易分工成为必然。
这种分工既可以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但这种分工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产生的比较优势。
(3)产品周期理论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以产品技术变化分析了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产品周期的学说。
①产品周期理论的内容
这一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a.新产品阶段
在新产品阶段技术上尚处于创新阶段,所需的主要资源是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大量的研究经费,新产品是一种科技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只有少数科研发达的国家才拥有这些资源,从而拥有新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新产品往往首先出现在少数发达工业国家。
b.成熟阶段
大量生产成为主要目标。
这时所需投资的是机器设备和先进劳动技能。
产品从知识密集型变成“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
资本和熟练工人充实的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并逐渐取代发明国而成为主要生产和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