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习理论观点

合集下载

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学习理论主要观点联结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以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受习惯所支配。

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反思行为主义所强调的刺激—反应的简单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接受了认知学习理论的有关成果,提出学习理论必须要研究学习者头脑中发生的反应过程的观点,形成了综合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有关理论的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提出了“人在社会中学习”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

建构主义强调,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他们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凭借自己的头脑创建了丰富的经验。

当学习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学习者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由于学习者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人本主义者强调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创设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氛围,保证学生在充满满足感、安全感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安排的合适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使学习者成为充分发展的人。

探究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探究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他们分别侧重对学习哪个方面的阐述?最大的差别是什么?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

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

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

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

2.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

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

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

4.重视强化的功能。

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5.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

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

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验,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强调通过发现学习来使学生开发智慧潜力,调节和强化学习动机,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创新的本领。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地位
01
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尊重学
生的个性和需求。自Fra bibliotek学习02
人本主义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我探究、合作学习和实践
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
个性化教学
03
人本主义主张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05 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
建构主义提倡合作学习,认为学习者在 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中,可以相互借鉴 和启发,共同构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
VS
互动教学
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包括师 生互动、生生互动等。通过互动,学习者 可以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促进知识的 共享和建构。
情境化教学与评价
情境化教学
建构主义主张情境化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让学习者在情 境中学习和探索知识。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育实践者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实践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 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知识是主观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主观构建的,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可能 有不同的理解。
学习是主动的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动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对新 知识进行解释和构建。
社会互动重要性
建构主义强调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者通过与他人 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不断调整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探讨主要观点
本文将探讨这些学习理论流派的 主要观点,以及它们在教学实践 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四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
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 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且获得了较为普 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 的理解。 (3)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 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 (4)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 么意义的,也无权威性可言。
基本特点:
重视智能的培养;注重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非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
一个心理学的重要派别。它所提倡的学习理论,不像 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那样,从验证性研究中得到原 则后再形成推论,而多半是根据经验原则提出观点与 建议。此外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不限于对片面行为的解 释,而是扩大至对学习者整个成长历程的解释。主要 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的“情意教学过程论” 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
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 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 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的过程应该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 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 改造和重组。 (3)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 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 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 的知识和信息。
基本观点:
(1)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观性、
选择能力和意愿。 (2)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 (3)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 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4)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与教 的活动中创造了"接受"的气氛。

各派主要学习理论的简要比较

各派主要学习理论的简要比较

各派主要学习理论的简要比较
>一、行为主义:
1、基本观点: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应该重知识、重技能、重外部行为的研究。

2、教学意义:
教学目标是追求知识的掌握,教学任务是教知识技能,教学设计是控制外显行为,媒体作用是提供感性材料。

目前,对言语信息、动作技能领域学习结果,计算机软件设计等仍具有指导意义。

二、认知主义:
1、基本观点: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将外来刺激同化于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是学习的基础。

2、教学意义:
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教学任务是教怎样学习,教学设计是指导学生内部加工,媒体作用是激发动机、调动思维。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批判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人的外显行为忽视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片面性,成为学习理论的主流,能够有效指导教学。

三、人本主义:
1、基本观点:
学习是丰满人性的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受尊重;良好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

2、教学意义:
教学目标是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学任务是教怎样自我实现,教学设计是放任自我选择,媒体作用是调动情感取向。

四、建构主义:。

各种学习理论要点归纳

各种学习理论要点归纳

学习理论有建构主义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等;这几种学习理论的发展次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理论(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习得的;(3)行为主义强调外部的刺激和人的行为之间的联系;二认知主义理论(1)学习是面对当前的情景,学习者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2)强调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三建构主义理论(1)知识观:对知识的客观性的怀疑,认为知识只是人们对问题的一种解释,它会根据不同的情境而再改造,因此,它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2)学习观: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建构的基础上,将新知识同化、顺应的一个过程;(3)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四多元智能理论(1)核心观点: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2)八项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3)不同的学生的突出智能不同,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教学要因材施教,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五联通主义学习理论1.提出背景:(1)网络时代的来临。

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变,同时,网络也带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不断增长,其更新周期与半衰期不断缩短,而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知识,这为联通提供了前提。

(2)学习工具、方式和学习资源的转变。

人们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或纸质书的学习,而是通过网络,或者是团队交流学习等获得知识。

2.知识观(1)知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就如管道中的石油,不断流通,管道就是联通的各个结点;(2)知识以片断的方式散布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拥有其中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对其中的知识进行创造、完善、更新和批判等。

四大学习理论(学习)

四大学习理论(学习)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可,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

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

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

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

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

四种学习理论的研究人本主义教育: 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20 世纪中叶以来,它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基于对人的“终极意义”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和自我理解的关心,它强调人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来看待,深入挖掘主体的内在需要、情感、动机和主观愿望,从满足主体生存需要的角度来开发其学习的潜力。

基本要求: 有一种新的教育,培养“丰满的人性” 、“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急剧发展的需要。

其主要观点为:(1) 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

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

(2) 课程观: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3) 师生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不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自由学习的氛围。

(4) 教学观: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在教学上的应用:、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

因此,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

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

他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

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

”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而学习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觉得有趣和需要的知识。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及举例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及举例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贴近生活的一些例子)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例子1:看到酸梅并吃进嘴里,感觉到酸味,口腔分泌唾液。

几次吃酸梅的经历之后,看到酸梅,尽管没吃,口腔会自然分泌唾液。

分析:酸梅的刺激,使口腔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多次尝试后,“看到酸梅”和“分泌唾液”建立了联系,条件反射。

例子2:小孩子要把拆成一个个零件的玩具组装回原样,进行拼凑的时候,他会不断尝试零件的各种组合,放弃不能接洽的方式,保留接口合适的零件拼凑在一起,最终完成组装。

分析:小孩子不断尝试,零件能够、不能够拼凑起来,反馈给小孩“这种方法是正确、错误的”信息,使得小孩子保留正确的尝试。

主要观点: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条件反射”作用。

另外,个体在尝试过程中会犯许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与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保留正确尝试,从而建立正确联结,“操作条件作用”。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例子:食物端上桌,小孩子没洗手就伸手去拿,被妈妈打手背,并告知要饭前洗手。

小孩去洗了手再回桌吃饭,被妈妈表扬,以后还能保持洗手习惯。

分析:打手背是一种惩罚形式,表扬则是对“饭前洗手”这个好习惯的强化。

主要观点: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对所想要的行为进行及时强化就是学习的关键。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例子:小孩子常常认为夜里有鬼怪出没,当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睡觉时因为害怕而睡不着,但鬼怪也从未出现过。

后来他认识到鬼怪并不存在,进行多次自我提醒后,渐渐不再害怕。

分析:小孩子从外界得到“鬼怪不存在”的正确认识,过去没有鬼怪的经验,加上自我心理暗示,而不再害怕。

主要观点: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理论观点

学习理论观点

二、学习理论:1、学习的联结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人为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为“刺激——反应”理论。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

2、学习的认知理论:布鲁纳【(1915-)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认知发现理论。

他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所谓发现学习,就是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创造的问题情境,经过自己的探索寻找,以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结构、学生的独立思考,强调内在冬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缺点:但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把学生的学习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等量齐观是不对的。

有些否定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也是不正确的。

奥苏泊尔的认知接受说。

奥苏泊尔认为:学习应该通过接受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

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

奥苏泊尔锁倡导的接受学习对于布鲁纳的“不问学生实际的发现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也符合学校学习的实际。

缺点:但其理论仅限于知识的学习,而把技能特别是智力技能和品德的学习排除在外,这是片面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学必须关心人的尊严,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动性、意愿和观点,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和应用,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真诚、信任和理解;教学的方法强调非指导性。

心理学四大学派关于学习的主要理论观点

心理学四大学派关于学习的主要理论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经典实验
皮亚杰“水量多少实验” 在实验中,儿童只关注到长度与量的关系, 而未注意到瓶子口径与量的关系。在皮亚 杰看来,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 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 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 式。由此得出“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 程”,因而在教授儿童某种知识时,应想 方设法使儿童理解,把新知识同化于儿童 原有的认知图式中。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导致有意义 的学习。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 特定刺激作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 认知图式的重建。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 是外部因素,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维果斯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者应在社会性情境中积极相互作用。
(B. F. Skinner,1904—1990)
斯金纳实验箱
斯金纳学习理论原则:



积极反应原则: 主张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知识,使学习对每个问题做出积 极的反应。 小步子原则: 将教学内容按内在联系分成若干小的步子编成程序。 及时强化原则: 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 操作力量就会得到增强。 自定步调原则: 以学习者为中心,不强求统一的进度。 低错误率原则: 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反应,错误的反应会 得到令人反感的刺激,过多错误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学 习的速度。
奥苏伯尔的认知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在认知接受学习理论注重有意义的学习突出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有意义学习在知识获得中的重要作用对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实质条件机制类型等作了精心的分析澄清了长期以来对传统讲授和接受教学的偏见以及对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之间关系的混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奥苏伯尔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大学习理论

三大学习理论

三大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强调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当作一个“黑箱”,认为学习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

他们把观察分析重点放在行为变化上,关心的是如何获得令人满意的输出,而输出是输入刺激的一种反应. 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安排刺激,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令人满意的反应予以加强,对令人不满意的反应予以补救或否定来纠正其反应;学生的任务则是做出反应,接受和消化知识。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解释学习是在既有行为之上学习新行为的历程,是关于由“行”而学到习惯性行为的看法。

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比如,教师为了让其他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讲,而表扬一些认真听讲的学生,从而激励认真听讲的学生继续保持,而使那些不能够认真听讲的学生为了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而表现好起来。

在教学软件的开发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计算机不仅可以提供重复的适当刺激和及时的反馈刺激,而且可以提供因人而异的个别化刺激,改善学生的行为,达到教学目标。

二、认知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学习是突然领悟和理解的过程,而不是依靠试误实现的。

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

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关于学习的八个观点

关于学习的八个观点

关于学习的八个观点观点一: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不断进步和成长。

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观点二:学习的目标应明确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我们需要明确学习的目标。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同时,明确目标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衡量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观点三:不拘泥于传统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学习。

借助现代科技,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形式获取知识。

此外,多种媒介如图书、音频、视频等也为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

我们应该积极尝试各种学习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观点四: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当前的知识水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技术,以适应和应对变化。

只有持续学习,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保持竞争力。

观点五:跨学科学习的优势跨学科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方式,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我们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

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应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观点六:合作学习的益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过程,合作学习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拓展我们的思路。

与他人分享学习经验、讨论问题,可以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观点七:学习过程中允许失败学习是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允许自己失败。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是正常现象。

我们需要调整心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我们才能达到学习的目标。

观点八:学习的乐趣应被重视尽管学习往往与辛苦和付出联系在一起,但我们应该重视学习的乐趣。

学习的理论观点

学习的理论观点

第五章学习的理论观点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2.熟悉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3.真正理解各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认知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过程: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什么是学习希尔加德和鲍尔等人定义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暂时状态(如疲劳、药物反应等)来解释的。

”加涅则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潘菽认为:“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的学习。

比较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而稳定的变化。

应注意:所说的“行为”,既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如读书、写字,也包括像思想、观点的获得这样不能直接观察的内潜行为。

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所说的“经验”是个体在后天活动中获得的,那些由遗传、成熟或机体损伤等导致的行为变化,比如吞咽、身体发育、残疾行为等,不能称之为学习。

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由适应、疲劳、药物等亦能引起行为变化,但这样的行为变化是比较短暂的,不能称之为学习。

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

所说的“行为变化”既包括由坏向好的变化,也包括由好向坏的变化,养成好习惯与养成坏习惯,同样都是学习。

学习不仅指学习后所表现的结果,而且还包括从不会到会的行为变化的过程。

学习发生在整个动物界。

二、学习的分类(一)以学习主体不同来分类:●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机器的学习——计算机学习(二)学习水平不同的分类——加涅加涅根据学习的水平,由简到繁、由低到高,把学习分成八类,顺次排列成一个累积学习模式。

在这种分类模式中,低级学习向高级发展,高级学习要以低级学习为基础。

四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四种学习理论的比较

基本特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
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 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 的方式而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 “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主张基于情景、基于资源、基于协作、基于
重视学习的感情因素。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
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发展了早期认知学习论中已有的 关于“建构”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 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 境性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 念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新知识。
(四)建构主义教师观
(1)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
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 作者。 (2)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 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 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 输的对象。 (3)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 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 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
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 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 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的过程应该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 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 改造和重组。 (3)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 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 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 的知识和信息。

学习的理论思想汇报见解

学习的理论思想汇报见解

学习的理论思想汇报见解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和能力,通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去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然而,学习的过程并非简单地积累新的知识,而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理论思想。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就学习的理论思想进行汇报和见解。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思想。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反应形成的机械过程。

即,人类通过与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反应,从而形成对后续刺激的预期和应对。

著名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的条件反射理论,即通过重复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而斯金纳则进一步强调了行为的强化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外部环境对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强调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

然而,它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认知因素。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补充和扩展。

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内部认知机制。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主动、意义和目标导向的过程。

著名的认知学习理论家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从简单的传感知觉到复杂的逻辑思维。

他还强调了同化和顺应的重要性,即通过将新的知识和经验与现有的认知框架相结合来建构新的知识。

在认知学习理论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意义性被认为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一步扩展了认知学习理论的思想,并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和建构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参与社群实践来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著名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家Vygotsky提出了协作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发生在合作和互动的社会环境中,并强调了个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对学习的重要性。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和文化性,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社会参与和合作的过程。

各学习理论观点

各学习理论观点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学习理论最早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行为主义,主要以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的条件反射论,发展到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为代表。

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进行了大量的人类学习实验,依据其动物和人类学习的实验资料,创立了学习的联结说。

他认为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

巴甫洛夫在实验基础上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认为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

巴甫洛夫的观点对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影响,他力图使研究纯客观化,虽然没有宣称自己的学习观是联想主义的,但是他确实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斯金纳从20世纪2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对条件反射作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之分,并由此提出两种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而且学习过程也是分别形成两种条件反射的过程。

总体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该理论认为能够根据提供的刺激来预测或控制学习者的反应。

有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对学习者的反应作出及时的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有利于对学习行为的获得。

可见,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学习的产生是外控的,学习是一种被动完成、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

2.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受到批评。

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有早期认知派学习理论和现代认知派学习理论之分,前者主要以格式塔的学习“顿悟说”和托尔曼(E.C.Tolman)的认知学习理论为代表。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

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地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的。

至于学习的原因,他们又从两方面来回答:一方面,他们强调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因此,在不知实验情境时,强调整个问题情境要能让动物直接感知到;另一方面,他们假定脑本身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及举例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及举例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贴近生活的一些例子)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例子1:看到酸梅并吃进嘴里,感觉到酸味,口腔分泌唾液。

几次吃酸梅的经历之后,看到酸梅,尽管没吃,口腔会自然分泌唾液。

分析:酸梅的刺激,使口腔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多次尝试后,“看到酸梅”和“分泌唾液”建立了联系,条件反射。

例子2:小孩子要把拆成一个个零件的玩具组装回原样,进行拼凑的时候,他会不断尝试零件的各种组合,放弃不能接洽的方式,保留接口合适的零件拼凑在一起,最终完成组装。

分析:小孩子不断尝试,零件能够、不能够拼凑起来,反馈给小孩“这种方法是正确、错误的”信息,使得小孩子保留正确的尝试。

主要观点: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条件反射”作用。

另外,个体在尝试过程中会犯许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与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保留正确尝试,从而建立正确联结,“操作条件作用”。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例子:食物端上桌,小孩子没洗手就伸手去拿,被妈妈打手背,并告知要饭前洗手。

小孩去洗了手再回桌吃饭,被妈妈表扬,以后还能保持洗手习惯。

分析:打手背是一种惩罚形式,表扬则是对“饭前洗手”这个好习惯的强化。

主要观点: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对所想要的行为进行及时强化就是学习的关键。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例子:小孩子常常认为夜里有鬼怪出没,当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睡觉时因为害怕而睡不着,但鬼怪也从未出现过。

后来他认识到鬼怪并不存在,进行多次自我提醒后,渐渐不再害怕。

分析:小孩子从外界得到“鬼怪不存在”的正确认识,过去没有鬼怪的经验,加上自我心理暗示,而不再害怕。

主要观点: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对学习理论最早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行为主义,主要以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的条件反射论,发展到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为代表。

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进行了大量的人类学习实验,依据其动物和人类学习的实验资料,创立了学习的联结说。

他认为学习是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

巴甫洛夫在实验基础上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认为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

巴甫洛夫的观点对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影响,他力图使研究纯客观化,虽然没有宣称自己的学习观是联想主义的,但是他确实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

斯金纳从20世纪2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对条件反射作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之分,并由此提出两种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而且学习过程也是分别形成两种条件反射的过程。

总体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该理论认为能够根据提供的刺激来预测或控制学习者的反应。

有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对学习者的反应作出及时的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有利于对学习行为的获得。

可见,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学习的产生是外控的,学习是一种被动完成、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

2.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受到批评。

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有早期认知派学习理论和现代认知派学习理论之分,前者主要以格式塔的学习“顿悟说”和托尔曼(E.C.Tolman)的认知学习理论为代表。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

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地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的。

至于学习的原因,他们又从两方面来回答:一方面,他们强调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因此,在不知实验情境时,强调整个问题情境要能让动物直接感知到;另一方面,他们假定脑本身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

托尔曼重视有机体的内部变化,首先提出了中间变量的概念。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有机体内部形成一定的认知地图(或认知结构)。

关于学习的原因,与行为主义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

现代认知派学习理论主要以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以及50年代兴起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代表。

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是美国当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们都继承了格式塔的完形说对行为主义联结说的批判观点,否认刺激—反应间直接的、机械的联系,认为学习中存在着一个认知过程。

他们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这与格式塔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去掉了早期格式塔学习理论的神秘色彩,更强调已有知识经验(原有知识结构)的作用和学习材料本身的逻辑结构。

学习变化的实质就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了新的意义。

可见,认知主义所研究的学习属于狭义的学习,即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个体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结构。

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所以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是整体性的质变过程。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60~70年代迅速发展的心理学流派,由于其观点同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弗洛伊德(S.Freud)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均不同,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A.H.Maslow)、罗杰斯(C.R.Rogers)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学必须关心人的尊严;重视
人的主观性、意愿和观点,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等。

与此相应,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

所以,基本的学习观点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真正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中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每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

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

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也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当中的生成(becoming)。

基于这种观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重点,便是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使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如何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的形成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真正的学习关系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材料。

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因此,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

可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只重视环境刺激、外显行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重视认知发展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它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注重研究健康的、完整的人。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受到来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挑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称做教育心理学中所发生的一场革命。

它在吸收认知主义关于认知加工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学习过程本质的不同看法。

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并将它直接与人的学习联系起来的要首推杜威(J.Dewey)、皮亚杰(J.Piaget)和维果茨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三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运用已有的经验,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构建不仅是对外部信息的加工,而且意味着外来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间存在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新经验意义的获得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从而超越所给的信息,而原有的经验又会在此过程中被调整或改造。

即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实现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又要对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

不论是获得知识技能还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都同时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的建构。

对于学习的结果,传统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它是高度结构化的知识,按概括水平的高低层次排列。

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围绕着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知识。

关键概念是结构性知识,而网络的其他方面是非结构性知识。

建构主义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结构不良领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不可能依靠将已有的知识简单提取出来去解决问题,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境,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建构用于问题解决的图式,而且往往不是单以某一个概念原理为基础,而是要通过多个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的经验背景的共同作用而实现。

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可以分成两种: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在初级学习中,学生主要获得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高级学习阶段,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涉及大量的非结构性知识。

可见,建构主义学习观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它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学习本质、揭示学生学习规律、指导教学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