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之欧阳家百创编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https://img.taocdn.com/s3/m/f151a486a45177232e60a26f.png)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 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 ,当管径大于200mm 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 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 ,当管径大于200mm 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根底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根底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根底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 ,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 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300mm 时为3.0m ,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注:H指建筑高度;S指规定间距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局部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那么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
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
-
附表七:
XX市各类建立工程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
-
表6.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
- word.zl-。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3cfc4697eefdc8d377ee327e.png)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管径大于或于300mm时为,
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注:FAR-容积率 D-建筑密度 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附表七:
宜春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表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5c01b39bbb68a98270fefa8a.png)
热力管线
燃气管线
m)
电信管线
直埋
管沟
给水管线
0.15
--
--
--
--
--
污、雨水排水管线
0.40
0.15
--
--
--
--
热力管线
0.15
燃气管线
0.15
0.15 0.15
0.15
--
--
--
0.15
0.15
--
--
电信
直埋
0.50
管线
管沟
0.15
电力
直埋
0.15
管线
管沟
0.15
明沟沟底(基础底)
0.5
1.5
通信照明 0.5
铁路钢轨 城市道路
围墙或
(或坡脚) 侧石边缘 公路边缘 路篱
5.0
1.5
1.0
1.5
高压铁塔基础边
﹤
10-35k ﹥35kv
10kv
v
0.5
3.0
3.0
排水管
2.5
1.5
1.5
0.5
5.0
1.5
1.0
1.5
0.5
1.5
1.5
燃
低压
0.7
1.2
1.2
1.0
气
中压 1.5-2.0
1.2
--
--
2.0
2.0
1.0
1.0
1.5
1.0
1.5 2.0-4.0
--
--
2.0
2.0
1.0
1.0
电力 直埋
0.5
电缆
地沟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92a86afa284ac850ad0242cf.png)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
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注:FAR-容积率D-建筑密度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附表七:
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表6.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之欧阳术创编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之欧阳术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be35f1756bec0975f565e25d.png)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给水与回水立管之间距离: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室内管道和墙的距离1.给水管道:(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32mm<DN<=50mm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2.排水管道:(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4)DN=50mm时,H=50,(5)DN=75mm时,H=70mm,(6)DN=100mm时,H=80mm,(7)DN=125mm时,H=90mm,(8)DN=150mm时,H=90mm,(9)DN=200mm时,H<=130(10)(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3.室内采暖管道(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 (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De110管中心距墙面的距离为150,如果留100安装不方便。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724e1dec0029bd64783e2cef.png)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
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注:H指建筑高度;S指规定间距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
附表七:
宜春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
表6.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
.。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a05ead245f0e7cd184253687.png)
文档
文档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文档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文档
注:FAR-容积率 D-建筑密度 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文档
注:H指建筑高度;S指规定间距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文档
文档
附表七:
宜春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表6.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463ac7877cd184254b3535b3.png)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附表一: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低压中压高压直埋地沟直埋缆沟直埋管道给水管 1.0 1.0 0.5 1.0 1.5 1.5 1.5 0.5 0.5 1.0 1.0 排水管 1.0 0.5 1.0 1.2 1.5 1.5 1.5 0.5 0.5 1.0 1.0燃气管低压0.5 1.0DN≤300mm为0.4DN﹥300mm为0.51.0 1.0 0.5 0.5 0.5 1.0 中压0.5 1.2 1.0 1.5 0.5 0.5 0.5 1.0 高压 1.0-1.5 1.5-2.01.5-2.2.0-4.1.0-1.51.0-1.51.0-1.51.0-1.5热力管直埋 1.5 1.5 1.0 1.01.5-2.-- -- 2.0 2.0 1.0 1.0 地沟 1.5 1.5 1.0 1.52.0-4.-- -- 2.0 2.0 1.0 1.0电力电缆直埋0.5 0.5 0.5 0.51.0-1.52.0 2.0 -- -- 0.5 0.5 地沟0.5 0.5 0.5 0.51.0-1.52.0 2.0 -- -- 0.5 0.5电信电缆直埋 1.0 1.0 0.5 0.51.0-1.51.0 1.0 0.5 0.5 -- -- 地沟 1.0 1.0 0.5 0.51.0-1.51.0 1.0 0.5 0.5 --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就大于或等于3.0m;②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小于10KV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③低压燃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压为0.005~0.3MPa,高压为0.3~0.8Mpa。
附表二:管线名称给水管线污、雨水排水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电信管线电力管线直埋管沟直埋管沟给水管线0.15 -- -- -- -- -- -- --污、雨水排水管线0.40 0.15 -- -- -- -- -- --热力管线0.15 0.15 0.15 -- -- -- -- -- 燃气管线0.15 0.15 0.15 0.15 -- -- -- --电信管线直埋0.50 0.50 0.15 0.50 0.25 0.25 -- -- 管沟0.15 0.15 0.15 0.15 0.25 0.25 -- --电力管线直埋0.15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管沟0.15 0.50 0.50 0.15 0.50 0.50 0.50 0.50明沟沟底(基础底)0.5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涵洞基底(基础底)0.15 0.15 0.15 0.15 0.20 0.25 0.50 0.50铁路轨底 1.00 1.20 1.20 1.20 1.00 1.00 1.00 1.00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附表三: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m)管线名称建筑物基础乔木灌木通信照明铁路钢轨(或坡脚)城市道路侧石边缘公路边缘围墙或路篱高压铁塔基础边﹤10kv10-35kv﹥35kv给水管 1.0 1.5 1.5 0.5 5.0 1.5 1.0 1.5 0.5 3.0 3.0 排水管 2.5 1.5 1.5 0.5 5.0 1.5 1.0 1.5 0.5 1.5 1.5燃气管低压0.7 1.2 1.2 1.0 5.0 1.5 1.0 1.5 1.0 1.0 5.0 中压1.5-2.1.2 1.2 1.0 5.0 1.5 1.0 1.5 1.0 1.0 5.0 高压4.0-6.1.2 1.2 1.0 5.02.5 1.0 1.5 1.0 1.0 5.0热力管直埋 2.5 1.5 1.5 1.0 1.0 1.5 1.0 1.5 1.0 2.0 3.0 地沟0.5 1.5 1.5 1.0 1.0 1.5 1.0 1.5 1.0 2.0 3.0电力电缆直埋0.5 1.0 1.0 0.6 3.0 1.5 1.0 0.5 0.6 0.6 0.6 地沟0.5 1.0 1.0 0.6 3.0 1.5 1.0 0.5 0.6 0.6 0.6电信电缆直埋 1.0 1.0 1.0 0.5 2.0 1.5 1.0 0.5 0.5 0.6 0.6 地沟 1.5 1.5 1.0 0.5 2.0 1.5 1.0 0.5 0.5 0.6 0.6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 时应大于或等于1.5m;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c7ae0b53227916888486d7c7.png)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注:FAR-容积率D-建筑密度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注:H指建筑高度;S指规定间距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附表七:
宜春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62c3f2bd581b6bd97f19ead8.png)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注:FAR-容积率 D-建筑密度 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附表七:
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表6.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0f7fe28fb0717fd5360cdcb5.png)
精彩文档
精彩文档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精彩文档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精彩文档
注:FAR-容积率 D-建筑密度 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精彩文档
注:H指建筑高度;S指规定间距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精彩文档
精彩文档
附表七:
宜春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表6.2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间距表。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aaf65788b7360b4c2e3f649e.png)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管线的平面布置:沿道路红线从北(西)至南(东),依次为热力管道、电信电缆、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和电信电缆分设于道路两侧,电信电缆也可以布置在车行道下。
其中更,电力电缆、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一侧,电信电缆、给水管布置在道路的另一侧;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
东南-西北:电力线-热力-雨水-污水管-给水管-煤气-电讯线浅-深:电力-电讯-供热-燃气-给水-雨水-污水1.可燃、易燃气体管线应在其他管线上面2.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面3.电力线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下面,在其他管线上面4.氧气管线应在可燃管下面,其他管线上面5.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线及酸、碱性的排水管线,应在其他管线下面;6.热力管应在电力线、煤气管、给水管、排水管上面。
7.小管让大管,压力让重力,临时让永久,可弯曲让不易弯曲。
给水管(冻土层以下0.2-0.6):给水管系由水厂经加压后送至用户的管路。
包括工业给水、生活给水消防给水、多用铸铁管、钢管、石棉水泥管等。
一般为埋地敷设,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可合同一管;当生产用水水质与生活用水水质不同时,须另设生产用水给水管。
排水管(350冻土层以下0.5-0.6,400冻土层以下0.5-0.7):排水管系由用户将使用后的污、废水经营管道排入污水净化设施。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7dbf98dfb7360b4c2f3f640f.png)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③热力管低压中压高压电力电缆电信管道排水管1."51."5 煤气管③ 低压1."01."0 中压1."51."5 高压2."02."0 热力管1."51."51."01."52."0 电力电缆1."01."01."01."01."02."0 电信电缆1. "01. "01."01."02. "01."00."5——电信管道1."01."01."01."02. "01."01."20."2—注:①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 时应大于或等于3. "0m;②大于或等于10kV 的电力电缆与其他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O."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小于10kV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③低压煤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压为0."005~0."3 Mpa,高压为0."3~0."8Mpa。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电信管道给水管排水管0."4煤气管0."10."150."1 热力管0."150."150." 1 电力电缆0."15 0."150."2 0."5 0."2 0."5 0."5——电信电缆0."2 0."5 0."2 0." 150."2 0."1 0."1 电信管道0."1 0." 150."1 0." 150." 150." 150."1 明沟沟底0."5 0."50."50."50."50."50."5 涵洞基底0."150."150."150."150."50."20."25 铁路轨底1."01."21."01."21."01."01."0 各种管线与建、构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m)管线名称给水管排水管煤低压气中压管高压热力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电信管道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开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客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管径大于或等于300mm 时为3. "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https://img.taocdn.com/s3/m/11ed00fc76eeaeaad1f33045.png)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
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附表四: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注:FAR-容积率D-建筑密度GAR-绿地率
附表五:
建筑离界(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
注:H指建筑高度;S指规定间距
附表六:
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
注:①表中H指建筑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②高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是指主体部分的退让,其裙房退让按多、低层建筑退让要求控制(裙房高度小于24米)。
③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城市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原则上不得小于城市主要道路的相关标准。
④超高层建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附表七:
宜春市各类建设项目自备停车位控制指标。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之欧阳总创编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之欧阳总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b93d1fc658fb770bf68a5550.png)
欧阳总创编 2021..02.13欧阳总创编 2021..02.13欧阳总创编 2021..02.13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欧阳总创编 2021..02.13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管线的平面布置:沿道路红线从北(西)至南(东),依次为热力管道、电信电缆、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和电信电缆分设于道路两侧,电信电缆也可以布置在车行道下。
其中更,电力电缆、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一侧,电信电缆、给水管布置在道路的另一侧;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
东南-西北:电力线-热力-雨水-污水管-给水管-煤气-电讯线浅-深:电力-电讯-供热-燃气-给水-雨水-污水1.可燃、易燃气体管线应在其他管线上面2.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面3.电力线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下面,在其他管线上面4.氧气管线应在可燃管下面,其他管线上面欧阳总创编 2021..02.135.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线及酸、碱性的排水管线,应在其他管线下面;6.热力管应在电力线、煤气管、给水管、排水管上面。
7.小管让大管,压力让重力,临时让永久,可弯曲让不易弯曲。
给水管(冻土层以下0.2-0.6):给水管系由水厂经加压后送至用户的管路。
包括工业给水、生活给水消防给水、多用铸铁管、钢管、石棉水泥管等。
一般为埋地敷设,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可合同一管;当生产用水水质与生活用水水质不同时,须另设生产用水给水管。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之欧阳育创编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之欧阳育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db01b41e04a1b0717ed5ddcb.png)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给水与回水立管之间距离: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室内管道和墙的距离1.给水管道:(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32mm<DN<=50mm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2.排水管道:(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4)DN=50mm时,H=50,(5)DN=75mm时,H=70mm,(6)DN=100mm时,H=80mm,(7)DN=125mm时,H=90mm,(8)DN=150mm时,H=90mm,(9)DN=200mm时,H<=130(10)(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3.室内采暖管道(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 (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De110管中心距墙面的距离为150,如果留100安装不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一:
欧阳家百(2021.03.07)
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
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 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
欧阳家百创编
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于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管线的平面布置:
沿道路红线从北(西)至南(东),依次为热力管道、电信电缆、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和电信电缆分设于道路两侧,电信电缆也可以布置在车行道下。
其中更,电力电缆、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一侧,电信电缆、给水管布置在道路的另一侧;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上。
东南-西北:电力线-热力-雨水-污水管-给水管-煤气-电讯线
浅-深:电力-电讯-供热-燃气-给水-雨水-污水
1.可燃、易燃气体管线应在其他管线上面
2.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面
3.电力线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下面,在其他管线上面
4.氧气管线应在可燃管下面,其他管线上面
5.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线及酸、碱性的排水管线,应在其他管线下面;
6.热力管应在电力线、煤气管、给水管、排水管上面。
7.小管让大管,压力让重力,临时让永久,可弯曲让不易弯曲。
给水管(冻土层以下0.2-0.6):给水管系由水厂经加压后送至用户的管路。
包括工业给水、生活给水消
欧阳家百创编
防给水、多用铸铁管、钢管、石棉水泥管等。
一般为埋地敷设,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可合同一管;当生产用水水质与生活用水水质不同时,须另设生产用水给水管。
排水管(350冻土层以下0.5-0.6,400冻土层以下0.5-0.7):排水管系由用户将使用后的污、废水经营管道排入污水净化设施。
包括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雨水等。
一般为自流和埋地敷设的管道,采用混凝土管、陶土管和砖、石砌筑管沟,当承压大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热力管(0.5):蒸汽管、热水管均为热力管,系将锅炉生产的蒸汽或热水输送给用户的管道。
一般用钢管外包石棉水泥等保温材料。
敷设方式多采用埋地、地沟和架空方式。
电力线(0.7):电力线系将电能从发电厂或变电所输送到用户的线路。
在厂区和生活区外的输电电压为220kv/110kv/35kv;在厂区内一般为35kv、10kv、0.4kv。
为了保证电力线的绝缘性能和人身安全,电力线四周必须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电力线有架空线和埋地电缆两种敷设方式。
电讯线(0.7):电讯线系指电话、有线电视等线路。
由于其电压较电力线低而称为弱电线路。
可用裸导线、绝缘导线或电缆,采用明设或暗设方式。
为避免干扰,尽可能远离电力线和其他电气线路。
燃气管(冻土层以下,但不小于0.8):指天然气和煤气管道,系由城市分配站或调压站调整压力后,输送给用户的管线。
燃气管的敷设方式,在民用建筑基地内一般考虑功能和外观要求采用埋地敷设。
管材用钢管、铸铁管外涂防腐剂。
(煤气管不宜地面敷设)
欧阳家百创编
其他管线:其他管线包括氧气、乙炔管线、压缩空气管线一级输油管线、运送酸碱管线等。
欧阳家百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