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科学(第一章 钢的合金化)2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钢的合金化原理共92页PPT

钢的合金化原理共92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ຫໍສະໝຸດ 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钢的合金化原理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ppt课件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1 碳钢概论
13
Chapter 1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三、碳钢的用途(1-普通碳素结构钢 )
(3)普通碳素结构钢的牌号表示方法
牌号表示方法是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 量等级符号(A、B、C、D)及脱氧方法符号(F、b、Z、 TZ)等四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标志符号Q来源于屈服点的汉语拼音字头Q;
ppt课件
1.1 碳钢概论
16
Chapter 1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三、碳钢的用途(2-优质碳素结构钢)
2-优质碳素结构钢
(1)用于较为重要的机件,可以通过各种热处理调整零 件的力学性能。 (2)供货状态可以是热轧后空冷,也可以是退火、正火 等状态,一般随用户需要而定。 (3)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一般用两位数字表示。这两 位数字表示钢中平均碳的质量分数的万倍。这类钢中 硫、磷等有害杂质含量相对较低,夹杂物也较少,化 学成分控制较严格,质量比普通碳素结构钢好。
ppt课件
1.1 碳钢概论
6
一、碳钢中的常存杂质-硫和磷(2)
2.硫(S)和磷(P)的影响
Chapter 1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S是炼钢时不能除尽的有害杂质。在固态铁中的溶解度极小。 S 和Fe能形成FeS,并易于形成低熔点共晶。发生热脆 (裂)。
P也是在炼钢过程中不能除尽的元素。磷可固溶于α-铁。但剧烈 地降低钢的韧性,特别是低温韧性,称为冷脆。磷可以提高 钢在大气中的抗腐蚀性能。 S和P还可以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ppt课件
1.1 碳钢金化原理
三、碳钢的用途(2-优质碳素结构钢)
(4)优质碳素结构钢共有31个钢号(表1-2)。

第1章 钢的合金化概论

第1章 钢的合金化概论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概论1.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P1P2①S和Fe结合形成熔点为989℃的FeS相,使钢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热脆性②P和Fe结合形成硬脆的Fe3P相,使钢在在冷加工过程中产生冷脆性③杂质元素S、P容易偏聚于晶界,降低晶界结合强度,导致合金钢的回火脆性2.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P12简单点阵结构:硬度较高、熔点较高、稳定性较好。

复杂点阵结构:硬度较低、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

3.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P13①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②碳化物稳定性越好,溶解越难,析出难越,聚集长大也越难③NM/NC比值决定了碳化物类型④当rC/rM>0.59时,形成复杂点阵结构;当rC/rM<0.59时,形成简单点阵结构⑤相似者相溶:形成碳化物的元素在晶体结构、原子尺寸和电子因素都相似,则两者的K可以完全互溶,否则有限溶解4.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P9①扩大γ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②封闭γ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③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C量减小,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小5.试述钢在退火态、淬火态及淬火-回火态下,不同合金元素的分布状况。

①退火态:非K形成元素绝大多数固溶于基体中,而K形成元素视C和本身量多少而定。

优先形成碳化物,余量溶入基体。

②淬火态:Me的分布与淬火工艺有关。

溶入A体的元素淬火后存在于M、B中或残余A中,未溶者仍在K中。

③回火态:低温回火,置换式合金元素基本上不发生重新分布;>400℃,Me开始重新分布。

非K形成元素仍在基体中,K形成元素逐步进入析出的K中,其程度取决于回火温度和时间。

6.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好处? P18Ti、Nb、V等强K形成元素好处:细化晶粒,使钢具有良好的强韧度配合,提高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7.哪些合金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有何作用?P30结构钢中,提高马氏体淬透性作用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B)Mn、Mo、Cr、Si、Ni等作用:①使工件得到均匀而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②淬火时,可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倾向8.能明显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什么作用?P28P32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V、Mo、W、Cr、Mn、Si①使合金钢在相同的温度下回火时,比同样碳含量的碳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②或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条件下,可在更高的温度下回火,而使韧性更好些9.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如何减轻和消除?P24P34第一类回火脆性原因:钢在200-350℃回火时,Fe3C薄膜在原奥氏体晶界上或马氏体板条间形成,削弱了晶界强度;杂质元素S、P、Bi等偏聚于晶界,降低了晶界的结合强度。

金属材料学--钢铁材料的合金化原参考课件

金属材料学--钢铁材料的合金化原参考课件
具有在一定程度内变化的化学成分、具有不同 的晶体结构因而不同性能和性质、用相界面与 其他相分隔的部分物质被称为相
成分分析,元素与含量 相分析,晶体结构(衍射晶面间距)与量(衍
射强度)和尺寸 组织分析,形貌(成分与相相同时有可能形貌
不同,如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
5
钢中基础相
α-铁,室温稳定,体心立方点阵,点阵产生 0.286645±1nm,由此计算出的最小原子间 距为0.248240nm,配位数为12时的原子直 径为0.25715 nm,理论摩尔体积为 0.709165×10-5m3/mol,理论密度为 7.875Mg/m3,通常采用的实际测定密度 7.870Mg/m3,室温线胀系数11.8×10-6/K。
900
800
700
600
19Cr 15Cr
12Cr 5Cr 0Cr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碳含量,%
20
封闭γ相区相图的特点
最为简单的相图,右边往往是一匀晶相图 (开启γ相区相图由于上面开口连接液相, 故一般应有一包晶相变)
α-Fe与δ-Fe相区合并
钴的特殊性,它开启γ相区,但却使Α3温度略微升 高,这使钴产生了一些反常的行为(如降低钢的 淬透性)。
13
扩大γ相区相图
δ
A4

度 A3
γ
A1 α
Fe
14
扩大γ相区相图的特点
合金元素在γ-Fe中有限固溶,当合金元素含 量超过溶解度限时,则将出现石墨、ε-铜等 单质相或Fe3C、Fe4N等化合物相。
12
碳含量,%
开启γ相区相图的特点
合金元素在γ-Fe中可以无限固溶,因而使γ相区存 在的温度范围显著变宽,使δ和α相区明显缩小, 当固溶度较大时甚至在室温温度也仍可使钢保持 为单相奥氏体。奥氏体形成元素如镍,本身就具 有面心立方点阵;而锰和钴的多型性固态相变晶 型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存在着面心立方点阵。

金属材料科学(第一章 钢的合金化)2

金属材料科学(第一章 钢的合金化)2

1. 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图1-1 扩大γ相区并与γ-Fe无限互溶的Fe-Me相图(a)及Fe-Ni相图(b)
1. 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三、合金元素与铁的相互作用
②扩展γ相区(有限扩大γ相区)(图1-2) ������ 虽然γ相区也随合金元素的加入而扩大,但由于合 金元素与α-Fe和γ-Fe均形成有限固溶体,并且也使A3 (GS线)降低,A4(JN线)升高,但最终不能使γ相 区完全开启。 ������ 这类合金元素主要有C、N、Cu、Zn、Au等。 γ相区借助C及N而扩展,当C含量在0-2.11%(重量) 范围内,均可以获得均匀化的固溶体(奥氏体),这 构成了钢的整个热处理的基础。
注意:Cr、Ni同时存在,Cr反而促进奥氏体形成。
1. 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课堂作业:
1)不锈钢中Cr、Ni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1Cr13也是不锈钢? 2)Mn13 为什么常用于挖掘机镐齿、破碎机颚 板?
1. 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四、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
碳化物是钢的重要强化相。碳化物形成元素都 属于过渡族金属,周期表中位于铁的左侧。
1. 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二、合金元素的分类
2. 按照与碳相互作用的特点: (1)碳化物形成元素 Cr、Mo、W、V、Ti、Si、Nb、Zr等 (2)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Ni、Si、Al、Cu、P等
Ni、Cu、C——提高奥氏体层错能
Mn、Cr ——降低奥氏体层错能
1. 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1. 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e有限互溶的Fe-Me相图(a)及Fe-C相图(b)
1. 2 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相互作用
γ稳定化元素

钢的合金化基础(ppt)

钢的合金化基础(ppt)
rC/rM与 e 碳化 > < 物 0 0..5 5种 9 9 复 简 类杂 单点 点阵 阵M碳 碳 形 C 畸 化 化 T , 变 i、 物 物 CVC , :点阵
含 量 稍 很高 低: :形 置成 换 F , , eF 多 渗 如 2M e 形 元 碳 4C o( 成 M 碳 体 6C 合 形 化 中 金 ( ) F 物 的 F2e 渗 W 1 e 、 2) C C 3C 6(碳 M r2C 36 体 ) ,如
同时向钢中加入两类元素时,其作用往往相互抵消。但也有例外,如铬是 铁素体形成元素,当钢中含wcr18%与镍同时加入时却促进奥氏体的形成。
(二)合金元素与碳的相互作用 是形成碳化物,还是形成固溶体? 取决于形成碳化物的趋势及其含量。xC+yM=MxCy △G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镍、铜、硅、磷、铝、钴等。 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钛、铌、锆、钒、钼、钨、铬、锰等。
按照合金元素与铁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二元状态图的不同形式,可将合金元
素分为两大类: 扩区 大A : 4点 , A3点 , 区扩 A 大 形成元素 缩区 小A : 4点 , A3点 , 区缩 F小 形成元素
为什么有的合金元素扩大γ区,而有的缩小γ区呢? 取决于:点阵类型、原子尺寸、电子结构和电化学等因素
另外,热处理方式→影响扩散条件→影响碳化物种类
2. 碳化物特性 碳化物是钢中最重要的强化相→提高强度、硬度。 碳素钢、合金钢, 镍基、钴基等高温合金中碳化物的强化作用都占有相当 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对碳化物的特性作进一步分析。 根据合金钢中常见的碳化物种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性:
(1)硬度:
碳化物具有高硬度,其形成碳化物的倾向性越强,其硬度越高。 如TiC,硬度最高。
易与C形成碳化物,但加入数量较少时也可溶入固溶体 或渗碳体

金属材料学课件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金属材料学课件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材料学院
4. 学习要求 掌握金属材料合金化原理、合金元素对钢相变、 组织、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 掌握常用钢、铸铁、高温合金、有色金属等材料 的牌号、成份、热处理规范、组织、力学性能和 用途。 能够根据工程构件、机器零件(或工具)的服役 条件,具有合理选用材料,正确确定热处理技术 条件的知识。 能对材料产品质量作初步分析,提出消除或预防 热处理缺陷的措施。
材料学院
Chapter 1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材料学院
Chapter 1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主要 内容
影铁 合 响碳 金 相元 图素 的对 钢 的 合 金 化
号合 方金 法钢 的 编
基 本 概 念
影铁 合 响碳 金 相元 图素 的对
存 在在 形钢 式种 的 Me
布 状不 态同 热 的处 分理 Me
Steel
Cast Iron
2% C 3% C 4% C 5% C 6% C
中碳钢:0.25%<wc≤0.6% 高碳钢: wc>0.6%
400 C Fe
1% C
6.70% C
材料学院
Chapter 1 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原理
2. 合金元素对 Fe-Fe3C 相图的影响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相区、铁素体相区的影响 Ni、Co、Mn 等扩大铁碳相图中奥氏相区。当 Ni或 Mn 的含量高时,可使钢在室温下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如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 Mn13 高锰耐磨钢等; Cr、W、Mo、V、Ti、Si 等缩小铁碳相图中奥氏体相 区。Cr、Ti、Si 等当其超过一定含量后,可获得单相铁素钢 ,例如 1Cr17Ti 高铬铁素体不锈钢。
V 形成以α-Fe 为基的无限固溶体;Mo 和 W 形成较宽溶 解度的有限固溶体;Ti、Nb、Ta形成具有较窄溶解度的有限 固溶体;Zr、Hf、Pb在 Fe 具有很小的溶解度。

化学钢的合金化原理PPT课件

化学钢的合金化原理PPT课件
A体刚形成时,C和Me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合金钢加热均匀化与碳钢相比有什么区别 ?
三、A体晶粒长大
1)Ti、Nb、V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强烈↓↓A, W、Mo↓A晶粒长大;
2)C、N、B、P↑A晶粒长大 (在A晶界偏聚,↓晶界Fe自扩散Q);
3)Ni、Co、Cu等非K形成元素作用不大 。
第31页/共74页
第24页/共74页
1.5 Me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一、Me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布
1、退火、正火态 非K形成元素基本上固溶于基体中, 而K形成元素视C和本身量多少而定。优先形成K,余量溶 入基体。
2、淬火态 Me分布与淬火工艺有关。溶入A体的元素 淬火后存在于M、B中或AR中;未溶者仍在K中。
3、回火态 低回: Me不重新分布;> 400℃,Me开始 重新分布。非K形成元素仍在基体中,K形成元素逐步进 入析出的K中,其程度决定于回火温度和时间。
4
第4页/共74页
5
第5页/共74页
2、α稳定化元素
使A3↑,A4↓,γ区缩小
a) 完全封闭γ区 — Cr、V、 W、Mo、Ti
Cr、V与α-Fe完全互溶,量大时→α相 ?
W、Mo、Ti 等部分溶解
b) 缩小γ区 —— Nb等。
稳定γ相—— A形成元素,稳定α相 —— A形成元素。
6
第6页/共74页
第9页/共74页
铬对钢γ区的影响
锰对钢γ区的影响
10
第10页/共74页
11
1.3 铁基固溶体
一、置换固溶体
Me 合金元素Ti 在铁点V 阵中Cr的固M溶n 情C况o Ni Cu C N
溶 解
αFe
~7
(1340℃)
无 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