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

《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

《海底两万里》教案《海底两万里》教案(通用5篇)《海底两万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一、展示导入多媒体展示片段: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海底两万里》知识点汇编《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二、了解作家作品: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三部曲: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海底两万里》第三部是《神秘岛》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答:故事发生在1866年,海洋中出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物,阿龙纳克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动物的专家,随远征队去剿灭怪物,不料却掉入海中,被怪物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所救。

于是,他和神奇的尼摩船长开始了一段惊险、神奇的海底旅行。

他们登上从未有人到达过的南极;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及凄惨的海底沉船;领略了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海底世界......三、经历险情说说诺第留斯号潜艇的人们在海底航行中遭遇了那几次危险,如何化险为夷的。

(至少说两次,要求说出具体位置和危险)①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兰德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同鲨鱼搏斗)②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血战,一名船员惨死(章鱼袭击)化解:勇敢下船与章鱼搏斗③鹦鹉螺号在珊瑚礁上搁浅,全船人员受到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搁浅、土人围攻)化解:几天后潮水上涨才托先离开:没有还击,在扶手上通电把土人逼离开了④在南极鹦鹉螺号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冰山封路)化解:尼摩船长决定用艇撞开冰墙⑤小说最后,鹦鹉螺号陷入迈尔海峡的漩涡,阿龙纳斯和捕鲸手、仆人乘坐小艇成功逃生,尼摩船长和他的成员生死未卜(陷入海峡漩涡)四、路线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五、一句话评价科学与幻想之旅六、这艘潜艇是如何建造出来的?由尼摩船长设计,从不同国家订购材料,然后在大洋中一个荒岛上装配好。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

(2)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的结合。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小说内容。

(2)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科学幻想进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介绍。

2. 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 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与现实背景的结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小说背景。

(2)掌握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的结合。

2. 教学难点:(1)对小说中的科幻元素进行深入分析。

(2)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小说背景,分析人物和情节。

2. 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剖析。

4.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

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 第三课时:探讨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与现实背景的结合。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剖析。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海底两万里》的片段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和情节,收集与小说相关的资料。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承德县高寺台小学温艳红一、指导目的: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二、指导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三、指导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四、课前准备:学生的“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师生共读的书《海底两万里》。

五、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1、同学们,又到了少年宫学海畅游阅读的时间,让我们相约在书的海洋里!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是啊,书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今天我们要从哪一类书里吸取知识的营养呢?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出示视频:“鹦鹉螺号”袭击海轮的情景)2、师:同学们,知道这段视频出自哪本书吗?对,就是这本书(出示书)。

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科普小说,上一节阅读课老师教给了你们阅读小说的方法,并让你们按阅读小说的方法阅读了这本书。

你们都读了吗?你喜欢读吗?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潘老师也爱看这本书,还有许多老师和家长也喜欢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继续阅读《海底两万里》。

(出示课件:教本封面图及课题)齐读课题(二)、阅读实践1、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928-1905)写出了数部历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科幻小说。

他沉迷于科学技术,把现实和幻想完善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吸引了几代人的奇妙世界。

1870年,凡尔纳的水下史诗——《海底两万里》一经出版便立即获得成功,并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读者。

罗恩●米勒是儒勒●凡尔纳学会的荣誉会员,也是新版《海底两万里》的改编者,还是凡尔纳另外一套著作《奇异之旅》的主要改编者。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幻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科学幻想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通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阿龙纳斯、尼摩船长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探讨情节发展中的悬念和转折点。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等方面,深入挖掘主题思想,如对科学、探索和人生的思考。

5. 科学幻想分析: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如潜水艇、海底世界等,引导学生评价科幻元素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程度和阅读感悟。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4.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海底两万里》与其他科幻小说的比较阅读,如《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

2. 电影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海底两万里》的电影版本,引导学生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化,感受科幻作品的视听魅力。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儒勒·凡尔纳:法国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科幻小说,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伙伴们在神秘潜艇“鹦鹉螺号”上进行海底探险的故事。

2. 作品特点分析科学性:小说中的科技元素丰富,对海洋生物、潜水艇等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

想象性: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

人物性格:主人公尼摩船长具有独立、勇敢、智慧等品质,值得学习。

3. 阅读方法指导泛读: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品大纲。

精读:分析人物性格,品味语言风格。

批判性阅读:思考作品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关系的合理性。

4. 课后拓展推荐阅读其他凡尔纳的作品,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等。

参观海洋博物馆,了解海洋生物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分析作品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关系的合理性,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生动形象地介绍作者、作品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情况。

4. 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海底两万里》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儒勒·凡尔纳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通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通案)
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二、阅读体验
1.畅言读后感
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这部作品,你有没有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学生畅言读后感。
2.精彩片段赏析
推荐书目
【英】威尔斯( H·G·Wells,1866—1946):《时间机器》
【美】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接触》
(4)交流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词语和眉评。
示例:“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氯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
点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
3.幻想与现实的联系
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象中的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他身材高大,前额开阔,鼻直口方,两手纤细,用手相学术语来说,极富“通感",也就是说与他高傲而富于情感的心灵相辅相成。可以说,这个人恐怕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最为完美的一类人。尚有一个细微特征,他的两眼,隔得稍开了些,可将一方景色尽收眼底。这种功能——我后来得到了证实——使他的眼力比尼德兰高出1倍。当这位陌生人眼顶住一件东西的时候,他总是双眉紧蹙,宽大的眼皮微微闭拢,眼皮包裹着眼珠,因而缩小了视野。他注视着,多么犀利的目光!
他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偶遇大仲马(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并结为好友,曾一度合写戏剧,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引言《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

本文档为《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一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探讨的科学、社会和人性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 介绍《海底两万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生平;- 帮助学生了解19世纪科学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 理解和解读-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帮助学生理清主线和支线;- 指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科学概念和技术设备;-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涉及的社会和人性问题。

3. 文学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语言和描写技巧;-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并帮助学生理解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品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

四、教学方法1. 导读法:通过创设情境和提问,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世界;2. 讲授法:通过讲解小说的背景、分析情节和解读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4.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材料供学生进一步阅读扩展。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作业评估:布置与小说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海底两万里》原文和中文译本;2. 相关研究资料和解读文章;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等。

七、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的进度,安排相应的教学计划。

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八、总结《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极具科幻想象力和文学价值的小说,通过阅读和研究,学生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思考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感悟作品主题。

4. 激发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与科学。

3. 人物形象分析:尼摩船长、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

4. 故事情节解析:海底探险、与海洋生物的互动、与海底世界的冲突。

5. 作品主题探讨:对科技、人性、自然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科幻元素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情节,深入理解作品。

4. 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作品特点:讨论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与科学。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尼摩船长、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的性格特点。

4. 故事情节解析:通过典型情节,深入理解作品。

5. 作品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人性、自然的关系。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阅读《海底两万里》全书,完成读书笔记。

2. 评价: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读书笔记质量。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海底两万里》与其他科幻小说的异同。

2. 电影欣赏:《海底两万里》改编的电影版本,感受影视作品的魅力。

3. 创意写作:以《海底两万里》为背景,编写一段科幻故事。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八、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3. 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会
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 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 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情节
我们面前是一只船,上面弄断了的护桅索仍然挂在链上二船壳看来还很好,船沉下来 至多不过是几小时以前的事。三根断桅从甲板上两英尺高的地方砍下来,表明这只遇 难的船不得不把桅墙牺牲了。但船是侧躺着,内部装得很满,是向左舷倾斜的。这种 落在波涛中的残骸的景象,看来实在是凄惨;更为凄惨的,是看见甲板上还有躺着挂 在绳索上的尸体!我看见有四具尸体 ——四个男子,其中一人站在舵边一还有一个妇 人手中抱着一个小孩,在船尾眺板格子上站着。这妇人还年轻。有诺第留斯号的电光 的照亮,我可以看出她那还没有被海水所腐蚀的面容。她作最后绝望的努力,把小孩 举在她头上,这可怜的小 生命 正把两只小手抱着妈妈的脖子呢!四个水手的姿态我觉 得非常伯人,因为他们身躯抽搐得不成样子,他们作最后的努力,摆脱那把他们缠在 船上的绳索,然后才死去。唯有那个看航路的舵手,比较镇定,面貌很清楚、很严肃, 灰白的头发贴在前额,痉挛的手放在舵轮上,他好像是还在深深的海底驾驶着他那只 遇难的三桅船。
? 教学重点
? 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
?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 科学性和幻想性。
?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对话作者
?儒勒·凡尔纳( 1828.2.8 ~1905.3.24 ), 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 南特的一 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 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 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赫泽 尔父子合作期间( 1862年至凡尔纳去
海底两万里
? 《海底底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 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 《神秘岛》。
指导目标
?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 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
?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情节
这时是早晨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 像通过三梭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 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 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 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 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 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 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 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体会
尼摩船长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 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 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表面看来,尼摩艇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 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 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
?作者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 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
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 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 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 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 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 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 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海底两万里 是其中一本最出名、最成功的科幻小 说。
对话 文 本
类型的鱼,比如:海蛙鱼,这鱼的动作很滑稽可笑,所以 称为丑角情节鱼。黑色的噪噗鱼带有许多触须。带波纹的弯箭鱼有红色花纹围起来 月形馥鱼,这鱼有极端厉害的毒汁。好几条橄揽色的八目鳗。海豹鱼,这鱼身上 是银白的鳞。旋毛鱼,这鱼发电的力量相等于电鳗和电鱼。多鳞的纹翅鱼,这鱼 上有古铜色横斜的带纹。淡青色的鳖鱼。好几种虾虎鱼等。最后是些身材较长大 鱼,一条头部隆起的加郎鱼,好几条一米长的美丽的鲤鱼,身上带天蓝和银白相 的颜色,三条华丽的金枪鱼。不管它们行动得多快,可也没能躲过袋网,脱不了
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 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 种语言。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 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 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 《神秘岛 》以及《 气球上的五星期 》 《地心游记 》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 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 赫 伯特·乔治·威尔斯 一道,被称作“科 幻小说之父”。 [1]
体会
“诺第留斯”号也曾遇险,在珊瑚礁上搁过浅,受到过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最可怕的是, 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但是,凭著潜艇的精良 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终于完成了十一万公里的海底行程。
对话人物
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Capitaine Nemo, 又译内摩船长、内莫船长) 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在书中 并未说明其国籍。他的真实
体会
细节地描写了捕鱼时候鱼的种类,也侧面地表现出他们的兴奋。
情节
这时候,我看见船长的枪急急顶在肩上,对着丛林间一个正在走动的东西瞄准。枪响 了,我听到轻微的啸声,那个动物在离几步远的地方被击中倒下来了倒下来的是一只 很好看的水獭,一只水兽,它可能是住在海中的唯一的四足兽了。这水獭有一米半长, 价值一定非常大。它的皮,表面是栗褐色,底面是银白色,可以制成十分好看的皮筒, 在俄国和中国的市场上,是十分罕见的皮料。皮毛的柔软精细和它的光滑色泽决定它 的价格至少也是二千法郎。我很赞美这新奇的哺乳类动物,圆突的头,上面有短短的 耳朵,圆圆的眼睛,像猫须一般的白色瓮须,掌形带甲的脚,团簇的尾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