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野生动物及它们的分布,知道动物濒危的原因。
2了解不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危害,知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能主动、自觉地发出倡议,请人们不要食用、捕杀濒危的野生动物,并能在学校、街道等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
2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
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3重点难点
能主动、自觉地发出倡议,请人们不要食用、捕杀濒危的野生动物,并能在学校、街道等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
4教学过程
4.1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在电视上都看过“猜词”的游戏吧,相信你们对这个游戏都很喜欢吧!我们也先来做一个“猜词”的游戏。
(教师提供词卡,一名学生描述词卡上动物的特点,或它的生活习性,看哪位同学能最先猜出是什么动物,猜不出来的由教师公布答案。
)。
《我国的濒危动植物》教案
《我国的濒危动植物》教案我国的濒危动植物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给学生提供关于我国濒危动植物的基本知识,增加他们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研究到我国濒危动植物的种类、原因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目标- 了解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我国濒危动植物的主要种类- 了解导致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原因- 了解当前我国濒危动植物保护的措施教学内容1. 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和分类- 介绍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即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面临灭绝威胁- 介绍濒危动植物的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植物等2. 我国濒危动植物的主要种类- 简要介绍我国濒危动植物的主要种类,并给予实例说明,如大熊猫、华南虎、华南金丝猴等3. 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原因- 解释导致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原因,如生境破坏、人类活动、非法猎捕和贸易等4. 我国濒危动植物保护的措施- 回顾我国针对濒危动植物保护所采取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广环保教育、加强法律法规等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濒危动植物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保护措施,促进思维发展和沟通能力-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动植物保护区,亲身感受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现状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测验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濒危动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考能力。
扩展活动- 倡导植树造林活动,增加自然栖息地的数量-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濒危动植物保护的意识- 参观动植物保护中心等相关机构,了解更多濒危动植物保护的工作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濒危物种名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红色名录-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名录。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ppt课件2
华南虎
• 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中国 特有的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华南虎雄 性约重149—190千克,雌性约重100千克, 个头虽然不是最大,但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影 响可谓源远流长,人们谈虎色变、畏虎、敬 虎,认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 结果是,老虎几乎被人类吃光了。华南虎正 处于垂危状态,野外数量约20只,呈孤岛分 布,且捕食对象稀缺。人工饲养下的50只呈 严重近亲,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我们连作为 具有民族精神“虎虎有生气”“龙腾虎跃” 象征的这种大猫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好我 们自己吗?虎的消失,将预示人类灵魂的失 落。虎有几种奇异色形,如产于印度中央邦 雷瓦的白虎、产于中国河北省东陵的黑虎 (已于19世纪末灭绝)及产于中国福建的蓝 虎(灭绝)。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
• 古朴国宝:大熊猫时一种以食竹为 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 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 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 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 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 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 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 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 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但大熊猫与 许多动物一样,生存状况十分可悲, 处在灭绝的边缘。原因无非是人类 活动范围扩大,使其退缩于山顶, 呈孤岛化分布,食物与配偶资源贫 乏,近亲繁殖严重、体质下降、抗 病力弱。总数仅1000多只,被列为. 一级保护动物.,
金丝猴
• 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 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 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 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 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 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 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 挪如飞金丝猴为灵长目、猴科、仰鼻猴 属。在这个仰鼻猴属中,还有一支中国 以外的金丝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这 是一种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内侧浅黄的 长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发现,曾失 踪半个世纪,到1989年才又发现,仅有 200只,栖息于越南北部。三种金丝猴 都是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和黔金丝 猴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 书的“濒危”级,川金丝猴为“易危” 级(越南金丝猴为极危机)。它们都面 临盗猎、伐木、毁林开荒、生境退缩的 威胁,可谓“树倒猢狲散”!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濒危的动植物》ppt课件
雪域喋血:藏羚羊
藏羚羊又名“一角兽”,一个世纪前多达数百万只。被藏民称为大雁的朋友,它们在高原上奔跑如飞,狼也很难追上,但以汽车和枪支装备起来的盗猎者却可以成片的杀戮之。目前中国的藏羚羊不足7万只,但年复一年、禁而不止的非法交易与屠杀使其数量直线下降。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清代蒲松龄更在《聊斋》中有白秋练与暮生的爱情故事,白秋练就是白鳍豚的化身。 白鳍豚已是一种注定要灭绝于我们手中的美丽传奇的动物,它被国际保护人士称为“活着的死物种”。2005年人工饲养仅有一只,名为“淇淇”。长江的围湖造田、有害渔具、修闸建坝、繁忙的航运、渔业及严重的污染都在威胁其生存。
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连在一起像什么?
青草
鸡
老鹰
仰鼻蓝面:金丝猴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作为爬行动物,扬子鳄体长2米,善于游泳而栖息于水中,营巢在河湖浅滩、植被密生的草丛中目前,由于长江下游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河湖被围成农田,野生数量极为罕见。
孑遗物种:扬子鳄
据一个迷信的传说,朱鹮的“ 鹮”字从字面一看就知是一种要绝种的鸟,因为它由“四”字和“哀”字组成,“死哀之鸟”怎能不绝?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dian)、黔(qian)三种,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它们都面临盗猎、伐木、毁林开荒、生境退缩的威胁,可谓“树倒猢狲散”!
大树杜鹃 濒危种,大树杜鹃,濒危种。常绿大乔木,高20至25米,最大基径达330厘米。所存仅数十株。仅分布于云南局部海拔2100至2400米常绿阔叶林中。为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是原始古老类型。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标:通过同砚对濒危动植物的探究和调查,了解它们所面临的恐吓和问题,培育同砚的环保认识和关怀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同砚保卫濒危物种的乐观性和参与度。
二、设计内容:1. 选择濒危的动植物,要求每位同砚选择一个自己感爱好的动植物,并进行详尽的探究和调查。
2. 调查该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包括数量、分布地区、恐吓因素等。
3. 探究该动植物的生态习性,包括食性、发展特点、繁殖方式等。
4. 探讨该动植物与人类的干系,包括对人类的意义、对生态系统的作用等。
5. 提出保卫该动植物的建议和措施,包括政府、组织和个人应该如何行动。
6. 设计展示产品,如海报、PPT、手工制作等,展示同砚对所选择动植物的了解和探究效果。
7. 进行展示和沟通,让同砚们互相进修和分享,增加对濒危动植物的熟识和关注。
三、设计步骤:1. 确定探究动植物:每位同砚选择一个濒危的动植物,提交选择理由和探究规划。
2. 开展调查探究:同砚进行调查和探究工作,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数据,撰写探究报告。
3. 提出建议和措施:同砚依据探究效果,提出保卫该动植物的建议和措施,并制定行动规划。
4. 制作展示产品:同砚设计展示产品,展示探究效果和保卫建议,提高大众对濒危动植物的关注度。
5. 展示沟通:同砚进行展示和沟通活动,互相进修和分享,共同谈论和探讨濒危动植物保卫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设计评判:1. 探究报告:包括对所选择濒危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生态习性、与人类的干系等方面的探究,内容丰富、结构明晰。
2. 展示产品:设计精美、信息准确、生动形象,能够有效传达探究效果和保卫建议。
3. 进修沟通:参与度高、互动乐观、合作共赢,展示个人和团队的探究效果,激发对濒危动植物的保卫热忱。
五、设计意义:通过此作业设计方案,可以使同砚深度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和问题,培育其保卫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升其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展示和沟通活动,增加同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进同砚在社会问题解决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濒危动植物,以及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危害;2.认识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于动植物保护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濒危动植物的概念及分类;2.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影响;3.如何保护濒危动植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危害;2.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濒危动植物。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小组讨论;3.实地考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濒危动植物1.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濒危动植物,引起学生对于这一话题的兴趣。
2.讲解:介绍濒危动植物的概念及分类,让学生了解濒危动植物的范围和特点。
第二课时: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影响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原因,并汇报给全班。
2.讲解:深入剖析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现状。
第三课时:保护濒危动植物1.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濒危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濒危动植物,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四课时:实地考察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动植物园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濒危动植物的珍贵性。
2.总结反思:回到教室,让学生总结考察的收获和感悟,同时展示他们对于濒危动植物保护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撰写300字以上的观后感:让学生针对实地考察的经历和所学知识撰写观后感,表达对濒危动植物的保护态度。
2.设计海报或手抄报:让学生设计宣传海报或手抄报,呼吁大家共同保护濒危动植物。
七、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积极参与、讨论贡献等;2.作业质量:观后感和设计作业的内容和质量。
八、延伸拓展1.邀请专家讲座:邀请动植物保护领域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濒危动植物保护的知识;2.组织义工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濒危动植物保护的义工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到保护工作中。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濒危的动植物,掌握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濒危动植物的观点和原因。
2. 精通一些濒危动植物的种类和特点。
3. 培育同砚的环保认识和保卫动植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濒危动植物?2. 造成动植物濒危的原因有哪些?3.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濒危动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4. 如何保卫濒危动植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精通濒危动植物的观点和原因,了解一些著名的濒危动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2. 难点:如何培育同砚的环保认识和保卫动植物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同砚了解濒危动植物的观点和特点。
2. 谈论互动:组织同砚谈论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保卫措施,激发同砚的沉思和参与。
3. 实地调研:组织同砚到动植物园或自然保卫区进行实地调研,加深对濒危动植物的熟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同砚了解濒危动植物的观点和重要性。
2. 进修内容呈现:讲解什么是濒危动植物、造成动植物濒危的原因以及一些著名的濒危动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3. 小组谈论:分组谈论濒危动植物的保卫措施,并向全班汇报谈论结果。
4. 实地调研:组织同砚到动植物园或自然保卫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保卫工作。
5. 总结反思:让同砚总结所学知识,沉思如何为保卫濒危动植物贡献自己的力气。
六、教学评判:1. 同砚表现:通过观察同砚的参与度和谈论质量,评判同砚对濒危动植物的理解和态度。
2. 作业评判:安置相关作业,如写作、绘画或制作PPT等,评判同砚对濒危动植物的熟识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筹办:1. 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
2. 濒危动植物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 实地调研的打算和筹办工作。
八、延伸拓展:1. 组织同砚参与植树活动或志愿者保卫动植物的活动。
2. 鼓舞同砚主动了解更多关于濒危动植物的信息,做到知行合一。
通过本次《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信任同砚们将能够更深度地了解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育环保认识,为保卫动植物做出自己的贡献。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濒危的动植物是指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绝迹的动植物。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息扩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动植物种类面临着濒危的境地。
因此,通过进修濒危的动植物,可以增强学生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珍爱动植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濒危的动植物,掌握一些常见的濒危动植物的种类和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钻研,判断动植物是否濒危。
3. 情感目标:通过进修,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珍爱动植物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安排1. 什么是濒危的动植物?2. 常见的濒危动植物种类及其特征。
3. 如何珍爱濒危的动植物?4. 实地考察濒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四、教学方法选择1.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濒危动植物,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实地考察:指挥学生到自然珍爱区或动植物园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濒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濒危动植物的看法和珍爱措施。
五、教学活动设计1. 濒危动植物知识竞争:组织学生参与濒危动植物知识竞争,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
2. 制作濒危动植物宣传海报:让学生分组制作濒危动植物宣传海报,宣传珍爱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3. 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自然珍爱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濒危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状况。
六、教学评判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教室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濒危动植物知识的掌握水平。
3. 期末项目:要求学生结合实地考察的经历,撰写一份关于濒危动植物的调研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七、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选用相关的濒危动植物教材。
2. 实地考察的场地:联系自然珍爱区或动植物园,确保实地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宣传海报制作材料:准备海报制作所需的纸张、颜料等材料。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濒危动植物的概念和种类;2.认识濒危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植物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及分类;2.濒危动植物的原因;3.世界濒危动植物保护现状;4.保护濒危动植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濒危动植物概念的理解;2.濒危动植物保护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课件展示;2.小组讨论;3.实地考察;4.课堂互动。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濒危动植物的兴趣;2.讲解:介绍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分类和保护现状;3.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保护方法,撰写小结;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濒危动植物,进行记录和分析;5.课堂分享:各小组展示考察成果,并进行讨论。
六、教学评价:1.小组讨论成果评价;2.实地考察记录评价;3.课堂表现评价。
七、课外作业:1.撰写濒危动植物保护实施方案;2.收集有关濒危动植物的资料并做简要介绍;3.宣传濒危动植物保护知识。
八、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2.濒危动植物保护知识资料;3.实地考察场地安排。
以上是《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濒危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濒危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一份贡献!第二课时一、设计背景: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濒危的动植物则是生物多样性中最脆弱的一环。
濒危的动植物数量逐渐减少,这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于濒危的动植物进行保护和研究至关重要。
二、设计目的: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原因以及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植物的责任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设计内容:1. 主题介绍:介绍濒危的动植物是什么,为什么会濒危,濒危动植物的意义和价值。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背景: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中,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动植物正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增加学生对濒危动植物的认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本次作业将让学生了解并研究一些濒危的动植物。
二、作业目标:1. 了解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和分类。
2. 了解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影响。
3. 掌握一些保护濒危动植物的方法和途径。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植物的责任感。
三、作业内容和步骤:1. 第一步:濒危动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濒危动植物,包括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和分类。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濒危动植物。
2. 第二步: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导致动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比如生境破坏、气候变化、非法狩猎等。
同时让学生思考濒危动植物灭绝对生态平衡带来的影响。
3. 第三步:保护濒危动植物的方法和途径介绍一些保护濒危动植物的方法和途径,比如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禁止盗猎、推广环保教育等。
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保护濒危动植物的行动。
4. 第四步:动植物保护实践让学生选择一种濒危的动植物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生活习性、分布区域、濒危原因等。
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保护该动植物的具体方案或行动计划。
四、作业要求和评价标准:1. 书面作业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表述准确。
2. 参考资料丰富、来源可靠、引用规范。
3. 创意设计独特、观点独到、思维活跃。
4. 作业符合学科要求、语言规范、表达流畅。
五、作业提交方式和时间安排: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可以选择以文本、图片、PPT等形式提交。
作业提交时间为XX月XX日,老师将按照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并给予反馈。
六、作业拓展: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野外探索等方式深入了解濒危动植物的情况,或者邀请相关专家组织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通过这样一次《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相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和问题,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动植物保护中来,共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理念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原因及珍爱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珍爱生物多样性的热情,让他们明白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将给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二、目标1. 了解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及分类;2. 掌握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和风险;3. 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珍爱措施和方法;4. 提升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三、内容与活动设计1. 濒危动植物介绍a. 通过PPT展示,介绍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分类和风险;b. 让学生分组自选一种濒危动植物进行深入了解,并撰写简短的介绍。
2. 濒危动植物的原因a. 学生小组展示各自选定的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并进行讨论;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濒危动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
3. 濒危动植物的珍爱措施a.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珍爱措施;b.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珍爱建议;c. 撰写小组报告,分享珍爱措施及建议。
4. 环保实践活动a. 学生自愿参与植树活动或义工活动,体验环保工作的实际意义;b. 学生撰写活动心得体会,反思自己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四、评判方式1. 作业评分:包括小组展示、报告内容、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等;2. 学生互评:学生互相评判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3. 教师评判:综合思量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效果,给予综合评判。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环保活动,加深对濒危动植物珍爱的理解;2. 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濒危动植物珍爱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及珍爱措施,培养环保认识和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守护地球故里。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濒危的动植物是指受到威胁,数量逐渐减少,濒临绝迹的物种。
珍爱濒危的动植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通过进修了解这些物种的特点、生活习性和受到的威胁,可以更好地珍爱它们,维护生态平衡。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濒危的动植物,为什么需要珍爱它们。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态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设计内容:1. 教室讲解:老师通过讲解濒危的动植物的定义、分类、原因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 野外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自然珍爱区或动植物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濒危的动植物的生活状态,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
3. 小组钻研: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选择一个濒危的动植物进行深入钻研,包括物种特点、生活习性、受到的威胁等方面,并撰写钻研报告。
4. 制作展板:每个小组根据钻研效果,制作展板展示濒危的动植物的相关信息,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展示在学校或社区。
5. 知识竞争:组织濒危的动植物知识竞争,让学生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进修效果,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
四、设计方法:1. 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濒危的动植物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增进思维碰撞,激发进修兴趣。
3.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濒危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增强进修的实践性和体验感。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钻研和展板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五、设计评判: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教室讲解、野外考察、小组钻研等环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学生的表现:评判学生在钻研报告、展板制作、知识竞争等方面的表现,包括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展示的质量等。
3. 教师的评判:教师根据学生的进修情况和表现,对整个课程设计进行评判,总结经验,不息改进。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濒危的动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珍爱中的重要课题,通过进修了解濒危动植物的原因、珍爱措施等,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珍爱动植物的责任感。
本作业设计适用于初中生,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及珍爱措施,培养其环保认识和动植物珍爱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和原因。
2. 掌握我国常见的濒危动植物种类及其珍爱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动植物珍爱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和原因。
2. 我国常见的濒危动植物种类及其珍爱措施。
3. 动植物珍爱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情。
四、教学方法1. 班课教学:通过PPT讲解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原因和珍爱措施。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常见的濒危动植物种类及其珍爱措施。
3.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濒危动植物,撰写一份关于该植物的调查报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濒危动植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和原因,以及我国常见的濒危动植物种类及其珍爱措施。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濒危动植物的了解和想法。
4.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濒危动植物,撰写一份关于该植物的调查报告,包括植物的生态环境、濒危原因、珍爱措施等内容。
5.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问的深度等。
2. 个人作业:调查报告的内容完备性、深度等。
3. 进修成绩:根据学生在教室和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讲解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原因和珍爱措施。
2. 图书资料:提供学生查阅有关濒危动植物的资料。
3. 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八、延伸拓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动植物园或自然珍爱区进行实地考察。
2. 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濒危动植物珍爱的宣传活动,提高大众的环保认识。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关注濒危的动植物,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珍爱动植物的责任感。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缘深入了解濒危动植物的原因、影响以及珍爱措施,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目标1. 了解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导致动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3. 了解濒危动植物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4. 探讨如何珍爱濒危动植物的措施。
三、作业内容1. 课前调研: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自主选择一种濒危的动植物进行钻研,包括该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习性、受威胁原因等方面的信息。
2. 制作海报:学生根据调研结果,利用图片、文字等材料制作一份关于所选濒危动植物的海报,展示在班级内。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所选濒危动植物的珍爱措施,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4. 制作宣传册: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关于濒危动植物珍爱的宣传册,内容包括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珍爱方法等。
5. 知识竞争:组织一场关于动植物珍爱知识的竞争,以提高学生对濒危动植物的认识和了解。
四、评判方式1. 课前调研报告:根据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评判其对所选濒危动植物的了解水平和钻研深度。
2. 海报展示:评判学生制作的海报内容是否全面准确,设计是否美观大方。
3. 小组讨论:评判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思维是否活跃等。
4. 宣传册设计:评判学生设计的宣传册内容是否有说服力、是否能吸引人眼球。
5. 知识竞争成绩:根据学生在知识竞争中的表现,评判其对动植物珍爱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和重要性,培养环保认识和珍爱动植物的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作业,学生能够更加关注和关心濒危的动植物,为生态环境的珍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和原因,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珍爱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适用对象:本设计适用于初中生或高中生进修者,适合于生物、地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学生。
三、设计内容:1. 选择一个濒危的动植物,包括但不限于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金钱豹等动物,或者铁杉、水杉、红豆杉等植物。
2. 调查所选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等相关信息。
3. 分析导致该动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包括人类活动、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等因素。
4. 提出珍爱该动植物的建议和措施,包括政府、组织和个人应该采取的行动。
5. 撰写一篇文章,介绍选定的濒危动植物的相关信息、原因和珍爱措施,并表达个人观点和立场。
四、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丰富,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2. 文章结构完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3. 文章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尽量避免专业术语。
4. 可以适当参考相关资料,但需注明引用来源。
5. 作业字数不少于800字。
五、评分标准:1. 内容完备性:30分2. 逻辑清晰度:20分3. 文章语言表达:20分4. 观点奇特性:15分5. 参考资料应用:15分六、效果展示:学生可以选择将作业发表在学校网站、校报或者个人博客上,也可以在班级或学校举办的活动中进行展示。
七、拓展延伸: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动植物园或者自然珍爱区,以深化学生对濒危动植物的了解。
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珍爱动植物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和原因,更能够培养出珍爱环境、关爱动植物的认识,为构建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濒危动植物的概念和原因;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对濒危动植物保护的重视;3. 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濒危动植物;2. 导致植物动物濒危的原因;3. 世界各地濒危动植物案例介绍;4. 如何保护濒危动植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老师通过课堂讲解濒危动植物的基本概念、原因和保护方法;2. 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对濒危动植物的看法和保护措施;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动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濒危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状态。
四、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堂课:介绍什么是濒危动植物和濒危原因;2. 第二堂课:分组讨论世界各地濒危动植物案例;3. 第三堂课: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并提出保护建议;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在周末去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写下感想和体会。
五、教学评估1. 口头表现: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的表现;2.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提交考察报告和总结;3. 实地考察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撰写实地考察报告。
六、教学资源准备1. 课件:包括濒危动植物的图片和案例介绍;2. 教材:选取相关植物动物濒危的教材和文章,供学生参考;3. 实地考察的交通工具和费用。
通过本次《濒危的动植物》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植物的责任感,从而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课时一、作业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濒危动植物及其重要性;2.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3. 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作业设计内容:1. 学生需要选择一种濒危的动物或植物,并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种类、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等;2. 学生需要了解该濒危物种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以及导致其濒危的原因;3. 学生需要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以帮助保护该濒危物种。
《濒危的动植物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濒危的动植物》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濒危的动植物,濒危动植物的原因以及珍爱措施,并认识到珍爱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一、导入
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一些濒危的动植物,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二、濒危的动植物是什么?
1. 请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什么是濒危的动植物?它们为什么会濒危?
2. 介绍濒危动植物的定义:指在自然界中数量逐渐减少,濒临绝迹的动植物种群。
3. 讨论濒危动植物的原因:生境破坏、气候变化、过度捕猎等。
三、濒危动植物的珍爱措施
1. 探讨珍爱濒危动植物的必要性:维护生态平衡、珍爱生物多样性、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等。
2. 分析珍爱濒危动植物的方法:建立自然珍爱区、禁止非法捕猎、加强生态教育等。
四、案例分析
选择几种濒危的动植物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濒危原因以及珍爱措施。
五、教室讨论
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爱濒危的动植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全班讨论: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珍爱濒危的动植物。
六、教室作业
1. 撰写一篇关于濒危动植物的文章,包括濒危动植物的定义、原因以及珍爱措施。
2. 收集一些濒危动植物的信息,制作一份宣传海报,呼吁大家共同珍爱濒危动植物。
七、课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反思自己在进修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展望未来如何更好地珍爱濒危的动植物。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濒危动植物的现状和珍爱措施,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共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六年级科学下册《保护生物资源》教学设计
《保护生物资源》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体验在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
【教学难点】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濒危动植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体验在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3、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动物保护区图片
【教学内容】了解杂交水稻和当地的动植物资料。
【教学目标】
1、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
【教学难点】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动物保护区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
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野生动物及它们的分布,知道动物濒危的原因。
2了解不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危害,知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能主动、自觉地发出倡议,请人们不要食用、捕杀濒危的野生动物,并能在学校、街道等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
2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
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3重点难点
能主动、自觉地发出倡议,请人们不要食用、捕杀濒危的野生动物,并能在学校、街道等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
4教学过程
4.1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在电视上都看过“猜词”的游戏吧,相信你们对这个游戏都很喜欢吧!我们也先来做一个“猜词”的游戏。
(教师提供词卡,一名学生描述词卡上动物的特点,或它的生活习性,看哪位同学能最先猜出是什么动物,猜不出来的由教师公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