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教学的案例反思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选自高一《物理》第二章“直线运动”的第八节,在学生认识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之后,课本把该节放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把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没有另外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结构,避免死记公式。
本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在于说明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学生由于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印象很深,所以做好演示实验十分重要,除了牛顿管的实验之外,还可以做一些小实验,使学生明白,日常见到的现象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的缘故,对“如果物体只受到重力,不同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有深刻的印象。
【教学设想】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整节课的--围绕“实验现象──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展开:→科学的抽象、推测(真空中,如何?)→实验验证(牛顿管演示)→得出结论(自由落体定义)→问题提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如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
开始的小实验很重要,是科学探究的入口处,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演示的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
【教学准备】小钢球、牛顿管、纸片、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重物、纸带、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规律可由三个公式体现出来(投影)。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
师:同学们对“自由落体运动”其实并不陌生。
(演示实验:将小钢球由高处静止释放,指出小钢球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师:那么除了小钢球的下落外,还有哪些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让一张纸片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生:钢球落得快。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内容选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
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重大。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分成两节来讲授。
本节课通过演示、探究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明确重力加速度的意义,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具体、深入的认识。
下一节按照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和科学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自由落体运动。
【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作为高中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积极、主动,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2、已学知识: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已经学习过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过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时对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知识水平: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对“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的感性认识。
【任务分析】教学问题从生活中来(通过“测反应时间”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质疑,引出课题)→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注意直觉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矛盾,使学生明确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与情景对话,学生之间协商,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和逻辑思维)→讨论问题,回到生活中(利用牛顿管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探究现象背后的实质原因是必须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对物体情景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逐步引导学生探究物理情景之间的物理量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性质,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问题(3)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 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设计,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自由落体运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推理,可相互讨论,然后小组代表举手发言,其余倾听、 思考。)
逻辑推理为后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使学生明确下 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师生互动,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先介绍每个实验桌 上有硬币、塑料板、薄纸片、大泡沫块、小纸团等。然 后提议同桌两人商量一下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方案。在学 生讨论中,老师巡视并随机抽问几组同学们的商量结 果。大多数同学都会正确选择让两个物体等高同时下 落,反复比较各次运动的差异。这正是“比较法”和“控 制变量法”等实验思想的体现。
定性实验探索:学生开始自主探索,他们通过广泛 动手操作和观察与提供的物理环境发生直接而又频繁 的作用。常常是刚得到的结论,又立即被新的事实所否 定,同学们的原有认知结构不断被更新和重建,探究气 氛异常活跃。
成果交流点评: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让 学生广泛发表观点,经过集体讨论后达成如下共识:(1) 下落运动是一个加速运动;(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不 是决定其下落快慢的唯一因素;(3)所受阻力的大小直 接影响着物体下落的快慢;(4)当阻力影响相对较小时 不同物体的下落趋于同样的快慢。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自由落体运动》
称
物理探究性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常有探究实验和验
证实验之分,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并结合一定的趣味实
教材分析 验、异常实验等,有效地利用实验这种载体,恰当地展
开互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突出物理特
色,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
学生具备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
能自主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掌握 学生学习能
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 力分析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自由落体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自由落体【设计意图】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手持自己叠好的飞机,兴高采烈的飞来飞去,“老师,我的飞机为什么会落下来?它要是能飞走该有多好啊!”雪汶意味深长的说,“是啊,我的飞机也会落下来?”孩子们讨论这同样的问题,围绕这一话题,我生成了一节关于《落体》的活动课,通过活动让幼儿探索“物体自由落下”的科学现象,在探索试验中,感受有趣的科学现象和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1、发现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2、了解“自由落体”的科学现象。
3、加强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难重点】1、重点:了解“自由落体”的科学现象2、难点: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不同。
【活动准备】1、可操作材料:羽毛、石子、绳子、铁制品、纸、小玩具、沙包、小纸盒等物品。
2、记录卡。
【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谈话:小朋友们都问我一个问题:飞机为什么会落下来?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来研究一下这是为什么?2、基础部分:1)、游戏:“看谁扔的高”。
为幼儿提供材料“猜一猜,试一试看看什么东西能扔的高?”幼儿操作。
(引出幼儿对物体下落现象的经验回忆,直到不管什么东西都会落到地上。
)2)讨论:什么物体先落下来?比较物体下落的速度。
a、你刚才扔了什么?它落下来的速度怎样?b、再试一次,比较一下什么东西落地最快?c、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和幼儿一起统计物体下落的情况。
3)、幼儿第二次探索,然后讨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什么有关呢?a、出示两个不同的物体(羽毛、石子),并把两个物体放在同一高度,让物体自由落下。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幼儿讨论,教师小结:物体的形状会改变下落的速度b、出示两个相同的物体(铁制玩具、木制玩具),并把两个物体放在同一高度,让物体自由落下。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哪一个重,哪一个轻?幼儿讨论,教师小结:物体的材料会影响下落的速度。
让幼儿进行对比操作后记录。
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观察两种物体下落的速度有什么不同?集体讨论后,教师小结:在同一个高度,物体下落的速度跟物体的重量、材质有联系,重量越大,下落速度越快。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观后反思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均是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1、用实验的方法测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理论支持,是学生思考的难点,所以,必须,提前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打好基础,从而让学生能够很容易想到“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是一定值”这个方法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有了这个理论基础,更大的难点是如何测?2、书本上介绍的是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实验,而且可以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但是,实际教学中该实验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纸带和限位孔的摩擦、电压频率欠稳定,若用手提纸带还会引入释放纸带时手的抖动,等等,而这些客观原因常会导致:纸带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某些时候相差很大或较大,即使有少数纸带勉强可以认为是定值,但得到的距离9.8m/s2相差很多,而这也是屡屡让教师不敢在课堂上真实展示实验纸带的原因。
常用的突破方法是频闪照片技术,但该技术需要暗室来支持成为了学生参与探究的最大瓶颈;还有不少教师利用光电门结合传感器来实现突破,但在实际教学中该方法也有很大的制约,比如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相关光电门和运动学知识准备要求偏高,而传感器把小球的下落直接阅读为v-t或v2-x显得比较突兀,v-t或v-x图像表面形象的同时给学生以化简单为复杂的感觉。
自由落体运动转瞬而过,施坚老师的在这节课上尝试用自制教具并利用单反相机拍摄视频并通过帧播放来实现瞬间定格,从而实现可视化课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
自由落体运动是生活中一个简朴而美丽的经典运动模型,从生活中提取相关物理知识和规律是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整堂课应用“情境—问题—生成”策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介绍和分析纸带法和频闪照片法基础上,通过自制“自由落体运动分析仪”结合单反相机和帧播放软件把瞬间即逝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的“简单和美”适当定格和放大,借助Excel来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制v-t图像,直观地得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性质和重力加速度,从而实现活动探究和物理思维可视化。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以实验探索为主线,充分展现隐含在本节内容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
首先,通过“测反应时间”的实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研究的问题──落体运动,接着从生活经验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出发进行巧妙的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初步结论,提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的设想;再进一步通过教师演示“牛顿管”实验进一步验证设想。
最后再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信息,为下一节定量地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从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情景或模型,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学生经历的实验探究全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充满兴趣和动力去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能体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通过对自由落体这种常见的特殊的运动的研究,对前面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所遵循的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材的思想体系:(1) 利用的牛顿管实验,验证在无阻力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并观察到其轨迹是直线。
(2)利用试验和数据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这一点很重要,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 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g取9.8m/s2(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定量)。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自由落体,研究物体下落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3、德育目标: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揭示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
三、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物体做自由落体的条件。
(2)难点是规律的得出,介绍伽利略的实验验证及巧妙的推理。
四、教具(1)硬币、纸片、小球、抽气机、牛顿管(2)多媒体教学软件五、教学方法观察演示,分析推理、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六、主要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哪些:V t=V0+at V t=atS=V0t+1/2 at2 当V0=0时,有S=1/2 at2V t2-V02=2aS V t2=2aSS=v t=( V0+ V t)t/2(v为平均速度)(二)、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利用这些知识来研究一种非常常见的运动(板书)1、物体的下落运动举例:粉笔头下落、树上苹果下落,挂在线上的重物把线剪断等等问:从运动轨迹看,落体运动有什么特点呢?生:都是沿直线下落。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和反思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和反思第一篇:《自由落体》教学设计和反思《自由落体》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通常的取值。
3.学习掌握自由落体的特点和规律。
二、方法与过程通过演示和情景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挖掘出自由落体的规律三、情感与价值观知道伽利略对落体运动本质规律的探索研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贡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器材】牛顿管、纸、橡皮【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自由落体运动1.思考与讨论:(1)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2)请举出一重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张纸和一块橡皮下落的现象)师:是否一定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在17世纪时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就用一种巧妙的推理方法来进行推理:①假设一块大石头的下落比一块小石头下落快。
②两块石头的总重量最大,它们整体下落的速度与大石头、小石头下落的速度相比应如何?(答:整体下落速度最快)。
③如把两块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如何?(答:两块石头的整体下落的速度应小于大石头的速度,而大于小石头的速度。
)④这与重的物体先落地的结论矛盾。
请一个学生来做个实验:半张纸揉成的纸团和一大张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情况,请同学观察。
(纸团比纸片下落快,轻的物体还下落的快。
)(设计说明:上述方法也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利用粗象的逻辑推理或做实验验证。
)师:这样看来,重的物体有时下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上面的几个实验并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任务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应用:测高度、测时间、测重力加速度,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测定重力加速度值的方法。
从课堂的实效可以看出学生已突破教材用一种方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要求,达到能有多种方法来测定的较高活动目标,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给了探究活动一个明确的方向,再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接着小组合作,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并作汇报交流,然后用自制的教具,亲手做了实验。
在此过程中处处闪耀着学生的智慧,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既使没有精确地测出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值,但这时结果已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整个探究过程。
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个正确的物理结论来之不易,一个物理学家做出一项重大发现、发明,都需要经过反复实验和改进,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对学生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英国的何林博士说过:“你把时间给予学生,他就能够得到经验,学生也就会把他的经验发表出来。
”这节课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尽量给予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表述,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发现规律,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也是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方面体现了物理新课改的理念,另一方面为我们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实践模式。
因为是一种尝试,也自然存在不足之处:1、由于时间仓促,学生对方案的表述和原理的陈述较为简单,造成学生更多地只关注本组方案,对其他组方案关注就少一些。
2、教材中要求学生用一种方案来测定重力加速度值,而这节课设置了四种方法来测定,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对学生更是一种的尝试。
在多个方案同时实施时,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如怎样更有效地进行调控,如何及时巡视指导,如何评估学生的交流评价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自由落体运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又可以活跃课堂
气氛。
教学策略选
多媒体展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
择与设计
[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下落的现象
物体下落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当树叶片片飘
落,雨点滴滴落下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这种运
教学过程 动?物体下落的过程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呢?今天
我们将一起来探究物体下落的规律。
1、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提 高学生探究的能力。 课例研究综
2、利用学生实验,让学生体会新知识探究的过程, 述
在过程中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是简简单单的让学生记
住几个公式,而是真真正正的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的内 在本质,学会物理的核心知识,使学生具备真正的核心 素养。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
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
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1.学生在刚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急需
一次真正的实践去更深刻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
律,而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恰恰适应了学生的这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首先,我们来研究这样两个问题:
(1)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落体运动,下落
的快慢相同吗? (2)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吗? [演示实验]①让一张纸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
看到什么现象?(小硬币先落地) ②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
(几乎同时落地)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空气
定的难度,但是,研究该实验所用的方法,在前几课中
已很好地学过。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和反思
《自由落体》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建立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通常的取值。
3.学习掌握自由落体的特点和规律。
二、方法与过程通过演示和情景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挖掘出自由落体的规律三、情感与价值观知道伽利略对落体运动本质规律的探索研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贡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器材】牛顿管、纸、橡皮【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自由落体运动1.思考与讨论:(1)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2)请举出一重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张纸和一块橡皮下落的现象)师:是否一定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在17世纪时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就用一种巧妙的推理方法来进行推理:①假设一块大石头的下落比一块小石头下落快。
②两块石头的总重量最大,它们整体下落的速度与大石头、小石头下落的速度相比应如何?(答:整体下落速度最快)。
③如把两块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如何?(答:两块石头的整体下落的速度应小于大石头的速度,而大于小石头的速度。
)④这与重的物体先落地的结论矛盾。
请一个学生来做个实验:半张纸揉成的纸团和一大张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情况,请同学观察。
(纸团比纸片下落快,轻的物体还下落的快。
)(设计说明:上述方法也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利用粗象的逻辑推理或做实验验证。
)师:这样看来,重的物体有时下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上面的几个实验并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
2.分析引导:(1)教师指出:上述实验现象表明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是因为有空气阻力存在使现象变得复杂。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第一篇: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学习心得体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学习心得体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并且实践操作的重要内容,在理解实验理论发展的同时,也要明白实验的基本特点。
本文从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实验的心得体会,以及实验的经验总结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索,以期为广大高中生在研究自由落体实验时提供一定的指导。
自由落体是一个物体在不受到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只在重力作用下进行下降的运动。
与初中学过的简单物理实验知识相比较,高中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包括到的知识点更加抽象,因此需要高中生在进行物理实验学习与操作的时候,能灵活的计划并且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积极参加物理实验活动,思考其中所蕴含的理论,从中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学习心得体会。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学习的困难早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所提出的理论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有着重要的影响。
后来物理学家伽利略所提出的观点中,说明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是匀速变化的,要明白实验的原理,首先要明白实验的理论发展。
很多同学认为自由落体实验在学习上是相对困难的,进行实验操作时,自己的思维理解能力不能跟上物理教师的思路,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不能灵活的运用到解题中。
所以,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时,需要我们做到对待问题要有探索精神,以及公式的合理应用,归纳出实验的学习心得,这样才能提高对物理的学习能力。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学习心得体会实验前的学习心得。
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前,首先,要对实验的基本原理进行提前的预习并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含义,以及其中的瞬移速度公式V=gt,位移的计算公式h=vt。
其次,具体掌握在进行解题时,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和位移的规律发展,最后,可以根据书本上的例题和实验步骤进行简单的解答和学习。
例如:一个物体A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落地前距离地面的距离为500米,取g为每秒10米,计算出经过多少时间物体A可以到达地面?这类题属于在物理书中基础的探索实验知识的题,根据分析可知其中H=500m,计算出下落的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可以直接得出落地的时间为t=10s。
自由落体运动反思3
《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反思《自由落体运动》是一节很好的探究课。
如何利用这一素材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则是本节课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所在。
另外,通过实验验证伽利略实验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也对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以及科学探究问题的过程均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怎样引入新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二是伽利略如何利用逻辑推理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三是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猜想论证过程。
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新课引入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就是叫几个学生上来用手指夹我手中的纸币,学生经过几次试验以后发现总是夹不住,从而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向他们展示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落体运动,还请一位同学讲了关于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把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起来。
其次,为了能让学生能切实体会和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我将不易观察的实验事实改为简单的演示实验逐步引入。
通过运用学生手边常见的纸片,带领学生分别进行了三次演示实验:分别让纸片与粉笔、一块大纸片和一块揉成团的小纸片以及两块同样大小的纸片(其中一块揉成团)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下落的快慢。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亲自体会,发现并分析出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
进而大胆猜想若排除此因素,结果会怎样?这时再用“牛顿管”实验验证,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美国“阿波罗”登月时所做的“羽毛和铁锤下落”的小实验,加深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
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并敢于大胆进行科学猜想,这点要比教师单纯生硬的直接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效果要好得多。
之后就是关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分析论证过程了,这一部分的关键在于思路的引导,引导学生去体会伽利略是如何巧妙地解决了一个个看似无法解决的困难,体会物理思维的力量。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在进行“牛顿管”演示实验时,由于抽气机漏气,抽了好几次都没把牛顿管里的空气抽掉,最终也没让学生看到羽毛和铁片同时下落,最后只能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视屏演示。
中班自由落体教案反思总结
4. 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小组成员分享观察和发现。
讨论与总结:
1. 引导幼儿回顾实验结果,让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讨论为什么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速度和路径不同。
2.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解释现象,帮助他们理解自由落体的基本原理。
3. 引导幼儿总结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分享他们的思考和学习经验。
3. 实验器材,如斜面、容器等。
4. 记录表格和图表,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通过展示图片或图书,向幼儿介绍自由落体的概念和实例。
2. 引发幼儿对自由落体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测。
实验探索:
1. 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物体和实验器材。
2. 鼓励幼儿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并提出假设。
延伸活动:
1. 鼓励幼儿设计更多的自由落体实验,探索其他因素对自由落体的影响。
2. 提供相关的绘画或手工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自由落体的理解和想法。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自由落体的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能力。
教案反思总结:
1. 教案目标是否清晰明确,能否有效引导幼儿的学习?
2.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能否支持幼儿的实验探索?
中班自由落体教案反思总结
教案标题:中班自由落体教案反思总结
教案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自由落体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与沟通的技能。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
1. 图书或图片资源,介绍自由落体的概念和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教学的案例反思案例:在两千年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
这一结论,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常识。
从事物的现象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以至于其后两千年的时间里,大家都奉为经典。
16世纪末,意大利青年学者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产生了怀疑。
通过大胆猜想和实验研究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从而推翻了两千多年来被人们奉为真理的结论。
在当时的物理界产生了极大的轰动。
今天,我们来重现伽利略的研究过程。
伽利略的结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的同样快。
实验一:用纸片和粉笔头从同一高度同时从静止下落。
请同学们思考:哪一个物体先下落?
同学观察实验:粉笔头先下落。
结论: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
实验二:用质量相同的纸片,把其中的一个揉成团,让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落。
请同学们思考:哪一个物体先下落?
同学观察实验:纸团。
结论:体积小的物体先下落。
学生思考:物体的下落与质量和体积有关系吗?
实验分析:物体下落的快慢由于空气的阻力作用不同所致,
与质量无关。
大胆猜想: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也就是在真空的情况下,物体应同时下落。
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
反思:通过实验验证伽利略实验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同时也了解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体会到了科学探究问题的过程。
这个实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爱因斯坦有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时,仅仅是一个数学上和实验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伽利略比他的前人伟大,就在于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在他之前,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来决定谁是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