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饲养管理规程完整

合集下载

山羊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

山羊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

山羊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措施山羊是一种重要的家畜,其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对于保障山羊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提供给养殖户参考。

一、饲养管理1.饲料供给:山羊是植食动物,主要以草料为主食。

可根据山羊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选择饲料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饲喂时要保证饲料干燥、清洁、新鲜,避免霉变和异物混入。

2.饮水管理:山羊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在孕期和哺乳期,需要额外补给足够的清洁饮水。

定期清洗水槽,保持水源清洁。

3.环境卫生:山羊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要给予干净、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供其居住。

定期清理粪便、杂草等,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4.繁殖管理:山羊的繁殖期较长,养殖户应掌握山羊的发情期、配种时间,合理安排配种。

注意母羊的孕期营养管理,避免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发育影响。

5.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养殖户的需求,及时对山羊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1.流行病防控:要了解山羊常见疫病的流行规律,做好预防工作。

根据不同疫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适时进行隔离、消毒、健康检测等。

2.外寄生虫防治:山羊常受外寄生虫的侵扰,如蚊虻、跳蚤、虱子等。

可以采取定期驱虫、清扫和消毒牧场、合理切换放牧区等措施控制寄生虫繁殖。

3.内寄生虫防治:山羊常受内寄生虫的感染,如蛔虫、绦虫等。

可以采取定期驱虫、清除粪便、合理设计饲喂方案等来控制内寄生虫的繁殖。

4.疫病监测:定期对山羊进行健康检测,了解其健康状况,发现疫病早期症状及时处理。

5.场所消毒: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疫情的发生。

总结起来,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是保障山羊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

养殖户应重视山羊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保持场所的清洁和环境的卫生,合理安排繁殖和疫苗接种,及时防治疫病。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山羊的健康成长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建场要求选择坐南朝北的地势,面积稍大,四周筑成高2米左右的围墙,装上铁棚门。

场内要栽植一些落叶树和野生毛草。

但树苗大,行距与株距不可太密,毛草不要太高,防止难以观察。

在靠墙南边建几间一般家猪式样的圈舍,不要装铁栅门,让它能自由出入,但圈内要盖有遮阴棚,以防风挡雪,在圈临近建一个浅水池,让其在夏季喝水。

二、驯化饲养将野外捕捉或购回来的雄性和雌性纯野山羊放入围墙内人工驯养,在入驯养场之前首先要对其注射一次畜疫苗或三联苗,并拔掉左右两个獠牙,再用“灭虱灵”按说明掺水擦其全身,因纯野羊身上有很多羊虱。

被驯养的纯野羊体重一般选在5~6公斤,因为这种野羊月龄不大,可塑性强,易驯化。

由于被驯化的野羊开始时胆小、怕人,故在驯化过程中根据进场驯化纯野羊的数量放进数头同等体重的南江黄羊,使它们很快合群,让其带着纯野羊活动和采食,牧食每天两次,傍晚1次投喂占60%,当野羊长成青年野羊不再怕人时,即将原放进的南江黄羊赶回进行另养。

因野羊大多数吃的野草与南江黄羊相同即红薯秧、黄豆叶、小麦苗等等。

故刚开始驯养时,应配以生食及其它植物,最好切成碎短节,适时用0.5%碘盐供给,使之慢慢改变野性。

如刚捕来的野羊不吃这些饲草,可在毛草中喷入一点带甜味的液体糖水,野羊就会抱着吃。

同时对野羊进行驱虫,能使野羊毛色光亮,但要预防拉稀。

三、杂交利用当驯养的雄性野羊饲养2~3个月后,一般体重可达10~15公斤左右,这时就表现有性行为了。

可将发情的母羊放入驯养场,让野羊与黄羊进行交配。

初次发情的仔母羊,第一次不宜交配,待第二次发情时放进交配。

已经产过仔的母羊发情时就可交配,交配时间最好是上午,不宜晚上交配,交配两次,每次相隔1小时~1个半小时。

交配后及时赶出驯化场另养,同时给公野羊补喂一些精饲料或糖水,使公野羊尽快恢复健康,其次一只公羊每天可交配3~5只母羊。

一、建舍。

羊舍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饲养区,安装固定饲槽和饮水器具。

怎样养山羊,养山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怎样养山羊,养山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怎样养山羊,养山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怎样养山羊呢?其实养山羊并不难,只要了解它的习性,掌握它的特点,做到精心喂养,加强管理,就能养好。

一、了解山羊的习性
山羊喜干燥怕潮湿。

羊圈要建在干燥的地方,圈内保持清洁。

山羊特别爱平净,吃的草,喝的水,稍有异味就不愿吃喝,有时,前一只羊吃草呼出的气,使草略微受潮,后一只羊就不愿再吃。

因此,给羊喂草时要少给勤添。

二、养山羊要合理放牧
放羊要根据四季野草生长情况和气候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放牧办法。

农谚说:“放羊无巧,一天三个饱”,“羊跑一趟,一天白放”。

意思是说,在外面放牧,要让羊吃饱,同时,避免羊受惊狂奔,消耗体力,这是放羊的基本要领。

一年四季,气候不同,草的质量也不一样,放羊时,必须因时、因地、因草制宜。

三、注意给羊适时饮水
一般每日饮三、四次。

天热时多饮,冷天可饮温水或刚打上来的井水。

水质要清洁,千万不可饮污水、死水,防止传染寄生虫病。

要经常给羊喂些盐,好处是增进食欲,保持羊体内新陈代谢的平衡。

盐可以化成盐水喂饮,也可掺在饲料中同喂,还可放在干净的石板或盆槽中,由羊舐食。

四、要合理饲养种山羊
种公羊是羊群的“核心”,“种羊好,好一坡”,只有体型大,发育好的羊才能做种羊。

不合格的公羊,要在生下后30天左右予以淘汰。

配种季节,要给种公羊加喂一些豆饼等含蛋白质多的精饲料。

母羊怀孕三个月以后,胎儿发育加快,这时要适当加喂精料,才能保证母羊产羔后有充足的奶汁,使羔羊生长健壮。

羔羊在生后两周之内,不能单独采食,等到20天后可以采食时,要加喂一些玉米、豌豆等精料。

山羊的饲养管理

山羊的饲养管理

山羊的饲养管理作者:李桂权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12期一、种公羊的饲养管理肉用种公羊的饲养应维持中上等膘情,以便使其常年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性欲旺盛。

种公羊营养上要求要有足量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A、D及无机盐,且易消化、适口性好。

饲养可分为配种期和非配种期两个阶段。

配种期饲养又可分为配种预备期(配种前1-1.5个月)及配种期饲养。

配种期的日粮大致为:精料重千克、优质干草2千克、胡萝卜0.5-1.5千克、食盐15-20克、骨粉5-10克,全部粗料和精料可分2-3次喂给。

精料的喂量应根据种羊的季节、个体重、精液品质和体况酌情增减。

种公羊饲养以放牧和舍饲相结合为主,配种期应加强活动,以保证能产生品质优良的精液。

种公羊舍应通风、干燥、向阳、活动面积约需2平方米/只。

山羊一般管理特点:1.雌雄分开饲养,最好单圈饲养。

2.雌雄不能混放,以防乱配。

3.防止斗架,加强运动。

4.配种频率2-4次/天。

5.抓绒及剪毛(毛用种):春季抓绒1-2次,剪毛在抓绒后一周进行。

6.去角:5-7日龄进行。

①苛性钠饱和溶液涂擦;②电烙烧烙。

7.修蹄。

8.刷试。

种公羊饲料参考配方:配方1:玉米30%、麸皮15%、豆饼20%、苜蓿粉30%、食盐1%、骨粉2%、添加剂2%。

配方2:玉米30%、麸皮17%、豆饼15%、鱼粉3%、苜蓿粉10%、草粉20%、食盐l%、骨粉2%、添加剂2%。

注:配种旺季每天每只补喂2个鸡蛋。

二、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的饲养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3个阶段。

空怀期:在配种前一个月加强补饲,抓紧放牧,使母羊很快复壮,力争满膘迎接配种。

此时需要的风干饲料为体重的2.4-2.6%。

妊娠期:怀孕前期要求喂给的蛋白质质好量少,怀孕后期供给的蛋白质要质量好,数量多,以满足胎儿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流产,杜绝打架、滑倒、淋雨、防惊吓,不喂霉变饲料,不要饮冰水等。

该阶段热代谢水平应提高到15-20%。

种山羊日常管理制度

种山羊日常管理制度

一、引言为了确保种山羊的健康、繁殖和生产效益,提高养殖场的整体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养殖场内所有种山羊的管理工作。

二、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1)根据种山羊的生长发育阶段,科学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2)饲料原料要新鲜、无污染,避免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3)饲料储存要防潮、防霉变,定期检查饲料质量。

2. 饮水管理(1)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保持水质良好。

(2)定期检查水槽,确保无破损,防止漏水。

3. 环境管理(1)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定期消毒。

(2)羊舍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通风。

(3)羊舍内设置足够的运动场,供种山羊活动。

三、繁殖管理1. 配种管理(1)根据种山羊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安排配种时间。

(2)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提高受胎率。

(3)记录配种日期、母羊发情状况等信息。

2. 产羔管理(1)产羔前做好产房准备,包括消毒、清洁等工作。

(2)接产过程中,注意观察母羊和羔羊状况,确保母子平安。

(3)产后及时对母羊进行护理,确保其恢复健康。

3. 培育管理(1)对羔羊进行科学喂养,保证其生长发育。

(2)定期对羔羊进行驱虫、防疫等工作。

四、疾病预防与治疗1. 定期对种山羊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2. 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包括疫苗接种、驱虫等。

3. 发现疫情时,立即隔离病羊,进行隔离治疗,并报告相关部门。

五、记录管理1. 建立种山羊档案,包括出生日期、体重、繁殖记录、防疫记录等。

2. 定期统计羊群数量、生长状况、繁殖情况等数据。

3. 记录饲养管理、繁殖管理、疾病预防与治疗等工作情况。

六、人员管理1. 定期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养殖场正常运转。

3. 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养殖场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养殖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完整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完整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完整山羊饲养管理规程一、总体要求本规程规定了山羊养殖的羊场环境、引种供种、投入品管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人员管理、活羊运输、病、死羊废弃物处理和养殖档案等标准要求。

二、羊舍建造(一)羊场环境1、场地环境:山羊以农户分散养殖方式为主,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及NY/T 388的规定。

2、选址(1)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2)羊舍或集中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便于防疫的地方。

(3)羊舍(场)周围3k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其它畜牧场等重大污染源。

(4)羊舍(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

距离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5)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6)放牧条件良好,饲草资源充足。

3、布局(1)羊场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

各功能区间应设防疫隔离带。

分户养殖应实行人畜分离建设。

(2)生活管理区应设在上风向,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主大门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3)羊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隔离羊舍、病死羊处理区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应与生产区隔开。

(4)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且互不交叉。

(5)在羊只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他经济用途动物。

4、羊舍建筑(1)建筑形式:羊舍设计应通风、采光良好,注意保温隔热。

采用半开放式,屋檐距地面(2.3~2.5)m。

(2)排列方式①整齐排列方式:平坦地区建羊舍,可按照坐北朝南偏东15的方向进行规则性整齐排列,羊舍建筑面积视羊群规模而定。

②自然排列方式:在丘陵山区可依山势进行自然排列,建造成吊脚楼式羊舍。

(3)内部设施①羊栏与羊床:羊栏可依羊舍纵轴采取单列式或双列式排列,羊床离地高度在150cm以上,床面漏缝的间隙为(1.5~1.8)cm,以羊粪能够自然掉落又不卡羊脚为原则。

②食槽与草架:应在羊栏的正面安装长形食槽,并在食槽上方安装与食槽等长的草架,或在运动场内放置草架,供羊采食草料。

种山羊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最新范本模板】

种山羊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最新范本模板】

种山羊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马岩德李维游1 放牧管理1。

1放牧时间 1~5月上午9:00~下午5:30;6~12月上午8:00~下午6:00. 1。

2放牧中注意事项1.2。

1放牧期间,放牧员不能离开羊群,注意观察羊群动态,若发现羊只发病应及时报告兽医进行治疗.1.2.2实行轮牧制,一般每个小区放牧7~10天。

1。

2.3 每天放牧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1.2.4每天饮水不少于2次.2 补饲2。

1精饲料(或配合料)饲喂标准2。

1.1怀孕后期、哺乳期母羊300g/天/羊,分2次饲喂。

2.1。

2 产后半月的羔羊50~100g/天/羊,分3次饲喂。

2。

1。

3配种期配种公羊配种前1个月到配种结束500g/天/羊,分2次饲喂,并加喂鸡蛋和牛奶(或奶粉).2。

2矿钙料成年羊10g/天/羊,其它羊2~5g/天/羊;也可用盐砖让其自由舔食。

2.3青绿饲料2.3.1 哺乳母羊加喂5kg/天/羊,羔羊加喂5kg/天/羊。

2。

3。

2冬春季节所有羊只加喂草糠0。

5kg/天/羊,或青绿饲料2~5kg/天/羊,最好分早晚2次补饲。

3 繁殖3。

1初配年龄及初配体重3.1。

1波尔山羊母羊8月龄40kg以上;公羊1周岁50kg以上。

3.1。

2云岭黑山羊母羊6月龄30kg以上;公羊1周岁40kg以上.3.2试情3.2.1试情时公羊应用试情布.每天试情2次,每次不得少于半小时。

3。

2.2每只发情母羊每个发情期内配种次数不少于2次。

3.2.3试情时放牧员不能离开羊群,应注意观察,不漏配。

3。

3 配种时间 4月20日~6月20日;10月15日~12月15日。

3.4接羔3。

4。

1产羔期应有专人值班,负责接羔工作。

3。

4.2产羔前厩舍应彻底清除,进行消毒,垫好垫圈草。

3.4。

3接羔时用温水清洗母羊乳房,并挤出少量初乳后,协助羔羊吃上初乳。

对羔羊脐带进行消毒.出生后12小时内称初生重。

3天内打上暂编号.1月龄和2月龄按时逐只称重。

*中文字数1009,英文字数138,总字符数1364;初稿于2000年;耿文诚修订。

山羊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山羊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山羊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山羊是常见的家畜之一,其耐寒耐旱、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可以在山区、草原等不同地区进行养殖。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山羊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一、养殖技术
1. 圈舍建设
山羊圈舍的建设需要考虑通风、保暖、卫生等因素。

室内应保持清洁,粪便应及时清理,避免积淀。

同时应加强隔离观察,确保动物健康。

2. 饲料搭配
山羊是植食性动物,其食谱应以粗饲料为主,如草、叶、枝和豆粕等。

同时配以适量的浓缩饲料和增加营养价值的添加剂。

3. 关注健康
定期给山羊进行体检,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疫苗注射、驱虫、消毒等方面应密切关注,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做好预防工作。

4. 牧草种植
草料是山羊必不可少的饲料,种植草料时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生长良好、易保存和有营养的草种,如早熟禾、牧草等。

二、饲养管理
1. 控制饲料量
山羊的胃较小,可能会有过饥或过饱的情况。

要对饲喂量进行控制,保持饲料的均衡和适量。

2. 喂食时间
山羊有着较强的适应力,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饥饿或饥饿。

但定时定量喂食有利于其身体健康,降低发生腹胀等疾病的风险。

3. 环境管理
山羊的生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卫生。

应注意关注圈舍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紧凑和污染,定期消毒并更换垫料。

4. 定期运动
运动有利于山羊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可以增加其体内的代谢和消耗,提高免疫能力和生产能力。

综上所述,山羊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存在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山羊有着不同的差异,具体的养殖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判断。

养殖场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养殖场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场区制定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及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操作规程如下:种公羊的饲养智理必须使种公羊保持结实健壮的体况、旺盛的性欲和良好的配种能力,不能过肥或过瘦。

1 爱护种公羊掌握其生活习惯,忌惊吓和殴打。

注意观察其采食、饮水、运动及粪、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 种公羊的水、食槽及圈舍要定期消毒,消毒间隔不超过7天。

3每天上、下午让种公羊进行舍外运动,运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4 种公羊采精或运动后要适当休息在饲喂。

5初次配种的种公羊要进行诱导和调教。

6种公羊日粮要含有足够的粗料、青草饲料、精饲料,并合理搭配,日喂2次,保持饮水清洁卫生。

饲养标准与方法1非配种期每天精料补充0.25—0.35千克;青饲料或胡萝卜0.5—0.7千克;优质干草不限量。

2 配种期每天精料补充1千克;青饲料或胡萝卜0.75一2.0 千克;优质干草不限量。

随配种次数增加适当提高喂养标准。

3 种公羊饲料要求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消化。

适宜种公羊的精料有大麦、燕麦、玉米类等;多汁饲料主要是胡萝卜;粗饲料有苜蓿干草,青干草、作物秸秆和青贮饲料等。

母羊饲养智理一年中母羊的饲养分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3个阶段。

1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发情排卵及受孕,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保证健壮体况,提高母羊繁殖力。

对个别体况较差的母羊给予短期优饲,使羊群膘情一致,使发情相对集中,便于配种、产羔和生产管理。

2妊娠期母羊的饲养管理(1)母羊的妊娠期约为5个月,通常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即为妊娠前多个月,妊娠后期即妊娠最后2个月。

母羊妊娠前期要预防早期流产,后期要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饲养管理中要做到以下几点:(a)避免妊娠母羊吃冰冻、发霉、变质的饲料,保障饮水清洁卫生。

(b)及时清理散落的饲草,保持圈舍干燥清洁。

(c)对妊娠母羊的羊舍、饲槽、饮水要定期消毒。

(d)防止妊娠母羊受惊吓,避免拥挤和追赶。

(e)尽量避免外来人员进入羊舍。

山羊饲养管理制度范文

山羊饲养管理制度范文

山羊饲养管理制度范文山羊饲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山羊饲养管理,规范养殖行为,确保山羊养殖的安全、健康和高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山羊饲养场、山羊养殖户以及其他从事山羊饲养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山羊饲养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山羊养殖相关技术标准,严禁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得经济利益。

第二章山羊饲养场建设与管理第四条山羊饲养场应选址方便,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离人居住区、饮用水源、农田等敏感区域应符合相关规定。

第五条山羊饲养场应具备合理的布局和设施,包括合理规划的圈舍、饲料储存区、饮水区等。

第六条山羊饲养场应每年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及时更换饲料、饮水设施,确保山羊的卫生和健康。

第七条山羊饲养场应制定山羊养殖的应急预案,包括防火、防洪、防疫等,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第八条山羊饲养场应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三章山羊养殖户管理第九条山羊养殖户应购买合格的种公山羊和种母山羊,确保优良品种的繁殖和饲养。

第十条山羊养殖户应按照规定的饲养密度饲养山羊,严禁过度饲养。

第十一条山羊养殖户应每天按时喂食山羊,饮水设施应随时保持清洁,并保证山羊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第十二条山羊养殖户应根据山羊的生长发育和季节特点,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法,确保山羊的营养供给和生长发育。

第十三条山羊养殖户应定期对山羊进行疫病防控,对出现疑似疫情的山羊应及时隔离,并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处罚第十四条畜牧兽医部门有权对山羊饲养场和养殖户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施卫生、疫病控制、饲料质量等。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山羊饲养管理制度的行为,畜牧兽医部门有权依法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业或吊销相关许可证等。

第十六条对于影响山羊饲养的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畜牧兽医部门有权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七条对于消费者提供的山羊产品质量问题,畜牧兽医部门有权进行抽样检验,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山羊常规操作方法

山羊常规操作方法

山羊常规操作方法
山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在饲养和管理时需要一些常规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1. 饲养环境:山羊应该被饲养在一个干燥、清洁、适宜的环境中,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受到各种压力和外界环境的干扰。

2. 饮食管理:给山羊提供充足的草料、浸泡好的饲料和新鲜的水,此外还可给其喂些天然草药,以维持其健康、活力和营养。

3. 疫苗和防疫:为了避免山羊染上传染病,需要定期接种疫苗,同时对其进行防疫措施,如定期清洁消毒饲料和水槽,定期为山羊进行除虫和防蚊虫工作。

4. 繁殖管理:山羊繁殖的季节在春季,应在季节合适时把公山羊与母山羊分开,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繁殖健康。

5. 健康管理:山羊如出现哮喘、拉稀、体重减轻、呼吸急促等不正常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检查,并给予治疗,维护山羊健康。

6. 裁剪山羊毛: 长时间积累的山羊毛会影响山羊的身体健康。

因此,定期裁剪山羊毛就显得尤其重要。

通常情况下,山羊的冬季毛量会增加一些,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清理。

山羊的饲养管理全套技术

山羊的饲养管理全套技术

山羊的饲养管理全套技术1.山羊各个时期生长发育不尽相同。

六月龄前生长快,体尺体重迅速增加,是山羊生长的高峰,尤以一月龄更为明显。

同时,体尺增长速度超过体重增长。

六月龄后,山羊生长逐渐转缓,速度下降,一岁半时,体重增长停滞,沉积脂肪为主。

公羊增重明显快于母羊。

根据这个规律,在山羊生长高峰期,应加强管理,充分放牧并补饲精料,以提供较高的营养水平,促进山羊迅速生长。

对不留种用的羔羊,要及早阉割育肥,一岁以前全部出栏。

如拖延饲养,生长变慢,浪费饲料,生产效益显著降低。

2.山羊的放牧管理放牧要点及注意事项:(1)放牧季节与时间:牧草生长和气候环境因季节而有所差异,因此,其放牧管理方面也应有所不同。

春季(3—5月);山羊经过越冬后,膘体差、体质弱,需要增加营养供给,而天然草地青草刚刚萌发,饲料青黄不接,气温变化不定,是养羊的困难时期。

春季放牧应选择适宜的草地,并合理补饲,使山羊迅速恢复体力,促进健康。

放牧时注意由吃枯草逐渐过渡到吃青草,放牧时间由每天4—6小时逐渐延长,早春不宜放牧过早,防止山羊突然采食过量的青草和水份而导致膨胀、腹泻或发生青草症。

夏季(5—6月):牧草转旺,是羊群贪青长膘的有利时机,但气候炎热、多雨,容易影响生长,应选择凉爽、通风、背阴、饮水方便的山地放牧。

其要点是尽量延长放牧时间,清早放牧,傍晚归牧,中午在通风林荫地或荫棚内休息,防止暴晒中暑;夏季炎热,应供给充足饮水,同时注意补充食盐,将食盐溶于饮水中喂羊,归牧后应让羊群休息片刻再给饮水,以防止山羊太渴饮水过急而呛肺,夏季放牧每天不少于10小时,让羊采食更多的青草,通过夏季放牧,山羊膘体要求达到八成以上。

秋季(9—10月):气候转凉,牧草正处开花结籽期,营养价值高,此时放牧可较快增加体重,膘体应达到十成以上,为安全越冬渡春作好准备。

“夏抓肉膘秋抓油,膘满冬春不用愁”。

秋初放牧应坚持早出晚归,增加山羊采食时间。

秋未,早霜开始降临,应防止采食霜草,上午可适当晚出,下午坚持晚归,中午不休息。

山羊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完整版

山羊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完整版

山羊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山羊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羊舍建设羊舍的修建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土木结构亦可砖木结构。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向阳背风,面积宽敞,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砂质土壤的山坡地。

羊舍的建筑面积根据羊数确定大小,不同羊只的占地面积应是:每只公羊平方米,母羊1平方米,青年羊平方米。

羊舍里面要有草架和羊床,外面有一个宽敞的运动场。

有的把饲槽设在运动场的四周,运动场应有1%~2%的倾斜度,以利排除积水和粪便。

一间大羊舍应根据羊只的数量分成大小不等的几间,以便分别关养不同的羊只。

对于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的地区,最好修建成楼式羊舍。

这种羊舍的楼台距地面米~米,用木条铺设,间隙1厘米~厘米,粪尿可从间隙漏下。

羊舍南面或南北面一般只有100厘米~150厘米高的半墙,上半部敞开,舍门宽米~2米。

这样通风良好、防热、防湿性能好。

运动场在羊舍南面,面积约为羊舍的2倍~倍。

品种良种化要选择适应能力强、羔羊成活率高的山羊,如峡谷型藏山羊;或选择皮肉兼用、受消费者喜欢的成都麻羊;还可选择体格高大、生产性能好的波尔山羊种公羊改良山羊、黑山羊等其他品种。

山羊精细化饲养与管理技术羔羊的培育。

羔羊培育是介于遗传和选择之间的中心环节,如果不重视羔羊的饲养管理,优良的遗传性状便得不到表现和发挥。

事实证明,羔羊哺乳期短(不到60天),哺乳量不足,草料品质低劣,数量不足,就会成四肢短细,肚子大,头尖屁股尖的“疙瘩”羊,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羔羊的培育。

羔羊的培育可分为胎生期培育和胎儿出生后到断奶期(羔羊期)的培育。

胎生期培育是指对怀孕母羊的饲养。

因为胎儿是通过母体得到营养,因此,对怀孕母羊时刻不能忘记其腹中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以及饲养管理对胎儿的影响。

养好怀孕母羊也就是培育好了胎儿。

羔羊胎生期的培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母羊妊娠期的前3个月为一个阶段。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

页眉山羊饲养管理规程一、总体要求本规程规定了山羊养殖的羊场环境、引种供种、投入品管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人员管理、活羊运输、病、死羊废弃物处理和养殖档案等标准要求。

二、羊舍建造(一)羊场环境1、场地环境:山羊以农户分散养殖方式为主,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及NY/T 388的规定。

2、选址(1)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2)羊舍或集中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便于防疫的地方。

(3)羊舍(场)周围3k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其它畜牧场等重大污染源。

(4)羊舍(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

距离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5)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页脚页眉(6)放牧条件良好,饲草资源充足。

3、布局(1)羊场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

各功能区间应设防疫隔离带。

分户养殖应实行人畜分离建设。

(2)生活管理区应设在上风向,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主大门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3)羊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隔离羊舍、病死羊处理区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应与生产区隔开。

(4)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且互不交叉。

(5)在羊只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他经济用途动物。

4、羊舍建筑(1)建筑形式:羊舍设计应通风、采光良好,注意保温隔热。

采用半开放式,屋檐距地面(2.3~2.5)m。

(2)排列方式①整齐排列方式:平坦地区建羊舍,可按照坐北朝南偏东15的方向进行规则性整齐排列,羊舍建筑面积视羊群规模而定。

②自然排列方式:在丘陵山区可依山势进行自然排列,建造成吊脚楼式羊舍。

页脚页眉(3)内部设施①羊栏与羊床:羊栏可依羊舍纵轴采取单列式或双列式排列,羊床离地高度在150cm以上,床面漏缝的间隙为(1.5~1.8)cm,以羊粪能够自然掉落又不卡羊脚为原则。

②食槽与草架:应在羊栏的正面安装长形食槽,并在食槽上方安装与食槽等长的草架,或在运动场内放置草架,供羊采食草料。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一、引言山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为了保障山羊的健康成长和提高山羊的产出效益,制定一套科学的山羊饲养管理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饲养环境1. 圈舍:山羊圈舍应选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地,保持圈舍内的卫生清洁。

圈舍的大小要根据山羊的数量和品种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山羊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 温度:山羊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但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对山羊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要保持圈舍内的温度适宜,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要注意保温和降温措施。

3. 光照:山羊需要充足的光照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和行为习性。

圈舍内应保持明亮的光线,同时避免直射阳光对山羊造成伤害。

三、饲料管理1. 饲料种类:山羊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草、树叶、嫩枝、秸秆等。

合理选择和配置饲料种类,保证山羊获得充足的营养是山羊饲料管理的关键。

饲料的质量要保持良好,避免发霉或变质。

2. 饲喂时间:山羊需要固定的饲喂时间,建议每天早晨和傍晚各一次。

合理的饲喂时间可以帮助山羊养成良好的饲食习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3. 饲喂量:饲料的供应要根据山羊的品种、年龄、生长阶段和生产情况进行科学调配。

要避免过量或不足的饲喂,保持山羊的体态健康。

4. 饮水管理:山羊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水源的供给。

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避免水质污染对山羊的影响。

四、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根据山羊的品种和当地的疫情情况,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方案,及时给山羊接种疫苗,提高山羊的免疫力。

2. 定期检查:定期对山羊进行身体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对于有疑似疾病症状的山羊,要进行隔离和治疗。

3. 环境卫生:保持圈舍和周边环境的卫生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杂草,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五、繁殖管理1. 选种配种:根据山羊的品种和性状选择合适的种公羊和种母羊,进行合理的配种计划,提高下一代山羊的品质和产出效益。

养羊育肥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养羊育肥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养羊育肥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工作1.圈舍建设:选择合适的场地建设羊舍,保证其干燥通风、阳光充足。

舍内要有合适的饲喂槽、饮水设备和垫料。

羊舍需要经常清理和消毒,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饲料储存:提前购买优质的饲料,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

避免饲料受潮霉变。

3.配种计划:根据需求选择优良品种的种公羊和种母羊,制定配种计划。

合理的配种可以提高羊群的遗传品质。

4.预防疫苗接种:羊只在进入养殖场前应接受必要的疫苗接种,以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育肥饲养管理指导1.饲料供应:每天定时量化供应合理配比的饲料,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

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剂。

2.饮水管理:保证供应清洁卫生的饮水,新鲜水源要随时补充。

避免断水或水源受污染。

3.疾病防控:定期请兽医给羊群做体检,及时发现问题。

若出现疾病或传染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对羊舍、饲槽和饮水设备进行消毒。

4.羊只运送:运送羊只时要选择合适的车辆和运输工具,避免过度拥挤和长时间的运输。

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压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5.定期体重测量:每个月对羊只进行体重测量,记录羊只的生长情况和饲养效果。

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饲养计划,保证育肥进度。

6.羊舍清理:每天清理羊舍,及时清除粪便和废料,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更换垫料,保持舍内干燥清洁。

7.羊群活动:合理安排羊只的活动时间和区域,避免过度拥挤和争斗。

尽量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促进肌肉发达,提高羊只的育肥效果。

8.监测和调整:定期对羊群的生长情况、饮食情况和羊舍环境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饲养计划和管理方法,保持良好的育肥效果。

三、育肥饲养管理规范1.羊只数量控制:根据场地和资源情况,合理控制羊只的数量,避免过度饲养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2.饲料配比: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比方案,保证羊只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肥胖或营养过剩。

3.疫苗接种:根据兽医的建议,定期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羊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山羊养殖日常工作制度

山羊养殖日常工作制度

山羊养殖日常工作制度一、引言山羊养殖是我国农村地区常见的养殖业之一,为了提高山羊养殖效益,保证山羊健康成长,提高山羊肉品质,必须建立健全山羊养殖日常工作制度。

本文从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繁殖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山羊养殖日常工作制度。

二、饲养管理1.饲料准备(1)根据山羊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2)饲料来源要可靠,禁止使用发霉、变质、污染的饲料。

(3)定期检查饲料库存,确保饲料供应充足。

2.饲养密度(1)根据羊舍面积和山羊数量,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2)羔羊和成年羊应分舍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3)定期清理羊舍,保持舍内卫生。

3.喂食管理(1)定时定量喂食,确保山羊饱腹。

(2)喂食工具要清洁,避免传播疾病。

(3)观察山羊采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饮水管理(1)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定期更换水桶和水槽中的水。

(2)冬季要做好防冻措施,确保山羊饮水不受影响。

5.日常观察(1)观察山羊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呼吸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定期测量山羊体重,记录生长发育情况。

(3)及时隔离病羊,防止疫情扩散。

三、疫病防治1.疫苗接种(1)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2)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和剂量进行接种,确保山羊免疫接种到位。

(3)定期检查疫苗保存条件,确保疫苗质量。

2.药物预防(1)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驱虫药等,预防常见疾病。

(2)遵循药物使用规程,避免药物残留和抗药性。

(3)定期检查山羊体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及时驱虫。

3.疫情监测(1)建立山羊疫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发现疫情,立即报告,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定期对山羊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山羊养殖安全。

四、环境控制1.羊舍建设(1)羊舍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

(2)羊舍建筑要符合山羊生长需求,具有良好的保温、散热性能。

(3)羊舍内设置足够的通风口,保持空气新鲜。

山羊养殖规章制度

山羊养殖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山羊养殖生产,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者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养殖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养殖场所有山羊养殖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本养殖场坚持以科学养殖、生态养殖、绿色养殖为原则,注重山羊品种选育、疫病防治、饲料营养和养殖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章品种选育第四条本养殖场选用优质山羊品种,定期进行品种选育,提高山羊的繁殖率和生产性能。

第五条对山羊进行选种、选配,注重选择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肉质优良的个体进行繁殖。

第六条定期对山羊进行遗传评估,筛选出优秀个体进行繁殖。

第三章饲料营养第七条本养殖场严格按照山羊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确保山羊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第八条选用优质饲料原料,严格控制饲料质量,确保饲料安全、无害。

第九条定期检测饲料营养成分,确保饲料配方合理。

第四章养殖环境第十条本养殖场注重养殖环境的改善,保持羊舍清洁、通风、干燥。

第十一条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防止疫病传播。

第十二条保持羊舍温度、湿度适宜,确保山羊健康生长。

第五章疫病防治第十三条本养殖场建立健全疫病防治制度,确保山羊健康。

第十四条定期对山羊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山羊免疫力。

第十五条发现有疑似疫情,立即隔离观察,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加强养殖场内外人员的管理,防止疫病传入。

第六章养殖管理第十七条本养殖场实行个人负责制,明确各岗位职责。

第十八条定期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养殖技能。

第十九条做好养殖场生产记录,包括山羊生长情况、饲料消耗、疫病防治等。

第二十条加强养殖场财务管理,确保养殖成本合理。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第二十一条对在山羊养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规章制度由养殖场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规章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山羊养殖生产,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者权益。

家庭山羊牧场管理制度

家庭山羊牧场管理制度

家庭山羊牧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家庭山羊牧场的管理运营,保障山羊养殖的效益和质量,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山羊养殖1.家庭山羊牧场应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养殖,场地应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有足够的饮水和草料供应,具备固定的圈舍和饲养场所。

2.牧场的布局应科学合理,保证山羊的生长环境舒适安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

圈舍每季度应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确保山羊的生长环境卫生。

3.养殖山羊应选择优良的品种,保证种羊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对种羊进行定期的体检和驱虫,确保其身体健康。

第三章管理规定1.养殖员工应具备一定的山羊养殖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养殖管理制度进行操作。

对新员工进行规范的培训和考核。

2.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执行山羊的饲养、喂养、疾病防治等规定,确保山羊的健康成长。

3.对山羊的饲料应进行合理搭配和定量喂养,确保山羊获得充足的营养。

4.牧场的日常清洁和环境卫生应得到重视,保持山羊舍的干净整洁。

第四章疾病防治1.定期对山羊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加强对山羊的饲养环境和水源的检测,杜绝疫病传播。

3.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确保山羊的免疫力。

第五章销售和采购1.对成熟的山羊进行定期的销售,确保山羊的出售合法合规。

2.采购山羊要选择健康的种源,并加强对进场动物的隔离和观察,确保新进山羊的健康。

第六章经济管理1.对牧场的经营和财务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确保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2.严格控制成本,提高山羊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收入。

3.对牧场的资金账目进行严格管理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

第七章现场安全1.建立山羊牧场的现场安全规定,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对牧场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的安全稳定。

3.加强火灾、电气等安全隐患的防控,并进行应急演练,提高牧场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八章违规处理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违规人员进行教育和惩罚,确保管理规定的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羊饲养管理规程一、总体要求本规程规定了山羊养殖的羊场环境、引种供种、投入品管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人员管理、活羊运输、病、死羊废弃物处理和养殖档案等标准要求。

二、羊舍建造(一)羊场环境1、场地环境:山羊以农户分散养殖方式为主,环境条件应符合GB/T 18407及NY/T 388的规定。

2、选址(1)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2)羊舍或集中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便于防疫的地方。

(3)羊舍(场)周围3k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其它畜牧场等重大污染源。

(4)羊舍(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

距离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5)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6)放牧条件良好,饲草资源充足。

3、布局(1)羊场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

各功能区间应设防疫隔离带。

分户养殖应实行人畜分离建设。

(2)生活管理区应设在上风向,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主大门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3)羊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隔离羊舍、病死羊处理区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应与生产区隔开。

(4)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应分开,且互不交叉。

(5)在羊只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他经济用途动物。

4、羊舍建筑(1)建筑形式:羊舍设计应通风、采光良好,注意保温隔热。

采用半开放式,屋檐距地面(2.3~2.5)m。

(2)排列方式①整齐排列方式:平坦地区建羊舍,可按照坐北朝南偏东15的方向进行规则性整齐排列,羊舍建筑面积视羊群规模而定。

②自然排列方式:在丘陵山区可依山势进行自然排列,建造成吊脚楼式羊舍。

(3)内部设施①羊栏与羊床:羊栏可依羊舍纵轴采取单列式或双列式排列,羊床离地高度在150cm以上,床面漏缝的间隙为(1.5~1.8)cm,以羊粪能够自然掉落又不卡羊脚为原则。

②食槽与草架:应在羊栏的正面安装长形食槽,并在食槽上方安装与食槽等长的草架,或在运动场内放置草架,供羊采食草料。

③水槽应安装在羊栏内的适宜位置,要经常供应羊充足饮水。

三、引种供种(一)引种供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并按照GB16567的要求进行检疫。

(二)选购种羊应符合NY810的规定。

(三)购入羊应在隔离场观察不少于15d,并进行全面驱虫,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

四、投入品管理(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1、饲料和饲料原料应符合NY5150的规定。

饲料以天然牧草、作物秸秆、黑麦草等为主。

一般不使用添加剂。

2、禁止在羊体内埋植或者在饲料中添加镇静剂,激素类等违禁药物。

(详见附录1)。

3、商品羊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应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执行休药期。

4、牧草地禁止使用农用除草剂等化学物质。

(二)饮水1、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使用清洁水源饲喂。

2、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三)疫苗及使用1、羊群的防疫应符合NY5149的规定。

要做好山羊口蹄疫、胸膜肺炎等常规疾病免疫,分别选用口蹄疫O型疫苗、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灭活疫苗进行注射。

2、防疫器械在防疫前后应彻底消毒。

五、饲养管理(一)种母羊的饲养管理1、空怀期母羊配种前(10~15)d,母羊日补精料0.2kg,还要补充适当的胡萝卜或维生素。

2、母羊怀孕后期两个月应在放牧的基础上,根据膘体等具体情况,合理补饲混合精料和优质青、干草以及块根多汁饲料等。

3、哺乳母羊的饲养管理。

在母羊产后的7d内,以优质嫩草、干草作主要饲料,每天给(3~4)次清洁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少量的食盐、麸皮,或喂给米汤、米潲水(让其自由饮用);产后(15~20)d,根据母羊乳汁量情况可适当增加补饲,一般每天可补饲精料(0.2~0.5)kg。

(二)种公羊的管理1、鼓励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配种。

2、采用群体自然配种时,公母比例1:20;配种用种公羊应每年定期更换。

3、应及时阉割不作种用的子代公羔羊。

(三)羔羊的饲养管理1、保证羔羊及时吃好初奶和常奶。

2、提早补料,10日龄开始采食幼嫩的青干草;(15~20)日龄,适量补饲精料,并在饲料中加入0.5%食盐和1%骨粉,以及铜、铁、钴等微量元素添加剂。

3、防寒防湿、通风保暖;加强运动、增强羔羊体质。

(四)育成羊的饲养管理1、春季放牧应选择适宜的草地,并合理补饲。

放牧时注意由吃枯草逐渐过渡到吃青草,放牧时间每天(4~6)h并逐渐延长。

早春不宜出牧过早,防止山羊突然采食过量的青草和水分而导致瘤胃臌胀、腹泻病等。

2、夏季放牧应选择凉爽、通风、背阴、饮水方便的山地放牧。

尽量延长放牧时间,做到清早出牧,傍晚归牧,中午在通风林荫内休息,防止暴晒中暑。

3、秋季放牧应坚持早出晚归,增加山羊采食时间。

秋末,早霜开始降临,应防止采食霜草,可适当晚出,坚持晚归,中午不休息。

秋季放牧每日应保持8h以上。

4、冬季放牧应适当减少放牧时间,根据天气,日放牧时间(4~6)h为宜,坚持晚出,防止吃冰霜草。

5、在放牧过程中应注意饮水和补盐。

一般夏季每天饮水(2~3)次,温度高时可适量增加,其他季节每天饮水一次即可。

舍饲喂干饲料时,应增加饮水,注意饮水卫生。

食盐喂量为:公羊每日每只(5~8)g,哺乳母羊(10~15)g,其他羊只10g。

(五)山羊常见疾病的防治对羊群要按时防疫,发现病羊,要及早治疗。

勤驱虫,山羊无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较少感染其它疾病;一旦患有体内外寄生虫病时,由于抵抗力下降,其它疾病接踵而来。

因此,必须定期驱虫(2-3个月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且每年进行山羊传染性胸膜性肺炎苗注射一次。

1、羔羊痢疾。

症状:无精神、不吃奶、拉灰白、淡黄或绿色特臭稀粪或粪粘肛门,后期粪带血,肛门失禁,最后脱水衰竭而死。

治疗:恩诺沙星注射液防治,按说明书使用,每公斤体重注射0.02毫升。

2、传染性角(结)膜炎。

症状:眼畏光、闭目、流泪、结膜充血,角膜呈灰白色,有的眼睑外翻、失明,不能进食而饿死。

及时选用适合的眼药水进行治疗。

3、传染性烂口疮。

症状:口角、鼻镜发炎、破裂、流血、灰色痂皮,进食困难。

治疗:刮掉痂皮,后用巴蕉皮烧灰与桐油调擦患处,每日2 次。

或用锅底灰、生盐等量混合撒患处,每日一次。

或用兽用碘涂擦患处,每日2—3次,2—3 天可痊愈。

4、疥螨病。

症状:患处皮肤奇痒、毛脱落、皮裂,后成痂皮变厚。

治疗:(1)用温水洗患处,将锅底灰、生盐、硫磺研粉、废机油各150 克,调匀涂患处,每日一次;(2)用0.5% 敌百虫液擦洗患部。

5、山羊传染性胸膜性肺炎。

是山羊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俗称山羊烂肺病。

只发生于山羊。

特征为高热、肝肺变。

(1)诊断要点最急性型:体温升高,有肺炎症状,呼吸急促、咳嗽、鼻液带血,胸水增加,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充血、发绀,倒地而死,病程5-6天。

急性型:精神沉郁、发抖、呼吸及心跳加快有杂音、咳嗽、鼻液粘浓性并呈铁锈色,后期呼吸极为困难,孕羊大批流产,腹胀和腹泻,衰竭而死,病程15-30天。

慢性型:咳嗽、鼻漏、腹泻、消瘦。

(2)预防和治疗每年定期用山羊传染性胸膜性肺炎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注射。

新购进羊隔离饲养观测一个月以上,才可合群;发现此病,立即扑杀。

治疗上根据当地实际选用抗菌药物。

(六)免疫接种与驱虫羊群应按照附录2的要求免疫接种和附录3的要求定期驱虫。

(七)舍饲育肥将粗饲料和精饲料按6:4的比例均匀混合成湿拌料,投放到食槽内让羊自由采食。

饲喂时应注意先喂给作物秸秆等适口性较差的饲料,然后再喂给优质青草或青干草等适口性较好的饲料,以保证山羊适宜的采食量。

一般一天喂(3~4)次,白天喂(2~3)次,夜间喂1次。

山羊进行舍饲育肥期应保证充足饮水。

六、卫生消毒(一)消毒剂: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NY5148的规定。

通常采用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消毒。

(二)消毒方法1、喷雾消毒:选用规定浓度的三氯异氰尿酸溶液等进行羊舍消毒、带羊消毒、羊场道路及周围环境消毒。

2、喷洒消毒:在羊舍周围、入口、产房和羊床下面撒生石灰或烧碱液进行消毒。

(三)消毒制度1、环境消毒。

羊舍周围环境定期撒生石灰消毒。

羊场周围及场内污染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在羊场、羊舍入口设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液。

2、羊舍消毒。

每批羊只出栏后,要彻底清扫羊舍,采用喷雾三氯异氰尿酸溶液等方式进行消毒。

3、用具消毒。

定期对分娩栏、补料槽、草架、饲料车、料桶等饲养用具进行清洁消毒。

4、定期进行带羊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七、活羊运输(一)商品羊运输前,应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GB16549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合格者方可上市或屠宰。

(二)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和使用后应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三)运输途中,不应在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

八、病、死羊处理(一)对可疑病羊应隔离观察、确诊,对有使用价值的病羊应隔离饲养、治疗,彻底治愈后才能归群。

(二)因传染病和其他需要处死的病羊,应在指定地点进行扑杀,尸体应按GB16548的规定进行处理。

(三)羊场不应出售病死羊。

九、废弃物处理(一)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18596的规定。

(二)废弃物应实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十、养殖档案(一)所有记录应准确、可靠、完整。

(二)引进、购入、配种、产羔、断奶、转群、增重、饲料消耗均应有完整记录。

(三)引进种羊要有种羊系谱档案和主要生产性能记录。

(四)饲料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要有记录。

(五)要有疫病防治记录和出场销售记录(六)述有关资料应保留3年以上。

附录1 山羊养殖禁用药品序号兽药及其它化合物名称禁止用途1β-兴奋剂类:克化特罗Clenbuterol、沙丁胺醇所有用途Salbutamol、西马特罗Cimaterol及其盐、酯及制剂。

2性激素类:已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及其盐、酯及制所有用途剂。

3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玉米赤霉醇Zeranol、去甲所有用途雄三烯醇酮Trenbolone、醋酸甲孕MengestrolAcetate及制剂。

4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所有用途霉素ChloramphenicolSuccinate)及制剂。

5氯苯砜Dapsone及制剂。

所有用途6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Furaltadonr、呋喃苯烯酸钠所有用途NifurstyrenateSodium及制剂。

7硝基化合物:硝基酚钠Sodium mitropenolate、硝呋所有用途烯腙Nitrovin及制剂。

8催眠、镇静类:安眠酮Methaqualone及制剂。

所有用途9催眠、镇静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地西泮(安定)Diazepam及其盐、酯及制剂。

促生长10硝基咪唑类:甲硝唑Mertonidazole、地美硝唑Dimertronidazole及其盐、酯及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