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合集下载

光的色散(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色散(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紫外线
1.概念:把感光胶片放在彩色光带紫光以外,我们发现胶片仍 会感光,说明这里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我们把这种紫光之外、 看不见的光线叫做紫外线。
2.特性及应用:
①化学作用。紫外线可使照相机胶片感光(溴化银) ,因而 可利用紫外线摄影。
②生理作用。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杀菌
③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鉴别古字画、人民币、 商标的真伪。
紫外线的好处:
➢适当照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 身体对钙的吸取,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 处➢能。杀死微生物。
➢用紫外线灯灭菌(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或商标的真伪。
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
➢使皮肤粗糙 引起皮肤癌
电焊的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因 此电焊工人在工作时必须穿好防护服, 戴好防护面罩。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在太阳光下吹出的 泡泡是色彩缤纷的
二、色光的混合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那 么我们把任几种色光混合会得到什么 颜色的光呢?例如:红光和绿光混合会 得到什么色光呢?
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 ,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 成的。
光的三原色原理
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 能得到其他各种颜色的光。
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反射的色光决定。 ②黑色物体吸取各种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③灰色物体无差别地吸取并反射各种色光。如果反射的较多, 则呈浅灰色;如果吸取的较多,则呈深灰色。 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取任何色光。
色光混合的应用
色光的混合在科学技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彩色电视 机呈现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点讲解和习题练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点讲解和习题练习

4.5 光的色散1.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以复合成白光。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3.光谱: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4.红外线(1)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红外线。

(2)任何物体都可辐射红外线。

(3)热作用强是红外线的主要特征。

此外,红外线还可用于红外遥感等。

5.紫外线(1)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存在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紫外线。

(2)紫外线有较强的生理作用,此外,紫外线还有荧光效应等。

知识点1:光的色散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才揭示了光的秘密。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带这个现象的产生表明:第一,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

实验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例】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而且可分解成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知识点2:色光的三原色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如图所示。

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知识点3:看不见的光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按顺序排列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在红光和紫光之外的部分都存在一种人们看不见的光,红光之外的部分称为红外线,紫光之外的部分称为紫外线。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

第5节 光的色散教材任务驱动任务一 了解光的色散1.发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2.光的色散:太阳光射入、射出棱镜会发生 折射 ,被分解成 红 、橙、黄、 绿 、 蓝 、靛、 紫 七种色光的现象。

3.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 色光 混合而成的。

4.生活现象:彩虹的形成。

任务二 了解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 红 、 绿 、 蓝 。

2.举例: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是由 三原色光 混合而成。

任务三 认识看不见的光项目红外线 紫外线 定义 在可见光谱 红 端之外的辐射 在可见光谱 紫 端以外的一种看不见的光特点 具有较强的热效应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应用 拍红外线照片诊断疾病、红外线夜视仪、 遥控 等 紫外线杀菌消毒 、 验钞 、促进合成维生素D等典题疑难突破考点 光的色散和光的三原色【典题】(2024·南京统考)(1)如图甲将红、绿、 蓝 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让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另一侧的白纸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乙所示,这是光的 色散 现象,其中的黄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实验中,某同学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 B (选填“A ”或“B ”)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明显。

【技法点拨】(1)规避易错点: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复色光。

(2)标志:凡是出现“彩虹”“七彩”“五颜六色”等字眼,一定是色散现象。

(3)偏折:三棱镜色散实验中,偏向底边的是紫光,其偏折程度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变式】 (教材再开发·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所示,在较深的方盘内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通过水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会在墙壁上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此时的平面镜和水相当于三棱镜(填一种光学仪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第五节 光的色散
一、色散
演示实验: 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光的色散:将太阳光分解成单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电视机画面的颜色 是由红、绿、蓝三 种色条合成的
三、看不见的光
可见光谱:
三棱镜把太阳光 分解成不同颜色 的光,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如果把非常灵敏的温度计分别放到色散后 红 的不同光处,都能检测到温度上升,在红 外 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也会上升,说明这里 线 也有能量辐射,电器化 不过人眼看不见。
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
医用红外胶片
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遥控器
紫外线
在光谱的紫端以外,还有一种 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灯
紫外线验钞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

有好处,但过量照射对人体有害。
课堂练习
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 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课堂练习
2、太阳光通过 后,被分解成 的光,
在白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
)其中
偏折的程度最小,
偏折的
程度最大。
3、画图画时需要绿色颜料,而手头恰好缺少绿 色颜料,现在只好用其他颜料来混合调制。说出 你调制的方法和道理。
课堂小结
一、色散 将太阳光(白光)分解成单色光的过程叫 光的色散 二、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及其应用 2、紫外线及其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 知识讲解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 知识讲解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同步练习知识点8.光的色散太阳光通光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知识点9.物体的颜色光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透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日光中物体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透明物体能通过跟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透明物体能反射跟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透明物体能吸收跟自身颜色不相同的色光.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物体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不透明物体能反射跟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能吸收跟自身颜色不相同的色光.知识点10.色光的混合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知识点11.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在各种色光中,被成为三原色光的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黄、绿、蓝我们看到大海平静时,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A.海水中含有盐分B.蔚蓝色天空照映的结果C.太阳光经漫反射产生的效果D.日光中其他色光被海水吸收,人眼看到的主要是海水反射的蓝光一群少先队员,带黄色安全帽、系红领巾、穿白上衣、浅蓝色运动裤,在舞台上表演节目.用紫红白屏太阳光红色追光灯照射他们,观众看到的是A.黄帽、红领巾、白上衣、蓝裤B.上衣、红领巾均为红色,帽、裤均为黑色C.黄帽、红领巾、白上衣、红裤D.4种都为红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一切物体看来都是红的,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的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在绿光照射下的白花、红果、绿叶的颜色分别是A.绿色、黑色、绿色B.绿色、绿色、黑色C.白色、黑色、绿色D.绿色、红色、绿色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则光屏上就出现.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__;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这就是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成语“立竿见影”中“影”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下列说法中违反光的反射定律的是A.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是0︒B.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逐渐靠近法线C.入射角减小10︒,反射角也减小10︒D.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的夹角是2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40︒晚上,当你从路灯的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走动,在相同时间里A.人移动的距离大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B.人移动的距离小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C.人移动的距离等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D.人移动的距离先小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后大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一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A.变大,像与人的距离也变大B.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D.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A.30°B.45°C.60°D.90°小峰身高1.70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m.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如图,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则射出光线A.向底部ab边偏折B.向顶点c偏折C.不发生偏折,仍按原方向直线传播D.传播方向不变,但向底部ab边侧移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当光从水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D.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有可能等于入射角一条光线斜射到厚玻璃板上,试画出光线经过玻璃板上、下两个表面产生的折射光线的示意图.下图画出了一束光线AO从空气射到某透明物质表面后的反射和折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和折射角.并画出空气与透明物的分界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B.白纸在绿色灯光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青透过蓝色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A.观察黄色物体,看到是绿色的B.观察白色物体,看到仍是白色的C.观察红色物体,看到是黑色的D.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都是蓝色的夜间,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灯是白色,桌面是绿色B.灯和桌面都是绿色C.灯是绿色,桌面是白色D.灯是蓝色,桌面是黄色。

4.5 光的色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5 光的色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夏天当光照射到浅色衣服时,大部分都 被反射出去了,所以穿着凉快
(3)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它们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
品红+黃=红
黃+蓝=绿
品红+黄+蓝=黑
品红
绘画时用三原色就可调出大部分色彩。
熟记 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不同
色光-红、绿、蓝
颜料-品红、黃、蓝
练习:
散物
体 的 颜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反射 的光的颜色相同。 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蓝
色 色彩的调配 品红+黄+蓝=黑
红外线的热作用强
特性 红外线
应用
红外线穿透能力强 加热物体.
进行遥控、遥感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紫外线
特性 应用
化学作用 生理作用 荧光作用 可使底片感光 消毒 防伪
课后练习
紫外线对我们 也有危害,怎么办?
不要怕 可以防
紫外防护眼镜
UVF-80紫外防护面罩
防紫外线面罩
电焊时发出的 弧光含有大量 的紫外线,工 人必须戴上特 制的防护面具
防紫外线伞
炎炎夏日,各种 防紫外线伞保护 人体皮肤免受紫 外线直接照射。
课堂练习
1.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 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则白屏上的颜色 顺序为红、__橙___、___黄__、___绿___、___蓝___、 ___靛___、__紫___。这说明白__光__是__由__各__种__色__光__混__合__而__成。
教材5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2.3.4.5题:
2.白,黑,透过。 3.红色的“光”字将消失,只能看到一张 红色的纸。这是因为只有红光照射,白纸反射 红光,红色的“光”字也反射红光,进入我们 眼睛的只有红色光。只用绿光照射时,我们将 看到绿纸上有一个黑色的“光”字。这是因为 只有绿光照射,白纸反射绿光而呈绿色,红颜 料吸收绿光,没有反射光,字呈黑色。

4.5光的色散(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4.5光的色散(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防晒帽、眼镜、防晒霜
紫外线防护面具
三 看不见的光
4. 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区别
共同点
红 外 线
都 是 不





线
存在于 红光外侧
存在于 紫光外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同点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 发热;具有热效应
红外探测器; 红外照相机; 红外夜视仪……
能使荧光物质 发光;杀毒灭菌
验钞机; 紫外线灭菌灯……
三 看不见的光
例题3 如图所示,老师用测温枪给学生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 “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 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关于 红外线测温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红外线用肉眼可观察到 B.红外线是声波的一种 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的 D.红外线测温仪能测体温,说明人体能对外辐射红外线
03
知道光的三原 色,色光按不 同比例混合可 以形成丰富的 色彩 。
04
了解可见光谱, 以及红外线与 紫外线的应用。
第5节 光的色散
01 色散 02 色光的混合 03 看不见的光 04 课堂总结 05 练习与应用 06 提升训练
第5节 光的色散
一 色散
一 色散
1. 实验探究:光的色散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 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把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原色。

蓝绿
二 色光的混合
2. 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三种色光中,只要适当调配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比
例,就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的混合规律是: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光→品红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第5节《光的散射》(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第5节《光的散射》(共15张PPT)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10时37分21.11.910:37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0时37分3秒10:37:039 November 2021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 分解了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
彩虹就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
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
色散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
现象叫光的色散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10时37 分3秒上午10时37分10:37:0321.11.9
色散
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的偏折不同,红色光偏 折最小,紫色光偏折最大,偏折从小打到依次为: 红、橙、黄、绿、蓝、靛、紫。
自主预习
第5节 光的散射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如果用一个光屏承接,颜色依次是红、_橙__、黄 _绿__、蓝、_靛__、紫。
2.色光的三原色分别是_红__、_绿__、_蓝__.
3.大自然中的彩虹、日晕、华等现象,都是由于 _光__的__色_散___而形成的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
3.通过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4.教育学生关爱眼睛,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实例、严谨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物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彩色光带的现象,以及彩虹的形成原理。
2.掌握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能够运用光的色散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彩虹、彩色电视等。
4.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光的折射、色散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涉及光的折射现象和色散规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光的传播和反射,但对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认识尚浅。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光的色散原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光的色散现象,如彩虹、日落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设计实验演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形成彩色光带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光的色散现象。
3.通过展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引发学生对眼睛健康问题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3.阐述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引导学生观察彩虹图,展示白光的色散结果,让学生认识到白光的组成。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实验练习:让学生再次进行三棱镜实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巩固他们对光的色散的理解。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光的色散相关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背后的物理原理。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光的色散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他们学以致用,提高合作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价他们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程度。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提供一些建议和拓展思路,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光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科学实验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计划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加深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
2.查找光的色散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进行分析,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3.选择一个光学实验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色散现象,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5光的色散(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5光的色散(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色散现象★ 2 2二物体的颜色★ 1 112三看不见的光★ 3 3一、色散现象:1.色散: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太阳光(即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是英国牛顿发现的);(2)红光偏折程度最小(最上面),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最下面)。

2.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和海市蜃楼一样也都是光的折射现象);3.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例题1】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A.光的色散B.平面镜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答案】A【解析】解:日晕”光环颜色由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与彩虹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变式1】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或本实验不包含的内容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折射时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D.反射出来后的光不再有红外线【答案】D【解析】解: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太阳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水中的光线通过水中的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现象;被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偏折情况不同,所以光线照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在红光的一边有红外线;综上所述,该实验包含了ABC,没有包含D。

故选:D。

【例题2】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绿光 B.黄光 C.紫光 D.橙光【答案】A【解析】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  光的色散

任如何产生的呢?
电视机画面的 颜色是由红、 绿、蓝三种色 条合成的。
任务二、知道光的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
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等比例混合为白光。
任务三、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及应用 看不见的光
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 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日本科学家 又探寻到一种LED,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 ,它是 ( C)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3.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 , 相关部门通过卫星遥感 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 。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是 ( D)
A.额温枪发出的红外线 B.人体发出的紫外线 C.额温枪发出的超声波 D.人体发出的红外线
定义



色 光的三原色 绿


红外线 不可见光
紫外线
1.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你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演示活动:教师将一张光碟放在阳光下或日光灯下,观 察光碟的激光烧蚀面,有怎样的感觉?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 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 这才揭开了光的色彩之谜。
思考:你认为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呢?
任务一、理解光的色散 演示活动
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请观察映到墙上的光的颜色。
任务一、理解光的色散

第5节 光的色散

第5节  光的色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利用红外线跟踪目标
3.紫外线
(1)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①紫外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 光。
验钞机
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用于检 验钞票的真伪。
②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 紫外线灭菌灯
紫外线消毒柜
消毒柜 紫外线杀菌过滤器
(2)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
少量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过量的紫外线可使皮肤灼伤,甚至致癌影响动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5节
光的色散
一.色散
太阳发出的光,照 亮了地球,使万物生辉。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 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 色。直到1666年,英国 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 棱镜使太阳发生了色散, 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 谜。
三棱镜
白纸屏
太阳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色散原因
太 阳 光
检测反馈
1.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光的色 散的是( D ) A.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传播路径是弯曲 的 B.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向 上折了 C.通过河面观赏岸边各种颜色灯光的 倒影 D.雨后的彩虹
2.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 你将看到的色光是( A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
红外线的发现
1800年英国物理 学家赫谢耳,用温度计 测量由紫光到红光的温 度,发现温度逐渐增加 ,可是当温度计放到
红光以外的部分时, 温度仍持续上升,多
现象:
温度计示数上升了
次反复实验都是这样, 因而断定有看不见的光 存在。
2 .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人 眼虽看不到,但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检验它们 的存在,属于不可见光。 (1)红外线的特点: ①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 热; ②太阳的热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辐射的形 式传送到地球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第五节
光现象 光的色散
•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白光
三棱镜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屏幕
一、光的色散
1、牛顿:利用三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
2、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 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的现象,称之为 光的色散。
3、白光是复色光;红光等为单色光。
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不同颜色的光经三棱镜 被折射的程度不同,所以白色的太阳光被分解为 七种颜色的光。
生活中用红外线传递信号
红外线自动 感应水龙头
红外线自动感应门
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
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 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 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2、紫外线
1801年德国化学家里特有一次把含有氯化银的 照相底片放到可见光光谱的紫光外侧,发现底片被 感光,他反复探究,终于发现里面有一种不可见的 光—紫外线。
三、光的三原色
放大镜放大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其他颜色的光可由红、绿、蓝 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四、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青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可见色 光,按红、橙、黄、绿、蓝、靛、 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五、不可见光
1.红外线
1800年英国物理学 家赫谢耳,用温度计测量 由紫光到红光的温度,发 现温度逐渐增加,可是当 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 分时,温度仍持续上升, 多次反复实验都是这样, 因而断定有看不见的光存 在。
红外线烤箱
浴室暖灯
红外线的应用
医学上用红外胶片拍出皮 肤的热谱图来诊断疾病
红外线体温检测仪
红外线夜视仪
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 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 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 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第5节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自上而下就形成一条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

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色光混合一般是由光源直接发出的。

多一种颜色就使光线更加明亮,所以复色光的亮度要大于单色光的亮度。

如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的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按照不同的亮度混合而成。

]2、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三种颜色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其中也包括黑色。

3、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此物体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因此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三、看不见的光看不见的光有:红外线、紫外线。

1、光谱: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2、红外线【1】、红外线的特性:(1)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3)红外线还可以遥控。

【2】、红外线的应用:(1)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2)红外线遥感;(3)红外线遥控。

3.紫外线【1】、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

【4】、紫外线的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典型例题】类型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答案】A【解析】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课件(28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课件(28张)
本堂小结
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蓝
红、黄、蓝
透过物体的色光
物体反射的色光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
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光现象,其中与光的色散无关的是( )
D
2.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 A.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 B. 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 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拓展: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它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就成什么颜色。
1.小安通过学习生物学发现,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小聪通过学习物理学发现,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她们可以初步估计,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C
三、看不见的光
自主阅读教材p-86到p-87的“看不见的光”,讨论下面问题。
1、什么是太阳的可见光谱图?2、红外线的强弱与什么有关?3、红外线有关的应用有哪些?4、紫外线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三棱镜能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把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图.
光谱
什么是太阳的光谱图?
这是什么自然现象?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这和彩虹的形成原理一样吗?
五彩斑斓的泡沫
这样也可以出现彩虹,我回家也试试!
这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
一、色散
演示实验
问题1: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又说明了什么?
一、色散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教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节光的色散【2022年版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色散现象和色光的混合。

难点:色光的三原色的应用。

【教法与学法】教法:实验探究与讲授相结合学法:自学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教师:强光手电筒、三棱镜、白色硬纸板、红色透明玻璃纸、绿色透明玻璃纸、蓝色透明玻璃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早晨日出时的朝霞现象,雨过天晴出现彩虹现象,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你有没有想过朝霞和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附:彩虹图片)学生活动:思考、猜想、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进而引入本节课题《光的色散》。

二、新课教学(一)光的色散现象: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实验——将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后,调整角度,将光谱呈现在白色硬纸板上。

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看到的现象,并且用语言描述看到的现象。

学生活动: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师概括: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请同学们把看到的现象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画出光的色散图,展示画出的图形,说明有几种色光。

教师活动:概括学生的描述,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我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称之为光谱(可见光)。

利用PPT展示色散现象及光谱。

学生观看PPT及课本光谱图,提醒学生我们能够从中获取哪些知识?(色散情景图片及光谱图)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说明获得的信息。

教师概括总结:1.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即白光是复色光。

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

实验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3.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称为单色光。

学生活动:梳理知识点,记忆。

(二)色光的混合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白光是复色光,可以分解,进一步提出问题:色散现象有什么应用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色光的混合部分,了解色散现象的生活应用。

专题4.5 光的色散--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专题4.5 光的色散--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 _______;天边的彩虹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其他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4.复色光:由_________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二、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_____________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如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

可用于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_____________。

加热,红外烤箱。

2.紫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

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色散色散红、绿、蓝单色光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温度越高热作用强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例题1】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A.紫光LED B.黄光LEDC.蓝光LED D.橙光LED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蓝光LED的发明使色光的三原色齐全了,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是白光,蓝光LED和红光LED。

绿光LED组合,可以产生白色LED光源,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
红光照射:看不清字
绿光照射:看到绿纸黑色字
1.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作 品,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只会看到红黑两种颜色.因为红色部分反 射红光,其他颜色部分不能反射红光,把红 光吸取后看起来呈黑色
2.电影幕布为什么做成白色的?
白色反射各种色光,能成各种颜色的影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透明物体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色光决定 6、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不同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光__的__色__散__实验证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
它是 ____红__、__橙__、__黄__、__绿__、__蓝__、__靛七、种紫色光混合而成的.传播方
向改变最大的是___色光紫. 2.色光的三原色_红_、_绿_、_蓝_,颜料的三原色是_品_红、_黄_、_青_,
1.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__白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取所有色光,则该物 体呈现__黑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__透__过__所有 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2.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 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时,你将看到什么 现象?只用绿光照射,你又将看到什么现象?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不__相_ 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它__透_ 过_的__色__光决定的,白光通过绿色玻璃 照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_绿__色,白光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 呈_白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红_ 色.
4.用放大镜视察正在播放的电视机的荧光屏时,就能看到屏 上:_红____绿_ 蓝的光点.
白光
蓝色反射蓝光 白光
黄色反射黄光
白色反射所有光
黑色吸取所有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3题)1、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橙光B.黄光C.绿光D.紫光2、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绿、紫D.红、黄、绿3、以下色光中属于复色光的是()A.红光B.白光C.绿光D.蓝光4、如图中是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 B C D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日晷仪计时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5、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6、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看()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能力强7、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B.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D.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8、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9、国庆假期,在马陵山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A.黑色B.绿色C.红色D.白色10、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1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12、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13、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14、空调遥控器能够控制空调的开机、关机、调温等,利用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可见光15、为改变过度依赖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种植状态,江南农科所着手研究利用夜间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技术.对于绿色植物而言,下列颜色的灯光照明中,效能最低的是( )A.红光B.绿光C.蓝光D.黄光16、牛顿早在1666年就做了光的色散的实验,下面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任何色光通过棱镜后都会分解为其他色光B.红色光通过棱镜后能分解为其他色光C.白色光是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复色光D.绿色光也是复色光17、温室大棚可以促使植物的早熟或种植反季节蔬菜,在选用什么颜色的塑料薄膜覆盖的问题上,有下列几种意见,请你利用物体的颜色和植物生长的知识,从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角度帮助选择。

()A.无色透明的B.红色的C.绿色的D.黑色的18、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19、通过下列活动及观察到的现象不能得出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是A.晴天,洒水车洒水时看到的彩虹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是看到彩色的光带C.白天,看到彩色焰火D.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观察到彩色的鹦鹉20、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21、今年入夏以来,太湖由于水位持续偏低、天气高温少雨、湖水富营养化严重等因素,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使湖水呈蓝绿色油漆状并发出腥臭味。

蓝藻呈蓝绿色是因为()A.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B.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C.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蓝光、绿光D.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蓝光、绿光以外的其余色光22、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 D.小孔成像23、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二、实验,探究题(共2题)1、光的色散实验(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最上面是色光(2)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板,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光。

(4)如果(1)实验中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我们 (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5)综合上述可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6)一束红光照在香蕉上,我们看到的香蕉是颜色2、在“探究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实验中,分别用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能发出白光的三个手电筒上,然后开亮手电筒让白光透过玻璃纸分别射到不同颜色的布料上.下表是记录的实验现象:分析下表的信息,请你回答如下问题:(1)白光由多种色光组成,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选填“通过”或“吸收”).若隔着红色玻璃纸看一束黄光,看到的是色.(2)人眼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在物体表面发生(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而造成的.一束黄光射在红色不透明物体上,看到的物体颜色是色.(3)黑色物体能(选填“吸收”或“反射”)各种色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

所以绿光属于三原色光之一。

故选C。

2、A【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解答】解:彩色电视机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了五彩斑斓的各种颜色的.故选A.3、B【解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是单色光.白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5、A6、C7、【解析】太阳光是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A项正确.B、C、D是关于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答案】A、8、【解析】不透明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花是不透明物体,黄花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黄光.【答案】B9、C【详解】不透明物质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的颜色决定的,白花能反射所有色光,绿叶只反射绿光;用装有滤色镜的照像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是因为滤色镜是红色的,它只允许红光通过,其他色光被吸收,因为绿叶只反射的绿光被吸收,绿叶成黑色,白花反射的红光通过滤色镜在底片上感光,白花变为红花,因此,A、B、D不正确,C正确.故选C.【点睛】绿叶白花是不透明物体,白花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绿叶只能反射绿光;滤色镜是透明物体,它只允许与它相同颜色的光通过,其他色光则被吸收,据此解答.10、C【详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故C正确,ABD错误.11、B13、C14、A15、B解:绿色植物只反射绿光,其它色光全部吸收,所以用绿光照射时效能最低;故选B.16、C17、A18、 B 【解析】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带,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方.19、C20、A解: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说明太阳光有这七种颜色组成,A、如果在白屏前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这表明,其它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故A正确;B、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蓝色光,其他颜色的光消失,故B错误;C、红色只能反射红光,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所以在红纸上不看到彩色光带,只看到红光;故C 错误;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不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故D错误.故选A.21、A22、B23、D二、实验,探究题1、(1)红(2)无色透明(3)红(4)不能(5)透过的色光反射的色光(6)黑色2、(1)吸收黑(2)漫反射黑(3)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