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三就教学反思5篇
观察物体三就教学反思5篇观察物体三就教学反思篇1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初步把立体图形与其视图联系起来。
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握不好容易造成学生观察的疲惫,空间观念得不到发展。
因此这节课对我而言,重在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教完本课后,感触较大,反思如下: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1﹑这节课,以“平平来做客”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将观察活动溶入在这个故事情景中。
再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说出“平平”的话,更增加了趣味性。
如:在教学从前后两个面观察物体时,配上以下录音,“这是二(2)班的教室吧?哎呀!小朋友大概去上体育课了吧?嗯,教室真干净啊,看来我得好好学学!还是留个纪念吧!‘咔嚓’‘咔嚓’小朋友猜一猜,哪张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
2﹑挖掘身边素材,创设探究环境.在观察教室之后,让学生观察教师,为此:生: 我能看到老师的后面,我从前后面观察老师. 我能看到老师的左面,我从左面观察老师. 我能看到老师的右面,我从右面观察老师.我能看到老师的前面,我从前面观察老师.二、以生活经验为依托,由易到难,逐步拓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本课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学生所熟悉的可爱的玩具、水杯一些实物直接带入课堂,这些都来自于学生身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容易的两面观察,从具体到半抽象的安排,充分尊重了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和积极思考的动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观察物体三就教学反思篇2在一节课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了三个环节:1、观察寻入,在这一环节中我结合学生平时经常用的通过观察判断物体异同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两个盒子,并故意将不同的一面背对学生,学生很自然判断这两个盒子完全相同,这时,我并没有将不同的一面展示给学生,而是让一个学生到盒子背面观察,提出不同意见,在其他学生都感到奇怪并急于观察时,我将两个盒子不同的一面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要全面了解物体,就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从而写出课题。
第一课 观察物体三教案
第一课观察物体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和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形状和特征。
2.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和特征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盒子,引导学生猜测里面是什么物体。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进行引导。
2.观察物体教师将神秘盒子打开,展示里面的物体。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
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记录下观察到的形状和特征。
3.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和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观察结果。
4.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和特征。
5.拓展活动教师出示一个复杂的物体,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尝试用语言描述。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描述。
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描述,让其他同学猜测所描述的物体。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记录下观察到的形状和特征。
2.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交给老师。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神秘盒子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观察物体时,积极参与,观察细致。
3.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环节,学生互动良好,分享观察成果。
4.拓展活动环节,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物体,提高表达能力。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观察活动中。
2.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
3.在拓展活动环节,教师可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挑战更复杂的物体,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1.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在观察时的重要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观察物体(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观察物体(三)教案教案摘要:本教案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科学课上开展观察物体实验的教学设计。
通过实际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通过实验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初步认识物体的分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记录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实验纸,铅笔。
2. 实验器材:容器,测量尺。
3. 教学环境:教室内安全整洁,学生座位布置整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记录观察结果的方式。
2. 学习新知:a.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以了解不同物体的特征。
b.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c. 学生自由观察不同物体,并用实验纸和铅笔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 实验活动:a. 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实验活动,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放在容器中。
b.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在小组内讨论不同物体的特征。
c. 学生将实验结果和结论记录在实验纸上,包括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信息。
4. 结论和总结:a. 学生将实验纸上的结果和结论贴在教室墙壁上,整理不同物体的分类。
b.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记录观察结果的方式,并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思维进行分析和总结。
5. 课堂练习和巩固:a. 教师出示物体的图片,让学生用之前学到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描述。
b. 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和思考方式,加深对观察物体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的特征,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3)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 引言观察物体是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观察物体,学生可以收集信息、探索新知识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观察物体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观察物体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 问题分析在进行观察物体教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2.1 学生缺乏观察的细致性许多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缺乏对细节的关注。
他们往往只能描述物体的外形、颜色等,而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微小变化或特点。
2.2 缺乏观察物体的动手能力观察物体不仅需要学生进行眼观察,还需要学生进行触觉和其他感官的观察。
然而,许多学生缺乏观察物体的动手能力,无法通过触摸、拿取等方式获取更多的观察信息。
2.3 缺乏观察物体的思维能力观察物体不仅是收集信息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但是,很多学生缺乏观察物体的思维能力,无法从观察中提炼出问题,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3.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升学生的观察物体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创设良好的观察环境在进行观察物体教学时,我们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观察环境。
例如,可以选择宽敞明亮的教室,准备清晰可见的物体,并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
同时,可以使用投影仪或电子显示器等设备,将物体放大显示,以便学生更好地观察。
3.2 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他们进行细致观察。
例如,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给予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细致性。
3.3 引入触摸、感官观察等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多样性,我们可以引入触摸、感官观察等方式。
例如,可以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材质,感受物体的温度、硬度等特征。
同时,还可以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微小结构。
3.4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物体的思维能力是观察物体教学的重要目标。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宣传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思维的火花和温暖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努力体现;课堂中的三种性质&rdquo(1)主观性宣传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应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既是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深化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课程的设计始终围绕“自主参与、自主学习、深度体验”的学习活动展开,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主动获取和理解感性材料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例如,用柔和宜人的音乐创造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可以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活动,然后让学生沉浸在丰富的学习材料中,包括玩具和日用品。
鼓励学生选择观察的方向,画另一幅画,然后让他们离开座位,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画的物体。
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相互启发,我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物体都是三维的,我们看到的形状因观察方向不同而不同。
(II)探索性本课程主要为学生创造探索条件。
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带东西到教室,包括玩具汽车、飞机、水壶、钟表、塑料椅、毛绒玩具等,然后选择信息探索新知识。
另一方面,我还参与学生的探索活动,如应用开发实践“square&rdquo,看着组合图形的三个视图并把它们放出来,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通过他们对需要老师指导的学生的探索,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III)实用性数学是一种工具,一种规范和简化自然和社会运动现象的工具。
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本课程创造了许多条件,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应用他们学到的知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如课初猜冰箱、课堂观察玩具和用品、拍摄熊猫照片等,都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旨在联系生活,开阔视野,拓展学习,使学生从看到的物体的一侧联想到整个物体的形状,培养他们观察三维物体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形象思维。
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本节课我准备了大量的小正方体作为学具,设计了猜一猜、想一想、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面是不同的。
第一次操作从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引导他们从摆一摆到看一看,使学生加深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从而得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对于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让小组长帮助拼搭、再观察,这样做是让各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掌握,对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到很大的作用。
接着设计一组练习,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作用,特别是开放题的设计,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完成,探索不同的拼摆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不同,导致观察的角度,观察到的图形有偏差,以致出现画出错误图形。
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反思「篇二」1这节课,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的活动空间,切实组织好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来,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强化了视图与实物的认识,做到不以教师的演示来替代学生的操作,不以对教材中的插图观察来替代对实物的观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做数学”的快乐,促进了空间观念的发展。
可以说学具的运用对本节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就是空间观念建立的过程。
2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我认为想象与操作同样重要。
想象在空间观念的培养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在这节课上,我多次用到了“想象”。
比如在观察前,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小男孩、小女孩、工人叔叔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然后再让学生用学具进行拼摆,从三个角度进行观察验证。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15篇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15篇《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1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平移旋转等基本的空间图形的知识,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单元只有三节,第一节看一看是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能够画出正面,侧面,上面所看到的图形。
这节我让学生自带立方体遍观察遍指出看到的是哪几个面,孩子们很容易指出来,但是在练习时我发现个别孩子知道有几个面,但不清楚怎么画,几个面的摆放是横的还是竖的,于是我再次研究该知识点,我让孩子们将立体图形按上下几层,前后几排,左右几列的方式在观察,这样方便孩子们去观察和想象图形。
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看一看的基础上进行搭一搭,这两节就从思维的想象到动手操作,再到空间思维的提升,重点是要让孩子们掌握搭的方法,即先从一个方向入手去搭,再不断的调整图形的摆放,使之满足其他视角观察到的图形。
一些孩子发现从正面入手是最容易的,在搭一搭的过程中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清晰。
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我没有过多的讲解,更多是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动手摆,学生也很喜欢动手操作,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做中学孩子们对知识掌握的更牢靠。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2“从不一样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资料。
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必须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此刻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资料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供给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不定型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所以,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
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本事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像、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前言物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察物体是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观察物体三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法对观察物体三进行了讲解,并让学生进行了实际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本次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我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观察物体三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实验操作过程,掌握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和量具的使用方法,巩固学生对常识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一、仪器工具及其使用本次教学中用到的仪器和工具有:放大镜、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等。
通过讲解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学生对这些仪器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其中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需要多次演示和指导。
我与学生一一进行互动,模拟实验场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观察物体三实验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PPT、实物展示和视频演示,给学生讲解了观察物体三实验的基本内容。
随后,进行了现场演示操作,学生跟随指令进行了实验。
观察物体三实验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验,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了多次演示和指导,加深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三、思考题在本次教学中,我还为学生出了一些思考题,学生需要结合实验过程和所学知识,运用常识量进行解答。
思考题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观察物体三实验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出较好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思考题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常识进行解答,表现出了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
反思总结本次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讲解的语速有点快,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完全听懂。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14篇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14篇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实物与视图的关系。
本课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充分体验,通过视图还原实物的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根据经验,联想它能摆成什么物体,从而沟通视图和实物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
本课教学开始,我创设了为学生所熟悉的鸟巢和水立方的实物情境,同时提出了实际操作的问题情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然后设置问题通过学生边操作边观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当中。
学生不仅强烈地感受到实物与视图的关系,而且整个情境的设计遵循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引入原则,精炼,效果好,导向明确,并将课堂一开始的问题到最后得以解决。
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主动,不但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下课了,学生还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之中。
本节课的不足处在同时观察6个物体时,学生出现了遗漏,以及观察不准确的现象。
今后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引导和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顺序的观察和思维。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2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
这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本课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观看物体三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内容是同学在前面经受了从不同角度观看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依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看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成功之处:1、重视同学的动手操作力气,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在例1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观看依据给出的一个平面图形摆出给定数量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同学利用自己预备的正方体比较轻松愉悦地摆出来,然后让同学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出假如不动手摆,这个几何组合体应是什么形状的。
这样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化,再由三维向二维空间进行转化,培育了同学的动手操作力气,进展了同学的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放手让同学独立完成。
在例2的教学中,让同学在观看、操作、想象、推理中自主探究,依据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看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摆,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推理得出最终的摆法。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留意让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来推导可能摆出的几何组合体,也就是说从正面可以得出摆几列几行几层,从上面和左面也是如此,有序的思考得出最终的答案。
不足之处:1、对于几何组合体的正面和上面同学观看到的平面图形不简洁出错,主要错在从左面和右面观看到的图形。
2、对于不摆几何组合体同学在头脑中想象还是比较难的,也就是依据二维空间还原三维空间同学的想象力还有待提高。
再教设计:1、留意同学观看几何组合体从左面和右面观看的平面图形,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依据从不同方向观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几何组合体后紧接着就要还原,不断的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换,从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换。
观看物体三教学反思2“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是在直观熟识了简洁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观看物体的课,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同学已把握学问的基础上,可以让同学自己总结、沟通观看物体的感受,并依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
这样避开了老师一味地讲解,同学一味地记忆的教学方法。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反思(优秀10篇)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反思(优秀10篇)观察物体教学反思篇一《观察物体》,设计意图是,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已经能观察2~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在学习活动中,多次让学生参与观察活动,鼓励学生能根据指定的视图要求进行摆物体的活动,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探索不同的拼摆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思考潜力和空间想象潜力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
在观察、比较、实践中,帮忙学生进一步积累经验,从而深化对实物与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形象直观地对物体进行观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基本到达了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语言描述上还欠缺,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不强,以及我的教学语言组织得不够简洁,严密。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一、重组教材:教参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例题和想想做做1-2,但是如果就这些教学资料,整节课就显得比较单薄,没有训练的深度和广度。
此刻我们就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再是教教材,所以我增加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例题和想想做做1-4,从上课的状况来看,正好是一节课教学时间,比较充实。
另外对书上的题目进行了改良,例如想想做做3,书上原先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三个横着的正方形,我把它改成了从正面看到的是三个横着的正方形,一字改动,提高思维的难度,调动了整个教学气氛,原先只有三种摆法,改了一下就有8种摆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二、练习的层次性争对以上的教学资料,如何有机的结合,使之浑然一体,我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
首先我在进行例题教学时,让学生在观察三个不同的物体时,先让学生摆一摆,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形状画在表格里。
然后交流发现,得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之后我安排了连线练习(想想做做2),这部分是使学生沟通视图与物体的联系,然后观察三个不同的物体,(想想做做1),提高了观察的要求,要求:形状相同的画一个图形,形状不相同的画三个图形。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之处:1.联络旧知,知识铺垫本节课一开场,我就听过一道略微有点难度的题目,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
不仅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新知做好了知识铺垫,而且使学生一开场就有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思维根底,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组织学生细观察、多操作。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注重让学生进展观察、操作。
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从不同方位看物体的不同,在操作中掌握新知识。
学生观察和操作很高,课堂气氛热烈但又不失秩序。
3.平稳过渡,不至于突兀教学完不同的方位看同一个物体后,我听过承上启下的一段话,使课堂自然地过渡到对下一个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可以跟随我的节奏,不至于因为转变的突兀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教完这堂课,我觉得虽然这节课学生的动手操作时机很多,但是由于学具太小,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时候不够清楚,甚至由于角度问题,观察结果出现偏向。
因此,我建议最好每个小组中有一套大的正方体的学具,这样便于操作,学生对物体的观察也会更具时效性和准确性。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2 观察物体教学目的:使学生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简单的物体形状及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接触的,根本上学生都已经有一定的根底了。
对于这节课学生的操作比拟多课堂就会比拟难把握。
这节课是这么安排的:一、导入:学生从一头大象的两张照片开场,让学生猜一猜是站在哪里拍的,为什么会拍的不一样。
〔由于大象头的照片不是正对的学生都说不来,在看好之后我又加了一句怎样才能认识一头大象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是说要站的远点看,如今想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到后面去等新课上完再提而且跟后面的问题一样,可以不提。
〕二、让学生观察千纸鹤:1、先说出你坐在千纸鹤的哪边,为了更加明确它的位置还做了个游戏。
2、在自己的位置上仔细观察千纸鹤,说你在千纸鹤的哪边,看到了什么?3、为什么同一只千纸鹤看到的都不一样,前后左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换位置观察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哎呀,说起观察物体(三)这教学啊,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反思反思。
咱先来讲讲这观察物体(三)到底是个啥。
简单说,就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东西,然后搞清楚它到底长啥样。
可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我一开始教的时候,那叫一个信心满满,觉得这有啥难的,孩子们肯定一学就会。
结果呢?我发现我太天真啦!我在黑板上画呀画,讲呀讲,可有的孩子还是一脸懵,我就奇了怪了,难道是我讲得不清楚?后来我仔细一想,可能是我方法不对。
我光自己在那说,没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多摆弄摆弄。
于是我就给他们准备了一堆小方块,让他们自己搭着玩,自己去观察。
嘿,你还别说,这招有点用,不少孩子好像有点开窍了。
但是,还是有那么几个孩子,怎么都搞不明白。
我就想啊,是不是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太差了?也许是我给的练习不够多?我觉得吧,这空间想象能力就跟学骑自行车似的,得多练,练着练着就会了。
还有啊,我在教学的时候,有时候太着急了,看到孩子们半天没反应,我这脾气就上来了。
这可不好,我得改改,孩子们本来就不会,我再一凶,他们不更害怕了?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一个事儿。
有一次,我让一个孩子上来摆方块,他摆得乱七八糟的,我当时就想说他几句。
可后来一想,说不定他是有自己的想法呢?我就耐着性子问他,结果他还真给我说出了个不一样的思路,虽然不太对,但至少他在思考啊!我这才发现,不能轻易否定孩子们的想法,说不定就错过了什么新奇的点子。
这观察物体(三)的教学,我觉得真像是一场冒险。
有时候觉得自己找到了宝藏,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在迷宫里打转。
我就问自己,到底怎么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明白呢?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也许以后我得多弄点有趣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或者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看看家里的家具从不同角度看是啥样的。
你们说,这样会不会好点呢?反正这教学啊,就是不断摸索,不断尝试。
我可能今天觉得这个方法好,明天又发现不行了。
但我不会放弃,我就不信教不好这观察物体(三)!你们说是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1《观察物体三》是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教学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必须师生准备好教具学具,然后让学生经历大量的观察和拼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教学中我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
学生学习情绪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游戏法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通过小组合作,经历“研究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体――观察验证”,不仅找到了摆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2观察物体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基础,能够在给出几何体的前提下明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从而进行连线等题目类型。
五年级下学期的学习是在以前的基础上给出不同角度的看到图形,通过拼摆调整还原几何体。
例题1只给出正面的图形,学生通过拼摆自己准备的小正方体学具发现有很多可能,在活动之后,总结拼摆的方法,技巧,如果做到有顺序,不重不漏。
有少数学生思路不够广,甚至会漏掉了个类型的摆法,通过例题1大家发现只给出正面的图形,几何体的摆法不能确定,如果想要确定几何体需要更多的条件。
练习一的第1题是给出几何体判断是从什么方向观察的,但是相比之前学习的几何体难度加大。
第2题是练习例题1的类型。
学生在动手拼摆的过程中得出答案。
比较遗憾的是因为准备学具时要求孩子们就地取材,不要特地去买造成浪费所以有少数孩子不能及时拼摆,只能和同学一组或者过后再拼摆。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3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
这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本课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使其聪明才智有机会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我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但教学中要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4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学生不能到校上课,学生也只拿到了语数英的课本,没有数学学具。
五年级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的教学实际上很大程度依赖于学生用小正方体的摆来体验、建立空间思维,当缺乏摆一摆这个环节。
直接让学生想,或者是让老师摆,学生只看,没有了体验感、参与感,对于后一阶段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有点像空中楼阁。
而老师在网络上怎么摆?对于老师也是一个难题。
手中没有学具也没有手机直播的工具,我只能借助数学教学资源,北京四中网校里的洋葱数学和优教通里面的数理画工具、flash动画里的题目,才得以实现,但是对于老师的操作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熟练掌握里面的技巧,会很浪费时间。
第一节课里我采用微课+老师讲解+课后练习讲解的方式,学生基本都能掌握根据三个面视图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但是对于有一面视图找出有可能的全部摆法时,孩子们就出现了问题,绝大部分孩子不能找全。
这其实也是学生不能有序思考的问题,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方法,分类,有规律的变换,记录等等。
我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摆小方块时,可以添加,没法减少,原因是减少小正方体的按键被视图方位键遮挡,只留出的一条缝的位置,只有选中这一条缝,减少键才能够选中。
而我在上课时,发现怎么也点不上,只能一遍一遍重新启动,浪费了不少时间,课堂效果也没有达到。
另外在多种可能性问题上,洋葱数学上给出的是有无数种可能,这也是激活学生发散思维的体现,但是在一起作业上的题目很多是让学生回答有几种可能,这里面其实是隐含了一个条件:两个小正方体至少有一个面重合或是接触。
有些题目直接标出了,而有些没有,我们需要给孩子们讲清楚,否则学生容易迷惑。
在第二次上课前,我熟练了操作技巧,还使用了flash动画摆小正方体,但在讲解例题时,还是感觉不是很流畅,因为没有学生反馈,因为学生不能跟着老师一起摆一摆,只能在脑中想,而且遇到多种摆放可能时,不能很好的记录下来,在有序思考上没有突显出来,有点遗憾。
总之,每次上课都能发现自己的缺点,还是需要把功夫放到课前,多想、多预设、多思考,尽量把课备得更充分,更详细,这样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更好的教学体验。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5教师将抽奖箱正对着学生放在讲台上。
抽奖箱正面标着抽奖箱三个字,右面标着欣欣超市,左面标着活动时间:1月1日~1月7日。
师:(指抽奖箱)瞧,这是什么?生:(齐)抽奖箱。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生:(边指着正面边说)这里写着抽奖箱三个字。
师:这里是抽奖箱的哪一面?生:抽奖箱的正面。
(板书:正面)师:谁知道这个抽奖箱是哪个超市的?知道的同学举手!生(坐在右面的):抽奖箱是欣欣超市的。
师:哎,你们怎么知道的?生:抽奖箱右面标着呢!师:(指坐在中间和左面的学生)你们看到了吗?生:没有。
教师移动抽奖箱,使右面对着学生,之后恢复原来的摆法。
(板书:右面)(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认识抽奖箱的左面,略)师:(指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都是抽奖箱的侧面。
(板书:侧面)师:谁来指一指抽奖箱的上面?(一个学生到讲台前指抽奖箱的上面)师:你们坐着能看到抽奖箱的上面吗?生:看不到。
师:怎么会看不到呢?生:抽奖箱上面太高了,坐着看不到。
(板书:上面)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
在上述片断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
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师: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地观察这些面。
谁愿意上来观察抽奖箱的正面,要求只看到抽奖箱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
一个学生上来观察,他实际看到了抽奖箱的正面和上面。
师:他观察正面,站的位置对吗?生:(齐)对。
师:(对着正在观察的学生)你现在是只看到抽奖箱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吗?(学生摇头)自己调整一下,行吗?学生点点头,两腿微微下蹲,使视线正好平视抽奖箱的正面。
师:(结合观察学生观察的姿态)只看到正面,必须面对正面,眼睛平视正面。
你们想试一试吗?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模拟抽奖箱。
请一位同学从抽屉里把抽奖箱拿出来轻轻放在面前,正面朝着自己,抽奖箱摆好后不能移动。
活动时每个同学走到合适的位置,一个接着一个轮流观察。
教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指导学生如何6个人观察同一个抽奖箱。
观察物体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对物体面的形状的认识。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安排了三次观察物体的内容,教材的编排是螺旋上升的。
本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二年级观察实物为已有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观察多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注意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无论是个别演示还是组内观察,都注意突出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认识,注重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让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方法获取的过程。
特别是组内观察,由于6个人观察一个抽奖箱,如果要求不明确,小组活动容易混乱,学生的观察很可能只是走过场,草草了事。
因此小组活动前,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学生要一个一个认真仔细地轮流观察。
针对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我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地示范小组活动如何开展,有效地组织了小组观察活动。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观察得很充分,体会和感受也很深刻。
观察物体三教学反思61、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
情境的设置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本课教学开始,我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观察体验,让学生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方式,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强感性认识。
因此,教学时,我选择学生喜欢的储蓄罐作为观察对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并在组内交流,思考讨论: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呢?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不难达成共识。
为了深化体验,我又让学生进行换位观察,围绕储蓄罐一周,观察正面、后面、侧面等不同形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观察,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为了提升本课数学内容的思维层次,我适当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继续观察装储蓄罐的长方体盒子,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怎么看到两个面?这些问题实际上包含了长方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但这些知识都在学生的观察中渗透,在体验中感知,为学习长方体的特征打下了良好的辅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