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就业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
2018年中国就业状况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就业状况分析报告目录一、2016年就业发展基本状况 (4)(一)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增速下降 (4)1.就业总量保持增长,规模增速下降速度加快 (4)2.城镇新增就业量依然较高,登记失业率达到多年来最低水平 (5)3.农民工总量继续扩大,增长速度加快 (7)(二)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分布更趋合理 (7)1.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持续增加 (7)2.城乡就业结构持续改善,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进一步提高 (8)(三)就业报酬继续稳步增长,增长格局有所变化 (9)1.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继续保持增长 (9)2.农民工收入增幅下降 (10)3.行业工资增长变化较大 (11)二、2016年就业工作的基本进展情况 (12)(一)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平稳推进 (13)1.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13)2.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14)3.积极推进其他重点群体就业 (15)(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16)1.出台创业创新政策,为创业带动就业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16)2.创业带动就业数量增加 (17)(三)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18)1.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 (18)2.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 (18)三、2017年中国就业形势展望 (20)(一)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依然是解决就业总量压力的首要任务 (20)(二)推进资源重组和相关改革仍旧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 (21)图表目录图表1 2012~2016年全国就业总量及增长率 (5)图表2 2012~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5)图表3 2012~2016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 (6)图表4 2012~2016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登记失业率 (7)图表 5 2012~2016年农民工总量、外出农民工数及总量增长率 (7)图表 6 2012~2016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布情况 (8)图表7 2012~2016年城乡就业结构分布情况 (9)图表8 2012~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10)图表9 2012~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 (10)图表10 2012~2016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及增速 (11)图表11 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12)图表12 2013~2016年全年新登记企业数和增长率 (17)2016年,中国就业局势总体平稳,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报酬继续稳步增长。
2018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就业取向现状浅析-优秀word范文 (4页)
2018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就业取向现状浅析-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就业取向现状浅析本文以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现阶段就业市场的基本形势,对学院201X届毕业生就业思想进行了调查,又结合近5年学院学生就业择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取向现状,意在给即将择业的学生及做就业工作的老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就业市场就业取向大学生近年来就业市场趋紧,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很多高中学生报考志愿的填写都参考专业就业情况。
土木工程专业因为就业形势不错被很多人认为是热门专业之一。
未来几年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样?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习哪些知识以适应需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以国家政策与国际形势为主的市场经济背景分析201X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中央政府可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指定的40个重点城市统一实施基本限购令,并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
政策实施了一年有余,对原先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控制效果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201X年4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增至38个,为201X年9月个别城市再次出现价格同比下降以来,下降城市数量最多的月份。
大部分大城市在限购令政策不改动的前提下,房地产行业发展逐渐平稳,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但是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这同样预示着就业市场的进一步趋紧。
随着201X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华尔街金融风暴冲击、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所产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强度和范围甚至强于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
时隔多年,现在全球经济仍然没能完全回暖。
中国作为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在此金融危机中所表现出的抗逆性较强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但不论经济发展速度或质量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和2019年展望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和2019年展望【摘要】2018年,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经济增速稳定,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但外贸形势严峻。
2019年展望仍存在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深化,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尽管面临挑战,中国经济仍具有韧性,但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未来发展仍需综合施策,以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
中国经济发展仍具有潜力,但需谨慎应对挑战,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2019年展望,增速稳定,消费市场,外贸形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经济增长,韧性,风险防范,综合施策。
1. 引言1.1 2018年中国经济总体向好2018年,中国经济总体向好。
在这一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增速稳定在6.6%,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国际贸易方面,虽然外贸形势严峻,但中国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出口实力,稳定了国际市场份额。
中国在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贡献了力量。
在面对诸多挑战的中国经济也不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未来,科技创新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
1.2 2019年展望仍存在挑战2019年展望仍存在挑战,中国经济将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
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态势不确定性增加,这将对中国的出口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中,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艰巨任务。
金融风险和债务问题也仍需警惕,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将面临一定的挑战。
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性问题,需要继续努力应对各种挑战,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2018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2018就业形势分析报告2018 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各行各业的需求都不段增加,但也随之而来的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
2018 年,各省市的就业形势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将对全国就业市场和各省市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为大家提供参考。
二、全国就业市场分析1.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 年我国就业形势不断向好,分城市、乡村和生产服务三个部分,就业局势总体趋势良好。
随着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环保局势的制定和经济社会发展,2018 年全国就业形势将保持稳定。
2.新兴行业蓬勃发展在传统行业就业竞争激烈情况下,新兴行业的招聘需求不断增加,在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前景更是一片光明。
各省市应加大对新兴行业的投入力度,提高人才培养力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区域差异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省市之间差异也越来越大,就业率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东部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相对稳定,中西部地区就业压力较大。
各省市应更多关注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尽可能缩小差距。
三、各省市就业形势分析1.北京市北京市面向高端产业和创业型企业的就业机会远高于其他行业,北京高校毕业生对这些行业的需求也更为关注。
然而,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大批人口的涌入也加大了各行各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今年北京市将针对2022年冬奥会机会,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推动运动员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就业。
2.山东省山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一直对于就业问题十分关注。
近年来,山东省确定了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方向——把制造业进行实质转型,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发展。
因此在就业方面将加大对新兴产业培育和扶持,并针对自有人才状况加强提高。
3.四川省四川省在加速推进“双创”方面,已成为西部地区的创业服务中心之一。
就业形势方面,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四川省尤其是成都地区的特色产业在短期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
201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分析
1、大学毕业生人数
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数据来自互联网)
2018年毕业季已经结束,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预计本年 度约820多万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 往届毕业生,将近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
随着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8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格外关注,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到820万超越2017年的795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
分析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95万人。
201280年21/,10全/10国高校毕业生人数820万人
•1
目录
2021/10/10
一、当前就业形势概述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调查结果分析 五、相关就业政策 六、建议
•2
七、参考文献
一、当前就业形势概述
2021/10/10
•12
Thanks!
2021/10/10
•13
2021/10/10
•3
关于19年的社会、经济、就业形势判断
关于19年的社会、经济、就业形势判断摘要:先别忙着做计划,也许这个世界另有计划。
写在岁初:转眼间,2019年到来了,似乎又到了制定全年目标计划,发愿立誓的时候。
在动笔之前,先别忙着做计划,也许这个世界另有计划。
且听猿叔跟你聊聊对2019年社会、经济、就业等形势的看法、判断及感悟,给大家作为参考。
1 关于总体形势经济在转型,外部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进出口外贸形势严峻,内部的新旧动能持续转换,消费需求疲软,改革攻坚亟待破题。
今年房地产市场预计会是结构性地平稳滑坡,总体上价格和投资均呈下滑趋势,相关的产业链的凛冬将至,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猿叔认为,过去地方政府财政“土地依赖”太严重,但是面临经济转型,长痛不如“阵痛”,今年全国各地的经济指标预计数都将调减,企业的收入、利润指标数据今年会比去年更难看些。
2 关于就业择业由于传统房地产、汽车、家电、日销等行业持续低迷、日渐凋零,新经济新业态的处于萌芽阶段,规模尚小,致使中国经济将在2019年处于青黄不接的困难期。
企业的压力传导,最看得见的,是今年就业的压力会加大,最近互联网企业的裁员潮可见一斑。
但是,新经济也在积蓄力量,新能源汽车、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工程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是未来创业就业择业的发展方向。
请记住,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世界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依然顽强而生气勃勃。
3关于公考上岸体制内,因为机构改革的原因,编制总数只增不减,今年新录用公务员考试的岗位会减少,接下来参加各地省考、市考的同学会面临更趋激烈的竞争,上岸难度剧增。
机构合并后产生的冗员需要消化一段时间。
看看刚刚过去的国考就知道,人数缩减至2018年国考的49%,各省市的情况跟部委情况大致相同。
但是,暂时来说精简出来的编制并没有“一刀切”式地直接砍掉,而是划归编办统筹使用,省市机构改革富余的的职位会划到给乡镇基层一线,预计县乡招录的岗位会增多。
新公务员法将在今年6月1日施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将全面推开,对基层的年轻人将是一场及时雨,也会吸引更多年轻才俊报考基层岗位、投身基层建设。
2019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 一.当前就业面临的形势
•
(一)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
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
•
(二)是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 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
(三)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 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
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 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 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 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 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 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上图的“就业满意度”是由就业的 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的主 观判断: 包括薪资待遇、行业发展、 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工作压 力等,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
从不同城市来看,北京仍是“北上 广深”一线城市中毕业生就业满意 度最高城市,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满 意度最高的,杭州居首位,其次是 天津。
这些行业,毕业生需求加大! 这次报告指出,现在教育业、信息业与医疗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生的就业困境。
二.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 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 毕业生的增加速度。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 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 作岗位的增加速度, 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 只顾埋头苦读、 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 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 而在实际 就业供需矛盾 面前束手无策。
201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
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201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2018年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毕业生人数为620人,就业人数589人,就业率为95%,就业对口率95%。
一、总体状况(一)就业去向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620名就业学生中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有589人,占毕业生学生的95%;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入伍征兵就读的学生有31人。
(二)产业分布从事第二产业的为82人,占14%:从事第三产业的有507人,占85%。
与2017年相比,从事第三产业人数的比例有所上升,从事第二产业人数的比例持平。
(三)就业地域就业地域分为本地,异地。
本地就业的有215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36.5%;异地就业的为374人,占63.5%,境外就业的为0人。
与2016年相比,本地就业比例小幅度下降,异地就业比例上升。
(四)就业地点就业地点分为城区、镇区。
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数为589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100%;镇区就业的为0人,占0%;乡村就业的为0人,占0%。
(五)就业渠道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589人,占全部就业学生的100%;二、专业大类就业状况我校今年毕业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五大类专业交通运输类的专业334名,100%全部就业,财经商贸类的专业112名,加工制造类的专业26名,文化艺术类的专业102名,休闲保健类的专业15名,有31人因升学征兵入伍,未就业,就业率95%:对口率达到100%。
三、就业质量(一)就业合同在直接就业学生中,签订1~2(含)年合同期限的毕业生最多,为589人,占直接就业总人数的100%.(二)就业起薪我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000元,其中薪酬为2700~3500最多,为589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100%;(三)社会保险在全部就业学生中,享有三险的毕业生有77人,占13%;享有五险的有512人,占87%。
(四)职业资格证书在全部毕业学生中,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有620人,占全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的100%。
2018中国毕业生就业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中国毕业生就业报告根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超越2017年的795万,毕业人数屡次创新高的今天,毕业生的就业动向一直是各大媒体以及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2018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一、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据调查,从2018年中国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来看,近半数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占比为50.51%;其次为考研群体占比为30.02%,现今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考研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生普遍认为考研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以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
公务员/事业单位占比为6.87%;出国留学的占比为5.85%;创业占比为3.63%;其他仅为3.12%。
二、2018届毕业生的城市就业流向。
从企业性质分析来看,民营企业的简历投递量最多,占比26.83%;其次是国有企业,占比20.17%;中外合资企业排名第三,占比12.25%;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相对较少。
在我国逐渐发展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主要带动者,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大型的民营企业的薪资福利、工作环境也逐渐有所提高,越来越受毕业生青睐。
从企业规模来看,10000人以上的企业投递量最多,占比为26.14%;其次是1000-9999人的企业,占比25.52%;20人以下的企业毕业投递量最少,仅为6.11%。
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有更好的办公环境,发展空间大晋升机会多,薪酬福利相对较为完善,所以毕业生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更加青睐大型企业。
三、2018届毕业生的各学历层次起薪根据以上数据显示,博士平均薪资比硕士高出2500元左右,硕士平均薪资比本科高出2000元左右,同时985、211、普通院校的薪资差距也相对较大,985院校毕业生平均薪资比211院校略高,平均薪资差为1000元左右,而211院校和一般院校平均薪资差距均在2000元以上。
随着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学历不仅是找工作中的一块问路石,更是应聘工作时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2018年就业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2018年就业调研报告4篇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招生的扩大和就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题。
即将面临就业的我们,作为背负着家长、社会和自身的期望值的特殊群体,通常我们自我定位比较高,对自己未来工作期望值很高,社会对我们要求也很高,这使我们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
第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
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渐露端倪,成为近几年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
XX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XX年增加68万人;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比XX年增加58万;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690万的记录。
据统计,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高达727万,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已很难避免。
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
大学生就业难!这已成为社会上“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
“毕业就失业”是所有将要走出大学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他们的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
因为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
就业压力则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中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古就有尊崇教育的优秀传统。
可是走到今天,我国的高校体制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却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缩影,很多国家都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中国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
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尽量满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创造不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需求。
一、社会(1)、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状况。
导致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
2018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2018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希望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中国经济走势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a.产业结构:热的过热:房产、股市、基金、钢铁冷的太冷: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机械、服装业。
b.分配结构,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工资分配低,群众收入少,国内需求不足。
第四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亚洲开发银行(ADB)2013年10月2日公布2013和2014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下调对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增长预期。
ADB称,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2013年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一、2009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二、2010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
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刺激政策推动下遏制了扩散势头,同时也恶化了一些国家的财政状况。
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主权危机是长期财政危机积累的结果,解决主权债危机,就要面对调减赤字,安抚民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现在在欧元区里面,各国在解决各自财政问题与加强欧元区财政统一中达成共识:各国同样面临强化财政纪律与维护经济增长的难题,这个矛盾是有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
【2018-2019】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推荐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社会调查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成绩:年月摘要根据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多方面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才的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许多人才市场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08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本文加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201X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形势】201X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201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形势依旧不是很好,虽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现状】典型现状1:“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
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
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他们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们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
典型现状2: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由于大城市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
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2.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从05年的高校毕业生338万,到09年的611万,预计10年更是高达700万,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让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直接给就业结构带来巨大震荡;而且“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再者大学的许多专业并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所学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背离市场。
2018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数据分析报告报告人:刘磊2018年5月目录一、就业分析二、薪资分析三、应届生对企业的需求分析四、数据来源五、总结一、就业分析1.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教育部预估2018年高校毕业人数约为820万人,同比增加25万人。
2018年1-2月全国新增城镇就业176万人,同比下降1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0万人,同比减少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24万人,同比持平。
图2 2011至2017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图3 2011至2017城镇失业率2.学科之间就业难度差异大数据显示,医学,军事学,教育学就业难度指数较低。
近年来,我国民3.4.毕业生找工作的最佳时期梧桐果数据显示,在求职上半年,9月份宣讲数量增至最高峰,从数量上说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大,也体现出高校对毕业生求职的重视程度。
5.74%的毕业生打算先就业再择业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先就业再择业逐渐成为主流,调查数据显示,有74%的学生打算先就业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而后再选择稳定的职业。
二、薪资分析1.应届生平均薪资不高在就业大军的浪潮中,应届生平均薪资也保持在稳定水平。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众多,不少应届生选择降低待遇标准先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对用人有严格要求,工作经验缺乏的应届生也得不到足够高的待遇。
图9 2017年应届生平均薪资排名前六的专业2. 应届生生存压力不小应届生受经济因素影响,在城市内最可能的居住方式是合租。
对比应届生在不同城市的合租均价来看,大部分一线城市合租月租金均价在1000以上(合租指一套房子的一个房间)。
北上广城市月租金均价在2000元以上,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具有很大压力(上海部分房子处于黄金地段,大部分月租金超过一万,故租金相对较高)。
而成都、合肥、福州月租金相对较低,与之相对的,毕业生工资也低于北上广城市。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天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合肥福州深圳苏州武汉1097221975401104818167811486911045193810571150部分城市合租房月租金三、应届生对企业的需求分析1.企业吸引应届生的首要因素是发展前景好,其次是薪资调查显示,应届生在找工作时,更注重的是企业发展前景,其次是薪资待遇。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和2019年展望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和2019年展望2018年中国经济总体表现良好,GDP增速超过6.5%,达到了预期目标。
尽管面临内外部压力,中国经济已经初步实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以下是对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和2019年展望的分析:1.宏观经济态势平稳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态势整体平稳。
GDP增速超过6.5%,物价涨幅保持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
同时,居民收入逐步提高,改善了民生。
不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农村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仍面临较大压力。
2.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为应对外部不利因素以及内部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2018年中国经济实行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组合。
稳增长是指加强投资和财政支持,促进经济增长;促改革是指推进改革开放,提高市场化程度,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调结构是指引导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
3.内需稳中有升,出口表现疲弱2018年我国经济内需稳中有升。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6.2%。
投资方面,虽然房地产市场及其相关行业出现了一些调整,但基础设施建设及制造业投资仍保持较高水平。
相比之下,出口表现较为疲弱。
贸易摩擦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给中国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经济增速放缓2019年我国经济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预计GDP增速将在6%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转向保护主义,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困难等因素造成的。
不过,中国经济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韧性,总体表现还是比较平稳的。
2.财政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
政府将继续加大投资,增加财政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要加快营商环境改善,推动改革开放,增强市场竞争力。
3.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2019年,将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
主要包括深化国企改革、加强产业转移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去杠杆化等方面。
这将有利于提高经济结构调整的质量和效益。
4.加强金融风险防范2019年金融领域风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018-2019-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范文word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昨天(25日),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XX年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对全国11所普通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达62.07%;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调查】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
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
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调查】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
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XX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XX元—3000元,为54.12%。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
【2018-2019】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推荐word版 (3页)
【2018-2019】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XX区就业、失业人员的现状,掌握他们在就业过程
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我局就此开展了相关的调查分析活动。
现将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从就业岗位与求职登记情况看,我区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失业人员求职需求。
三、创业促进就业工作进展情况
截至5月份,XX区创业培训人数累计完成263人,成功创业105人。
据统计,XX区注册个体工商户共计4435户,从业人员6003人,其中:201X年新增743户,注册私营企业330户,从业人员6352人,其中:201X 年新增39户。
201X年9月,我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取消登记费、手续费、工本费等
费用,并对失业人员创业的给予减免工商行政管理的其他费用。
但就个体工商
户及私营企业新增速度及开展创业培训工作来看,失业人员创能力较差,发展
速度较为缓慢。
四、就业形势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用人单位招聘意愿明显下降,使各类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更。
201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分析 PPT
公务员
利: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公务员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 权限;职业轨迹确定,工作没有太大的浮动性;国家机构员工,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弊:工作枯燥,忙起来极忙,闲起来极闲;考试没完没了,升职总与考试、考核挂钩;有些机关人际关系 复杂,勾心斗角;收入稳定,但没有大幅提高的可能,只能保持平均水准;坐在清水衙门、没有晋升 可能的人,很没成就感。
《公务员法》 第八十三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 大学生创业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解决就业的迂回道路,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图通过高校、政府、社会三方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创 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
•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前 ,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为4%,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2%,这与 欧洲和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有整整十倍的差距。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 读研期间,不一定能学到对自身职业有用处的知识,白白浪费了积累经验的时间;研究生扩招,会出现 和大学扩招相同的结果---研究所学历贬值,也许毕业后只有一个选择---考博。…… 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年龄偏大,失去年龄优势,特别是女生,要面临更多的年龄歧视…… 学术研究,层次越高,就业面越窄,毕业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此时却已无法放弃本专业。…… 建议:如果对某个专业,某种学问有无法遏制的热爱和相应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费自己的爱好和天才, 继续深造,终有一天会有建树。但如果考研只是为了规避和缓解就业压力,建议不要考研,研究生毕业 后压力只增不减,而且会使你丧失积累经验的机会。拥有高学历的你面对就业会更加难以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就业形势分析与2019年展望、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特征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减速换挡、结构优化调整、动力加快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的“稳定器”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稳就业”放在了“六稳”工作之首。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我国整体就业形势延续稳定向好势头。
但也应注意到,就业领域存在的一些区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仍比较突出,对实现高质量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1•就业整体形势延续稳定向好图1 2009年叹来我国城镇新増就业人数(单位•万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肌nd数將库注:加18年为1-9月数擔2018年以来,尽管面临来自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环保要求趋严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等内部环境压力,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仍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
从就业人数看,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07万人,同比增加1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6万人,同比均增加3万人。
从失业情况看,1-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在5.1%以下的较低水平,低于5.5%的年度调控目标;6-9月,全国主要就业群体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维持在4.3%-4.4%的区间小幅波动;三季度末,全国登记失业率为3.8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降至多年来低位。
2•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占GDP 的比重达到53.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服务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对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重要贡献。
测算表明,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大约比第二产业多20%左右。
2017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44.9%,高于第二产业16.8个百分点。
从服务业内部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速居前。
随着网店、微商、网购快递等网络创业就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ri»ri»riBr^»r^Bri»riBri» r i ■ r ■■ ■ r ■• ■ r ei B r i 9 r ■■ 9 e i s e T s E -r i e r i E r■i.& tjai-jakdaLjakda k J d t J d L .■ d t ■■ d k .■ d t J d k J. d k .1. d t .1. u t ■■ u a ■■ u >4—1』a■■ a■ >a ■ I a ■> ■num. ■■ ■• 4 ■ ■a ■ I JBii-iaii-iBii-iBii-iBii-iBiiiiBii-iBii-iBBaaiijaii■• ・riar i 9 n ■■ a B Ta B T a e Tn e Ti e r i ■ r i ・rr ・r F ・ r I ■ r F ・ r I ■ r I ・ri ・i ir ・ri ・r.■dL .■ dk .■dbJd h 4.d h .1. dk.1. 4 >■4>i.4fai.daii.4fai.jbi.4SLjai.jakjaLjakdaLJdii0% “ d 'l 11dSI . d ■严ddd ■j j i* U i * U i * i.— * 5 • * " • h 「• h " ■护"屏1 陵*第一4止弐业人教占土 X 不茶二产血士业人牴占匹 g 籍集主*业匕业人歎占迂匚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Wind 数据库3 •创业创新成为就业增长重要源泉近年来,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搭 建创业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支持政策,持续做好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催 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日益成为我国创新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
2018 年前三季度,我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超过 50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超过1.8 万户。
数据显示,平均每个企业或者项目的从业人员为8.44人,创业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已经成为稳定就业的“蓄水池”。
同时,创业创新带来新业态 和新动能的成长发展,也对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7年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新动能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
全国创业孵化载体内企业就业人数超过 200万人,每家毕业企业平均带动就业 43人。
4 •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r -a-M r -:J ・r -c-u r <J ■r <1 e r -c J ■r -21 nr I ■= ==:■■.-I:■:•:wa%90%BO%70%60%40%30%-5ii-3Bi25-..■ ..■ ..■..■... .:■..■ ... ..■... ..■.■ ..." ..■..■...H.h.ri -: HHmFIYw>::-!;l …:-!;!::"■:-::"-:-::-i:::-.;-:-nH丁杓]目茎li-iBB-iaii-iBii-iBii-iBiiaaiijBiisia n <■ a n a a a J a ■ a ■■ ■ a ■ I a ■ J a ■ I. J s 4 ■ ■ ■■ ■ » a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劳动力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2018年三季度求人倍率为1.25。
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国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型、新经济业态的不断 出现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岗位;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几年适龄劳动人口持续减少,缓解了就业市场上的供应过剩矛盾。
然而,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 问题仍十分突出。
近年来,我国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
截至2017年底,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 万人,仅占全部就业人员的6%左右。
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劳动力素质提 出更高要求,未来高技能人才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凸显。
据教育部等测算, 到2025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超过 2900万人。
图3 2001年以来各季度我国城市公共就业服务币场求人倍率gQEqTE g暑窝60SDCT2S-M2Ssssaoo?MeDOZgorss1 r呂5DDZ严L3目頁員「ugg1o .7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聊讪d数据阵5•就业梯度转移带来新“招工难”问题图4 2012年以来各季度我国农村外岀务工劳动力人数及増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町竝吐数据库2018年三季度末,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8135万人,同比仅增长0.9% , 增速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就业区域结构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和产业梯 度转移,中西部地区的本地企业用工需求上升, 并且纷纷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水 平,吸引了许多以前外出到东部省份的农民工回流到当地就业,中西部地区逐渐成为拉动新增就业的主力。
但就业的梯度转移也带来了东部一些省份一线普通工 人的新“招工难”问题,部分地区出现了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快、人员流动性大的 现象。
据在东部某省的调查显示,当地企业给一线工人的小时工资已由2017年的17元左右上涨至2018年的25元左右,涨幅高达50%,并且往往还面临着 新员工培训合格上岗没多久就离职,又要重新招工培训的窘境。
6 •淘汰落后产能地区和沿海外贸省份失业风险较大gicE S O E-50-监EEE Sgs o EE 2OC-30-gso Es m-so-io gow sE SUR 二nor s mq so rSHSEo fs zo fDNO E1B.OOO 3.00 17a 5OO 17.00016,500-Z .OO1.000.001.0016.DD0 15.5CC 15.000-2.00亠乩口口dXfr-l-出茅二芳廿力人虹177人〉2016年以来,随着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工作实质性启动,这些行业的隐性失业逐渐显性化,就业压力显著增加。
虽然近两年这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富余职工大多由企业内部消化,但企业内部挖掘安置的潜力越来越小。
并且, 关停的中小型煤矿和钢铁企业等所在区域往往产业结构单一,社会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因此安置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对于沿海外贸省份而言,对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
虽然由于今年出口订单提前锁定和前期出口“抢跑”的原因,截至目前贸易摩擦对企业的影响还不大。
但随着贸易摩擦的深入,企业新订单量减少,随之而来的企业开工率不足、利润下滑甚至裁员等现象将接踵而至,将给这些地区的人员就业带来较大压力。
7•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可能引发新失业问题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扩大消费的关键是要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也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支撑。
尽管从总体上看,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仅增长5.7%,低于同期GDP增速1个百分点。
并且,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名义增长率继续低于平均数增长率0.1个百分点,表明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水平仍在扩大,不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
居民收入增长的乏力已直接反映在消费支出增长率的下降上,前三季度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实际仅增长 4.3%,增速同比明显放缓1.6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8%,消费增长的乏力势必拖累未来经济增长,进而引发新失业问题图5 2014年以来各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増长(幻全亘雪夭人珂可支计乔毎司出-•-全埜城垃番氓人均可支配氐入JS 计玄降同出 f ■全戛衣竹昏淤人均可支哝收入:家计翕际底比、影响我国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就业趋势展望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延续复苏动能有所减弱,国内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 尚不稳固,产业转型与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深入推进,生育政策调整对劳动力供给 影响有限,科技革命将创造更多新增就业机会,就业创业政策红利将不断得到释 放,以上这些因素都将深刻影响未来我国的就业形势。
1 •世界经济延续复苏但动能有所减弱2017年以来,在全球贸易增长的带动下世界经济整体运行逐步改善,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制造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然而,发 达经济体普遍存在的人口老龄化和生产率增速低迷问题仍将制约经济增长;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欧日等国量化宽松政策也将转向,全球宏观政策取向趋于正常化,“刺GO MOE gpBEirnQuom□,fsr ,qQHOE?§^rm卑土自1rnMor nlMEEmoc EQ5 lom=bor mocrnMor10.00-二激政策”带来的增长动力减弱;新兴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增长放缓,结构性改革难以短期见效,叠加美联储加息、缩表可能引发的资本外逃和金融市场动荡影响,经济复苏势头将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