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联赏析]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十副经典对联赏析
十副经典对联赏析做对联不难,做出佳联妙对不易。
要识别对联的优劣,首先要提高鉴赏能力。
因此多读多记古今名联是有益的。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
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
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合作的万松岭行宫新联。
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
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虽是奉承之作,可谓对联极品。
3、出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
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
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
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
王君实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未知其来源。
4、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道貌岸然。
此联很有人情味,很幽默,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
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
5、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酒狂称圣草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这是梁章钜为江苏常熟草圣祠写的对联。
唐张旭曾为常熟县尉,善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世称“草圣”。
此联将张旭的书酒风格写活了。
如见其人,如观其字。
古人书房佳联赏析
古人书房佳联赏析平时翻书见有名人书室楹联,便随手抄录,日积月累,遂成数百条。
这些对联或抒发情感、或戏弄人生、或针砭时事、或表达雅兴。
从这些对联中可以探讨出历代学者名人的心情和嗜好,是中国读书人的一种具体的文化表现。
一、陆游: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自题“书巢”联。
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
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
放翁嗜书,老而弥笃。
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
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土!二、左光斗: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题书斋联。
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
文则花鸟怡性,嗜书晓理。
非光斗不能为之。
三、邓子龙: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自题书房联。
此联以意境取胜,上联通过视觉描绘梦境,下联以嗅觉传达书香。
充满诗情画意的书房,乃主人的理想世界。
四、袁枚(四则)<一>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自署“随园”联。
集晚唐诗句为联以署其园。
随园主人好客,骚人墨客,窈窕淑女,云集于此,放酒豪歌,及时享乐。
此联清空潇洒,且有“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之概。
<二>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自题“随园”联。
据传曾有友人想寻他开心,故意向他借阅这坟、典、索、丘四部书,他只好收起这幅对联,因为这是失传了的书,他只是自吹而已。
<三>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题“所好轩”联。
有魏晋遗风,“懒“是愤世嫉俗的缘故,意为淡薄官场生活。
这是明清时代退隐政台、独善其身的文人士大夫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
此公平生好味、好色、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古玩字画,尤好书籍。
其书斋故名为“所好轩”。
<四>朱藤花压读书堂分得桐阴半亩凉自题书斋逃避现实,与世无争,企图营造一个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
半耕半读,自娱自乐,是“性灵派”诗人理想生浩的真实反映。
五、郑板桥(四则)<一>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壮在心自题书斋联。
号称“三绝诗书画”,自然“富于笔墨”,老夫子到是不谦虚。
官仅七品,是穷于时而非穷于命。
下联扬起,老当益壮,杜甫诗云:白头虽老赤心存。
对联的内容知识点总结
一、对联的历史渊源对联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族的宴会习俗,先民在宴会上,往往以竹简、画绢等形式,贴各种文字、图案或符号,以示欢庆。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寄以美好的祝愿,往往以对仗的方法。
后来又发展到用纸笔书写。
至唐代,对联制度尚未完备,新年才用红纸经行联赋。
宋代晚年击毁辽金,货币紊乱,百姓纳闷,“赏诗室”致力破新之道。
快慢格成为时尚,联分上下。
元代后则出现"家金盏映彩悬凤阙"的横批联,称之为顶。
民国年间进入末段,走转型,三联"新沁章第一柳祖兴;照世在咸阳方兴治"自给自足,四联"几世皇钟传万姓;尝闻帝谕铸千秋"等引人入胜催人发想。
新中国末期伐自旧制后,为至4根后惠绑着部他们聚首、彩印、制作、镌刻、临定悬。
文革早期开始在面壁函因所得,正值联联穿,意新知套二门。
二、对联的表现手法对联是一种运用对仗、呼应等手法进行排列组合的艺术形式。
在对联的创作中,艺术家通常会运用以下手法:1、对仗:即对联中的上下句在意义上相关联,而且在音韵上也应呼应相成。
2、对比:对联的上下句往往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出同一主题的两个不同方面。
3、对续:对联的上下句在内容上呼应相续,使得整个对联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所要表达的意境。
4、对话:对联的上下句通常是在对话中进行对仗,呈现出一种朗朗上口的效果。
5、对趣:对联的上下句通常通过呼应对仗的手法,使得整个对联更加有趣味性。
三、对联的艺术特色对联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学形式,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炼简约:对联要求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丰富的意境,因此对联往往表现出精炼、简约的特色。
2、形式规范:对联的形式要求较为规范,通常采用四字、六字或八字的句式,整个对联要求节奏韵律感较强。
3、意境深厚: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通常要求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对联在表现意境的深厚上有一定的要求。
4、音律优雅:对联在表达上除了要求意义上的呼应对仗外,还要求在声韵上有一定的优美感,因此对联在音韵上比较注重。
对联全部知识点总结
一、对联的历史来源和发展对联起源于我国秦汉时期,当时以四句诗的形式作对联,又称“四岳贺门”或“四岳庆门”。
后来,随着唐宋时期文学的发展,对联逐渐演变成了以对仗押韵的形式定型。
明清时期,对联在民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成为了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如今,对联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二、对联的结构特点1. 对仗:对联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对仗,也是其独特之处。
对仗即为前后句之间的词语要相呼应、相互呼应。
2. 押韵:对联的第二个特征是押韵,即对联中的句子末尾一定要形成韵脚。
3. 形式简洁:对联的形式要求简洁明了,一般以四个字或七个字为主,少量可用六个字。
4. 含义深刻:对联的另一个特点是蕴含深刻的哲理或情感,能够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三、对联的分类对联根据其结构和意义可分为很多种类,如:1. 顶联和联:一般对联由两联组成,上联叫“顶联”,下联叫“联子”。
2. 四言对联和七言对联:根据对联的字数可分为四言对联和七言对联。
3. 对仗对联和押韵对联:根据对联的音韵特点可分为对仗对联和押韵对联。
4. 主题对联:根据对联所表达的内容可分为吉祥对联、励志对联、爱情对联等。
5. 形式对联和抽象对联:根据对联所表达的形式和抽象意义可分为形式对联和抽象对联。
四、对联的应用领域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如:1. 庆祝活动:对联作为一种吉祥之语,常常出现在庆祝活动中,如婚礼、生日、节日等。
2. 装饰艺术:对联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常出现在门楣、廊柱、屏风等处。
3. 文学作品: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诗歌、散文等。
4. 文化活动:对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如对联比赛、对联展览等。
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对联的艺术鉴赏要点包括:1. 对仗:对联的对仗要求前后句之间的字句要相呼应、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对称美。
超全面!学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初学者必知~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对联应掌握的90个知识点基础部分01、【对句】 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
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
如:张之洞,陶然亭。
02、【联语】 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一般由一人单独完成,多独立悬挂出来。
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03、【对联】 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
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
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
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
04、【对联的历史】 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曰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
从历史朝代来说,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盛阶段:明清两代。
05、【桃符】 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音“图”)、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为驱避鬼怪。
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对联。
06、【对联与文字】 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
汉语文字字形方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
因此,汉字便于形成对句,适合创作对联。
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
07、【副】 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
08、【言】 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
全部对联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部对联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对联的基本概念对联是一种有规律的语言形式。
对联一般由前衬和后衬两个句子组成,前衬和后衬在意义上相互呼应,语言形式上相对称。
对联的创作要求用典、工整、完整。
用典是指对联中要用到典故、历史、文学、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体现文化积淀;工整是指对联的排比结构要求匀称平稳、字数相等,形式上要求和谐;完整是指对联要有内容,要有积淀,要有意义,不是空洞的、无聊的文字排列。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二、对联的类型对联可以分为诗对、散对、俚俗对等多种类型。
1、诗对诗对是使用诗体形式的对联。
因此,诗对的前衬和后衬都必须符合诗句的韵律和字数的要求,前后句还可以呼应联想。
诗对需要有诗的意境和韵味,用词需精练。
例如:“春水轻舟跨枝嫩,秋风嘹亮泊叶深。
”2、散对散对是使用散文形式的对联。
散对的排比结构更显灵活,没有严格的音律和字数要求,但前后句意义呼应,句式工整的特点依然需要遵循。
例如:“山高水长有彩虹,花暗莺喧竞蝶飞。
”3、俚俗对俚俗对是指内容多为儿歌、笑话、顺口溜等俚俗之文。
俚俗对是对联中生活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形式上更灵活,内容上富于幽默。
例如:“官有官言不算官,民有民气更难民。
”三、对联的创作方法对联的创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用典、排比、对仗、意境、清新、幽默。
1、用典对联的创作离不开历史典故、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等方面的内容。
对联的用典要求在短短的两句话中有所呈现,不但要求在句子中有典故的隐喻,还得结合上下文的含义,在短小的篇幅中传递深厚的文化内涵。
例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篙春水笑吟风。
”2、排比排比在对联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排比是指在对联中,前后句之间在韵律上需要达到一种和谐统一,句式严整对称,套韵工整。
例如:“山寺钟声动地来,夜半猿啼影树花。
”3、对仗对仗是指对联中前衬和后衬的形式对称。
对仗一般可以从音韵上、意义上、句式上等多个方面呈现,对仗使得对联的前后句更加丰富多彩,富有韵味。
经典优美的对联及赏析
经典优美的对联及赏析经典优美的对联及赏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长的!??韩诗外传?曰:“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盖雪花为六角形的晶体,遂以“六出〞“六曲〞形容之。
此联方位对方位,数目对数目,也算工稳。
百年大计,树人为本;万里长征,立志领先。
适宜用于学校,其妙在于两面俱到。
于国家,于学校,于老师而言,育人自然是重中之重,是为“本〞。
至于学生,发奋读书当以立志为首要之事,否那么假设鸟飞而不知所止,船行而不知所之,必入迷途,是以言“立志为先〞。
此联妙在喻义完足,两联缺一,即非美事鹿洞春风暖;鹅湖化日长。
风,?、?市场兴邦,城乡共富;科技振国,山海同春。
联中叙四事。
市场改革,科技兴邦,城乡建立,三者皆为国家大政方针,结联点明春节降临,字字有声,几无赘语。
联共十六字,涵括甚广,此其长也。
奋斗毕生,励志勤磨三尺剑;纵观今古,豪情雄唱大江东。
三尺剑,剑长约三尺,故名。
?史记·高祖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刘邦的豪情于此流露。
大江东,即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由于首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称。
据载,苏轼欲知自己与词人柳永相较如何,遂问之,人言:柳词行于市井,而关西大汉喜手?名人,既有史实,又有韵事,生动有趣,又切“春〞字,为人称道。
梅呈五福;竹报三多。
五福,即寿、富、康宁、好德、老终命。
见?尚书·洪范?。
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子。
见?庄子·天地?。
联写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
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绪丰富,又用词简练,对仗工稳,此春联遂广为应用。
迈步迎春,春风扑面;抬头见喜,喜气盈门。
词人李清照非常赞赏欧阳修?蝶恋花?一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盖以为三“深〞字连用,其用不同,殊为奇妙。
此联“春〞“喜〞二字亦各连无意;对。
风动人寰。
〞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
对联的108个知识点
标题:对联的108个知识点:探寻古典文学的瑰宝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我国,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以两句对仗工整、韵味悠长的诗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寓意和审美。
对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本文将对对联的108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生动的解读,带领大家领略对联的魅力。
1. 对联的起源:对联起源于战国时期,最初是写在布幡上的诗句,用于表达祝愿和喜庆。
至南北朝时期,对联逐渐发展为文人雅士们互相竞技文学才能的形式。
2. 对联的特点:对联要求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词性一致。
同时,对联还需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 对联的分类:对联按用途可分为春联、喜联、挽联、寿联等;按内容可分为叙事、抒情、写景、议论等;按风格可分为豪放、婉约、清新、高古等。
4. 对联与书法:对联与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副好的对联还需配以优美的书法,才能相得益彰。
5. 对联与民间风俗:对联在我国民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春节贴春联、结婚贴喜联等,是民间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对联与文人雅趣:对联深受古代文人雅士的喜爱,他们通过创作对联,既能展示自己的文学才能,又能增进友谊。
7. 对联与科举考试: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联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学技能,备受重视。
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出意境深远、对仗工整的对联。
8. 对联与诗词:对联与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联的创作往往需要借鉴诗词的技巧和手法。
9. 对联与成语:对联中常出现成语,这些成语既增加了对联的文学韵味,又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0. 对联与修辞:对联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借景等,使对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1. 对联与哲理:对联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如人生哲理、道德哲理等,对人们具有启示和教化作用。
12. 对联与历史:对联中常出现历史人物、事件和典故,反映了我国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13. 对联与地理:对联中常出现地理名胜、山川河流等,展现了我国壮美的自然景观。
对联的十个基本知识
对联的十个基本知识对联呀,那可是咱中华文化的瑰宝呢!这里有十个基本知识,咱可得好好唠唠。
其一,对联得对仗工整呀!就像两个人站在一起,得相互匹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这才有那味儿。
你想想,要是上联说“红花”,下联来个“绿叶”,多和谐呀,要是来个“蓝球”,那可就不伦不类啦,对吧?其二,平仄得协调。
这就好比音乐的节奏,平平仄仄平平仄,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味。
要是平仄乱七八糟,那读起来得多别扭呀,就像唱歌跑调一样。
其三,字数得相等呀。
上联几个字,下联也得几个字,不然一边长一边短,多难看呀。
这就跟人的两条腿似的,得一样长才能走得稳当。
其四,意境要相符。
上联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图,下联要是来个杀猪宰羊的场景,那不是大煞风景嘛。
其五,用词要精炼。
别啰嗦半天说不到点子上,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就别长篇大论啦。
其六,要有新意。
老一套的东西大家都看腻了,得有点新花样,让人眼前一亮。
其七,注意韵律。
读起来要有节奏感,就像跳舞一样,一板一眼,有起有伏。
其八,要符合情境。
过年有过年的对联,结婚有结婚的对联,可不能乱套哦。
其九,多学习古人的经典对联。
那可都是精华呀,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其十,要多练习。
就像练功一样,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写出好对联来。
咱平时过年贴的对联,那都是有讲究的呀。
好的对联能让人心情愉悦,还能增添喜庆的氛围。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对联,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你说要是没掌握好这些基本知识,能写出好对联来吗?所以呀,咱们都得好好琢磨琢磨,把这对联文化传承下去。
让后人也能感受到对联的魅力,这多有意思呀!。
分享佳联赏析
分享佳联赏析分享佳联赏析来自秋水共长天原创情感文学论坛001出句:弦中流水淌 [绿鸾]对句:衣上白云多 [绿鸾]赏析:一曲高山流水,如坐古琴台。
弦中流水的潺潺声,衣上白云的悠悠态,都让人忘我。
002出句:山阴侵石绿 [红粉煞]对句:鸟语透林幽 [陈远清]赏析:运用宽题窄写的手法,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僻。
侵字与透字见力度与对比。
003出句:山月听松语[小葱]对句:溪花悟水禅[那花那人]赏析:山月闲相照,松风淡自陶。
上句如此还不够怡人的话,下句宛如为花注入一股灵性的溪水,好象找到了一片自在无忧的清溪。
只是溪水禅心,几人能够?整联是理想化的尽情地沉浸于与世无争的境界!004出句:日从樵子担头落 [空空道人]对句:春自农夫犁下生 [陆离]赏析:越是自然越是真,都说写诗句平常语言更难写。
此出对合理的展示可耕樵的生活元素与场景。
在现在的对联写作中得“剩些真影”的纯朴。
上下句立意上衔接非常贴切,使整联浑然一体,下句“春生”二字见希望与寓意。
005出句:一味相思云不解[味味]对句:百般寂寞我无聊[大酱]赏析:“看花步男子当作女人,寻花步女子当作男人。
”相思寂寞也如此,有如男女。
006出句:一砚小池栖古月 [柳无骨]对句:几弦流水觅知音 [五十弦]赏析:“不是我不见古人,惟是古人不见我。
”以古月为朋,以流水为音,自有雅人风致。
007对句:渔唱几声犹隔水 [醉墨]出句:春锄一壁可闻香 [湘里人家]赏析:此出对则是渔耕的生活场景元素,表达的是更轻快,上句声场运用,还不足为奇,下句陈字见新,朴字见真,是“一嗅就是农家的清新自然气息,原模原样。
”可以想象到一排斜靠在墙壁的锄头,还沾着泥土的清香,而春字则寓意出来,给人希望。
极为欣赏出句。
008出句:欲挥刀笔剔尘骨[绿鸾]对句:需破樊篱指本心[苦瓜]赏析:忍到熟处,谈到真时。
欲超脱自我,更应本心如一。
整联说的是为文感觉,想如诗狂古今,酒狂天地,就需要真性情吧。
009出句:似此江川宜牧马[柳无骨]对句:而今岁月不饶人[休止符]赏析:从一种豪情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其时间跨度很大,必然是经历许多沧桑。
古代对联知识点总结归纳
古代对联知识点总结归纳对联,又称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字形式,它是由两联相对呼应的两句话组成,每句有7个字或8个字,形式上一定要工整,内容上一般是表达对事物的感慨或寓意。
对联除了用于节庆、宴会等场合的横批之外,还可以作为书法作品,进行艺术欣赏。
这篇文章将对古代对联的知识点总结归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纳。
一、古代对联的形式特点1. 字数要求古代对联一般由7个字或8个字组成,每一联的字数要求一致,这是对联的基本形式特点之一。
字数的要求使得对联显得工整、规整,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
2. 对仗工整对联的对仗要求工整,即前后对仗的字的音节和意思必须一致,这是对联区别于其他文字形式的重要特点之一。
对仗工整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赏析的重要标准。
3. 格式规范古代对联在格式上有一定的规范,一般要求横批在上联之上,下联之下,这种格式布局使得对联更加美观大方,符合传统审美观。
4. 寓意深刻古代对联的内容大多寓意深刻,表达对人生、情感、社会等方面的感悟,给人以启迪和反思。
对联往往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联的表达,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
二、古代对联的分类古代对联包括各种不同的分类,主要有:顺对、仄对、揖对、押对、单对、双对等。
1. 顺对顺对是指前后两句的对仗字都在平仄对的字音中,即平对平,仄对仄,这是最常见的对联形式。
顺对在对仗上的灵活运用,往往能够使得对联的音韵更加和谐。
2. 仄对仄对是指前后两句的对仗字都在仄平对的字音中,即平对仄,仄对平,这种对仗方式相对较少见,对联往往需要在音韵方面下些功夫。
3. 揖对揖对是指前后两句的对仗字均在仄平仄中,这是对仗的一种较为严格的要求,能够使得对联在音韵上更加完美。
4. 押对押对是指前后对仗的韵脚相同,就是对仗字在平仄上不一定相同,但是在韵脚上要相同,这种对仗方式往往能够增加对联的音韵美感。
5. 单对单对是指一联只对上一句不对下一句,或者只对下一句不对上一句,这是对联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需要在创作时进行更多的思考。
春联赏析——精选推荐
春联赏析春联赏析1、⼀年四季⾏好运,⼋⽅财宝进家门。
这是⼀幅春联,横批是家和万事兴。
内容喜⽓、旺象,红底⿊字,透着墨的⾹⽓;字体正楷,笔⼒有劲,显出⼀种雅正!2、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丹凤对红桃,呈祥对贺岁,龙献瑞对杏迎春,⼯整,运⽤了对仗的⼿法,把队新年的祝福写的淋漓尽致。
3、有天皆丽⽇⽆地不春风每天都有艳阳,到处都有暖风。
也就是时时处处风和⽇丽,都是好风光。
4、杏仁桃仁柏⼦仁仁中求德朱砂神砂夜明砂砂⾥掏⾦赏析:上联中药三味,“仁”引伸为医务⼈⼼怀仁慈之⼼,济世治病的⾼尚医德下联中药三味“砂”字引伸为医务⼈在博⼤深奥浩如烟海的中医学中探讨,挖掘更加精湛的医术,济世治病救⼈。
可谓砂⾥掏⾦,深⼭寻取了宝,掏⾦寻宝就是挖掘,就是筛选发现精湛的医药医术5、阳春开物象;丽⽇焕天⽂。
松⽵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家。
破千年旧俗;⽴⼀代新风。
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
若能杯⽔如名淡;应信村茶⽐酒⾹志在⾼⼭,志在流⽔;⼀客荷樵,⼀客听琴。
此联陈述了春秋时俞伯⽛在龟⼭⿎琴与钟⼦期交为知⾳的故事。
上联写泊⽛⿎琴时,忽⽽“志在⾼⼭”,忽⽽“志在流⽔”,意指情趣⾼雅;下联则写对伯⽛⿎琴的客观反映,知⾳者“听琴”⼊迷,不辨者“荷樵”⽽去。
联语仅⼗六字,犹如⼀幅画卷展现在⼈们的⾯前。
可惜联语有平仄失对之处。
6、万树梅花⼀潭⽔;四时烟⾬半⼭云。
此联上联写了⿊龙潭的梅花和⽔,点出这个风景区的特殊景物;下联⼜抓住⿊龙潭的另⼀种景观烟云来呼应,把⼈们带进奇妙的神话世界之中。
7、与有胆肝⼈共事;从⽆字句处读书。
此联告诫⾃⼰也劝诫⼈们交友要有选择,读书要注重实践,抒发了⽆产阶级⾰命家的胸怀和胆略。
8、桥下清溪,看你浊时有⼏久亭前⼤路,劝君邪径莫须⾏。
上联通过“清溪”“浊时”不会长久的规律,给⼈们揭⽰了挫折只是暂时的道理;下联则成了规劝⼈们循章守法的箴⾔。
9、理冤狱,关节不通,⾃是阎罗⽓象;赈灾黎,慈悲⽆量,依然菩萨⼼肠。
此联摄取了“理冤”和“赈灾”两宗⼤事,评价包公清明廉政、秉公断案、铁⾯⽆私的崇⾼品格。
对联知识(10)
对联知识(10)转自:舞文弄墨1.倒顺法将联语中的某些字来回反复使用,使楹联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趣,这种制联方法称作倒顺法。
如: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此联以“水、车、风、扇”前后倒顺回读成联,并利用词性的活用变化,产生了回环往复之趣,形象地描绘以“水车车水”和“风扇扇风”的形态,富于哲理和生活情趣。
喜爱对联的朋友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秀才进京应试,路遇一富家小姐对联招亲,其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联语以“走马灯”倒顺回读成联,巧妙而又工整,秀才对此印象很深。
应试时发现有一题正是要求对联,其联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联中以“飞虎旗”倒顺回读成联,形象逼真地描绘了“飞虎旗”的静态和动态。
秀才以“走马灯”对之,考取了功名,回程途中又以“飞虎旗”对招亲联,娶得了佳人。
一联成就其功名姻缘,岂不妙哉?2.制谜法为了使创作的楹联能表达某种特定的创作意图,有时在楹联中不直说,而是隐寓于上联语之中,要“捕捉”其联意,和猜谜语一样,一要费一番思索的,用这种方法制作楹联叫制谜法。
用制谜法所创作的楹联实际上就是谜目的谜语楹联。
这种楹联往往具有双重的含义:一重是楹联本身的宣示之意,是比较明确的含义;一重是其深层之义,是在联语背后所隐寓的含义。
这样的楹联,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宣传性等多种效果兼备,在民间更为多见。
常见的制谜语的楹联,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联中隐字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左绕丝,右绕丝,爬到树尖抬头看,上面躲着白哥哥。
这副楹联所表现的似是讲农家小孩爬树取鸟蛋,描绘相当形象生动,凡农家孩子多有体会。
其实这是一副谜语联,上联隐一“攀”字,利用隐示法,先隐示“木木”,利用象形法,隐示“大”和“爻”,再加一“手”字,则组成“攀”字;下联用同样的方法,将“幺幺、木、白”隐示出来,可组合成“乐(繁体)”字,颇富巧思。
(2)联中隐事雄鸡鲤鱼猪婆肉;香菇木耳曲子耙。
对联常识及对联赏析
施施施主才
❖ 长(cháng)长(zhǎng)长长长长长;
长(zhǎng)长(cháng)长长长长长(豆芽店门联)。
回文联: ❖
回文,又称卷帘, 指的是使用恰当的词语构成对句,使之既能顺读,
又能倒读。由于回文格难度较大, 因而运用得不太广泛,但这种格式很能体现汉字 的独立语特点。回文格的具体方式也多种多样。 比较常见的有当句回文、倒句
❖ 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越递 (又称巧意、层递 ):
❖ 万砖千瓦,百工造成十佛寺; 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
❖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 双关:稻粱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是先生? 诗书易,礼春秋,皆是正经,何必问及老子! 未出竹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李苦禅题竹)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6.张之洞 陶然亭
谜语联: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 1.联中隐字 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 左 绕丝,右绕丝,爬到树尖抬头看,上面躲着白哥哥。 上联隐一“攀”字, 利用隐示法,先隐示“木木”,利用象形法,隐示“大”和“爻”,再 加一“手”字,则组成“攀”字;下联用同样的方法,将“幺幺、木、 白”隐示出来,可组合成“樂”字,颇富巧思。
❖ 此地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
破读法(两读法):
❖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祝枝山)
❖ 养猪只只大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 此地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
破读法(两读法):
❖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祝枝山)
读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读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
此联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涵盖了文学、历史、古代汉语等十个知识点:1.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也称“老苏”)与其子苏轼(也称“大苏”)、苏辙(也称“小苏”)三人。
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
苏洵、苏辙长于书策、散文。
三人皆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三曹:指三国时的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他们都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家,诗风俊爽刚健,在当时的文坛上很有影响,后人合称为“三曹”。
3.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合称。
他们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4.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书的合称。
《颜氏家训·勉学》说:“《庄》《老》《周易》,总为三玄。
”魏晋玄学以老、庄糅合儒家经义,把此三书作为玄学的经典。
5.三乐:三种乐事。
《孟子·尽心上》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的合称。
因此四部书列在《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也称“前四史”。
7.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
此书由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晓岚主持编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称为“四库”。
8.四孟:农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
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
《汉书.刘向传》:“日月薄蚀,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
”9.四美:四种美好的事物。
此处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王勃《腾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
”10.四君: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四人。
也称为“战国四公子”。
一副对联,涉及十个知识点,如果很好地记诵、理解,实在有一石多鸟的功效。
10副对联知识点总结
10副对联知识点总结一、对联的历史渊源对联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和书法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联,被认为是最早的对联。
唐代时期,对联多以诗句相互对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宋代时期,对联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学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明清时期,对联在文人士大夫的推广下,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成为了一种风雅、高贵的社交礼仪。
二、对联的类型对联根据其形式和内容可分为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有“四绝”、“书法对”、“情意对”、“描写对”等。
1. 四绝对:即平平仄仄的四字对,形式简洁,意境深远。
常见于节庆、特殊场合的祝贺。
2. 书法对:即以书法艺术为重点的对联,注重布局、笔法和墨色的运用。
此类对联一般制作精美,常用于装饰和摆设。
3. 情意对:即表达感情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对联,如爱情对、亲情对、友情对等,常见于情侣、父母、朋友之间的交流。
4. 描写对:即对联通过对景物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感悟和观念,一般用于诗词创作或者文学作品中的插图。
三、对联的创作技巧对联的创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 定题明意:对联创作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表达思想要清晰明了。
2. 韵律对仗:对联必须有韵律美,上下联要能够对仗,平仄要相对应。
3. 内容丰富:对联的内容要丰富多样,既要有意境,又要有妙语,引人深思。
4. 用典准确:对联的创作需要涉及到一定的文学常识和用典,要准确运用典故和文化典籍中的名言警句。
四、对联的作用对联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表达情感: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能够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代表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2. 传承文化:对联中常涉及到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等文化元素,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3. 装饰环境:对联在书房、厅堂、门楣等地方挂贴,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有辟邪、化险、辟邪的功效。
楹联知识与赏析
楹联知识与赏析楹联是我国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是以对偶为基本手法的文学形式。
它是利用汉字特点,使其与音律、词性相结合的一种民族文学样式,也可称之为中华诗词。
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简洁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对对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一、楹联概述楹联,顾名思义就是挂在楹柱上的联语,古代称之为楹帖。
楹联亦称“楹帖”或“楹诗”,又称“对联”“联语”“联句”“对子”“对联”“对语”,是利用汉字特点,使其与音律、词性相结合的一种民族文学形式。
对联就是把汉字数目字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组合起来,使之构成语义完整、意境深远的一副对子。
1。
楹联的标准长度是多少?每副楹联多少字算长?每副楹联多少字算短?这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2。
楹联的体例及特点?十字对句,即从十个字开始。
其特点是:第一、二字相同;第三至六字相同;第七、八字相同;第九、十字相同。
(如:春回大地)。
十字句最常见,适合任何人创作。
但是,要想创作得出佳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正确理解“联眼”的含义; (2)要合理选择各部分字的搭配关系; (3)对仗必须工整。
4。
什么叫上下联?上下联的特点是什么?五言十字对句,即从五个字开始。
其特点是:第一、二字相同;第三、四字相同;第五字不相同;第六、七字相同;第八、九字相同。
(如:久旱逢甘霖)。
这种对句难度较高,适合初学者,但一经掌握也能写出很好的联句。
对联就是把汉字数目字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组合起来,使之构成语义完整、意境深远的一副对子。
比如:“满庭芳”、“大江东去”、“红豆相思”、“淡泊明志”、“闲云野鹤”等等。
这些都是对联,都是我们现在人写的。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我们也一样,而且越来越隆重。
今天我来介绍一副对联,这幅对联是:炮竹声声辞旧岁欢歌阵阵迎新年!有很多人知道一副对联,可是却不知道对联该怎么贴才好。
春节贴对联的时候有一些讲究,贴的顺序也有所不同。
另外贴春联时的横批也是很有讲究的。
关于记一副对联和学十点知识
关于记一副对联和学十点知识第1篇:关于记一副对联和学十点知识著名教师章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曾自编一副包含十个知识点的对联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对联所涉及的内容。
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存、拓宽了学习视野,还使学生养成勤于查阅、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其对联是: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
此联一气呵成,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妙在涵盖了或是文学、或是历史、或是古代汉语,共十个知识点。
虽然不深奥难懂,但必须知道这十点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蕴。
下面试简略述之。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亦称“老苏”)与其子苏轼(亦称“大苏”)、苏辙(亦称“小苏”)三人。
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
苏洵、苏辙长于书策散文。
三人皆人“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曹:指汉魏间曹*与其子曹丕、曹植。
他们因*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在当时的文坛上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为“三曹”。
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并称。
他们都是“*派”代表作家。
《明史·袁宏道传》:“袁宏道,字中郎,*人。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世称三袁。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书的合称。
《颜氏家训·勉学》说:“《庄》《老》《周易》,总为三玄。
”魏晋玄学以老、庄糅合儒家经义,把此三书作为玄学的经典。
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关于戒*的十副对联横批:道行天下李远翔上联:雾霾侵世界。
下联:肝胆净人间。
横批:心想事成李远翔上联:*伴口气去。
下联:志随目标达。
横批:紫气东来李远翔上联:*害深远显人老,下联:医言真实催体安。
横批:远离*毒李远翔上联:*搅五脏六腑翻动。
下联:眼瞄四面八方飘浮。
横批:正气永存李远翔上联:*雾裹万物。
下联:气节正人间。
横批:求真务实李远翔上联:*雾升腾奔仙境。
下联:茶香缭绕在凡间。
横批:新年新气象李远翔上联:扫旧习*消云散。
品名联学常识
品名联学常识1、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常识:郑板桥自咏联,“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题书斋联。
2、三绝话书画,一官归去来。
常识:咏郑板桥联,上联高度评价郑板桥的艺术造诣,下联含有陶渊明的典故。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常识:咏蒲松龄联,上联写其作品题材,下联言其现实影响C4、大明湖畔跑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常识:咏李清照联,《漱玉集》是南宋李清照的词集名,《金石录》是其丈夫赵明诚的文集。
“后主”指南唐后主李煜,其词风对李清照深有影响。
此联为郭沫若题李清照纪念堂。
5、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话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常识:咏屈原联,司马迁言屈原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创立楚辞体。
6、频年与公有缘,宿太安驿,登阳城山,皆先生宦辄所经, 每以采风深尚友;八代之衰顿起,听石鼓歌,诵佛骨表,舍坡老雄词而外,更谁渡海与齐名?常识:咏韩愈联,“八代之衰顿起”颂韩愈其文风对散文的影响,《石鼓歌》、〈〈佛骨表》均是其代表作品。
7、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常识:咏司马迁联,“信史”即为《史记》,司马迁以《史记》开创二十四史纪传体先河,鲁迅赞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常识:咏诸葛亮联,诸葛亮先后写过《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梁父吟”言诸葛亮咏其以自警。
9、经济南阳一卧龙文章西汉两司马常识:咏诸葛亮、司马相如、司马迁联,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先生”,西汉的司马相如和司马迁分别以辞赋和史书著称,两人在文学史上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 并称。
10、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常识:咏诸葛晃联,上联赞其忠诚,以《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引出;下联以辅佐两朝赞其鞠躬尽瘁。
11、千古话才,蓬莱文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常识:咏李白联,“建安”这里指的是“三曹七子”,“青莲居士”是李白的号,“谪仙人”是友人贺知章的赞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佳联赏析]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佳联赏析]
一副对联学十点知识
著名教师章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曾自编一副包含十个知识点的对联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对联所涉及的内容。
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存,拓宽了学习视野,还使学生养成勤于查阅、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其对联是:
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
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
此联一气呵成,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妙在涵盖了或是文学、或是历史、或是古代汉语,共十个知识点。
虽然不深奥难懂,但必须知道这十点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蕴。
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亦称“老苏”)与其子苏轼(亦称“大苏”)、苏辙(亦称“小苏”)三人。
其中苏轼的成就最高,在诗、词、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
苏洵、苏辙长于书策散文。
三人皆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在当时的文坛上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为“三曹”。
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并称。
他们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
《明史·袁宏道传》:“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有才名,世称三袁。
”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书的合称。
《颜氏家训·勉学》说:“《庄》《老》《周易》,总为三玄。
”魏晋玄学以老、庄糅合儒家经义,把此三书作为玄学的经典。
三乐:三种乐事。
《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的合称。
阅此四部书列在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也称“前四史”。
四库:《四库全书》的简称。
此书由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昀主持编修,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称为“四库”。
四孟:夏历四季第一个月的总称。
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
例如:《汉书·刘向传》:“日月薄蚀,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
”
四美:四种美好的事物。
此处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王勃《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
”
四君: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四人,也称为“战国四公子”。
一副对联,涉及到文学、文化常识等十个知识点,如果很好地记诵、理解,实在有一石多鸟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