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在个性描写中鲜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人物在个性描写中鲜活起来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描写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点来写,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的印象。”其中的“特殊的印象”,即人物个性,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语言、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写作中的人物塑造,就是要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心理、言行等,从个性细节描写入手,让人物鲜活起来。本文拟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谈谈人物个性描写的技法。

一、以形传神,显现人物性格特征

人物肖像指人的容貌、服饰、体态、神情等,肖像描写的作用不只在于勾勒出人物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如鲁迅的《孔乙己》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显示他年岁已老,饱受生活折磨,常遭受欺凌、侮辱。“喝酒而穿长衫”还可以看出就是这样一个生活贫困,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都与那些穷苦的“短一帮”一样的人,却还要硬摆“读书人”的架子,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他们为伍。而在鲁迅的《故乡》中对杨二嫂有这样的描写:“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用很经济的笔墨,通过肖像的描写活画了这样一位刁钻、泼悍、自私的市侩小民的形象,与原先的“豆腐西施”的形象行成对比,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

孔乙己身上的长衫、杨二嫂的“圆规”形象,无不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经历。这些个性化的肖像,让人物形象十分鲜活,深深印刻在每位读者的脑海中。

二、意态情韵,突出人物内心世界

心理活动描写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只有把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让人物的意态情韵展现在读者面前,才会更加突出内心世界,描写的人物自然会鲜活起来。

鲁迅的《一件小事》中当“我”看到车夫扶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按正常的视觉应是越远越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刚好相反,是“愈走愈大”,这就写出了“我”的内心震撼,自惭形秽。而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对于小弗郎士这个形象的刻画,主要就是用的心理描写。他在不能回答分词用法的提问时心里想:“天啊,如果我能够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生动地反映了他在受到教育后产生的孩子气的懊悔。当他听到鸽子的咕咕叫声时,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表达了他对敌人的憎恨和讽刺,十分符合一个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当他看到老师书写的字帖挂在课桌的铁杆上时,想到那“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中飘扬”,既反映了这个孩子的天真,更表现了这个小学生不断增长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言行举止,写足人物鲜活个性

俗话说“言为心声”,通过语言描写会让人物鲜明可感、意态可掬。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于勒有钱时,母亲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每周日我们在海边散步,只要有大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他们的期盼之情通过这些语言跃然纸上。于勒没钱时在他们眼里是“坏蛋”、是“流氓”、是“无赖”。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形象地表现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让我们看清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拜金主义的丑恶本质。

同样,行动描写也是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手法,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也指出“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其中,最富表现力的是细节的描写,细节写得好能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具体生动,表现得入木三分。如孔乙己“排”出的九文钱,“排”一动作,让我们看到的是他在“短衣帮”面前的那份炫耀。《故乡》中,写润土从“我”家拣东西,除桌椅之外,还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这一细节,真实而准确地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许多农民不满现实而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的困惑与麻木的精神状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那三拳的描写在细致的基础上又加以渲染,从而把英雄惩治恶霸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后令人痛快淋漓。

当然,在写一个人时,单用一种手法的时候很少,一般我们是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往往既写这个人的肖像,又写这个人的语言行动,还写他的心理,以及别人对他的议论评价。如鲁迅对孔乙己的描写,对少年润土的描写;施耐庵对《水浒》人物的塑造;莫泊桑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等等。但不管采用多少种方法刻画人物,都要抓住人物的个性,这样人物才更加丰满、更加鲜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