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农业经济学整理答案

合集下载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资本: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5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市场)的距离。

其二: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活跃农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就业。

?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 o c-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资本: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5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市场)的距离。

其二: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业经济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农业经济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农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等问题。

对于农业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考研题库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业经济学考研题目及其答案。

一、选择题1.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农业生产B. 农村经济C. 农民生活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解析: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等方面,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2.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 农业供求理论B. 农业价格理论C. 农业生产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解析: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农业供求理论、农业价格理论和农业生产理论等,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3.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证分析法B. 理论分析法C. 统计分析法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解析: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1.农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等方面。

2.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农业供求理论、农业价格理论和农业生产理论等。

3.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

三、简答题1.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是什么?答: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制定农村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2.农业供求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农业供求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农产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农业供给量受到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农产品的需求量受到人口数量、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 共 60 题,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切合题意 )1 、农业在我国公民经济中据有 _______地位。

A. 基础家产 B. 指引家产 C.中心家产 D.尖端家产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变包含_______。

A. 由原料型农业向加工型农业转变 B. 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变 C.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变 D.社会主义农业的自我完美3、现阶段我国乡村经济的支柱是_______。

A. 种植业 B. 畜牧业 C.农业和乡镇公司 D. 经济开发区4、农产品市场区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依据_______。

A. 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 B.农产品交易的空间不一样 C.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不一样 D.农产品交货的时间不一样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公司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花费、利润和_______构成。

A. 税金 B. 利息 C.生产成本 D.交易花费6、农业看法的内涵是指 _______。

A. 划定农业与非农业的界线 B. 农业家产部门拥有的实质属性和特色 C.种植业 D.经过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生殖以获得生物性产品的部门7、生态系统构造有 _______构成部分。

A.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B. 生产者、花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花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 D.土壤、水、空气、营养元素等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 _______。

A. 比较长久固定在土地上的资本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财产 B. 水利设备建设 C.建设农业高等院校 D.增添农业投入9、作为资源的土地 _______。

A. 是纯粹的自然产物,没有价值 B. 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表现价值 C.虽是经济综合体,但不可以增值 D.具备价值属性,并且不停增值额利润部分 B. 等量资本投入到不一样土地所获取利润不一样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C. 同一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一样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D.不一样块地连续投资,各次投资生产率不一样所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11、提升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门路有成立合理的乡村就业构造和_______。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中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B. 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C. 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D. 所有以上内容2. 农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约瑟夫·熊彼特3. 在农业经济活动中,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被称为:A. 生产要素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生产工具4. 农业经济中的“规模经济”指的是:A. 企业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B. 企业规模越小,单位成本越低C. 企业规模与单位成本无明显关系D. 企业规模与单位成本成正比5. 农业保险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农民收入B. 降低农业风险C. 促进农业技术进步D. 改善农产品质量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C. 增加农产品种类D. 扩大农业出口7. 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B.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C.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D. 所有以上内容8. 农业经济中的“外部性”是指:A. 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B. 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的市场现象C. 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D. 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9.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优点是:A. 降低生产成本B. 提高产品质量C. 增加农民收入D. 所有以上内容10. 农业经济中的“绿色革命”主要指的是:A.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B.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C. 农产品加工的绿色化D.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________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

2. 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________安全和________稳定。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一套农业经济学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经济关系C. 农业政策制定D. 农业市场分析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土地利用B. 农产品价格C. 农业机械化D. 农业法律法规答案:D3. 农业经济学中,土地的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指的是:A. 土地产出与投入成正比B. 土地产出与投入成反比C. 土地产出随投入增加而递增D. 土地产出随投入增加而递减答案:D4. 农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卡尔·马克思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B5. 农业保护政策通常包括哪些措施?A. 降低农产品价格B. 提供农业补贴C. 增加农产品出口D. 限制农产品进口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农业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

答案: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渐降低的现象。

这通常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固定成本占比较高,而可变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

2. 农业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农业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品问题、垄断等。

例如,农民可能缺乏市场信息,导致生产决策失误;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

3. 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其重要性如何?答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重要性在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农业政策通过提供价格支持、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可以影响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和生产决策。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业: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2、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3、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4、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5、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6、粮食安全: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的、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7、农产品的期货交易: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订产品买卖合同,而贷款的支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8、比较成本学说: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9、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10、土地集约经营: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1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12、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综合。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 o c(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资本: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5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市场)的距离。

其二: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4年农业经济学技能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农业经济学技能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农业经济学技能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节水灌溉的推广对()具有积极作用。

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农产品价格C、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D、替代其他农业投入本题答案:C2 .在农业科技发展中,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OA、农产品加工B、农产品储存C、精准农业和智能农业D、农产品国际贸易本题答案:C3 .在农业国际合作中,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目标是()A、替代国内农业生产B、扩大农产品出口C、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发展D、降低农产品价格本题答案:C4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法是O八、扩大耕地面积B、引入外来物种C、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D、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本题答案:C5 .在农业政策评估中,评估结果的主要作用是OA、决定政策是否继续实施B、替代政策制定C、预测未来农业发展D、决定农民收益本题答案:AC、农民收入的直接增加D、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本题答案:B15 .在农业保险中,保险费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OA、政府的财政补贴B、农民的经济状况C、农产品价格D、农业风险的大小本题答案:D16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对()有重要作用。

A、提高农产品产量B、降低农业生产成本C、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农产品质量本题答案:C17 .在农业政策中,粮食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是OA、增加农产品出口B、提高农民收入C、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安全D、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本题答案:C18 .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对汇票的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不包括()A.出票人B.见证人C背书人D.承兑人本题答案:B1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OA、生产成本B、市场需求C、农民个人喜好D、气候条件本题答案:C20 .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成员之间的主要联系方式是()A、血缘关系B、地域关系C、经济利益关系D、政治关系本题答案:C21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OA、提高农产品产量B、增加农民收入C、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D、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本题答案:C22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作用是OA、替代农民劳动B、增加农产品种类C、节约水资源D、美化农村环境本题答案:A23 .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生产者的意义主要在于OA、增加收入B、降低生产风险C、扩大生产规模D、提高农产品质量本题答案:B24 .在农业政策中,通常所说的“黄箱政策”是指OA、对农产品生产提供的直接支持B、对农产品市场的干预措施C、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D、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政策本题答案:A2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职责是OA、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B、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C、管理农村土地资源D、销售农产品本题答案:B26 .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既包含基础性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产业地位。

2、我国农业的两个转化包括由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化和由家庭经营型向集体合作经营转化。

3、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是农业和乡镇企业。

4、农产品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根据农产品交易的性质不同。

5、农产品购销差价是由商业企业在组织农产品的购销活动中的流通费用、利润和生产成本构成。

6、农业概念的内涵是指农业产业部门具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

7、生态系统结构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系统组成部分。

8、农业基本建设是指比较长期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投放,并且要形成固定资产。

9、作为资源的土地具备价值属性,而且不断增值。

10、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入到不同土地所获得收益不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部分。

11、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有建立合理的农村就业结构和转移劳动力。

12、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

13、农业区划是根据地域性差异、好坏程度、等级与类型以及耕作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农业区域。

14、气候资源条件调查中的灾害性气候调查的内容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寒流、冰雹等情况,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防止灾害的措施等。

15、根据农业区划的原则和标准,我国划分为十个一级农业区。

16、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产业结构。

17、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生产单位要根据自然和经济条件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

18、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在农业自然条件中能被农业利用的各种因素,包括土地与生物资源、土地与气候资源以及农用土地与水利资源。

19、农业自然资源更新系数的定义是指资源再生量与资源消耗量的比值。

20、农业中的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的淡水数量和质量。

21、不属于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的有时间分布的均衡性。

22、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属于隐性负担。

23、目前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国务院减轻农民负担联席会议。

24、农业区划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气候条件的多样性。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农业政策B. 农产品市场C. 农业生产过程D. 农业资源配置答案:D2. 农业经济学中,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的是:A. 产量随投入增加而减少B. 产量随投入增加而增加C.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产出的增加量逐渐减少D.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产出的增加量保持不变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经济学中提到的农业风险?A. 自然灾害B. 市场风险C. 技术风险D. 政策风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资源利用合理化C. 生态环境保护D. 社会公平答案:B、C、D2. 农业经济中的市场失灵现象可能包括:A. 信息不对称B. 外部性C. 公共物品D. 垄断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学科。

()答案:√2. 农业政策的制定不需要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农业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

答案: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大卫·李嘉图提出。

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即使不是效率最高的,但只要效率差距小于其他商品,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应该专注于生产这种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论述题1. 论述农业经济中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现象,并举例说明。

答案: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的现象。

这通常发生在企业或产业的初期,因为规模的扩大可以分摊固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规模不经济,即单位产品成本上升。

这可能是由于管理难度增加、协调成本上升、市场饱和等因素导致。

例如,一个农场在初期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可以降低单位土地的耕作成本,但当农场规模过大时,管理上的复杂性增加,可能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农业市场B. 农民C. 农村经济D. 农业生产答案:D2.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 农业投入产出比B. 农产品价格波动C. 农业发展模式D. 农业资源配置答案:D3. 农业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

A. 提高农产品产量B.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C. 实现农民增收D. 确保粮食安全答案:C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是()。

A.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 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 保障农民权益D.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答案:A5. 农业供给弹性是指()。

A. 农产品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B. 农民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C. 农业生产资金的弹性需求D. 农产品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答案:A二、简答题1. 农业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农业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供需关系,即农业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与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相互作用,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农产品供给过剩时,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当农产品供给不足时,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实现农产品市场稳定的基础。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持续增长的发展方式。

它的意义在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分析题1. 描述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和挑战。

答: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加工和价值提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

农业产业化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农业产业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农民缺乏这方面的资源。

其次,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可能失去土地经营权,导致社会稳定问题。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完整版)农业经济学作业题答案

农业经济学作业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农业? 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答:(1)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根本特性。

这是因为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人类劳动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象的再生产过程。

2. 试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答:(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

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农业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

首先,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是最主要生产部门,其发展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其对工业化的支持也符合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其次,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农业由于自身的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

3. 什么是农业的基本贡献和农业的多功能性?(1)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基本贡献包括:A产品贡献,主要有食品、工业原料;B要素贡献,提供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金、土地;C市场贡献,农业生产或者生活时形成对工业品市场的需求,也为农产品市场提供农产品,推动工业品、农产品市场的发展;D外汇贡献,通过出口农产品为国家经济建设赚取外汇;(2)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它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农业经济学复习要点及其解答

农业经济学复习要点及其解答

农业经济学复习要点及其解答【特别鸣谢:3T、泳恩、惠玲、阿B、彪哥、辉哥、凯锋,呵呵,当然还有我自己(@Kuugaz_Lee)~】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5个,共20分2.问答题5道,共30分3.论述题2道,共30分4.案例分析题 20分第一章导论1.农业的概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被称为第一产业。

农业作为一种生产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的生物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过程。

2.农业的特性1)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

2)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改造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

3)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相交交织在一起3.农业的地位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从农产品对人的重要性来看,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得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农业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4.农业的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5.农业的多功能性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

农业的多功能性成为新一轮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受到各方的特别关注,但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

农业的多功能性也成为发达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

•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1.影响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2)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3)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

4)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2.需求定理的两个例外:1)炫耀性农产品:是指用来显示消费者社会身份的农产品。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 小农经济2. 家庭经营规模的适度性3. 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4. 农业水利化5. 农业现代化6. 政府职能7. 农业生产结构8. 经济结构9. 农业产业化10. 农业关联产业11. 劳动地域分工12. 扩散效应13.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14. 农业技术结构15.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16. 劳动17. 农业集约经营18. 土地资源19. 投资回收期20. 农业资金的投放21. 环境问题22. 农业可持续发展23. 农产品差价24. 农产品市场二、简答题1. 怎样理解农业经济管理体制?2. 合作社需遵守哪些原则?3. 简述小农经济的特征及其局限性4. 简述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5. 简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6. 世界农业现代化中,根据内部生产力要素在过程中转化的先后关系可以划分哪几种形式?7. .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农业的职能范围8. 农业自身哪些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农业领域的管理职能?9. 政府对农业保护的几种含义?10. 简述农村产业结构的特征11. 衡量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有哪些?12. 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有哪些?13. 简述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原因14.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15. 简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特征16.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哪几种类型?17. 我国综合农业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8. 增长极规模超大产生的负效应主要在哪些方面?19. 农业技术进步的具体内容有哪几个方面?20. 简述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21. 根据我国国情,科教兴农战略总体规划的重点在哪些方面?22. 衡量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指标有哪些?23. 造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原因有哪些?24. 劳动有哪几种形态?25. 影响农业集约度的因素有哪些?26. 简述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7. 土地利用型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8. 简述农业资金在农业再生产中的作用29. 评价农业资金使用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有哪些?30. 在确定了农业资金投放方向时必须处理好哪几个方面的关系?31. 简述农业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32. 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有哪些?33. 生态系统中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有哪些?34. 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有哪些?35. 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有哪些?36. 简述商品流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三、论述题1. 述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2. 述说农业现代化的内容3.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稳定农产品市场的职能主要有哪些?4. 述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5. 论述我国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6. 论述“三级梯度”理论与农村地域经济地带的相互结合7. 述说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经验,并依据我国国情,说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应走怎样的道路?8. 阐述造成社会主义农业中劳动者的劳动具有个人性质的原因9. 阐述规模论的意义10. 论述农业资金使用经济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11. 对于农村人口流动我国政府采取的基本政策有哪些?12. 论述我国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农业经济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 小农经济是指农民分户占有或使用土地等生产资料,完全或主要依靠手工工具进行劳动,以传统的、直观的、个人的生产技术经验为基础,进行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所形成的,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小商品经济。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农业政策制定B. 农产品市场分析C. 农业生产效率D. 以上都是2. 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农民收入B. 保障粮食安全C. 促进农业技术进步D. 降低农产品价格3.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保险的作用?A. 减少自然灾害风险B. 稳定农产品价格C.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D. 增加农民的负担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社会公平C. 生态环境保护D. 技术革新5.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好处是:A. 降低生产成本B. 提高农产品质量C. 增加农业劳动力需求D. 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6. 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 农业技术培训B. 农业科技示范C. 农业科技竞赛D. 农业科技法规制定7.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A.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C. 增加农业劳动力D. 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8.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是:A. 单一的种植模式B. 产业链条短C. 农产品附加值低D.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9.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A. 消费者偏好B. 农产品价格C. 消费者收入D. 农产品生产成本10.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 降低农产品价格C. 减少农业劳动力需求D. 增加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2. 描述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影响。

3. 解释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 阐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2. 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某地区实施了一项农业结构调整政策,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经济学2016年期末考试复习提纲(题目加粗,加粗加下划横线的是重点)一、概念农业:指人类利用生物的生命机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改进生物的生命进程,从而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或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物质生产部门。

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过程。

经济再生产: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和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产品需求: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率。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复种指数: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土地报酬递减: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劳动或资本,其增加的收获量不能与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保持同一比例,即劳动或资本的追加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其收获量增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又称土地收益递减律。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原来从事农业活动而现在变成多余的劳动力转化为从事非农业活动劳动力的过程。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农业的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率。

(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指标。

)农业资本: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又能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环境不退化,经济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在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各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

林业:是培育、管理森林资源,利用森林功能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提供木材等多种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畜牧业:是利用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饲养繁殖取得产品、提供役用畜的生产部门。

渔业:是通过养殖、捕捞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以获取水产品的生产部门。

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技术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

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生产按照农产品的不同种类、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在地区之间或农业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向专门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农业生产社会化:指农业由孤立的、封闭的自给性生产的农业,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社会化生产的农业的过程,兼业经营:是指即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经营方式。

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条件下,为获得最佳产出规模而投入适量生产要素,并使生产要素合理组合,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现象。

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又称其为农户。

是一种弹性很大的经营方式,可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是农业微观组织形式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生产者适应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公认的基本原则。

农业宏观调控:是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在农业生产部门和领域中的特殊体现,它是指政府作为主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全局,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层次上进行调节和控制,促进农业经济总量均衡,结构优化,要素合理流动,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农业宏观调控实质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农业行为,是政府干预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民工: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

二、简答题1、农业的特点和地位?答:特点:1、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2、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3、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

4、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5、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

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7、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中体现出来。

地位和作用: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社会分工的基础。

2、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

3、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4、再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农业更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全民幸福和中华崛起等伟大目标的实现,我国必须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基础地位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农业现代化的特征、目标和内容?答:特征:1、生产过程机械化2、生产技术科学化3、增长方式集约化4、经营循环市场化5、生产组织社会化6、生产绩效高优化7、劳动者智能化目标:1、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2、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3、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化农村。

内容:一、农业生产手段和环境的现代化二、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

2、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改革耕作技术。

)三、农业从业人员的现代化(1、转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培育新型农民2、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3、农业生产力要素的分类,各类别分别指什么?答:农业生产要素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需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

它包括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以及科学技术和企业家才能。

农业自然资源是指自然资源被人类利用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与能量部分。

农业劳动力资源:一般指总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农业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农业资本是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有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

农业科学技术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

企业家才能:是指个人的综合知识。

4、农产品需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答:特点:普遍性和大量性,连续性和多样性,可变性,需求弹性小。

影响因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农产品价格水平(农产品自身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消费政策。

5、农业集约经营的必要性及途径?答:必要性:1、实行集约经营,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2、实行集约经营,采用先进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措施,可以增强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促进生物因素同环境因素的统一,实现高产稳产3、实行集约经营,可以通过提高单产来增加粮食总产量,缓解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4、实行集约经营,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充裕和传统耕作经验的优势,提高土地产地水平。

途径: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加大农业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集约提供各种必需的条件4、广泛运用农特科学技术,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水平。

5、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各类土地资源的增产潜力。

6、农业土地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答:特点:(一)、土地的自然特性1、位置的固定性和收益的级差性2、面积的有限性和供给的稀缺性3、质量的差异性4、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1、效用持续性和土地报酬的可能性2、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3土地利用方式的区位性(课本)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2、土地利用方式的区位性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4、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5、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要牢固树立五大原则1、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2、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原则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4、综合利用的原则5、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课本P115)7、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和途径是什么?答:1、给予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来看,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主演途径就是提高土地生产率,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只有把提高土地生产率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邮寄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

所以我们国家更应该重视劳动生产率。

从总体上来说,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产品总产量,不外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几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尽可能纳入农业生产,向农业的广度进军;二是提高土地生产率,走集约经营的道路,力争在同量或更少的土地面积上,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向农业的深度进军。

三是把剩余的农业劳动力逐步转移到新的生产部门和生产领域,又能够建立最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的劳动组织形式,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酱油可能获得成倍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