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系统信息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解决应用整合、数据重构问题迫在眉睫
圣达IT咨询技术总监高复先
一、我国银行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差不多问题
让我们从"票据光盘缩微系统"谈起。
银行业务部门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票据,一个大中型都市的专业银行每天的票据量会在2万张左右或更多,要求作为原始凭证的票据都要保存一定的年限,这就成为银行票据保管与查询的难题。传统的保存与查询方式不能适应银行业务日益进展的需要,那么,将票据以电子图像的方式保存于海量光盘库中,其优越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票据光盘缩微系统"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快速查看所需要的票据,并可即时打印,甚至可在异地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查询和打印。然而,这种系统需要对各种票据要素建立索引,需要摄象、扫描等一整套录入设备,大量的原始凭证二次录入并不是容易的情况。更成问题的是,这种系统能不能对某一(或某类)客户的某种票据的数据做连续的分析,从而进行数据挖掘,发觉经营治理上的某些规律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它与传统的缩微技术在信息组织上没有本质的区不。请想一下,作为银行信息化的
项目,一个是查找某一票据"原样",一个是利用票据的准确、完整、海量信息来进行经营分析和治理决策,哪一个更为重要、更为经济、更有实效?
海量的票据存储,并不等于海量的"有用信息"的存储。要对来自原始票据的海量信息做连续的分析,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再组织--建立标准化的客户信息分类编码、规划稳定的客户-业务主题数据库和数据仓库。
类似的上述的事例专门多,综合起来,当前全国银行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是:
1.运作层应用普及面广,但孤岛式应用系统多,信息不能共享,相关业务的信息交换(包括异地、远程交换)方式落后,及时性差;
2.单证票据信息只作为运作层应用采集、处理,用过即存档(包括"票据光盘缩微系统"),没有作统一、稳定结构的历史存储(即数据仓库),因而无法发挥其重要的银行信息源的作用,造成信息资源的重大损失;
3.治理层计算机应用相关于运作层的普及情况差一些,决策层的计算机应用更差一些,与发达国家80年代的"决策信息贫乏"现象同出一辄,计算机没有成为某些中高层治理人员的得力工
具。
上述问题,许多人误认为是网络问题、通信带宽问题、计算机处理速度问题或软件等等问题。实际上,许多银行的网络和计算机差不多是一流的了,上述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这是什么缘故?
二、借鉴国外银行信息系统问题解决的经验
詹姆斯·马丁对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数据处理进展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了"数据处理危机"的表现和产生的缘故,指出了获得转折性进展的策略方法,其中许多案例来自银行系统。
例如,欧洲一家银行应用于程序开发花费了7000万美元,但在数据规范化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结果失败。
银行系统计算机应用起步早,应用面广,但到80年代出差不多看出,许多银行无用的或效率专门低的应用程序越积越多,即形成"应用积压"问题,大多数已有两年到四年的积压,有的银行达到七年以上的积压。长期的积压使计算机部门对尽快满足最终用户需求无能为力,许多用户需要的专门有价值的应用项目,却因计算机部门的应用系统维护负担过重而不能及时开发。
为解决这些问题,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等专家创立了"信息工程方法论"(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IEM),通过"总体数据规划"建立主题数据库,从全然上解决"数据处理危机"问题。例如,一家大银行进行总体数据规划,得出21个主题数据库(如图1)。有了这些数据库后,该银行所有的数据处理工作都能够在这些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对这些数据库开发工作的规划安排,能够通过银行要紧业务过程与数据库使用操作的一种关系矩阵表来表示。银行业务过程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业务过程处理和简单查询,它们差不多上一些相当简单明了的数据库使用操作;另一类是更为高级的信息系统,它们需要复杂的数据库应用。一旦这些数据库投入使用,同时利用适当的查询语言和数据分析预测软件,就能够支持银行的全部业务工作,特不是中高层的经营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