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咳嗽治疗谈名医经验传承复习进程
名中医治疗外感咳嗽经验
名中医治疗外感咳嗽经验
外感咳嗽是常见的病症之一,可能由于寒邪、风邪、热邪等引起。
传统中医认为,外感咳嗽属于“外感病”范畴,其病程短暂,病情较轻,多数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得到缓解。
以下是名中医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和方法。
1.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外感咳嗽需要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进行个体化治疗。
比如,对于外感寒邪引起的咳嗽,治疗应以温散透邪为主;对于外感热邪引起的咳嗽,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2. 选用中药
中药是治疗外感咳嗽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有麻黄、杏仁、桔梗、蜜炙甘草、石膏等。
其中,麻黄汤是治疗外感咳嗽常用的方剂之一,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化痰的作用。
在配方时,要根据患者的辨证情况进行个体化调配。
3. 食疗调理
在治疗外感咳嗽时,饮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建议患者多食用梨、百合、蜂蜜等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同时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
4. 注意休息
外感咳嗽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精神放松。
同时,避免过度疲劳和劳累,减少对呼吸系统的负荷,有助于病情的恢
复。
以上是名中医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同时,提醒大家,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老中医行医感悟:治疗咳嗽有迹可循!
老中医行医感悟:治疗咳嗽有迹可循!小编导读一、治咳贵宣降宣法是用辛散轻扬的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降法是用肃降肺气的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
宣法和降法常合并应用,故合称宣降法。
肺喜宣通而恶壅塞,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咳,故当以宣法宣散发表外邪。
肺主秋令,喜清虚肃降,苦气上逆,“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当以苦降肺气。
宣降肺气是治疗咳嗽的重要方法,正确而灵活地把握宣降法的临床应用,对咳嗽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余以为,治咳不宣降,非其治也。
宣法的应用:临床只要排除燥热、内伤气火、阴虚等,皆可使用宣法。
使用宣法的四要素:①要询问患者咳嗽的诱因,其咳嗽是否因寒加重;②咳嗽的声音是否闷咳不扬,或咳声嘶哑;③咳嗽是否有痰难于咯出;④咳嗽的伴有症状,是否合并有鼻窍不通之症。
临证四者不必悉具。
宣肺当以疏风为先。
风为六淫之首,故外感之咳常以风为先导。
风邪当疏解,如止嗽散;夹寒邪当疏风散寒,如三拗汤;夹热邪当疏风清热肃肺,如桑菊饮;夹燥邪当疏风清肺润燥,如桑杏汤。
同时注意邪气的转化兼杂,如风寒犯肺,未能及时宣散,郁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肺有蕴热,而外感风寒,表现为外寒内热证,皆当解表散寒,清泄肺热并施。
他如风寒化热应清肃;风热化燥当转清润;肺热蒸液成痰,当转清热化痰等。
此外,内伤咳嗽反复发作,常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致内外相引而发病,且日渐加重,治疗当佐以宣散外邪,方中肯綮。
咳久肺气虚,表卫不固,易感风邪,对此切忌专肆祛风,当益气固表。
宣肺首推麻黄。
麻黄辛散宣通,又具苦降之性,善宣肺气郁闭,平肺气之上逆,在宣发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对于伤风咳嗽,“无热便是寒”,即可使用麻黄。
肺气之宣降是相济的,肺气不宣必然会影响肺气而致不降;肺气不降势必影响肺气以致不宣。
非宣则外邪不去,非降则肺气仍逆。
因此,在运用宣降法治疗咳嗽时,根据咳嗽病因的不同,或宣中寓降,或降中寓宣,使宣与降相反相成。
一般地说,外感咳嗽以肺气不宣为主,内伤咳嗽以肺气不降为主,宣与降之治疗各有侧重,但应当配合。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及经验总结
2016.11论著·论述47●甘肃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支持项目。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及经验总结樊 敏1 宋华平1 童亚芳1 蒋文生21甘肃医学院 甘肃省平凉市 744000 2平凉市人民医院 甘肃省平凉市 744000【摘 要】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表现,治疗时不能单纯地见咳止咳,必须按照不同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
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思路等方面总结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中医;慢性咳嗽;经验总结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时间≥8周、胸部X 线检查无明显异常的一类咳嗽[1]。
临床治疗中存在滥用中枢性镇咳药、抗生素、激素及停药后咳嗽易复发的情况。
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有幸师从蒋文生主任医师,收获颇多。
现将蒋老师以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及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1 外感咳嗽外感咳嗽为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或因吸入烟尘、异味气体,肺气被郁,肺失宣降,多发于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外邪客于肺而致咳嗽。
常由风寒、风热、风燥引发[2]。
1.1 风寒袭肺证证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临床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之法。
方以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黄5g ,甘草6g ,杏仁5g ,前胡10g ,白前8g ,百部10g ,紫苑8g ,橘红5g ,款冬花12g ,生姜3片,紫苏10g 。
1.2 风热犯肺证证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身痛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临床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法。
方以桑菊饮加减。
杏仁10g ,连翘15g ,薄荷6g ,桑叶10g ,菊花10g ,苦梗10g ,甘草3g ,苇根30g 。
1.3 风燥伤肺证证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中医咳嗽治疗经验
中医咳嗽治疗经验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咳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咳嗽是由于外邪入侵或内部失调导致的。
根据病情的不同,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种类型,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外感咳嗽,中医常常使用汤药疗法。
例如,黄芩、连翘、板蓝根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
此外,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用其他药材,如薏苡仁、杏仁、桑白皮等,以达到祛痰、止咳、润肺的效果。
对于内伤咳嗽,中医则注重调理身体内部的平衡。
根据中医理论,内伤咳嗽多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常常采用针灸、艾灸等手段来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
此外,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如多食用梨、苹果、百合等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中医还注重外治法,如拔罐、刮痧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皮肤、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气机不畅的情况,从而缓解咳嗽。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咳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咨询专业中医医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综合施治。
中医咳嗽治疗经验丰富,独特的治疗方法可以很好地缓解咳嗽症状。
但是,治疗咳嗽仍需注意个体差异,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
希望每个咳嗽患者都能早日康复,享受健康的生活。
从咳嗽治疗谈名医经验传承(培训学习)
学习培训
16
医匠VS医家
• 认为学习前者最多只能成为治疗疾病的工 匠,即“医匠”。
• 学习后者则能成为指导并影响本领域学科 发展的医学大家,即“医家”。
学习培训
17
道与术的关系
• 术中寓道,道中有术,两者不可须臾分离,如果 一味夸大医理医道的传承,甚至轻视、忽视医技 经验的传承则往往在临证时落于哲学上的思辩推 演,落于中医学医理上的循环论证。
• 从目前中医学服务的范围、存在的规模和所形成 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际效果看,中医临床 有滑坡趋势,说明中医学有许多临床医学经验没 有能够传承下来,有失传,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经验意义重大
• 毛主席: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 本事就大了。
• 毛主席: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 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 一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 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 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转思想 • 武维屏:外风引动内风是咳嗽发生的中心
学习培训
3
中西医成才的不同之处
• 成才周期:中长西短 • 成才难度:中难西易 • 成才率:中少西多
学习培训
4
• 经典 • 经验 • 经方
中医的三经战略
学习培训
5
学习名医经验是青年中医成才的快 捷方式
• 经典:转化成疗效的周期长, • 经方:经方数量有限,不够用 • 名医经验:即学即用,高效快捷
• 如果读的书多,发现古今名医有类似的治 疗经验,拿来运用,则可以用之弥补自己 直接经验的不足。即使到老了,临床经验 丰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见识过,旁 人的经验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就需要读 书,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他人的经验。
何功名老师治疗咳嗽经验辑要
何功名老师治疗咳嗽经验辑要摘要:通过对何功名主任治疗咳嗽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用药规律及特点,总结其在治疗咳嗽病的用药经验,从而指导临床咳嗽病的治疗。
关键词:咳嗽;何功名;名中医经验1. 咳嗽的病因病机咳嗽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患[1]。
中医很早就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咳论》专篇,并认识到咳嗽虽为肺系症状,但其病因“非独肺也”。
除常见的外邪犯肺之外,还与其他脏腑受邪或功能失调有关,如“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黄帝内经》的这种认识也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家对咳嗽病因病机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的认识,进而有张景岳“外感”、“内伤”之分,王纶“新久虚实”之辨。
正如《医学心悟》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搏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何老认为,理论上,病因虽有外内、新久、虚实之分,但在临床上,往往各种病因互为因果,夹杂存在,使病机更为复杂多变。
复杂多变的病因病机增加了治疗困难及疗效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经验尚浅的临床医师常感“无方可用”。
何功名主任在治疗咳嗽病上有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过对其治疗咳嗽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用药规律及特点,总结其在治疗咳嗽病的用药经验,从而指导临床咳嗽病的治疗。
2.基础方的筛选及方药组成笔者统计了何功名主任2017.1-2019.7门诊处方,涉及病人年龄段5-89岁,总共筛选出治疗咳嗽处方167张。
167张处方中用药种类总数70种,其中用药频次超过100次的药物种类14种。
根据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黄芩(162次)、苦杏仁(158次)、麦冬(155次)、甘草(149次)、半夏(147次)、枳壳(143次)、细辛(142次)、五味子(141次)、蜜枇杷叶(139次)、干姜(137次)、陈皮(132次)、紫苏梗(127次)、桑叶(127次)、茯苓(101次)。
中医咳嗽治疗经验
中医咳嗽治疗经验
作为中医医生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我深知咳嗽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折磨。
咳嗽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引发其他症状,如咳痰、咳血等。
因此,选择适合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缓解咳嗽症状至关重要。
在中医理论中,咳嗽被归类为“咳嗽证”,它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和原因。
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寒咳和痰多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温热的中药来缓解症状。
例如,可以使用川贝、杏仁等温热中药来化痰止咳。
此外,还可以使用柴胡、桔梗等中药来疏散寒邪,改善气机运行,从而减轻咳嗽症状。
对于燥咳和干咳的患者,可以选择润肺止咳的中药来治疗。
例如,可以使用麦冬、沙参等滋润肺部的中药来缓解症状。
此外,还可以使用枇杷叶、蜂蜜等中药来润肺止咳,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对于气虚咳嗽的患者,可以选择益气健脾的中药来治疗。
例如,可以使用黄芪、党参等补气药物来增强患者的体质,改善气虚症状。
此外,还可以使用白术、茯苓等中药来健脾益胃,提高消化功能,从而减轻咳嗽症状。
中医还强调调整饮食习惯对于咳嗽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认
为,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中医咳嗽治疗经验告诉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选择合适的中药和调整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中医治疗咳嗽还强调个体化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及时寻求中医的帮助,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摆脱咳嗽的困扰。
名老中医熊继柏细谈咳嗽经验方.doc
名老中医熊继柏细谈咳嗽经验方熊继柏教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第四批、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
熊继柏教授学验俱丰,对中医经典理论十分熟稔,坚持临床 55 年,诊治患者近 85 万人次,临证经验十分丰富。
熊教授一直主张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要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
兹将熊继柏教授“经典指导临床”证治经验整理成文刊登介绍,以飨读者。
咳嗽源流关于咳嗽的病名,《黄帝内经》中有《咳论》,专门讲咳而没有讲嗽。
但在《咳论》以外的许多篇章,却大量论及咳嗽。
也就是说,在《黄帝内经》中既言咳,又言咳嗽。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两篇专门论咳嗽:一篇是《咳嗽上气》,另一篇是《痰饮咳嗽》,明确地提出了“咳嗽”这个病名。
大概从宋代开始有了咳与嗽的区别:“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
持此观点的医家有刘河间、李中梓、赵献可等。
是否有必要如此区分呢 ?我们比较两段《黄帝内经》原文就清楚了。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两者均讲的是秋伤于湿出现咳嗽,说明咳与咳嗽没有区别。
所以,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说:“嗽与咳一症也”。
因此,咳即嗽,嗽即咳,在临床无区别的必要。
咳嗽主症《黄帝内经》中常提到“咳嗽上气”,说明咳嗽就是气往上逆。
刘河间《伤寒六书》中说:“肺主气,肺为邪所乘,邪气伤肺,气逆而不下,故令咳嗽”。
指出是肺气上逆而不能下降,故发为咳嗽。
因此,咳嗽这个病名实际上就是一个症状,是肺气上逆引起的发声。
《医学三字经》说得更清楚:“气上呛,咳嗽生”。
说明它是一个单独的症状。
咳嗽辨治要领主要有两点:一辨外感、内伤;二辨咳嗽之兼症。
1、辨外感、内伤咳嗽既有外感,又有内伤,这一点在《黄帝内经》中早有明确记载。
《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咳嗽验方、名医经验及医案精选
【中成药】
1.二冬膏 〔功能与主治〕养阴润肺。用于燥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15g,一日2次。 2.二陈丸 〔功能与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咳嗽痰多,胸月完胀闷,
恶心呕吐。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15g,—日2次。
3.川贝枇杷糖浆 〔功能与主治〕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咳嗽。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4.川贝雪梨膏 〔功能与主治〕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喘促,
3.熏嗽方 〔组成〕款冬花(适量)。 〔制法〕蜜拌,晾干,将药放入有嘴壶中点燃烧之,吹熄, 盖住壶口,备用。 〔用法〕将壶嘴对准患者口吸咽之。若胸中发闷,抬起头, 以指掩壶嘴,稍定再吸咽之,每次吸3〜5分钟,每日1次。 〔功用〕降逆,化痰,止咳。 〔主治〕慢性咳嗽(久嗽)。
(二)针灸疗法
1.针法
2.药蛋熨方 〔组成〕半夏、苍术、麻黄各25g,鸡蛋(连壳)1枚。 〔制法〕将药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水超出药面1cm),入 鸡蛋,以文火煎沸15分钟,待药性渗入蛋内后取出鸡蛋,备用。 〔用法〕趁热取鸡蛋滚熨心俞、肺俞、涌泉等穴,蛋凉再入药 液中煮之再熨,如此反复滚熨10-15分钟。每日熨1〜2次。 〔功用〕散邪,降逆,止咳。 〔主治〕咳嗽。
灸,每天治疗一次,每次约1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可与 针刺配合应用。 本法适用于慢性咳嗽。
(三)推拿疗法
处方: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揉天突,清肺经,运内 八卦,分推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揉肺俞,分推肩胛骨, 按弦走搓摩,拿风池,拿肩井。
方解: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拿肩井,疏风 解表;揉天突,按弦走搓摩,运内八卦,分推膻中,宽胸理 气,化痰止咳;揉乳旁,揉乳根,推肺经,揉肺俞,分推肩 胛骨,宣肃肺气。
治疗咳嗽经验总结报告
治疗咳嗽经验总结报告治疗咳嗽经验总结报告一、引言咳嗽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是由于感冒、支气管炎、过敏反应或其他病因引起的。
咳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治疗咳嗽的经验,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咳嗽问题。
二、原因分析咳嗽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做一些简单的分析,例如咳嗽的时间、痰的颜色和粘稠度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咳嗽的原因,例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多数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的。
三、常见治疗方法1. 喝水:适量喝水可以稀释痰液,减轻咳嗽的症状。
建议每天饮用足够量的水,特别是温水和淡盐水,可以起到润喉的作用。
2. 忌烟酒和辛辣刺激食物:烟草和酒精会刺激呼吸道,不仅容易引起咳嗽,还可能加重咳嗽症状;同时,辛辣刺激食物也会刺激咽喉,增加咳嗽的频率和强度,所以要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3. 温暖湿润的环境: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可以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来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刺激呼吸道的干燥。
4. 合理使用药物:如果咳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
例如,草本口服药物、合成止咳药等。
但是需注意,使用药物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药物副作用和不适当用药。
五、日常保健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多通风、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等措施,有助于减少感冒病毒的传播,降低患咳嗽的几率。
2. 均衡饮食:饮食要均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 适度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可以选择户外跑步、散步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六、结论通过以上经验总结,我们了解到了对付咳嗽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避免接触感冒患者,从而减少咳嗽的发生。
当我们感到咳嗽时,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症状,如喝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等。
在症状严重或持续较长时间时,应该咨询医生并依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总之,咳嗽虽然是一种常见症状,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咳嗽,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彭慕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彭慕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摘要】【关键词】彭慕斌(1962年-),男,60岁。
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孝感市首届知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出身于三代中医世家,从医43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对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见解。
现将彭老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和治法介绍于下。
1 遵从经典名言业师认为《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乃经典名言,给我们指明了咳嗽的论治方略。
人体各脏腑之间是一个充满着生克制化的有机体,咳嗽虽然是肺脏疾病的反映,但因肺“朝百脉”、“主气”、“主治节”、“主行水”、“外合皮毛”等等[1],而各脏腑之气皆通于肺,各脏腑之津液输布均与肺相关。
任何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到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均可致咳嗽发生。
临床上对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一定要审证求因,不仅要着眼于肺脏,同时也不能忽视它脏所致的咳嗽。
只有对咳嗽一症作出全面的综合的分析,才能有利于明确咳嗽的病因、病情,从而做到治疗用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2 重视问诊《难经·六十一难》:“问而知之谓之工”,这个“工”字指功夫、技巧、细致,问诊在咳嗽的诊断上十分重要。
首先,询问病史可以缩小诊断范围,有些病史直接提示相应病因,如吸烟、环境刺激、服用ACEI、基础疾病等病史。
不仅要详细了解咳嗽性质、节律、时间、季节,以及诱发因素,还应仔细了解呼吸系统和肺外伴随症状。
临证时还要问清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咳声强弱,以及痰的色、质、量、味等,以便谴方用药,切忌“相对期须,并处汤药”。
3 辨证与辨病结合业师主张慢性咳嗽的诊疗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咳嗽一定要辨证施治,不要指望一法一方,包治百病。
教科书上将咳嗽分为急性和慢性共7型,虽略显复杂,但临证处方有章可循。
从现代医学来看,除考虑呼吸系统疾患外,还应考虑心血管、消化、耳鼻喉、心理等问题,借助肺通气功能、气道反应性、过敏源、胸部X线、CT、纤维支气管镜等现代检查方法,可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名老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经验总结
名老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经验总结咳嗽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特征。
小儿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临床上小儿的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活幼心书·咳嗽》指出:“咳嗽者,固有数类,但分寒热虚实,随证疏解,初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
”指出了咳嗽的病因多由外感引起。
以下通过多位当代名老中医对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总结,汲取百家特长,为我们所用。
1外感咳嗽1.1 风寒袭肺本证以起病急,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为特征,治疗当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法。
林季文用自拟方辛宣止咳蠲痰汤治疗小儿风寒咳嗽,方药组成为炙麻黄、北杏仁、苏梗、桔梗、前胡、僵蚕、法半夏、甘草等,林老认为风寒咳嗽病机为肺失宣肃,常将宣发与肃降性质的药物配伍使用,一宣一降,使肺之宣肃功能恢复正常,方中苏梗性辛温可宣肺理气,桔梗味苦则能降气利咽,二药配伍共奏宣肃之功,麻黄辛温宣肺平喘,杏仁味苦肃肺止咳,二者合用也属宣肃配伍。
王素梅用杏苏散加减治疗风寒咳嗽,方药组成为荆芥、防风、前胡、桔梗、杏仁、苏子、细辛、苍耳子等,王素梅教授认为外邪中以感风邪起病为多,治疗当以疏风为关键,用荆芥、防风疏风解表,细辛、苍耳子祛风散寒。
黄建业用止嗽散加减治疗风寒咳嗽,黄教授认为治疗当以宣散为要,而宣散之品不宜用麻黄、桂枝等宣散重剂,避免宣散过度,卫气耗伤。
张成秀用自拟荆防柴芩汤加减治疗风寒咳嗽,方药组成为荆芥、防风、黄芩、柴胡、半夏、桔梗、前胡、枳壳、陈皮、茯苓等,张老认为治疗外感咳嗽当以解表为先,表邪不解,一味止咳化痰无异于闭门留寇,常用柴胡、黄芩及半夏拟小柴胡汤解表邪于半表半里,防邪入里。
熊磊多用麻杏二陈汤、伤风咳嗽汤加减治疗风寒咳嗽,方药组成为麻绒、杏仁、法半夏、陈皮、茯苓、桔梗、苏叶、紫菀、百部、前胡、荆芥、蝉蜕、苍耳子等,熊教授认为咳嗽与咽喉有关,咽喉为肺之门户,咽喉受邪,可致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故方中用蝉蜕以达疏风利咽止咳之效。
自学中医三十年治疗外感咳嗽经验及点滴感悟
自学中医三十年治疗外感咳嗽经验及点滴感悟关键词:咳嗽,风寒咳嗽,燥咳,气管炎摘要:简介咳嗽机理及种类,阐述余应用止嗽散以及土豆片、止咳片、通宣理肺丸三种成药治疗咳嗽的经历及效果,指出各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並列出余对治疗外感咳嗽的点滴感悟。
1. 咳嗽机理1.1 咳嗽是身体自我保护反应当有异物刺激气管和喉部,身体便通过咳嗽抵抗或排除刺激,以求恢复正常。
比如,当食物呛入气管会发生咳嗽,通过咳嗽排出异物。
因此,咳嗽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生理反应。
按照中医观点,咳嗽是气逆上冲,应采用降气法治疗。
1.2 咳嗽原因繁多刺激气管和喉部的物质有多种,如挥发性气体、液体、固体等。
刺激物可来自体外,也可来自体内。
刺激的方式可以是粘附於粘膜,也可以是呼吸气流异常。
总之,咳嗽原因繁多,咳嗽病因繁杂。
1.3 外感咳嗽病变过程多数外感咳嗽刚开始病情轻微,但逐浙加重,余认为其病理变化过程一般分如下三步。
a 纯碎咳嗽无兼证。
此类咳嗽多由体外环境异常(外感)或呼吸气流异常引发的咳嗽初期。
此时的治疗内容只需考虑咳嗽和其诱发因素。
此阶段咳嗽易治。
b 咳嗽兼气管病变。
若咳嗽频繁发生,会损伤气管,使之发炎或水肿,西医称为气管炎。
此时的治疗内容就需要在a的基础上再增加治疗气管病变。
此阶段治疗增加了难度。
c 咳嗽引发肺部病变。
若咳嗽时间过长,咳嗽的振动和呼吸异常会进一步引发肺部疾病,如肺气虚。
此时的治疗内容就需要在b的基础上再增加治疗新的病变。
此段治疗难度更大。
2 咳嗽分类咳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外界气侯环境引起的外感类咳嗽,另一类是由身体本身的疾病引起的内伤类咳嗽。
外感类又分为寒咳、热咳、燥咳等几类。
内伤咳嗽分为肺咳、心咳、脾咳、肝咳、肾咳。
其中肺是咳的直接原因,其它四脏是通过影响肺功能而致咳,为间接原因。
按照咳嗽是否有痰可分为无痰咳和有痰咳两类。
这两类咳都有寒热之分。
对痰咳,按痰的性状又分为寒痰、热痰、燥痰、湿痰。
寒痰色白清稀量大,热痰色黄粘稠状,燥痰色黄胶结块状,湿痰碧透滑溜蛋清状。
当代南粤名中医咳嗽诊疗经验梳理与用药规律初探PPT演示课件
重视宣肺止咳
宣肺止咳是南粤名中医治疗咳嗽 的重要法则之一。他们善于运用 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药物,以
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兼顾祛邪扶正
在治疗咳嗽时,南粤名中医不仅 注重祛除外邪,还重视扶助正气 。他们常常在处方中加入扶正药 物,如人参、黄芪等,以增强患
者的抗病能力。
04
CHAPTER
草等。
核心药物组合
分析结果显示,名中医在治疗咳嗽 时,常采用一些固定的药物组合, 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止嗽散等 。
药物关联关系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某些药物 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关系,如麻黄 与杏仁、甘草与桔梗等。
用药特点与优势分析
灵活多变
南粤名中医在治疗咳嗽时,用药 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一方一药, 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
沙参麦冬汤等。
组方用药特点与规律
重视经方时方
南粤名中医在治疗咳嗽时,既重视经方时方的运用,也注重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加减化裁。他们善于运用麻黄汤、桂枝 汤等经方以及桑菊饮、银翘散等时方来治疗外感咳嗽;对于内伤咳嗽,则常用二陈汤、清金化痰汤等方剂加减治疗。
灵活化裁古方
南粤名中医在运用古方治疗咳嗽时,不拘泥于原方原药,而是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灵活化裁。他们善于通过 加减药物来调整方剂的药性药效,使之更加符合患者的实际病情。
06
CHAPTER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咳嗽诊疗经验梳理
通过对当代南粤名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出其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和用药规律。研 究发现,南粤名中医在治疗咳嗽时注重辨证分型,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善于运用 经典方剂和岭南特色草药。
用药规律初探
咳嗽的中医治疗经验
咳嗽的中医治疗经验咳咳咳,咳个不停,俗谚:医生怕治咳,其实咳嗽并非那幺样的难治,只是因为咳嗽的证型较为多样複杂,因此医师在辨证上,会稍有难度。
中医中药在治疗咳嗽上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有较大优势。
咳嗽是可以有外感或内伤等致病因素,造成肺气失宣,因而上逆,冲击呼吸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徵的一种病证。
中医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之为咳,有痰无声称之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
但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
咳嗽一般可区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为外感六淫之邪,多为实证;内伤咳嗽病常因房事、饮食、情志等原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病邪由内而生,多为虚证。
但不可以外感咳嗽必为虚证,有的外感咳嗽亦可转虚;内伤咳嗽也有夹实而有不可用补药的情况。
外感咳嗽病理因素为风、寒、暑、湿、燥、火,以风寒为多,在病变的过程中可有风寒郁而化热,风热伤津化燥,或邪热灼肺蒸液成痰等病理的变化。
内伤咳嗽常为邪实正虚并见,可由他脏及于肺者,此多因邪实致正虚,亦有肺脏自病者,多因虚致实。
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转化而为病,外感咳嗽如日久失治,肺气损伤,则易反覆感受外邪,导致咳嗽反覆发作,转变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天气变化时特别明显。
久则从实转虚,肺脏虚弱,阴伤气耗。
由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一、辨证论治(一)『外感咳嗽』1.风寒咳嗽:头痛鼻塞,咳声重浊,或流清涕,喉痒,痰白易出,身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或白,脉浮或浮紧。
治宜疏风散寒,。
可以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咳嗽: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口乾舌燥,咽痛,鼻塞鼻孔发热,鼻流黄涕,常兼有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
以桑菊饮加减。
3.温燥咳嗽:咽乾,鼻乾,唇口乾燥,喉痒乾咳,无痰或痰少痰不易咳出,痰中或带有血丝,常伴有鼻塞,头痛等表证,口渴思冷饮,隐而不多,舌质红少津,脉细数或大而无力。
从咳嗽治疗谈名医经验传承课件
咳嗽的分类与特点
干咳
无痰的咳嗽,常见于感 冒初期或过敏反应。
湿咳
有痰的咳嗽,常见于支 气管炎、肺炎等感染性
疾病。
夜间咳嗽
夜间咳嗽可能与过敏、 哮喘有关。
运动性咳嗽
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的 咳嗽,可能与气道高反
应有关。
咳嗽对生活的影响
影响睡眠
咳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 白天疲劳无力。
影响工作
频繁咳嗽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 注意力。
咳嗽的多发与常见性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由感冒 、支气管炎等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
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传承名医经验
通过整理、归纳名医治疗 咳嗽的经验和方法,为后 学者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资 料。
提高诊疗水平
名医经验的传承有助于提 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 治疗效果,造福更多的患 者。
弘扬中医学
从咳嗽治疗谈名医 经验传承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咳嗽的成因与分类 • 名医治疗咳嗽的经验 • 名医经验传承的重要性 • 咳嗽治疗的未来展望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背景
中医学的悠久历史
名医经验的价值
中医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拥有数 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和理论知识。
名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 经验,对于咳嗽的治疗有着特殊的见 解和方法。
传承与创新并重
在传承名医经验的同时,也要重视创新,结合现代科技和医学理论 ,不断完善治疗方案。
关注患者需求
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反馈,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 服务。
感谢观看
THANKS
社交困扰
咳嗽可能给社交带来困扰,影 响自信心。
慢性咳嗽中医治疗思路和经验
慢性咳嗽中医治疗思路和经验咳嗽是肺疾病临床症状表现,我国传统中医对咳嗽治疗的相关研究经过历代积累,为临床治疗提供宝贵经验。
今天,既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经验方,也要进行创新。
慢性咳嗽界定标准一般是咳嗽连续时间在8周以上时间,中医辨证思路明确,中医名医张景岳提出:“以表里为纲,外感和内伤”,表证为余邪未清,里证有虚实之分,其中虚者会引起内伤,实者会表现出寒、热、风、痰、瘀等症。
本文对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思路进行辨证分析,以此总结学术经验,探讨中药配伍规律,以此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发扬传统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和经验,仅供参考。
1.慢性咳嗽病证分析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也是独立性病证,有“百病唯咳嗽难医”的说法,治咳难度很大。
咳嗽成为顽固疾病,持续咳嗽存在,也称作慢性咳嗽。
西医将之分成慢性支气管炎、上气道呼吸综合征及变应性咳嗽等在中医都归类于咳嗽的范畴。
研究发现,咳嗽初诊时治疗主要是祛邪,辨证重点是痰,当咳嗽有痰,表明痰为水饮聚,有痰有湿,所以,治疗基本原则是燥湿化痰,在常用药物方剂中药物可以选择半夏、南星、苍术、白术等。
其中半夏、南星每日用量控制在15g,无需煎,将生南星与金锁温清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疗痰湿。
将生半夏配合黄连、干姜和黄芩也能起到兼顾肺胃的作用。
由于痰属湿,观察痰黄表明火,痰绿为风,可以选择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和紫地丁、鱼腥草等药物,专门用于治疗风火引起的痰疾。
医圣张仲景的化痰峻剂,选择桔梗白散和皂荚丸,将桔梗配合皂荚,具有破坚散结的功效,配合川贝和枇杷叶,可以帮助润肺化痰。
现代研究发现,佛耳草和矮地茶均有较强的化痰效果。
中医认为治痰先治气,对痰在上时可以选择瓜蒌、杏仁,对痰在中时可以选择枳实和川朴、柴胡、郁金等,均有较好的顺气作用。
痰而咳,胸闷及气促症状,选择泻肺方剂,例如:葶苈子、熟军和白芥子、桃仁等类药物。
为避免咳痰时间过长,使痰瘀到经络,可以选择三棱、郁金、蜈蚣、地龙及川芎、丹参等药物。
晁恩祥学术思想和治疗慢性咳嗽学术经验整理与
案例三:气血两虚,痰瘀互结型
• 总结词:晁恩祥教授认为此型慢性咳嗽的病机为“气血两虚,痰瘀互结”,治疗原则为补益气血,化痰祛 瘀。
• 详细描述:患者王某,女,68岁,咳嗽持续数月,痰多色白或黄,伴有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X线胸片 显示肺纹理增粗紊乱。舌淡紫苔白滑,脉细涩。晁恩祥教授诊断为气血两虚,痰瘀互结,治以补益气血, 化痰祛瘀。方用八珍汤合三拗汤加减:人参10g、黄芪30g、白术20g、茯苓20g、当归20g、川芎15g、赤 芍15g、桃仁15g、红花15g、半夏15g、陈皮15g、麻黄10g、杏仁10g。服用三周后,患者咳嗽明显减轻 ,气短心悸好转,继续加减调理两个月,诸症悉除。
注重临床实效
晁恩祥教授认为,临床实效是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在慢性咳嗽的治疗 中,应注重临床实效,以改善咳嗽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
02
治疗慢性咳嗽的学术经验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病为纲,以证为目
总结词
精准诊断,全面考虑
详细描述
晁恩祥教授强调在诊断和治疗慢性咳嗽时,需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病为纲,以证为目。通过对疾 病的精准诊断,全面考虑其病理生理过程,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晁恩祥学术思想和治疗慢性 咳嗽学术经验整理与
2023-11-04
目录
• 晁恩祥学术思想 • 治疗慢性咳嗽的学术经验 • 晁恩祥治疗慢性咳嗽的典型案例分析 • 晁恩祥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01
晁恩祥学术思想
重视肺脾肾,调理气血阴阳
重视肺脾肾
晁恩祥教授认为,肺脾肾是人体的重要脏腑,与呼吸、消化 、泌尿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在慢性咳嗽的治疗中,应重视 调理肺脾肾的功能,以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善用古方,活用经方
中医咳嗽治疗经验
中医咳嗽治疗经验
中医咳嗽治疗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治疗:中医常使用一些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等作用的中药来治疗咳嗽。
例如,川贝母、杏仁、蜜炙甘草等草药,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2. 食疗调理:中医认为,咳嗽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有关,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
例如,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蜂蜜、石榴等,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3. 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整气血运行,改善咳嗽症状。
例如,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肺经的相关穴位,促进气血畅通,缓解咳嗽。
4. 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背部、胸部和腹部等部位,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咳嗽症状。
5. 调理生活习惯:中医强调平衡生活习惯对于治疗咳嗽的重要性。
例如,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尘埃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咳嗽治疗经验是基于中医理论和经验总结而来,对于不同类型的咳嗽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建议在咳嗽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继承名医经验
一听:听其言,在理否? 二看:观其行,有效否? 三想:想一想,有效之因何在? 四试:亲手验证 若此四环皆通,则此学说或经验便为确实可
信。
14
当前对中医经验的一般认识
在当前的名医经验传承过程中,存在一 种认识倾向与观点,即认为医疗技术 的传承属于传统文化中“术”的层而, 而医理医道的传承则属于传统文化中 “道”的层而;认为医术的传承属“标” 属“末”,而医理医道的传承才是 “本”是“根”,本立方能道生;
18
学习经验意义重大
毛主席: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 事就大了。
毛主席: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 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 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 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 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牛顿: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所配备的高徒能准确系统地表述老中医的经 验及学术
10
当代中医要读当代的中医书
要大量阅读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书,近几十 年来这类书出版得很多,我收集的就有百 种以上,由于近年来对中医问题反思的结 果,名医的医案、医疗经验,又重新受到 重视。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将上个世纪 50~60年代著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著作, 又重新再版,十分珍贵,购书的机会难得。
当今名中医著书的特点
今人的书,个性化强,分科、专业更细化而 具体。比中医古籍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接 受,可以将其看作一座座沟通古今的桥梁, 从中可以学到名老中医是如何继承古人、 创新运用的,由近及远,可以进一步加深 对中医的理解。
不要用循证医学的眼光看待中医 经验
认为中医的医案、经验总结,只是个案,个 人经验,经不起统计学处理,不具有普遍 意义。学中医的人,不要被所谓统计学吓 住,统计学抹杀了个体的差别,否认个别 中包含了一般规律,这种近代科学的方法 不适合中医。
从咳嗽诊治谈名医经验 传承
潍坊市中医院呼吸内科 于金源
医生成才三要素
系统的专业知识 正确的思维方式 丰富的临床经验
2
中西医理论的特点
中医:古籍浩繁,部分教材脱离临床实际, 理论自成体系,概念抽象模糊,且玄奥难 解,众说纷纭,玉石难分。
西医:教材较完善,说理比较透彻可信,经 过长时间大范围反复筛选、净化、认同。
提高疗效的快捷方式
要想在临床成熟得快,不能靠自己一点点去 摸索去积累,那要到何年何月?只能靠借鉴 别人的经验,靠“偷”,真正聪明的人是 会偷的人,是会读书,肯联系临床思考的 人,是有准备的头脑。
谓“从来没有脱离临床”的人,这不过是 在低层次、低水平的临床徘徊。
二是知识渊博,理论造诣较深,有水平较高 的论著问世
两者兼备,方可称之为名符其实的名中医 以疗效论英雄,理论、职称、学历等只居其
次。
9
当代名医经验是中医学术之瑰宝
民国期间即以从事中医工作,建国后成名的 名老中医,其传统中医功底深厚,又充分 学习了当时的西医知识,知识结构合理。
专攻一个系统的疾病,为其成才提供了丰富 的临床实践
3
中西医成才的不同之处
成才周期:中长西短 成才难度:中难西易 成才率:中少西多
4
中医的三经战略
经典 经验 经方
5
学习名医经验是青年中医成才的快 捷方式
经典:转化成疗效的周期长, 经方:经方数量有限,不够用 名医经验:即学即用,高效快捷
6
中医临床的特点
诊疗方法手段特多 不够规范 潜力大 灵活性大,难以把握 经典和教材难以反映中医学的精华全貌
直接经验VS间接经验
对中医而言,有时候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还 重要,比如,在年轻时,因为参加临床的 时间短,见识少,必然有很多病从未见过, 完全靠自己从头摸索,会耽误病情,走许 多弯路。
学习经验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 时
如果读的书多,发现古今名医有类似的治疗 经验,拿来运用,则可以用之弥补自己直 接经验的不足。即使到老了,临床经验丰 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见识过,旁人 的经验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就需要读书, 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他人的经验。
15
形似VS神似
认为学习老中医的医术是在学习传承其经验, 往往能得到“形似”境界、“学我”境界,
学医理医道则是在学习传承其理论精髓;能得 到“神似”境界、“像我”境界甚至“超 我”境界;
医匠VS医家
认为学习前者最多只能成为治疗疾病的工匠, 即“医匠”。
学习后者则能成为指导并影响本领域学科发 展的医学大家,即“医家”。
道与术的关系
术中寓道,道中有术,两者不可须臾分离,如果一 味夸大医理医道的传承,甚至轻视、忽视医技经 验的传承则往往在临证时落于哲学上的思辩推演, 落于中医学医理上的循环论证。
从目前中医学服务的范围、存在的规模和所形成的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际效果看,中医临床有 滑坡趋势,说明中医学有许多临床医学经验没有 能够传承下来,有失传,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 题。
7
不重视名医经验的传承是当今中医 教育的一大缺陷
临床教材涉及较少,固定证型、列举症状在、 标明治法、规定方剂的编写体例,把活泼 的辨证论治变成呆板固定的程式,让中医 简单化、机械化、“傻瓜化”。
《各家学说》讲民国以前中医多,讲解放后 的名中医经验及学说少
8
如何界定名医
一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持久而众多的主 动求医患者
致开合失司。 宣敛并用,可用于外感咳嗽初期
25
调肝治咳
外感治肺,内伤治肝 《万病回春》有:“从来咳嗽十八端,只因
邪气入于肝”之说
26
治疗咳嗽常用方剂
二麻四仁汤 过敏煎
27
二麻四仁汤
来源:陈苏生 原方组成: 炙麻黄4.5克 麻黄根4.5克 桃仁9克 杏仁9克 郁李仁9克 白果9克 炙百部9克 炙冬花9克 车前草9克 甘草6克
治咳经验的来源
陈苏生:胸膈呼吸系统疾病以二麻四仁汤为 基本方
祝谌予:治咳四法,宣降润收,过敏煎 姜春华:《姜春华谈涩药开禁》、截断扭转
思想 武维屏:外风引动内风是咳嗽发生的中心环
节
治疗咳嗽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宣肺与敛肺的关系 肺与肝脏的关系
24
宣肺与敛肺
宣肺止咳,作为常法,深入人心 久咳不愈者,不少就是宣散太过,肺气受损,